“双高”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思政

“双高”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思政

[摘要]2019年,国家提出要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以高职院校为基础,带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和发展。针对这一新举措,高职院校需要切实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结合“双高”计划的相关内容,深化课程思政,从而带动旅游管理专业群的发展,有效应对新的挑战,适应新的职业环境,本文就此展开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

一、引言

在“双高”计划提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和变化。要想改变单一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提高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吸引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就需要结合“双高”计划的精髓,走一条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思政之路。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路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整体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质量。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理念分析

1.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堂,所谓“课程思政”,是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结合思政教育手段,实现三全育人。目前各类高职院校都在顺应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构建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旅游管理专业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在传授旅游管理技能和旅游管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人才的思想品质。课程思政从根本上来说非常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高职院校需要紧紧抓住课程思政的特点,深入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具体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统筹规划。

2.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旅游业是我国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规模与日俱增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际来华旅游人数逐渐增多的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全面的地理知识、良好的创编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在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大国形象,展现民族风采。另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展开课程思政,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觉悟,也可以让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不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促使旅游业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在旅游景点中增加文化因素,增加情感体验,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现象。旅游业正在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相关从业者的文化知识储备需要非常全面,价值观体系需要非常强大。而旅游管理专业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人才,结合行业的发展优势,帮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旅游管理专业展开课程思政的困扰

1.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充分

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专业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为思政与旅游管理专业没有丝毫的关系,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积极指导。而且旅游管理专业的部分课程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展开,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暇顾及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涉及的思政内容相对较少。在专业课堂上,思政教育大多是一笔带过,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和知识就可以,课程思政其实没有什么用处。这就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思政学习的兴趣,自我约束力差。

2.课堂授课模式相对单一

在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下,一部分教师不够重视课程思政的教育方式。教师应当通过恰当的方式融合思政知识,以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的穿插讲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行为品质。然而实际上,一部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科学看待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没有评估旅游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仍然采取单一的授课模式,在讲解的过程中也没有考量合适的思政知识,学生不仅在职业能力上有所欠缺,职业精神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单一的讲解方式会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思政知识与旅游管理专业联系不紧密

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将其运用到职场上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高职院校在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只是一味地依靠思想政治课本展开教育,忽略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真实的社会环境,也很少联系国家的方针政策。没有结合“双高”计划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和思政课本之间的知识,单一的教学资源、理想化的思政知识无法给学生带来足够的影响,一些思政知识中缺乏旅游管理的实践元素,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4.缺乏有效的教学支持

在“双高”计划的影响下,一部分学校开始重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强调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逐渐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但是,课程思政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并不是紧密一致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大量的资金用来支持课程思政的建设,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课程思政元素。而且,高职院校大都没有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等特点开发融合性的课程思政课本,由于特色不足、教材内容单一,学生很难在学习旅游管理知识的过程中联系思政知识。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然而,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团队的素养不足,很难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思想引导,课程思政的质量堪忧。

四、旅游管理专业与课程思政创新融合的方式

1.构建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体系

“双高”计划建议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和专业之间的融合,同时加强专业群的构建,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高职院校可以融合旅游管理教学体系和思政教学体系,通过选取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具有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的思政内容,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确定课程思政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通过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教育体系,汇聚相关教育力量展开职业教育培养。高职院校可以与其他院校展开合作,经常交流有关课程思政与旅游管理专业融合的经验。在借鉴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委派专业教师设置特色化的课程思政教材,可以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材中加入一些思政元素,也可以借鉴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构建新的课程思政课本。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旅游管理企业合作,核对企业的资质,通过建设一流的校企合作教师团队,让学生进入企业深入学习企业的工作流程,学习企业的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敬业精神。结合行业的发展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另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有效建设微课学习平台或者校园自主学习网站,在网站中建设旅游专业资源库,加入一些思政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延伸,从而提高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

2.构建基于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课程思政活动

高职院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利用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思政的配合,帮助学生在掌握旅游管理技能的同时,通过感知和体验获得思想的升华。高职院校可以创设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活动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与项目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合作,锻炼表达能力,结合旅游企业的相关活动,让学生撰写文案,学习地域知识和地域习俗,掌握地域旅游景点的文化背景,同时掌握景区和酒店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自主体验,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和旅游的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可以顺应旅游管理的发展趋势,争取相关企业的资金支持,组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文旅线路的旅游,让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调查人民群众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同时深入调查不同地区旅游产品的供给,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自身的力量推进文化和旅游的发展。

3.基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更新教学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多样,课程知识比较复杂,如果通过讲述式的手法组织教学,虽然会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知识,但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思政的内容,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更新教学方法,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些旅游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动态形象地理解旅游法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线上教学的手段,通过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帮助学生全方位掌握旅游管理知识,延伸一些旅游管理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在多元文化下坚定自己的信念。

4.运用教师的力量带动学生的思政意识

在旅游专业的课程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双高”计划的内容,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旅游管理教师团队,运用教师的力量,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教师需要定期结合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结合行业发展优势打造精品的旅游专业课程,在课程中融入一些思政元素。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隐性地影响学生的思政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看待行业发展的趋势,了解当前有关旅游企业的任职要求,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提升职业竞争力,更好地为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五、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应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社会旅游业环境的发展变化之下,高职院校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正确看待当前的旅游业环境,结合目前旅游业的人才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修养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鲁红春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