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学生实训效果调查

酒店管理学生实训效果调查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课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对出行中住宿标准及条件的要求逐渐提升,从而对培养国内外优秀专业管理人才的酒店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本文中作者将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与研究,结合自身从事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对当前国内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效果给予调查分析,并提出有利于提升国内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势头愈发迅猛,不断催生着老服务行业的变革。酒店行业作为现代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与旅游行业一起成为了现代人们出行的关注焦点。由于互联网快速、公平传递信息重要渠道的建立,使酒店行业的房间定价、客房情况、服务口碑变得更加易于获取,从而使现代酒店行业逐渐开始思考如何利用优质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更具创意的设计来博得消费者的喜爱。酒店管理专业作为现代酒店行业的重要人才输送基地,其每年均会给这一行业输送大量的人才。现代酒店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与人才的不断涌入拥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不断深入探析当代酒店行业发展的趋势及环境,进行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内容的更新与变革,将能够一方面更加契合时代对人才发展提出的要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酒店行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效果调查研究

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既拥有专业性、又具有实践性的现代管理专业,紧密把握专业素质人才培养的原则及目的,实现实训效果的不断加强将十分必要与关键。特别是对于初入社会岗位工作的大学生们,通常并不会直接从事管理层面的工作,而是需要快速融入现有工作环境。特别是针对当前处于互联网快节奏氛围影响下的当代大学生,提升现代学生专业实训综合素质的培养将会对其未来的快速成长奠定重要基石。经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及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之后,作者总结出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参与实训课程培养的三个重要途径,分别为:参与外部实践、参与校内实训演练、参与课堂模拟实践。针对第一途径而言,大多数高校均会在大四阶段给学生提供参与外部实践的平台与时间,希望高校毕业生能够在将要毕业的最后一年实现校园环境与社会氛围之间的快速过渡。采取这一途径的实训对于大学生们是一场重要的考验,他们将会经历找工作的艰辛历程,也会提前在社会中了解工作岗位的需求。但是,此种途径也存在一定缺点,一方面在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与指点,另一方面由于时间较为仓促,无法使学生快速找到适合自身爱好及专业的岗位。针对第二途径而言,在一些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多会采用,其大多数会采用聘请外部导师的形式给予学生实训演练方面的指导,例如:公开课形式、礼仪课程等。采用这种途径尽管会选择较多具有行业一线实践经验的工作者来到高校向学生传递经验,但是也会由于聘请人员较少造成资源没有合理分配,或者是外部导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而缺乏教学方法及效率导致最终实训效果的较小。最后一种途径是由授课教师主导的课堂内部实训课程教学,其通常采用课堂内分组案例教学的模式,将现实社会工作岗位的场景及岗位职责还原,使学生能够逐渐跳出校园环境进行思考。但是,采用这种途径也会由于课堂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而无法实施有效的引导,或者是课堂分组过于形式化而缺少了对实际工作中现实场景的模拟等造成实训效果较差的结果。因此,可以发现,当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对于学生实训的途径有很多,但是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综合各种有利途径,对现有高校内部资源给予充分利用,将成为今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效果增强提出的建议

经过研究发现,不断推进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现有多途径实训方式的融合将成为今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效果增强的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应当积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重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效果。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拥有以上三个途径中的一种,然而是否真正发挥了有用的功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否拥有作用。这些内容都成为了当前实训工作的盲点。为此,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效果建立较为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十分重要。第二,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引导。三种途径的实训方式都给予了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并能够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收益。但是,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其多年生存并成长于高校环境当中,缺乏现实社会残酷竞争的历练。为此,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还应当开展一定的心理健康辅导,并辅以相应的德育文化培训,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面对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出服务行业应有的素质与美德,带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于整个酒店行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其能够为现代酒店行业输送大量的血液,并帮助酒店行业不断向着创新化方向发展。而作为一个既拥有专业性、又具有实践性的现代管理专业,紧密把握专业素质人才培养的原则及目的,实现实训效果的不断加强将十分必要与关键。

作者:汪丹 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