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模式科学转变研究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模式科学转变研究

摘要:森林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加强对其保护和管理,增大森林资源覆盖面积是目前我国生态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重点对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以加强经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模式;科学转变

1国有林场的真实情况

国有林场是我国自主安排筹建的林业部门,其作用是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确保生态保护工作的高效落实。现阶段,我国国有林场的数量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得到了有效扩展。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的国有林场数量已经达到5000家以上,改善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另外,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在发生重大变革,这为我国林业发展,整体经济效益带来了较大帮助。

2国有林场实施森林经营的必要性

国有林场作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且必备条件,其随着经济及自然环境的变化,自身的经营管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家虽然加大了对绿化造林的重视力度,但由于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认知不足,绿化造林后缺少科学管控,林木生长受到影响,增加了国有林场的运营风险。为此,有必要加强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避免危险的发生。具体来说,国有林场实施森林经营管理,一方面可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高度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降低管理压力,改进经营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可实现权责的科学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公益林的保护和重视力度,实现林地的科学规划,以增大生态保护效益。再者,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实施也可加强林场经营积极性,为林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贡献力量。

3国有林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1定位不准确

国有林场建立的目的就是实现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提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减少问题的产生。不过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由于政府部门自身意识不高,对国有林场的定位不准确,使得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制约,再加上传统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理念的影响,国有林场在管理中仍采用传统管理运营方式,注重林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营销渠道,增大企业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导致其与现今发展需求背道而驰。另外,在采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下,政府部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很可能导致国有林场缺乏足够的经费来源,造成经费过度紧张。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对国有林场予以准确定位,明确其经营目标,采取合理的措施推动国有林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3.2产业结构不合理

对于国有林场来说,最为主要的产业结构为林板纸产业,其也是国有林场的主要经济来源,不过在林板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规模较小,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阻碍产业的进一步前行;专业技术人员缺失较为严重,现有员工综合素质水平不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和优化,再加上技术创新及先进技术利用率较低,很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成实际效益,降低了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由于国有林场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影响较深,使得市场建设投入不足,带动能力较差,缺乏高档产品和品牌。而且,国有林场对林场产业的经营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而对近年来新兴的森林公园,林场旅游产业缺乏足够的商业敏感,从而错失发展机遇。为此,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以推动国有林场的持续发展。

3.3基础设施配备不齐全

基础设备不齐全不仅会削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带来制约和阻碍,降低工作落实效率。结合目前国有林场实际情况,将基础设施配置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现有国有林场中的房屋大多都是20世纪中期建成的,年久失修,房屋较为破旧,员工很难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开展相关工作,削弱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二是国有林场属于公益性事业范畴,其不享受国家制定的惠民政策,所以在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资金供应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基础设施落后或配备不齐全,阻碍国有林场经营活动的开展。

4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模式科学转变策略

4.1国有林场商品林经营策略

国有林场商品林的经营存在着单一性,只是实行单纯的林木生产,其他项目活动涉及较少,所以在现今国有林场商品林经营管理中,需要对传统单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优化和调整,打造多产业发展格局,提升商品林的价值。而要想实现国有林场商品林经营的多面发展,必须坚持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的原则,使商品林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并且保证商品林产业结构与林业发展规律相符合。一是对树种和林种结构实行调节配置,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合区域栽植的林种和树种,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二是调整林业产品的深加工结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推动林业加工业的顺利发展,增加林木附加价值。三是加快非林非木产品的培育速度,如珍贵药材、菌类、花卉类等,为国有林场创收。四是建立丰产林基地,改进工业原材料的培育效率,从而缩短培育时间,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林场竞争力。五是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增大林业建设效益。在国有林场经营发展中,还需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力度,落实深加工技术、无性系快速育苗技术,以此提升林木的生产价值,促进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再者,对经营活动进行集约化管理,如幼林抚育活动、人工造林活动等,将粗放式管理模式加以转变,注重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完善科学管理。

4.2国有林场公益林经营策略

4.2.1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为公益林建设提供保障。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及政府部分在公益林建设上的资金投放,设置专门的公益林建设基金,做到专款专用,增大资金使用率,强化公益林场的建设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其他渠道完成筹资,并形成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再者,根据“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借助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鼓励更多生产要素加入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中,以激发林业发展活力。

4.2.2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根据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对现有的森林资源实行科学保护和开发,控制乱砍乱伐等现象的发生;在林场中的宜林地、空地等区域,开展限期造林工程,恢复区域森林环境,增大植被覆盖率。在林木栽植过程中,注重品种的选择,以阔叶林及生物量大的树种为重点栽植品种;加大未成林及造林地的管控力度,尤其是加强对林木密度的控制,为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确保其有充足的光照及水分供应;做好林区监管工作,避免乱砍乱伐现象的产生;同时结合林木特征,做好病虫害预防管理,促进林木的生长。对于建造的生态公益林,严禁在内部开展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如挖沙、取土、开垦等,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进行林地占用,部门人员需向上级领导部门提交占地申请,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工作任务,且在工作完成后,对破坏的区域予以修补,还原其原貌,实现多元化经营管理。通过多元化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可在保护生态林区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建立健全的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绩效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解决传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优化经营管理水平。

4.2.3充分发挥林区生态作用。其一,结合林区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树种。如在沿海地区,可选用抗风性能较好、根系较深的树种完成栽植,完善森林防风固沙功能;如在江河流域源头、两岸山地,可种植深根性、适应性强的树种,从而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其二,制定完善的病虫害预防预警机制及森林防火机制,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设置监控管理系统,实时对林场情况实行监管,从而促进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避免危险的发生。

5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林场经营模式的科学转变,不仅加大了森立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还改善了国有林场的运营生产,促进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持续增长,以此为我国林业行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晓东.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模式的科学转变[J].现代园艺,2018(8).

[2]黎巍.广西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问题探讨[J].绿色科技,2018,000(011):197-198.

作者:谷敏 单位:本溪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国有小市生态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