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经济逐年稳速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快速发展,市场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继续完善财税体制,使财务管理与市场业务紧密融合,以使我们制定和实施企业方针计划时才能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因此,智能财务应运而生,业财融合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财务管理新思维,使传统财务人员面临很大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势必引起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转型。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探讨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规格,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新经济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业财融合;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1业财融合定义

业财融合,简单来说就是把企业业务工作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财务人员根据企业运行状况,结合业务团队反馈市场行情,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并及时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及财务目标,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更合理有效的服务于业务、服务于市场。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是成本、预算、绩效老三样,业务的事后核算和监督,已经从价值角度对前台业务事前预测,计算业务活动的绩效,并把这些重要的信息反馈到具体业务人员,从而为其行动提供参考,扮演了策略咨询专家的角色。业财融合指明新时代财务人员转型的方向,财务要融入业务,要求传统的财务人员不能只总结“过去”还要把眼光放在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因此,新的经济业态下,怎样提升企业所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多维度适岗能力,是目前高校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研究的一项课题。

2业财融合的意义

2.1企业发展需求

经济在高速发展,市场在不断变化,企业会经常面临各种形式的竞争,所以企业要在复杂的形式下生存、发展,就必须随着行业的变化而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及运营模式,改变传统的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分开的形式,让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这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必要基础。

2.2提升企业效益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常会出现市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发生冲突的现象。财务部门出于本部门性质所在,在产品定价、制定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市场开发费、促销费用等问题上,会有一定的保守,但业务部门认为财务制度不满足市场开发需求,限制了业务发展,若这种情况不及时解决,结果肯定影响企业发展。这就要求财务部门要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与业务部门融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合理融合机制,让市场情况及时反馈到财务,财务才可能科学的制定财务制度,协助业务更合理开展工作,为公司创造更高效益。

2.3规避风险

市场业务工作必须由财务部门参与并管控,这能让财务部门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及业务数据,掌握企业的业务运行状况,方便制定下一步财务管理计划,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依据,也可以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同时,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融合,也可以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对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业财融合可以有效规避企业发展中一些风险问题。

3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财务管理的内容、环境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财务一体化中心和共享平台的出现,给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带来很大冲击。企业运营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必须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5G的创新技术和思维来创新运营模式与经营途径,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所以,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积极面对挑战,适时进行人才培养方向改革,培育具有既懂业务又精专业,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强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目前,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方面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如下:

3.1业财融合视角下,没有及时调整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业财融合视角下,要求财务不再是停留于事后的算账和记账,而是着眼于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与业务并行,还可能要走在业务的前面。不但要把财务核算本职工作做好,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运营能力。现有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性指向比较强,教师和学生一直被圈在校园里,没有围绕本专业向其他学科进行拓展,只关注核算相关理论知识,忽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等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受会计工作的影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重心仍停留于会计,开设的课程也趋向于会计专业,管理课程和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开设比例较小,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岗位能力没有区分,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相同。财务管理专业偏向提升会计核算的能力,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3.2课程体系没有与时俱进进行优化

业财融合视角下,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创新能力。而当前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占总课时量的80%,过多关注专业知识的量,而忽视企业管理知识、应用数学、信息技术的有用性。同时课程以专业细分为唯一,导致跨专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少。

3.3重理论,偏实践,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比较少

针对应用型本科专业,按要求设置了实践教学学时。但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性较强,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比较少,实践教学过程只停留在书本知识,没有“走出去”,教师的理论教学毋庸置疑,但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学校方面对于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培训及实践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因此实质上不能满足企业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

4业财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4.1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明确业财融合视角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业财融合视角下,共享中心转型成数据中心将会是财务管理人员能力大范围或大层面转换跟升级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简单人才培养模式,更多的培养数据管理人才,这一类人才需要同时具备操作能力及对数据的洞察能力。把5G、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加大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专业性教学,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进行深度融合,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4.2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科学构建是培养人才的坚固基石。财务管理专业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大多数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以“理论+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业财融合背景下更需要这样的课程体系,但是,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行优化。从质的方面,面向区域经济和岗位需求,优化实验(实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进行跨专业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分组分岗,以提升学生岗位认知能力和胜任能力,使学生左脚迈出校门右脚即踏入企业;量的方面,保证跨专业课程的课时量,加强业财一体化教学软件的教学,提升学生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适岗性提供有力支撑。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进行企业调研,明确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从而立足于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三个方面设置课程体系。战略财务侧重于管理层面,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熟悉业务规划流程,利用外部市场信息、会计和管理信息,参与讨论决策,并提供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业务财务复合型具有熟悉业务、懂管理工具,同时能够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等特征,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把握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主要以培养企业的“控制官”为主。共享财务,要求既懂财务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人才,注重信息技术的挖掘,因而在课程构建过程中,考虑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等学科的课时比例,同时可以通过企业调研,在产学研过程中强化课程开发。

4.3积极推进校企业作,加强产学研合作育人

高校密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办学,将课堂搬到企业,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衔接,搭建教学做一体化平台。同时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机制,邀请资深行业专家进行授课,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不但能将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现状与理论对接,而且可以成为校内教师获取实践经验的良好途径,提升专任教师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强对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校企合或开发横向课题研究将教师安排到企业实践,也可通过外出培训等培养方式不断提高和丰富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假期走进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同企业进行相关实践课程的开发,以此实现“懂业务、会技术、能决策”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5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设计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以知识输入为导向的传统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交叉,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于新经济背景下,分析业财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方向,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进行专业改革探讨,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结合,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贺祖斌,孔苏.新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8,3(02):1-4+10.

[2]聂梅.业财融合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分析[J].财经界,2019(09):64.

[3]宿晓,代益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环境下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商业会计,2019(3):116-118.

[4]李光辉,李凤莹.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邢台学院学报,2017,32(1):173-174.

作者:王桂荣 王红心 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陆海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