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学历86人、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25人,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建有各类实训室12个,拥有1200余平方米的汽车实习实训场地,能满足各专业实训需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地锻炼,为将来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实习就业以本省、市、县为基础,辐射广东、深圳、上海等经济开发区,与上海大众、北京奔驰、江铃汽车、东风裕隆、北汽福田、比亚迪、众泰等汽车制造企业,以及周边地区的品牌4S店、汽修厂及其它知名企业、幼教机构实行订单培养,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毕业生百分之百推荐就业,实行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1.2学生情况

1.2.1学生数。我校2019年全日制在校生2422人,其中秋季招生991人,毕业生295人;2018年度流失学生72人,巩固率达97%,2018—2019年度短期职业培训1371人次。

1.2.2在校生结构。一是男女结构。男女生比例较均衡,在校男生1574人,占比65%,在校女生847人,占比35%,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二是来源结构。我校学生大部分来源于本县农村。三是民族结构。学生全部是汉族。四是专业结构。我校学生主要集中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电子商务、计算机、电子与信息技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等专业。1.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26名,本科以上学历86名,占专职教师的68.25%;专任教师77人,高级职称26名,占专任教师的33.7%,双师型教师2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专任教师比为32.5%,兼职特聘教师49名。

1.4设施设备

学校教育教学设备仪器数量达380台(套),教学用计算机400台。学校生均设备值为322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5%;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860个,较上一年度增长8.6%。学校建有千兆主干校园网、多媒体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21个。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办特色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注重学生德育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赏识教育》、《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并保证一周2课时的授课时间不被挤占挪用。同时在学生中开展了“文明礼仪”、“工匠精神”、“我能出彩”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有序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专业技能鉴定合格率为99%。学校重视体育健康工作,确保每周体育课2课时不挤占挪用,加强学生体质监控,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100%,学生毕业率达100%。

2.2在校体验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积淀,践行“思想道德优秀、行为习惯良好、心身体魄健康、文化技能齐进”的育人模式,从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职业自信心、构建多样化生活等方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85%,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5%,实习实训满意度达96%,校园文化活动满意度达96.5%,生活满意度达95%,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8%。

2.3资助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贫困生助学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务处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建立健全了资助工作体系。学校认真贯彻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程序进行。2018年财政共下拨免学费资金46.32万元,下拨国家助学金74.59万元;2019年下拨免学费30万元,下拨国家助学金91.02万元。除此以外,学校还开展了精准扶贫助学工作,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1000元/年,截至目前共为学生减免学费20多万元。

2.4就业质量

用人单位特别是各级各类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接受学生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方式,与学校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以服务学生为宗旨,规范就业工作程序,细化就业工作制度,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完善跟踪服务。各专业就业率平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达到92%,学生就业第一年综合月薪达到3500元左右。2.5职业发展

针对各企业的用人需求,经过几年的校企合作实践,学校不仅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而且根据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性质,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不断完善,学校教师撰写校本教材,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和专题训练,推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我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了一定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后,得到了相关企业的认可。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并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充分调研,制订并执行了中职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时调整专业培养、专门化方向、职业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专业师资和实训设备建设等。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一是改变教学理念。运用以项目课程为主导、工作任务为主线、实践教学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五步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二是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体现了中职教育的办学特色。

3.2.2学校重点加强数字化校园投入,更新校园网络建设。投资200多万元,实现了千兆主干的校园基础网络架构,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全校所有教室均安装了多媒体一体投影机、广播音响、监控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3.3教师培养培训

2019年,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教师培养力度,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正在成长。一是以校本教材撰写为平台,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相关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二是通过寒暑期“双师”素质提升培训、下企业实践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规范运行。一是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以《教学管理规范实施方案》为重点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以《教师教学工作暂行规定》为重点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为重点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确保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实行教学督导制度和听课制度,坚持日常教学检查,做好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和对教改工作的意见。三是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课程的岗位要求,按照规范程序编制了课程标准。四是教学课程的开设做到了开足开齐,教材选用规范,德育课、文化课均采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教材,专业课程均选用省教育厅推荐目录中教材。

3.4.2学生管理创新开展。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进一步健全班主任岗位职责和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激励机制、班主任例会制度。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安全紧密结合,坚持抓常规、抓细节、抓养成,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稳定。一是深化半军事化管理,不断拓展管理覆盖面。新生入学后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入学教育和军训,与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人文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入学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与学生交流、谈心、集体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三是抓好学生安全工作,职能部门与班主任齐心协力,群防群治,共同做好学生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学生干部日检值班制度、每日零报告制度,值班班主任每晚查寝制度,加大矛盾排查和突发事件的巡查力度,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强化班级管理,依据学校政务处制定的《班主任及班级管理考评实施办法》,对班级进行日常量化管理,每天检查记载,每周评定“流动红旗”,每学期评比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有力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四、抓好学生会工作的管理,让学生实行自主管理,学生会安排值日干部对学生的每个环节进行检查通报,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4.3财务管理规范有序。设置了财务室和专职会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规范合理使用。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岗位职责》等财务制度,重大资金使用均需经校民主理财小组会议讨论确定,大宗物资采购均实行公开招标,并接受上级监督、检查和审计。

3.4.4后勤服务扎实有效。及时维护校舍、设施、设备,保障供应各类办公用品及教学实验物资,严格监管饮食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3.4.5安全管理平稳有序。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全员化、管理队伍专业化、安全教育课程化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应急预案,重点提高师生的自我应急保护能力,建立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健全各种安全制度,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3.4.6科研管理成效显著。一是强化继续教育。加大师资培训力度,3人次参加省级双师素质提高培训。二是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全校老师实行技能教育建设研讨、“技能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等交流活动等共计50余人次,活动的开展开阔了教师视野,推动了教学研究。三是参加各类竞赛。参加市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和教学改革设计大赛均取得的良好的成绩。李雅琴同学荣获全市演讲比赛二等奖(第4名),刘小燕、郭苏婷同学双双荣获全县演讲比赛一等奖,郭星、刘丽芳老师荣获全县演讲比赛二等奖等。

3.5德育工作情况

3.5.1开设德育课程。学校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赏识教育》等专项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将德育工作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去。每天晨会小结一天情况,每周五总结一周工作,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举行讲座,将德育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广播站、板报、校报,特别是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文化氛围。

3.5.2开展文明风采活动。组织师生参加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围绕文明风采竞赛,学校举办了“经典诵读”、“迎国庆”黑板报评比、演讲比赛、阳光体育运动会、元旦晚会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5.3社团活动。积极开展学生钢琴、舞蹈、吉他、书法、武术等社团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素质。举办了校羽毛球赛、篮球赛、拔河比赛,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了各类公益性服务活动、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3.5.4团组织和学生会建设。学校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2019年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扩大团组织的影响,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生会,组建了文明卫生监督岗和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自管自律作用。

3.6党建情况

党支部现有党员3人,支部班子结构合理、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在学校工作中起到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抓作风建设,抓师德师风,抓校务公开、抓廉洁自律,尤其是师德师风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贯彻始终、常抓不懈,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一是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做到产教融合,知行合一,将企业文化引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合作。

二是学校与上海大众、通明电子、志博信、广州TEL、福建金岭、上市奥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按照平等互利原则,进一步明确双方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完善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合作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单向合作向双向合作、短暂型合作向长远型合作转变,着力拓展合作空间,形成长期有效的共同培养机制。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非常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修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时修订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实习岗位上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把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与实习单位共同科学合理安排和管理学生的实习过程,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跟踪服务,学生对口实习率达100%。

4.3集团化办学情况。学校通过校际、校企及相关组织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拓宽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思维。学校与福建兴隆金岭洗车服务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书,该公司提供专职教师到校授课,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负责完成就业推荐;学校组织学生到公司进行强化技能实训,完成中职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5.社会贡献

学校坚持圆“学生的大学梦、蓝领梦、成长梦”的办学宗旨,坚持“思想道德优秀、行为习惯良好、心身体魄健康、文化技能齐进”的办学理念,坚持“德技双修、强心健体”的育人指导思想,形成“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升学有渠道、发展有潜力”的良好格局。

学校始终围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2015年开始,我校经省民政厅批准开设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2019年培训退役士兵达100多人,且为退役士兵推荐了相关的就业岗位。学校还承担了建档立卡户就业培训和社会培训,2018-2019年参加培训人数达1371人次。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人员经费由县财政和首航教育集团共同解决,所有经费已拨付到位。

6.2政策措施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为充分发挥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优势,引领带动我省部级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省教育厅下发《关于组织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结对帮扶部级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通知》,其中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自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结对帮扶学校。2017年11月23日共同制定了《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帮扶职业中学工作实施方案》,省工贸学院从以下几方面对我校开展帮扶和指导:一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二是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建立对接合作机制,五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六是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7.特色创新

7.1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7.1.1订单培养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生入校时就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学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都与企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学生毕业时可以立即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而不需要再次进行岗位培训,极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7.1.2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电子信息与技术(智能制造)、计算机应用(UI设计)等专业学生为主,学生在校2年(2018年开始执行2.5年)必须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的学习,然后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参与到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在前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不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认识实习、跟岗实习,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

7.1.3其他校企合作模式。学校还积极开展其他形式的校企合作,主要包括:毕业生定向输送;学生在企业开展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教师在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企业派出技术人员到学校交流;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就业基地;以企业名称冠名班办学,定向培养;校企共建实习实训车间;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学金、助学金;企业向学校捐助教学实训设备等。

7.2多种渠道拓展校企合作空间

7.2.1主要的校企合作企业。目前,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主要包括:上海大众、北京奔驰、北汽福田、东风裕隆、江铃汽车、长安福特、东南汽车、比亚迪股份、众泰汽车、广州双叶、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新奇特车业服务、广汇汽车服务、东莞纳智捷、浙江吉利汽车、九牛汽车股份、浙江宝利德、TCL集团、奥海集团、龙泉幼儿园、清华幼教集团、碧洲幼儿园,以及广东、深圳、苏洲、福建等地幼儿园,共计30多家单位。

7.2.2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金岭洗车服务中心学徒制人才培养:按照教育部有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于2018年10月与金岭城市德式精养店签约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前,该公司基地已使用我校2016级汽车专业学徒34人。今年9月份开始职教中心安排了300多人分批次在奥海科技集团进行实践,有效的把企业实践与学校学习相结合。

7.3校企合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7.3.1教师服务能力和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校企合作,一是学校的教学理念有了明显转变,企业的需求成为学校培养的目标,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需要;二是各专业教学逐步朝品牌化方向迈进,从传统理论教学逐步转变为职业活动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情景创设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是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屡屡获奖,毕业生技能水平大幅提升、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幅增强。近几年来,学校汽车专业在招生规模、教学质量、技能竞赛、教育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7.3.2促进了更高质量的实习和就业。秉承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教师有特技才有权威、学生有特长才有出路的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深度校企合作。学校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均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实习、就业稳定率高,专业对口实习率达100%,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主要表现在:一是是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家长的职业教育的观念不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根据专业特点形成特色教学模式、实习实训模式还不够突出;三是教师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建设不稳定等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在积极探索中职教育改革、促进学校新一轮发展时,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实训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质量促发展,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优质人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