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培训管理范例

公司培训管理

公司培训管理范文1

关键词:电力企业;持证上岗;培训管理

随着当前电力企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当中对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的资质和能力也提出了很多要求。我们应该围绕电力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情况,对于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更好的落实。

一、员工持证上岗培训工作开展的积极意义

在当前员工持证上岗培训工作开展上,做好相关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员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持证上岗培训工作在执行当中,对电力企业持证上岗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更好的规范。相关培训工作的开展打造了一个科学化的管理机制,同时配合相应的资源保障措施和约束措施,让电力企业持证上岗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和标准。在这一过程当中,广大员工的持证上岗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同时员工自身的取证和持证的行为也得到了更好的规范。与此同时,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实现了对于员工自身思想观念的有效引导,让员工也能够形成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保持持续成长和进步的能力,这也是电力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构建的一个重要的工作举措。在具体培训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广大员工自身通过相应的学习,他们能够对于各种作业证书进行更好地获取。例如,用电检查、带电作业、特种作业、安全工程师等证书的持证率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在当前电力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员工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同时其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性工作。我们应该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并且在具体工作开展上大力的进行支持和推进,让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为电力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打造一个良性的基础。

二、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开展的思考

第一,给予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以充分的重视。在实际电力企业生产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对于员工持证上岗的需求进行更好的重视,构建一个持证上岗的宣传体系,促使电力企业内部形成对持证上岗的正确认识。通过相关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员工意识到持证上岗重要意义,并且配合相应的引导和鼓励带动,让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持证上岗培训工作当中。例如,在安全方面的培训当中,我们就会通过相关安全方面案例的教育,让员工看到如果自身在实际生产的过程当中,对于安全技能掌握不到位,没有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技能,那么在实际生产的过程当中,就会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安全方面的问题,这对个人和企业来说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和损失,积极获取相关的资质证明,参与相应的培训,这对于安全生产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的。另外,在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对一些积极参与培训的员工来说,我们应该给予其提供一定的奖励和补助,让其能够在参与培训的过程当中形成更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带动其他员工更好地参与到实际培训工作当中,打造一个全员学习的良好环境。只有广大员工对于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他们才能重视相关工作,才能积极地进行参与,同时也能够为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第二,做好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进。持证上岗培训管理中,我们应该做好对培训工作的合理创新改进,让培训能够真正地带来广大员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具体培训上我们应该对于培训的条件进行更好地创造,让员工能够获取更多的培训渠道,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加全方位的培训服务。久而久之,广大员工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在参与相应学习的过程当中得到真正的进步。另外,在具体培训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应该对于培训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与调整,让其能够更好地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现状,技术以及理念进行展现,与时俱进的做好对于培训内容的改进,避免出现培训和实际生产的脱节,让持证上岗培训工作的开展具备更高的“含金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电力企业生产活动的开展来说,持证上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同时也是对于电力企业员工管理工作进行更好规范的一个必要措施。在持证上岗培训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做好全方位的优化,更好地提升职工的持证上岗率,让全员持证上岗的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电力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重视持证上岗管理培训工作的落实与执行,结合当前电力企业实际人才培养需求,对于上岗培训工作的开展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进,促使电力企业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苏健祥.县级供电企业提高持证上岗率的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

[2]巩持恒.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J].现代国企研究,2017(6).

[3]韩亚娟.电力企业推行全员持证上岗制度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4).

[4]王世芳.提高电力企业员工持证上岗率的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4(9).

公司培训管理范文2

为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促进公司更好发展,2018年7月21日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陈攀先生带领公司团队精英参加了由成都乐云互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乐云互动”)组织的“快启管理课程”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为期2天,全场一共分为5个组(分别为:创赢队、芳龄十八队、杠上花队、太阳队、乌鸦队),为大家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知识盛宴。各代表队队员精神抖擞、口号响亮。为了增加本次培训活动的趣味性,过程中准备了很多的小游戏,比如踢毽子、转圈打乒乓、三人组合跳绳、抢水瓶等,每个小游戏都设置了小礼品,调动了各位参与者的积极性,活动中,博文科技的成员们都积极响应,体现了团队的凝聚力。

这次学习,我们知道管理不是一味照本宣科,管理是适合,因人而异,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可能培训出来,只能实践和思考,所以,思考与实践的过程才是对大家最有意义的事。管理者应积极看待问题,乐观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抱怨、不退避,有进取心,永远以积极正面影响团队,不要向团队倒垃圾。要学会自己的伤口自己舔,你对任何人的动作,最后团队都会还给你,制定标准人性化,执行标准标准化,立场坚定才会形成威严。

同时也总结出,销售中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解决意愿的根本,所有问题处理的唯一解决办法。这次活动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2天,但是对于我们对销售技能和技巧了解更进一步。我们明白每个人在团队中都会有一点的作用,如何用好每一个人就是管理者的智慧了,如何培养一个人,挖掘一个人的潜力就需要不断的磨合中去找寻,新的团队或许会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不断的磨合,不断的相互碰撞,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管理方式以及企业发展的管理手段。

公司培训管理范文3

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是其运行的支撑,员工能力与素质与企业生产收益密不可分,而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使这一点尤为突出。因此,在时代潮流中,企业纷纷掀起培训潮流,但是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工作往往由于制度设计不科学而得不到应有效果。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浅谈企业员工培训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员工培训;创新发展

从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谈起,总结当前培训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良措施,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希望通过笔者的思考研究能够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开展有所启发,并促进其培训能力的加强,从而提升员工素质,增加企业实力。

一、员工培训所处的重要地位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更是日新月异,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亦在时时更新,不稳定的环境要求企业员工必须与时俱进,否则,企业的生产力将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为其淘汰。因此,通过员工培训增强员工能力,增强员工自主意识、学习能力、业务能力等。通过员工培训,实现人力投资增值,将企业与员工发展紧密联系为一体,通过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与技能,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对工作的积极性,实现提高其工作效率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以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吸引外部人才,使其加入到企业的经营之中,并留住现有员工,使其专心踏实地为企业效力,汇集人才,是员工培训的重要目的。

二、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存在的不足

1.培训忽略企业经营方向。

员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于企业的经营与运行。但是,目前的员工培训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培训内容泛泛,员工所学杂乱无章,缺乏工作岗位针对性,企业培训能力低下,致使培训内容、方式、课程脱离企业实际需求,无法实现培训的目的。企业自身不具备制定培训计划与课程的能力,也缺乏外包的资金实力,因此给员工报的培训班往往缺乏专业性,与企业的实际运行、经营内容不匹配,即员工素质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联系甚微,员工所学知识与技能无法很好的作用于岗位、服务于企业。

2.缺乏检验机制,培训效果较差。

员工培训虽逐渐受到社会重视,许多企业也已在进行培训,但是,其重要性始终未能被深刻认识。因此,许多培训都是形式主义,给员工安排培训,但对其培训进程、结果不加关注,参加即可,因此培训效果甚微,员工素质难以真正提高。甚至有些培训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的要求而强制履行的数字,根本不追踪员工的培训情况,而员工本身也缺乏认识,未能全身心投入培训学习。这样耗资巨大且延误员工正常工作的造假工程,于员工、于企业均是一种损失。员工无法得到真正提升,而企业效益也无法得到保障,培训无法发挥应有效用,导致资源闲置。

3.未形成系统化的培训方式。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其整体性与系统性极强,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不同部门、职能的员工培训未加区分,新老员工培训混为一谈,储备人才培训无法跟上等等,且培训并非一朝一夕,员工培训的连续性、针对性等无法保障,这些都是培训缺乏系统性的表现。没有系统化的规划,对于不同职位、同一职位员工培训时间、项目的安排,以及各人针对性的计划等,加之意外情况的备选以及处理办法的制定,这些需要企业统筹安排。细化筹备的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力的体现,也是管理进步的契机,若缺乏系统、整体的认知,则很难做出统一协调的安排,往往导致培训混乱,甚至无法进行。

三、如何创新培训方式,增强效果与效率

1.增强培训团队的专业性。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组建高水平的培训团队,以培训团队的专业性来保证员工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能够真正得到提高。整合现有资源,壮大培训基地力量,是提高培训专业性的重要途径。将培训人员派遣到企业基层进行实地体验,以促进其对企业运行以及员工工作的了解,在培训时能够针对企业、员工建立培训目标及内容形式,提高其培训能力。还可以借助社会培训的人才,聘请专家、技术人员等兼职培训或是聘请专职培训员,将这些人共同用于员工培训,组成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团队,并根据不同职能部门设立分开的培训部门,以此促进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

培训工作进行必须要高效,否则只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培训并不是普遍撒网,而要坚持重点、优秀、紧急培养,对于重要人才、优秀人才、紧缺性人才,必须要投入更多关注与投资。因为培训工作具有极强的收益期待性,只有成效较大时企业才会实施,并且,对于拔尖人才的培训亦要坚持关键点式培训,抓弱项、重点,结合员工自身特点以及现实需要,高层人员培训重管理,普通员工重技能,以岗位要求定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强度,培训的课时尽量紧凑,力争最短时长内取得最大成效,重视理论学习,同时紧抓实践操作,集中培训时间,把握培训机会,避免人财物的空耗以及强度不足引起的效果不佳问题。

3.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效率。因此,最终效果是培训的收尾,亦是成果检测,不管是对于企业收益亦或是对员工学习,检验机制都十分必要。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有目的性的安排员工尝试培训的项目真正运用于工作,有助于企业检验效果,也能够帮助培训员工认清自身的不足与进步。培训人员可以据此投资培训计划,还可以节省物力,防止企业正常运作受到影响。而培训结束后的检测机制,能够检测出部门的培训能力以及培训成果,不仅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培训改良进步,亦有助于企业分配员工岗位,认清员工能力。

总之,员工培训是企业目前面临的重要难题,由于科技的进步与企业专业性经营的强化,大多数企业必须进行员工培训。这中间的花费与效益,如果无法科学计算,则企业可能面临巨大损失,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须对员工培训投入更多精力,努力完善机制。

作者:孙英 单位: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安徽淮北石油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张阳,杨雪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创新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21-23

公司培训管理范文4

关键词:培训管理;培训机构改革;教育培训;运行模式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主辅分开的原则,彻底改革培训疗养机构经营管理体制,加快转变培训疗养服务供给方式,促进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建立健全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社会化购买服务机制。

1培训机构改革前现状分析

培训机构改革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实行公司级、省公司级(含公司直属单位,下同)、地市公司级(含省公司层面支撑实施单位,下同)三级管理体制,县供电公司项目计划纳入地市公司级统一管理。各级人力资源部门是教育培训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级各部门及下属单位开展教育培训项目需求征集与分析,开展项目论证储备,编制教培计划建议,并报上级单位审批;牵头组织、督导、检查本级项目计划;督导、检查和评估下属单位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各级专业部门是本专业教育培训项目管理的责任部门,主要负责提出本专业教育培训项目储备建议和年度项目计划建议;负责组织实施本专业职工培训项目;负责组织实施本专业培训开发项目,进行项目指导、专业审核。各级培训中心是教育培训项目的实施机构,主要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及专业部门,开展本级职工培训项目需求征集与分析,以及教育培训项目计划编制工作;负责编制本级培训开发项目方案,报人力资源部门审核;负责实施本级职工培训项目,接受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专业部门监督和评估。

2当前教育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

响应上级政策实施培训机构改革后,各网省公司撤销了地市级培训机构,保留省公司培训中心,并对相关部门关于教育培训的工作职责重新进行了界定。人力资源部是本单位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主体,负责本单位教育培训计划、培训项目、职教经费的归口管理;专业部门是本专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主体,主要负责本专业培训项目储备计划编制、项目实施等工作;省公司培训中心是职工培训项目实施的支撑主体,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专业保障。通过对培训机构改革前后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地市级培训机构撤销后,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推进急需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培训机构改革后,相关部门工作职责调整后,如何保证培训项目有效落地;二是教育培训管理新政策、新理念如何延伸至基层,以提升教育培训管理的科学性与适应性;三是在新模式下,如何做到培训经费管理规范化,预防教育培训工作风险。基于以上问题,在新形势下,开展教育培训管理与运行模式研究非常有必要。

3教育培训管理与运行模式研究内容

3.1内涵

新形势新要求下,供电企业作为大型央企,培训机构改革政策的出台对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的推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教育培训工作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发生了变化;培训项目如何管控需要重点关注;教育培训工作如何在班组落地与延伸亟待解决;如何通过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基层班组人才培养;培训机构改革后培训经费的规范化管理更需重视;新形势下如何防范教育培训工作风险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管理与运行模式从培训管理、计划管控、班组培训、人才培养、费用结算、风险管控等六个方面着手研究,通过调研、现状分析、建立工作机制、编制工作手册,建立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教育培训管理与运行模型,保证供电企业在培训机构改革后,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仍可科学、有效地运行,见图1。

3.2实施策略

3.2.1优化培训管理职责,促进培训项目落地

建立责任主体工作职责体系,重新优化、界定人力资源部门、专业部门和省公司培训中心的教育培训工作管理职能,明确人力资源部、专业部门、省公司培训中心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责任主体工作标准体系,从培训项目设计策划标准、培训项目组织实施标准、培训项目验收评估标准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见图2。建立培训项目落地操作指南。一是编制培训项目需求征集流程:在人力资源下发培训需求征集通知后,专业部门主导开展需求征集,由基层单位实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调研完毕后应与专业部门再次对接,专业部门依据调研结果编制可行性报告,提交人力资源部门,满足申报条件的项目将被纳入项目储备库。二是编制培训项目实施流程:专业部门根据年度计划,制定培训班实施实施方案并提交至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门对专业部门提出的方案进行审核,并于培训班启动前下达培训通知,明确培训相关事项和要求。专业部门具体负责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工作,组织培训班报名、培训授课或实训,负责培训学员的日常管理。三是制定培训项目过程管控措施:包括建立教育培训工作和培训开发项目的风险防范体系、三级动态评估体系、看板管理体系,实行联合监督机制。同时培训项目规范了过程资料管理,规范职工培训项目(培训班)资料清单,包括培训项目预、结算表、培训项目实施方案(通知)、培训签到表、培训课程表、培训评估资料(评估表、成绩单)等。

3.2.2构建计划管控模式,实施培训项目巡视

建立培训项目细分标准,结合岗位特征及培训项目实施具体内容,对培训项目进行“岗位细分”及“课程细分”两方面的分解与调整,建立标准化的培训项目细分规则,促进培训项目更加精准的落地与实施。实施培训项目常态化巡视,对省公司下达的培训开发项目,以及自行安排的培训开发项目开展专项审计。省公司未下达培训开发项目专项计划,各单位自行安排的培训开发项目,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并确定自查自纠和专项审计工作重点,包括以下七类问题:培训开发项目计划、预算管控不规范,存在应进未进储备库、无综合计划、未按计划实施等问题;培训开发项目未经“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未经审批擅自安排大额资金支出,资金来源或列支渠道不合规等问题;培训开发项目存在应招标未招标、自行委托等问题;培训开发项目存在外委、合同签订及执行不规范问题;培训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不规范、项目验收不及时、费用拨付不合规等问题;培训开发项目存在资金管理、报销审核、财务核算、费用拨付、长期挂账等不合规问题;培训开发项目管理、风险控制等存在的其他问题。

3.2.3建立班组培训机制,延伸教育培训工作

全面加强岗位练兵实操培训工作,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培训”“培训工作与生产同安排、同布置、同要求、同考核”的工作要求,创新班组岗位练兵新机制,见图3。班组岗位练兵活动是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在班组层面的延伸,是对地市公司级年度培训计划的补充,须立足本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培训。班组岗位练兵计划分为年度岗位练兵计划、月度岗位练兵计划、周岗位练兵计划三个部分,其中年度岗位练兵计划由地市公司级单位内设的基层单位(支撑机构)负责制定,月度岗位练兵计划和周岗位练兵计划由基层班组负责制定。地市公司专业部门对基层单位制定完成的岗位练兵计划提供专业指导,并提交人资部门备案。

3.2.4绘制人才培养蓝图,扩大培训成果应用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基层班组,由基层单位主导,旨在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的班组“师傅人才库”,制定培训培养计划,满足基层班组培训需要。一是建立人才素质测评模型,从知识、经验/成就、能力/性格、行为/价值观等四方面细分测评指标,对“师傅人才”进行测评,将评价结果按“可重用、可用、暂用、不用”等进行分类,初步圈定“师傅人才库”中的核心人员、重点关注人员及其它人员,并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储备人员培养的责任人,分别对其进行访谈,为后期师傅人才梯队搭建、制定针对性培养计划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制定双向挂岗实践锻炼计划,各单位每年选派不少于10名可重用的“师傅人员”到一线顶岗实训3个月至1年,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三是建立经验共享机制。定期召开分享会,在班组内、部门分享工作经验和学习心得,将培养成果应用最大化。

3.2.5编制费用结算流程,规范培训经费管理

在结算流程方面,以省公司层级和地市公司级为区分,设计培训经费结算流程,规范费用结算工作标准;在结算方法方面,阐述定额结算和外部采购工作标准,并严格执行;在费用标准方面,培训开发项目经费包含培训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相关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外委支出费和税金,并进行规范化。

3.2.6创新风险管控理念,预防教育培训风险

一是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根据教育培训工作审计报告,从项目计划管理、项目实施、职工教育经费管控等方面编制《教育培训工作风险问题手册》,涵盖教育培训风险类型、风险点及防范举措、支撑政策、案例分享等内容,从结果导向和管理范围导向对教育培训管理风险进行阐述,为各单位防范培训项目风险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建立动态评价体系,针对各专业部门,从计划编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建立三级动态考核指标体系,以积分量化的形式达到培训管控的目的;三是建立看板管理体系,秉持公开透明、实时更新的原则,在省公司及各单位分别建立教育培训工作看板管理体系,对培训总体规划、培训实施进度、培训主要内容、培训效果评测等信息进行公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记录。

4结论

4.1搭建了培训项目在班组应用的落地体系

通过本课题研究的深入,为推进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在班组层面的落地,创建了基于“年—月—周岗位练兵计划”的班组培训模式。分别从年度岗位练兵计划、月度岗位练兵计划、周岗位练兵计划三个方面规范岗位练兵工作在班组层面的实施流程,明确了省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地市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地市公司各专业部门以及班组在岗位练兵过程中的工作职责。同时注重培训项目与职工需求的高度匹配性,根据职工自身情况和工作进展打造内容多样化、形式灵活化的培训课程,搭建起高效有序的班组培训项目落地体系。

4.2充实了费用结算工作内容

通过项目研究,从费用结算标准化流程和费用结算两种形式,充实了培训项目费用结算工作内容。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将市场化观念融入其中,原有的费用结算模式不能适应改革后的教育培训工作。由此,理顺省公司与地市级公司、培训中心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费用结算关系,梳理出省公司培训经费结算标准化流程和地市级公司培训经费标准化流程。同时将定额结算方式和合同制结算方式同步引入培训经费结算工作,解决了现目前授课费等培训费用、场租费用标准不明晰的问题。

4.3创新了培训项目风险管控模式

通过项目研究,创新了培训项目风险管控模式,建立了涵盖教育培训工作和培训开发项目的风险防范体系,制定问题防范风险手册,有效解决省公司目前普遍存在的管理界面交叉、责权不明等问题所带来的风险点,为各单位实施风险防控提供指导和依据。项目建立了动态评价体系,从计划编制、项目实施和效果评估三个维度全方面地评价教育培训项目,对培训项目进行全过程把控,防范项目未实施、项目实施不到位等风险点。项目建立了培训项目看板管理体系,指导各级单位更好地进行节点把控,有助于培训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化、流程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Z].中办发〔2016〕60号,2017-2-16.

[2]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办法[Z].国网(人资/4)213-2014,2014-3-1.

[3]周露芳.供电企业班组现场培训新模式及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7.

公司培训管理范文5

1企业培训的作用

所有企业培训计划的目的,都是保持或改善员工的绩效,从而保持或改善企业的绩效,企业培训对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1.1提高工作绩效

有效的培训能够使员工增加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包括对企业和部门的组织结构、经营目标、策略、制度、程序、工作技术和标准、沟通技巧以及人际关系等知识。

1.2统一思想、强化企业文化

企业培训的核心目的在于统一公司各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深切体会公司使命、价值观和发展愿景。此外通过企业各层次员工在培训活动中的互动,促进各层次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在企业中形成融洽的、不断进取的高度统一、高度认可的企业文化。

1.3创建公司人才库,保障人才供应

通过培训进行科学的知识管理,将公司的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发挥,一方面促进公司的创新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建立公司人才库,给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供应。

1.4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培训不但可以在内部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且可以在外部为企业塑造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拥有科学系统的培训的企业将给予社会公众一个成熟、稳健、不断进取的形象。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培训文化不够健全

学习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这个理念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众多企业所公认。任何行业都有兴衰更替,众多经验表明,只有那些懂得自我完善和提升的组织和个人才能获得最终成功。近年来,电力企业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给企业的生存压力并不大,而且较有市场竞争力的待遇使员工的流失率非常低,虽然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但在培训机制建设、培训考核结果应用和成长晋升通道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完善或滞后的情况,企业的培训文化仍不够健全,学习气氛不浓厚,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被动学习情况,往往是“公司要我学”或“工作要我学”,“我要学”的观念不够。

2.2培训管理的可持续性和系统性不强

通过调查,电力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对提升本岗位技能、了解行业政策、行业动态分析、进行同行业商务考察、企业文化(心态类)课程非常感兴趣,同时近50%的员工对能够成为公司内部培训师有较强的意愿。但目前看来,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上仍落后于市场化程度高或充分竞争的产品企业,公司的运营系统、任务系统、制度体系、职业生涯规划、薪酬制度与考核体系缺少和培训长期性管理的结合内容,培训的系统性不强。

2.3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弱,且形式单一

目前的培训内容的产生从培训调查分析开始,严格执行培训管理流程。但培训管理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很多培训需求并不真正来源于基层,而是对高层政策的解读和经营问题分析的判断,从实际情况看,对公司经营重心缺乏有效的分析和对接,造成经营、学习和管理的相对分离性,针对性弱化。另外,培训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授课方式比较少。这种方式虽然比较有利于课堂管理,但不利于整体学习效果转化。成人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成人的学习应当采取体验为主、记忆为辅的学习方式,否则一周后,只能记住课堂知识的5%。

2.4绩效管理实际功能缺失

“员工只做你考核的和关注的,不会做你希望他做的”。绩效管理与教育培训挂钩不大,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对部门下属培训考核不足,使部门在培训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足,对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后备人才的培训遇到困难。

3电力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几点改进建议

为尽快突破企业培训发展过程中的瓶径,不断提升企业培训活动的质量与效果,更好地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发电运行保驾护航,笔者对电力企业培训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3.1健全培训企业文化,细化培训管理工作职责

由领导带头在企业内部营造“爱学习”的文化氛围,建立由高层管理者、培训管理部、各部门培训代表及内外讲师团组成的有效的培训组织体系。其次要不断的强调“忧患”意识,让员工在忧患上树立进取意识。三要加强人力资源部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力量来整合与培训有关的信息,将公司的培训任务分解,是培训部门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明确每个环节“由谁干、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所要达到的要求”等。通过全员绩效的提高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这才是培训的最终目的。

3.2做好训前需求调研,丰富培训内容,引进外部力量,制定有价值的培训规划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规划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成为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年度培训规划的制定,要根据公司的各部门具体实际,充分考虑界定部门之间、工序之间、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业务和工作协作配合,从系统协调性考虑制定每项规划目标。月度培训规划规定的内容必须明确,分工合理,明确目标以及部门业务协调关系等。

3.3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将培训效果评估与绩效考核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想证明培训的价值,必须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培训不只是上课!很多人在课程结束后就认为培训结束了,而事实上,培训结束才是学习的开始。做好训后评估,对促进学习效果转化和体现培训价值都必不可少。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应当是为决定报酬、晋升、调配、培训、激励、辞退、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生涯管理等各个方面提供信息。从绩效考核与企业培训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绩效考核可以确定企业培训的方向。通过考核能发现员工的长处与不足,结合组织需求、任务需求和人员需求,找出差距,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据此制订相关的培训计划。良好的企业培训管理也是实现绩效考核目标的保证,而且,随着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4总结

如何搞好企业培训,是一项十分重要,且任重道远的工作。本文对电力企业培训管理的讨论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仍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检验和不断完善。

作者:于庆华 单位:浙江浙能金华燃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雷蒙德.A.诺伊.人力资源管理[M].刘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261.

[2]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15-240.

[3]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公司培训管理范文6

1.培训意识薄弱,不利于企业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

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是对员工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为适应经济的不断变化,要随时转换人才策略。很多企业意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的扩大人才的招聘需求,认为只有具备优秀的人才队伍就可以促进企业不断的进步,应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意识比较薄弱,对于吸纳进来的人才没有进行有效的培训就进行入职,导致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且,企业设立的人力资源部分,工作职责不清晰,很多企业虽然设立了人力资源部门,但是却不能发挥其六大板块的综合作用,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只是负责人才的招聘和内部员工的报酬管理两个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管理,很多企业都置之不理,或者说企业没有意识到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而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发展企业的培训体系。

2.缺乏有效的培训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体系是日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大,使得培训体系与企业的整体制度出现脱节现象。其实不然,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面对的是企业的所有人员和所有的岗位,是在把握企业的整体情况下对各个部门进行培训管理,这就要求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培训管理当中,都是培训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只有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相互协作才能够促进企业培训管理的完善。同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中,对于培训管理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更多的情况是以企业的硬性要求代替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制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即使有的企业在逐渐的形成适合企业的培训制度,但是由于思想比较固化,使得培训管理制度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导致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随机性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

3.企业培训管理人员缺失

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培训讲师,在现行的企业制度中,对培训体系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差,企业不愿意花费更多的资源和人力在培训管理体系中。所以,在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管理、报酬管理和培训管理由一人担任的情况数不胜数,在这中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者根本不可能兼顾各个方面,自身的培训技能和知识也不够完善,何谈给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有的企业条件好些会聘用一些兼职的培训教师,或者从企业内部临时抽调出员工进行培训,可想而知其培训水平和对员工的培训质量,培训的内容也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都是兼职教师或者临时培训人员现场准备的,不能保证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的措施

1.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的建立,培训制度是培训体系的基础。首先要针对培训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并加以完善非常重要,能够指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培训制度的建立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企业要初步拟定培训管理的办法,并经过多方的讨论与研究最终确立培训管理办法并落实到具体的条文规定,分发都企业的每个人员手中。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和实际培训工作流程,将每个实施细节都落实到培训计划中,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人力资源部和企业其他部门共同完善培训计划。在培训管理制度中要注重对评估体系的完善,对于不同的员工评估的出发点和终点也不同,对于基层员工,只要侧重对其本人表现的评估,而对于高层的管理人员则主要侧重对整体团队整体把握情况的评估。其次是对培训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不同与培训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静态的不变的,而管理体系则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包括对培训课程和培训目标等的不断调整来满足培训管理制度的需要。对于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应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将课程分为三类: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对于新进职员首先要进行对本企业文化、政策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普及,即进行普及型培训课程,普及型培训旨在让新进员工对企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其次是对员工技能的培训,以及在岗位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岗位的调动、职位如何晋升、绩效怎么考核等等与职工息息相关的各方面业务的培训。提高型培训旨在通过设置动态课程,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竞争战略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使企业具有人才竞争力。只有将培训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够促进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最后,不管是培训管理制度也好还是培训管理体系始终都要以企业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因为不同的企业其培训制度必然会不同,如果培训制度和体系即使再好,但是与企业的实际不相符也是空谈,对企业的培训体系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而会抑制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进步,因此遵循培训体系的建立以企业实际出发是根本。

2.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人才的等级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专业的培训人才,培训讲师是整个培训体系的载体,通过培训讲师来执行培训体系,将培训课程完整的呈现给企业员工。企业应加强对培训管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企业应加大对培训体系资金的投入,聘请专业的培训管理人员,或者通过在企业内部竞选出具有培训授课能力的有效管理人员来组织和实施企业的培训管理活动。培训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以企业培训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根本,开展对基层工作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方式,激发企业员工接受培训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到达提升企业整体的业务水平。企业对任命的培训管理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考核,来保证企业培训的有效性,同时也督促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企业员工的过程中自己也是随时进步的,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和培训的专业技能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三、结语

公司培训管理范文7

关键词: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信息化管理工具

0引言

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是安全准入培训和专项安全培训的总称,安全准入培训是指无监护进入核电厂各保卫分区的人员必须完成的最低要求的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是指对于某项特定工作任务、局部特殊工作环境存在的安全风险,或根据特定的监管、管理要求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专门安全培训。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是一项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培训活动,包括消防、保卫、工业安全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是公司员工及承包商取得岗位授权资格必须要完成的培训。使用信息化工具对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活动进行全流程管理,对实现基本安全培训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1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1.1业务需求及数据要求

通过对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管理的业务需求分析,明确不同角色人员和业务之间的逻辑关系,业务需求和数据要求如表1所示。系统角色主要分为培训管理人员、培训教员及学员3类,均参与到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管理活动中[1]。

1.2功能模块设计

基于上述对基本安全培训管理的业务需求及数据要求,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图1所示。培训计划:实现计划信息和流程管理,培训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培训计划并发起审批,待批准后方可开展培训。培训科目:对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科目进行维护和管理,将为培训计划管理提供科目数据支持,并可为关联到教员模块。教员管理:建立全厂培训教员库以及教员和所授科目的关系,可对教员的授权信息进行管理,实现教员聘用、查询、授权到期提醒、续聘等业务需求。考试管理:包含试题管理和考试设置2个子模块。试题管理实现对各基本安全培训科目在线考试试题(客观题)的管理,维护试题的内容、答案、每题分值等信息。考试设置模块可维护各科目在线考试的时间、时长、题型数量、每题分值、总分等信息。成绩管理:用于教员或培训管理人员录入成绩、培训管理人员审核成绩,并可进行查询。在线考试(客观题)成绩不需人工审核直接有效;非在线考试成绩需审批后有效。查询统计:用于各类人员查询报表数据,如月度培训计划、培训月度总结、培训出勤率、计划执行率等。系统设置:实现对核电厂组织机构、用户、静态数据、菜单、日志等信息的管理维护[2]。

1.3系统流程设计

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活动一般以培训计划为主线,其流程如图2所示。

2系统的创新点

2.1多批次培训计划

针对公司员工及承包商需要多批次、不定期参加基本安全授权培训情况,系统设计了“多批次计划”功能,实现了全厂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计划“一次审批、多次实施”,提高了培训效率。

2.2综合考试

在满足核电厂质量保证要求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课集”功能,可任选课程组成综合考试的课集,实现了“一次考试、多门成绩”,减少了考试次数。

2.3防作弊功能

系统设计了“随机抽题”、“限制MAC地址”、“考试号”等技术手段,通过对题目、电脑、机房、考试号的限制,最大限度防止作弊情况发生。

3应用与展望

“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管理系统”已在部分核电厂成功应用,能够满足管理人员实时在线跟踪计划,显著提高考试管理工作效率,保证各类人员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查询到所需要的数据。系统实现了核电厂基本安全培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规范化,显著降低了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惠华.核电厂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2016(1):61-63.

公司培训管理范文8

关键词: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标准化

0引言

随着交通建设的逐渐发展,山岭隧道工程日益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通车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1]。与其他建设工程不同,山岭隧道施工具有特殊性,加之劳务班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亟需建立标准化培训管理体系。许多学者对不同行业的班组培训进行了研究。李超等[2]分析了煤矿企业班组存在的问题,基于成人学习特征,提出了解决对策。徐睿等[3]分析了传统电力班组培训的不足,基于胜任力模型,搭建了班组移动学习平台。李来福[4]突破传统培训模式,提出了火力发电班组培训的改进方式。然而,隧道施工班组培训的研究少有涉及。本文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频次、培训流程、培训效果考核五个方面对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进行了标准化分析,并研究了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标准化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农民工产业化的意义。

1标准化培训管理

1.1培训内容标准化。(1)施工安全培训一线隧道工人拥有良好的安全意识主要在于教育和培训,“平安班组”建设需要施工现场的每位工人携手共建。隧道施工班组安全培训除了本岗位的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知识,还要紧密结合施工实际和一些典型事故案例,对班组全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遇到突发事故时的自救技能。(2)施工技术培训隧道施工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必然会对隧道施工的方式、过程等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新技术、新设备都是在已有的技术设备上进行的技术突破,已有的技术是根本,因此,应更加重视对施工技术的培训。同时,新技术、新设备的培训要具体到不同的工种,使培训更有针对性。(3)职业健康培训隧道施工职业健康培训主要从班组成员的职业健康意识、职业健康内容,以及如何保护自身健康方面着手。①职业健康意识。职业健康意识的培训主要是使班组成员对职业健康有初步的认识。②职业健康内容。职业健康内容主要包括隧道建设职业病的概念、隧道建设职业病危害来源、隧道建设职业病危害后果。③自我保护。职业健康培训主要目的在于指导隧道班组成员如何预防职业病,如电焊尘肺、噪声聋等。(4)企业规章制度培训隧道班组作为一个有纪律的组织,其良好运行需要必备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隧道班组常见的制度培训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请假销假制度、劳动纪律、岗位职责等。

1.2培训方式标准化。培训方法的选择应把握“内容第一,方法第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使工人快速、扎实地掌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是为培训内容服务的。(1)网络视频教学由于隧道工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培训基础知识,对一些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来说意义不大,强制性授课非但不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很有可能打消老员工培训的积极性。网络视频教学更加适合班组成员接触新知识、新技能或者对旧知识、技能的巩固,是一种良好的基础知识培训方式。(2)工人夜校工人夜校主要用于工人隧道安全生产、施工技能、职业健康、维权等知识的培训。工人夜校培训要做到“短、频、快”,即“教育时间要短、上课频率要高、教育成果运用于施工实践要快”[5]。通过工人夜校的培训,能够提高工人综合素质,促进班组规范化管理,提升隧道工程质量,建设隧道品质工程。(3)导师带徒导师带徒的实践指导模式是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方式。从实际出发,通过师徒结对的模式,加快每一位新员工的成长速度。营造出“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位新员工或岗位技能不娴熟的员工迅速成长,早日成为班组的中坚力量。导师带徒要坚持“一对一”的原则,让师傅以高度的责任感帮助徒弟,提高每一位徒弟的业务技能,在带徒弟过程中与徒弟共同进步,师傅与徒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在导师带徒过程中,师傅要严格实施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徒弟要不断提高自我。(4)短视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未来的生活必然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对每一个岗位都造成了冲击,产生了更多的碎片化时间,如果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使每一位员工都得到长足的进步。相比传统的现场授课、网络视频课程,短视频的课程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App将工人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5)现场示范现场示范的培训模式不同于理论授课,其更具有直观性和实操性。理论授课只有理性的认知,而现场示范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对事物的认知更系统、更全面、更符合客观实际。(6)案例分析法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或在建的隧道数量众多,针对隧道班组培训,案例分析法以隧道施工中的真实案例为蓝本,让工人对隧道施工有更加清楚的了解,以此提高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安全体验安全体验馆是实地体验项目,通过模拟现场施工环境,针对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进行现实演示,体验人员通过自身参与性,了解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1.3培训频次标准化。(1)岗前培训。隧道施工危险系数较高,安全事故易发。然而,新进场人员中超过1/3的人没有从事过隧道施工工作。岗前安全培训能使广大作业人员熟悉隧道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进而减少隧道施工安全事故。(2)转岗培训。转岗培训指对变换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隧道施工专业性较强,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特色,对于特殊岗位,如爆破作业等需持证上岗。临时转换工作岗位会出现不适应情况,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应对转岗工人进行安全培训。(3)定期培训。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安全意识逐渐淡化。通过定期安全培训,可以提高隧道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4)不定期培训。不定期培训应有特定的主题,通常在以下情况会进行不定期培训:颁布最新的法律、法规、条例和相关政策;隧道施工环境发生变化;采用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上级领导要求;本项目发生安全事故。

1.4培训流程标准化。完整的班组培训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确定培训需求→设定培训目标→确定参训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准备工作→培训实施及协调→培训项目评估与总结。1.5培训效果考核标准化隧道班组培训效果考核包括培训考核准备、培训考核实施、培训考核总结三个阶段。(1)培训考核准备阶段培训效果考核的准备阶段是培训过程必不可少的阶段。以特定目的为起点,对培训内容及对象进行方案准备。在准备阶段,要设计好有关考核的文件、表格、问卷等相关文件。(2)培训考核实施阶段培训考核是为了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以一定的形式将培训结果,如受训员工的认知能力、技能水平、绩效成果等更为直观地展示给受训者。(3)培训考核总结阶段培训考核的最终阶段是对整个培训进行总结。对本次培训的成果作出总结,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培训的方式、内容及时间安排等作出调整。

2隧道班组培训管理标准化的意义

2.1保证工程质量。当前隧道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大多工人未受过专业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大型机械设备、新的施工技术引入隧道施工,传统的施工技术以及经验固然能够满足隧道施工的要求,但已达不到当下对新技术以及品质工程的要求。打造隧道品质工程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标准化培训管理规定了培训内容、培训频次,班组培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同时,标准化培训管理能够确保每位施工人员培训上岗,为品质工程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安全管理需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每一位班组成员,提高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本质所在,对班组的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故原因分析来看,大多数事故是由安全措施不到位,自救、急救技能掌握不充分造成的。一些劳务企业或者班组长未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优秀员工培养计划中,造成一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自救技能差,遇到突发事件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等问题;还有的劳务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缺少相关隧道施工安全知识培训,新招聘的员工未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就上岗实操,因此会造成安全隐患。标准化培训管理规范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频次以及培训流程,因此,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

2.3农民工产业化方向。隧道工人要成为产业工人,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施工作业技能,更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只有作业规范、服从管理、服务企业,才能打造一支高效、稳定的隧道产业工人队伍,而这些都离不开职业培训。标准化培训管理可以帮助一批农民工顺利转变成隧道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使其愿意接受更多的培训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工通过职业培训成为隧道产业工人。

3结语

本文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频次、培训流程、培训效果考核五个方面对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进行了标准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山岭隧道班组培训管理标准化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农民工产业化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七虎.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10):1945-1956.

[2]李超,郭慧敏,成连华.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煤矿安全,2019,50(6):281-284.

[3]徐睿,王蓝苓,张俊玮,等.移动学习平台在供电企业班组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0,27(19):89-91,93.

[4]李来富.关于火力发电厂班组培训方式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6(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