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装修与装配式装修对比探析

传统装修与装配式装修对比探析

摘要:装配式装修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战略,是建筑装修工程领域的创新,是装修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推进城市绿色、环保、节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环保节能、健康、品质等角度,对装配式装修与传统装修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并对装配式装修前景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传统装修;装配式装修;优势;前景

1传统装修工程的发展与现状

装修工程属于建筑工程一部分,包括电气、管道、门窗、涂饰、铺贴等工序,一般采用湿作业施工,分部作业,顺序完成。

1.1传统装修工程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对居住环境要求随之提高,装修行业逐渐兴起。90年代,随着商品房兴起以及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行业迅速发展。通过近30年发展,市场基本成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1.2传统装修生产经营现状。装修市场总体呈现“大市场,小企业”格局。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2019年的数据,全国装修市场总产值约4.6万亿,最大企业金螳螂公司大约为300亿,市场占有率不足1%;家装市场总产值约为2.0万亿,最大企业东易日盛公司约为45亿,市场占有率同样不足1%。装修公司呈碎片化分布,竞争激烈,全国18家上市企业市值仅为964亿,各企业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以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

1.3传统装修存在的主要问题。1.3.1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链较长,包括前端设计、材料制造,中端施工和交付验收,后端维护和服务,主要依靠人工和经验,生产效率低。随着中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劳动力人口缩减,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建筑业属于重体力劳动,劳动力进入施工行业意愿更低。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全国建筑从业人数约4309万,同比下降2.48%。同时,技术工人短缺,社会和企业均缺少系统性培训,工人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下降,从业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持续低迷。1.3.2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受装修材料和工艺的影响,乳胶漆、油漆、粘结剂等有机化学试剂大量使用,造成室内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超标严重,有些污染甚至时间长久无法消散。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对土壤及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占据城市总垃圾数量的30%-40%”。90%的客户进行新房装修或旧房修缮时,或多或少进行拆墙改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无法重复利用,只能被废弃,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3.3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装修过程涉及到的供应商、承包商多达20-30家。质量问题长期存在,如墙体空鼓开裂、厨房卫生间漏水、机电与土建不配套等;装修材料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施工过程工序多,相互影响,尤其是隐蔽工程,质量优劣无法判定;开发商承诺和交付兑现不一致,造成投诉率高,上访投诉频发。根据消协数据,2019年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投诉事件15507件,且涉及金额巨大。这些问题不仅困扰客户,而且影响了企业市场口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2装配式装修的兴起和发展

2.1装配式装修的发展及现状。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国家对环保、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此外,国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装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装配式装修以其绿色节能环保、快速、即装即住等优势,近几年来迅速发展。

2.2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鼓励政策。装配式装修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部品和装配化施工为主要特征,实现工程品质提升和效率提升的新型装修模式”。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起,至2020年9月住建部等九部门联合的《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连续了二十多项有关装配式建筑的意见和通知,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提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各地方政府也不断了多项积极性、鼓励性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3装配式装修的典型特点。与传统装修相比,装配式装修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模块化部件、标准化生产、组合式设计、组装式施工”:2.3.1相比于传统装修分列式、分裂式的设计模式,装配式装修采取理念与产品一体化设计,产品与施工逻辑相连,在前期就能保证后期实施的完整还原性,更加考虑设计、施工的组织模式,建造技术的组合。2.3.2干法工法装配:规避了传统装修砂浆、腻子、粘贴等湿作业施工,将工厂生产定制的部品部件,在现场通过锚固、支托、拼接等方式实现产品可靠支撑和构造连接的组合装配。2.3.3管线与结构分离(SI体系):户内水电管线不再预埋在主体结构内,而是填充在装配式空间六个面与支撑式结构之间的空腔内,是内装的有机构成部分。2.3.4部品集成定制:部品部件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根据客户需求,组合成标准单元,提供完整产品,易于装配和交付,也利于后期拆卸和维护。

3装配式装修的优势

3.1有效减少建筑垃圾。我国建筑垃圾总量占城市垃圾产生总量的1/3左右,非法堆积、随意丢弃等问题严重。装配式装修在助力建筑垃圾减量化、再利用,促进绿色建造方面,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和市场需求,契合生态环保理念。3.1.1采用部品部件预制,现场装配,全干法施工,不需要水泥、砂浆、腻子等建材,从源头开始就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3.1.2采用SI体系,主体结构与管线分离,无需开墙凿洞,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所有部品均可回收利用,不会产生拆旧翻新产生的大量垃圾。3.1.3基层采用轻钢龙骨、竹木纤维板等环保建筑材料,无毒无醛,可降解,可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3.1.4采用BIM技术贯穿设计与施工管理全程,减少设计中的“错漏碰缺”,实现精准下料,降低建筑材料损耗率。

3.2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装配式装修所用材料包括竹木纤维、铝合金、高分子集成材料等。这些材料均为原生材料,本身不含有毒有害化学成分。如墙体材料竹木纤维板,主要原材料为竹粉和木粉,经过浸泡脱油等工艺后,经过特殊工艺高温挤压成一种新型装饰板材,具有阻燃、防火、防潮,、隔热、隔音等特点,可替代市场上的涂料、墙纸、瓷砖。采用模块化拼接组装,直接将部件安装在毛坯房墙面,避免使用粘结剂、胶水等易释放的有害气体的化学试剂。以甲醛为例,装配式装修房间内的甲醛含量在0.2mg/L以下,达到了国际标准E0级,完工后即可达到拎包入住条件。

3.3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传统装修作业工序包括水电、防水、泥水、铺贴等约20多道工序,需要不同工种20人左右,从放线定位开始至竣工验收,工期约为30-40天。装配式装修内装部品包含非砌筑内隔墙、楼面地面、饰面墙板、集成吊顶、集成卫浴、集成厨房、内门窗套、SI布线等八大模块,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所有部品部件均在工厂加工完成,现场进行装配化安装。根据北京保障房中心统计数据,50m2的公租房采用装配式装修方式,可以节约用水85%,地面减重67%,单个房间工期缩短80%,安装时间平均为6天,同时用工量降低60%,项目全程节能降耗率达到70%。

3.4有效提升品质质量。消费者对家庭装修的投诉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是多数开发商强调“高周转”,工期被无限制压缩,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二是传统装修成果大多都采用工程价包干模式,承包方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获得利润。三是监理和开发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验收机制在施工过程中不到位。四是装修质量基本依赖工人手艺,在目前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水平技术工人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装修质量难以控制。装配式装修注重的不仅仅是原材料质量,更多的是部品整体装配质量。所有安装部品均为系统集成生产,通过引入BIM系统,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数据及时录入数据库,实现部品质量可追溯,降低了现场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产物。现场施工不再强调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而是强调作业人员的责任心,用稳定的“工艺”取代波动的“手艺”,大大提高了施工精准度,质量得到提升,品质更为稳定。

4装配式装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装配式装修虽然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光明,但在目前市场经济不发达、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1)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广扶持,但招投标、设计、施工等环节的配套管理措施还未完善,市场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督,产品无国家统一标准,企业发展不均衡,产品价格差异较大,这也让消费者在现实中难以识别优劣,影响选择。(2)缺少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设计、验收标准,设计、施工、维护未完全做到一体化管理,土建、机电、精装等专业缺少统筹,通用部品未实现标准化生产,工程造价较高,难以被开发商和客户接受认可。(3)产业工人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建立,尚未实现工人信息共享,从业人员流动性很大,技术工人匮乏,质量意识较差。开发商在建造、维护、服务等方面缺乏经验,生产、施工、物业管理分离,无法满足客户需求。(4)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为创业公司,融资难,资金压力大,创新能力不足,财务税收方面缺少相应优惠政策。目前局限于酒店、公寓等小型公建或拆改项目,单个企业规模无法支撑大规模住宅项目的成片开发和施工,不具备批量安装交付能力。

5装配式装修的发展前景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对我国现阶段作出的科学判断,经济发展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向为“创新驱动”。装配式装修是建筑工程的创新,是建筑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符合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型要求,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装配式装修市场规模将达到6327亿元,年化复合增速为38.2%。随着装配式装修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加之国家及地方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和政策扶持,预计国家“十四五”期间,装配式装修产业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作者:张庆勇 郑碧淼 王科伟 单位: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