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环保型水利工程治理

论生态环保型水利工程治理

一、汾河治理现状

针对汾河河道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时期对水利工程的新要求,汾河中下游水利工程由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转型至生态环保型水利工程建设,从工程立项、初设就在水利工程的质量、经济角度考虑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工程施工过程中也由单纯的施工管理转变为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全面管理;实现人水和谐、道法自然的治水理念。自2008年以来汾河中下游全面启动了汾河生态修复工程,主要的大项目包括:汾河疏浚整治工程、人工湿地工程、堤路林工程、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库区清淤工程、防洪工程、水质监测建设工程。主要内容:河槽疏浚、主槽控导;堤防加高培厚、堤顶路面硬化;堤坡生物防护;修筑潜坝增加水域面积;布设潜流、表流湿地净化水质。

二、汾河治理的初步成效

枢纽区:兰村一坝枢纽鱼嘴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保证了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了节水、用水功效。枢纽的除险加固工程:一坝兰村区、二坝清徐区、三坝平遥区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从初设、招标、施工等不同程度进行,对汾河河道生态用水、灌溉用水及防汛等起到基础保障作用。通过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各项目的逐步实施,汾河清水复流工作已出现明显成效:汾河太原尖草坪段地区的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多年来季节性干涸的汾河中游河段有了常年流淌的生态基流。汾河中游兰村-平遥段,主河槽疏浚完成,水流顺畅;增加了表流湿地水域面积50万m2,种植了香蒲、菖蒲、睡莲等多种水生植物,绿草盈盈,水鸟遍地,鱼儿嬉戏,有力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堤防增高培厚且路面铺筑混凝土,加固了堤防,方便了交通,保证了防洪抢险的畅通;堤坡种植紫穗槐,起到了防洪固堤作用。汾河下游特别是汾河中游段的防洪减灾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有效地为我省汾河中下游区域的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

三、建设过程中薄弱环节

水利工程建设是民生水利基础建设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是较长期性的、综合性的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危害水源及工程设施的现象。

1.水生态方面

1)河道内私自采砂、取土、栽植树苗、开荒种地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2)仍然存在着往河内隐蔽性的排放生活及工业污水;弃置堆放污染水源的垃圾现象尤为严重,附近村民不管不顾,肆无忌惮地往已整修好的堤坡倾倒垃圾,堤坡种植的紫穗槐被羊群糟蹋毁苗,人为拔草毁苗,春季火烧,严重危害了植被生长。

2.工程建设方面

1)河道附近区域的村民保护水利设施及在建工程的观念意识淡薄,存在破坏现象。

2)在建工程施工中附近个别村民阻扰严重,通过强行送高价工程建设材料、收取高价管理费等问题引起施工中断、施工工人被打等很多事端,影响工程施工。

四、开展现代化建设与管理

结合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化水利建设与管理。

1.水生态方面

1)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力度,提高排污对水源影响的重大危害的认识,防止人为破坏水源,增强保护生态水利的意识,对沿河两岸的居民更有必要强化水源保护意识。重点建议:地方政府、乡村加入河道维护,尤其是汾河附近的村民,要提高保护母亲河的意识,爱护公共水利设施,爱护水资源,认识共建美好汾河是山西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通过水生态修复工程,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以及排污设备处理水中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通过实施汾河干支流和排污口水质监测项目建设,量化水质,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保证水质安全。

3)加强堤、路、林的管护工作,配备管护队伍,使道路畅通,防洪抢险有保障,槐花飘香护堤防,打造水美、景美、环境美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2.水资源管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保护在建和已建水利工程的要求,取缔不合理的取水设施,控制沿河私自、无证、无序取水的泵站,修复退水口,使水流通畅、洁净,推进水资源严格管理。

2)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探索用水效率控制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3.工程设施维护

1)做好沿河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警示教育,加强巡河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对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好公共水利设施,尤其是沿河村民要树立爱护公共水利设施意识,组织乡村领导保护组,建设和谐水利。

2)多部门加大查处涉河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水事正常秩序。

五、现代水利化蓝图

实现水利现代化是我国水利发展的方向。汾河治理工程目标:建设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设施、高标准的管理体系、高效的水资源开发模式,采取良性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使汾河水取水安全有保障、水质达标无忧虑、水生态环境做到碧水绿坡、鱼鸟遍波,达到人水和谐的自然氛围,以汾河水利现代化支撑三晋大地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进入高一层的小康社会。

作者:原冰 单位:山西省汾河中下游水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