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例6篇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1

一、以理念创新提升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新境界

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行为创新的先导。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是指自觉破除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陈旧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思维方式,形成新的结论或理论体系,用于指导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行为创新。

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的实质是在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理论深化,是对以往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超越和发展。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提升了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的新境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的新理念。同志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清醒认识”的理念。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5月24日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认识”的理念揭示了当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引发的生态矛盾的尖锐性和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以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酸化、盐渍化、水资源匮乏、河流普遍污染、森林资源严重不足、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日益突出、电子垃圾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雾霾等极端天气频发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民生议题,成为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障碍。只有清醒地直面和正视当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才能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当作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两个清醒认识”的理念同时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方面,自然规律作为自然界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具有复杂性和难以直接把握的特点,对于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和驾驭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需要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愿景的历史重任,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当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双赢。为此,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认识的新理念。同志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他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思想。长期以来,这一重要思想被人们忽视了,只是强调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误解和曲解。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生产力的基本要素都是在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起作用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离开了自然环境只能处于抽象状态,都无法成为现实生产力中的要素而发挥作用。“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将自然界作为生产力能够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指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马克思并没有一味地推崇生产力,而是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即建设性的生产力和破坏性的生产力。前者是绿色生产力,后者则是非绿色的生产力。马克思严厉批判了资本主义忽视自然环境和人的发展而片面地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要人们警惕生产力的“片面的发展”,警惕生产力“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同志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同志指出,一定要做到“三个决不”: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同志的这些深刻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阐述,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以制度创新谱写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生态环境危机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紧张度,既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生存危机,又是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制度危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只有从制度的层面上加以透析,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以制度的权威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走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出现的边治理边污染、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来的恶性循环怪圈。同志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以制度创新谱写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篇章的深刻见解。

同志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理所当然地包括了依法进行生态治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症结在于法律法规偏软、惩处不力。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加强立法、执法等各个环节,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法治氛围。

科学而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中虽然也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某些指标,但是,往往是点缀性的,分量不重,权重较低,总体上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且不注重分类考核办法,不管各地实际情况,搞“一刀切”。许多官员常说的“没有水平,去种草坪”、“宁可毒死,不要饿死”的话,就反映了对经济指标的高度重视和对绿色发展的轻视。同志关于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的深刻论述,有助于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纠正不科学的政绩观和考评观,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国策的高度,实事求是地确定政绩。如果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方面下了功夫,在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即使生产总值下降一些,名次排位靠后一些,也是科学的政绩,也要将其看作真正的英雄。相反,对简单为了生产总值增长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导致民怨沸腾,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但不能算政绩,而且要追究责任,甚至终身追究责任。

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他一生所致力考察的不是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是经济运行背后的财产权利结构,即运行的制度基础。他的产权理论发端于对制度涵义的界定,通过对产权的定义,对由此产生的成本及收益的论述,从法律和经济的双重角度阐明了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科斯认为,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完善产权制度,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大的作用。为此,必须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只有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才能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避免生态环境自然因产权不明晰而上演哈丁所说的“公有地悲剧”。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还涉及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环境民事责任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等众多方面,只有认真学习和切实贯彻落实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精神,才能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以行为创新开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局面

生态文明行为创新是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落脚点和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坐而论道,重在建设,取决于在理念创新指引和制度创新规约下的政党、政府、企业、公民等各个阶层的整体性行动。生态问题根本上说并不是生态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人是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只有真正改变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注重行为创新,告别人与自然对立的非绿色行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行为,才能开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局面。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中贯穿了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丰富内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性、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之相应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基础,需要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培育生态理性人,提升生态文化软实力。生态文化缺失或落后,是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重要阻力,是助长整个社会重功利、轻伦理、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奢靡之风盛行的重要原因。同志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直接受惠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生态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社区、进工厂、进头脑,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构建政党、政府、企业和公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行动体系,是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行为创新需要变革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现代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同志指出,要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口众多和资源匮乏是我国的国情,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作为节约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绿色生产方式是一种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组织生产过程,创造出绿色产品,以满足绿色消费的企业绿色行为,涉及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生产和产品的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众多方面。生态设计是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制造、销售、使用、处理等各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节能治污从消费终端前移至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物质的绿色行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实行清洁生产,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推进循环发展,努力构建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生产消费体系。

绿色生活方式是节能减排的低碳型生活方式,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生活消费融入一体的新文明、新风尚的现代生活方式。要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提倡绿色出行,完善绿色消费激励政策,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形成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又以绿色生产推动绿色消费的良性循环格局。要通过大力创建“绿色政府”、“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楼院”等活动,促进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生态文明必须知行合一。美好的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起来。以同志关于生态文明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天蓝云白、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61-03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后,在党的十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分别系统、完整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总体要求和改革方案等,此举意义十分重大。高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抓住生态文明教育的契机,通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途径,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德育性、发展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研究范畴是十分必要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己任,帮助大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大局。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⑵溆刖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具体落实了在生态方面的改革方针,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和政策宣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及时适应这一新形势,承担起服务党的宣传事业的重任,自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内容的总体规划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德育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其主要内容,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但对生态文明认知较为浅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不能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转化为自觉自为的行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奢侈消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然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当中,使大学生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实现现代人格的转换和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发展性。发展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与时俱进,不仅要反映国家政策发展的整体态势,而且应关注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不仅要正确认识现状,而且应放眼未来。生态问题日益得到人类关注,特别是我国当前面临环境污染,并已威胁到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把全球性生态问题与其教育功能紧密相连,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置于生态这一大主题背景之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内容本身来看,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蕴含在各门课程的各章节之中,有不少内容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视野渗透着生态文明新理念。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学习中,在世界观部分首先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在人生观部分需要唤醒大学生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观;在价值观部分则需教育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在法律部分需着重加强生态法律意识培养,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中,有专门论述生态文明的章节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等理论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大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中,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一方面利用正面的生态历史素材树立学习榜样,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素材警示后人,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严重危害,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中,可突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教育。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回答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人类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就美丽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由此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这是高校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提供道德基础和法律保障

在当代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加剧体现了我们人类在人性上的弱点。可以这么说,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性危机。“正是人性处于危险之中以及人对自然界的恶,才最终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的恶结果。”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关键。作为实施德育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引导其选择合理的生态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不仅需要道德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说生态道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引导,那么生态法规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为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念培育的过程中,除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还要加强生态法律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告诉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应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有利的教学平台,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法规和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律理念,养成环境自律精神,自觉地成为生态保护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

教学是高校的重心,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主渠道完成。就教学内容、知识点而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实现同构。也就是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用另起炉灶,另编教材,也不用增加课时,而是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并使其常态化,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常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有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表面看与生态问题没多大关联,但实质上都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适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专研教材,充分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精心选好切入点,并作适当补充和调整。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该课程最新版教材在第八章中专门增加了一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我们可在此章节中全面系统地介绍生态文明的知识。除此之外,在其他章节中所隐含的相关知识点,可以进行强化教育。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点切入:讲科学发展观时,突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讲究生态文明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运用。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内容时,强调目前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持续,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国民经济必须要在生态文明的环境下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鼓励学生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将绿色生活、低碳行动形成一种习惯。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通过反思历史、观照现实,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总之,高校思政课中蕴含着显性或隐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要依据各门课的内容和特点、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各有重点,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以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将生态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达成对生态文明的知、信、行的统一。

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开展反思与分享活动,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解把握。例如,在思修课的法律教育部分,引入典型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例,以反面的事例达到正面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纲要教学中,教师应收集梳理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历史,特别注意整理其中的典型案件,帮助学生鉴古知今。在案例的选择上,可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使案例材料乡土化,让枯燥的课堂“活”起来。笔者在教学当中,就采用了“南宁朝阳溪巨变”“柳州镉污染事件”“南湖湖泊综合治理”“南宁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等学生熟悉的本土案例,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生态教学目标。

自主探究法。教师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主题或者有争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态问题。围绕教学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布置了以下讨论主题:“保护环境主要是靠自律还是法律”“文化遗产以开发为主,还是以保护为主” “人类社会进步是否必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等。学生根据主题内容去查阅资料,分析与思考并最终明确自己的观点,从中提高了搜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主题讨论,在讨论中寻找分歧,在分歧中寻找对错,这种在讨论中明确问题答案的方法,可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即根据教材主旨,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创设虚拟或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行生态教育。例如,给学生看一组绿色的图片,抛出“由绿色想到什么”“如何让绿色更长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图片与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被虐杀的动物图片作比照,让学生深刻认识要留住美丽的画面必须要为愚蠢的行为负责。通过播放“建设生态文明,守住绿水青山”等视频,及制作一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资源消耗的统计图表对比,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生态忧患意识。

(三)在实践教学中增强环保体验

发挥学生社团作用,践行生态意识。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潜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思政部的教师主动担任各社团的指导老师,适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通过“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广西”的诵读和演讲活动,让同学们掌握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暑期三下乡的生态环保义务劳动,通过植树造林、新修水利、清洁乡村,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美化家园的意识。通过“环境保护协会”,开展“抵制课桌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

依赖高校特色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与各自专业、环境、文化等特色资源相结合,走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之路。例如,我院结合电力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到水电站开展“探寻电力企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企业调研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在提升专业知识中增强了环保意识。同时,高校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环境资源,借助环境资源的实体,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如2014年我院思政部举行以“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该活动以微电影比赛的形式,展示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20部关于环保的微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于我院学生的校园生活,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教育了自己也教育了他人,为我院的生态文明建设传播了正能量。

利用环保节日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创新生态教育实践机制。一是充分利用“3.12植树节”“4.22地球日”“5.31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9.16臭氧日”等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广泛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摄影征文比赛、环保走秀等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唤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充分利用生态工业园、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文化场馆等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学习、义务劳动、生态体验等活动,在增强生态教育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生态文明信仰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宣裕方,王旭烽.生态文化概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3]陈军绘.“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3)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3

一、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指南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容博大精深,涉猎十分广泛。他以高远的历史眼光、开放的国际视野、深邃的辩证思维,全面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再认识,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再探索。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产力理论。马克思认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具有客观性和先在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统一,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不仅自然界是劳动者的生命力、劳动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源泉,而且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一科学论断把自然生态环境纳入到生产力范畴,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史上,还是第一次。

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历史上,作为西亚最早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文明自此光辉不复。而东方文化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让中华文明亘古绵延5000多年。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这说明,生态文明是相较于工业文明更高级别的文明形态,符合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对生态与文明关系以及人类发展阶段的深刻阐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生态环境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人民主体性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生态文明建设始终饱含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他关于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等重要论述,把党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期待、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憧憬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生动诠释。

辩证思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论述饱含着辩证思维的鲜明特点。他形象地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比喻成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他用鲜活的语言指出,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系统思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单独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底线思维。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好处着眼,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告诫全党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形势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治理智慧。生态红线是不能超出的界限、不能逾越的底线。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底线思维为指导,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三、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战略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动力、根本保障和前进指引。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追求。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产品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从现实看,生态产品短缺已经成为木桶定律中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我们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保护生态的理念在全社会得到认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深化改革。最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抓紧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园林;生态强国

Eco-power Strategy "Super Power" Play:a Case Study of Ecological Garden City

Yuan Gui Juan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Abstract: Under globalization, ecology of this strategy greatly enhanced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a, an emerging country. Review of "Das Capital"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well as domestic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main features of research, Garden City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the highest mark,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of saving and health-two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problems of research, for upholding and improving the ecology of this strateg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of value, but also to show the world "Beautiful China" the most powerful three-dimensional ecology.

Key words: Ecology; ecological garden; ecological power

21世纪,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将世界各国密切连为一体,为此,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和发展争取全球化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实现了GDP由1949年4.6%增长到全世界的10%,而生态环境问题前所未有的显现出来,中国结合自身现代化建设实际,将竞争的着眼点置于生态文明建设。如今,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强国战略作为新生力量,在中国崭露头角登上了中国战略发展的舞台,是建设美丽中国并向世界展现大国形象的平台和跳板。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福音,由此可见,生态强国战略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加拿大公共外交与国际部(DFAIT)2010年用"超实力发挥"形容该部门的公共外交职能在提升加拿大国际地位的显著影响。[1]而基于21世纪崛起的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大国,生态文明建设迅猛发展态势及其置于国家战略高度,在国际国内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因此用"超实力发挥"形容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 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及社会背景

生态文明是古老的现象和年轻的学问。生态文明的提出源远流长,作为舶来品起源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研究,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治理危机的应对,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置于重要战略地位。

(一)《资本论》中生态学理论渊源

生态文明目前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其理论根基产生于西方国家,因此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深入的了解,我们很有必要借鉴马克思的《资本论》对其理论的研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应运而生,同时成为21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资本论》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异化消费理论、稳态经济理论,并且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3]认为任何自然循环的中断都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赋予"物质变换"新的诠释,即"自然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社会的物质变换"三个层次的概念,[4]主张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平等的社会制度,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包含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性思想。马克思倡导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及《资本论》中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等生态学理论成果成为当今研究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

(二)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背景

国际社会,21世纪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生态问题走向全球化,频频出现诸如化学污染、核电站泄漏、大气污染和大灾荒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事件。世界各国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应对全球生态治理危机的挑战,如2007年成立的国际生态发展联盟(EDUI)、2006年建立的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以及诸如绿色和平组织、绿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世界性的环保组织。国际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的本土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内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强国战略的土壤已成熟。一是国家政策法规领域的支撑,即以制度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以宪法为主导,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专门法、自然资源法为主干,以其他法律、法规、规章为补充,以国际条约等国际法渊源为重要内容的生态立法保护体系。如,生态文明的评价:2003年9月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2009年8月出台的《规划环境影响条例》,去年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2008年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联合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对生态空间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生态补偿立法:2007年出台的《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生态补偿原则,2009年在河北进行生态补偿试点以及在进行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2010年国务院将《生态补偿条例》列入了立法计划。二是相关组织机构的辅助。我国相关组织的建构很大程度是国际组织本土化的产物,如国家环保局、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国务院成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以及2013年6月成立的中国植物园联盟等等,这些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繁荣生态科学事业、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具有重要的辅价值。

"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5]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价值理念,强调自然的重要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出发点和依据;二是指导方针,在节约和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自然恢复;三是实现目标,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发展方向,创造安全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四是实现路径,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倡自觉自律的生产方式;五是时间跨度,做好持久战准备,在补上工业文明的"必修课"的基础上走好生态文明的"跨越路"。

二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特色与困境

(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两大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它的超实力性能已在我国园林城市建设上面取得显著成效,自1992年建设部制定《园林城市评选标准(试行)》,至2012年建设部共通过14次评选命名了216个"园林城市"。

特色一:节约型城市绿地理念

开展节约型绿化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6]近年来,深圳在建设生态型、节约型园林城市上的成功经验获高度评价,在"资源型"、"技术型"、"设计型"、"生态型"、"管理型"五大"节约"模式的基础上,按照生态优化的原则,从资源集约利用、技术进步、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深圳园林绿化已形成独特风格,基本建立了绿带、绿廊、公园三级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1平方米。此外,深圳还将全市近一半的土地划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严格限制开发,有力地保障了城市生态安全。近年来,深圳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和环境保护500佳、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2006年,深圳又被评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2007年,深圳在中国城市论坛峰会上以绝对优势获评全国"最宜居城市"。

特色二:保健型生态园林理念

保健型园林(Healthcare Garden)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它的指导理念是通过种植有益健康的园林保健植物达到防病、强身、益寿的效果。而我国的保健型园林研究起源于1990年发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园林》一文。受中国人口多、资金短缺、医疗措施缺乏等影响,保健型园林的发展模式成为园林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外在完善的环境与医学结合的理念指导下已经形成专门的培训机构,发挥了很好的治疗功效,而我国目前仍是"以传统主要以传统的中医学和保健学理论作为指导,着重药用植物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其服务的对象为所有居民,是一种公共的绿地形式。"[7]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的园林建设现状,我国保健型生态园林建设在某些领域取得瞩目成就,比如,上海万里城生态保健社区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了创建保健型生态园林的伟大尝试,它的整体布局是天人合一的万杏生态保健林,半杏林半桂的阴阳太极生态绿地,"五行"保健植物区以及"九九归一"银杏树阵广场。珠江三角地区通过嗅觉类保健园林植物的种植,实现了保健功效,诸如松科、桑科、木兰科等植物散发的气体能起到抑制结核菌的作用。其作用原理是依靠活体植物的整体植株或部分器官在自然状态下释放气体,诸如杀菌素、抗生素等起到防病、强身功效。

(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困境

生态园林建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同"新事物"一样,必然受到强大的阻力和冲击。当前,其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目前中国关于生态园林建设的理论研究停留在概念层面,而且涉及的领域比较窄,实践发展的过程远远落后于理论的成熟与完善,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存在大范围的模仿现象;其次,城市公园化倾向严重,多数城市大面积发展中近郊自然保留地、湿地公园,建"岛中岛"、"湖中湖"、人造瀑布及假山,营造"千岛景观"、"自然"、"生态"景观,甚至建造酒楼、饭店等[8],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最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出现多头领导的混乱局面,园林绿化行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行业科技进步缓慢,科技水平不高,导致通过技术创新对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成本的推进力不大。[9]

三 当前园林城市建设对我国发展生态强国战略的启示性价值

生态园林建设是中国特色的一种建设模式,当前生态园林建设主要有"花园"、"古典"、"山水"三大特证[10],但是我国生态园林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其阶段性特征和建设中的困境对生态强国战略的建设具有启示性的价值。

启示一:强化生态学理念

现代城市严重遭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追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城市建设目标,以及创造理想的人类聚居环境,成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的战略诉求。然而,结合生态园林城市的"节约型"、"保健型"建设理念,其特征应该是综合性的,而不是专项性的;是交流性的,而不是对抗性的;是妥协性的,而不是理想化的;是动态渐进式的,而不是蓝图式的。[11]鉴于此生态学理念的学习与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包括以下部分:首先,尊重生物多样性,保障园林系统的稳定性;其次,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推进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第三,注重师法自然与生态化协调,合理布局城市园林绿色;最后,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城乡融合的生态网络系统建设。

启示二:国内生态国际化

全球化发展进程将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生态化理应成为国际化城市的一个必备属性,也就是说生态环境与生态要素是国际化城市发展所必须的,生态化也是国际化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十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融入中国元素,这样不仅能够向世界说明中国,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走上绿色富强之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和"引进来",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首先,严于律己,在踏进国际市场的那一刻,赋予着民族精神的"中国制造"的国际化路径充满曲折与坎坷,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和解读,将中国特色的"生态创造"的理念传播出去,在接受各国检验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其次,以谦卑和戒骄戒躁的态度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生态元素,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发展和完善自己,在国际化轨道上越走越远。

四 结论

生态文明是继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后提出的又一发展方向,其突出贡献表现为:首先,提高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其次,对于国内社会的发展而言,实现美丽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最后,对于我们公民个人而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Punching Above Our Weight': A History of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Trade",December15,2010,http://dfait-maeci.gc.calhistory-his-toire/department-ministere/index.aspx?lang=eng.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11页.

[3] 习谏.《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及其积极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2期.

[4] 莫放春.《国外学者对生态思想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29期.

[5] 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求是》,2012年第19期.

[6] 耿淑娟,郭琳:《探索生态型园林建设之路》,《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8月第675-676页.

[7] 陈立军.保健型园林营造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8] 俞慧珍,沈颖.《浅谈城市特殊境域的风景园林建设和生态保护》[C].《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下册)》,2010年.

[9] 郭靖茹, 唐岱, 张英等.节约型园林及园林植物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6):94-95.

[10] 刘杰,杨恒友,王俊杰,伍晓华.试论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J].北方园艺2008(7):105~107.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

党的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主动顺应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加丰富、更加系统、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和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科学论断,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一、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自由、平等、富裕、幸福的美好社会,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一直不断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目标。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美好社会已经展现出光明前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时代、实践和人民的新要求,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勾勒出美好社会的灿烂图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在国家、民族、人民三者关系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前提和基础,人民幸福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个人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一面精神旗帜。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生态条件,是衡量人民生活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标。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离不开发达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离不开发达的生态文明。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论断,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梦,既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又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出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蓝图,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深刻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总的方向。目标就是旗帜,旗帜就是力量。这一目标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为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凝集了力量。中国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生态良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升。

二、深刻理解把握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生产力复杂的系统结构中,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其基本要素。同时强调,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渗透性因素,通过作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来源于自然界,作为劳动者的人类也来源于自然界。因此,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不仅包括人的劳动和创造力,还包括作为人类生存依托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随着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环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不与生产力有关,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我们党对生产力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根据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和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并特别强调,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强调,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他还形象地把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喻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精辟论断,深刻揭示出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力本质属性,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关系,生态环境既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又是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突出强调了自然生态在生产力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于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生态理念的丰富与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创新,是对人类生产力发展实践的深刻洞悉和总结,有利于指导全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生产力发展统一起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三、把“以人为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最核心价值理念。这就决定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具体到民生领域,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利益关系调节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政府施政、司法公正、公民权利保障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涉及生态保护的社会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客观存在。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就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的关系而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改善民生。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论断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价值取向,那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生态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关于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抓生态就是抓民生,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又是对我党民生内涵的丰富;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又是对人民群众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强烈关注的自觉回应,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生态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

四、把“系统工程思路”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

论要求在某种程度上,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2](P126)关于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的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思路决定出路。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科学阐述了“系统工程思路”,那就是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资源过度开发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源头抓起,即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就是要集约利用资源,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国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强调:“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就是要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和完善空间规划体系,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并严守生态红线。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抓住了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就是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污染防治,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关于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工程思维的思想,既是加强生态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方法,也是解决我国复杂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五、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设生态文明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实现这种变革,还要靠制度和法治。法治不完备、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提出以制度和法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表明我们党将以更大勇气和坚定决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形成道德文化制度,用制度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许多重要论述。首先,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强调:“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其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是防止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指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再次,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体现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约束生态环境消费,有利于激励生态环境保护行为,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后,形成道德文化制度。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文化制度,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

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关于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保障的科学论断,丰富了依法治国的内涵,是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制度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必将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他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和法治是保护生态环境最可靠保障等一系列科学论断和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深邃,对当今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范文6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从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看确立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不能仅仅依赖经济、科技手段,还必须诉诸伦理信念、法律观念和哲学观念的发展与变革。因此环境哲学正在日益成为哲学界的热点和全新的研究方向。而要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应当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2、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在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辨证统一中体现的。

3、矛盾引导思维前进,推动社会进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应当能够处理好“尊重”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关系,应当具有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的双重性,应当能够担负起对合理调控和协同自然进化的责任。

(二)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原则,对于启发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经产生过非常深刻的生态智慧,这些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哲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生态哲学是复杂的生态现象及其规律在当代哲学中的反映,可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综合优化发展提供一般思路和方法论原则。生态伦理学是生态文明最基本的哲学基础,它既为生态文明提供了生态学的科学基础,又做出了可行的人伦规范,为生态文明提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生态理性规范。

(三)联系可持续发展谈论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发展观为生态文明指出了建设途径;其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公平观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带有根本性的目标体系;再次,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从生态哲学观把握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丰富涵义

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人们达成一致共识:生态文明哲学观认为,人与自然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中,既有斗争性(人类向自然索取),又有同一性(人与自然同步发展),并且是以同一性占主导地位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达到同一目的。在斗争性与同一性之间,如果以斗争性为主,第一步会取得胜利,但第二步、第三步常常把第一步的胜利都抵消了;如果以同一性为主,则既可以取得第一步胜利,又可以取得第二步、第三步胜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价值观认为,人的存在不但要对社会、对他人有用,而且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承担义务和责任,而且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对他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要做得更好些,这样才体现人的价值的全面性。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还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种群对于其他生命以及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生态文明的道德观认为,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要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人们对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含义,基本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一是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生态文明即生态环境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较强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态制度。三是生态文明概念的主要内涵,是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某一地理区域中,建立起以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为基础的高度信息化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物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与条件,心态平衡是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体现。 转贴于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现实策略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时下成为普遍的社会呼声。

(一)生态治理思路

此学说侧重从生态文明的管理过程谈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认为生态治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维持良好生态状况的管理过程,生态治理的目标是在人类发展的基础上维持良好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理解生态治理的概念需要处理好两对关系: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治理与发展的关系。生态治理一方面着眼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着眼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当前必须抓住生态治理的范式转换。一是从治疗到预防;二是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三是从政府管制到多元治理政府管制侧重政府对污染的控制,但是生态治理只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即多元治理。生态治理要求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民的作用,形成一种合力,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和公民的责任。

(二)多种形式思路

不少学者认为,结合中国各地实践来看,要建设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伦理道德,也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的生态化。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公民社会的不断兴起,我们也应该在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多种行为主体参与生态明建设,实现生态治理从治疗到预防、从局部治理到综合治理、从政府管制到多元治理的范式转变。通过对话、沟通、交流,形成全民参与的局面,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序和动态的治理。在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增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在增加。在环境问题上,情况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国际上注重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生态治理的联动机制,而在国内各区域之间,则需要积极建立合理协调的联动机制,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保证生态环境得到治理与改善,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观念转变思路

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推进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人文关怀诸方面都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各方面构建新的社会文明形态。

(四)三个层面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向是多维度、多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政治层面意味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从而要求党和政府加强生态执政、生态立法、生态行政和生态社会动员,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体的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政治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层面要求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加强环保产业建设,使识别“绿标”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层面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指向是树立全民生态文化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生态文化(狭义)建设以及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宗教、生态传媒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社会生活层面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优化人居生态生活环境,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参考文献

1、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J].湖北社会科学,2006(7).

2、杨国昕.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9).

3、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环保产业,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