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感恩教育范例

高中感恩教育

高中感恩教育范文1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

二、普高贫困生感恩意识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普高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不断完善,资助标准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普高贫困生的帮扶力度也不断加大,有效地帮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从而使这项民心工程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但笔者在参与这项工作中发现,其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感恩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

1.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淡漠。

一些普高贫困生没有体会到父母及其他长辈每天辛辛苦苦是为了什么,他们认为长辈们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当长辈们一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多有埋怨,少有理解。

2.对社会和他人的襄助之恩冷落。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对“施恩不图报”的人而言,他们所期望的,最多不过是受助者一句道谢的话语而已,然而许多受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襄助的回应无动于衷得让人吃惊。

三、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剖析

1.个人原因。

由于先天疾病或后天的天灾人祸、父母离异等原因,普高贫困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生活拮据,在衣、食、住等方面较之其他同学有较大差距,加之成长环境的不同和成长经历的差异,在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使得部分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封闭、孤僻心理;而他们的内心十分敏感,容易受到伤害,这道心理屏障,让他们更多产生了对生活不公平的不满。这样的心态,怎么会去感恩?

2.家庭原因。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大多数贫困学生要么是家庭中的“顶梁柱”无法发挥作用,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孤儿或“准孤儿”……因家庭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或不稳定,其监护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3.学校原因。

迫于高考的压力,现在部分老师和学校把更多目光投到学生考试分数和高考升学率上,虽然也提倡“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但对学生的德育往往只停留在“不违纪”的层面上,无暇顾及感恩教育。老师们不渴求学生回报,不期望学生感恩,而面对正经历着种种不幸的贫困学生也相对缺少心灵的沟通和交流,缺少因材施教。在这种大环境下,不少学生成为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汲取的“冷漠一代”。

四、在资助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普高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常常需要在他人的关怀中成长,难免会缺失“恻隐之心”,或者说对他人的关爱想说却说不出、想做却做不出。因此,更应重视多元地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书写出一个端庄、遒劲的“人”。

1.在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

充分利用课堂,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一是利用课堂上宣传资助政策体系的意义、原则和内容之机,特别是抓住每学期资助申报和资金发放等节点工作,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了解助学目的,从理论和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感恩之心渗进学生心中。二是对普高贫困生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探讨,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的错误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给他们知识,一切都是恩情。

2.利用媒介渗透感恩教育。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载体,广泛宣传贫困学生励志成材、回报社会的实例,把媒介载体打造成传播优秀感恩文化的平台之一,形成“抬头见文见图”的视觉效应,营造深厚的感恩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今天受国家、社会的帮助,来日我们是否需要这种使命感去关怀他人?

3.在社会实践中渗透感恩教育。

高中感恩教育范文2

1.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淡漠。

2015年3月,我对我县3所普通中学的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不知道家庭收入,52%的学生偶尔与父母沟通,44%的学生从来不对长辈说感激的话,29%的孩子认为长辈并不辛苦。冰冷的数字,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2.对学校和老师培育之恩的淡化。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按常理说,学生与老师的感情是非常融洽、深厚的。但在普高资助过程中,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说“:虽然大家都在尽力帮助这些孩子,但我们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3.对社会和他人襄助之恩的冷落。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对“施恩不图报”的人而言,他们所期望的,最多不过是受助者一句道谢的话语而已,然而许多受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襄助的无动于衷让人吃惊。普高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常常需要在他人的关怀中成长,难免会缺失“恻隐之心”,或者说对他人的关爱想说却说不出口,想做却不知怎么做。因此,对普高贫困生更应重视感恩教育,让他们书写出一个端庄、遒劲的“人”。

一、在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

充分利用课堂,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一是利用课堂宣传资助政策的意义、原则和内容,特别是抓住每学期资助申报和资金发放等节点,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了解助学目的,从理论和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二是对普高贫困生自身角色定位及成长历程的探讨,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的错误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他们知识,一切都是恩情。通过课堂教育形成普遍认同的“知恩”“、感恩”共识。

二、利用媒介渗透感恩教育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广泛宣传贫困学生励志成才、回报社会的实例,把媒介打造成传播优秀感恩文化的平台之一,形成“抬头见文见图”的视觉效应,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今天受国家、社会的帮助,来日我们需要用这种使命感去关怀他人。利用案例和互动,从理论到实际,从认知到情感开展感恩教育。

三、在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一方面,围绕资助评选前、评选过程中和评选后,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如组织收集有关感恩教育的材料,观看《一个也不能少》、《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开展感恩教育讲座、演讲比赛或歌唱比赛,创设“感恩日”,举办主题辩论会,评选感动人物等活动。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社会力量举办各种公益助学活动,体味其中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让学生知恩在心,感恩于行。

四、在社会实践中渗透感恩教育

高中感恩教育范文3

[关键词]感恩教育;教学模式;高中化学

【研究背景】

近来,我一直在看一本好书———李镇西老师的《把心灵献给学生》,其中有一篇文章《孩子的成长需要感恩教育》,文中讲到从孩子们之间的交谈及日常行为来看,多数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感恩之心。在他们看来,父母、老师、同学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这到底是教育的失败,还是学生的无知呢?书中一句话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教育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只停留在教书而非育人上,那我们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而感恩教育作为育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是家庭的中心,在他们心中往往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因此更应该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知晓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实施感恩教育,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孩子学会感恩。

【研究过程】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任课教师,我常常思考“应给予学生怎样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两者可否相辅相成”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挖掘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情感因素,并开始思索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一、利用教材对应内容营造感恩氛围

在化学教材中有“化学史话”这一模块,内容一般包括化学家生平及其研究和贡献,如“阿莫西林的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创建”“氨的合成”等。我会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相关书籍,或者找到对应科学家的图片、生平事迹或视频一起观看。在此过程中,我始终带着感恩的心去读去看,并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从教师的声音、表情、肢体语言中体会感恩的激情,并让他们明白:科学家为了化学研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沉醉于研究中,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令我们敬佩,他们高尚的人格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对他们带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怀有感恩之心。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美德。

二、利用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达成进行感恩教育

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其教学目标为:了解世界以及中国的水资源状况,认识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为了达到该教学目标,我让学生讨论水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充分讨论水的性质。在讨论后,我将主题进行了升华———做像水一样的人,并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我的总结如下:“通过对水的性质及其应用的了解,我们能感知水品行高洁,自身纯净,溶解性强,洗净别人,却污染了自身,具有宽容的本性、奉献的精神。水也让我们明白跟别人相处时,有可能会受到伤害,我们要交水一样的朋友,洗涤彼此的心灵,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个善良的人,是不停洗涤自己心灵的人,只有洗掉贪婪、嫉妒、自私,才能真正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不但要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还要向水学习,学习他的纯净、自由、宽容与奉献,做一个像水一样纯净、宽容、奉献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来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颗感恩的心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给人以滋润,如同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给人以期待。”学生没有想到简单而平常的水竟然会带给自己如此多的触动,他们用心去学习这部分内容,整体学习效果很好。

三、利用课堂教学设计强化感恩意识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分类、组成、结构和性质,同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探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而有些物质的研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如在进行校级公开课《苯》的课堂教学时,我结合苯的结构的探究历史和现代高科技对苯结构的确定及苯的性质的研究,在教学设计中编排了一系列强化感恩意识的环节。课堂引入:(教师展示黑夜中烟火绽放的图片,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进行下列开场白)科学家从发现苯到现在完全认识苯,历经了漫长的过程。他们在探索中满怀热情,耐心守候,对真理执着追求,最终揭开了苯神秘美丽的面纱,正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绚丽多彩的烟火。今天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去体会科学研究,沿着科学家探究苯的足迹去认识苯、学习苯。(感恩意识铺垫)历史回顾:(由学生阅读下列内容)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来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贮运煤气的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无色油状液体,并将这种液体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提取的液体相同的一种液体,并命名为“苯”。小组讨论:如果你在那个年代,对于一种长期无人问津的油状液体,你会花五年的时间来进行研究吗?小组发言:(略。)(感恩意识培养)教师感言:(感恩意识强化)科学的发现是艰辛的,研究科学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样,我们只有坚持和努力,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活动探究:探究苯的组成和结构。

1.探究苯的组成

1831年,李比希建立了碳-氢燃烧方法。实验测得如下数据:苯样品0.78克,A装置(装有氢氧化钠的U形管)中质量增加2.64g,B装置(装有氯化钙的U形管)中质量增加0.54g。(1)计算苯样品中碳的质量;(2)计算苯样品中氢的质量;(3)计算出苯的最简式,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苯分子中碳含量之高使化学家为之惊讶,从此他们踏上了探求苯分子结构的漫漫征途。斗转星移,整整四十个春秋。(感恩意识强化)

2.苯结构的确定

某日,凯库勒在思索怎样书写苯的结构这一难题,然而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停笔,偎炉休息。他面对炉中飘忽不定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朦胧之中,凯库勒仿佛看到一些碳原子在自己的面前跳起舞来,它们排成蛇的形状,一会儿在火焰中翻滚,一会儿卷曲起来,突然,原子“蛇”的头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环状,不停地旋转。凯库勒猛然惊醒,根据梦中受到的启示,他迅速画出苯的封闭式结构。经过若干次的修正,最后他决定用六角环状结构来描述苯的分子结构。

3.苯性质的实验探究

通过演示实验,完成苯的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带领学生观察并总结苯的性质。

4.苯性质的总结

平面苯正六边形;环状结构非烯烃;燃烧浓烟火明亮;容易取代难加成。课堂练习:(略)。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苯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过程,科学研究是无数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结果,我们要感恩于科学家的无私奉献,我们的感恩是对科学家的敬重,对科学探究的向往。(感恩意识的升华)这一堂公开课上得很成功,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他们尤其对课堂中真挚的情感教育表示赞叹。感恩教育始终贯穿于苯的教学过程,没有一丝的唐突与做作,感恩教育成为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情感因素。

四、利用课前寄语创设感恩教育情境

背景介绍:有一名化学教师因为和学生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没及时沟通,导致自己不愿意带班,学生也不受教,矛盾激化后,学校只好安排我来代课。我在第一节课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并在示范课上编排了课前寄语和课后赠言,通过感恩教育化解师生矛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案例:课前寄语创设感恩教育情境。先选择有针对性的图片,以此为背景,在上面书写了课前寄语: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都在向我们揭示物质的“多样”和“变化”,化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向我们揭示了万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我们对化学的认识就像泥土中的种子一样逐渐发芽和成长,我们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让我们逐渐成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我们阳光、雨露和精心的呵护,我们要谢谢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这堂课一开始就充满了感恩的氛围,给学生的心灵注入了感恩的清泉,对心灵进行了一次洗涤。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坚定了向老师道歉的力量与信念。(那位老师也在听课,也在默默地反思自己)

五、利用课后赠言升华感恩教育

选择有针对性的图片,以此为背景,在上面书写课后赠言:爱是恒久忍耐,是慈祥;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算计人,喜欢真理;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就是大爱。我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来渲染感恩的气氛,之后让全班同学起立,为老师齐声朗诵以下内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谢谢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老师,您辛苦了!您的好,我们将铭记于心!也请您原谅我们!

六、研究总结

高中感恩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中学生;班级管理;感恩教育

结合我的班主任工作,我希望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亲友同学师生之间的纯朴的感情,树立胸怀天下的情怀,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我也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有家国天下的大气和礼仪旁人的修养。面对新时代的高中生,帮助他们学会感恩、感悟奉献的幸福,帮助他们努力在点点滴滴中去践行中国梦。这是时代、社会、国家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向上•向善”“感恩•沟通”班级文化

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气息的班级文化,可以促使更多的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熏陶,并且自觉地去实践。我校的校训是“向善•向善”、校园文化精神是“感恩•沟通•敬畏•创新”,我结合校训、校园文化精神,借助班会、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感恩主题活动。比方说,在一次以“母亲节”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中,我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活动之前我们欣赏了一首歌曲《白发亲娘》,之后在背景音乐《江河水》的演奏下,学生代表朗诵了一篇来自小组收集到的《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这篇文章曾经刊登在《中国青年报》)。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用列出“关键词”的形式来描述自己的妈妈,在这个时候学生们的表情、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活动结束后我们统计了结果,在描述母亲的关键词中出现了“勤劳、忍耐、包容、辛苦、认真、温柔、任劳任怨、端庄秀丽、唠叨、烦琐”等等词语。其实,这一个个关键词便包含了学生对母亲最简单、最直接的爱,活动的本身已经帮助孩子重拾了就在他们身边的最朴实的母子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帮助他们重温这种情感,唤醒孩子们那颗感恩父母的心。

二、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长河里接受感恩教育的洗礼

在我国辉煌的文明史当中,感恩教育是数不胜数的。古有“孟母三迁”“羊跪乳,鸦反哺”“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杨时程门立雪”“韩伯愈挨杖伤老”今有田世国为母亲献肾、坚持5年背着生病母亲上下班的孝子陈斌强、“天下期为公”的张渠伟,等等。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自觉去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帮助学生理解感恩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感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感恩是没有特定时间的。在潜移默化中将感恩的心落实为具体的行动。同时,我发挥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从莫高窟壁画故事、佛教文化等方面进行感恩教育,帮助学生近距离感受身边的感恩文化。

三、将感恩教育转变为具体的实践活动,扩大感恩教育的范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之前,我们对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进行了一次广泛、细致的调查。经过统计得出结果:清楚知晓父母生日的占35.3%,只清楚父母其中一方的只占26%;每周末同父母进行一次家庭劳动的占10%,独立完成一次家务的占29%;同家人之间交流习惯使用礼貌用语的21%,较少使用的占15%。通过此次班会,我发现有较多学生觉得父母长辈的生活过得优越自由,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觉得父母的生活要比自己的生活更为舒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无法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因此,在后来的家长会当中,我给家长学生创设情境,让每位家长、孩子书写了互给对方的信,并且鼓励孩子、家长在家长会当中分享给其他人。在我的班主任工作过程当中,我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注重扩大“感恩”的范围。绝大多数学生将父母列为第一感恩的人,这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但是也要注重强调感恩国家与社会,感恩学校与老师、感恩友情、感恩自然与生命层面的教育。当今的学生中,很多人忽视了国家在自己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学校缺乏认可度,对家庭困难或学习落后的同学缺乏关心,对自然、生命缺乏敬畏。因而,我注重将感恩教育范畴扩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生命教育。在平实的工作当中,我会用我的言行引导学生有一颗“胸怀天下”博爱的心,希望他们树立宏大的理想,懂得感恩社会、感恩国家。在教师节的时候,我鼓励学生为老师写一句暖心的话、递一杯暖心的水,他们学会了感谢师恩;在重阳节当天,我带领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希望他们将自己的所学回馈社会……

四、用班主任自身的表率性作用,将感恩教育融入班主任自身的实践中去,重视发挥教师的表率性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学习从模仿开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懂得并学会如何知恩、感恩、报恩,学会爱与被爱,班主任在自身品格和学识上的规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承担着教育管理学生的专门职责、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所以,班主任的思想言行在表率性作用方面显得尤为突出。首先,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和感恩素质,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用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感化学生,成为学生学识和品质的模范,从而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其次,班主任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感恩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它应当成为我们教育、关爱的学生的桥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错误、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做学生思想的启迪者。

五、结语

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多年,但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特别是高中学校,学校教育仍然将绝大多数精力用于学生智力的培养。教育为本,德育先行。我认为,在德育教育当中,感恩教育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它是一个持久而温和的过程,我们需要与更多的力量联合一道成为学生感恩教育的托起者,让学校、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成为“感恩•沟通”的育人舞台。我期待,此文能引起更多的同行甚至全社会关心支持学生的情感、感恩教育,共同托起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余海英,李化树.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问题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7(5):35—37.

[2]傅启惠,傅永英.农村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0(14):5—6.

[3]陈琦.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1):119—121.

[4]姜彤.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思考[J].科技信息,2009(6):48—48.

[5]何国艳.教师掌控课堂之我见[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

[6]高平叔编.蔡元培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7]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叶文梓.论教师的信仰[J].浙江社会科学.2004,(3)

[9]宋连利.传统诚信及其当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2,(3).

高中感恩教育范文5

1.1缺乏对父母辛劳养育的感恩之心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既是美德的传承,也是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一些学生丢弃了父母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品德,在学校不比学习成绩比消费水平,讲阔气、讲排场,超前消费,买高档电子产品、出入高档餐厅,荒废学业,不求进步;有部分学生极少主动关心父母,不能准确记得父母的生日,只知道向父母要钱,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激之情,还常常拿自己与他人的父母比较,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

1.2缺乏对老师谆谆教诲的感恩之心

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老师的辛劳付出,正所谓“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一些学生对待教师缺乏起码的尊重,如遇见老师,装作低头看手机而不打招呼;在老师的答疑解惑之后,不懂得说句“谢谢”;更有甚者,随意缺课迟到、随意进出课堂,带头违反课堂纪律。

1.3缺乏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无私帮扶的感恩之心

现在的大学生对来自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他们把此类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后不思回报,甚至不愿提起;在申请奖助学金时,同学之间互不体谅,争先恐后,有学生认为这是机会,不申请就吃亏了,即使是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在获得资助后,也认为资助金本来就应该发给他们,何谈感恩,有时还会埋怨资助力度太小。有不少贫困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和社会资助的帮扶下,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在毕业后,其中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不予偿还;一些大学生对学校催缴贷款表示厌烦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有些企业为到本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垫付了所欠学费,然而工作一两年后,有些学生选择跳槽,更有甚者,早已忘记企业曾经为自己垫付的学费。

2感恩教育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人与人之间存在诸多关系,恩情就是其中的一种。“感恩”是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给予自己帮助的高度认可,并将付出真诚的回报。感恩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懂得感恩、积极施恩的人一定是明礼诚信的人,时时处处知恩情,他们在实践中定会得到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因而成为有责任、敢担当,受欢迎,实现中国梦的栋梁之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3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思考

国家的资助政策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带来了希望、信心和力量,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求得真知,习得本领。每位学生理应感恩,对于感恩缺失的现象,必须在资助的过程中,加强育人,创造条件,让恩情永驻。

3.1拓宽教育途径,夯实大学生道德品质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旗帜鲜明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在学校道德品质教育层面,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付诸实践,莫让这些道德知识书面化,给学生造成“假、大、空”的感觉。在教师教学层面,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相结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资助育人层面,要教育学生领悟道德的重要性。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优良的道德品质会赢得社会的尊重,体现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可以在大学生中开展模范引领计划,表彰那些懂礼貌、讲文明、有爱心、尽孝道的好学生,宣传典型的道德模范案例,用情景融入的方式引导受助学生试想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得不到帮助,自身的感受如何?使学生真切感悟情操的境界,做一个有优良道德品质的人。

3.2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责任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能够时刻体验“责任感受”,将内在的责任感外化为责任行为,并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因此,高校就要重视营造“负责”的校园氛围,依托校园广播、宣传栏、教育网站等媒介,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组织各类具有道德责任教育意义的讨论会、辩论赛,使责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把“负责”作为行为准则,建立从入校到毕业、学习到生活、从教育到教学的责任教育体系,将学生置于这一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使享受国家资助的学生明白,有责任和义务去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签订了合同,就必须诚实守信,按时履约,负责到底。

3.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大学生心理品质

在心理学理论来看,品德问题往往与个体心理有关。高校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物质匮乏的压力,而且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忧患意识是他们共同的标签,但独立意识和依附心理、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也一直困扰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价值观的扭曲,沉寂于自己的偏执理解,认知不到他人赐予的恩惠,不能也不愿帮助他人,私欲代替了责任。因此,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必须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对心理贫困学生的专项辅导,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认识事物,修德博学、明礼诚信,知恩、感恩、报恩。

3.4开设法律课程,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

法制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高校将一个无知(犯罪)的人送到社会,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有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他们疲于专业文化知识的研修,很少接触法律这一学科。高校应有意识地调整法律教育的内容设置,将专业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更有利学生消化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在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法律知识,进而增加学生学法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法规、制度的敬畏感,使他们自觉按照要求,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凡事能从法律的角度去考虑,促进其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法、懂法、知法的新型大学生。

3.5组织感恩实践,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

大学生磨练个性、锻造人格,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是社会实践。学校要积极组织和带领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始终贯彻“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借助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际,开展“知耻感恩实践”等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党团支部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寒暑假“三下乡”、专业实习、毕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感恩实践活动,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实际行动。当“知恩图报”形成风气时,人的良知将得到彰显,境界将得到升华,生命将得到完善,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4结语

高中感恩教育范文6

讲究“忠孝”和“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知恩图报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每一个人都是在大自然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和在祖国、父母、师长、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人要心存感激之情,感恩之心,要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要懂得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回报师长、回报祖国、回报大自然所给予的恩情。由于各种负面影响和高职学生自身的原因,高等学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1.1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

(1)高职生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之心。笔者就亲情对800名在校90后大学生进行过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5%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即使联系了,其主要动机是要钱,很少有感情沟通;有43%的人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有32%的人从未在传统节日主动问候父母,有近62%的人从未在寒暑假帮助父母做过家务。这些不重亲情的表现,年级越高的学生,表现的越突出。有的高职学生根本就体会不到父母挣钱的辛苦,有些学生甚至不顾家庭生活困难,一个月花费两三千元,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购买高端的电子产品和名牌衣物、生日聚会下馆子、通宵上网玩网游、男女朋友外出租房、外出旅游。更有甚者,有部分学生认为父母亲的辛苦供养是理所应当,对父母的养育非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常常抱怨父母没能耐,不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

(2)高职生对老师和学校的教育缺乏感恩之情。学生的成长过程凝结着教师的辛勤劳动,教师理应受到尊重。然而,在大学校园里,下课不主动擦黑板,上课大声说话、玩手机、听音乐、睡觉,随意迟到、早退等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学生对待教师缺乏最起码的尊重,见到老师擦肩而过,视而不见,如同陌路人,有的同学整天抱怨学习太辛苦,埋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抱怨学校、老师管得太严,有的学生甚至在背后说老师坏话等。还有个别学生恶意拖欠学费,在网络上辱骂、诋毁学校。

(3)高职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救助缺乏感恩之意。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他们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有不少贫困生通过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但其中一些人毕业后,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对学校催交学费和贷款表示不满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有些学生工作后肆意跳槽,丝毫不顾忌单位的培养之情。

(4)高职生环境意识薄弱,对大自然的恩泽不知道珍惜。目前国内大学生环境保护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的发展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教室墙壁上乱涂乱画、室内外随处乱扔杂物、宿舍和教学楼卫生间吸烟搞、浪费水电、践踏草坪,这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些学生不尊重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侵害动植物的事件时有发生。

1.2高职学生感恩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弱化了感恩教育。高职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父母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抱负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未曾享受的物质条件尽量补偿给孩子,从不求回报。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家长过分地溺爱和娇宠孩子,对孩子提出的各种物质方面的要求都尽可能地予以满足,但很少去关心孩子内心的情感世界,忽视了对孩子感恩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家长对儿女的一厢情愿取代了本来应该双向互动的家庭关系。对于儿女的“忘恩”的态度,家长也就心甘情愿地泰然处之,这就导致了很多高职学生不仅习惯了父母给予的优越生活条件,也形成了过分依赖父母的心理,缺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久而久之,子女独立意识削弱,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有些人不但不会感激父母,反而会由“爱”生惧,由爱生厌,甚至离家出走,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恩、不愿感恩、不会感动,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的“冷漠一代”。

(2)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升学和就业率忽视了感恩教育。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中学阶段关注升学率,高职学校也主要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尺度,作为评优、评先、入党、选干、就业等的标准。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就业,致使德育教育失去了应有的重视,感恩教育成为了“空中楼阁”。

(3)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冲击了感恩教育。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成分、生产方式等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运行普遍崇尚物质利益,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变成了物质或金钱,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观念至上,个体价值不是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而是狭隘地集中在自我价值上,感恩意识的成长受限。社会不良影响的存在,使很多施恩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甚至造成施恩者官司缠身,纠缠不清,影响了大众的思维判断,导致人们不敢施恩,也就无从感恩,影响了感恩意识的养成。社会媒体宣传方面,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等“大逆不道”现象揭露的少,更谈不上尖锐,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4)高职学生自身的不足影响了感恩意识的养成。笔者多年的高职教育实践认识到,高职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自立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分析事件的原因,他们常常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很容易受到社会上某些不重感恩风气的影响,结果是高职学生对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给予毫无感激之情,认为不需要他们的回馈,忽视对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高职生喜欢观看的电视剧、电视节目和电影基本是以搞笑剧或者搞笑的娱乐节目为主,内容缺少让人感动的成分,尤其缺乏那种如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滋润,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影响了高职生感恩意识的养成。

2、学校设计并开展各种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品德课,例如,通过感恩、忠孝、仁爱等内容的传授,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种理论的传授,对于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仍然是主阵地。但这种教育形式,往往是静态地传授固定的感恩观念,灌输各种感恩规范,较少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即使有实践活动也只是蜻蜓点水,以点代面,导致感恩实践活动走向形式主义,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结果是感恩规范难以物化为感恩行为,学校德育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通过一些感恩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是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1)组织开展关爱、帮助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社会、学校、他人给自己的温暖和爱,从而培养自己的爱心。例如,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组织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学生活动,党员与有关学生对接,从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五个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高校开展的院系领导、辅导员春节前走访贫困生家庭送温暖活动等。

(2)坚持不懈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义工,培养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去偏远山区支教;大学生参与校庆、各种大型社会活动、重大体育赛事等志愿者服务;大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残疾儿童院关爱老人,关爱儿童。

(3)“两课”中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两课”的理论教学,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锦州战役纪念馆”等爱国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奠烈士等。

(4)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正能量极强的电视节目,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和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如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道德模范人物评选”等。

(5)学校在民族传统节日,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例如“五四”青年节和“端午节”,请老师进行“五四”爱国运动和屈原爱国的知识讲座;学生社团组织爱国诗歌、散文朗诵比赛。

高中感恩教育范文7

1.父母及家庭因素对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影响

家庭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思想意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诸多方面。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道德修养、处事方式等都是孩子将来成为什么人的关键因素,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及人格发展。在相关的调查中,有3%~5%的学生是在父母的要求下申请贫困补助的,甚至个别学生的相关贫困证明资料是父母到校递交的,对于功利性较强的父母,不会对孩子有感恩意识的教育。12级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学生小明,2岁时父亲去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一辈对村里的捐助等一直挂在嘴上,记在心里,对孙子更是一直教育其要感激所有接受到的帮助,并且以自身的乐于帮助别人做了很好的榜样。小明耳濡目染,在学校受到贫困资助后,积极努力,在身边的同学有困难时候主动捐出自己的生活费,自己宁愿每天中午只吃菜汁泡饭,却乐在其中,这是家庭的极大影响,是积极的方面。

2.社会上综合因素的影响

不可否认,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正处于茫然、重组或创建中,整个社会的信仰、价值观相对有一定的模糊性。学校内亦如此,对于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高职生们而言,一些人对于如何才是正确的价值观较为茫然,不知所措,也无法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思想上的困惑导致他们的行为与道德的正确性有一定的违背,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信仰淡漠,自私自利”“不懂得谦让,不懂知恩图报”等。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便利快捷,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接触到社会上极个别阴暗面的新闻或事件,他们会以“社会上都是自私自利,善无善报”等狭隘的思想,形成对社会公众价值观的判定,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一些高职生的是非观念,也挫败了一些受助学生曾经以为积极美好的感恩意识。因此,曝光率较高的社会丑陋事件的消极影响不可谓不大,南京搀扶老人者最终被判败诉,最揪心的还有“小月月”事件,在种种后,曾让学生写过对之的看法,70%的人认为是寒心,自己以后不会积极去帮助别人,但同时又希望在自己遇到难处时有人能帮帮自己,这是虽然矛盾却又真实的想法。

3.现有资助体制下学生群体之间的影响因素

绝大部分受资助者积极,努力向上,但也有个别因各类原因,只是单方面接受,而不愿意付出,甚至对于贫困的现状认识不清,对于有限的资助并不珍惜,随意花销,由此产生不当的扩散性影响,即为群体性因素,在此影响下,学生间会产生私利的短期效应。10级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小亮,家境贫困,受助后,乱花钱的行为让所有人都对其受资助的资格表示怀疑,在证实其家境的真实情况后,同学们对之还是无法理解,尤其在其他年级同学得重症捐款时,小亮只拿出5元钱捐助,周围其他人会怀疑自己为何要积极帮助别人。因此,个体行为的选择会对群体内其他个体的选择有一定影响,这也是群体内成员间的必然影响结果。

二、引导教育受资助高职生形成积极感恩心理的途径

对于受助的高职生,笔者做过相关感恩的调查问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专业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个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近48%的学生认为“现在先认真学习,完成学业,等毕业后再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15%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来回馈所受的资助,如校园内的勤工俭学等;31%的学生认为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力进行志愿者活动,事实也证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一志愿者爱心帮助的方式来回馈,而且他们收获的是快乐的积极心态,但对于这个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的团体,需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感恩心理,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消除受助学生的自卑等心理,引导其积极融入到生活的群体中,有助于他们积极感恩心理的形成

贫困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环境因父母及家庭的艰辛,会存在较为普遍的如自卑等心理,个别学生会存在焦虑症或抑郁症。学业上的费用,未来就业形势的严峻,周围家庭条件优越学生的吃穿用度比较,会激化其一直错综复杂的心理,如产生封闭,压抑,自卑,敏感等诸多消极心理因素。学生小王就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怕同学知道,抵抗老师同学的同情和帮助,在老师愿意保密的前提下拿到特困补助后,为了“面子工程”,请同学们到饭店吃饭,去唱歌,根本不顾忌家里长期卧病在床的母亲需要钱看病,更不用说以感恩的心理去帮助别人了。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升他们的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适应能力,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励志、心理类别的讲座,努力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多阅读,拓宽视野,摆脱心灵深处的“贫困”,人才能阳光,感受更多的恩,也会愿意付出更多去助人。

2.把物质资助和精神的教育帮助结合,弱化物质资助,帮助学生端正受助心理

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学校和政府部门提供的从浅层面上说是经济上的救助,但深层次是给学生及其家庭的人文关怀及精神的慰藉。学生作为受助个体,感受更多的是思想和意识深处的关心。调查中,27%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资助更多只是单纯的发给补助的款项,之后就别无其他。而一些班主任对资助学生平日的点滴关心,却更让学生温暖不已,他们会将此种温暖传递下去,即为自然而然地感恩。《梦想的桥梁由“你们”为我筑起》是09级一名曾接受资助的高职学生的文章题目,里面写道:“其实所获助学金对我而言,国家助学金不仅是在物质上对我的帮助和扶持,更重要的是对我精神上的激励。这些都是金钱难买的!其实比我生活、家庭困难的学生还有很多,我能做的就是珍惜国家和学校领导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并认真读书,学好专业知识,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

3.成立以受助者为主体的感恩爱心社团

针对受助学生,成立专项多类爱心社团。社团以曾接受过资助的学生为主体,可以面对其他学生,引导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现在的社团主要由校团委负责,各系部团总支结合系部实际拓展社团。如读书社,经典诵读社,各类体育类、生活类社团,以此为受助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各类公益活动中,既可以引导、培养他们学会奉献、感恩的意识,亦可以通过这种有组织健全、制度保障的方式,提升受助学生的责任感,管理能力等,可谓一举多得。10级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小陈,家在安徽农村,奶奶先生病住院手术,爷爷又因为食道癌住进了医院,家中经济状况很不好。小陈经常自己出去做些兼职,拿到的助学金给了她一定的帮助,买学习用品,报考自考考试等各种考试,考证,她很忙,但很懂事,“我觉得学校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她带领着校区的排球社团辛苦训练,参加比赛,收获着正能量,同时也传播着正能量,社团学生的集体吃苦耐劳,奉献他人的精神在他们自己看来,都是自然而然的。

4.以多样的感恩教育方式,激发受助者的感恩意识

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感恩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式的,是渗透于心的,是和其他的德育素养教育相辅相成的。如让学生找寻身边细小的感恩事件,“捕捉一个感恩瞬间”,针对事实讲述,剖析,让学生于细小的事件中体验感恩之情,促进学生的感恩意识的逐渐形成。开展“观看感恩影片、写一封感恩信,用朴实的真诚的生活事件,让学生感受情真意切的感恩之情,并将之形成一种氛围,形成一种常态,对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也形成常态化,提升培养效果的实效性。感恩意识的培养并不是狭隘的单纯的感恩而已,其最终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主动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努力奋斗的动力,报效祖国的热情。每年一度的成人仪式,可以拓展其主题,与感恩相关联,如“责任•成才•奉献•感恩”,强化受助学生对“成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规划、拼搏,人在积极的状态下,更易形成对美好的向往,遵循美好道德的标准,这也对感恩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学校团委还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志愿者活动,如到市图书馆整理书籍;到医院为患有传染病的儿童读书、讲故事、教他们画画,带给这些深受病魔折磨的孩子点滴的欢乐,在此过程中,受助学生们感受到的是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是充实感;组织学生走出去,支持绿色、环保,拣拾护城河边上的垃圾等,以实际的行动替代空洞的说教,让受助学生在具体的志愿者活动中看到自己行动的结果,体会自己感恩的意识带给周围的变化和喜悦,这是“德”与“行”的统一与和谐,且实效性更甚于单纯的“德”的说教。

高中感恩教育范文8

(一)感恩教育是唤醒学生内心真挚情感最有效的手段

感恩是个体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和及时回报的过程。“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从人的原始爱心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唤醒爱、释放爱、付出爱、扩大爱,形成一种浓厚的感恩氛围,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一步开展创造条件。因此,从感恩教育入手,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和平时代、物质充裕条件下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也是当代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起点。

(二)感恩教育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感恩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的由衷认可并真诚给予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这种情感和行为包含着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精忠报国、回报自然、珍爱生命、追求和谐等伦理价值,是内涵丰富的系统。可以说,系统全面地抓好感恩教育,将使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

(三)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人格的有效手段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大都有些自卑,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产生了低人一等的感觉,就业受歧视的现状进一步打击了他们的自信,部分学生因较高的学费也会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培养健康的人格对民办高校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感恩教育是积极健康的人格教育,贯穿着四个层次。一是知恩层次,让学生认识到来自亲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二是情感层次,学生在感恩的基础上产生回报的冲动,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三是实践层次,把回报的冲动变为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回报行动;四是思想升华层次,使学生脱离知恩图报的狭隘思想境界,养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品质,培养起责任感,承担起应负有的社会责任。这四个层次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是从人的情感本能到思想认识的升华,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形成积极健康人格的过程。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我教育缺失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不教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自我教育达到非被动教育的状态,即通过自我教育,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目前的状况看,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大都不善于自我教育和反省,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权利义务缺乏深刻的认识,这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内在原因。

(二)家庭教育不当

对大部分中国家庭而言,“家庭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子女的“大学梦”。为了实现孩子的“大学梦”,许多家长不求回报,该做的不该做的都替孩子做了,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把学习搞好,将来能考上大学。这就使家长与孩子之间互动的情感关系,变成了仅是家长对孩子奉献爱的“单边行动”。由于经常处在被关爱的位置,有些孩子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形成了只知“我该怎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定式。

(三)学校教育不力

民办高校在办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即在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弱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如“两课”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等。

(四)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个别大学生显得迷惘、困惑、无所适从,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优先实现,对国家和他人漠不关心。有些人甚至回避现实社会,沉溺于网络,试图在虚拟世界中实现自己虚幻的人生价值。

三、民办高校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

(一)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为统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当前,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已经成为思想宣传领域的重要工作,如何创新方法途径,使中国梦教育实践收到良好效果,是高校进行宣传教育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指出:“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使教育通过大学生的心,为他们所了解。这种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人的情感,而能唤起大学生真挚情感的就是感恩教育。从父母之恩、朋友之情、自然之利和社会之爱着手,培养大学生对父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使学生明确在实现中国梦中自身的责任,并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以中国梦为统领开展感恩教育,最重要的是发挥“两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两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两课”的基础性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和途径代替不了的“,两课”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是高校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民办高校来讲,学生总体质量不高,加强“两课”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民办高校往往存在着压缩“两课”教育内容,减少“两课”学时的情况,削弱了“两课”主阵地的地位。在中国梦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民办高校应以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将感恩教育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提高感恩教育在“两课”中的地位,为深化中国梦的实践创造条件。

(二)整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扬弃传统思想

感恩文化起源于封建社会,其目的是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是一种奴性文化。中国梦视域下的感恩教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感恩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孝”的教育。“孝既是纵贯天、地、人,祖先、父辈、己身、子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也是中国一切人际与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精神基础,对中国之宗教、哲学、伦理、政治、法律、教化、民众生活方式、艺术、民俗及国民性均有重要影响,因而是中华文化逻辑之网上的纽结,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源头和出发点”。因此,感恩教育就要从“孝”文化着手,提炼“孝”文化的精华,将“孝”文化放到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整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展感恩教育,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也就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学生才能进行比较和鉴别,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内化,成为真正明辨恩德,感念恩情,履德践行的合格大学生。

(三)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