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范例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范文1

民办高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悄然兴起的一支新生的最具活力的高等教育力量,它对于弥补政府教育财政不足、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加速和规模的扩张,我国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如何防范和化解办学风险,实现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界和办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执行校长李钊博士对这一领域作了系统地探索和研究。作为全国“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研究》(已于2009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在著作中,李钊教授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大量翔实而权威的资料,主要运用了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对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做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和阐释,对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研究和办学风险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书构思新颖、论述全面、客观真实、见解独到,是一部全面研究民办高校风险问题的创新之作。综观全书,该书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的特征。

一、研究思路的新颖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该书以分析现状、阐发理论、服务现实为运思方向,以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现状——风险成因——风险防范对策这一逻辑关系为明线,以民办高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博弈为暗线,借鉴公共管理理论,在全面剖析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类型、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民办高等学校防范自身风险的应对之策,深入探讨了政府在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扮演角色及其履责路径,从而形成了研究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问题的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和表现风格。基于这种思路,该书安排六部分内容:第一章作者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在分别阐述一般意义上风险的定义、特征和本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定义、特征。第三章透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五大主要风险,即市场风险、管理决策风险、财务风险、教育质量风险与政策风险。第四章从内外两方面剖析了我国民办高校风险形成的原因,深刻指出:政策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及社会歧视与偏见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风险产生的外部成因;融资机制不通畅、办学理念不科学及内部管理不规范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风险的内部成因。第五章从办学理念、财务管理、教育质量、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校经营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民办高校为防范办学风险、实现学校健康发展所应采取的对策。第六章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论证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的政府责任,深入探讨了政府责任的内涵,分析了政府在民办高校风险防范中履责路径,深刻指出:引导观念转变、实施科学规划、完善法规政策、建立财政资助、强化宏观监管、提供运营服务,正是现阶段政府责任中最为核心和最迫切的内容。

清晰的研究思路,充分彰显出作者深刻的理论思维素养和探索力度。该书不仅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而且研究方法有突破,风格表现有特色。李钊博士在撰写过程中,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对20多所知名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归纳总结了这些民办高校在防范办学风险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又将美日等国私立大学成功经验贯穿于对我国民办高校风险防范机制的主题研究之中,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民办高校为防范办学风险所实施的发展策略,以及政府在防范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相应责任与履责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运用了10余个案例、20多个图表以及大量的数据来论证其观点。通过这些数据与案例,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的实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他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个案,阐述了文化建设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指出:如果仅仅从风险防范本身来谈论民办高校的建设,那是浅层次的,是很不够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民办院校的风险来自它文化的贫弱”,因此,民办高校强大起来、昌盛起来,根本在于它逐步且迅速积厚的文化,“厚重的文化是学校化险为夷、走向稳定繁荣的磐石”。正是作者坚持了纵横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该书给人以通达、信服之感。

二、研究视角的开拓性和理论观点的创新性

科学研究的生命在于创新。该书又一特点就是研究视角和理论观点的创新。伴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在日益深入,当前主要集中在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研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意义、现状、趋势及对策等方面研究,以及民办高校产权、政策等专题性研究,而对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日渐积聚的风险问题,学术界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该书将风险防范管理理论引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管理领域,并运用风险防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发生、性质、特征、成因及其防范策略。这种研究无疑有利于弥补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丰富和拓展了民办教育的研究领域。

该书不仅视角新颖,还提出了较多的创新性的观点。比如,著作透彻分析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特征,深刻指出:与营利性企业的经营风险相比,民办高校办学风险既具有一般性风险的共同特性,如风险的客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双重性、潜在性等特性,但作为非盈利性的高等教育组织,民办高校更多的是有着与企业风险所不同的自身特点,如更为严重的危害性、急迫性、复杂性、社会敏感性、群体性;与公办高等学校不同,民办高校是一个自筹经费、自负盈亏、自主办学的顾客支持型高等教育机构,这种特殊的发展道路与生存方式,决定了现阶段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更易遭受更大的风险。又如,该书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全面论证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的政府责任,深刻地指出,民办高等教育同公立高等教育一样,是天然的公共部门,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容放弃其责任,应充分发挥好其“引导者、规划者、创设者、监管者、资助者、服务者”的职能,着力打造风险监管机制的共享平台,真正成为当代社会风险的最后守护者。这些分析以新观点和新见解为民办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为学术前沿增添了一些亮点。#p#分页标题#e#

三、理论研究的求实性和政策指导性

科学的理论研究既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服务于社会实践。伴随着民办高校快速发展与规模的迅速扩大,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问题日渐凸现。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为例,1991年以前,陕西批准成立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7所,合并、注销5所;1992年—1996年,批准成立101所,合并、注销27所;1997年—1999年,批准成立34所,合并注销33所;2000—2002年,批准成立10所,合并、注销31所。从1984年的第一所学校开始至今,平均办学年限只有9.7年,而且最近几年机构合并、撤销数量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从1992年到2002年,陕西省共批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45所,合并、注销91所,倒闭的比率为62.75%。此种情况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据民办教育网和全国民办高教委2001年的一份总数为1134家的全国民办教育机构名单的跟踪调查表明,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停办或无法查询。2003年民办高校比2002年减少了100多所。1996年5月18日,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这是20世纪中国民办高校的盛会,共有400多所民办高校出席了这次大会,而到2002年,当年与会的400多所民办高校仅存40所。随后几年,民办高校倒闭事件不时在各媒体上出现。时至今日,仍显示出逐渐增多之势。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4年江苏培尔学院倒闭开始,民办高校的兼并在民办普通高校中已初露端倪,如四川天一学院、上海东方文化学院、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海南卓达旅游职业学院等已先后被其他院校兼并。民办高校的倒闭和兼并,似乎有从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向民办普通高校蔓延的趋势。民办高校倒闭和撤消数量的上升趋势,从一侧面说明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在日渐加剧。民办高校的运营困难或倒闭,虽是市场规律起作用的正常表现,也是民办高教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优胜劣汰;但是,民办高校从事的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其运营困难或倒闭,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事情,还涉及到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甚至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如何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成为民办高校投资者和管理者面前迫切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重大问题。李钊的《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研究》这一著作,抓住民办高校日益凸现的办学风险这一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而又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它不仅运用了足够的数据与案例来深度阐释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产生、构成要件、影响因素等问题,还用很大篇幅着重阐述了基于理性思考之上的防范办学风险的应对之策,构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方案。这些应对之策与方案,符合民办高校办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充分反映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为现实服务的强烈意识及责任感。该书还有一个重点特色,那就是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论证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的政府责任,彰显了理论研究的政策指导性。

高等教育研究范文2

交换生项目作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一种常见形式,因学习其时间短、费用低、收效大而被许多高校、家长和学生接受和青睐。交换生项目不仅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英文能力、提升择业竞争力、吸引高素质生源、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以九江学院赴泰国清迈大学交换生项目为例,分析交换生项目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交换生;九江学院;清迈大学;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从目的到手段,从形式到内容,从领域到规模,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顺应时展与国际接轨,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知名度,推动公共外交发展,九江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开展交换学习项目。该项目从2003年开始,因此,至今已有13年的历史。两校交流和访问增进了相互的了解、认识,促进了合作,加深了友谊。

一、交换生项目的现状

(一)交换生选拔

交换生选拔是确定交换生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参与校际交换的通道。选拔的程序包括通知、报名、审核、面试、录取等。为了保障交换学习项目的质量,九江学院赴泰交换学生均从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中挑选,要求学生性格外向,敢于交流,充满自信。学生不需支付清迈大学的学费,只需承担在泰国期间的生活费和住宿费,一年约三万元人民币。

(二)课程设置和学分转换制度

交换生在交换学习过程中最为关心的是课程和学分能否互换。九江学院交换生都在清迈大学的语言学院学习,绝大多数的课程都由欧洲籍或美国籍的老师教授,授课方式灵活多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少数课程由泰国老师讲授,授课方式则较为传统。为了便于管理,九江学院与清迈大学互相承认学分,学生返校后不需再修本专业的相应课程。但是,由于两校课程设置的差异,交换生回校后需补修一些课程,少则1-2门,多则3-5门。补修期间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对学生的奖学金评定也带来一些影响。同时,学生补修给教师教学和学校教务管理也增加了一些工作。

(三)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清迈大学为交换生安排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泰国风土人情,了解泰国文化的机会。在中国国庆节、春节等传统佳节,清迈大学组织同学们包饺子、做中国菜、表演中国节目,展示中国美食和传播中国文化。在泰国节日中,学生也能熟悉泰国传统习俗,还可以参观各种寺庙,参加禅修班学习,体验泰国的佛文化。随着汉语热的兴起,清迈大学还组织中国学生到其他大学讲授中国国学,有助于九江学院学生展示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传播我国经典文化,更是中国学生切实践行公共外交的有效途径。

二、交换生项目的意义

(一)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化九江学院教学资源

九江学院是一所新兴的本科院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实现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但在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由于历史、社会和经济原因,泰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和国际化程度高于我国。作为泰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清迈大学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可以为九江学院借鉴和学习。两校的合作有利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师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利用比较优势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条件。

(二)有力践行公共外交,增强中泰民间交流

公共外交作为近年兴起的,社会各界普遍参与的一种特殊外交形式,日益成为中国提升软实力、维护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舞台。高校作为知识生产和人文交流的平台,是推进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2013年11月,九江学院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应运而生,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为增强九江学院在世界公共外交领域的影响力等方面提供了宝贵智力支撑。九江学院交换生在清迈大学亲身体验泰国文化、领略风土人情,增强了对泰国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同时,交换生的一言一行也代表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将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教育内涵传播到世界。

(三)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就众多国内高校而言,开展交换生项目或接受国外留学生能有效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目前,九江学院在知名度、竞争力等方面还远远比不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和国内重点大学。交换生项目则可以提高九江学院的开放程度;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更大契机。

(四)丰富学生经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交换生通过在国外以多种角度和非固定模式学习知识,增加对先进技术和事物的理解力,巩固并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的生活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开阔了思维模式和胸襟气度。在经历了语言障碍,文化冲击等各种困难后,学生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得到了提升,视野和胸襟变得更加开阔,对社会和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都有助于交换生在以后的就业中得到更多的机会。

三、交换生合作项目发展对策

(一)丰富教学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外国学生

目前九江学院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英语为第一外语,但由于平时使用的少,其口语能力还需要加强,而泰语则基本没有教师会说,语言障碍必然阻碍了泰国学生到九江学院交换学习。学校要改善办学条件,制定明确的合作规划,为接收交换生做充足准备,并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便利。交换生项目必须组织严格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选拔优秀教师,科学设置课程,保证教育质量。此外,九江学院应针对泰国学生开设有特色的优质课程和专业,以此吸引交换生。

(二)完善奖学金制度,资助学生完成交换生项目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出国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学生在美国一年的费用是五至六万,而在泰国一年的费用是三万左右(均不含学费)。由于泰国距离中国较近,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美国,但教学方式、理念、资源非常接近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留学或交换学习优势。国际上现行较为成熟的奖学金制度伊拉斯谟计划(ERUSbIAS),从1987年开始运行于欧盟成员国之间。奖学金包含学费、基本生活费、医疗保险费和国际旅费。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参与了此项目。学校可努力与加入该计划的学校合作交换生项目,提高九江学院的交换项目层次。

(三)利用九江学院优质专业,拓宽交换生项目合作渠道

目前,九江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和美国萨凡纳州立大学建立交换合作项目,同时与德国、芬兰、日本、俄罗斯、柬埔寨、新加坡、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目前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加纳、赞比亚、德国等国的留学生200余人在九江学院学习医学、汉语等专业。学校还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日本大和高田友好会及泰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的院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学生互换交流活动。学校不仅要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联系,还要与其他拥有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国家、高校加强交流与合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增多,愿意来我国学习汉语、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应该多开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课程,以及比较优势的学科如中医类学科,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华医药,吸引更多的交换生来交换学习。

(四)建立交换生信息管理模块,健全学分转换制度

学分转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交换项目的发展。建立交换生信息管理模块,对交换生事务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学校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和学生能通过网络迅速管理、查询、咨询交换生事务,还有利于把交换生事务真正纳入到学校整体教学管理业务中,为交换生事务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正是因为交换生的各种管理未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共享程度低,才导致对交换生的过程管理和监控缺失,成绩管理呈现半手工状态。

(五)注重交换生服务质量,使其可持续发展

任何学校都不能将国际交换合作协议的多少和留学生人数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是否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标准,而忽视了交换生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学校在签署合作协议前,不仅要考虑接收学校的教学质量,更要考虑接收学校提供的课程是否能满足九江学院学生学习的需要。

总之,学校要将国际教育交流和学校教育的国际化放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中去,使得学校发展和国际教育交流成为一个整体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过程,这要求学校不断完善校际交换生的制度,不断完善交换生的服务体系,不断加强交换生的利益保障。

作者:黎宇华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穗钰,余凤翎.高校跨境交换生的成绩管理现状及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4(15).

高等教育研究范文3

1.1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公平化

慕课的开放性,创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平等的大学。慕课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平台,Udacity,Coursera和edX不光提供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本土一流大学的在线课程,还为世界其他名校提供在线课程平台。另一方面,慕课对学习者没有限制,无论你是什么国际、什么学历、什么年龄、都可以注册免费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网络课程,真正做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共享。

1.2颠覆传统教育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希望改变以“教”为主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实现在学习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以“学”为主的教育模式,但一直没有落到实处。慕课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任何高校任何教授的任何课程,这就促使教授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网络课程,不但要增加知识的点和面,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慕课这一平台,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教师之间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3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由于慕课平台本身的特点,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不再像传统教育时那样,一个班乃至一个学校的学生同一门课程同样的课时。学生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对于不易理解没有掌握的反复学习,对于已熟练掌握的甚至可以跳过不看。

2.慕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虽然慕课的出现,解决了我们现行教育中一些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同任何一种教育模式一样,慕课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2.1知识体系不完整

慕课不同于传统的大学教育,没有一个严谨的课程体系,学些什么课程,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传承、衔接。不客气的说,完全是一个大杂烩,缺乏知识体系所应具备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如果学习者是为了获得学历,那么,系统的学习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且,慕课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高校教育,高校的教育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培养,要培养出可以独立与社会担当大任的人才。而这一点坐在电脑前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混合教育,一方面学校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规定必修课程以及课程的先后顺序,学生可以选择喜爱的教授所开设的慕课进行在线学习,课堂学习可倾向于动手操作或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2.2完成率低

由于慕课课程的学习不光是免费的,还没有门槛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自身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等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注册学习人数爆满,退课率高的现象出现。有报告指出,很多大学开展的慕课退出率可达80-95%。以Coursera中软件工程课程为例,参加注册学习的学生有5万人,而最终完成课程的只占到7%。这一问题也应根据学习者学习目的的不同分开来看。如果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取某方面的知识或者某一点的知识,而不是为了获取学分。那么逃避最终的审核认证来规避消费导致数据上的退课率居高不下,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高校学生在学校指导下选择课程,学分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某门慕课课程的退课率持续增高的主要人群是这部分学生,那么需要思考的不是慕课这一授课形式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授课教授本身存在什么问题。

3.结束语

高等教育研究范文4

从教学思维、信息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等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教学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并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化;慕课

自从总理在2015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互联网+”这一计划以来,各行各业无不以此为契机,寻求创新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行业而言,同样面临着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各大高等院校都在为如何发展“互联网+高等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所谓“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使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科技深度融合,从而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高校通过在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引入“翻转课堂”、“慕课”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不可避免的受到互联网元素的挑战,以往的一块黑板,几本教科书式的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高校、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变化,适应新的角色。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是国家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由于盲目扩招等原因,导致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配置并没有与高校的发展取得同步,从而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因此,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二、教学思维的转变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优势的主体地位,对知识的理解和解读具有权威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从各种网络课堂、名师讲课视频等多种互联网渠道中获取知识。一方面,学生通过互联网开拓了视野,对知识的获取不单单倚赖于教科书和课堂;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性也会受到挑战,学生不再满足于课堂上知识的获取,而是互联网上所蕴藏的大量的资源,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有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应该引入互联网思维。从互联网中吸取优秀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水平[1]。

三、教学模式的信息化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高等学校的教学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2]。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过去的教学中,通常都是以书本教学为主,辅助以少量的机房上机实验。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只能机械地记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从而造成实践应用能力严重欠缺。而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建立起来的信息技术实验系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系统上制作私有课件,并为学生安排课程。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以真实项目为背景设计的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实践性强,而且实验平台高度仿真,体验效果良好,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才能从容的面对教育技术的革新。近几年蓬勃发展的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的应用中则更加广泛。以解剖学为例,由于学科的特点,学生在做解剖实验中的流程是不可逆的。因此,传统的采用实体进行解剖的实验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实验平台,则可以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现实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可以为来自医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的学生提供多样化和定制化的虚拟现实课程。VR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实现了传统教学中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形成了教学资源的统一分配和管理,避免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建设。

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近年来,随着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兴起,高校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与传统教学形式中的一间教室和几十或者上百个学生不同的是,慕课是一种在线的课程开发模式,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学生人数动辄以万人计。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对于教师,慕课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学生在选课的时候会比较线上和线下授课的课程效果,从而做出选择。这样就使得广大教师能够化压力为动力,不断提升传授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对于学生,慕课提供了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对吉林省内多所高校慕课的情况调查显示,各个高校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慕课平台。针对这种线上教育的新模式,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对于学校,高校之间可以通过慕课平台结成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相结合

许多高校在教学中过分倾向于理论教学,轻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过硬的现象。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发挥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探索实施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质量搭建良好的平台。

六、结论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3]。针对新形势下的各种变化,高等教育的教学应该与时具进,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月翠,张文德.基于“互联网+”的福建省高等教育信息化联动发展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4(5).

[2]宇缨.互联网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及相关技术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5(20).

高等教育研究范文5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例,讨论了教研相长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科研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更新,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为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有助于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激发科研灵感。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相长;高等教育;重要性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科研以发现知识为主,两者的侧重点有很大的差异性。正因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1-2]。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教学是重中之重,科研会占据教师大量的精力而干扰教学。这种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高校对教师评价机制的不平衡性[3]。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普遍为重科研轻教学,这导致大量高校教师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而去搞科研,这种为了科研而科研的做法放大了科研在高等教育中的不良影响,造成了科研损害教学的假象。显然,上述观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原因在于它将教学和科研割裂开来,认为两者是此消彼长、泾渭分明的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无思想、无观点、无底蕴的教学,是肤浅的教学。这种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高校教学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年来一直照本宣科、从不更新教学内容。该观点同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无视教学、夸大了科研的作用。两种观点的不断撞击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学和科研在高等教育中并非毫无关联,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两者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因此,实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即教研相长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5]。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大学中诸多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面向大一新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和理论课的基础,具有教学内容多、杂且关联性不强的特点。大一新生初入校门,思想还停留在中学传统的填鸭式、重复式教学模式中,身心还处于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考验之中,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惊慌、迷茫等不良情绪。另外,该课程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机整合,知识体系庞大,但教学课时并未增加,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浏览式、跳跃式教学方式。上述问题大大增加了实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良好教学效果的难度,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科研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以无机及分析化学为例,讨论了教研相长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1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1.1科研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更新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换言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才有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知识的更新是不能靠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来弥补的,如果教师只专注于教学,必定只能够就事论事,照本宣科,发肤浅言论。教师只有从事科研,把科研所见、所得、所思应用于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使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从一潭死水转变为一汪活水。例如,长久以来,在讲解物质的聚集状态这一章中液体部分内容时,通常只是介绍液体具有表面张力、粘度、蒸气压、沸点、凝固点等特点,比如水、乙醇等等。液体具有蒸气压,且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蒸气压等于大气压力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纯的液体具有固定的沸点。实际上,这一观点现在看来并不成立,比如室温离子液体,该物质是一种室温熔融盐,它之所以在室温下呈现液态是由其阴、阳离子体积差异过大造成的。既然离子液体是一种盐,那么它就具有极低的蒸气压,这导致它没有固定的沸点,原因在于在沸腾之前离子液体已经分解。

1.2科研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科研型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组织更富有逻辑性,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另外,学生还可以听讲过程中感受到科研型教师思考问题、阐述问题的方式,在教师的慢慢熏陶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这部分内容时,由于涉及大量理论的推导,使许多老师感到非常棘手。如果运用科研中的证伪方式便可使这部分的讲解更为简单,同学们也更容易接受。最初,人们发现许多能量降低的反应能够正向自发进行,比如钠单质在水中自发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人们试图将能量降低即焓变小于零作为化学反应正向自发的判据。然而,实验证明,常温下氯化铵在水中溶解时吸热-即焓变大于零,但是该反应同样是自发的,这与前面的判据相矛盾。因此,将焓变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并不成立。同理,将混乱度增大即熵变大于零作为反应正向自发的判据同样不成立,原因在于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但是它在常温下并不发生,而是在高温下自发进行。通过证伪,可以发现焓变、熵变、温度均是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重要因素,但是任意一个因素都不能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吉布斯函数变将焓变、熵变和温度三大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即常温常压不做有用功的条件下吉布斯函数变小于零的反应正向自发。从此以后,人们再也没有找到与该判据相悖的例子,证明该判据成立。

1.3科研可以为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科研思维的本质是逻辑和事实。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并非相互独立、毫无关联,而是有一定的逻辑性。科研能够为课堂教学引入专题式教学新模式。例如,化学反应的平衡与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可以建立化学平衡这一教学专题,有助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再比如,可以将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配位滴定作为滴定分析方法这一专题来讲解。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是老师讲解、学生动手的模式。这一模式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弊端。科研同样可以为实践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将实验项目当做任务发放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资料检索、方案设计、准备实验、开展实验、讨论并总结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并完善实验。

2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

2.1教学有助于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

很多教师觉得,上课、备课、批改学生作业,会占据做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太多,对科研发展有害无利。实则不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贮备、消化、整合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应该有一桶水,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才能上好课,这就推动老师不断充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师在对知识的积累过程中显然会涉及到整个课程的方方面面,这将有助于补充教师在某一方面知识的不足,拓宽自己科研工作的思路。例如,某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为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那么他可能会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这一部分备课、讲课过程中,找到解释有机染料光催化降解反应机理的思路。

2.2教学有助于激发科研灵感

在精心备课过程中,教师需阅读大量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材料,这将促使教师对专业问题的深入思考。此外,教师也不能忽视课堂中师生相互启发的作用,也许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会获得新的科研灵感。例如,某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为荧光传感器。该老师构建了一种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对配阴离子比较敏感,对阳离子和常见阴离子比如氯离子不敏感。他在讲解配位平衡时了解到重金属离子中只有汞离子可以与氯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因此,该传感器可以在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只对重金属汞离子产生好的响应性,从而建立起针对重金属汞离子的荧光传感器。

3结语

总之,在高等教育中,教学和科研密不可分。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更新,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为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有助于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激发科研灵感。大学教师既不能“浮于”教学而忽略科研,也不能“沉于”科研而抛弃教学,而应充分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联系,力争实现教研相长,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作者:王宝刚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杨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视域下大学教学与科研矛盾的再平衡[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78-87.

[2]王飞,汪燕鸣.协调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思考与实践[J].化工时刊,2016,30(10):44-46.

[3]梅欣丽,张丽伟.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弊端及对策-以理工类学科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44-45.

[4]孙善辉,单雪红,武以敏,等.科研促进教学反思教学科研相辅相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促进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5):137-138.

高等教育研究范文6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王季愚“学术建校”教育思想;高校办学治校理念

王季愚,新中国外国语教育的倡导者与奠基人,先后担任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院长、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等,是一位拥有远见卓识的红色教育实践家。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建设的大高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国家重视各类人才培养。50年代初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在多年教育实践中,王季愚校长坚持革命干部学校的办学传统,并促使其教育理念发展成为成熟的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新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一、百废待兴,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围绕解放区开展

解放战争之后,全国呈现胜利之势,当时的党和政府把培养大批管理干部的任务提上日程,提出了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他要求迅速而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和文化教育等事业与工作的干部,把大量人才造就成管理干部。然而造就管理干部的重要途径就是高等教育。由于东北地区率先成为解放区,是当时中国稳固的大后方,东北处于全国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急于发展经济,所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整顿和创办新式大学也最先从东北开始。1949年《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一经颁布,东北全面进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时期,该决定在整顿一些旧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新式大学,包括培养初等、中等教育的大学,培养艺术类人才的大学,其中被放在重要位置的新式大学就是专门培养俄语翻译人才和师资的哈尔滨外国语专科(以下简称哈外专)。建国初期,各高校紧紧依托党的领导,发展高等教育。195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其中就规定了“大学和专门学院设立研究生部,修业年限为三年以上,招收大学、专门学院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与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研究机构配合,培养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早在50年代初,新式大学的俄语教学工作基本依赖于苏联人或是苏侨担任,当时中国高校教育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即外语教学上过度依赖外国教师。王季愚凭借多年俄语教育研究经验,在哈外专成立了属于新中国本土的研究室。1953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1954年,哈外专在王季愚的领导下已经可以顺利地培养属于自己的教师和干部,并且承担起全部办学工作。哈外专是新中国首个创造出研究生教育的外语学校,可以说,王季愚开创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二、日新月异,高校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

当年的中国还缺乏办社会主义学校的经验,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封锁我国,在如此严峻形势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只能向苏联学习。通过输送大批人才出国留学和引进外国人才,我国建立起新的教学体制和管理制度,稳定了教学秩序,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势头强劲,王季愚认为高校培养人才要为全党全国的需求服务,不能过于自由地办学,也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或是凭借个人意向办学。为了顺利接替苏联和苏侨教师,她从长远利益出发,不断从学生中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优秀教师与干部。直到中苏关系破裂,大批苏侨回国或迁居海外时,我国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已经不下百人,从语言实践教学到语言理论教学等方面的人才应有尽有。王季愚对教育制度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选派等工作亲力亲为,从而使得师资队伍的过渡与交替工作平稳而迅速地完成。这时,王季愚又四处招揽人才,积极地创造物质条件,向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学习先进的办学治校经验。黑龙江大学需要适当的教育转轨,在教学中,王季愚对教师与学生要求严格,注重教学质量,强调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重视应用与实践,鼓励教师遵循新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三、标新立异,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逐步扩大至现代化高校

王季愚在俄语教育方面的突出成绩早已被国内俄语教育界所公认,办校理论虽未成书却影响了在校教师乃至外校学者的教育理念。治校贵在使高校学生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鲜明的思想政治理念,二者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她在充分调动苏侨教师积极性的同时,及时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她反复强调“必须尽快培养一大批属于自己的青年教师,使教师在实践课和讲读课上完全取代苏侨教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倡导多元化办学,建设一支高水平外语师资队伍。中国当时各个高校在外语教学上存在单一化倾向,即培养目标、学制、规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大同小异,没有多少鲜明的特色。王季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执教时看清了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学校的教师团队基本属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低年级教师多,高年级教师少,实践课和基本口语教师多,语言文学理论的教师少,甚至用外语开设其他学科门类的教师更少,她立足于现实情况,从教育规律着手,总结了三条关于教师培养的问题。第一,从中青年教师队伍中造就一大批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形成梯队。第二,形式多样化的培养研究生。鼓励在职教师分期修习研究生课程,通过考试取得学位,以造福教师队伍,使获得学位的教师成为教师团队中的中坚力量。在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中,教育部与高校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鼓励教师轮流深造。高校通过选派中青年教师攻读国内研究生,或出国进修深造,或请专家来华短训,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三,加大国际间交流合作,王季愚提议创造必要条件以提高公共外语教师进修的机会与能力,甚至鼓励本校教师队伍出国学习考察,聘请外国专家来华举办研讨会和进修班交流会。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与质量。在高校贯彻以教学为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王季愚重点抓本校教师队伍建设。她曾借鉴苏侨教师和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形成符合本校发展的教育理念,她认为单靠改进教学方法还不够,根本在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师资力量充足,避免了教育力量缺乏所带来的尴尬。早在50年代初,王季愚就组织开办了教职工文化补习学校,学员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一些其他课程,包括数学、现代语言、思想政治教育、古典文学与理论研究等学科。

(三)深入开展高校教师外语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在王季愚和赵洵两位校长的倡导下,黑龙江大学很快掀起了“学术建校”理论的实践高潮。二人多次合作召开俄语教学研讨会,就语言理论和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既是提高师资素质的基本途径,又是“学术建校”必须采取的基本措施,一流高校必须成为教学中心,也要成为科研中心。

四、鉴往知来,新时展高等教育应从积极建设研究生教育出发

高等教育研究范文7

1.三大利益主体的法律关系

1.1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已出现了质的改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校拥有着尤其有限的自主权,任命制下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是该时期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对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政府对高校教育活动的管制呈逐渐放宽的趋势。于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中明确规定了学校应逐步实行聘任制,且学校与教师应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前提下进行聘任工作。此项法规体现了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聘任制下是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中指出当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由于聘任的相关事宜产生纠纷或矛盾时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因此从该视角看这种聘任与被聘任的关系亦是劳动合同的关系,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

1.2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1.2.1特别权力关系

高校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特别权力关系”是依据大陆法系公法学说进行定义的。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有规定明确指出高校是履行特定职能的公法主体,其依法享有特定职能范围内的特别权力。而这种特别权力包括自定规章、自主判断以及自主管理。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公法关系无论是强制形成的,还是由当事人选择的结果,权力主体拥有着概括的命令支配权力,相对方则有服从的义务。这种管理与服从关系,根据传统的法学理论,法律对该关系不进行调整和救济。

1.2.2平权型法律关系

平权型法律关系,亦称民事法律关系,在高校与学生之间也体现着该关系。高校与学生在此法律关系均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存在,双方的意志是自由的,没有强制与被强制的现象,双方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因此在此关系下学校失去了在“特别权力关系”中拥有的概括支配、命令的权力,学生也无接受、容忍、服从的义务,例如学校因住宿费及教材费的收取等事项而与学生之间构成的法律关系。

1.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1.3.1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教师法》明确了教师和学生间的法律关系无疑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师法》中有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职业性质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该规定指出对于学生,教师担负着教育教学的职责和具有进行教育的义务。故教师的法定职责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1.3.2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管理必不可少,科学的管理是教学活动不条不紊进行的保障,只有教学秩序正常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目的,保证教学的质量,达到教育的标准。如《教师法》中指出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指导,并且对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进行评定。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亦是教师的法定职责,同时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1.3.3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管理学生的职责,同时还必须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保护学生免受侵害。从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又一法律关系,即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教育法》中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教育部门及学校应依法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法》第八条也指出教师有制止损害学生合法权益和有害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的义务。教师对学生的保护,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更是法律职责和义务。

1.3.4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教”和“师”的身份,“尊师重教”是我国历来的传统美德,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具有高人一等的姿态,相反,教师应该放下不该有的架子,明确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承担起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法律义务。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管理与保护,都是基于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教师法》第八条第四款作了明确阐释。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既是法律对教师义务的规定,更是师德的具体体现。这种关系的下的师生亦师亦友,能够让师生之间敞开心扉去沟通和交流,为教学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明确法律关系的必要性

模糊或者淡化法律关系直接导致法律关系中的三大利益主体高校、教师和学生难以认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忽视了各自所充当的角色和角色应当发挥的作用,进而引发教育教学活动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也是目前高等教育领域切实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超负荷,高校学生就业难,教风日下,学风不正等问题。因此三大利益主体明确法律关系迫在眉睫。

2.1厘清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

高校与教师之间既存在聘任与被聘任的横向法律关系,也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纵向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当中学校占主导地位,教师起关键作用。

2.1.1高校应依法完善教师的权益保障机制

推进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行之有效的途径。但在现今新旧人事制度的过渡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法律关系的模糊不清,聘任制的具体实施过程缺乏法律的有力支撑,高校教师的权益救济机制及救济途径不完善等问题,这些均导致高校教师的权益屡遭侵害,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应当明确教师的法律地位及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建立完善的教师权益保障机制。一方面,高校应为教师提供业务保障,使教师有充足的经费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参加学术研讨、参加进修培训等,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校内的维权组织不能形同虚设,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校内维权组织的功能,并且积极拓宽和增加教师权益的法律救济途径,指导教师正确维护自身的权益,让教师的权益受到及时切实的维护。

2.2.2高校应完善教师评估体制

强化高校评估制度,对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全方面评估,并可以将评估结果与晋升、待遇、奖励、处罚等相联系,从而激励教师不断在各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师评估体制的完善无疑有利于高质量教师团队的建设。

2.2.3高校应建立严格的教师聘任标准

高校教师聘任标准是选拔高校教师的门槛,门槛的高低和门槛的设计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师资水平。高校在教师聘任时除应当考虑教师的学历和专业等基础条件外,更多的应当考虑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等。

2.2厘清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培养高级专门型人才

现今有些学校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一味地追求畸形高学历人才的培养,而疏忽了社会的人才需求,导致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高学历低就业的不合理现象,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在高等教育活动中,高校与学生之间主要是一种特别的权利关系,在这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当中,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是相对不平等的,高校作为特别主体,具有自主决断和管理、自定章程的权利,学生相对处于弱势的位置。因此高校作为主导,首先应当完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规范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建立学校与学生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也参与到管理当中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成长;其次,高校应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师生的规模,提供优质完备的教学资源,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硬件的保障;最后,高校应当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的设置上紧贴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2.3厘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树立教师风范,优化学习风气

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保护与被保护以及相互尊重的法律关系。对该法律关系能否清晰地认知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风。首先,教师要明确高校教学活动中自身的职责所在,增强自律意识,教学中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完成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优化教学设计,形成课堂互动的氛围,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其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进行课堂的管理,这是目前很多高校课堂缺乏的也是必须要重视的,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到大学模式的转变,长期处于学习倦怠期和懒散期,而大学课堂管理的弱化,让这些学生自我放任学业,造成人才的浪费和学风的低下,这些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再次,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不只是存在于课堂上,更存在于生活,因此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彼此尊重,因此教师在教学和管理当中,切忌出现有损学生人格和尊严的行为和言语。而学生也应当秉承“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遵守课堂纪律,自觉主动地学习。

3.结语

高等教育研究范文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形成,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亚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转变,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作出历史性的回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转型就是高等教育存在形式,管理模式及其办学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2000年以来,学界开始了关于亚洲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亚洲高等教育转型内涵探讨,亚洲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亚洲;教育;转型

亚洲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历程来看,亚洲高等教育主要受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讲,亚洲高等教育是在西方高等教育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一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20世纪前,西方国家对亚洲的殖民统治,既使得亚洲国家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又对其传授内容产生了影响,如中国高等教育的产生,现代学制的形成;二是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持续对亚洲高等教育产生影响。但20世纪80年代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形成,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亚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转变。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在面临社会发展新形势时,必然或被动或主动地要求发生转型,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转型,就是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行模型及其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高等教育转型就是高等教育存在形式,管理模式及其办学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2000年以来,学界开始了关于亚洲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

12000年以来亚洲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成果梳理

1.1比较的视角介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

亚洲高等教育的发展自其产生起就受着西方教育的影响,而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西方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研究西方高等教育特别是其在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及转型成为一种必然。张随刚的《西方对亚洲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初探》一文,认为“西方对亚洲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可分为殖民地和二战后两个时期,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模式、教学语言、课程设置等方面。”[1]任友群、约翰•霍金斯在其《美国和亚洲高等教育机构变革的比较研究》一文,讨论了在美国和亚洲都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作者认为“这些趋势使得政府的和非政府的机构之间以前存在的差别开始逐渐模糊,这些趋势对公共教育产生了影响并在某种意义上推动它们更接近私有的高等教育。”[2]在文章中,作者对美国加州高等教育公私混合的特色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中国及亚洲高等教育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进而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东北大学2014届博士生田雪飞撰写了博士论文《中美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比较研究》,从宏观的制度伦理视角,对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进行系统分析,用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多元维度打破传统的单向度价值分析,审视了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多元价值及其互补与均衡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优势及其不足,作者指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之,学习、借鉴及其本土化一直是亚洲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在20世纪前的漫长时间里,亚洲高等教育一直是处于学习、借鉴阶段,二战之后,伴随着亚洲国家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及其民族国家的形成,高等教育领域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本土化意愿,但由于其发展的不成熟而继续受着西方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倒逼着高等教育作出回应,要求其转型发展本土化的呼声日高。但是教育的转型与发展不是教育的一厢情愿,而受着国情、区情及其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这点上讲,继续研究介绍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对亚洲而言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1.2亚洲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问题探讨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样也指导着实践。亚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转型有着自身的规律与轨迹,合理而科学的理论模式的构建可以为高等教育的实践提供指导。近年来,众多学人结合实际进行了亚洲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探讨,特别是国际化与全球化问题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莫家豪的《新自由主义与亚洲高等教育发展———呼唤当代大学“公共意识”的回归》一文,探讨了新自由主义支配下的亚洲大学改革,主要包括公立大学的私人化,寻求企业化管理,寻求一流大学的地位;同时作者还探讨了新自由主义对大学改革的负面影响。最后文章指出由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而应当对大学重新界定,特别是要关注公共领域。香港大学的马克•贝磊在其《亚洲高等教育财政———模式趋势及全球化的影响》文章中,指出由于亚洲国家间存在着差异性,但高等教育财政的模式和趋势表现出相当多的共性,就整个区域而言,20世纪90年代与本世纪初,各国都进一步强调成本分担,学费逐步增加,辅以助学金和货款;院校通过咨询服务等进行创收。另外,市场化的趋势以及私立院校作用的扩大也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3]。在全球化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日本马越彻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革》文章,文中指出,随着冷战格局的破灭,亚太地区国家的高等教育逐步摆脱了对美国或前苏联模式的“依附”,开始走向“自立”;其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推行,也使由大学升学竞争带来的“学历病”有所缓解。在亚洲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私立高等教育不断壮大,逐步由“边缘”地位走向“主导”地位。作者同时指出了进入21世纪的亚太地区国家所采取了应对全球化战略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运营效率化;2)保证教育质量;3)研究高度化;4)推进国际化[4]。在国际化研究方面,具有典型代表的是王涛的《亚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评略》,作者认为亚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西方模式极大地规范和推动了亚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水平,提升了其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西方标准在亚洲的认同和普及理所当然地“再殖民化”了亚洲的高等教育,这是亚洲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亚洲的出路在于通过整合西方模式和自身的优势创造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制式”[5]。总之,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内容广泛,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而全球化与国际化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自然成为其研究的主要维度。全球化旨在从经济视角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国际化从文化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亚洲高等教育回应社会期望,而近5年来,社会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使得亚洲高等教育以国际化的高度回应社会关切;因此,全球化与国际化问题的探讨对亚洲高等教育的发展转型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3亚洲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及其在何种程度上能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的重要议题。2010年11月13日到14日,中国教育部、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承办的“首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在广州举行,在此论坛上,新加坡大学国立大学校长陈祝全教授、韩国高丽大学李基秀教授、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校长格•威思瓦那森博士、日本东北大学井上明久、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等就亚洲大学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在旨归、路径、归趋问题进行了演讲[6]。尼泊尔]苏利仕•拉加•沙玛的文章《亚洲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为视角》,提出了亚洲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亚洲每个社会都面临着许多严重的教育挑战,一方面是希望所有的人都享受免费、公平的教育,另一方面却又面临紧缩银根、质量下降、竞争加剧、公共管理困难等现实难题。”同时作者也认为这种问题是亚洲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发展的动力,也是一种机遇[7]。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米泽彰纯,在其《亚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日本的发展方向:主导权多极化与发展趋势》文章中,在总结归纳亚洲尤其是东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日本未来高等教育的定位问题。作者认为在国际化背景下,亚洲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日趋明显,且其主导权日益多极化;因此日本高等教育应该对国际合作框架进行再构筑。美国菲利普•阿特巴赫教授在谈到亚洲高等教育未来时认为亚洲高等教育难有共性,这也决定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管理体制,同时作者建议亚洲国家或地区应谨慎对待研究性大学的发展。事实上,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特别是亚太区域性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地位日益上升,西方也逐渐开始重新认识和估量亚洲教育,而亚洲各国或地区同样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多数国家或地区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对高等教育作出调整,如中国、日本、中国香港等。日本在对高等教育进行反思的同时,也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而中国早在21世纪初就意识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于2016年提出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建设规划,将目标瞄准世界高水平大学标准。并且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如何处理和调整高等教育与政府、市场的关系,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未来亚洲高等教育的实践问题。

2研究特点

关于亚洲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国际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讨论,从现有研究成果的特点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回应社会关切的研究较为突出。教育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但又具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育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对所属的社会系统作出相应的回应。社会的需要与变革是教育转型发展的一种动力与诱因,关于亚洲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成果在这方面体现的比较明显。王俊在其《亚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崛起》中提到“随着中产阶级规模扩大、民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增多,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高等教育改革目标,希望赶超西方先进水平但并不完全模仿西方模式。这些改革已经初显成效,目前,亚洲高等学校数量和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北美和欧洲,这表明亚洲已成为高等教育全球版图的一支新兴力量。”[8]当下的亚洲国家或地区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性挑战,如就业,社会分层等问题,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旨趣之一就是力图缓和或解决这些问题。

2)比较性研究倾向较为明显。在这些相关的研究中,相当一部分作者都以比较详细的数据解释或论证其研究结论。如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宋佳,在其文章《亚洲高等教育枢纽之争:路径、政策和挑战》中对中国内地、香港等地高等教育入学率及留学生人数与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性分析。印度的詹德赫亚拉•B.G.提拉克通过对亚洲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回报率详细介绍分析,认为必须增加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反对过分依赖成本回收措施和私立高等教育。比较是借鉴的前提,从比较性分析中,了解东西方教育的不同与差异,进而为亚洲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3)区域视角特点比较明显。区域性视角分析亚洲高等教育未来转型与发展是现有研究成果的另一特点,这使得这些研究又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性,也即现有研究成果针对性、实践性更强。中国学者在研究亚洲高等教育时,自然对中国自身高等教育有着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而日本学者在研究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时,同样对日本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亚洲地域辽阔,国家众多,而其内部文化差异较大,这决定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教育体制及其教育发展态势;因此在比较、分析、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时,不可千篇一律,或照搬照抄。国家间有着不同的国情差异,客观地要求研究者立足于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在进行现状分析与反思的同时,更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3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分析与反思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对研究成果的梳理又是研究的前提,又是对前沿性学科知识的把握。回顾亚洲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理论研究不足。尽管现有的研究,对西方教育关注较多,并且对其教育理论也有介绍,但在自身理论的发展及其建构方面却严重不足;因此,造成的一种结果就是,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学者在研究本地区高等教育时往往是引用或套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理论,如人力资本理论,新自由主义等等,而这些理论的发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立足于发达国家的国情的,这在解释亚洲国家高等教育现实发展状况时难免会表现将力不从心。再如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论性探讨中,如跨境教育、城镇化等概念,亚洲学者也同样一直是囿于西方概念,难以突破。以城镇化概念为例,亚洲国家正经历社会的一种深刻变革,城镇化是这种变革的一种表现,但这与西方城镇化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革命及其文艺复兴运动而进行的一场运动,自然渐进性是其典型特点,而亚洲当下的城镇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的一种断崖式运动,显然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从这点上讲,理论探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亚洲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2)对欠发达地区或国家研究不足。亚洲地区由于其经济因素,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相应地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如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的形成,使得亚洲往往以一个整体受到注意与研究。不过,现有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东亚、东南亚等地,而对于中亚、西亚的研究却不足,东亚如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南亚如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新加坡等。如李化树等人对东盟高等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由于亚洲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因而亚洲高等教育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因此从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来看,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关注度不够却不利于本地区的社会发展。

4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

4.1进行高等教育理论的探讨

中国的教育从其产生时起就是西方影响的结果,而在经历了近100多年的现代教育历程之后,中国教育仍然有着西方教育印迹,而这对于中国教育的本土化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文化传统,重要的是要不断进行理论的发展,单一的学习、引进西方教育理论不能适合中国社会。而从文化层面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主导思想,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道德性内容,而西方教育自中世纪开始,由于理性主义的兴起,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科学性,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选择。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或本土化,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进行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与帮助。

4.2进行高等教育实践的反思与总结

100多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实践,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的高等教育有着成功的先例。而20世纪80年代后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及管理体制。但中国的高等教育似乎都在“否定”中前行,难以形成有效的政策检验或推行机制。如,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211”,后来的“985”高校建设,既没有建设目标,也缺泛评判标准,而2016年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似乎是在否定之前政策的基础上提出的。笔者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实践既有成功的做法,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着眼未来,又要反思过去,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中,才能有更高层次的发展与提升。

作者:李双龙 何春玲 单位: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喀什地区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张随刚.西方对亚洲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初探[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1.

[2]任友群,约翰•霍金斯.美国和亚洲高等教育机构变革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5):42.

[3]马克•贝磊.亚洲高等教育财政:模式趋势及全球化的影响[J].张民选,方乐,译.全球教育展望,2003(11):3.

[4]马越彻,张德伟,饶从满.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6(6):1.

[5]王涛.亚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评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9(12):57.

[6]首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简报组.亚洲高等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与合作:首届亚洲大学校长论坛的内容与成果综述[J].教育导刊,2011,1(上半月):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