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心得体会范例

德育心得体会

德育心得体会范文1

来到我们职业高中的孩子,大部分属于“学困生”。用我们校长的话说,他们是一群被普通教育耽误了的孩子。为此,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我和学生们首先要面对的难题。经过与学生,科任老师的沟通,交流,我确立了一个“班风,学风建设与个人发展协调并进的”德育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开展一次分析和研究自己的活动。让他们全方位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在学习上的的优点、缺点;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

其次,让他们为自己进行一次目标定位,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具体可行,“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有了前边两次活动的铺垫,孩子们逐渐认识到了学习对于自己的重要,激起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帮助他们纠正过去不良的学习习惯,重拾学习的动力与勇气,从而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最终学校师资力量的雄厚与同学们学习态度的专注构成了我们学习成绩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历年对口高考的成绩中,我所带的班级各科成绩在全市兄弟学校中都名列前茅。

二、抓细节,细润物

我始终做到,把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关注他们,思想上与他们们深入交流。把孩子们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来看待,谁是单亲家庭,谁有早恋现象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都了如指掌。根据本班学生的性格特征,在管理教学中灵活方法、热心关怀、平等信任,真正努力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我还经常通过打电话、邀请家长到校,家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动态,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有时,办公室的姐妹们开玩笑说:你是老师,又不是他们的妈,管这么多干嘛?可我深知,教师绝不只是一个职业符号。没有情感的投入,哪能走入学生的心里。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哪能拥有教育的力量。直到现在,好多已毕业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或已走入工作岗位的孩子们依然和我保持着联系。他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依然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向我倾诉。每每这时,我想说,我骄傲,我是你们的老师。

三、养习惯,爱我家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他们“班级是我家”的意识,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去爱我们的家。因为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多数人没有养成一些良好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乱丢东西等现象特别严重。针对这种状况。我连续几次召开了主题班会,除了“约法三章”,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卫生观念和卫生习惯。让他们明白:成败就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事实证明:每个同学都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班级这个小家庭的热爱与关怀,并且养成了使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2011-2012年我班获纪律、卫生流动红旗共20次,创全校之最。我也相信,这种卫生习惯的培养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的。

在我看来,爱才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第一要义。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反之,缺少老师对他的爱的孩子,也不会去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校。而内心缺乏爱的人,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作为班主任,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四、总结

德育心得体会范文2

(一)生活化趋势

生活质量越高的家庭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就越强烈。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已逐渐呈现出它的多种功能和属性,生活化、时尚化的体育运动逐渐伴随人们走入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娱乐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单纯的高强度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忙碌的都市人。于是,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应运而生,它集运动性、娱乐性于一身,使人们在运动中摆脱重压,在娱乐中调节情绪,成为业余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终身化趋势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工作方式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工种从业者严重缺乏运动。长此以往,因机体缺乏运动导致的各类职业病,如颈椎病、腰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随着问题的出现,人们的疾病预防意识普遍开始增强,终身化的体育锻炼,防治文明病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不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术、太极拳、健美操、游泳、滑冰等新增课程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但从目前整体状况来看这些新增课程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传统的教学内容仍占主导地位,且新增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不利于体现体育课程的趣味性,更不利于社会体育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够先进,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课程因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区别于文化类课程。故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创新空间。但就我国目前教学改革进程来看,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仍未摆脱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讲授法和演示法仍然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性没有改变,授课过程缺少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社会体育终身化趋势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严重抑制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无法体现教学效果

考核是课程效果评价的主要途径,科学的考核过程是检验教学成果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考核评价体系上没有明显进步,以规定任务的完成作为检验学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提高幅度和专项能力,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真正体现教学效果。

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建议

通过对社会体育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课程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准确定位课程性质

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意义不在于课程本身,而在于其在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因此,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为基础来定位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前所述,社会体育的本质是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定位也应以此为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完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具体来说,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课内外的活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应职应岗能力和今后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体育教育规律,立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校优势,建立有特色、有个性、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模式。要丰富基础课程的内容,创新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增加保健类课程。体育课程是所有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学生进入大学时大多已掌握了一定的传统体育项目知识,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基础内容的重复,从而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另外,应当通过充分的调研活动掌握学生对某类课程的兴趣度,从而不断调整基础课程。针对个别体能较弱或因患有疾病无法参与正常体育课程的学生要建立专门的保健课程班,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教育学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增强体质、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社会体育更多的是以个人为主导的体育运动。由于目前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如街舞、武术、健美操、国标舞等等。而高校体育教学忽略学生的特长,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灌输式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均不适应。因此,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锻炼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学生充当教师的环节,使有某方面体育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临时充当一定课时的体育教师,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四)不断完善考核体系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体育课程最终考核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体育课程的真正目的。同时,要以鼓励学生专项特长的发展为目标,将专项特长作为加分项目,结合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最终确定总成绩。

四、总结

德育心得体会范文3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向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我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立刻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取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样那么不听话?怎样那么坐不住?怎样那么难教?怎样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样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应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我的学生,试着控制自我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下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明白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就应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好处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期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期望了。你是笑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还是苦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笑着应对期望,期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持续快乐的情绪,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第二篇: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儿时记忆中大家如是说。

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又有假期好简单。现实的声音环绕在我耳边。

教师,看着比谁都好,其实比谁都老,工资比民工都低,头发比和尚还少。老教师传授的心得体会。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我想象过,设计过,思考过,讨论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教育和教师在大家眼中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只明白,我喜欢学生,热爱教育。于是,我充满着好奇和疑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憧憬着完美的未来,我来到了中山---伟人的故里,文化的故乡。

入职之初,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管理事务,艰难的适应过程,都让我在深夜一次次反问自我:这是自我热爱的工作吗?这是自我理想的生活吗?为什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让人措不及防?

但是,每一天迎着第一缕晨光,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纯真的脸庞,听到一声声清脆的问候,我释然了;每个课堂上,看着他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理解问题后满足的微笑,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课余时光,跟学生们朋友般的聊天,听着他们孩童般的想法,或欢喜,或忧郁,但都是那么纯真可爱,那么真实自然,每当这时,发自内心的成就感铺满心底。我想,或许这就是教师的价值吧!

凭着良心做事,用尽真心做人,这是我加入教师队伍后给自我的座右铭。争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是我坚持不懈的目标。

在一年的新教师工作中,我用心从老教师那里汲取成功的经验,自我不断摸索教学、管理的方式和风格,我坚持用严厉公正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作为新老师,担心不受学生欢迎,学生犯错了,处理的时候就有了犹豫。其实,谁喜欢做被学生厌恶的老师呢?上学期我有一个学生,上课说话、自习课吵闹、剪奇怪的发型、说满嘴的粗话,甚至经常顶撞老师,全身充斥着戾气。从家长处得知,他小学就经常记过。我估量了一下状况,还是决定不退缩,坚决对他严厉对待,严肃处理,不期望一时的纵容,让他以为学校是他能够嚣张的地方。过程中当然收到了很多的骂声,也和他发生了正面的语言冲突。之后,在多次交涉,多次严厉教育下,他最后有了转化,上课认真了,自习课不吵闹,甚至会教育同学持续安静。但是他始终表现出对我的敌意,就像一把利剑,每次到班上都让我觉得冷箭到处飞。我没有把他的敌意放在心上,发现他的进步,及时在班上公开表扬他,私下也找他谈话。没想到,他告诉我一句话,让我震撼。他说:“老师,我之前一向觉得你针对我。”我只是静静地问他,“那你此刻觉得呢?”他说:“之后我发现你并没有针对我,你对谁都一样严格,是我自我做得不好。我喜欢此刻上进的自我。”当时,我转过身眼睛就红了。原先,学生总会能够理解的,能够理解对他的严其实就是对他的爱!此刻,这位同学在大街上看到我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看到他阳光上进的样貌,我明白自我没有做错。

一位成功的教师,教给学生一杯水,自我就得有一桶水,这是我需要终身学习和探索的课题。除此之外,对于处于青春期初期的初中生,还需要一桶幽默的水。在很多学生心目中,老师总是高深的遥不可及,敬畏中不觉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我相信每位老师都是爱自我学生的,只是方式不一样,交流沟通较少,让学生对老师的初衷产生了误会,不敢亲近。这对于一位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会斩断连接教学范围和学生心理世界的桥梁。而幽默就像是磁铁,学生难以抗拒。人总是喜欢快乐的,具有幽默感,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变化,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轻易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取并不永恒,时代是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处于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自然也不能停止进步的脚步。研究生毕业,我欢呼雀跃,最后能够主角转换了,这对于做了二十多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兴奋的事情。然而在新教师工作一年中,我却感到了自我学识的匮乏,不足以让我游刃有余的处理班级管理,于是我开始了自主充电,在一年工作中,我不断阅读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书籍,从《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这天》《与学校课程的过程》这类理论书籍,到《班主任兵法》《爱心与教育》这类实践性书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不断琢磨,不断改善;和老教师交流讨论,解疑答惑,并邀请老教师走进自我的课堂逐一指导点评,让我受益匪浅;向学生学习了解其内心动态和真实想法,不断更新自我教育心理学的知识。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我想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矛盾,要想自我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教师是个良心活,我做到了问心无愧;

教师是个耐力跑,我做到了坚持不懈;

教师是个功夫活,我还缺乏时光经验;

一年新教师培训即将结束,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我们的学生还需要成长,我们更需要不断成长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向各位同事学习工作经验和为人处事的方法技巧,争取在最短的时光里成长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第三篇:教师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xxx小学工作将近两年了。在这两年的工作当中,能够说是充实和愉快的两年。

平日的工作能够说是繁杂的,不单单要上好课、带好训练队,还有很多组内的和学校的各项工作要做。虽然有时觉得身体上很累,但心理上并没有太多的疲劳。还记得刚到咱们学校报道的第一天校长对我说的一番话“教师的工作很辛苦,尤其是做为一名男教师学校的杂事会很多,如果你思考清楚了就留下来。”当时我就答应留了下来。这并不是我的一时冲动,而是在我来之前就已经思考到了做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会有多重、压力会有多大,并且我也坚信自我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潜力去胜任这项工作。确实,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大学学校所学的课程的和现实中所教的学生差距比较大,根本就找不到门路,感觉很迷茫。但是在同组各位老教师和校领导的反复指导和帮忙下,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最后在上课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想能够在如此短的时光内就由一个根本就不会上课的人变成了一个能够上好校内展示课的教师,能够想象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关注、重视程度。但就我目前的水平来讲,还不足以真正的上好一堂展示课。因为我自身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的去改正和提高。例如,经验的欠缺、对新课标的掌握、课堂情景的创设、如何运用儿童的语言去与他们进行沟通、如何合理的调控运动负荷、如何调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用心性还有自身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此刻我就应当抓紧一切机会和时光去充实是和完善自我。时刻对自我严格要求,来使自我尽快的成长。

德育心得体会范文4

教学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鲜明而又操作性强,才能使与社会接触不多农村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在教学环节中巧妙而又有目的的设置问题。设置问题必不可少,有非常大的作用,并不是随便问问,问一些与教学文本无关紧的,要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文本,所以设问必须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针对性要强、难易适中。

比如我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鸟的天堂》时,当学生刚开始接触此文时,我设置了“课文中几次提到‘鸟的天堂’?”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发掘文中趣味。随着讲解的深入我进一步设置了总结性的问题“文中有一件趣事有的地方‘鸟的天堂’加双引号,有的地方却不加这是为什么呢?”在老舍先生的作品《母鸡》一文中,由于这是一篇阅读文章,教学时间不允许深挖,所以我会在学生掌握一定生字词后设置一些关键性的疑问,比如:“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态度怎样?”“是不是一直就这种态度没改变?”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证明你的观点等等。

这些问题即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前面学过的知识点,又带着启发性,我们教师可以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在不断地发现与探索中获得成就感,整节课师生都会感到轻松愉快。

二、从学生兴趣入手,语文教学在“寓教于乐”中快乐进行

美国心理学家扎拉若斯把选出来的学生按照智力和兴趣分为两组学期结束发现兴趣组虽然没有智力组学生的智商高,平均智商只有107,但是在测验中的成绩优于智力组,尤其在语文写作方面。该结果给我们教师启示:与智力高的学生相比较,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占优势。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孩子对那些经历过并获得成功的事件感兴趣,对新颖的能引起好奇和注意的实物感兴趣,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

了解了这些在上课中我就得心应手多了。儿童都爱玩,我抓住这个孩子的天性以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为引子,激发小家伙们的求知欲。这一点在上童话故事哪一单元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在上童话故事课时,我会让孩子们先收集并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分角色朗读或表演童话故事也是其中重要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重点语句,一遍掌握学习内容。最后我是以讲童话故事比赛的形式结束本单元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童话故事的特点并一起回忆这一单元的重点,课外拓展就是让学生写自己内心的童话故事。整个单元的学习氛围轻松愉悦,孩子们开心的毫无负担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以朋友的心态关注对待学生,在关心中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活泼开朗的性格加上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我对待班里的小孩儿多采取关注并鼓励的教育方法。上课时,我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满怀热情地讲解着与学生互动着。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我会合理引导,对于那些“捣蛋鬼”我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一定的教师期待,使孩子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教学上的知识点,我不会完全写在黑板上而是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或是团结协作共同探究完成。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课后我们一起做游戏,小孩子们都习惯于叫我孙姐姐了。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和学习日益进步我非常开心。

德育心得体会范文5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符号、单词首字母、图画等自己熟悉的能够反馈成正确答案的一切手段。如果不用这些手段单凭头脑很难记下所需的全部信息;或者有些学生怕记不全单一的某答案,只顾着写完某一单词、短语、句子,往往下一句就紧接而来,这时就造成顾此失彼。

如Unit10I’mgoingtobeabasketballplayerSectionB2b,答案不是简单的单词而是句子。

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他们讨论答案,并说说他们是怎样记录下来的。有的学生说答案的句型是begoingto,只要听出动词短语,然后整理成句;有的学生说他先记录下汉语再译成英语;还有的学生说他记下关键词的首字母。这些都说明听的过程不仅仅是用耳,更需用心、用嘴、用脑、用手。

二、训练朗读

朗读有许多技巧,练朗读能迅速提高口语能力。如在练朗读时我指导学生主要练:

1.不完全爆破:一些爆破音如[p,b,k,g,t,d]等在发音时因受某些音影响而失去爆破,只保留发音的口形,即形成不完全爆破音。

2.连读:在连贯的说话或朗读时,短语或句子中相邻的词如果前一个词的末尾是辅音,后一个词的词首当其冲元音,就形成连读。

3.同化:音的同化就是一个音因为受邻音的影响而发成了这两个音之间的第三个音。如:I’mgladtomeetyou.句中的[mi:tju]在连贯性的说话中可以读成[′mi:t∫u]。音的同化是快速连读中的自然现象。

4.意群朗读:连贯的话语是由一组组意义相连的词组成的,这些意义相连的词就构成意群,语法上叫短语、从句或句子。朗读时一个意群要读在一起,这样有助于表达思想。

三、总结

德育心得体会范文6

社会管理强调政府行政管理,社会治理则强调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是由多元主体共同进行的以法律为依据的综合治理。对社会体育而言,应该进行如下管理模式的革新。一是居民体育自治模式的建立。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行政主导的工作模式,忽略群众的自主、自治能力,有时甚至害怕群众自发开展活动,怕给政府带来麻烦。建立居民体育自治模式就是要充分发挥居民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居民的自发性体育活动保驾护航。同时,通过制度性安排,使居民体育逐步形成自律和互助的活动形态,达到居民体育自治的理想状态。二是要在社区及以上层面实现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共治的新型管理模式。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政府职能转移,也就是说,政府应该将社会体育管理改为与社会体育组织共治的管理模式。由于社区体育已经出现部分自治管理形式,有一定的共治基础,因此,可率先在社区层面推行体育共治模式,由社区体育组织走到前台,协助政府实施社区体育治理。然后再县、地、省层面实施共治管理模式。在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共治的过程中,要解决好政府部门与社会体育组织的关系,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治理积极性。

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主要是转变社会治理方式,社会体育也需要转变体育治理方式

2.1坚持系统治理,把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是要把社会管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转变,因此,如何共同治理将成为今后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由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构成的治理体系中,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与其他主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分工负责,共同实施社会治理。政府在整个社会治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不是领导作用,政府作为治理主体之一与其他主体是平等关系,而不是其他主体的主管领导。从社会体育系统治理看,首先要建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体系。这里的多元主体是指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如社区体育治理应该由社区行政与社区体育服务组织共同进行治理;老年人体育治理就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与老年人体育协会共同进行治理;区域社会体育应该由地方政府与地区体育服务组织共同进行治理。其次,系统治理要有明确分工,政府与多元主体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实施共治。政府部门尽可能退到后台,发挥调控和协调作用。比如,不同利益群体间产生矛盾时,政府部门可以进行调解,但要避免政府部门过多干预的情况再现。再次,系统治理过程中,要体现民主协商的运作机制特征。即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协商下确定治理方式,产生分歧时通过民主的方式做出决定。要避免行政决定、其他组织执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再现。

2.2坚持依法治理,把社会管理从行政管理向法治保障转变

坚持依法治理,就是要加强法律规制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用法律来监督管理者的治理行为。依法治理还要把社会管理从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鼓励人们依法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过去,政府用行政管理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也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社会体育的依法治理就是要改行政管理为法制管理;改一方管一方为法律管双方;改行政管控为服务保障。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首先,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法律法规体系,这是依法治理的基础。其次,要学会以法律为准绳,以法规为标准进行社会体育治理,要减少对社会体育活动的行政干预,实施法制化管理。要充分信任人民群众,在法律的框架内,放手由民众自主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由一方管一方向法律管双方转变,就是要改变政府与民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把双方都纳入依法治理的体系中去,又都在法制的监督之下。双方既是合作方,又是监督方,各自都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又通过互相合作,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由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是要改变以控制为手段的管理方式,减少对社会体育活动的限制。通过提供服务保障等方式,为社会体育活动保驾护航。过去,社会体育发展中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其原因与简单管控方式有很大关系,即要么不许乱说乱动,要么放任不管。其根源还与行政思维模式有关,即管理就是控制。因此,由行政管控向服务保障转变,不仅是转变方式,更是转变思维。

2.3坚持综合治理,治理手段从单一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坚持综合治理,就是要改变过去单一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简单管理模式,采用“多管齐下”和“多策并举”的综合治理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以期获得最佳治理效果。由于行政管理手段多为强制性手段,不适合用于作为生活方式的社会活动管理,而社会治理由于采用综合治理手段,效果和感觉会更好。从社会体育治理角度看,除了行政手段外,还有法制、道德、规范、文化、教育等多种管道可以规范体育行为。这样,不仅可以在制度上约束人们的行为,也可以在思想上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还可以在舆论环境、文化习俗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齐抓共管,使人们从内心认同社会治理模式,接受外部环境压力,达到自觉、自律的社会效果。社会体育治理还应该采用多策并举的方式进行管理。如调整社会体育政策,并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再如制定发展策略来推动社会体育的进步,像扶持体育创新、支持有组织体育活动等,一定会带动社会体育的发展。还有改变行政主导的活动开展方式,放手让相关体育协会自主开展活动,政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体育组织活动给予经费、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再有通过构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总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完善社会体育治理。

2.4坚持源头治理,把治理关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和事中延伸转变

坚持源头治理,就是要把治理关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和事中延伸转变,因为“亡羊补牢”式的事后处置方式对已经造成的损失无能为力,采用前置治理和事中治理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前置治理主要指决策前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充分论证和必要听证,确保决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符合国情、国力等。事中治理主要指均衡各种利益诉求,及时解决利益冲突与矛盾,增强社会和谐,激发社会的活力等。源头治理讲究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社会体育的前置治理看,就是要把与群众联系的窗口设到老百姓身边去,方便群众反映情况,方便政府了解情况,方便各方的沟通和互动。具体讲,就是要在社区层面设置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倾听百姓的呼声与需求,有针对性地服务。源头治理还应该建立智库机构,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政府部门在决策前,要请科研机构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提出可行性报告,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再去召开听证会,征求民众的意见。从社会体育的事中治理看,就是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民众利益为重,均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产生的冲突与矛盾,大都为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调解和深化服务得到解决。在调解群众体育矛盾时,可以通过群众体育组织进行劝解,也可以通过组织间的谈判获得和解。总之群众利益矛盾在自治组织的范畴内解决比较有利。坚持源头治理,还要做好激发社会体育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以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工作,实现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

3创新社会体育治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3.1转变社会体育管理观念

从传统管理到社会治理,意味着治理主体、治理的目标、方法等方面都要发生转变。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学习“社会治理”理论和方法,明确社会治理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组织运作模式等,为创新社会体育治理奠定基础。二是要明确政府职能转变方向,建立多元共治及群众自治的社会治理理念,积极推行社会体育领域的治理。三是要建立综合治理的基本观念,改变单一行政和行政主导的管理方式,实现社会体育综合治理的新格局。

3.2改革社会体育体制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不仅是理念的更新,也是管理体制的创新。从社会体育共治的要求看,社会体育组织全面参与体育治理是社会体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做好职能转移的安排,在社区层面实现基本自治,即可以让群众自治的部分,交给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如健身团队、基层体育组织管理等,暂时有困难的,交给社区体育服务组织进行管理。在县及以上地区实现基本共治,即由政府主管部门与相关体育组织共同进行社会体育治理,并在治理过程中,逐步放手让社会体育组织独立承担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维护,政府部门把精力更多地用于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与体育发展的宏观调控方面,通过协作共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社会体育的和谐发展。

3.3调整社会体育机制

要调整纵向等级管理机制,采用扁平化运作机制,使各个层级都有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权利,充分调动各个层级的积极性,实现群众体育自治的良好局面。要调整社会体育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包括自下而上渠道的双向型体育信息通道及信息处理机制。要调整按规定办事的固定程序管理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机制。要减少程序约束,改革评价方式。要调整行动激励机制,比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体育创新等。推行调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完善绩效考核、群众评议和反馈等机制,促进社会体育的良性发展。3.4培育社会体育服务组织长期单一行政管理模式造成我国社会组织的弱化,对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一定的困难。要提高社会体育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必须有一个培育过程。首先,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交给社会体育服务组织,并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与监督制度,确保社会体育服务组织为群众提供优质体育服务。其次,可以采用委托管理的方式将若干社会体育治理项目交给社会体育服务组织,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业务指导帮助社会体育服务组织提高社会体育治理能力,并逐步放手让其独立开展工作。再次,可以发挥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中介作用,即政府通过其传达政策法规及其他社会治理信息,群众通过其转达对社会体育治理的意见与建议,使其成为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

4结论

4.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对社会体育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体育管理必须尽快向社会体育治理转变。社会体育治理须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4.2社会体育转变治理方式要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

德育心得体会范文7

 

对于基层百姓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的需求   国家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倡导,使得人们对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等社会体育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但是在媒体上,对于和基层百姓相关的社会体育新闻却鲜有报道。   现今新闻媒体对体育新闻的报道,考虑到商业价值,将收视率高的竞技体育新闻作为主要的报道内容,而大众体育、全民健身等社会体育新闻的报道只占了很小的比例。以占据大众传播主流的报刊、电视及网络为例,笔者对多家报纸的体育报道和电视体育新闻作了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竞技体育新闻所占比例超过80%,社会体育新闻只有不到20%,网络更是将体育新闻竞技化发展到了极致,由此可见百姓身边的社会体育新闻遭受了冷落。这种报道的缺失会导致人们对体育认知的缺失,从而减少人们对社会体育的关注。对于收视率、阅读率来说,片面的报道也会失去一部分受众。   一些媒体只注重竞技性、对抗性强的国内外大型赛事体育新闻,却忽视了大众体育、全民健身等基层百姓所从事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比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等体育活动更加刺激,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的优势。对于篮球迷们来说,世锦赛自然要比社区业余篮球赛更具吸引力,关注竞技体育新闻的多为中青年男性,这一人群的需求是激烈和直观的比赛。因此,他们对于竞技体育新闻的关注度远高于社会体育新闻。但这些并不说明群众体育新闻就无人关注,社区体育活动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其中,往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收视率、阅读率,广告和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各媒体一边倒地倾向于竞技体育,从而忽视了社会体育。媒体报道的偏离使得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片面化,错误地将竞技体育看做是体育的全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热情。媒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加强对社会体育新闻的关注,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体育新闻的需求。[1]   对于学校体育新闻报道的需求体育包含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相应的体育新闻也应包括竞技体育新闻、社会体育新闻和学校体育新闻。学校体育是体育得以良性发展的基础,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以往我们总是在强调,体育运动应该从孩子抓起,让他们在学生时期产生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热爱体育运动,反过来再利用这个基础来提升整个国家在体育运动上的国际竞技水平。但是学校体育却很难真正被关注起来,学校体育新闻报道也一直不被媒体重视。原因在于学生参加的学校体育,其内容往往是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为主的比赛和游戏,例如,学校运动会就设有很多体育趣味游戏。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不具有吸引力的,新闻媒体也会为保障收视率、阅读率而迎合优势人群的喜好,将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作为报道的主流,逐渐减少对学校体育的关注度;长此以往,学校体育新闻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于体育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校体育,就会越来越不被人们所重视和了解,这对于学校体育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2]   一个只有官方支持,而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关注与支持作为基础的项目,想要开展起来是极其不容易的。作为媒介的广大新闻媒体,应当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以对学校体育进行系列报道、跟踪报道,让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学校体育新闻,对学校体育改革进行支持,促进学校体育良性发展。   对于非事件体育新闻报道的需求   单场比赛的过程与结果被称为事件新闻,这是体育新闻最为常见的报道形式。它的优势在于:1.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场比赛正在进行的同时就能通过媒介进行报道。2.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比赛精彩细节的描述可以抓住读者的心理,吸引读者的注意。它的缺陷在于:1.报道无法有广度。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篮球世锦赛、网球大满贯赛事、高尔夫巡回赛等,几乎每时每刻体坛都在上演精彩的对决,对于大部分体育爱好者来说,即便是有大把的时间,也常常是顾此失彼,无暇顾及所有比赛,而此时事件新闻报道只是在详细地报道某一场比赛,无法帮助体育爱好者们顾及全局。2.报道无法有深度。只是对每一场比赛进行常规报道,而只凭一场比赛来分析竞赛双方在一个系列赛事中的综合表现,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它不具备对于赛事的深入报道。   体育非事件新闻也是新闻的一种报道形式。体育非事件新闻报道的不是哪一个具体事件,而是对某一种体育现象带有理性分析的深入综合报道。一般体育非事件新闻报道的内容可分为三种:综述性新闻、综合性新闻和经验性新闻。它的特点在于:1.报道广阔而精练,无论是周期多长的比赛,还是国内外同时进行多个大型体育赛事,通过一篇不超过千字的体育综合性新闻,就可以让读者基本了解近几日各赛事的全貌,让无暇顾及众多比赛的人们不会错过热点比赛的结果和简明过程。2.报道有深度且具前瞻性,对比赛各方在一个赛事、多场比赛的表现进行综合的深层分析和评述,一篇百余字的赛事分析便能增强读者对比赛的阅读性,在此基础上,对于之后比赛将出现的热点和焦点做出前瞻性的预测。[3]   可以看出体育事件新闻与非事件新闻是良性的互补关系,一些媒体只注重体育事件新闻报道,却往往忽略了体育非事件新闻报道的重大作用。   对于体育新闻适度娱乐化报道的需求   北京奥运会无论从转播的国家、转播的时间还是全球观众的数量,都是历届奥运会之最。之所以有这么多国家、这么多人关注体育新闻,其本质在于人们已经把对体育的欣赏作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源于游戏,游戏的目的之一就是娱乐大众。它能够在生活节奏日益变快、工作和学习压力日趋加大的当今社会,使人们放松心情,从紧张而繁琐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这种娱乐功能是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也是体育新闻迅速发展的动力之一。另外,注重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功能可以为媒体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使媒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但是在收视率、阅读率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分地将体育新闻娱乐化,将会使体育事件本身在报道中被淡化,甚至失去其本身的意义。综合近几年的体育新闻报道,可以发现一种规律,体育事件本身所占的报道篇幅越来越小,而对于明星运动员花边新闻的报道则长篇累牍。特别是网络,事无巨细,从体育明星结婚生子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都要品评一番。一些媒体硬是要把体育新闻变成娱乐新闻,观看一篇赛事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成了主题,而比赛过程则成了点缀,舍本逐末。更有甚者,一些网络体育报道为了吸引读者注意,用“血战”、“宰杀”等血腥字眼冠以题目,内容充斥暴力,看起来像一篇恐怖新闻;还有一些网络媒体总爱把“星”与“性”联系起来,不惜捏造虚假新闻来迷惑受众,内容略显低俗。[4]这些都是将体育新闻过分娱乐化的表现,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一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从而提高媒体本身的点击率,谋取经济利益。#p#分页标题#e#   体育新闻报道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应将提高人们的娱乐品位、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作为自己的使命。体育新闻的纯粹娱乐化,在短期内也许能为一些媒体带来经济效益,但其出现低俗、虚假新闻的现象违背了新闻媒体生存的基本准则,必将丧失公信力和权威性。纯粹地叙述体育新闻事件是枯燥的,而纯粹地将体育新闻娱乐化则是空泛且必将走向低俗的。只有深度报道与适度娱乐化有机结合的体育新闻,才是既能触动人心,又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   对于体现人文关怀的体育新闻报道的需求   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指的是人的运动,人是运动的主体,人自然也就成为体育新闻报道的核心。体育运动的力与美展现得充分与否,取决于参与运动的人。观众热爱某项体育运动,从事这项体育运动的明星运动员就会成为他们的偶像,观众对于他们的关注度就会很高,这说明了在体育报道中人的重要性,体现了体育“以人为本”的特性。体育新闻报道就应该充分显示对人情感的关注与尊重,体现人文关怀。   在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报道的焦点都是胜利者,无论摄像机的镜头还是报刊的版面,统统都对准了获胜者,而其他运动员则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就连一向以“重在参与”为主旨的群众体育运动,也几乎成为“胜者世界”。2011年11月24日广州亚运会110米栏赛场,当刘翔摘冠后,他成了所有媒体聚焦的中心。绝大多数新闻媒体都以最快的速度,了亚运史上第一个110米栏“三连冠”的诞生。而获得亚军的另一位我国优秀短跨运动员史冬鹏,却很难在镜头中出现,报刊、网络上也难觅其踪,唯有在新华网一篇题为《110米栏刘翔破纪录豪取三连冠书写亚运会新历史》的报道中出现了史冬鹏的名字:“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在刚刚结束的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打破亚运会纪录,夺得三连冠。这也是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个110米栏三连冠。史冬鹏以13秒38获得亚军,朴泰映以13秒48获得第三。”竞技体育运动,每个项目冠军就只有一个,我们在崇尚胜利的同时,对其他参与者难道就没有敬佩之心吗?相信他们在日常训练中也都付出了血与汗水的努力,毕竟没有谁不想获取好的成绩。媒体在关注冠军的同时,对其他运动员的成绩也应该肯定,这是一份简单而又不可或缺的尊重。[5]   体育运动原本是不分尊卑的,但同样是奥运项目,同样都有我国运动员参加,但媒体对残奥运动员却没有那份热情,原因很简单,人们对于残奥会的关注度不高,对媒体的收视率、阅读率偏低,利益驱动不足。而残奥健儿们付出的努力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们同样也有着对荣誉的渴望,对于他们难道就不应该多一份关注和关心吗?广大传媒报道的作用之一就是宣传与普及,只要媒体多宣传,相信关注和关心他们的人是会越来越多的。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正逐步得到满足,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凸显,体育新闻报道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唯有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不足、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需求。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提出了现实中体育新闻报道存在的不足之处,阐明了社会对于体育新闻的需求,强调了媒体对于完善体育新闻报道的关键作用,谋求体育新闻报道更加全面、良性的发展。

德育心得体会范文8

【关键词】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模式;有效策略

现阶段的扬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还存在许多不健全的地方,这些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扬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能够将文书档案在单位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创新工作成为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对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创新促进档案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树立正确管理思想

在现阶段的我国文书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建立自己的文书档案,档案建立的权利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够享受到,但是,在事实上人们都是平等的,并不会因为职业的不同或者其他的原因而产生不平等,无论你从事的任何职业或者任何行业,都有享受建立档案的权利,在现阶段中,部分没有建立档案的工作人员与某些建立了档案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貌似存在某种差异性,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首先要纠正档案管理思想,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员都将建立自己的文书档案。在扬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思想,转变管理理念,让工作人员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档案。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在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制度中,基本是档案跟随工作人员走,这样的工作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现在的经济发展迅速,行业越来越丰富,就业的流动性加大,如果人员在工作的调动中每一次都要将档案转移,就会给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人员的档案转移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手续办理才能够解决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人事部门和档案部门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加大。我国的疆域面积广大,城市也相对比较多,如果人事的调动涉及两个城市,那么档案的转移工作就会有更大的难度,对于人力物力来说都是很大的耗费。因此,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在新的档案管理制度中,人员的档案可以存放在某一相关部门,不必要实行档案跟随人员走。扬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的档案不随意变动,在遇到员工必要的档案变动的情况,可以填写档案变动申请,将变动申请移送到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以调动手续代替档案本身的变动,对于需要了解档案详细信息的情况,可以复印档案复印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档案调动情况的出现,减少扬州市城市规划研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建立员工电子档案

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逐渐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逐渐被应用。但一些工作部门,还没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的管理中,仍旧使用纸质档案。纸质档案在填写后无法进行修改,并且纸质档案的保存工作与查找工作也不是很便利。纸质档案的调动工作更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许多工作人员对于自己的档案内容都是不清楚的,其中的信息更是无从得知,在人员寻找工作的时候,经常是填写简短的简历,但是这样的简历并不能将应聘者的信息表达完整,所以,如果能够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在应聘中共享档案,对于促进我国的就业工作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扬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要逐渐将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这对于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便利,能够减轻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量,利于档案的保存以及查找工作。

四、档案管理社会化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经济体制对人事的档案管理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现阶段的文书档案只为单位内部服务,要逐渐转变为社会化的档案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档案管理模式,让新的档案管理模式以社会化为特征,让人员的档案在不同城市之间的调动更加方便,同时能够利于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工作。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企业内部服务的,其服务对象还有国家和社会等,通过采取措施促进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有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在社会化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多样的管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改革和创新。让人员自身对档案有一定的知情权,提高档案的真实性。在扬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中,以社会化为目标进行创新工作,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让档案能够为整个社会服务,让研究中心的档案管理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五、结语

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创新工作要以市场经济的转变为基础,结合本单位的发展需求,对原管理制度与模式进行创新,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的限制。文书档案是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在档案管理功能工作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于文书档案的保密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开、透明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伟.关于创新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180-180.

[2]普兴林.新时代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创新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