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论文范例

风险防范论文

风险防范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以来收治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患儿有56例,女患儿有42例,年龄1.5~6岁,平均年龄为(3.75±2.25)岁。儿科护士有24名,年龄范围20~39岁,平均年龄为24岁,其中主管3名,护理师8名,护士13名;本科有7名,大专有5名,中专有2名。随其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上等一般资料上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①对照组:49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并且对护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②观察组:49例患儿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a.由于在儿科护理中,输液一次成功的静脉穿刺能够减少小儿痛苦以及降低家属焦虑心理。因此,在对护理进行专业培训时,加强护理人员在这方面的培训,从而正确掌握不同大小血管的穿刺等。b.加强与患儿的有效沟通。因为陌生的环境容易导致患儿产生不良情绪,并且不配合医师的治疗等,因此,在护理中应耐心以及主动的与患儿沟通,有必要时进行牵手或者拥抱等。c.在患儿治疗期间,如输液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可以存于患儿自带玩具进行娱乐,给与一定的鼓励,充满信心的接受治疗。d.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指导。由于患儿生病,家属就会表现出焦虑以及无助等不良情绪,与家属做好沟通以及交流,取得家属的信任等,耐心对家属对治疗过程进行解释,及时给予鼓励。e.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落实三查七对,确保患儿用药以及仪器的使用安全。f.加强安全宣教,由于小儿自身好动以及好奇心,容易发生碰撞、摔伤或者烫伤,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加强防摔伤、防烫伤以及防盗等安全教育。g.在护理排班中,实施弹性排班制,减少由于分配不均带来的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家属进行SDS以及SAS量表进行心理焦虑程度的评分,记录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自制调查量表对护理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检测后与标准样品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率、家属SDS以及SAS量表评分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科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在护理中儿童的的年龄比较小,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自控能力弱,这样一来,就给护理的过程中带来了一些风险。因此,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式护理。采取此种护理能够及时的发现相关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纠正,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最终确保医疗护理的安全性。据相关文献报道,儿科风险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差,加上患儿病情较复杂,难以准确的将自身病情以及自身感受表述出来,若再遇到护理水平差的人员,就极大的延误了患儿的治疗时机,相应的增加了医患事件的纠纷。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医院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将相关对策落实到位,就直接的使护理质量降低。在儿科护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降低护患风险,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使其能够准确了解患儿病情以及相关转归情况,使家属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有效较低其焦虑心理。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家属SDS以及SAS量表评分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风险防范论文范文2

1.1护理方法

护理风险的预防办法:根据制订的措施进行工作,预防患儿住院期间容易发生的护理风险,在治疗结束后仔细检查病床的栏杆是否出现松动,防止患儿坠落,若使用束带应选择宽的棉质带,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调节松紧度。患儿给予药物治疗时,若是片剂或粉剂,护理人员应先用温水将其融化后再给予服用,避免患儿出现哭闹引起呛咳等。实施护理时注意不要在患儿旁边放置锋利物品,禁止患儿触摸插排等危险物品,多与患儿的床位医生进行沟通,根据其年龄、病症的不同与家属进行沟通和讲解,使家属及时了解患儿的详细情况,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若患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护理人员应多与其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儿的内心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多拥抱、抚摸以增加护理人员和患儿的亲密度。可适当播放一些儿童节目或歌曲,以缓解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感,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1.2评价指标

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评价主要有护理组长和责任护理人员评定,评价的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护理及生活护理等,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家属满意度:应用数字评分法进行评价,患儿出院时由家属进行评分,10分表示满意,0分则表示非常不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好。

1.3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研究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讨论

护理风险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机会较多,因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也相对较多。随着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地上升及健康观念地转变,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背负的责任和风险也相对增加。儿科是比较容易发生风险事件的科室,稍有不对就会引起家属的不满。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工作时应加强自身技能,提高服务理念及质量,同时注意防范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有利于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家属的满意度。据报道,在欧美国家风险管理很早就被加入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其早已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引起重视。众所周知,在我国多个家属围着一个孩子转是常见的事情。

儿童生病入院致使家属烦恼,所以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事件极易引起家属的强烈不满。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机体各种新陈代谢相对较快,病情变化亦较快,且儿童情绪变化无常,表达能力及配合性差,无形中增加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针对此种情况,笔者采用风险防范式对患儿进行护理,通过风险评估可预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并制订出预防性、建设性的护理方案,从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鼓励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增加护理技能,提高护理水平。该方式的实施,使护理人员在风险应对方面,可以做到每一步护理工作都仔细认真,增强与患儿沟通的能力,并提高护患关系,促进患儿康复,同时增加其家属的满意度。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增加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4结论

风险防范论文范文3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2013年儿科收治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我院2010年儿科收治常规护理的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男性患儿55例,女性患儿45例;年龄为2~11岁,平均(6.1±0.3)岁;住院时间为6~34d,平均(16.2±2.1)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则接受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住院环境

给患儿营造一个舒适且具有安全感的住院环境,要充分考虑到其均为儿童,在布置医院环境的时候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不安感,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对治疗产生的抵触感。由于病房对患儿而言属于陌生的环境,因此要有适当整改,让其在病房能够感觉到舒适安心,降低对医院的恐惧感,只有消除患儿对治疗以及护理的抵触感并积极配合,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1.2.2沟通交流

护理人员在和患儿的沟通过程中需要针对其自身年龄和心理特点,一般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与其年龄相对应的认知能力还有沟通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护理人员和患儿在沟通时要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脸上时刻保持微笑,语气要平缓吻合,保持耐心和爱心,降低护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1.2.3提高服务质量

应做好对患儿的一般护理,如果医院设置有饮水机的应该24h提供患儿及其家属饮用水。备用各种类型的退热药物,在未交费前可以先执行药物缓解处理。对患儿家属所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最大程度做到全方面服务的要求。做好健康宣教的工作,例如同样表现出腹泻症状的患儿,由于季节还有年龄的不同,其诱发因素以及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要针对患儿本身的综合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法还有饮食构架,让患儿家长了解同样临床症状使用不同治疗方案的原因,以免患儿家长在交流时产生疑惑。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收集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更具优越性。

3讨论

风险防范论文范文4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一)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够合理

部分企业为了加快规模扩大的速度和筹措到足够的企业资金,选择了债务融资的方式降低筹资成本,这种融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却造成企业总资本中的债权资本的比重增加,一旦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债务压力,将企业逼入绝境。

(二)企业没有建立完善存货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中流动资产所占的比重不足,并且流动资产中存货的比重偏高,还包括部分难以处理的积压产品。存货的存在占用了企业部分流动资金,加之存货的难以转化为现金,阻碍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存货的市场价值发生贬值,给企业造成了部分经济损失。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一)利率和外汇汇率的影响

由于企业部分资金是依靠负债借入的,如果合同中的利率采用浮动方式,市场利率上涨时企业就需要支付高昂的利息;如果合同中的利率固定,市场利率发生下降时企业仍然需要支付高昂的利息。此外,部分企业采用与外资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这种方式不仅受到利率的影响还受到外汇汇率的影响,因为外汇汇率的变化会对企业的进出口效益产生影响。

(二)企业财务管理忽视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受到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对于这些影响因素企业是难以控制的,如果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忽视这些因素的变化,随时都会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之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比如银行调高贷款利率时,如果没有得到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足够重视,对贷款金额做出相应的调整,定会增加企业的偿债风险。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为了应对市场的消极发展情况,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因为企业处于时刻变化的市场经济下,特别是市场状况的变化、利率和外汇汇率的变化、国家银行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定会产生一定的财务危机。因此,作为企业的掌舵者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企业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风险性是企业财务活动所特有的特征,因此在进行企业财务活动时管理者要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此外,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时,财务管理人员要全面识别和分析企业的财务预测和财务计划,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另外,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和客观的评价机制,才能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三)完善企业内审制度

鉴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因为完善的内审制度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企业内审制度的完善还可以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时向管理者做出汇报,为企业的财务活动的财务决策提供信息,将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四、结束语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得到财务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此外,研究者要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杨东昱 单位:天津市北辰区建设开发公司

第二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构成的因素

(1)资本结构不科学:若企业资金中的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比例搭配不当,则会导致企业资本结构的不科学,进而产生财务风险。若是举债规模过于庞大,则会增加企业支付利息的压力,使企业的偿债能力遭受影响,极易发生财务风险。

(2)投资决策缺乏科学合理性: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来讲,投资决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采取恰当的投资决策能够降低企业风险,增大企业的效益;而采取不恰当的投资决策或许会为企业招致灾难性的损失。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包含了企业基本活动的各个层面,总体来讲就是包含筹资管理、投资管理以及营运资本管理。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应当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细化,包含确立财务决策,构架预算与标准,收集整理实际数据,标准与现实比较,评定与考核等诸多过程。

(4)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现实工作中,企业财务工作者缺少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之客观性认知不够,忽略了对企业财务风险之预测与预警,致使企业出现突发事件,而应变能力不够,极易招致财务风险。

(5)收益分配政策不合理: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来讲,股利分配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因素,分配方法的采纳会给企业的名誉带来影响,给投资人对企业将来的判定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投资人的投资决策。若是对企业利润之分配不符企业实情,缺少科学的控制机制,必定会给企业的财务结构带来影响,从而或许构成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企业经营人员针对财务风险,要充分起到主观能动性作用,明确财务风险意识,对企业经营之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财务现状实施适时地分析探讨,并且实施有效举措,只有这样方能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

1.在筹资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由于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筹资决策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企业在筹资时,要对财务风险给予充分的关注,同时从如下几方面思考对策:

(1)举债规模要保持适度:就算是资金利润率超越负债利率之企业,也不可以没有限度地举债。负债过于庞大,会承负比较大的利息支付重负。举债时要兼顾财务平衡利益与财务风险,保持资本与负债之间的比例适量,保证财务安全稳定。

(2)减低负债利率:企业在举债筹措资金时,要注重确立企业优良信誉,争取借债条件优势,采纳尽量低的负债利率,进而缓解企业的财务重负。

2.构建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

在实施长期投资决策时,不仅应对投资项目将来效益实施对比与评估,而且为保证资本投资决策的准确性,一定要认真探究风险原因,并体现于项目之评估当中。

3.优化现金流量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现金流量,可资产负债率却约束着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结构,若要提升企业之市场竞争力,一定要改变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对资产规模实施结构性调整应采取如下措施:企业要结合实情确立合理之负债规模,同时审时度势,有效利用借款时机,并且要预测负债筹资的利用成效,权衡效益成本。

4.做好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搞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主要应注重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企业不仅要慎重思考和分析投资方案,而且要选择好筹资模式及比例,确立科学的资金结构,从总体上减低收支之风险,减少资金成本。除此之外,企业还需科学安排筹资与资金投放的时间及其资金之投向;

(2)在企业生产经营阶段中,要应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法去观测、预算以及监督财务风险状况,以便及时改进财务活动,控制产生的误差,同时制定出新的举措,把风险减少到能够控制的范围,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实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着的,企业主动规避财务风险对企业之生存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企业要对财务风险始终保持清醒地认识,并且实施有效防范方法与化解手段,只有如此,企业方能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地位。

作者:龙霞 单位:江苏日升纺织有限公司

第三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复杂的宏观环境

企业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财务管理主要的宏观环境有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等。这些因素在企业外部客观存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重要影响。对企业来讲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是无法预测的。宏观环境变化的不利势必对企业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客观认识

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只要出现财务活动,势必会产生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很多人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财务风险就不会出现,致使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就是淡薄的风险意识。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风险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决策产生的失误。防止产生财务决策失误的重要条件就是科学的财务决策。当前,我国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出现了主观经验决策问题,进一步导致了财务决策失误的发生,从而出现了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一)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对企业经营来讲最终目标就是获利,这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构建预警机制,需要不断完善财务收集传递信息制度,为企业经营提供完整的数据资料;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通过优良的会计信息质量,确保财务预警机制正常发挥作用。企业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应当从资金循环方面着手;坚持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运用现代化技术信息以及科学管理知识,在定量分析的同时对定性分析加强应用;对风险处理制度不断完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应预测或者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并且有效进行控制与处理;构建财务预警制度,贯彻落实每个人的风险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责任对象,并且联系奖惩机制,促使负责人提高警惕性。识别预警在企业财务风险中具体是指通过计算定量指标与分析定性问题,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通常来讲,能够利用下列指标展开分析:变现资产的能力。具体反映为流动与速动比率。负债情况。企业债务情况怎样,对企业财务风险程度可以直接进行反映,通常衡量的标准是资产负债率以及获得利益情况。使用资产状况。通常来讲,企业使用资产情况越好,表明企业财务情况越好。使用资产情况具体是对存货周转率进行考核。一方面存货周转率体现为企业管理存货效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变现存货的能力。这一指标数值越大,变现存货的能力则越强,企业销售产品的情况也越好。对企业盈利能力准确反映的指标就是总资产报酬率,它体现了企业总资产获得利润的能力。

(二)联系实际情况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财务风险是必然的产物,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前提下,财务风险更加无法避免。企业管理者必须站在市场的角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对成本费用严格进行管理,尽量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按照企业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编制出与本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应当对资产负债结构积极进行调整,提升变现资产的能力;企业应尽可能的提升运行资金的速度,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并且提高投资回报概率,进一步加快本金投资的回收速率;企业需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风险有效回避、控制、转移以及分散等,从而对财务风险进一步有效防范,这些对财务风险的降低与化解,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分析,企业财务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形成原因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对财务风险积极规避,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对财务风险的控制防范措施积极进行掌握。事实上企业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企业带来了损失,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了威胁,可是另一方面,在国际化经济、科学技术进步、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也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并且带来了发展机会,这也是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

作者:孙文利 单位:镇江市大祥百货贸易有限公司

第四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后不能完整地收回资金,企业对外投资后不能安全地收回投资金额和预期收益所产生的风险。如果企业赊销一批产品,要结合对方企业的资信状况等因素,测量资金回收风险,测算此次交易可能产生多少坏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收回资金。

(二)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而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收益分配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前者是用来扩大企业规模,扩张发展,后者则是增加股东的利润。这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牵制,因此在收益分配时要合理协调两者关系,避免收益分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产生收益分配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选择最佳筹资方式与适当筹资时机,规避筹资风险

1.选择最佳筹资方式筹资方式单一化,会使得筹资成本高,增大筹资风险。在筹资时,应遵循风险分散原则,尽量采用多元化筹资方式,债务筹资方式与权益筹资方式相结合,一方面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降低筹资风险。对于债务筹资,也要进行长、短期负债的合理组合,将负债的利息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2.选择适当筹资时机筹资不仅仅是企业需要资金就立即进行筹资,有时也要根据一定的时机,见机行事。筹资风险客观存在,要规避筹资风险,选择正确的时机很重要。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经济活动周期、现金流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筹资时机。

(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规避投资风险

1.控制投资期限、增加投资品种一般说来,投资期限与投资风险呈正相关,投资期限越长,风险就越大,因此,可以通过选择短期投资来降低投资风险;其次,增加投资品种,通过投资组合,能够取长补短,抵消风险。在分析股票投资时,可采用β系数分析法,如果β系数小于1,那么这种投资组合的风险小于市场的平均风险,是企业可以选择的投资组合。

2.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投资决策要采用科学方法和程序,由专家学者及富有经验的企业领导者紧密配合,经过可行性研究,选出最优投资方案。使用投资决策指标,如回收期、平均会计报酬率、净现值、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等,进行科学化决策。此外,设立决策责任制。作出决策的个人,要为自己所作的决策负责,一旦将来决策出现严重失误,那么企业就要追究此人的经济法律责任。

3.转移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模式,这样,对外投资的风险就由参加联营的双方承担,使本企业减少投资风险。此外,为某项风险进行投保,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采用转移投资风险的方式,可以将企业的一部分或全部风险转移给其他企业或机构,但是投资收益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行风险转移。

(三)建立健全应收账款控制机制,规避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的资金回收,有很大一部分是应收账款的回收。要防范资金回收风险,建立健全应收账款控制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赊销前,开展信用调查,对客户进行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的调查和评估;其次,对与客户签订的合同要严格的管理和审查,当发生坏账或其他事故导致企业无法收回应收账款时,为企业的利益提供法律的保障;再次,对于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要及时分析,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坏账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即使发生了坏账,也要继续催讨,尽量降低资金回收风险。

(四)协调兼顾各方利益,规避收益分配风险

风险防范论文范文5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10年7月-2013年7月接收治疗的患儿320例,其中发生护理投诉63例。儿科共有护士16名,年龄18~35(22.1±3.2)岁;学历:本科4名,大专9名,中专3名。

1.2方法

首先,建立护理风险因素防范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并选择3名技术水平高、护理知识性强的护理人员作为护理组员,对我院发生的63例护理投诉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

2结果

对63例护理纠纷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后,了解到引发护理纠纷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四类分别是护理差错类、意外情况类、服务质量类以及护理记录类。确定护理风险原因后,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防范对策,显著降低护理纠纷率。

3讨论

3.1儿科护理风险原因

3.1.1护理差错类:

护理差错类主要指的是患儿的查对问题,如用药问题、输血、输液以及标本送检等。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受到生理解剖特点因素影响,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尤其是婴幼儿出现不适,不能用语言准确、清晰表达,进而导致出现问题,如患儿呕吐后蒙被或者误吸,则易导致患儿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的现象;另外,对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士操作不够规范,导致出现外套管断裂在血管内的现象;对患儿进行输液时,间歇期间或夜间,小儿好动,易导致出现留置针滑出的现象,进而导致出血;此外,部分护士刚上岗,专业知识不强或者临床经验较为缺乏,不能对患儿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出现误诊,进而导致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3.1.2意外情况类:

意外情况包括种类较多,如患儿跌倒、坠床、坠窗、坠车、烫伤、骨折、割伤、气管异物、食管异物以及物品坠落砸伤等。另外,患儿自身发育不够完善,平衡功能不好,易摔伤;患儿对医院环境存在较强的好奇心,对危险认识不足等,进而易与危险物品相接触;此外,患儿家长安全意识不高,离开患儿时,将开水杯放置在患儿周围等,均会增加患儿出现意外伤害的风险率。

3.1.3服务质量类:

服务质量类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的态度和技术等方面,如护理态度差、技术能力低等。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其药物均为护理人员配置,如药物配置过早,那么易降低药效或者出现污染,不能保证治疗效果,严重者给患儿带来身体伤害;另外,护理人员错误计算药物使用量,出现药物量过多或药物量不足的现象,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较淡薄,对患儿护理态度不好。

3.1.4护理记录类:

护理记录类主要指的是护理记录内容不够全面、准确或者不及时。护理文书是对护理行为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其是对整个护理操作过程进行记录的重要文件。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记录不够重视,导致出现差错。

3.2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3.2.1实施护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能力: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将自身感受准确表达。因此,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培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内容,使护理人员能够对不同疾病和并发症的表现进行了解和掌握。一旦患儿出现异常现象,能够及时判断其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另外,在儿科疾病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护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增强自身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的护理效果,增强护理安全性。

3.2.2加强管理,安全用药:

为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要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尤其是对业务能力差、责任心不强、资历低以及安全意识淡薄的护理人员,要注重提高护理工作责任制,依据责任到人的制度;加强管理,增强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另外,注重加强用药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用药管理,使护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保证患儿用药的准确性、及时性;此外,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使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执行,确保用药的规范性,增强患儿用药安全性。

3.2.3严格规范护理文书:

保证护理文书和医疗文书的一致性,护理人员将患儿入院治疗到康复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真实、详细、及时的记录,并严格检查各个环节,每天认真检查、核对;另外,科室进行质量监控,定期审查护理文书,并在科室通报审查结果。

4小结

风险防范论文范文6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1风险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足够重视细节护理,防止出现风险事件。第一,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患儿的安全进行保证;第二,应积极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将疾病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使其对患儿的运动规律与饮食规律等进行充分了解,强化护患合作,从而避免发生风险事件;第三,定期巡视,以便可以及时发现隐藏的风险因素,从而使之被扼杀在摇篮中。

1.2风险识别

护士长以及相关护理人员应仔细对儿科病房中的护理资料实施研究,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应对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儿情况的不同而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有效制订相关的风险防范对策。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且患儿未出现并发症;有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且患儿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无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变化,患儿出现较为明显的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儿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风险事件主要是指在进行护理时可能出现的所有不安全事件。护理人员与患儿进行接触的时间较多,易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转变与维权意识的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在就医过程中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护理人员也将背负着越来越多的风险与责任。儿科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在治疗过程中很难积极配合,因此在进行儿科护理过程中,为降低护理的风险发生率,并儿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应足够重视护理管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护理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语

风险防范论文范文7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10年7月-2013年7月接收治疗的患儿320例,其中发生护理投诉63例。儿科共有护士16名,年龄18~35(22.1±3.2)岁;学历:本科4名,大专9名,中专3名。

1.2方法

首先,建立护理风险因素防范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并选择3名技术水平高、护理知识性强的护理人员作为护理组员,对我院发生的63例护理投诉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

2结果

对63例护理纠纷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后,了解到引发护理纠纷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四类分别是护理差错类、意外情况类、服务质量类以及护理记录类。确定护理风险原因后,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防范对策,显著降低护理纠纷率。

3讨论

3.1儿科护理风险原因

3.1.1护理差错类:

护理差错类主要指的是患儿的查对问题,如用药问题、输血、输液以及标本送检等。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受到生理解剖特点因素影响,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尤其是婴幼儿出现不适,不能用语言准确、清晰表达,进而导致出现问题,如患儿呕吐后蒙被或者误吸,则易导致患儿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的现象;另外,对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士操作不够规范,导致出现外套管断裂在血管内的现象;对患儿进行输液时,间歇期间或夜间,小儿好动,易导致出现留置针滑出的现象,进而导致出血;此外,部分护士刚上岗,专业知识不强或者临床经验较为缺乏,不能对患儿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出现误诊,进而导致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3.1.2意外情况类:

意外情况包括种类较多,如患儿跌倒、坠床、坠窗、坠车、烫伤、骨折、割伤、气管异物、食管异物以及物品坠落砸伤等。另外,患儿自身发育不够完善,平衡功能不好,易摔伤;患儿对医院环境存在较强的好奇心,对危险认识不足等,进而易与危险物品相接触;此外,患儿家长安全意识不高,离开患儿时,将开水杯放置在患儿周围等,均会增加患儿出现意外伤害的风险率。

3.1.3服务质量类:

服务质量类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的态度和技术等方面,如护理态度差、技术能力低等。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其药物均为护理人员配置,如药物配置过早,那么易降低药效或者出现污染,不能保证治疗效果,严重者给患儿带来身体伤害;另外,护理人员错误计算药物使用量,出现药物量过多或药物量不足的现象,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较淡薄,对患儿护理态度不好。

3.1.4护理记录类:

护理记录类主要指的是护理记录内容不够全面、准确或者不及时。护理文书是对护理行为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其是对整个护理操作过程进行记录的重要文件。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记录不够重视,导致出现差错。

3.2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3.2.1实施护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能力: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将自身感受准确表达。因此,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培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内容,使护理人员能够对不同疾病和并发症的表现进行了解和掌握。一旦患儿出现异常现象,能够及时判断其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另外,在儿科疾病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护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增强自身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的护理效果,增强护理安全性。

3.2.2加强管理,安全用药:

为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要加强护理人员管理,尤其是对业务能力差、责任心不强、资历低以及安全意识淡薄的护理人员,要注重提高护理工作责任制,依据责任到人的制度;加强管理,增强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另外,注重加强用药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用药管理,使护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保证患儿用药的准确性、及时性;此外,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使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执行,确保用药的规范性,增强患儿用药安全性。

3.2.3严格规范护理文书:

保证护理文书和医疗文书的一致性,护理人员将患儿入院治疗到康复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真实、详细、及时的记录,并严格检查各个环节,每天认真检查、核对;另外,科室进行质量监控,定期审查护理文书,并在科室通报审查结果。

4小结

风险防范论文范文8

加快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的思路和建议

推进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培育科技型畜牧龙头企业推进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畜产品质量的核心,是实现畜禽产品优质、安全、高效的重要手段。加大科技型畜牧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通过建设稳固的产业基地、拓展销售市场、发展深加工等途径,使小规模、分散饲养与大市场进行有效连接,使养殖从业者在加工和流通等诸多领域得到收益,形成畜牧业的良性循环。畜牧业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是解决目前小规模生产模式导致产品质量不稳、投入不足、产业化水平低、品牌优势不明显、无序竞争等问题的可行途径[3]。建立完善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应按照畜产品安全管理规律建立动物检疫检验机构、行业组织检疫检验协会、企业质量安全自律体系以及出入境检疫检验体系,这些机构应在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发挥其执法、监督、检查职责,使畜产品的生产、销售与消费置于严密的监控中,实现“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与管理,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4]。同时,要建立畜产品安全快速警报体系,专门应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的防范与补救问题。在日常管理中,相关部门应对屠宰场、规模养殖场、饲料生产经营等企业进行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残留、饲料和畜产品违禁添加物等的检测工作,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大对涉及畜产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力度,健全畜产品生产许可证、产(成)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畜产品的强制召回制度,从源头上铲除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滋长的土壤,切实解决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和病死畜的危害,有效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5]。

走生态畜牧业之路,提高畜产品质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废水和恶臭气体,已逐渐成为广大社区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的生活,使新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严峻挑战[6]。在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进程中,应重视环境保护,将养殖业中的生态保护列入最基本的质量标准控制之中,对养殖场地、禽畜粪便的处理、畜产品废弃物、病死畜禽的无公害化处理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降低各种畜禽病菌的滋生与传播概率,以免危害人类安全。因此,应尽早实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7-8]。大力发展现代参与式畜牧业现代参与式畜牧业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方式,即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使消费者共同参与畜牧业生产、加工、管理、投资和营销等过程,与畜牧从业者结成紧密的联结关系。现代参与式畜牧业主要针对工业化时代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违禁原料带来的畜产品污染问题,以及现代都市文明远离大自然和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所带来的各种“城市病”,消费者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变被动接受畜牧业为主动参与畜牧业,既可保证获得安全优质的畜产品,同时又找到了治疗“城市病”的有效方式[9]。现代参与式畜牧业包括生态畜牧业、观光休闲畜牧业与文化畜牧业。畜牧业经营者向参与者提供体验畜牧生产和乡村生活的服务,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积极展示国内外优质畜禽品种,并使之得到现代畜牧业科技成果带给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极大满足。

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可行的新型养殖合作模式

新型养殖合作主要模式———养殖小区养殖小区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环境下,符合现代畜牧业养殖规律且易于被接受的主要合作模式,它取代了传统落后的分散养殖,实现了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养殖小区模式将原来分散经营的养殖户组织起来,把生产同类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环节组织起来,把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起来。养殖小区的建设可以满足发展现代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10]。股份制运作模式,提升产业水平股份制养殖模式即畜禽散养户以畜禽、设备、劳力、资金等形式,加入养殖公司的股份经营管理,由公司统一提供技术培训及市场供需信息的方式与股东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公司负责向股东提供品种认定、畜禽防疫、疾病防治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帮助,调动股东养殖的积极性。公司各股东也可以原经营项目为主,管理经营自己承包的核算单位,采用融情、理、法于一体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原来的养殖、市场、技术等资源优势,充分调动每位股东的积极性,增强股东的责任感,促进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壮大,提升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采取集中寄养模式,实行公司化运作以规模化养殖企业为龙头组建核心公司,畜禽所有者将畜禽寄养于公司,畜禽所有者也可以公司员工的身份并纳入公司的管理,其场地、设备等原有生产资料若能达到标准要求,公司原则上应优先租赁。公司与畜禽所有者之间签订“统一人员管理、统一配送种苗、统一配送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疾病防控”的“五统一”寄养协议,公司将畜禽所有者应获份额的养殖利润和场地、设备租赁等费用实行按时分配。该模式有利于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公司化经营,让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落到实处。

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进程中的风险防范

保护养殖者的合法权益,稳步推进新型畜牧养殖业进程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要从维护养殖者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养殖者参与有关政策的制定,在履行中监督政策的执行。要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宽松环境,建立养殖者广泛参与和监督的机制[11],打通政府政策传递和基层民意表达的途径,让统筹城乡的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广大畜牧从业者的合法权益,稳步推进新型畜牧养殖业的进程。转变畜牧业发展观念,积极规避养殖风险从“三聚氰胺”事件到“瘦肉精”事件中得到的深刻教训是:应转变畜牧业的发展观念,树立为消费者着想和行业健康发展的全局观念。在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进程中,应实现由传统型畜牧业向生态型畜牧业的转变、由传统型畜产品向生态型畜产品的转变。建立切实可行的畜产品安全追溯制度,便于广大消费者进行监督,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12]。畜牧从业者要增强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对市场行情预判的准确性和养殖风险的应对能力,正确认识市场规律,积极规避风险,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13]。养殖业主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行情变化,当风险来临时,不必过度紧张,要对整个养殖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总结,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要借助统筹城乡发展的契机,参与到新型畜牧养殖的产业化队伍中来,共同延长畜牧养殖的产业链条,尽最大可能来规避养殖风险,实现畜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畜牧业规模化生产不可违背自然规律畜牧业规模化是指采用工业化思路谋划畜牧业,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通过工业的连续生产工艺来提高畜牧业的产出效率。在畜牧业中采用工业化生产技术一定要符合不同禽畜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不可随意扩大规模化程度。由于过度的规模化养殖中畜禽数量多、密度高,如有个别畜禽发病,则会迅速导致群体感染,加之反应时间短、应对难度大,群体一旦发病则极不容易控制。同时,规模化饲养可导致疫病交叉感染,饲养密度过高会导致畜禽抵抗力下降,加快了疫病的传播进程,造成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潜在风险[14]。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构建新型畜牧养殖业,应该遵循自然和生物学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畜牧业的现代化。#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