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地方文化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地方文化论文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1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日臻浓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有关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如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也相继出台。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特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诸要素的综合,并与地域范围内的环境因素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见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地方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很多地方也意识到不搞地方文化建设,发展就会遭遇瓶颈。广元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广元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加强地方文化建设,打造“女皇文化”、“三国文化”、“蜀国文化”等文化品牌。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被明确提及

高校作为教育系列的高层,是学生与社会的重要衔接口,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动优秀文化的继承上具有重要的作用。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他明确提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高校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依据。2000年初,已有学者认为未来校园文化将出现“在美美与共、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未来高校校园文化将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更具中国特色。”的一大趋势。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地方文化已成为共识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和高校教育的普及化,很多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办出特色,增强内涵,必须充分挖掘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地方性”内涵,除了在办学体制、专业设置上融入地方,还需要在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精神气质、工作作风诸方面与地方对接。而后者体现在校园文化方面。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人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在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不少地方高校在办学区位、资源、内涵等方面的劣势,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不佳,进取心不足。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加大硬件设施与专业建设的同时,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够,或者很重视,但特色不鲜明,效果不好。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要想增强内涵、办出特色,必须充分挖掘“地方性”内涵,显然,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这说明了国家大力倡导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四、广元地方文学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2

辽宁高校还具有多重可转化的人力资源。首先是教师资源。辽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队伍日渐庞大,教师素质也在日益提高,思想观念也在逐步转变。老师能够与飞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同步,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另外,辽宁高校的学生以辽宁省为主,他们对地方的了解较为清楚,情感也极为浓厚,形成热情与激情并存的资源与力量,而这两种人力资源是任何商业机构都无法轻易获得的,如果开发得当,巨大能量就能很好地释放。除了主观方面的条件外,客观条件也需要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布局、统筹,才能做到让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异彩。一方面,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区域比较局限,多围绕二人转、民众游等沈阳—铁岭一线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发掘力度缺乏。另一方面,文化发展的方向单一,未考虑不同群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对多种艺术形式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发力度不够。第三,对文化开掘深度不够。对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只是作为一种符号简单提及,其系统表现力以及完整性都无从体现,盲目模仿他省。各地单打独斗现象比较普通,各地文化之间缺乏互通与融合,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文化品牌,辽宁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及作为东北重要省份,其品牌形象的价值感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策略与方法

辽宁高校能弥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处不足,但目前高校像一个充满清澈甘露的巨大水库,地方文化产业又像是久旱无雨灌溉的农田,亟待清泉的滋润。然而,水库之水无法到达旱田,无渠无道、无法无门,进而导致水无用、田无产,优质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文化产业又是青黄不接,单纯依靠政府救济于事无补。因此,寻找两者相互交通的途径与方法显得极为必要。

1.内部运力:沿产学研相交错的脉络

高校应该将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将一切可以为地方服务的文化研究都进行整理归纳与开发,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努力开掘一切可以被发扬、推广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应按照受众需求而划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和文化产业,带领学生共同投身到这项工作与学习中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让学生懂得文化、热爱文化、贡献于地方文化。实地调研、田间教学的方法可以被广泛使用,新的媒介也可以为学生的文化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高校内部要形成良好的地方文化研究与转化氛围,不盲目跟随,更忌形成高大上的研究与教育格局,只能立足地方才能放眼全省与全国。高校间要形成文化产业研究联盟,同一课题要互通有无、相互合作,既提高效率,也能够避免重复研究与教育资源的浪费。

2.外部发力:走政企学相结合的道路

高校对地方文化产业进行深入了解后,要由政府来搭台,将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积极调动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排除二者的误会与分歧。政府的文化产业不能仅停留在行政决策的层面,其规划要强调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强调创意性、整体性与系统性。既要有成本意识,更要有价值意识,不能只作为政绩来对待。企业更要加强文化建设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营销层面。既要不断提高意识,认识到文化作为长远投资与回报的价值所在,要投资于实际的文化产业领域,成为辽宁地方文化产业的支柱与新生力量。

三、结语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3

1.全面学习与了解古代文学的需要。程千帆先生指出,中国文学中方舆色彩,细析之有先天后天的差异,先天者,原乎自然地理;后天者,原乎人文地理。无论自然还是人文原因,中国文学充满了地域色彩,这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研究中受到了重视,但教学中以时间为脉络的分期与讲授方式,造成学生对古代文学地域性特色了解的缺乏,必然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某一地域为窗口,在教学中渗透与引入其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帮助学生透视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从而弥补单一时间为轴来审视古代文学的发展之缺陷。因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不能忽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引入,这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特点提出的要求。

2.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依赖地域文化资源。现今中国高校教学改革出现面向经济、文化建设,面向地区发展服务的大趋势,古代文学作为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学科,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使传统课程教学焕发新的活力,从而也使学生从书本知识的单一获得转向实践考察理解与现实运用。这一实践教学的开展就要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依靠地域文献资源、地域文化生态资源、地域戏曲资源等开展实践教学。同时,每一所高校,都会受到其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浸润,校园文化、师生语言、衣食住行等都会带上地方特色,这些为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展开实践教学无形之中提供便利。

3.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保护的现实需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强和提升其人文底蕴,这也是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之一。而在教学中最能引起其兴趣同时又切实可行的途径是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对象,激发、培养其传承和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文化保护事业中来,成为本地文化保护的青年主力军。这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发动学生在文化保护的目标驱动下自主地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考证等方式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地方文化做积极、深入的了解,必将提升他们的地方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对地方文化保护来说,高校生源与毕业生就业地的选择都会带有当地地方色彩,从而使得高校学子在校期间与毕业后都会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势必对地方文化的建设发展、地方文化的宣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和推广作用。

二、地域文化渗入古代文学教学

地域文化以各种形式留存在今天的生活中,笔者认为适合引入教学的文化载体形式以传世文献、文化名胜古迹与地方戏曲三种为主。

1.传世文献资源的引入。许多高校都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对古代文人而言或为居留之地、或为漫游之所、抑或贬谪之驿,往往留下了大量吟咏佳作。以湖南衡阳为例,许多唐宋文人都曾过往,如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宋之问、张说、储光羲、齐己、苏东坡、秦观、辛弃疾等等,而留下吟咏之作的文人从汉代至清朝一直没有中断过,这些都是记录衡阳历史文化的珍贵传世文献。在教学中,将这些有关衡阳的地域文献资源渗入课堂讲解或作业中,来自衡阳和湖南的同学会对这些地域文献怀有乡土情结,更容易产生认同和求知欲。这类地域文献是我们探寻古代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重要文献。教学中,地域文献资源的引入,可以从多方面探索进行:首先,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课堂分析。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代表性地方风物,课堂讲解分析时可着重分析,同时让学生由此展开材料搜集与寻找,并形成对此作专门探讨的小论文或文章。从而强化学生地域文化意识,也使他们由一般性知识点接受转变为自己动手开展研究性学习,达到深刻理解和领会。例如笔者在课堂讲授到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衡阳雁去无留意”等涉及“衡阳雁”的诗词时,会引入学校所在地衡阳的雁城文化,激发他们对衡阳雁文化认知和了解的兴趣,再布置相关作业让他们通过文献查找来完成。其次,地域文化的专题讲授。学生们因为对本地文化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讲授有关本地文化的形成历史、传播与接受情况,如文人的贬谪与流寓带给地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历代有哪些文人居住和来过,他们的作品对当地文化的传播会产生什么作用。这些探讨利用得更多的是地方文献资料,因而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同时介绍哪些文献中会保留有关本地的文化资料,是以哪些文献载体为主,并结合今天传承和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对以往仅仅存留于故纸堆的概念性知识有更深刻的亲身感受。例如南岳衡山是许多文人都曾吟咏过的,那么我们可围绕唐代文人对南岳衡山由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的文化形成中有何作用的议题来深入探讨。再次,地域文化名人的学习社团。许多城市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本地历史文化名人,许多都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名片,学生也成立一些社团和兴趣小组专门学习和探讨这些名人留下的相关著作。比如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是衡阳人,学生就成立了船山学社,进行学习调研活动,加强对本地文化的了解。

2.文化名胜古迹的探寻。名胜古迹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相映生辉,相得益彰。但凡有名胜古迹处则有文学产生,而文学的流传又有助于名胜古迹之名声流传的久远与广博。有鉴于二者之亲缘关系,开展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少不了对文化名胜古迹的探寻。(1)地区名胜文化采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阐释触景生情对创作的重要性,文学学习也一样要讲求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让学生通过地区名胜文化采风进入情境感受文学不失为有效途径。许多城市融名山名水名城为一体,自然也有不少的名胜去处,这就成为所在高校进行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文化生态资源。现今许多学校文艺学科都组织学生进行文化采风来培养学生,这即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笔者所在高校,每年都会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选择地区名胜进行采风学习,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实践能力不失为有效尝试。在对名胜古迹的采风活动中,可先要求学生熟悉历代吟咏此名胜的佳作,让他们在情境中感悟古人,同时也可让他们创作相关拟作,在习作中感受古人如何描绘胜景。(2)文化古迹的实践考察。文化古迹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历史的见证,也是地域文化灵魂的彰显,同样也是古代文学开展实践教学不可忽视的。选择高校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作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课堂,将存留在文本上的文学作品转变成实物和古迹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形式呈现给学生,无疑加强了熏陶和感染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文化底蕴。以衡阳市为例,留存的文化古迹就有石鼓书院、杜甫墓、杜甫祠、禹王碑、南岳碑刻,借助对这些古迹的考察,同学们可以在情境中走入古人的生活,从而感悟文学的魅力,也体会古人咏物论史的具体情景。#p#分页标题#e#

3.地方戏曲资源的渗入。戏曲文学是元明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表演作为基础的特点让戏曲文学的学习不能单独停留在平面的剧本文学,而应该触及和扩展到对戏曲舞台艺术的了解。但古代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因而引入地方戏曲资源成为了解戏曲舞台艺术的捷径。地方戏曲资源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亲近感、就地取材的便利性以及教师与艺人间的直观互通性等,为高校教改创造了切实可行的有利条件,同时独特的地方戏曲品牌资源是乡情教育的典型材料,也是学生独特审美视角教育的最佳方案。具体的引入方式可依当地的戏曲资源情况而定,方式之一,可以请本地优秀的戏曲演员来演绎经典戏曲作品选段,演绎的形式可以直接请入课堂演唱文本,也可以针对课堂讲授需要,先录制好相关唱段的视频,在讲授过程中逐步播放。这种演唱往往加入了当地戏曲的地方特色元素,而且时间长短、演唱内容等可根据课堂需要而定,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家乡气息,另外也比网络戏曲资源更能有针对性地配合教学。方式之二,成立兴趣小组,搜集整理当地的戏曲资源,了解地方戏曲发展情况。如笔者曾指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形式对祁剧、衡州花鼓戏、衡阳湘剧和衡阳渔鼓等衡阳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做调查研究。

三、古代文学教学实践参与地方文化保护

地域文化渗入教学的同时,教学也可参与到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让他们成为地方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可行的方式大致有:

1.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增强本土意识。高校青年学生是当地建设的生力军,也自然将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承者,那么在校期间培养其地方文化保护意识,必然对今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开设地域文化课程,以课程为载体,增强学生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意识不失为其中重要的途径。如开设一些地方戏曲欣赏课程、地方民俗文化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也系统了解地方文化,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本土意识,在这一过程中也进行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工作。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本土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积极投身地方文化保护和宣传,从而为本地文化宣传增添新力量。

2.实践教学参与保护。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在现实中必然需要以具体的文化实体或文献文本为参照对象,那么我们在选择这些参照对象的时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文化景点、本地古籍文献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则在将书本知识转化到现实运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当地文化知识的了解,熟悉了地方文化保护,从而让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讲到文人的贬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著名文化景点,让学生考察这些景点有哪些文人在贬谪之时曾来此登临赋诗题文,历代主题有何变化,查找这些景点的历代文献记载,并要求以作业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在这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本地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通过查找历代文人的题咏,则既增强古代文献知识又培养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自发地投身于本地文化的保护与宣传的事业中来。

3.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的参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教育必须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使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高校改革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它需要学生立足所学,从实际背景和问题出发,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从而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提升自身能力。具体到古代文学的学习,则需探究地进行,这既包括对古代文学本身的探索学习,也包括运用古代文学知识去探究社会生活。那么地域文化则可成为学生运用古代文学知识来分析社会生活的重要对象。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时,以当地地域文化为对象展开研究,如探讨古人吟咏当地的文学作品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讨论当地街道、道路命名中体现的文学作品之应用,分析当地楼盘命名及宣传中古代文学作品之显现等等,这些研究性学习项目以当地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古代文学知识对此进行探讨,从而达到运用古代文学知识去探究社会生活的目的,也提升了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地域文化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分析对象,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所关注,并展开分析探讨,这无疑是对地方文化重要的传承性保护。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4

首先,授课教师本人要关注现实生活,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需。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信仰危机、精神颓废、道德滑坡、行为失控、沉迷网络等现象十分严峻,他们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周围的关心,缺少精神和信仰,缺少承受力和责任感等等。这一切都使我们意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明显的失衡状态。人文精神的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古代文学课程主要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它在实用性、技能性等方面远远逊色于当今的热门专业。但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教授曾指出:“我们认为,从培养人,塑造人的任务出发,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1]。人文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不像科学技术那样明显直观,但更为根本。为此,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甚至指出“忽视或轻视文科教育,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2]。只有教师的认识水平与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古代文学的人文教育才能落到实处。“一个既有着很高专业素质同时又有着很好的人文素质的教师,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人文教育意义,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精神资源。”[3]因此,我们在呼唤古代文学教学要面向现实生活的时候,要审视我们的教师是否具有人文情怀,我们的教育行为是否具有人文性。

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时,要把教学当作实现教师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途径与方式,而不仅仅是自己谋生的工具和职业;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的共处中,不能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使自己的人文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思想和人文精神;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使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而不能一味地机械讲授、强硬灌输。其次,一个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团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也至关重要。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曾指出:“知识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合作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就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最大的援助也是来自其他教师”[4]。教学团队要关注现实生活,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从而达到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的互动。教学团队还应该共同承担教学使命,在团队成员间培养互相协作的团队作风,逐步建立有效的“同伴互助”、团队合作机制,实现“1+1>2”的整体超越。同时,教学团队在理念上更应该坚持以学生作为主体,“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学生纳入到教学团队中来,形成大教学团队,不断扩展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阵地。如教学团队可以指导学生成立话剧社、文学社、演讲协会等多个相关社团,将古代文学作品搬上舞台。教学团队还可以邀请学术界知名人士常年开设“名家讲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还可以开设学生讲坛,由学生主办、学生主讲。总之,只有在这种大课堂的快乐互动中,古人之心与今人之心才能连通,古代的文化生命及其文化魅力才能为当今学子所传承和延续。

二、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坚实基础

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曾经再三强调:“研究古代文化文学,是为了现在活着的人,不想到这一点我们的研究就没有意义”[5]。我们要把古代文学教学与古代文学的专业研究区分开来,因为毕竟学生中以研究古代文学为终极目的的人占少数,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应使大多数同学感受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而不仅仅是枯燥的考据、考证和呆板的文学历史陈述。所以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古人的喜怒哀乐和吟咏歌哭,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选取教材的开放式策略

开放式策略是指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使教材由单一变为多元的一种教学策略。教材开放是古代文学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重要途径。教材开放的目的是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以便能更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材,从而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材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也就更活跃了,开放性教材这汪“活水”为学生多角度地、深入地理解教材提供了依据。教材开放策略,能使学生借鉴课外读物,扩大知识容量和学习视野,让学生有条件、有机会从不同的区域中感知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辨析、思考、选择、综合的能力。其辨析、选择、综合的过程就是其科研、创新的思维发展过程。在文学作品选方面,也可采取开放性的原则。如在选择一种与文学史配套的作品选本的同时,还要向同学推荐其它有关选本,并介绍各自的特色,鼓励同学们课下根据个人兴趣,阅读有关作家的专集、选集乃至全集。这样既保证同学在各种考试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又不囿于成见,不少学有余力、兴趣浓厚的同学就能找到继续深入、拓展学习范围的途径。教师还应注意阅读国内外的学术刊物和新出版的有关书籍,关注学术会议的动态,获取最新信息,及时把学术界前沿的新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来,讲授有关材料的新发现、学术界的新观点,使文学史知识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丰富教材的内容,而且能使古老的文学史充满现代活力。

2.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性

我们的做法是借鉴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把古代文学教学视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讲解作品时,不仅要阐释作品原来的创作动机和本来意义,而且还要阐明文本的内在价值和对我们现实所产生的意义。这样更能拉近古代文学作品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距离,以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这比单纯的思政工作来得要自然与深刻。我们还可以联系学生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例如联系当今学生人生经验、职场经验匮乏的实际情况,可将《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公关艺术、王熙凤的理财能力、薛宝钗的人际关系学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古代名著《红楼梦》的同时,开拓思维,积累生活知识,并增长现代职场实际生活经验。又如联系当代大学生在挫折与苦难面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的现状,可为他们讲述司马迁等为理想、信仰而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以及苏轼面对苦难与得失的豁达生活态度。苏轼一生三次被贬,但他仍然超脱物外,随遇而安。当他年过花甲,以抱病衰老之躯从荒远的海南岛被赦还仍毫不在乎地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欧阳修也是一生几经磨难,但他对这一切不以为然,认为“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教师在授课时可号召大家学习古人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真正把古代文学教学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来。#p#分页标题#e#

3.溯源地方的课程拓展

大学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直接为社会服务成为大学日益重要的使命。大学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教学与科研中服务社会,就会使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变得更富挑战性,也使学生的学变得多姿多彩。大学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纯理论性知识的同时,吸收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和本土性知识,这样才能拓宽大学传统的学习空间,使大学不光只是教师、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平台,而且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有专长的人与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场所。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内容与现实社会的隔离,古代文学教师更应该在面向地方的社会服务中,将研究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将地域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如立足于湖南常德这样一个经济建设正在加速发展、文化底蕴相对深厚的“湘楚之地”,古代文学教学也要尝试“走出课堂、超越课本”,才能抓住建设“文化大省”的时代机遇。任课教师应加强古代文学与湖湘地方文化的结合。如常德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适合本地土壤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虽然根基深厚,但缺乏系统性,需要我们加以挖掘、整理、发展、提升,才能为建设文化大省服务,湖南文理学院古代文学教学团队在这方面就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如梁颂成教授主持的“杨嗣昌整理古籍”和《龙膺集》分别成功申报了国家古籍整理和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梁颂成教授还主持了常德市委市政府重点资助和点名项目“常德历史文化名城”课题的研究工作,还有刘孟初教授主持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湖湘迁谪文化研究”,李琳老师主持的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洞庭湖水神信仰研究”等等。这些课题将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与常德地方文化结合起来研究,在地方文化建设应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古代文学教师还依托常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了常德市的文化建设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常德古代和今天的地方文化。这样将书本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仅能使枯燥的古代文学学习变得鲜活生动,还能让学生学为所用,学有所用,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面对在网络、影视、书刊等多种媒体环境下成长的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古为今用和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采取灵活多样、切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实施教学:

1.在讲授时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古今联系法和对照式阅读法、对比分析法。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介绍古代文学在国外的影响及国外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现状。如《三国演义》在日本的影响、《好逑传》在德国的影响、日本对《聊斋志异》以及欧美对《红楼梦》的研究情况等。二是用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如《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三言二拍”与《十日谈》、《西游记》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杜甫的诗与日本松尾芭蕉的俳句等。三是按作家、分系列、分析讲解古代文学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影响。如教师不妨以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寻李白》和闻一多《李白之死》为切入点,引入对李白的专章教学。在讲解李白的乡愁与乡思时,可再将其《静夜思》、《渡荆门送别》、《春夜洛城闻笛》与余光中的《乡愁》作对照式解析,从而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时与钟阿城的《棋王》结合起来,讲《聊斋志异》时引用高晓声的研究成果,讲《红楼梦》时联系王蒙的《红楼梦新论》等。

2.组织课堂讨论和实施学生讲授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出话题,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或分组讨论,最后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总结发言。笔者曾组织过几场气氛异常活跃的课堂讨论,如先秦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唐诗繁荣的原因、《左传》与《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优劣等。在讨论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家各抒己见,在争辩中互相补充,在补充中互相学习,创造性思维方式得以养成,求异思维得到了共同提高。在必要时倡导学生讲授制。学生讲授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给学生讲课的教学形式。“学生讲授制”不仅使学生参与到学的行列,还使学生参与到教的行列中来,这是教学思想上质的飞跃。“学生讲授制”旗帜鲜明地强调“学生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着学生,一切是为了发展学生。“学生讲授制”这种教学方法的良好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年龄相近的学生,最近发展区相似,他们所说的话最容易被同伴所理解。学生讲授制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了解他们自己的人恰恰是他们自己,他们知己之所长、所短、所欲,最能体现心与心的沟通。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影视、DVD或VCD、幻灯机、录音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讲解与播放相结合,图文并茂、声情互动,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感染学生。在讲解诗文名篇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作者肖像和相关图片,对作者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让他们边看边听声像文件并跟随朗读,古诗文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就在朗读中得到进一步体味。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一些能体现诗词内容和意境的FLASH音乐动画片,用这些现代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深奥抽象的古代文学变得简单而动人,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在课堂上播放和古诗词相关的歌曲、播放以古代作家作品为素材的影碟等都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4.通过经典篇目的赏析,示范给学生分析作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写现实性较强的赏析性和评论性文章。可以通过布置课堂作业、课下批阅后讲评,或者布置课后作业并以讲评的方式进行。学生往往会挖掘某些作家作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对课程的学习。笔者曾经在讲过诸子散文一章后,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写一篇评论诸子散文的感悟文章。结果,很多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对韩非子、庄子等散文中的思想,选取了一种或几种进行分析,并针对当今社会的很多现实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很多篇目都极具个性,创意颇多。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5

首先我馆加大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的收集和保护,屯垦戍边文化是兵团党史文化的历史源泉,让历史与现实相融合,进一步拓展创新兵团党史文化,从而正确引导舆论导向,铸造打击“三股”势力的有力思想武器。兵团人自制工具、以人拉犁,建立了大批团场城镇,繁荣发展教科文卫事业,先后建起了石河子、五家渠、北屯、阿拉尔、图木舒克、铁门关6个军垦新城。与此同时,兵团通过交流融合,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及西域文明优秀元素,进行消化吸收、改造继承,孕育产生了集各民族、各地域优秀文化为一体,以时代追求为主旋律的兵团党史文化。我馆藏有千余册,主要包括:兵团年鉴,兵团统计年鉴,各师、农牧团场、企事业单位的史志,有关兵团的政策汇编及政治、经济、文化类书籍,如兵团人在改造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党史文化,催生了小说《军队的女儿》《多浪河边》;介绍兵团辉煌事业的《王震回忆录》;获国家科一研成果奖的《新疆长治久安论》;歌颂支边青年的《天山脚下的北京支青》。这些优秀作品影响和感染着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转业军人等纷纷走进兵团,兵团人以兵团的多元性文化为特色,有目的、有步骤地建立了各相关单位的兵团特色文献藏书系统。这些资料具有特别的收藏价值,对继承和发扬兵团优良的文化传统起着重大的作用。50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始终以屯垦历史、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利用兵团文化建设的优势,开展社会文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形成一批以西域历代屯垦史兵团屯垦社会文化艺术为方向的研究成果。

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兵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赋予兵团党史文化新内涵和要求。兵团创作出一批以对口援疆等党史题材为主的文化作品。如:歌舞剧《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加快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的转变,兵团党史部门编撰出版《兵团史料选辑•城镇化专辑》,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高干部群众屯垦戍边的责任感、自豪感,兵团还陆续出版了《兵团读本》《兵团精神礼赞》《屯垦戍边理论热点面对面——职工读本》等党史文化作品。以上这些都已成为我馆今后资料收藏的主要方向。其次大力挖掘新疆民族地方文献,为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辽阔美丽的新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内涵,古丝绸之路的开通等使新疆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全疆20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达1000万以上,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分布格局。2001年我校成立了西域文化研究所,开始对古丝绸之路上厚重的西域文化的历史进行探察。作为文献信息收藏中心的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西域文化研究以及民族学学科发展需要,图书馆与西域文化研究所通力合作,通过图书征订、馆际交流等各种手段,广泛收集西域文化与丝路文化研究的古籍新书,共同组建了特色馆藏西域特色文献库。近年来,民族学学科建设也得到学校的重视,2010年已正式被列为校内重点学科。地方民族文献既能反映地方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社会发展的历程,所以它是我馆建立特色文献库的又一个收集重点。由于塔里木大学本身民族学生就占到三分之一多,今后我们在收集、保存西域民族文献时必须在西域民族界定方面准确把握,它主要涉及包括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礼仪、诗文戏曲等资料。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馆现有文献除通过各地史志办收集整理相对完整的各地方志、各县志、各团志以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文献,如西域文献、各时期、各地方史料和考古方面的文献。如维吾尔族诗人哈吉•玉素甫著有爱情叙事长诗《艾里甫与赛乃姆》。雪犁主编的《中国丝绸之路辞典》,总结中外学者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成果,介绍“丝绸之路”沿线的历史、地理、人文、科学。《走进新疆》是一部可以让您了解、认识新疆全貌的书,该书坚持“厚今薄古”的写作原则,着重介绍20世纪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疆,其使用价值和史料价值极高。此外只有大力收集和整理有关新疆的专题和书目索引,才能够加以充分利用,体现其重要价值。关于新疆研究的史学论文索引,《西域史地论文资料索引》收录论述新疆历史的论文篇目8000余条,分地方史、民族史、经济史、文化史、考古、历史地理和历史人物七大类。综上所述,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地方高校差异化发展的有效举措,在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注重提升特色文献资源的内涵品质,还要突出专、精、深的要求,并且立足本馆特色馆藏资源开发,开展与自身特色相适应的读者服务工作。馆藏特色文献库的建设模式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开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是落后民族地区高校立校强校的重要途径。塔里木大学图书馆西域民族特色文献和兵团文献库的建设工作目前尚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对于前期建设中出现的图书采集过泛、盲目追求大而全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从更广的范围、更深的角度较好地完成民族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工作。

作者:张玲 单位:塔里木大学图书馆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6

一、当前教育期刊面对的利好形势

当前,有较多的政策利好能使期刊健康持续发展,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4月28日刘奇葆部长在“期刊发展茶叙会”报告中批示:“期刊是主流舆论阵地,要发挥有能力做内容的优势,并在传播方式上及时创新……使期刊跟上时展的步伐,坚持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同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传媒和新形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形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了2020年发展的宏伟目标。2014—2017年的全国“两会”中,“全民阅读”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上这些对于我们期刊界来说都是政策利好,我们要抓住这些利好机会及时发展壮大自己。具体对于编辑而言,就要依靠期刊多年形成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深耕主业,延伸产业,在跨界和融合中实现期刊的“媒介平台价值”,做好期刊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不断增强期刊影响力。这也应该成为期刊业界转型创新的共识。期刊创新的前提是有优质的内容,而优质内容的提供者是作者,因此,我们要重视作者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期刊高质量地发展。

二、当前教师作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抄袭毕业论文、教授抄袭学术研究论文、教师找“”写职称论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有机会长期和一线教师接触,笔者特地与教师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从中了解到教师找人写论文也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如教学任务重,教师和学生一样面临繁重的作业和考试负担,心理负担非常重;教师在百忙之中要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忙不过来,抽不出时间写论文;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和名声,而评定职称需要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工作压力和时间不够用让很多教师疲于写专业论文……这些都导致教师缺乏写作动力,而为了评职称或评优秀骨干,不得不找“”帮写文章的因素。

三、解决对策:结合新形势,利用“期刊+”的思路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需要多途径地挖掘和培养热爱写作的作者队伍。良好的作者队伍是期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编辑除了要善于利用期刊舆论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的优势来培养作者队伍,还应该根据“坚持内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指导思想去挖掘和培养作者队伍,要多途径约稿。下面,笔者拟结合“期刊+”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如何利用“期刊+”的思路来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从而促使教育期刊能拥有一支较高质量的作者队伍。

(一)利用网络平台培养作者队伍

针对作者来稿发现亮点,这是编辑工作中最基本的培养和发现作者的途径。除了以前本人在《对当前教育期刊教师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一文中介绍的培养教师作者队伍的方法,笔者还结合当前教育新形势多途径地组稿。比如,当前互联网的条件下,很多教师会把自己的教育研究论文或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教育创新思想等到自己的微博或相关教育网站或论坛上,对此,编辑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比如,笔者从江苏某教研员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相关文章中了解到,徐州市对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工作抓得比较好,同时对中小学课题研究支持系统的研究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并了解到该市的课题研究做得很扎实且经验丰富,做法成熟。考虑到我区的课题研究工作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为了让我区的教师有机会学习该市的优秀课题研究经验,也为了能从中挖掘一批优秀作者,笔者特地利用网络平台主动联系该教研员,请她牵线搭桥,帮我刊物色一批课题研究骨干或热爱写作的教师,由编辑与其联系组稿事宜。从后来该教研员联系到的相关学校提供的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来看,这确实有助于编辑从中发展一批有较好写作潜力的作者。另外,在“期刊+”思路下的教师作者队伍培养,编辑不应止步于挖掘作者,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开展指导和论文写作指导,还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为有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丰富课题研究工作经验的学校搭桥牵线,让他们到课题研究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学习取经,从而一方面有助于学校丰富课题研究开展经验,另一方面也促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和论文写作方向,以便丰富教师的写课题研究论文的资源的同时,又能为期刊带来更优质的稿源。这应该可以说也是“期刊+”思路下编辑应该具备的发展眼光。

(二)关注当前教育研究方向或动态指引作者写作方向

教育期刊编辑要关注世界及国内教育动态,及时掌握前沿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动态。比如,全国各地大概有哪些教育研究或动态,当地学校的教育特色或正在研究开展的工作是什么,等等,最好都能大致涉足。如对于正在开展课题工作的学校,可以发挥编辑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让他们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和写论文的方向。如北流市某小学的课题项目“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创新课程———在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有机融入地方文化教学的研究”工作,笔者了解到他们开展该课题已有较长一段时间,需要发表中期研究论文成果,于是,笔者让他们先发中期研究报告,结合课题研究报告给学校提出中肯的建议。比如,该校课题命名为“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创新课程———在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有机融入地方文化教学的研究”,可从他们的中期研究报告中,编辑根本没有找到相关的体现“互联网+”的操作方法与主题。为了促成学校写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论文,笔者给学校提出了如下写作建议:

1.课题研究的名称涉及“互联网+”,但是研究报告中却甚少体现这一内容,仅见“上网学习”字眼,建议对“互联网+”的定义做清晰的界定,并提出利用互联网的详细思路,这样才能引导课题组成员往这个方向去做相关研究与撰文。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应该有相关文章,前期工作涉及内容偏少,建议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调整方向或思路。如可以往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实施课程评价,以及利用“互联网+”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等方面去思考。

2.建议课题负责人整理一篇关于该课题研究的总的文章,统领其他课题参与者所写的文章。写该课题研究论文的思路:提出为什么要开展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课程研究的问题,论述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及其背景→(实施过程)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条件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调查研究确定开发的内容与方向;如何按学科开发,开发效果如何(课题负责人最好能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效果或出现的新问题是什么,或点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思路。同时,还应穿插补充校本教材编写是否有系统性,编写设计教材的思路是什么,校本教材编写过程其实是从隐性课程变为显性课程的过程,对于这一变化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是否接受,开发后的效果能否出来,学生反馈的情况如何,等等。

3.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的做法,具体请主要做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和经验来介绍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比如,如何根据本学科特点来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整理的校本课程教材结合到本学科具体是怎么使用的,效果如何。

4.对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课题负责人或管理者具体是怎么做的,在介绍相关经验时最好能结合某些教师的个案来谈。这类文章主要是学校管理者或课题研究负责人总结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经验,以供其他学校学习和参考。

5.地方文化与语文、艺术等课程资源整合的做法或模式。有哪个学科的教师对于整合课程资源有值得推广的模式或做法,建议他们总结成文,介绍整合课程资源做法时应务必结合本学科的具体课例来谈。

6.对于课题研究精神和经验掌握比较充足的教师,且结合课题研究经验把课上得比较好的教师,建议其整理好相关课堂教学案例或课堂教学实录(获得过市级以上奖励的更佳),每一教学片段部分加入设计意图或专家点评(专家可请特级教师或教育局教研室的学科负责人)。以上建议对于该校加深课题研究深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有助于教师在写结题论文时有明确的写作方向,最重要的是能为期刊组到一批优质课题研究稿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区域优势,从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中挖掘和培养作者

笔者所在的单位在广西首府南宁,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很多大型教科研活动都是在南宁举办,如“名师的力量———2017年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基础教育高端论坛”“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组专家能力提升培训会”“广西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等活动,编辑如果抽空去参加相关活动,就能第一时间掌握相关的前沿活动信息,也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挖掘和培养作者。这应该也可以说是“期刊+”思路下培养作者的新思路。如果期刊社有能力,最好能利用良好的资源来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学习活动,从而使编辑既能及时掌握一线教师们的教学困惑,通过组织平台让他们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为期刊提供最新的一线教学资源论文。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7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传统文化;规律;对策

当今时代,地方经济文化与地方高校文化高度互补、深度融合。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重要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地方高校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的数量和学生数量已分别占全国高校总数和学生总数的90%以上。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是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在实践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1]。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必须不辱使命,努力承担起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传统文化建设的规律辨识

(一)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辨识。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既彼此依赖又相互制约。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在推动经济发展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早已不是昔日的“象牙塔”,而是从社会边缘日益走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此培养的大量大学生给当地各类机构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高校里高级知识分子云集于此,成为当地最大的智力集团,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尤其是高校里众多科研成果的转化,校企合作中的产学研结合,直接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注入活力,推动地方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文化的制高点,也起着对地方传统文化加以弘扬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地方文化的品位和推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也使地方发展对地方高校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谋求更好的发展,也特别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因此,地方高校要不断发展,其对地方政府的依赖还会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又相互制约。地方政府作为地方高校的业务主管单位和财政投资主体,二者相互依赖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需求,这就必然引起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干预,比如控制高校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等。同时,地方高校的发展和壮大,在某一时期或领域,也会制约地方政府的决策或行动。

(二)地方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辨识。地方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地方传统文化涵养和熏陶着高校校园文化。通常情况下,我们将高校校园文化归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类。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多元文化成分给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高校在本地的长期发展中与地方传统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逐渐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形态。向来被称为文化殿堂的高校,本身也是社会组成中的一个子系统,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始终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根植于地方传统文化之中。高校师生长期工作、学习、生活于当地,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使他们“三观”的形成也打上本土化的烙印。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地方文化也随之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高校处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最前沿,能够及时吸收地方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从而促使地方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在融合中向前发展,使高校最终成为地方文化的创造者和弘扬者。正是高校与地方文化不断的交流碰撞,使得高校校园文化能紧跟时展,并展现出自己传统性、时代性、独特性的一面。与地方传统文化相比,高校文化往往更具前瞻性和国际性,其先进的文化思想能够为地方文化带来新活力,最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辨识。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课程文化是重要载体和有力工具。从广义的文化来理解,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三大类。本文从的狭义文化来理解,课程文化主要指课程的精神文化,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本身蕴含的精神文化,二是课程教学和研究中通过课程思想、理念所蕴含的精神及情感,具有教育和文化的双重属性。而地方高校课程文化因其承载内容和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又被赋予其特有的特征和功能。首先,课程文化具有民族性。课程文化本身源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必然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导致特点不同的课程文化。因为课程文化是历史积淀、民族文化的精华,凝聚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其次,课程文化具有传承性。文化是不能以遗传的方式获得,而必须以一代一代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传承是文化延续的根本条件。美国学者墨非说:“可以万无一失地说,几乎所有文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都是来自传播。”[4]可见,课程的产生就是因为文化传承的需要,不传承文化就不需要课程的存在,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和工具。最后,课程文化具有工具性。课堂教学是传承文化的最重要途径,所以课程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工具性的色彩。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传承文化,课程在教育中充当着典型的工具效用。

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传统文化建设的对策解析

(一)构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以来,我国政府机构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由过去那种全能型、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是,目前的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直接管理和干预依旧突出,仍然是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决策者。由于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实质上是上下级隶属关系,地方高校在业务上必须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必须加强协作,保持良性互动,构建协同发展的和谐关系新格局。第一,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明确地方政府的自身定位,打破地方政府大包大揽、集多重角色于一体的弊端,依法释放相应的权力给高校,使地方政府从地方高校的领导者逐渐转变为地方高校发展的服务者,为地方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二,完善地方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配套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应积极主动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依照《高等教育法》建立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度建设,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第三,合理分配教育权力,力争做到大权集中、小权分散,具体管理交给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使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得到落实。第四,努力解决资金困难,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地方高校也要克服坐、等、要的落后思想,积极拓展其他经费渠道,比如企业赞助、校友捐赠、科研成果转换等。第五,搭建地方政府和高校之间的教育中介机构,比如高等教育决策咨询机构、拨款中介机构、评估中介机构等。这些中介机构作用突出:一方面,它们能够以高等教育代言人的身份向政府提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政府助手的身份给高校施加相应的责任。当前,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成立多样化的中介机构势在必行。

(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与地方传统文化融合。首先,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中,要着重以校园建筑、校园景观、公共设施等为依托,使它们成为展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平台,把它们打造成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物质成果。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成果能够鲜明展现出高校的精神文化,甚至体现出高校的综合实力。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高校的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越来越强,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吸收借鉴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整合、历练出更加包容的胸怀与魄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引领,做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时代文化的引领者。同时,地方高校在校园景观、建筑和公共设施的打造过程中,也要结合校园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地方高校还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秀文化成果,结合地方传统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景观。其次,在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中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高校的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文化积淀的精髓,是被高校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理念与价值。它深受时代和地域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包容性。地方高校在培育精神文化时,必须吸收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与校园文化进行因地制宜的整合。具体来说,地方高校的文化要具有其独特性,需要以地方传统文化为支撑,从中凝练内涵,使高校精神文化更具地域文化色彩,并从校风、校训等方面得到具体体现。高校的师生员工将这种校园文化加以内化,通过继承和传递,潜移默化成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

(三)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和创新课程文化。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或地方课程纲要指导下,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特点,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为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自主开发的一种课程”[5]。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课程开发的补充战略,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的出现也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6]。地方传统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我们要在课程实践中,很好地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这个优势资源,带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文化的创新。国家高校课程设置是比较宏观的、带有普适性的,要适应和突出本地特色,需要校本课程的补充和完善。只有将地方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融入到高校整体课程中,才能促进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把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校本课程中,首先,要精选人员,组建好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其次,对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和高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做好调研,确立课程建设的具体项目和目标。再次,在前期的遴选项目中确定优质项目,组织编制课程实施方案并实施。最后,构建课程的评价体系,并对前期的课程方案进行反思和修订。总之,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校园优秀文化资源,研发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并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必修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这既有利于高校学生充分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增强对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特别是文化鉴赏和人文素质提升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探索,2017(2).

[2]肖玲俐.地方院校发展定位趋同化现象探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

[3]申晓辉.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传统文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11).

[4]李兆前.试论艾略特的文化传播观[J].社会科学论坛,2014(7).

[5]霍志宏.利用陇右文化资源着力开发校本课程[J].甘肃教育,2014(11).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路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高校社会服务不仅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1]。因此,作为高校内设机构之一的图书馆,不仅承担着为本校师生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职能,同时还要面向社会,为高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做出贡献。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服务形式单一,服务范围狭窄”等缺失[2]。事实上,诸多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0月31日),若以“高校图书馆”和“服务地方”作为关键词来检索中国知网(CNKI),可以找到500多篇的相关文章,而且文献数量从2007年开始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若以“高校图书馆”、“融入”和“地方”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能够查到的论文不足5篇;如果以“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和“地方”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关文献。有鉴于此,主要探讨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问题,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虽说“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由来已久”,并且“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3],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日益走向深入阶段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更要进一步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服务,这是新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首先,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党的报告明确提出:为了更好地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迫切需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4]。要实现这样的文化发展目标,全国各地的公共文化机构都要充分发挥服务效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自然包括当地政府管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除此之外,地方高校管理的图书馆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智力支持和文献服务。其次,这是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当前阶段,我国对外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格局看待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发展要因地制宜,重塑当地文化”[5]。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大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在资源建设、文献服务、文化传播、数据统计等方面敞开服务空间,为各地的文化形象传播和文化品牌打造提供技术支持。再者,这是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融通多媒体资源”以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等重大举措[6]。与各地其它公共文化机构相比,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理应在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为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平台支撑。另外,这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水平大学的缔造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文化建设,因为“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品质的提升,必定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必定增强学校的竞争力”[7]。对于一所高校的文化建设来说,图书馆至关重要,因为“图书馆建设是高校文化的建设高地”,它成为高校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品牌”,因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8]。可以说,图书馆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高校的学术资源建设、提升教职工的业务工作水平、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高校图书馆需要借助社会实践平台,需要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维度的社会服务。

2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困境

尽管高校图书馆在推进地方文化建设方面拥有较多优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有不少高校图书馆无法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这是因为部分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一些难以回避的困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建设规划缺乏深入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正向深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聚散地、单纯的文献信息系统,公共信息将成为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9]。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向当地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敞开服务空间,并且从服务对象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然而,当前仍有一些图书馆局限于“封闭式”的服务意识,不太关注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对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建设规划非常隔膜,不熟悉地方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势必阻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其二,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建设路径缺乏深刻分析。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工程中可谓举足轻重,其中也包括坐落在该地区的高校图书馆。然而,不少高校图书馆仅仅成为地方文化交流的单纯的空间场所而已,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缺乏应有的沟通和认识,尤其是“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没有长远而规范的规划,使得地方文化资源很难形成特色的馆藏和科学的地方文献体系”[1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某些高校图书馆不太关注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工作方案,没有将地方文化建设纳入学术研究的重点范围,对地方文化建设路径未作深入的分析,轻视地方文化建设课题的科研价值。其三,高校图书馆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一般来说,各地文化资源总是呈现多元化的外部形态,共同构成“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体系,例如“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壁画”以及“戏曲、刺绣、剪纸、陶艺”等文化形式[11]。以笔者所在的盐城市而言,该地的特色文化主要有“湿地生态、海盐盐垦文化、新四军文化、名人文化、演艺文化、饮食文化、古遗址古墓古建筑”等类别[12]。高校图书馆如果不能科学地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积累与收集地方文献的过程中,就容易陷入盲目无序的工作状态,从而削弱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其四,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人才建设缺乏有力支持。“地方文化建设是自上而下、多层次、多方位的建设,因而,文化人才队伍也应包括方方面面的人才”,其中包括“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和“基层文化传播者”等多个领域的文化人才[13]。然而,综观各地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配置,从学科专业看,主要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人文科学的大学毕业生、硕士生;从工作性质来看,主要从事采访、编目和参考咨询等工作”,考虑到地方文化人才建设的特殊性质,“如此的人才专业结构配置,是难以适应21世纪的需求的”[14]。以此观之,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消极因素之一。

3高校图书馆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深度融入”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完美契合、高度和谐。高校图书馆要想深度融入地方文化建设当中,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地方文化建设现状、全面把握地方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妥善解决上述的各种棘手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路径,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地方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与基本思路,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信息资源服务。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做好外联工作,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咨询,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经费补助;安排工作人员与地方文化机构进行信息交流和业务洽谈,获取地方文化建设的可靠情报,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做好相应的工作规划,将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其次,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明确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化建设路径中所能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要彻底打破“封闭式”的服务观念,瞄准地方文化发展趋势,关注地方文化建设的现实难题,主动适应地方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加快建设具有鲜明地方文化色彩的文献特藏室、公众号、数据库、专题网站。高校图书馆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求的“大局意识”,努力将图书馆建成所在地的文化资源重镇和文献信息中心。再次,全面调研与梳理区域历史文化传统,对地方性的戏曲、旅游、雕塑、物产、民俗、技艺等多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发掘与整合,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馆藏方案。高校图书馆要对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传统进行全方位考察和分析,从当地丰富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凝练出最具代表性且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文化主题,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和整理,还可按照特定的文化专题完成二次、三次文献的加工与制作,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系统化、集成化的信息工作优势,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得以明显提升。此外,要加大高校图书馆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既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又谙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校图书馆要紧紧围绕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馆员的工作技能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他们在图书情报学知识和文化学知识等领域取得进步,又要使他们的文献资源管理、计算机操作、新媒体传播、社会文化实践等技能得以强化,大力培养复合型的图书馆人才。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要不断加强与校外相关专家、学者和能手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讲座、论坛、读书会、研讨会、报告会、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优秀人士加盟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为促进地方文化建设而共同奋斗。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