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论文范例

地方文化论文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1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日臻浓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有关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如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也相继出台。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特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诸要素的综合,并与地域范围内的环境因素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见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地方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很多地方也意识到不搞地方文化建设,发展就会遭遇瓶颈。广元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广元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加强地方文化建设,打造“女皇文化”、“三国文化”、“蜀国文化”等文化品牌。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被明确提及

高校作为教育系列的高层,是学生与社会的重要衔接口,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动优秀文化的继承上具有重要的作用。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他明确提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高校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依据。2000年初,已有学者认为未来校园文化将出现“在美美与共、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未来高校校园文化将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更具中国特色。”的一大趋势。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地方文化已成为共识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和高校教育的普及化,很多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办出特色,增强内涵,必须充分挖掘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地方性”内涵,除了在办学体制、专业设置上融入地方,还需要在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精神气质、工作作风诸方面与地方对接。而后者体现在校园文化方面。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人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在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不少地方高校在办学区位、资源、内涵等方面的劣势,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不佳,进取心不足。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加大硬件设施与专业建设的同时,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够,或者很重视,但特色不鲜明,效果不好。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要想增强内涵、办出特色,必须充分挖掘“地方性”内涵,显然,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这说明了国家大力倡导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四、广元地方文学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2

辽宁高校还具有多重可转化的人力资源。首先是教师资源。辽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队伍日渐庞大,教师素质也在日益提高,思想观念也在逐步转变。老师能够与飞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同步,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另外,辽宁高校的学生以辽宁省为主,他们对地方的了解较为清楚,情感也极为浓厚,形成热情与激情并存的资源与力量,而这两种人力资源是任何商业机构都无法轻易获得的,如果开发得当,巨大能量就能很好地释放。除了主观方面的条件外,客观条件也需要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布局、统筹,才能做到让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异彩。一方面,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区域比较局限,多围绕二人转、民众游等沈阳—铁岭一线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发掘力度缺乏。另一方面,文化发展的方向单一,未考虑不同群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对多种艺术形式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发力度不够。第三,对文化开掘深度不够。对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只是作为一种符号简单提及,其系统表现力以及完整性都无从体现,盲目模仿他省。各地单打独斗现象比较普通,各地文化之间缺乏互通与融合,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文化品牌,辽宁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及作为东北重要省份,其品牌形象的价值感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策略与方法

辽宁高校能弥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处不足,但目前高校像一个充满清澈甘露的巨大水库,地方文化产业又像是久旱无雨灌溉的农田,亟待清泉的滋润。然而,水库之水无法到达旱田,无渠无道、无法无门,进而导致水无用、田无产,优质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文化产业又是青黄不接,单纯依靠政府救济于事无补。因此,寻找两者相互交通的途径与方法显得极为必要。

1.内部运力:沿产学研相交错的脉络

高校应该将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将一切可以为地方服务的文化研究都进行整理归纳与开发,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努力开掘一切可以被发扬、推广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应按照受众需求而划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和文化产业,带领学生共同投身到这项工作与学习中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让学生懂得文化、热爱文化、贡献于地方文化。实地调研、田间教学的方法可以被广泛使用,新的媒介也可以为学生的文化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高校内部要形成良好的地方文化研究与转化氛围,不盲目跟随,更忌形成高大上的研究与教育格局,只能立足地方才能放眼全省与全国。高校间要形成文化产业研究联盟,同一课题要互通有无、相互合作,既提高效率,也能够避免重复研究与教育资源的浪费。

2.外部发力:走政企学相结合的道路

高校对地方文化产业进行深入了解后,要由政府来搭台,将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积极调动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排除二者的误会与分歧。政府的文化产业不能仅停留在行政决策的层面,其规划要强调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强调创意性、整体性与系统性。既要有成本意识,更要有价值意识,不能只作为政绩来对待。企业更要加强文化建设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营销层面。既要不断提高意识,认识到文化作为长远投资与回报的价值所在,要投资于实际的文化产业领域,成为辽宁地方文化产业的支柱与新生力量。

三、结语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3

一、南岳衡山茶文化品牌建设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一)社会经济条件优越

由于南岳衡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在景区内推进了退耕还林的方针政策,使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可以转移到茶叶生产领域,解决了茶叶生产的劳动力问题。随着“京广高铁”专用客运线在南岳衡山设站,京港澳(北京—港澳)、衡昆(衡阳—南宁—昆明)、潭衡西(湘潭—衡阳)、衡桂(衡阳—桂阳)、衡炎(衡阳—炎陵—吉安)、衡邵(衡阳—邵阳)、娄衡(娄底—衡阳)以及南岳(衡阳—南岳)等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得湘中、湘南乃至赣西、粤北、桂东北各大城市距南岳衡山的时空距离都在1小时车程之内,从而为其品牌建设提供了广阔市场。

(二)品牌化建设有基础

据清代《潇湘听雨录》记载:“湘中产茶不一其地,佳者有衡山之‘钻林’,盖极崖岸磴所产,日色不到之处,往遣捷健樵者缘木杪采之,以极贵重。近有效江浙焙制者,居然名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岳衡山人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狠抓无公害生产茶场建设,走开发绿色食品南岳云雾茶之路。引进先进管理加工技术,使茶园培育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茶叶加工制作现代化、精致化,茶叶销售市场化、多渠道化。在品牌建设上,以“南岳云雾有机茶”为第一大品牌,分别以南岳怡绿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南南岳云雾茶业有限公司合力创建并共有共享,分别注册“寿岳”和“山泉”牌两大商标。依托五岳名山中唯一产优质高山云雾茶的优势,有机南岳云雾茶先后获中国绿色食品证明(1991)、杭州旅游博览会金奖(1992)、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茶证书(1999)、2005-2007年欧盟和美国颁发的有机茶证书,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被指定为中华茶祖祭祀用茶和第五届湘台经济洽谈会贵宾用茶,足见其品牌建设的根基较为扎实。

二、南岳衡山茶文化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神龙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陆羽《茶经》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因茶古称“荼”,包括今炎陵县在内的古茶陵县被称为“荼乡”,有“荼山”(景阳山)、“荼水”(?水),《汉书地理志》中的“荼陵”即茶陵。因此,在当今的国际性文件《茶陵炎帝共识》中,公认炎帝神农是茶祖,还正式确定每年的“谷雨日”为“中华茶祖节”。据清代学者王万澍考证:“炎帝之都长沙凡七世”(《湘衡稽古》),而历史时期的南岳衡山属长沙,荼水从荼乡(茶陵)流向南岳衡山之东的雷溪埠入湘江,且古时的茶陵地属衡州府,陆羽《茶经》也说“山南衡州茶,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故有“衡山是茶的故乡”之说。在南岳衡山有祝融峰,并有祝融冢、炎帝庙,在衡山之东的?水流域也有祭祀炎帝三位功臣杨山(吴集)、灵山(草市)、洪山(攸县)的庙宇,从而佐证了炎帝神农在衡山及其周围地域种植茶叶和传播茶文化的传说。南岳衡山大规模种植和加工茶叶始于唐代中期,所产“团饼而巨串,岁收取十万,自潇湘而达五岭,远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膳夫经手录》)。宋代更是“茶满衡山”(徐积《送李昂长官》),直至明清“沿山皆茶”(王船山《莲峰志》)。尤其与衡山佛教南禅的结合中产生了南岳衡山所特有“茶禅一味”文化,更增添了南岳衡山名茶文化的神奇色彩。

(二)与宗教文化同兴同发展

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形象定位为“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此更适合于南岳衡山。清初兵部尚书蔡毓荣云:“三教鼎盛,尤他山所无矣”《衡山游记》;清代晚期中兴名臣曾国藩说“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重修文定书院记》),表明南岳衡山佛道儒三家共兴共荣于一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也曾说过,中国佛教离不开禅宗,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离不开南岳,南岳是出祖师爷的地方[12],此说一是因为南岳衡山所出优质品茶云雾茶,具有内质优良、清香馥郁,饮后回味余香持久等特质,常饮具有延年益寿,健胃促食、清神醒脑、壮体美等功效,有助于寺庙僧人坐禅修练;二是因为南岳衡山佛教的开山祖师慧思不仅创造了佛教重要派别禅宗之南禅,而且将“南禅”和“南岳名茶”巧妙结合起来,首倡茶禅境味,创立了南岳衡山独特的“茶禅一味”的文化,由此茶叶成了佛教僧人坐禅修行不可缺少的饮料,也由此南岳衡山僧人种茶、制茶、饮茶、施茶、论茶和传播茶文化,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立下了不世之功。唐宋时期南岳衡山的各大古刹名寺都设有“茶堂”、“茶苅”,禅僧们在这里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啜茶香茗,吸引了历代不少文人墨客,产生了不少茶禅诗词、歌舞、书画曲文,使其“茶、文、禅”浑然一体。与此同时,南岳衡山的道教在“打醮”即祭祀、祈祷、作法等场合的“献茶”也成了“做道场的程式”之一,道士们也种茶、制茶、品茶。“宗教名山”就如此造化了“天下名茶”。

(三)茶人如群星灿烂

中国的佛家、道家与儒家各有其茶道流派,其形式和价值取向各不尽相同。如佛家在茶宴中以青灯孤寂,要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但其茶文化精神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心安。随着南岳衡山南禅及其“茶禅一味”的发展和推广,由此出现了以茶为中心的文人、僧家、道家三位一体的文化现象,涌现出了许多饮茶、咏茶、评茶名家及其优美诗文。唐代著名诗人元慎的《一字至七字宝塔诗》中写道:“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其实质是诗客,僧家,都爱慕茶香、茶味、茶禅,茶能参禅,亦能助诗兴。诗客与僧家爱喝茶,于喝茶中交流、参禅,并顿悟;骚人墨客通过参禅体验,在其诗中表达禅理、禅趣,僧亦通过与文人酬唱述说其对宇宙人生的理解。南岳衡山深厚灿烂的茶文化及其“五岳独秀”的自然风光和湘江水云蒸霞蔚的根基,孕育出了如群星灿烂的一代代诗客和禅僧茶人。如唐代著名诗僧齐己,就有咏南岳衡山茶诗8首;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张拭及其弟子林用中的《南岳唱酬集》149首即兴诗中,就有咏茶诗7首;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王夫之留有《衡岳摘茶词十首》;现代著名作家周而复游南岳题联云“到南天门歇歇脚,喝杯茶去;登祝融峰看看山,携朵云来”更是荟炙人口。

三、南岳衡山茶文化品牌化建设的建议

(一)依托南岳名山外扩品牌形象

南岳衡山为中华五岳名山之一,并以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宗教胜地、文明奥区、抗战名山而称胜;同时作为唐代著名贡茶、禅茶、当代国内名茶之一的南岳衡山茶,也就伴随南岳名山文化的积淀而发生和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而生产出的“南岳云雾茶”,经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鉴定,其结论是原料幼嫩,制作精细,品质良好,具有特种名茶资格,并将它与“龙井”、“碧螺春”等国内名茶作内质分析比较,其茶多酚水浸入物、氨基酸、儿茶数等总数量等方面的指标值均不相上下。国家环保局有机茶发展中心对其茶园的大气、水体、土壤等10项环境指标进行严格监测和检验,认定具备有机茶生产条件。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现代南岳衡山,已培育出了十多个茶叶品牌。实践经验表明,农产品品牌名称是品牌价值的核心体现,是品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凡颇有名气的地方所产颇具名气的名优土特农产品,应名地、名产紧密结合来命名,以增强品牌农产品的可识别性。南岳衡山不仅生态环境独具魅力,而且数千年来所积淀的福寿文化、茶禅文化、名人名游文化、龙文化等地域文化更是“唯我独有”。因此,其各种茶叶品牌都应统一到“南岳云雾茶”这个品牌上来。因为它既亮出了“天下南岳”(宋徽宗题刻)品牌,又显露出了“云雾”优质育茶环境品牌,其生命活力非国内其他名茶知名品牌所能企及。

(二)顺应潮流,坚持绿色有机环保

在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浪潮中,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绿色农产品,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普遍需求。所谓绿色农产品,即指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经相关专门化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产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卫生、优质、营养型农产品。它有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其产品一般包括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其中的有机食品,是指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符合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的包含农副产品及加工品的所有产品。人所共知,农产品经注册了商标才有了名和姓,才赋予其品牌专用权。同时,质量是品牌的形象和对公众诚信的保证,而且只有按照统一规格与其质量标准进行大规模和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才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南岳云雾茶之所以成为中国茶的知名品牌之一,就在于它不仅名称高雅、品质优良、外形秀美,而且在于它的生产基地地处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南岳衡山。为了使其以更高质量更大规模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必须顺应绿色潮流,进一步加强其生态环境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环保之路。

(三)调整布局,走产业集群之路

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既有一定的规模要求,又要严格的质量标准,二者相辅相成。只有适当的规模才有可能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充分利用其自然和经济资源,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其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而其质量仰赖于质量的标准体系建设和绿色品牌农产品的农产品技术服务和质量监控体系的健全。因此,规模是基础,质量是保证。南岳衡山目前的优质名茶生产基地多集中于风景名胜的核心地带,不仅种植规模有限,扩种潜力不大,且每当旅游旺季不仅对其茶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其茶文化氛围也大为逊色。因此,应将优质绿色有机生产基地向其后山岳林、拜殿、龙凤乃至与之毗连的衡山县东湖、福田、岭坡、马迹等宜茶地转移。同时地处南岳衡山周境的衡阳九峰山,祁东三面山、四明山,常宁天堂山、大义山,衡东凤凰山,衡南天光山等地,其自然生态环境与衡山相近,同样是宜茶区域,也应调整过来进行有机茶基地建设。“南岳云雾茶”只有主动积极联合分散的品牌盟友,走产业集群之路,才会共同走向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

作者:杨载田 王冰 彭惠军 单位:湖南科技经贸学院衡阳师范学院

(二)

一、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庐山云雾茶感官品质

庐山云雾茶获得一系列部级及以上的荣誉,主要有1971年获中国绿茶类的“特种名茶”称号;1982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被评为中国名茶;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并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并保持至今,以后又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和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在2005年至2007年的第二、三、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连续三次获得金奖;2010年“庐山云雾茶”证明商标正式注册成功。2010年,在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以10.99亿元名列全国第13位,江西省第一位。

(二)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通过对庐山云雾茶研究人员、国家高级导游人员及庐山风景名胜区茶叶协会工作人员、文化旅游、茶文化、导游、旅游开发与规划等领域等多位学者进行访谈,取平均值得出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资源评价结果。

二、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一)通过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弘扬庐山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庐山云雾茶的产地,庐山云雾茶文化是庐山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化的旅游完全可以作为弘扬庐山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起到保护传统的物化的文化遗产的作用,而且以物为载体传承着庐山人传统的精神文化,包括庐山人的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此外,茶文化作为构成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茶文化不同层次的旅游开发,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庐山云雾茶文化、庐山的地方文化,旅游对于传承和保护这一重要的传统文化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以旅游振兴庐山茶叶经济的发展

庐山茶叶经济的地位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振兴庐山茶叶经济,不应该把视野仅仅局限在传统的物质科技手段,而应该看到庐山云雾茶文化与旅游结合所蕴藏的巨大市场和商机。首先,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客观上就可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潜在的茶叶消费客源;其次,由于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本身就直接面向市场,它所起到的龙头作用、关联带动作用形成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旅游消费,无疑能够刺激、培育茶叶消费,激活茶市,促进庐山茶产业的良性循环,带动整个庐山云雾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丰富和提升原有的旅游产品

庐山现有的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缺乏庐山传统文化的注入,使众多的旅游景观缺乏活力和神韵,以至于庐山的旅游产品大多始终停留在观光旅游这个层次。茶文化是一个包含茶艺、茶道、茶风俗、茶文学等要素构成的文化体系。庐山云雾茶文化内容如此丰富,既可以开发出茶文化的专题旅游产品,如茶俗游,茶乡游;也可以与美食旅游、风俗旅游、文学旅游、遗产旅游、购物旅游等传统旅游产品整合,使传统旅游产品内容更为丰富,更有文化底蕴,也更具有生命力。

三、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庐山云雾茶资源较少,且分布较散

庐山云雾茶因其特殊的生境,以“香馨、味厚、色翠、汤清”而闻名于世。然而,庐山云雾茶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据权威数字表明,目前庐山云雾茶种植面积只有1.1万亩,分布于大大小小37个茶场,茶场规模普遍偏小,不利于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的设计。

(二)经营管理体制单一

目前,像国内其他大多数风景名胜区一样,庐山的投资和管理还是政府主导型,投资渠道比较单一,经营管理方式以行政手段居多,经济手段居少,缺乏旅游文化深度开发所需的足够资金投入和灵活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规模和速度。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也是在近几年才逐渐引起政府的关注。

(三)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难以处理

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必须考虑对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特殊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且开发的规模还要受环境容量、接待容量等的限制,同时,由于山内地形地貌的特点及

避免城镇化建设倾向,大型人造景观的建造较为困难,因此庐山山内的开发只能以内涵式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速度及规模。

(四)景点布局问题

庐山风景名胜区景点布局的特点为山内景点相对集中,山外景点较为分散,景点间的空间距离大。这样不利于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和旅游线路的整合,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旅游圈积聚效应。此外,因庐山云雾茶生长的季节性,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周期短,且淡季和旺季游客流量的不均衡,这些因素都给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五)市场竞争激烈

庐山是全国5A级旅游景区,是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以及夏季避暑胜地、冬季观鸟和观雪的胜地,庐山云雾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更是江西省最有名的绿茶。但目前国内外、省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山岳型文化观光旅游中,省内的竞争对手有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等名山,省外的竞争对手有黄山、武当山、天柱山等名山。这些竞争对手不仅影响了一般文化观光旅游的客源,也相应地影响了专项文化旅游的客源。特别是黄山等地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比庐山起步早,发展快,知名度高,对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庐山云雾茶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知名度远不及国内其他茶类产品,文化也出现趋同现象,没有保持其独特性。

作者:杨云仙 单位:江西九江学院

(三)

一、茶歌和灯彩的结合是赣南采茶舞蹈的萌生期

茶成了举国之饮后,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就表现为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互动:互为启发、互为补充、互为推动。其中与本题有关的茶歌、茶灯、茶舞、茶戏就是雅文化与俗文化互动的结果。据《史说民间茶歌》考证,茶歌分三路发展:“一路是由诗而歌,即由文人墨客唱和的诗,配乐演唱后叫茶歌。”最为典型的是朱熹,在他71年的生涯中,就有四十多年是在武夷山渡过。他热衷于茶,在武夷山置茶圃、种茶树,每讲学之余都吟诗于茶丛,并以茶自娱,以茶待客,以茶会友。朱熹在《武夷精舍杂咏》有《茶灶》,诗曰:“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似这等神仙般意境的茶情茶趣,倾倒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许多名噪东南的学者,都纷至沓来。顿时,众诗人纷纷赋和,广为传唱。“宋时由茶叶诗词而传为茶歌的这种情况很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传在人口’。这里所谓‘传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间。”“二路是由谣而歌,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如明清时杭州富阳一带流传的《贡茶鲥鱼歌》,即属这种情况。这首歌,是正德九年(1514年)按察佥事韩邦奇根据《富阳谣》改编为歌的。其歌词曰: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鱼兮不出别县,茶兮不出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江枯鱼亦无,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苏?”“三路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流传在江西每年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劳工中的歌“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三捆稻草搭张铺,两根杉木做枕头。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腌菜半碗盐。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这些茶歌孕育出“采茶调”,并被戏曲广泛吸收。由文人诗到民歌是一次雅俗之间的互动,由民歌到大雅之堂又是一次互动。赣南民间采茶歌《十二月采茶歌》,在明万历年间已经进入了豪绅官吏的“大雅之堂”,石城县崖熊氏六修宗谱《熊甫先生传》中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鸣鸣然,撼户牖”,这是最早见诸文字的记载。所以我们认为明万历以前采茶舞还没有诞生,此时的采茶歌与民间灯彩并行不悖,尚未有所交流。而赣南民间灯彩早已存在于客家人的生活中,客家人逢年过节,都喜欢举办各种灯彩(俗称灯子)活动。灯彩的发达直接受到客家人孝悌观念的影响,不管舞的龙灯、狮灯、蛇灯……最终落在灯上,灯火旺,人丁兴旺,灯,丁也,客家人的精神图腾也。

百善孝为先,又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孙繁衍是“孝”之首,灯彩的繁荣较大程度受到客家人孝悌观念的影响。在采茶歌和灯彩均被当时社会所认可、欣赏之后,根据文献资料调查,笔者认为采茶舞蹈诞生于明末。“十二月采茶歌”联唱受当地民间灯彩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在原有基础上加入纸扎茶篮、扇子、手帕和舞蹈动作,进入民间灯彩行列,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采茶歌与灯彩结合变成的“茶篮灯”,标志着采茶舞蹈的诞生。此时采茶舞蹈不但流传于赣南,全国多个省市都有分布,形式相近。赣南“茶篮灯”最早的范本是安远“茶篮灯”和石城“茶篮灯”。安远“茶篮灯”将采茶动作与采茶歌糅合在一起,受盛行茶区的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形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石城“茶篮灯”以一男丑角手捧宝伞灯,四旦角手捧茶篮灯,在管弦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基本舞步是穿对角、押篱笆、绕八字、占四方的表演。从这两个个案可看出全国采茶舞蹈在初始阶段的共性:在形式上几乎都是茶歌与灯彩的结合,在内容上几乎都是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综上所述,茶歌茶灯的结合催生出茶舞,这时的茶舞全国各地大同小异,尚未形成各自的鲜明特征,仅属于采茶舞蹈的萌芽状态,笔者称这一时期为赣南采茶舞蹈的萌生期。

二、茶舞和茶戏的互动是赣南采茶舞蹈的成熟期

赣南采茶戏从萌芽到成熟再发展至鼎盛,经历了约三百年,这一期间赣南采茶舞蹈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学术界一直有赣南采茶戏发源于安远九龙山还是赣县王母渡的争议。笔者以为赣南采茶戏发端于安远九龙山,成熟于赣县王母渡。而赣南采茶舞蹈发端于采茶灯,成熟于赣南采茶戏中。赣南茶灯随时间发展:由原来的十二个采茶女,加上两个男队领头的采茶灯,缩减成为二女一男进行表演:大姐,二姐和茶童,并由原来一唱众和的“十二月采茶歌”改为姐妹对唱,茶童穿插其间。其内容表现姐妹二人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歌边舞,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名为《姐妹摘茶》,这是有着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构成的歌舞小戏。随后又有叫《板凳龙》的小戏,由三个人物:大姐、二姐、三郎子,使用一条板凳模仿龙灯戏耍舞动。至此,两旦一丑的“三脚戏”从采茶灯的母胎中分离。起初,情节相对简单,均为小型歌舞。之后又由小型歌舞发展成为大型歌舞,其代表性剧目有《姐妹摘茶》、《大堂花鼓》、《五子等姐姐》、《九龙宝杯》、《九龙山摘茶》等等。其中《九龙山摘茶》是一出比较完整的整本大戏,又叫《大摘茶》,它是在《小摘茶》(即《姐妹摘茶》)和《九龙茶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两旦一丑的歌舞小戏,后来增加了两个茶女,一个茶娘,并加入了梳妆、挑帘、发灯、出门、上山、摘茶、摆字(“天下太平”四个字)等情节,音乐上也吸收了一些民间音乐曲牌和吹打乐器,更名为《九龙茶灯》。

而“三脚戏”的出现意味着赣南采茶戏的萌芽。据史料分析,笔者认为赣南采茶戏的成熟是清代初年的事。《九龙茶灯》“这出戏传到赣县以后,经赣县王母渡下邦村李武腾(外号叫‘撮子’师傅)口头传授,后由本村副榜举人李汤凭整理加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脚本。下邦村李氏族谱记载:‘上元之节,演唱《九龙山摘茶》历代沿之’。”原始的《九龙茶灯》是单纯反映茶家劳动的过程,后增加了茶商朝奉告别妻子前往九龙山“收购春茶”、“茶童打店”、“闹五更”、“看茶”、“尝茶”,“梳妆”,“划船”等情节。剧中人物由原有六人(四人茶女、一个茶童、一个茶娘)增添了朝奉、朝奉妻、丫环、店嫂、艄婆子、仙女等角色,行当更齐全了。音乐上除大量吸收民间灯彩曲牌和吹打音乐外,还吸收了一些东河戏的高腔、西皮、二凡和石牌调等等,剧名更为《九龙山摘茶》,又叫《大摘茶》。全剧共分十三场,四十多折,大部份曲牌采用唢呐加民间锣鼓伴奏,气氛热烈,保持了浓郁的赣南民间灯戏艺术的风格色彩,其班社规模较大,称为“灯班”。这时的《大摘茶》基本具备构成戏剧样式的几大要件: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矛盾冲突、主题思想,以相对成熟的戏剧样式呈现于世。乾隆时期是赣南采茶戏鼎盛之期,贛南十八县居然有三十多个职业戏班,风靡一时。乾隆年间,赣县王母渡下邦乡《李氏族谱》陈文作《南安竹枝词》中曰:“淫哇小唱数营前,妆点风流美少年,长日演唱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蓬勃兴旺的采茶戏,被当地衙门官府和土豪劣绅视为洪水猛兽,他们到处张帖告示,立碑禁演茶戏,“如赣县小坌圩兴隆寺门口立有两块禁碑。一块立于乾隆四十七年(1783)上刻‘禁搬唱采茶,扰乱地坊’;一块立于乾隆五十二年(1788),上刻‘禁村坊圩市居民铺户毋许容留面生歹人窝囤私宰以及包唱采茶遗害村庄’,信丰县小江圩真君庙中亦立有‘严禁采茶、大戏’之碑文,立于乾隆年间”。此后,采茶戏班逐渐衰落下来。采茶灯舞在我国多个省市地区都有,赣南采茶舞蹈能发展成一个独具风格的舞种,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赣南“茶篮灯”有了雅文化的介入,如《九龙茶灯》由当地副榜举人李汤凭加工改编后的《大摘茶》标志着戏剧成熟。二是赣南采茶舞蹈是在戏剧的推动下逐渐成熟。笔者认为:贛南采茶舞蹈作为一个独特的舞种,从舞蹈本身来说它应该具备足够的舞蹈动作,从动作类型来说它应该具备足够的动作术语。据笔者考察,在赣南采茶戏之前,所有的舞蹈动作最多不过数十个:梳妆、挑帘、发灯、出门、上山、摘茶、摆字,这时的舞蹈动作和别省的采茶舞蹈动作基本类似。由此得出结论:在赣南采茶戏成熟之后,贛南采茶舞蹈才逐渐形成一个独具风格特征的舞种,才有500多个舞蹈动作术语以及别具一格的“舞中三绝”(矮子步、单水袖、扇子花系列动作)。

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记录:“采茶歌舞基本动作有五百个之多,大致有几种类型:象形动作模仿动物、植物形态,如龙、凤、狮、鸡、鸭、狗、猫、狼、虎、猴、青蛙、乌龟、蜻蜓、蝴蝶、花鸟等等,动作有“龙头凤尾”、“鸡公啄米”、“黄狗伸腰”、“饿狼寻食”、“猫儿洗脸”、“乌龟爬沙”、“蜻蜓点水”、“画眉跳架”等等,手势有“兰花手”、“菊花手”、“佛手”等等;虚拟动作模仿日常生活,如上山、下山、开门、关门、上楼、下楼、挑担、推车、摘茶、炒茶、绣花、梳妆、打鞋底等;情绪动作是演员形态的呈现和对服饰、道具的充分运用,如用扇子、袖筒、手帕、茶篮等等来表现情绪;特技动作是在特殊情况和气氛下,用来表现人物心情的特殊技巧,如矮子步中的“矮桩步”及“抛开扇”、“轮花”、“翻扇花”、“风车花”、“围袖”等;造型动作是歌舞进入高潮,为使观众有个鲜明的视觉形象而采用的静态造型,如“月下乘凉”、“排排坐”等。”五百多个基本动作,堪与其它舞种媲美,特别是赣南采茶舞中独特的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动作,可称之为赣南采茶舞中的“舞中三绝”。这五百多个舞蹈动作,(包括相应术语)以及别具一格的“舞中三绝”都是在采茶戏中因表现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感情而催生出来的。可以说,没有赣南采茶戏的推动,就没有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赣南采茶舞蹈的精华基本包含于近百个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里,如:《睄妹子》、《巧耍香火龙》、《九龙宝杯》、《十二月采茶》(又称《倒采茶》《小摘茶》)有大量的摇步、碎步、云步、点步、搓步、猫跳步、滑步动作以及黄龙缠身、四指扇花、水漂漂、剪刀袖、搭肘袖、双龙出水、排排坐等动作;《九龙山摘茶》里一系列生活、生产、劳动中穿插着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动作;《钓拐》一戏中的乌龟爬沙、屎牯花、狗牯撒尿、钓马腿、顿跟步、铲步、滑步、矮桩步等动作;《补皮鞋》一戏中的槌、搓、穿、引、拉、绕、缠、提、耸等动作;《反情》一戏中,四哥哥摸夜路的左、右、前、后、大中小滑步;《叙情》一段舞蹈动作里的“四指扇花”“卷袖顿跟步”“揉指撩足”;《上广东》、《卖杂货》和《大劝夫》戏里模拟动物的动作,如“狮子开口”、“狮子滚球”、“龙头凤尾”、“画眉跳架”、“乌龟爬沙”、“蜻蜒点水”、“牛牯松肩”、“狗牯摆尾”;还有《上山调》里的一连串“水漂漂”、“仙人照镜”、“五指花打四边”,左水袖的上抛、下甩、缠腰、绕膝、侧卷翻飞;《路调》里的过桥、上山、高、中、矮三种体态不同的矮子步和各类扇花。这些舞蹈动作,在表现人物性格时带来巨大的艺术魅力。

三、结语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4

在历史前进过程中经验表明:文化是社会财富的发源地。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文化就像是一个可以判别对错的黑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我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甚至是旅游生活背后存在的支撑点永远少不了文化的存在。尤其对于地区文化是这一地区发展的灵魂,当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的增加,文化竞争力也就随着增强,因此文化竞争力时刻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想开发地方的经济,最首先要考虑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之处。文化资源带来的无形资产存在着丰厚的经济利益,因为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只有把地区文化的特色牢记在心中,这样才有利于地区文化促进潜在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的经济现象,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源头力量。这样的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的好处是有多个方面的,一方面是符合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提升了地区整体的文化修养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埋下了伏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对文化品牌的认知度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文化就是利用文化品牌的号召力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说明文化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大部分的地区都在忙于打造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加本地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用以吸引外来的投资、带动额外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的优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发展是决定经济是否快速前进的核心。文化不断的发展使文化竞争力不断的增强,这为地方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地方经济增长对文化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文化和经济发展已经是水乳交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生产要素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资本劳动技术逐渐开始向着信息和知识的转变,因此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经济对文化的需求。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增长,意味着人类将会在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那么对于地方来说,文化的竞争力也会大大的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国家的政策扶持是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一个宏观的支撑,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就向全党提出了有关发展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扶持文化的发展和增强地区文化的竞争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文化竞争力作为文化发展的精髓,具有的优势有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地区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地区文化的创新力更具优势,地区传统特色文化本就是历史与时间的磨合物,本身就具备了创新的因素,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其次是地区文化产业的综合度高。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把科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地区文化新的发展形式;最后是文化发展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文化发展作为地方新生产力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文化与地方经济相互作用

文化经济的发展已经是渗透在地方经济活动之中,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精神基础。在地方经济发展之中,一个物品从原始状态到成品的过程中都是当地文化为基本的支撑点,也就可以说,文化是物品创新的源泉,也就是经济发展的不懈动力。地方经济生活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的经济活动,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人,所以文化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宰者,地方经济要附着于文化发展之中。文化的发展引领着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为什么说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全国经济“百强”县——建湖县,当我们提到建湖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是淮剧杂技文化,不错,淮杂文化作为建湖地方文化的名片,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淮杂文化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的时候建湖的淮剧杂技文化就是很有渊源的,为建湖的千年文化历史提供了佐证;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是文化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具有引领的作用。

四、总结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5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6

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地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优秀的地域文化需要我们去弘扬和传承。芦墟山歌、同里宣卷、太湖渔歌、木偶昆曲、赞神歌等吴歌形式在鲈乡大地展现了无穷魅力。一首首吴歌传唱着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为人们带来了大自然赋予的声音。他们传唱的是自己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情感寄寓和生活感悟,寄托了歌手和民众对生活的一种理想和希望,展现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动人魅力。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吴江电台)采制的《芦墟山歌韵味长悠悠一曲“五姑娘”》《姚五宝与木偶昆曲》《同里宣卷古韵悠悠》《千年“赞神歌”》《李记阿婆茶》《太湖渔歌传千年》等专题节目,都取材于吴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收到了良好的播出效果。

二、发挥广播优势,提升文化品位

无论何时,听众都不会仅仅满足于速食文化,他们需要更深刻的、多层次的、有厚度的文化。地方广播媒体要充分发挥广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向听众推介优秀的文化成果,把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歌、曲艺、音乐等都很适合在广播中传播,可以通过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表达特点,给听众留下悬念、产生神秘感。通过主持人的描述、传承人的现场演唱和交流,唤起听众丰富的想象,达到听到的比看到的更美的效果。吴江电台专门开设了30分钟的《鲈乡采风》专题节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地域文化为主,用优雅精炼的语言,创造美妙的意境愉悦听众;用激情澎湃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听众,吸引听众。对一些“非遗”项目,比如震泽黑豆腐干、熏豆茶、待帝茶、平望辣油和辣酱等制作技艺,铜罗黄酒酿造技艺,苏南花烛和蚕丝被等传统制作技艺,我们则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它的起源、制作方式、吃法等娓娓道来,同时把制作过程的照片上传到微信、微博上,让听众分享和参与互动,和网友们一起交流品尝的滋味、制作时的感受和心得。通过传统与现代对接,使广播节目内容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更加突出,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

三、拓展传播平台,丰富节目形式

网络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广播媒体要与新媒体不断融合,拓展传播平台,通过全方位参与、立体式的传播,扩大本土文化资源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通过微信、微博、QQ群、短信平台、热线电话等互动方式传播、分享优秀传统文化。网友通过“点赞”“转发”“评论”参与传播。这样的互动,更多元、更草根、更自然,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增大。当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贴近百姓,带着温度,生动活泼,才能入脑、入耳、入心。因此,地方广播媒体要坚守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将传统文化置于现代生活的背景之下,寻找新的表现形式,以时尚、鲜活的形态,增加听众的想象空间,形成特有的吸引力,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在每天直播节目中,采取“猜猜猜,大家一起来猜谜”“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等形式,设置悬念,让听众和网友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用讲故事、广播短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事和文明礼仪小故事。通过对历史典故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听众的想象力,在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策划节目的过程中,要精心打磨选题、内容、结构、包装等节目要素,充分运用好广播的表现手法,提高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在吴江电台采制的“非遗”系列广播专题节目中,有的是通过体验式的采访,以轻松自然的方式诠释传统文化的内涵,听起来轻松时尚、生动鲜活;有的是用评书的方式来讲述离奇曲折的情节、形象生动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的则用特殊的音响、画外音,不断设置悬念和疑问。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强了传播的效果和感染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根据不同的传播对象,量身订制节目内容

近年来,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因此,广播媒体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各个阶层的听众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道路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媒体是青少年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扇窗户,他们的爱好、兴趣和发展方向深受媒体的影响。因此,广播节目要用健康的社会审美意识和民族传统文化去熏陶青少年,引导他们感受、欣赏和追求真善美。针对少年儿童特点,吴江电台专门开设了《江村娃经典诵读》专栏,采用小学生参与领读、对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方法,让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中国古代蒙学读本中流传广泛、影响久远的经典之作。同时每逢各大传统节日,让小学生们走进电台,专门诵读符合时节的古诗文和现代诗词,并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解析,让孩子们从中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更好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吴江电台还在少儿栏目《七色花》中专门设置了“才艺PK台”,从越剧、黄梅戏、京剧、评弹、沪剧、昆曲,到芦墟山歌、同里宣卷、相声、小品;从讲故事、说笑话、诗朗诵、乐器演奏到“主持秀”“导游秀”,一个个精彩的表演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的多才多艺和乐观、自信,体现出广播节目“品德培育、行为引导、文艺熏陶”的功能,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吴江电台还以“文明礼仪,与我同行”为主题,以“八礼四仪”为重点,以各类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争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吴江人。针对中老年人有较多的休闲时间和爱好曲艺等特点,吴江电台专门设置了《梨园大舞台》《露一手》等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板块,每期都会精选一些名家名段供大家欣赏,并邀请中老年朋友走进电台《露一手》,哼哼唱唱喜爱的经典老歌、熟悉的戏曲唱段,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风采,进一步增强了节目的贴近性和可听性,拉近了与中老年听众的距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在吴江安家落户。外来人口移居吴江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家乡的文化,给吴江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同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吴江文化。新吴江人要“快乐地居住和生活在吴江”,必须有一个“文化融入”的过程,这也是“人的城镇化”的核心。针对外来务工者群体,吴江电台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每到传统节日,邀请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走进电台直播室或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介绍他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比如在2014年年初的开学报道中,吴江电台请各小学的外来务工子女来说说家乡过年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会舞龙舞狮,十分的热闹”,有的说“我们那边的小吃,有枕头馍、芝麻糕什么的”,还有的说“我们过年的方式就是祭拜祖先,最重要的是杀鸡杀鸭。鸡头鸭头都是动物身上最重要的部分,一定要让长辈吃”,等等。通过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反映了各个地方过春节不同的风俗习惯,折射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结语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7

(一)廉政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学者们对于廉政文化的定义大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认识。狭义的廉政文化主要是指思想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如陈平认为,“狭义的廉政文化特指精神层面,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的一种精神文化,是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梅荣政认为,“廉政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和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新世纪新时期,廉政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转型和发展出现新的变化。刘新华从介体环境、主体和核心三个方面概括廉政文化内涵,认为“廉政文化包括健康向上的社会廉政文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政府廉政文化和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克己奉公的公职廉政文化三个层面内涵”。虽然廉政文化在不同的研究者眼里有不同的定义,但无外乎都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的特别形式。在我国学者的认识中,所谓的廉政文化就是以廉政思想为主体内涵的,人们关于廉政的认知、追求、规范及其与之对应的行为方式、社会准则、价值判断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廉政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主导、影响社会环境,促进廉洁政治建设,净化民众心灵。廉政文化的建设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步发展,让廉政文化融入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去。让官方与民间形成一股清廉之风,并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

(二)廉政文化的基本作用

1.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包含的是精神理念、价值追求、道德准则。它们会无形的在民众中指导人们褒扬什么,批判什么,唾弃什么,具有其鲜明的导向性。廉政文化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主体行为。当先进的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时,贪污受贿,腐败枉法将失去存在的土壤。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浊的文化氛围,社会官员自觉摒弃贪污腐败,主动有所作为,正真做到为人民群众服务。

2.廉政文化的规范作用

廉政文化以原始规范的方式从思想、道德、制度上规范社会主体行为,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判断尺度,拷量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警醒人们什么不该做,让一个人在踏出错误的第一步能够考虑到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廉政文化以其自身的影响力推动人的行为的规范,无形中调整着人们的观念,行为和意志,转变为人们可见的行为状态,并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因此,廉政文化的规范作用无处不在。

3.廉政文化的凝聚作用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廉政理念,他能够使官员和民众很好的规范好自己,以相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把官民有机的连接起来,思想相通,步调一致,官民相溶于廉政文化的这一表现形式。执政者自身政治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即要求掌握公共权力的工作人员必须廉洁自律,淡泊名利,做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廉政文化会在每个人的内心里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观念与向往,最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我国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

1.我国地方政府廉政文化的主体缺乏主动参与性

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是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中,要想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要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都必须大力协助支持的。然而,有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人思想上怠慢,行为懒散,官僚作风和拜金主义严重。领导人从利己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下属发生的贪污腐败、玩忽职守等腐败现象置若罔闻,听之任之,就是重大责任事故的责任追究也只是形式上简单批评几句,写几页检查读一读,根本谈不上深查细究,对于上级交办和督办的重大责任追究案件不是认真负责的去追究,而是想方设法寻求庇护、推卸责任、逃避惩罚。上述现象至今仍然广泛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方式单一,传播渠道窄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方式单一,传播渠道窄,成了制约基层政府廉政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宣传廉政文化建设时,采用开展学习研讨班,领导者在会议上作简短的报告,创作一些廉政题材的文章,树立道德模范,号召大家学习。这种方式只在短期内对人们有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的学习效果来说并不理想。目前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除了以前标语式、横幅式的的宣传语,应多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力量,营造好的文化氛围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地方政府的廉政建设。

3.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从我国地方廉政文化建设现状来看,制度约束相对滞后普遍存在,文化建设较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建设廉政文化,就是要把反腐倡廉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文化的形式在全社会加以倡导弘扬。制度是腐败的牢笼,廉政思想、廉洁政治的清新剂。没有制度规范约束的廉政必然导致腐败滋生,没有廉政思想导向的廉洁政治必然是短暂的、非延续性的以行政个体为主导的亚廉政,制度问题更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对一种文化的开展具有保障性的作用。

(二)国外廉政制度文化给予的基本启示

国外在廉政建设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在廉政制度方面可谓是底蕴丰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实用性启示有:

1.建立和完善反腐防腐法律体系

法律无疑是反腐防腐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西方国家在开展宪政以来,建立了完备的反腐防腐法律体系。对于腐败行为的预防、调查、追究、惩处都有一整套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体系。当腐败行为发生时不仅要追究腐败本身,而且追究没有履行好监督职能的监督部门的法律责任。责权分明是防腐反腐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2.严禁公职人员索贿和收礼

关于公职人员索贿和收礼,各国都有具体详尽的法律加以规范,例如瑞典和新加坡明文规定公职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接收送礼。公职人员在社会正常交往中的个人馈赠,经估算以报表的形式上交相关部门备案,供监察部门审计。一经证实有索贿收礼行为,即刻受到司法追究,终身不得从事公共事业性岗位。

3.有专门的立法机构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依法设立的廉政机构,如挪威的反腐败委员会、瑞典的腐败行为调查局等。这些机构都得到了国家立法认证,规定了其职权范围、体系机构、监督程序,有别于国家行政机构,是独立的第三方监督力量,对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起着强有力的震慑和规避、惩处作用。

三、我国地方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总结了国外优秀的廉政制度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有利于并保证廉政文化建设的体制。其基本方法有:

(一)推行透明政务、信息公开

地方政府要以信息公开、广泛参与的方式推行透明政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决策和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地方政府要完善信访制度,广泛搜集民意,提高民意到达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践中去,提高民众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发扬民众民主,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

(二)加强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廉政机制

地方政府要发挥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对所在地区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要扩大基层民主,以公权力监督公共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政府部门的领导人要经常性的走街访巷,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民众的想法及诉求。对于社会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制约权力,加强政府的民主评议,把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评头品足,让群众来判断官员的优劣,进而影响其升迁去留。

(三)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在地方政府部门中,可以由党组织牵头、有关部门参与成立的专项检查组,不定期、不定时的对本地方的歌舞厅、夜总会、洗浴中心、高档饭店等高档消费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对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公职人员一经发现,立即处理。另外政府部门可以出资在地方上聘请离休老同志、街道干部等为监督员,赋予一定的职权,随时对领导干部工作之外的活动情况明察暗访,实施有效监督。地方政府的纪检机关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要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情况登记、通报、建档制度,防止在执法上漏查。

(四)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惩腐败行为

地方文化论文范文8

1.河南地方戏做亮点

在导入环节,先给学生唱一段河南豫剧《花木兰》中的《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让学生选择并讲出老师唱的是哪个省的地方戏。随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再范唱安徽的黄梅戏《女驸马》中的“为救李郎离家园”和浙江的越剧《红楼梦》里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方戏曲的不同特点。这种听辨过程,让学生有了新鲜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初步感受到了我国地方戏曲的丰富多彩与差异性,为后续教学铺好垫。在学唱环节,让学生带着“你认为哪一句最具有河南的地方特点”的问题,听一遍《编花篮》范唱录音。因为在之前的导入环节,教师范唱过《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所以学生根据直觉很容易说出答案,即最后一句:“那嗬依呀哎”。教师进一步追问原因,以加深印象。思辨环节,为了能让学生的感性认识趋向理性思辨,老师将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最后一句甩腔和《编花篮》中的最后一句对比范唱,让学生听辨异同。学生一般会很快发现这两句很像,这时,教师顺势指出两首民歌的相同之处在于均吸收了河南地方戏曲的旋律音调,所以会显得非常具有河南的地方韵味。通过这些环节中对地方戏曲的恰当引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学习,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地方音乐文化的渗透。

2.河南方言破难点

每个地方的音乐与本地的语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起着至关重要的标鉴引导作用。鉴于这一点,教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谱子,并画出每个字、词的旋律线,再用河南方言说一说、比一比,学生们发现有相似之处,在普通话里,“编”是第一声,而在河南话里它是第三声,如果歌曲的谱子里没有前倚音,唱出来就像普通话里的第一声,而加了前倚音,就变成了先低后高的三声,符合河南话“编”的音调。这一句让学生用河南话说一说,再唱一唱,学生很容易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随之也会将前倚音唱的特别到位,很好地解决了倚音的演唱难点。在这一环节学生说的很起劲,唱也很兴奋。用方言带动歌唱,感受地方音乐特点,在教学内音中渗透地方音乐文化。

3.牡丹花贯穿教学过程

河南洛阳盛产牡丹花,作为“国花”,牡丹花不但是河南人民的骄傲,也是河南地方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编花篮》这首歌里的花指的就是牡丹花,里面的歌词也处处唱的是牡丹花,因此,将“牡丹文化”作为一个渗透河南地方音乐文化的基点带入课堂,则显得尤为有意义。首先在课件设计上,采用各种牡丹花图案为背景,不同颜色、不同品种、不同形态的牡丹花为学生营造了氛围,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融为一体,紧紧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集中到课堂中去。其次在学唱环节,为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更为直观地了解牡丹花,播放各种牡丹花的动态视频,配上《编花篮》的伴奏音乐,伴着老师有感情的讲解,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牡丹花的美,在观赏与现讲解中了解牡丹花的价值。这样,不但使他们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也激发他们热爱牡丹、喜爱河南地方音乐之情。

4.对比教学把握歌唱情绪

在歌唱的情绪处理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情绪,将江苏的《茉莉花》与河南的《编花篮》进行对比,边唱江苏《茉莉花》边问:“‘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她采了吗?”“‘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旁人笑话’她采了吗?“‘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她最后采了吗?”没有,都没有,说明江苏姑娘比较害羞、委婉、含蓄。再唱《编花篮》:“摘、摘、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说明什么?说明河南姑娘具有豪爽、率真、大气的一种地方性格。另外,在音乐的旋律上也进行对比,江苏的民歌《茉莉花》旋律中,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较近,一般以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为主,而河南《编花篮》旋律中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较大,旋律起伏较明显,有六度、八度大跳等,表现了河南人豪爽的性格。有了这种对比提示后,再问学生:在唱这首《编花篮》时,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对地方音乐文化的讲授,不一定要照本宣科,可以通过幽默的课堂语言、教材的有效整合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了解、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特色,让学生在“玩”中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思考

课标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地方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加强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播意识;充分挖掘地方音乐文化素材;把握地方音乐文化渗透音乐课堂的尺度。

1.加强地方音乐文化传播意识

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几乎涉及了各个民族、各个地方的音乐、歌曲,这些音乐作品都是精心挑选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学生了解、熟悉地方民族音乐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的音乐课堂应充分运用这些素材,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渗透。另外,不能以学生年龄小,很难理解地方音乐文化的内涵为借口,处处回避对地方音乐文化的教学;也不能以课外的音乐媒介更为丰富,手段更为灵活(如通过动漫、电影、电视纪录片等方式获得相关信息),而忽略对于教材中的地方音乐文化内容和素材的使用。如若如此,就不能体现音乐课堂作为弘扬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主阵地的价值。在《编花篮》的教学设计中,由于歌曲为一段体结构,曲调流畅,朗朗上口,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会选择将其设计为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要么将本单元的其他内容融合进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要么像前面的执教者一样,只关注学生的声音、合唱能力、为歌曲伴奏、欣赏不同版本、随乐舞蹈等,使整堂课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但是,作为一首地方民歌,在整个课堂里丝毫没有涉及到地方音乐文化的内容,岂不感到可惜和遗憾呢!因此,不能因为教师缺乏弘扬地方音乐文化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受地方音乐文化熏陶成为美丽的泡沫,使引导学生弘扬地方民族音乐文化成为空谈。

2.挖掘地方音乐文化素材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指出“一首乐曲往往成为当地民族感情的生动展现,一首歌曲往往真切地表达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1阐明了音乐与当地的地方文化之间有着密切、深厚的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选择、有重点地去渗透。在《编花篮》教学中,不论是从导入环节的戏曲范唱、方言的学习、采花情境的设计、对比教学的运用,还是图片、视频等的辅助,都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关注、了解歌曲背后的地方音乐文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无形中又让学生接受了地方音乐文化的熏陶。不但学习了民歌,还领略了孕育这首民歌的地方文化,可谓是一举两得。

3.把握地方音乐文化渗透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