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育范例

大学语文教育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1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审美教育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字、图画艺术和其他审美形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与学校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技能与知识,智慧与审美相融合的全面性人才。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美育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体会性、生动性,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掌握学生心理需求,调动学生审美意识

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的今天,学生俨然成了课堂的主体,所以,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是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自主的审美意识。我们知道文章中的审美意识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结合实际的生活感悟所形成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中来,要深入文章内部,挖掘深层次的审美理念,这样才能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作为大学必修课程的大学语文,其教程中收录了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多种类中外优秀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其独特的韵味,初步感受对美学的审美体验,不断提升强化自我的审美能力。朗诵,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朗诵是将书面刻板毫无生气的文字信息转化成有声语言,具有激发情感表达的作用,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作品意境的深刻解读,还能陶冶自身的情操。跟随朗读者的节奏与思路,走进文章作者的内心,与其产生共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在第一次读到“悠长”“悠长”的时候,内心深处某样东西被触碰着,那一声哀怨的叹息,似乎马上就要爆发,而反复描写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诗歌的主体思想:“愁”。在这首诗歌中一共有四层意境,第一是“姑娘”——她的愁绪万千;第二是“丁香”——丁香花是悲凉、哀怨、思念的代名词;第三是“油纸伞”——具有朦胧、神秘、有历史韵味的特点;第四是“雨巷”——犹如时间的长廊,令人回味。这四个意境层层相扣,环环围绕,营造出了令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的优美意境。再一次读的时候,带着这些意境,深入主题,把握主旨。诗歌的本身没有固定的情感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艺术,引导学生体验美

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审美教学的过程中,以美的意境去打动学生,以美的情感去引导学生,用美与情相结合的方式去叩开学生内心对美学向往的那扇门。那么,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审美的积极性呢?

(一)悬念式教学

在课程上,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在分析叙事类作品时,对于文章内容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在分析时可以采用留悬念的形式,诱导学生主动去分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激情朗读

我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声、韵、调就可以组成一幅优美的曲调,比如韵律诗中,平平仄仄四种声调、韵脚的重复回旋,朗诵起来具有规律的停顿,等等,都能呈现出抑扬顿挫的美态。激情朗读可以使读者与作者的精神合二为一,有利于了解文章的创作理念,同时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要做到知文意更要知文章的言外之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文章所蕴含的美加以说明与解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收获心领神会的艺术效果。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多角度的审美体验

语文审美教学的方法千奇百怪,多种多样,比如朗读,可以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感情充沛的朗读,也可以是通过设备听取名家的朗读录音,声音所带来的感官体验是可以引起共鸣的,因为艺术行为之间都是相通的,是相辅相成的,音乐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是震撼的,强烈的,对于情感的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受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音乐的手段来欣赏古诗词,能够将诗歌的音乐情怀和抒情意境充分发挥出来,产生无法言喻的审美感受。除此之外,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字、画面与音乐旋律相结合,让学生从多角度去体验美、发现美、感受美。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在课堂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能够提升对事物的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自身内涵的提升,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自身人格魅力的形成。因此,审美教学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大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2).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2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创新;实训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大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惊人的飞跃式进步。作为普通高校的公共课大学语文来说,在经历了一些认识上的模糊之后,也迎来了美好的春天。尤其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的时候,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更加突显。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之一,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对该门课程的开设和教育教学必须深入及探讨。

一、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语文课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重视

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一开始是承接着前苏联的教育模式的,也就是把高等教育定位为培养专门人才上,于是大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小到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着眼点都是放在对于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上,旨在培养又红又专的专门人才。也就是说在积极培养“天之骄子”、“顶尖人才”的理念之下,加上当时国内环境的单一单纯,我们培养了大量的祖国建设的各种技术人才,成绩斐然,功不可没。直至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各大学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加入了许多文化素质的课程,比如笔者所在的公安院校,就长期面对各专业学生开设了“文艺欣赏”、“美学”、“音乐欣赏”、“中国文化概论”、“书法”、“演讲与口才”等等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教育对象的转变,一些教育专家提出“大学本质是什么”之问,于是就有了“育人说”、“素质教育说”、“复合型人才说”等等;再后来,也有“创新型人才说”、“技能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说”,不一而足,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各大专院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纷纷推出各种举措,笔者所在的大学在政治建校中不断突显公安特色,新开办了一些公安专业,紧密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学生和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建构校局合作新模式,如今配合省厅的智慧新警务,创新公安工作的号召,打开我院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办学模式。2018年7月,我院与珠海市公安局联合举行了交流活动,我们了解到,如今公安队伍中首先需要政治素质高、人格健全、有积极奋斗和奉献精神的人才也就是素质高人格健全的人,这让我们不禁要问,这难道不是回归了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就是让人脱离蒙昧、走向文明吗?如果连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那么其他事情都有可能白搭。耶鲁大学的教授也曾经提出,中国教育要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在当今社会多种观念俱存、泥沙俱下的情况下,要保持积极向上、友善感恩、良好的人生初心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珍贵了。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要担负起重任,砥砺前行,为培养出合格的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统观四十年来的大学语文课程,也是伴随着办学理念的变化而变化的,改革开放之初,多数大学作为必修课开设了大学语文,课时数均在50至100左右,最著名的是徐中玉先生主编的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该教材中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作品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长期成为经典霸主地位的权威教材,长用不衰。后来不少学校,尤其是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加大实操性课程,就把大学语文课取消了。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早地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文化选修课,这个影响比较大,不少学校也乘势纷纷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即使仍保留大学语文课程的学校也减少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有的改为选修课。这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黑暗期。进入新时代,不少专家发出呼吁应在工科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就在2019年3月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二次会议上,有委员提出议案,建议在全国各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那么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课就愈加重要了。

二、加强大学语文创新教育,积极提升和扩展大学语文课程的内涵及教育功能

笔者在高等院校工作了33个年头,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文艺欣赏、美学、唐诗美学、公文写作、公安文书写作、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在此仅就大学语文创新教育略谈一些教学体会,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目的。语文教育包含着对于语文本身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性及其功能性的开掘和培养,而要实现语文教育则必须借助语文教学的手段,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时刻不忘语文本身所承载的巨大内涵的彰显及对其功能作用阐述,并加强各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形式,让受教育者真正有着良好的人文素养,旨在为积极传承文化,弘扬优良传统,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一,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大约有这样几个说法:一是工具课,重点放在字词句,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二是文学课,因为大学语文教材多遴选古今中外文库里的名家名篇,授课老师也多是中文系毕业的,因此自然地把它按照中文系的文学课来讲授欣赏了;三是文化素质教育课,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开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浪潮,到了新世纪,更是由于通识课的普及,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际上是受到很大的冲击的,不少高校把它由必修课变成了必选课乃至到选修课,有的高校干脆取消了,改由其他更加实用性强的课程替代。四是新近看到了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老师主张“语文是一种形式训练课,训练的是语言文学的听说读写能力”。其实大学语文无论哪种定位,大学语文课的诸多功能在这里实际上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显现的,也就是说其实它具备了至少上述四种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开设并上好大学语文,让我们的大学生国学素养更高、人格魅力更大、语文运用能力更强。第二,深入认识并进一步挖掘大学语文课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外国语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高考还是职称的晋升及出国深造等等方面,外国语成绩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从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时代,处处以外国语学习为杠杆,学生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外国语,也就相对忽略了对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学习和提升及继承,国民的国学素养没有真正普及,应有的一些传统文化不断丢失,如今是到了要大张旗鼓地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时候了。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首先我们更要积极挖掘大学语文课的丰富内涵,这里包含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贵精神,比如仁爱、爱国、积极进取、美好梦想的执著追求、美丽爱情的向往、思亲念祖、怀念亲人朋友、忧患意识、怀古伤今、以古为鉴、不趋炎附势、保持人格完整、尊老爱幼、师生情长等,不逐一而足;也有对于世界主题的关怀,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向善向美、平淡安详、简朴归真、知足感恩等;更有对于大自然的敬仰与歌颂,高山流水、飞流瀑布、明月白云、花好良辰、田园牧歌、牛羊成群、袅袅炊烟、静谧寺庙等等;还有人这个群体和个体的情感宣泄:痛苦、失望、悲哀、怨愤、无奈、渴望、挣扎、希冀、希望、企盼、遥寄等等,这些都是当代人普遍应有的特质和精神及生存状态。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学习,不断强化和思考这些美好的品质和情感,让大学生树立更加高远美好的人生理想,也有利于他们未来人生的进步。其次,我们要更加注重大学语文课的功能性,比如字词认知、听说读写、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阅读和欣赏的能力等,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升温,大学语文课的应试性更加突显,我们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结合申论、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等部分的考点,适当引导和训练,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大学语文课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赋闲课程,而是与他们的未来人生息息相关的,只有学好大学语文,才能更好地突现自己各方面的才华和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陪伴他们终身的宝贵财富。

三、强化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实训环节的探索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3

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语文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并不乐观,课程设置或被边缘化,教学模式或被项目化,教学内容或被专业化。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教学目标非功利性、教学过程非操作性、教学内容非实用性的特点。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要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认清形势、转变认识,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注意教学方法上的继承和创新,语文教师要做国学的守望者。

关键词:

国学;大学语文;教育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国学研究升温。十八大后,为树立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制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到空前高度,国学热潮随之兴起。大学校园是文化知识的集结地,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是社会之共识。在专业和通识教育众多课程中,《大学语文》是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好这一载体,使之成为传扬国学的主渠道,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一)教学目标的非功利性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完美的人格、独立自由的精神、勤奋好学的习惯、正直善良的情感为终极目标的。与直接服务于受教育者未来职业的专业化教育任务不同,通识教育要完成的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在独立思考、品行操守、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这些目标是不可能像砌砖、炒菜一样在课堂之上立竿见影就能实现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非功利性的,它追求的不是当下的功效和利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拥有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树立正能量的价值观,是具有博雅的精神气质。人文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终生受益,而非功利于当前。

(二)教学过程的非操作性

专业化教育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对专业技能掌握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有实践操作环节。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学会数钱,在教授“手持式点钞法”时,教师就要针对持票的左手和捻票的右手各手指的姿势与动作,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操作训练;建筑类专业要开设《工程测量》课程,对于经纬仪、水准仪操作技能的掌握,更是需要具体训练甚至是教师手把手地教授才能完成。这种操作训练与理论知识的逻辑关系并不紧密,但就某一个动作环节来讲,没有学过书本知识的人仅凭眼睛观察、动作模仿也可以完成。一些学历较低的工厂师傅,照样可以成为高级技工,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则不同,它的教学过程是非操作性的。比如,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写小说,学生写不下去,教师再讲写作要领,并示范写作,一堂课结束,学生就能掌握要领、写出小说。一些学生写了十几年作文,仍然文不通字不顺,错字病句连篇,这就证明没有人文素养的储备,单凭操作训练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一首宋词的过程中,也不可能通过操作性的训练,让学生的文学修养瞬时提高。语文课程(尤其是《大学语文》)对人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它不可能通过操作化的手段达成。

(三)教学内容的非实用性

专业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这一技能关系到职场就业,它往往成为学生未来谋生的手段。因此,专业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实用性。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之初,就会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目前大力提倡的校企合作,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岗位实习,以便毕业即可上岗。为切实保证就业,学校还会进行订单培养,直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比如汽车维修与检测、城市燃气等专业。这一切都在说明专业化教育其教学内容必须要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这种以实用性教学内容训练而出的学生,往往思想单一、思维机械,有人形象地将此比喻为生产流水线上重复制造的产品。通识教育则不然。如果说专业化教育要做的是对实用性内容的“教”,那么通识教育要做的则是对人文素养的“育”。通识教育要去开发、挖掘每一个受教育者个体的“人”的潜质,塑造他们的精神气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将学生培育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产品。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该为了服从于实用性的专业化课程而变成“实用语文”。语文课再实用,也不会使烹调专业的学生因学了几首描写美食的诗词就能炒出好菜;建筑专业的学生也不会因读了刘心武的《四合院》就能建出四合院。大学语文教育所重视的是通过对文史脉络清晰的传世经典之作的赏析,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探索规律、获得见解的能力,进而提高美学品格和人文素养。这些能力、素养和品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而一旦养成,就必将受益终生。无论受教育者将来干不干本专业,不管未来职场发生怎样的变化,他都会以不变应万变。

二、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

当国学热潮扑面而来时,各种各样的“国学班”也应运而生。人们敬重国学、仰视国学,以为国学高深玄妙,曲高难和。其实,国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幼儿园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到小学朗诵的古诗词,到中学作文引用的《论语》名句,再到大学鉴赏的经史子集,语文教育一直是国学传扬的重要平台。

(一)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

“国学”有两层含义: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现代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太学、国子监是古时候国家的最高学府,现代含义上的国学内容恰恰是这些最高学府必开的课程。由此可见,通过高等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现代人的“奇思妙想”,而是自古如此。在语文单独设科之前,古人的教育内容无论是先秦的人伦之学,还是后来的四书、五经、六艺以及诗、词、赋、策论,都与后世的语文课所包含的国学内容同音共律。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虽经文学科、国文、国语、语文等课程名称的改变,但课程内容从未偏离“涵盖文史哲、侧重文学性”这一方向,而这恰恰也是历朝历代高等教育所重视的。国学和语文从历史渊源上就是同根同脉,虽经社会发展、历史变迁,但它们始终就像拥有同一颗心脏的连体婴儿一样难以分割。

(二)语文是国学传扬的担大任者

尽管语文不是传扬国学的唯一学科和渠道,但是二者同源共流的史实,足以说明语文在国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我们都无法否认语文教育是国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探寻我国古代的教育史,人们会惊异地发现它几乎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意识形态如何变化,担当传播国学之大任者始终是语文教育。时至今日,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下,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经世致用,使得国学地位再次凸显。以语文为名、以国学为实的语文教育,自然要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以此为契机,责无旁贷地担起传扬国学的重任。因此,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被削减,还应将其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

1.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

近代教育家陆费逵说过:“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尽管语文教育不能拘泥于国学,还要兼顾中西文化的会通,但是承担弘扬传统文化重任的语文教材,必须以国学味道为主。体例要表现古今变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学呈现出各自的时代风貌,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应清晰地表现文史发展脉络。在这方面,传统的“以史为经、以文为纬”的编写体例一时还不可取代。这种体例可以将历史发展的纵线和不同时期文学之胜的横线相互交织,让学习者边洞悉历史的变迁,边欣赏历史长廊中不断涌现的文学盛景。从而在每个人的国学知识体系中,架构起历史的完整性和文学发展的系统性。内容要涵盖文史哲多元。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说过:“一个民族的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最能体现这个民族的性格和风格。”在我国,传统的国学文化集文史哲于一身,尽管历代的高等教育教材总要向文学侧重,但那些出自经史子集的经典文章,通常都是既抒发着文学情致,又饱含着历史底蕴,又散发着哲理光芒。比如《史记》,鲁迅就称其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再比如《论语》,文学家称其为文学名著,哲学家名其曰哲学经典。文学使人深思,历史使人深沉,哲学使人深刻。因此,以传播国学为己任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多选一些传统名篇。那些以服务专业为借口,选用既缺少文学性又没有史学价值、哲学意味文章的做法,不仅会毁了语文课,更会影响国学的传扬。篇目要侧重文学经典。自先秦以来,高等教育教材的选文从未离开过经史子集的经典篇目,经典的才是历史的、民族的,才是厚重的、持久的,才能担当起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激励志向的人文重任。作为语文教材,篇目必当要向文学经典侧重。梁启超先生曾开列过国学入门书目,《诗经》、《楚辞》、《昭明文选》、《乐府诗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元曲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众多文学经典都在其中。当年胡适先生应邀为清华学生开列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当被质疑书目过多时,他曾说:“我暂认思想与文学两部为国学最低限度。”先贤大师之所以将文学作为国学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是因为文学具有审美功能、教化功能和认识功能。文学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可以润物无声地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风土人情。因此,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大学语文》教材,就要沿着历史的纵贯线,多遴选文学经典篇目。那些简单粗暴地砍掉诗词曲赋,牵强附会地拉凑“专业篇目”,任由建筑语文、烹调语文、服装语文……乱象产生的做法,既是对语文课程的不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2.教学方法上的继承与创新。

与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不同,大学语文不再将疏通字词句作为授课内容,而是专注于对选文的分析鉴赏。其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在弱化,而人文性在增强。因此,像众多通识课程一样,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不可或缺。文学作品是有气韵的,这种由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相揉发酵而成的气韵,很优美、很高贵、很玄妙,但也很矜持、很清高,它需要懂它的人去寻觅、领悟、欣赏、讲评、赞美;否则它就会被看做古奥晦涩而横遭白眼。这种气韵还具有一贯性、完整性的特点,如果被随意折断、割裂、分解,其思想性、艺术性都将被破坏。对于文学修养还不尽人意的学生来讲,古圣先贤的经典之作,需要有人为他们启发、点拨、解读、赏析。在教师或舒缓、或愉悦、或沉郁、或悲愤、或激昂的讲解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被共鸣,作品的艺术形象被再度塑造,文学之美悄然呈现。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方可以于文学殿堂之上感受经典之魅力。终身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研究和教学的叶嘉莹教授,正是凭借传统的讲授方法,将人们引入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古典文学的艺术化境,她也因此赢得了海内外无数学生的尊敬与厚爱。很难想象,如果叶教授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讲授古典诗词,要求学生学会写情诗、制作诗词动画,我们的国学瑰宝还能否有跨越国界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当然,在对传统的国学讲授方法予以继承的同时,我们也要尝试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意味着与传统的割裂、告别,而是与传统的一种融合、一种对传统的补充。比如,将传统的教师讲授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师对传统经典正确解读、引导的一贯性和系统性,让整堂课的文化气韵不被破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和概括能力。再比如,为使授课内容更直观、更生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以使大脑维持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定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人。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继续,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已不再是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与国学相融合的大学语文课程,授课内容更加多元,授课境界更加高远,其终极目标直指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希望培育出的学生不仅有专业化的谋生手段,更要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和社会担当能力,有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国学视阈下,大学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泠 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秦绍德等.通识教育:大学改革的路径选择[N].解放日报,2008-3-7.

[4]马凤岐.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1).

[5]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梁启超.梁启超讲国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7]王松泉等.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4

(一)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认识能力不足

在现有的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中,过多地将语文教育作为基础知识教授,期望利用语文知识来提高学生写作和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语文教育方式跟中学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区别。对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初级教育阶段的教育模式,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社会视野以及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对人文关怀、社会道德、职业操守、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内涵进行科学阐释。要想摆脱理工类高职院校的传统语文教育模式,就必须从语文素材、语文内涵及语文教育对高职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同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对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未来行业发展的实用价值。

(二)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理工类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更多的课程安排集中于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同时高职院校的学制为三年,其中有半年时间需要到实习单位进行培训和实习,留下的时间只有两年半,而高职院校的专业类课程较多,各类课程安排比较密集,很难空出多余的时间来扩展语文教育。另一方面,理工类高职院校内的“大学语文”教师数量较少,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理工类高职院校将语文教育归类到思想政治学科中,而没有将“大学语文”归到文科类学科中,加上学科课程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综合性,导致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发展滞后,与较为热门的英语学科和现代专业学科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缺少优秀的语文教师,致使语文教育脱节

理工类高职院校在聘请语文教师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学科的教师聘任,语文教师的聘任数量少之又少,加上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大学语文”教师匮乏,而且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师较为年轻,对语文内涵、语文价值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存在缺陷,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缺少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这种形势之下,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将专业知识作为大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主要科目,致使人们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语文教育没有那么重要,进而造成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形成恶性循环,给母语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重新定位理工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体系

(一)有效补充“大学语文”教育

理工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分科中大多选择理工科,对文科知识的兴趣度和掌握能力有限,很多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社会通识以及应用写作方面的知识能力。在理工类高职院校中补充语文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社会实践以及综合写作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专业视野,也能丰富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内容,从而改善他们单一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配置,以此增强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对语文教育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教育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学语文”教育中。

(二)促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对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基本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理工类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大学生语文教育。现代很多企业单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就是职业素养不高、敬业精神不够、全局意识不强、缺乏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等。普及和延伸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之一。

(三)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写作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准确的专业知识表述以及良好的听写理解能力对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自身行业领域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育对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这方面的需求。另外,语文教育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够帮助理工类学生在自身专业、行业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知识,如撰写文书、专业报告、合同文书等。

三、改革“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和语文教师的管理

(一)开设语文公共必修课程

通过上述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了“大学语文”教育在理工类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笔者以为,应该在理工类高职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程,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学完一个学期的语文课程,为理工类高职院校营造良好的“大学语文”学习氛围。

(二)改革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

结合理工类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在社会实践和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归类到应用学科中,即将“大学语文”也作为一种专业课程,主要侧重于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将“大学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能满足理工类高职院校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也能填充大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应用能力方面的缺失,达到相辅相成的实际效果。

(三)聘请优秀语文教师,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基于“大学语文”教育在理工类高职院校的重要性,理工类高职院校应该组建一支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由公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在学校人事上应该给予平等的地位和待遇,以此激励“大学语文”教师更好的投身于语文教学中。

四、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5

关键词:人文素质;大学语文;工科院校

大学语文承载着高度的人文性,高等学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目的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传承并发扬光大。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同质性,培养大学生善学善行的品德、拓展大学生爱国爱家的人生格局,激励大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是教育部在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作为工程背景下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应在大的环境下顺势而为,把是否全面落实和渗透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

一、工程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

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实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教育部、高教司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教育目标。工程背景的高等院校应精心设计大学语文课程,统筹兼顾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并把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把大学语文开设为高校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及人文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和当代自然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发展方向相适应,培养出更多综合素养高的高质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1]。高教司文件强调的“综合素养”就是人文素养,要求综合素养与自然、人文等专业相结合,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2]。就工科院校而言,应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实际,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特色明显,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及历史学11个学科门类。各个门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工科等应用型学科可以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敢干、肯干的品质,鼓励学生到艰苦地方去开辟新天地;理学在校企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管理学在可尝试实际实习的岗位中,引导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转变为行动。农学经常在试验田中培种育苗,培育种苗过程中的湿度、温度的测量,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医学在实际管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塑造奉献精神与医者仁心的品质,并在临床和具体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文学滋养人的灵魂,利用好专业优势,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践行,对假恶丑的鞭挞和遏制,同时也引导学生肩负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法学专业则教育学生在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的同时,鼓励学生树立法律信仰,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而作出努力;艺术学教学鼓励学生在艺术设计上的大胆创新精神;教育学在教学上更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历史学教学方面,在对文物博物馆进行历史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包括学习精湛的文物修复技术等。这虽是一份清苦的工作但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因此工程背景下的高等院校,把工科教育教学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是高等院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备综合素养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工程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实环境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工科高等院校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视专业技能、轻视人文素养培养的倾向,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就是汉字书写,都认识汉字,不需要教,可以自学,很少有学生去揣摩其中的深意,认为自己将来是靠测量、土木工程、机械、化工等专业技能吃饭,大学语文无关紧要,没什么用,不学也不影响什么。还有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那些“老古董”中学阶段就接触过,都知晓,不需要花时间再学习。诸如此类的想法,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很普遍的。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人文常识掌握不足,即便学习,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考试。这些人文知识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素养,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多数工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只是传授文化知识而谈不上是人文素养的培育。

三、结合工科背景探索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工程背景的高等学校应积极探索工科专业特色、专业资源与教育部对利用大学语文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的结合点,营造宽松的改革环境、精准定位新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加大实践深度和广度、尝试建立“大语文”的多元评价体系。

(一)营造宽松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环境。学校应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鼓励教师出去学习,参加大学语文改革的研讨会、各种形式的大学语文改革学术交流会,在学术碰撞中产生新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火花。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大胆尝试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与专业课程学习融合的教学路径。在宽松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学校应建立有效机制去激发一线从事实际教学活动的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从教师自身实际出发,积极、精准回应学生的困惑和诉求,在积极互动中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应重视并积极利用课堂和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学校或专业应发掘校企合作的深度结合点,着力开辟或扩大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渗透于具体实习中,全力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二)精准定位“大语文”。工程背景的高等院校,结合高教司关于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大纲,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树立大语文观。结合传统文化的若干方面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尝试把大学语文分成若干主题,如汉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生活情致、艺术真谛、大学精神、青春的思索、爱情奏鸣曲、信仰的力量、口语交际、公文写作等板块。通过主题讲解,尽量覆盖学生综合素养的方方面面。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例,这一讲(或主题)主要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意识、爱国意识和大局意识,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仅仅分析古代作品中的家国乡愁,很难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要深入挖掘家国情怀的现代价值,结合时展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文化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培养立德立志,善学善行的、新形势下家国发展需要的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才。结合科技强国的建设目标,新时期的家国情怀,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表现在为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而努力奋斗,继续书写新时代的家国情怀。遥遥家国情,千载乃相关。疫情下教育、科技、医护工作者等义不容辞的举动,逆行而上的勇气和担当,决绝而坚定的牺牲精神,为家国、生命护航,谱写家国情怀新篇章,这就是当下家国情怀。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从用知识武装自己开始,为爱国爱家续写新篇章。

(三)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并延伸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尝试结合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特色明显的建筑、工程、机械、资源、生命、化工等专业背景和资源,学校应把大学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渗透于教学实践中,树立文、理、工跨学科渗透的大语文教育教学观,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大学语文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3]。继续以“家国情怀”教学为例,梳理关于家国情怀的作品,解读其中内涵,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灵魂和红线,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家国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关于具体教学设计,可通过现代歌曲《国家》引入有关家国的概念,梳理家国情怀的内涵及文化生态背景,进而引入对家国情怀的追溯。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纪念馆及基地,进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学生将有关家国主题的传统文化典故改编为话剧,说唱传统诗歌,通过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理解,点燃学生对家国的热爱之情。课堂讨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我的祖国》和《守望人》等有关家国主题的影视剧,借助声光电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多渠道感知家国传统,最大程度上做到同频共振,实现学生身心对家国情怀的感知。

(四)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不应该是单一的闭卷考试或写一篇评论,应该积极尝试建设体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多元、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深度交流自己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如教师可尝试多样作品的评价,鼓励学生尝试续写读书摘要、读(观)后感、调研报告或亲力亲为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对别人有帮助的事等多样形式的作业,并关注作品背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意识的提高。以“家国情怀”为例进行分析。1.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分析一部自己的创作,表达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对祖国的热爱,可以是写作(题裁不限)、绘画、朗诵、微剧、演唱等形式。组织学生以汇展、汇演、编辑出版等形式将作品进行推广,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对家国的认知。2.有机会尽量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或观看爱国影视剧,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在参与中使学生对爱国之情的理解可观、可视、可触,力所能及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工科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应结合时代精神、时代需求、利用工科背景的专业资源,营造宽松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环境、准确定位“大语文”,与实践密切结合、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全面精准定位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功能,培养学生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让工程背景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达到教育部的教育目标,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发展,为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建功立业而助力加油。

参考文献:

[1]黄雪莹.浅论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安徽文学,2013(5).

[2]黄文.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6

【关键词】生态学;大学语文;优化

引言

现阶段,人们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认知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尚未真正的将内部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剖析,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因此,在对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下,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大学语文的生态系统结构,对当前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探索出科学化的改革路径,从而有效的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朝着的生态化教学的方向发展。

一、生态学与大学语文教育

(一)大学语文教育。现阶段,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教育统称之为“大学语文”,但是也有部分高等院校将其称之为《现代汉语文化》等。大学语文教育并非是单一的特指大学语文课程,而是实现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转化,并针对性的开设包含《大学语文》为核心的一系列的课程。同时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与中文专业的学生不管是在知识结构还是教学的实践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应被看作是一系列的课程,其中包含了文学审美课程、文字知识课程以及历史普及课程等等。

(二)生态学。从本质上来说,生态学指的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广西的系统化的科学,其中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使生态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其中生态系统所代表的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生态平衡值得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以谋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平衡状态。

二、生态学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错位。在生态学背景下,各分子之间都是平等的,就像师生之间的关系一样,也应该是保持平等、和谐的。生态学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所追求的就是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化,然而现阶段,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出现错位,形成了一种教师讲授课程,学生被动参与的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教师掌控着教学的频率,占据主导位置,而学生却是呈现出一种服从状态。同时,站在学生的生态位来看,学生尚未意识到自身作为教育的主体,而学生作为生态教育中的关键因子,应该是主动参与教学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结构不科学。现阶段,在生态学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方面,在很多大学生中,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程,反而将英语设置为必需课程,美名其曰与国际接轨。而且在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安排上,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82%的大学普遍将大学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为32个课时。

(三)大学语文教育日益功利化。在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物质化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将自身对物质的追求放在首位,功利成为了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例如,当前在生态学背景下,教学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教师所追求的不再是如何实现生态化教学,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而是将岗位晋升和经济价值放在首位。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出现偏失,导致整个高等院校教学的功利主义风气盛行。在生态化教学方面,更是过于随意的更改教学的内容,甚至在对教材的选择方面,并没有充分的重视生态学与大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化教学日趋功利化。

三、生态学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优化

(一)优化大学语文教育师生关系。基于生态学背景,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逐步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生态学视角下的教育应该是信息互动和相互传递的过程,学生不应该单向的接收,而是要实现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以此更好的推动语文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从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系统中来看,语文教育系统应该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大学语文教育不单单是实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大学生毕业之后的进行继续教育的基础。在生态学下,应该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大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系统,保证语文教育的基础地位。例如适当的增加大学语文教育的课时量,要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的状态,并且还要保证语文教育的每学期的基本课时保持在72课时以上。此外,还要设置相应的课外实践课程,使大学语文教育不单单拘泥于课内理论,而是逐步向课外活动拓展。

(三)强化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当前,在大学语文教育中,生态系统的作用就是有效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系统化和科学化,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对此,在生态学下,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不断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文学书籍,定期参加到文学研讨会中,与同行业之间的人才进行交流沟通。或者是借助互联网,扩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制定出科学的学习目标,掌握大学语文教育的新趋势。同时,在信息化时代下,生态学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大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对生态化系统教育的认知,实现教学资源、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的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邵子华.基于生态学的大学语文教育研究[J].教学研究,2015(05):15-18.

[2]朱华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生态化教学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5(10):22-24.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7

思考与表达能力训练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向度,一切教学行为均应服务于这一思想。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思考与表达能力,以服务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继续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其思考与表达活动准备好工具基础。作为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凭借,课堂文本解读应该贯穿思考与表达能力训练。在理论课型之外,开展诵读、演讲、读书交流、微剧编演等实训活动是强化学生思考与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是“为人生”的学科,它不仅仅意味着学科知识与能力,还意味着人的修养与风采,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而且可以统一于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启发与训练中。

关键词:

大学语文;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教育在走过了中小学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阶段之后,到了大学阶段该如何实施,成为每一个教师绕不过的问题。教材编写取何种思路,教法是传统方式为主还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新教学方式为主,教学内容展开方式是传统的单篇教学还是中心统一的专题教学,等等,都是普遍在探讨的课题。在目前可见的种种研究成果中,教学实施方法方面,否定满堂灌、提倡对话式教学,提倡新教学技术的有效参与成为主流;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人文性与工具性孰先孰后的问题却仍是各执己见,没有定论。但是就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而言,总的教育教学思想应该是明确的,明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将会通盘指导教学活动。而对于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想让学生领会什么道理,掌握什么知识,学会什么能力,这都要提前考虑清楚;这些弄清楚之后,再去考虑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手段、经过哪些步骤来逐步达成目标的问题。作为从业者,对于备受争议的大学语文教学,对于令人系恋又让人烦恼的大语教学,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思考与探索,怎么做才能让它更充分地实现自身的课程价值。现在基本已经明确一个思路,就是将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启发、训练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向度,一切教学行为均服务于这一思想。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继续强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思考与表达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在小学与初中阶段,主要的语文学习任务是识字、积累词汇、造句并练习初步写作;到了高中阶段,除了继续扩展并深化以往语文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对于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说,像识记、模仿这样的基础学习分量变轻,而分析、表达、篇章写作等高层级、创新型能力训练成为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学生兴趣和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以及阅读量的严重不足,高中毕业升入高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能力难与学历相当。就我们这些年任教大一年级大学语文所观察到的情况看,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差异很大,优秀的学生在表达个人想法时能较熟练地驾驭语言,书写规范正确,表达基本准确到位;但也有很多学生书写潦草,字形不规范,错别字多,病句多,口语表达逻辑性差,表现出与年龄、学历甚不吻合的学能状态。地方院校由于生源因素这类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其中的理工科院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还不能只注重精神提升和人文素养培育,还要通过专题训练和见缝插针等各种模式灵活机动地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难字认读与听写,书写纠错、读音纠错,成语含义解读与运用,等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做教和学的主体,可以利用课头、课尾来进行,因为这些知识零碎,需要一点一点地累积。这种教学行为其意义在于唤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尽量避免写错字、读错音、用错词。随堂问答和写作训练中发现的有共性的表述错误,随时和大家讨论,以引起共同注意。我们往往想当然地以为,学生都已经上了大学,这些小学、初中阶段的问题应该不怎么成其为问题,但事实和预期往往差得很远,看看平时作业和学期末考查试卷里五花八门的问题就可知悉。这提醒我们,在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还不能忽略地面上的疙疙瘩瘩;在致力于培养学生高尚优美人格的目标之下,还必须助成他们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扎扎实实的学科素养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教育不仅仅是书斋里的事情,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社会上和网络中与语文有关的一切活动,注意随处可见的书写与表达现象中的不当之处,培养纠错能力,强化正确表达意识。我们要引导学生书写规范的汉字,正确使用成语,不要为了恶劣的趣味或利益追逐而滥改成语熟语,正规场合的人际交流尽量使用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并通过倾听优美的播音、朗诵和阅读高尚的文章、书籍来不断增强自身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与运用能力。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思考与表达能力,以服务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而语言是思考的工具,文字是将思考内容外化实化的工具。思考必然期待表达,不以任何形式表达的思考是没有意义的,而准确地表达思考内容就是语文修为的重要目标。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1]1980年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文中说:“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2]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3],前贤明哲的种种申述都在提醒我们,语言运用能力是自身修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正当做自己的责任,把语言修养当做塑造自身公共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

二、文本解读环节贯穿思考与表达能力训练

大学语文教育同中小学语文教育一样,以篇章文本教学为实施教育的主要媒介。我们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最低层次的收获是字词积累和修辞技巧层面,进而有布局谋篇和写作技巧的探寻,但这些都还不是阅读与教学追求的最高层面。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感知并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受到性灵之光的照耀或心智的启迪,才是自由阅读的本意,同时也是文本教学的终结性目标。课堂文本解读应该是一个起于感触,终于思考,外化于表达的完整过程。阅读主体接受能力与阅读期待的不同,决定了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之开展起点的不同。对于一个自由阅读者来说,文本解读过程始终贯穿着感悟与思考。感,是将阅读与生活相关联的环节;悟,则是普遍对于具体的升华。在阅读中,感悟随时发生,主体心灵也随时在潜移默化中。比感悟更深刻、更系统的认知来自思考。思考是由文本开启而导向人生的认知过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个人认为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一切教学活动最终服务于人生。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他学科可能是通过追求某一种具体的技能服务于人生社会,比如物理的与光电有关的知识技能,数学的与计算有关的知识技能,化学的与物质反应有关的知识技能,等等,而语文除了提供作为表达工具的实用价值,因着其教学媒介———文章———的特殊质感,这一学科几乎是天然地带有一份附加价值,即教化价值,也就是文本解读所可能对人发生的精神导向影响。当然,编写教材的人主观用意和选文能力在这里就特别重要,选用什么样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教化的意图。但在一个社会生活正常、文化氛围开明的环境里,“智而美”恐怕还是主要的教育取向。每一学科都应该追求这样的教育目标,学科本身的深厚素养加上以人为本的博爱情怀,惟其如此,教学活动的总体,才配得上“教育”这两个字的冠冕。而“语文”顾名思义就是由“语”而“文”,“语”是朴质的、自然的、生活的话语,“文”则是修饰的、美化的、书面的文采文章;语文追求的教育目标,正是一个表达能力和人格修养双轨道都由“语”而“文”的过程,在表达上由朴质粗糙走向文雅精美,在做人上由蒙昧粗陋走向光明优雅。《诗经•淇奥》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是这样学问长进与人品修为兼而言之的吧。总之,大学语文课堂所引领的文本解读过程,应该是灵魂对话的过程,是心智不断发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大问题的追寻,也兼顾小障碍的清除和具体能力的训练。大与小可以双向并进,并不矛盾,但需要安排的技巧。所可期待的是,当思考趋于成熟,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大问题的解决会促进小障碍的克服。至此,我想说,正如何二元教授所言,叶圣陶老人认为语文课文不过是些例子的想法,的确是有点过于消极了,尽管我也不能完全接受何教授“语文教育是形式教育”的说法。窃以为,语文教育既是形式教育,也是内容教育。当我们站在学科能力发展角度看问题时,我们必然注重形式教育;当我们感到这个社会的人文需要已经超过单纯的学科能力需要时,我们必须形式内容并重,甚至将对后者的强调放在第一位,因为语文的应用价值中,也天然地包含着性灵沟通、移性化情这一点,而这并不是“形式”所能够涵盖的。

三、以诵读、演讲、读书交流、微剧编演等实训活动强化思考与表达能力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不同之处在于,中学教学视帮助学生考大学为最重要的目标,所以高考要求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大学则以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工作与生活所需能力以及塑造有社会担当的成熟人格为教育目标。在语文能力方面,读、说、写三项能力是一以贯之的训练内容。“听”这一项,非语文课所专属,故不必多言。下面想就实训活动谈谈三项能力训练的体会。本人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理论课型之间穿插实训课型,既是为了避免课型单一可能造成的单调感,也是为了弥补高中教学只顾强化知识能力而缺少必要的语文活动的缺憾;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走上讲台,走到大众面前,单独表演,不仅仅促成语文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长进,也促使学生在“换位”的情境下感受能力欠缺,并体会教师心境,这样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增进自身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安排的第一次课堂活动是美文诵读。学生学语文这么多年,对于诵读之美有不少人竟没有感受过,这不能不说是语文学习生涯的一大遗憾。同学们习以为常的是和尚念经式的“读课文”,平淡,不动声色。可是我们的古人,曾经那样心醉神迷、声情并茂地一再流连于吟诵,这样的吟诵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美的习染与品味,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今人的确差得多了,只有在佳节集会时,我们还能欣赏到刻意为之的精彩表演。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诵读的乐趣,并借此进行精神的洗礼。本着这个用意,我们每学期都发动并精心组织课堂诵读比赛,有的班级效果之好着实令人感动。活动总是有限,活动的意义在于开启一种关注:原来在诵读中,文字可以血肉丰满地活起来!看着那一张张因为美好情愫的感触而神采飞扬的青春的脸庞,你可以知道,语文的魅力是与生命力和丰盈情感的激荡联系在一起的。接下来我们会安排读书交流活动,借此促使学生读好书,并将读书感会、读书收益作为练习脱稿发言的内容,这是一项一箭双雕的语文活动。语文老师再学富五车,能奈课时有限何!想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其阅读习惯,才真是“授人以渔”的善举以及明智之举。时间是有限的,书籍是无穷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选读高质量的书,人文社科与艺术类甚至自然科学方面一切有影响的优秀书籍都在可选之列,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一些读书方法,比如感其情,思其义,摘抄其精华,涵咏其深味,回顾该书之所长,比对同类著作之特点,小结个人之所得,等等不一而足。在阅读中,学生的智商与情商会同时得到开发、语文能力与做人情趣会同时得到提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说:“阅读不仅是母语教育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乃至社会文明的基础。通过阅读奠定学生一生的精神底色,构建充盈丰富的内心世界,发展他们分析、表达、反思、鉴赏等各种基本能力,是提升社会基础文明的百年大计。”[4]对此本人深表认同。这个课堂活动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制的,要求发言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学生必须事先想好说什么以及怎么说,要态度从容而内容充实,表达条理而语言准确,是需要好好花一番功夫的,我们通常要求写出发言稿做底本,可以携带但不能照本宣科,就是为了锻炼口语表达。当一学期走到后半截,学生的学习状态已经稳定,对于老师的教学要求已经习惯于配合,这时候可以鼓动一个微剧创作兼表演活动。青年学生中潜藏的才华有时令人惊叹。不少人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很不错的剧本,选题生鲜而有意义;学生自己还愿意担纲导演,演员也是自荐。这一切都在课下自主完成,留给课堂的只是活泼有趣的表演。这样的活动已经不单单是语文学习,它更是学生精神能量的展示和大学生活的美丽浪花,它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很深远。杨东平在LIFE教育创新首届峰会上的发言对于审美教育的意义给与了充分肯定,他说:“美育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发展学生鉴赏美育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提升人生趣味和生活理想,弥补价值真空,从而提升生命质量。”[4]的确如此!综上所述,实训活动和理论课型是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的两翼,以课文教学为媒介的理论课型意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特质,引导他们瞩目东西方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精英,树立精神的高标;以“读、说、写”能力训练为目标的课堂实训活动,其实还是贯穿着思考与表达能力提升和塑造优美人格的双重追求。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思考与表达能力训练

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语文研究所何二元教授近年来力倡语文的工具性、形式性学科定位,这一主张确实具有反潮流而动的独特性,尽管其理论本属渊源有自。在何教授所著的《母语高等教育研究》一书中,对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有许多新人耳目的阐述,仔细读来确实受益良多,尤其他对于大语学科工具性及其教学实现方式的探讨,应该说是相当充分的,对于我们从业者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调整直接具有启发性。但是语文学科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因为“课文”而独具魅力,可以说语文之美主要因为那些文辞优美、文意深刻、能够触动读者心灵、滋养人生的好文章在。毫无异议,编选教材者是因其形式与内容俱佳才决定选入的;可以说,内容先能打动人,再看其形似是否完美,这里应该就是这么一个心理逻辑。教书育人一直是不可分割的活动统一体,尤其语文这一科,更是历来承载着社会的文化建设期待。这样的舆情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还不是因为语文教学所凭借的课文文本全部或部分地传达着最先进、最典雅、最深刻、最高尚的文化精神?一个人由幼小走到成熟,可以说对他精神发展影响最大的学科就是语文。杨东平说:“教育是启蒙,是唤醒,是点燃,是开悟,是解放。”[4]还说,“学校应当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组织教学,促进教育的人文化和生活化,从而‘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陶行知语)……教育不仅要开创未来,而且要安顿人心,涵养性情。”[4]我想,面对这样的重任,大学语文是应该具备当仁不让的风范,不仅仅因为它的美文,还因为它所着意培养锻炼的思辨与沟通交流能力。思辨也可以说是思考与辨析,其内容不就是文学内外、人生之中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么?“思辨能力(CriticalThinking)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其核心精神是求真、公正、开放、反思。”[4]使学生具有思考与辨析的能力,然后具有言传书写的能力,语文的目标庶几达成矣!

五、结语

总之,语文是“为人生”的学科,它不仅仅意味着学科知识与能力,还意味着人的修养与风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统一于思考与表达能力的训练中,有时水乳交融,有时有所侧重,顺应教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来决定。关于“人文性”是什么的问题,也没有那么复杂不可捉摸,就是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中所贯穿的对人的生命需要、生命形态的深层思考,对人的生命权利的关注以及着意唤起同情维护的用心,这是一切人文学科共同求索的内容之一。语文因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宗旨的特点而仍应归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之内,窃以为它的人文性是不需要争执的问题。徐中玉教授在接受访谈时说:“母语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大学语文是高等层次的母语教育,它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侧重于工具性,而大学语文更强调人文性和审美性。”[5]我本人十分认可这种说法。

作者:李玉英 单位:滨州学院中文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N].文汇报,1963-10-15.

[2]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425.

[3]何二元,黄蔚.母语高等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64.

大学语文教育范文8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建设;大学语文课程

引言

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基础。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作用,不仅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加深中华民族对于母语的情感也产生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教育已经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育的背景

(一)文化发展背景

现阶段,我国的各大高校已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教学做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构成,将大学语文的相关知识与中国文化概论共同组成的理论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课程。为了强化大学语文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学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相关概念相融合,已经成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语文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政治经济发展背景

曾经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发展世界强国,首先要发展我国的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依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必须立足于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必须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信心寄托于新青年[1]。

(三)社会发展背景

大学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才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因此我们国家就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一代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文明青年锁定在大学教育阶段。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育计划关键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理念不断的融入各大高校的思想教育中,以德树人和德育教育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成为整个大学教育中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在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德、善、美是整个文化内容的关键和灵魂,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也正与我国现在教育的发展理念相契合,这也是为什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育的原因之一[2]。

(二)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所开设的语文教学课程中,主要包括了一些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以及一些文学层面的理论内容。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倾向于国际化的文学作品赏析或者是现代化的文化教育,往往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所传承下来的精华和重要精神,它的传承和发展蕴藏了我国历久弥新的发展历史和民族特色。为了使我国的大学教育能够始终跟随时代的步伐,响应的号召,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趋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上下历史文明所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是我国祖先通过不断的探索所积累下来的精神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还可以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高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能够更好地展现我们国家的风采。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大学语文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三、大学语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补和影响

无论是对大学语文教育来说,还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两者的融合都是一个互补和发展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多个片段形成了一个连接的整体。而大学语文课程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媒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为大学语文课程增加了有机鲜活的生命。语文课程的载体也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一)大学语文教育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

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有着更加丰富与多彩的内涵,然而要想真正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更好的融入人们的心中,就必须有一个有力的媒介和载体。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就恰恰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介。大学生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高层表现,是认识事物探索本质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他们对中华于做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将会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着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不断的渗透与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可能性[3]。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深化

目前,随着国家社会现实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对于大学教育来说,还是对小学乃至到高中教育,都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并且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应试教育的角度,而是为了使学生们和青年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因此不断地增强他们在这方面的综合素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育和教学。甚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为,对于大学语文的教育重点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了解和深入,并且还有的人认为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育学习的主要课程。大学语文从1938年开始就已经作为一个学校内的必修课程来进行学习。因此,它的由来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然而最初的大学语文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学习的,只不过随着现在社会的逐渐发展,流行文化与现代文化逐渐代替了古老而传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逐渐成为主流。但是岁月始终记得那些经过时间沉淀所以传承下来的精和文明。因此我们又重新拾起这些被我们遗忘的精神和文明,重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领域[4]。

四、大学语文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

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开展教育的主要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理解和体会。在众多的高校中,已经逐渐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一项前置性课程来进行学习。不仅在文学与传媒学院中进行开设,甚至在整个校园内,这项课程已经成为一门出入大学的必修课。同时,为了更好的使大学生们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设了作品赏析课程,历史、艺术与民俗赏析等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同时也不断增加了素质拓展课与社会实践课,带领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给我们的重要影响。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给我们的精神和滋养,已经越来越符合我们现在所要追求的社会生活。为了让中华民族乃至国际社会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华人民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育已经是一个必要的趋势,并且将会在大学教育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王莹.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之中的策略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2):6-7+92.

[2]王勇,郭思元,薛渝凡,豆志滔,马光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探究[J].智库时代,2019(16):97-98.

[3]段永升.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的策略研究——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9(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