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观范例

道德观

道德观范文1

关键词:道德观;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八大以来,在多次讲话中都谈到道德的重要性。的道德观,既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方面,又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素养的内在要求。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合理依托道德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道德观,把师德师风建设与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在道德观的指导下有效进行师德师风建设。

一、道德观指导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遵循

道德观是立足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在对相关理论认知、借鉴、承继的基础上,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产物。道德观的理论渊源,是道德观形成与发展的现实依据,对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而言,这种现实依据同样适用,且应成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价值遵循。

(一)遵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道德观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思想,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师德师风方面的道德观论述,是对当今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观照。孔子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礼记•学记》:“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王安石指出:“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韩愈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无论在何种历史条件下,都应秉持“以德为先”的理念,德是根本,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奠基石。因此,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把握道德观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观念,在正确导向标的指导下进行师德师风建设。

(二)遵循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道德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几代领导人都为道德建设作出了贡献。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强调“为人民服务”,主张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邓小平道德观的核心是人民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培育“四有”公民、“四有”新人,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等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基本原则,指出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努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一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倡导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以上领导人道德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式风格”道德观。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思想是我国宝贵的道德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认真领悟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思想,力求在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思想的指引下,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品德修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以生为本”“为生服务”,与学生一起建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

(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高校是社会思潮的集聚地,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指导高校各项工作,特别是指导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这项基础工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道德观的重要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的信念追求,是动员、激励教育工作者团结奋斗的旗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力量,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依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师德典范的支撑,又需要与时俱进的先进教师有质有量地作用于师德师风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落脚点,是教育工作者所要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四)遵循世界优秀伦理道德思想

世界上林立的民族、国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对人类文明、伦理道德作出过一定程度的贡献。这些贡献经过时间的检验升华为优秀伦理道德思想,继续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道德观不单是国内道德精髓思想的集合,也含有世界优秀伦理道德思想的成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2]高校在践行我国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同时,也要选择性地吸收借鉴国外师德师风建设的有益思想和正确做法。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对师德规范进行了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的划分,即把师德规范转变为具体的行为规则,在制约教师个人行为的同时,提高教师整体的道德修养;欧美等西方国家特别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拒绝理论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主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学校、社会的日常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教师个人做到内化于心,在循序渐进的养成教育中提升职业道德。

二、道德观指导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指向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3]“四个统一”是新时期道德观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出的目标指示,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现实要求和殷切期盼。

(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根本的职责使命,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育人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首先,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是从事教学事业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同时,教师还要具备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传授知识的手段,娴熟的教学技能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保障。其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标志,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风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5]教师要自觉端正言行举止,提升人格魅力,做学生的道德标杆,引导学生崇德向善。第三,教师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使教书与育人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细心教导、悉心指导、用心引导学生做人做事,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言传身教,即用言语来教导,用行动来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才能塑造一个良好的师者形象。首先,教师的思想素质与行为作风要保持同步,给学生树立典范,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教师要具备马克思主义修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生为本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等思想素质,在这些思想素质的作用下,教师的行为作风要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这个范围而做有损师德、污浊师风的事。其次,教师做到言传身教离不开强大心理素质的支撑,意志、情感、气质等心理素质是言传身教的重要法宝。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学生交往交流,用爱心、耐心、责任心表达对学生的情感,用为人师表的气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最大化和谐师生关系。第三,业务素质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关键,渊博的学识、先进的时代精神是教师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使教师的言传身教带有时代感、鲜活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师不仅要在自我革新的过程中夯实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业务能力,也要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拓新学生知识面,使自己和学生同成长、共进步。

(三)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潜心问道、关注社会,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潜心问道是关注社会的前提,关注社会是潜心问道的归宿。“潜心问道”就是专一、持之以恒地从事科学研究。“关注社会”即走进社会,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把科学研究作用于现实社会,在社会中观察、考察、体察民情、党情、国情。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是对高校教师治学的根本要求。首先,从事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且艰苦的过程,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具备科学严谨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只有专心致志、不忘初心地对待科学研究,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高校教师要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科研融入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检验科研成果,求真务实,提升其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其次,高校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社会、走进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理论运用于现实社会,并且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现新想法、探索新观点,创新发展科学研究,解锁教学困境,以实干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时要在社会中观察、考察、体察民情、党情、国情,加深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以身作则地去教化、影响学生,使学生领会其精神要旨,起而行之。

(四)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术自由有其内在规定性,即学术主体要求自身的学术行为在合理规范和限制内进行,在合理规范和限制下才能真正获得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学术规范的前提条件;学术自由并非绝对自由不受约束,与此相反,任何学术活动都需要学术规范的规制,学术规范是对学术活动提出一系列原则要求,从而保证学术活动有序展开和正常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规范是学术自由的保障形式。高校教师开展学术活动必须建立在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的基础之上,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首先,高校要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保障教师学术活动的自由,避免不合理因素对教师的干扰,确保教师思维的散发与创新;教师的学术行为要自觉服从一定规范的制约,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追求真理,不可逾越学术自由的界限。其次,高校教师要自觉强化学术规范意识。近年一些高校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教师形象,滞后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步伐。因此,高校教师强化学术规范意识严正学术风气刻不容缓。高校教师要在自律中进行学术探索,执着追求学术名利而不择手段便谈不上学术自由,更无从谈及服务社会、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三、道德观指导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选择

高校师德师风如何建设的问题,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既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影响。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要以道德观为指导探索具体建设路径,依据高校实际情况,把道德观和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力争达到最佳的师德师风建设效果。

(一)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

道德观的一大特色是法德并举,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坚持以德治国、依法治国。道德观“法德并举”的战略思想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规章制度保驾护航,规章制度是对教师行为作风的指示,也是对教师的评判标准。因此,高校要以“依法治教”的方式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在以德施教的同时,要做到认同并遵行学校依法治教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高校作为学校各方面建设的主导者,要从依法治教的层面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第一,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教师准入制度是对教师入职的考核,教师入职考核要严格化、规范化,特别是要严格把关入职教师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品质,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第二,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培训制度。对教师的教育培训是合理合法的一项举措。学校要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意识,使其更好地投入教育事业,自觉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中来;第三,建立健全集监督、考评、奖惩为一体的工作制度。高校要将监督、考评、奖惩的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公正严格地对待每位教师,激发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并且对工作制度加以宣传,促进教师深入领会个人综合素质对自身发展及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深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6]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要求,因此,高校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第一,引导教师树立核心价值观信仰。核心价值观信仰是身为教师的必备素质,是教师高尚的精神追求。高校要引导教师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教师的核心价值观认同,使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第二,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高校要组织开展关于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的活动,比如教师座谈会、教师活动日、专题演讲会等,让教师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来,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在实践中培养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情怀,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性。第三,号召教师自发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高校在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上,要号召教师自发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6]只有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核心价值观才能切实扎根在教师的思想观念中,真正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中。

(三)党员干部要先行,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十分注重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行为作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三严三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战略思想,为党员干部的价值理念、行为操守给予了切实可行的观照方案、实践路径。高校党员干部作为高校的骨干力量,肩负着高校稳定发展的重担,因此,党员干部要找准路、带好头,做教师群体的先行者,以身示范,树立榜样,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一,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6]高校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矢志不渝奋斗的决心,做师生的公仆,做师德师风建设的典型,敢于奉献、敢于承担责任,勤勉敬业、精益求精、清正廉洁。第二,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提升文化素养。高校党员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不能徒有干部的“空壳子”,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以理服人、以真材实料服人。第三,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入老师群体、学生群体,与师生交流互动,以自身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感染、影响师生。(四)抓住重点群体,积极有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整体规划部署的基础上,要善于抓住其中的一部分群体,重点突破,积极有效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进而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全面推进推波助澜。这就运用了矛盾分析法中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方法看待事物解决问题,这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所坚守的理论阵地。第一,重点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学生德育导向的引路人,要带头自觉主动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一个好的榜样示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真正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效果。第二,重点抓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生力军,其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尤为重要,青年教师要在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道德品质、能力技巧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提升综合素质,并且要树立向师德师风模范教师和资历深的教师看齐的意识,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第三,重点抓学生工作队伍。班主任、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教育管理的中心力量,与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紧密,其师德师风状况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因此,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队伍要首先培育其自身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与学生交流互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4]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5].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道德观范文2

(一)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显而易见,在杜威看来哲学的重要任务不是“务虚”而是“务实”,通过对当下所面临的重大社会和道德缺陷问题的澄清,帮助人们渡过“道德危机”会更加有意义和价值。因此,杜威认为绝对的至善是不存在的,如果有,那是长期以来不断强调静止的思想方式所导致的。同样,一成不变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是不存在的,它们是一定时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是不断适应新情况的结果,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无视这一客观规律,不能与时俱进,一味地抱残守缺,就会闹出刻舟求剑一样的笑话,犯了“教条主义”的低级错误。

(二)兼容并包的多元性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发轫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与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他人的各种风云际会与岁月磨合之中,它与经验密切相关,通过经验而发展,既群英荟萃,又大浪淘沙,从来就不是既定的、亘古不变的。它会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场景的变换更迭而不断发生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适应性的升华与扬弃。因此,杜威认为道德必然是多元的、兼容并包的,从来就不存在单一的、纯粹的道德体系。他认为,道德对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体道德在不同情境中的效用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杜威反对将亚里士多德式的、至高无上的“善”作为基础的道德观,认为这种道德观无视不同场景具体的变化,注定是僵化的教条、死板的原则。不断打破旧的、单极化的道德范畴,创建新的、多极化的道德秩序,向来是道德发展的一贯风格,人们日常所面临的总是多种多样的善与道德目的。只有将道德原则应用于生活,从具体道德情境出发,以合乎现实的理智把原则活化为分析现状的工具的道德原则、道德方法,才是有意义的。社会的发展自古就是复杂的、连续的,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阶段性的,任何所谓的“永恒性”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从来就不存在。这正如杜威在《人性与行为》中所说的那样:“不管现在怎样成功地解决困难和调和冲突,无疑这些问题在未来将以新的形式或者在不同的水平重新发生。事实上,每一件真正的成就都并不是把一件事搞完卷起来,并且把它像一颗宝石那样藏在一个盒子里以供将来观赏,而是使实际的情况变得复杂化。”所以,在此基础上衍生的道德观必然是多元的。

(三)三位一体的统一性

杜威在教育中推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在做中学”的理念,主张学校生活、教材和方法“三位一体”的教育方略,其共同特点就是走“生活化”的道路,称其为学校德育的三大基石,是有机的一体,不可分割。对此,杜威提出一种“教育计划”,在这种教育计划中,学习是伴随着连续不断的活动或作业而来的,这些活动或作业具有社会的目的,利用典型的社会情境题材将学校变成一个雏形的社会,与校外其他各种形式的经验彼此密切的相互影响,开展能发展学生有效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德育教育。也就是说,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载体,把学校创设成为一个经过优选和过滤的、在综合力量和多重影响中追求平衡发展的简化了的“社会”,通过恰当运筹协调和组织管理来引导学生自由快乐的生活、学习、成长。把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潜移默化的渗透到诸如地理、历史、生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材中,通过教师恰当的教育策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其中的“道德果实”,并且有能力、有机会在学校的生活场景中找到适宜的土壤播种其中的一部分“道德果粒”,初步培育出“道德的幼苗”,在育苗的过程中不断体验“道德旅程”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否则,割裂学生个体的内在动机、人生观与德育知识的内在联系,道德教育不可避免的就沦落为了道德说教,所形成的德育成果就会是由各种相对独立的德行因子简单拼凑在一起的、貌合神离的“邦联组合体”。在这种早期的道德旅程中,形成足以影响其一生的坚实的德育原动力,促使学生的品格井然有序的得到稳步发展,避免出现那种因为外界的控制和强迫使学生在不得不屈服的情况下无奈之余接受各种规则之后所形成的“表皮结果”。照此道路,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水到渠成地实现人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德育效果。

二、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德育地位边缘化

德育的主要职能,就是引导学生明白成人之道、做人之理,健全人格,承载生命之重,弘扬人性真善美。当代的学校教育所信奉的教育目标则是:把学生培养成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熟练工”、“技能人”———一种看起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如同机器一样,干某些活很实用,譬如打印机就是打印的,挖土机就是挖土的,除了打印和挖土,没有任何的情感和意志,直到报废为止;然后,新的打印机、挖土机替换上来,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们今天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培养这样的“机器人”,一种很专业的、很能干的机械器材组合体。它就像可怕的魔咒、狰狞的指南,指引着教育的方向,让我们的教育一路南行,一头撞在南墙上,不死绝不回头,甚至死了也不回头!前赴后继,生生不息。所以,我们的教育与教学是同义语,教学与教考是等价物,教考与背题孪生胎,一句话:教育就是考试,分数就是成绩。中国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踏上无休无止做作业的马拉松旅程,一如中学生原创的《作业歌》所唱的那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作业滚滚来。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下写作业……”,作业就是生活,考试就是学习,分数就是一切。除此之外,取消班会、队会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包括德育,———认为这些都是浪费时间的无用之举,所谓的德育只不过是一种点缀和陪衬,只需起到“维持会”的作用即可,只要达到“不出事”的底线就万事大吉。因为德育不能直接传授谋生的手段和技能,身价自然就一落千丈,甚至有些学校平时连思想品德课都不开设,德育课被各种实用的科目排挤,临近期末时拿出课本圈点一下考试范围,突击背诵两天,考试完,完事。中国的教育改革,问题丛生,任重道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缺少人文道德,缺乏人性修养,德育教育不在人生之场,精神信仰失去了栖身之地。德育被挤兑到教育的犄角旮旯,无视德育对人变大变强的特殊酵母作用,只顾一时,不顾一世,逆德育发展规律而行事,导致学生心智疲软、理想休克、灵魂蒸发。

(二)德育内容空洞化

道德的核心要求是责任,包括对人、对己、对社会、对自然,是一切有德行之人应该拥有的最可宝贵的品质。脱离责任而谈道德,就如同画饼充饥,中看不中用,镜花水月,徒有浪漫情。当下的德育教育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失去了赖以内化的载体,依靠老师课堂上简单的说教,校长大会上干瘪的鼓吹,用理论来代替实践,用想象来创造事实,其内涵显然是苍白的、空洞的。而且,德育的内容大都是一些理想化、格式化、老掉牙了的样板案例,缺乏感同身受的时代感、生活感、亲切感,让学生听过之后感觉如同隔靴搔痒,甚至味同嚼蜡。如此脱离学生发展实际、与社会生活相去甚远的德育教育,不能取得应然的实际效果也不足为奇。没有责任无以谈道德,没有道德无以论使命。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知德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有责任、有担当、具有世界视野的合格公民。而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德育不仅以“过大、过高、过空、过于理想化”为鲜明特征,而且无视教育的层次性,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德育目标都是整齐划一的要求,简单的搞一刀切、一风吹,忽略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全体学生基本上运用同一个模子来要求,其单调、乏味、空洞所带来的德育效果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三)德育形式政治化

德育,就其价值属性来说归属于两个范畴,即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二者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统一,互为依存。割裂二者关系,执其一端,带来的只能是失衡后的残缺与扭曲,而不是有益的健全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客观环境使然,在我国长期以来往往强调的是德育的社会价值,忽视甚至是否认德育中个人价值的存在,把学生作为满足社会发展的产品或服务社会的工具来培养,使学生由积极能动的“主体人”转变成“工具人”,削弱了其自主性,政治化的特征比较明显。这在当时有其合理性与积极作用,但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价值的多元化表达,则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稳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促进了多元化利益格局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地排列组合与自由表达。在开放与宽容的文化氛围中,逐步完成了由单一强调集体利益和国家需要、否定个人合理利益的立场向以人为本、关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历史性转变,正确看待高尚情操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对社会成员的觉悟应该有差别的看待,逐步摆脱了基于领袖意志和政党教义的说教与命令,从人性的理性光辉出发,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表达其合理性。正如邓小平所言:“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客观的社会形势,早已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停留在“”时期搞政治运动的水平,与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现状严重脱节,其滞后性无以言表。“扯大旗,作虎皮”,形式轰轰烈烈,内容乏善可陈,把这种假大空奉为至宝,一厢情愿地认为“雷声大雨水就足,声音高底气就壮”,只讲过程,不看结果。德育教育蹩脚地予以政治化,完全不了解政治的要义,生吞活剥,生拉硬套,东施效颦,穿凿附会,从内容到形式,从入手到归宿,就像风一样,想起来一阵就是一阵,想不起来就歇一阵,遽然而起,倏然而止。甚至有不少学校的德育教育仅仅是做做样子而已,其目的是专门表现给上级看的:花样繁多,形式前卫,按照既定的“脚本”反复演练,臻于天衣无缝之时,锣鼓喧天,重磅推出,极具观赏(官赏)性。活动一结束,整个学校如同大海退潮,一如往昔。

(四)德育目的功利化

德育之教化,贵在春风化雨,因势利导。没有长期的量变积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质变飞跃,虚夸浮躁,急功近利,是其大忌。不能着眼于一时一事之功,要放眼于一生一世之需。然而,现在的学校德育已经失去了其根本的育人价值,异化成了调节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一种手段和策略,仅仅是无数种协调彼此之间行为规范的其中一种可被利用的“工具”。令人遗憾的是,学校德育在社会市场化背景下,为了塑造“社会人”,应对社会需要,毫不顾及个性差异,按照工厂流水线的操作流程来进行德育教育,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操作简单,生产便捷,短时期内就可以批量催生出大批廉价的“道德人”。完全抛弃了过去稳扎稳打的教育原则,那种“讲一讲,记一记,做一做,想一想,问一问,再听一听,再做一做”的德育过程没了,那种“高、深、广地启发孩子,浅、显、易地引导孩子”的耐心淡了,追求的就是流星划过天空一瞬的璀璨,昙花绽放黑夜片刻的芳香,错把流星当太阳,误将昙花作芷兰。这样做,从根本上讲就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放弃了德育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价值,如同穿衣是为了保暖,吃饭是为了果腹,将“人文性”的道德变成了“工具性”的道德。

三、启示与借鉴

(一)德育教育应回归生活

当前的学校道德应与时俱进,转换范式、重建概念是大势所趋。要开辟新的路径走“生活教育”之路,始于生活,回归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简单迎合生活,而是在生活的过程中引导生活。从纵向来看,德育的开展不应局限于接受学校教育的生活阶段,还要延伸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当中,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展开;从横向来看,德育的进行应存在于一个人的不同的生活之中,不仅在校内如此,校外也一样。一个正常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归根结底是属于“人”的范畴,而不是什么“神”或者“仙”的范畴。毫无节制地抬高人的精神属性,抹杀人的自然属性和生活属性,带来的必然是缘木求鱼的悲剧结果。古往今来,生活在人世间的神仙从来没有被任何人真正见到过,大家倾其一生所能知道的最高极限至多是关于神的一些传说,所能遇见的只能是、也必然是资质不一、禀赋迥异的凡夫俗子,所谓“神仙从来无,众生皆凡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唯有以人为本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切实的效果,脱离了“人”这个前提所衍生出来的道德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二)创设缜密的生活场景

“最激发思想的事是我们至今还不思———甚至还尚未思,尽管世界状态正日益变得更加激发思想。”面对着数字化时代汹涌澎湃的信息浪潮,伴随着互通有无沟通渠道的日益健全,学校再也不是昔日意义上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果校内的生活场景不能为校外的社会生活实践带来有益的启迪和切实的帮助,忘记“学校即社会”日益明显的趋势,德育的发展必将迎来空前的劫难。因此,直面现实,激发思想,创设缜密的生活场景,实现教学情境与实践生活情境中的道德行为的一致性,将学校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就显得十分必要。不同的生活场景,会带来不同的人生体验。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指出,“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一语道破了生活场景对学生品性的重大影响作用。历史和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人们发自内心所欢迎的是充满人性的“常态道德”,而不是充满神性意味的“变异道德”。不食人间烟火,背离生活实践,想当然地主观臆造一些“清规戒律”,穷奢极欲地堆砌一些表面光鲜的华丽辞藻,在貌似神圣、崇高、庄严的外壳下充斥着空洞、单调、虚伪的陈词滥调,在铁硬的现实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事事,甚至缺乏最起码的指导能力———这是传统道德伦理教育最容易犯的常规性毛病。在此说教的框架下训育出来的被说教者往往是书呆子气十足的酸腐之徒,或者是不接地气的人格分裂者,总之都是一些缺乏最起码人性光辉的牺牲品,而非具有健全人格的正常“人”。这种情况,在缜密的生活场景应当、而且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改观。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

道德观范文3

关键词:茶文化理念;近现代西方哲学;道德观

新时期背景下,信息沟通日益密切,外来文化和思想不断影响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目前茶文化理念有利于引导个人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同时,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道德观与茶文化理念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包含的道德行为观念和思想内涵可以更好地启发人们形成正确道德行为和思想观念。在分析近现代西方哲学文化、道德观,促进茶文化理念应用和传承过程中可以让更多人对思想道德观中积极的部分进行学习、应用,不断完善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提高道德观传承和发展效果。

1茶文化体系中的内涵

当前在整个时展中,优秀价值思维和文化基础不断形成,完整的经营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与社会大众认知有关的重要文化机制在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茶文化作为重要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一脉相承的方式引导更多人感知、体会茶文化价值所在。在茶文化传播中,茶文化体系构成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从简单、单一的生活文化逐渐向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方向发展,构建成融合丰富精神理念、情感价值的优秀文化体系。在深入分析和了解文化机制过程中,需要从茶文化所包含的具体文化思维方面出发,加强必要精神思维的诠释,进而推动整个茶文化在时代中的有效应用和发展。茶文化在当今时展中仍然具有较大的传承价值,茶文化体系在保持原有文化传承性、应用性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时展的元素、文化资源。而且在任何时期,整个茶文化体系都能将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传承价值发挥出来。茶文化体系在构建中与社会大众的自然生活习惯有机结合,通过与时俱进发展观念,保持原有价值属性和人文启迪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茶文化在不同时代下与不同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发展。茶文化体系中包含许多丰富的文化思维、精神理念,可以更好地培育社会大众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还包含一定的情感启迪作用。现如今,茶文化的引导力和价值力始终存在,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成熟,延续的关键所在,可以推动各种传统文化、精神在时代中的传播和发展。

2茶文化理念在道德观养成中的作用

在诠释和发展社会价值中,不仅需要充分阐述和表达其中某一种资源要素的内涵、价值,还要通过充分的诠释和合理表达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生活理念和价值目标。目前在整个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期间,包含许多多元化的内容元素。主要有生活元素还有和道德精神有关的相关内涵。这些内容元素和内涵有利于促进整个道德规范建设活动开展,而且许多元素和内涵不仅是一种道德内容,更是诠释和表达精神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建设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引领过程中,不能将其中包含的内容元素和重要内涵忽略。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要想衡量整个文化建设效果,需要依托文明这个重要因素。道德观养成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中的关键内涵。同样,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也需要将社会道德和价值理念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中,还要注重文化发展与民族传承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以及主要内涵。当前,和谐理念、道德,文化等是中国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有效养成良好道德观和行为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新时期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并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个人的重要精神也被许多外来变化影响和干扰。例如,越来越多人注重客观的精神认知,未能有效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对优秀传统文化未能形成全面理解和认知。在国家整个市场建设与发展中,人文思维、道德观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甚至还是一种精神思维的启迪。因此,在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道德观养成中,需要加强茶文化思维内涵的有效应用,提升道德观养成的效果。

3茶文化理念下近现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的研究价值

目前在近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的研究时,因为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不足,所以在学术理论上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要想有效弥补学术上研究的不足,需要通过本次的研究探索近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道德观学习价值,推动优秀道德观念的有效传承和发展。新时期背景下的道德问题也时常会发生,这主要原因是部分群众逐渐缺乏道德观养成的意识,加上群众受到多种道德观念的冲击,所以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混乱问题。茶文化理念下,通过茶文化对道德观念、非道德观念进行分析,可以从近代西方哲学中找出产生不同道德观念的背景和原因,结合其道德观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茶文化理念中包含许多与道德观、价值观有关的文化内涵、精髓。近现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研究与茶文化理念的融合,可以更好分析出其中有利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价值精神、思维观念,推动茶文化以及正确道德观念在社会中的有效传播。现阶段借助道德观念研究、茶文化理念,有利于解决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还能在此基础上探究出发生道德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运用这种方式提升社会公众对道德和道德观养成的重视程度,加强茶文化理念和道德观念的有机融合、渗透,丰富近现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研究的价值。或者运用道德观的研究,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基于茶文化理念的道德观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公众参与积极的道德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参与学习的意识,进而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良好社会道德风气。中华文化发展中茶文化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组成部分之一,内涵十分丰富,有着茶叶生产消费的作用,还有对人精神生活的影响。茶文化理念的表现和存在形式多样,其中包括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并且茶的历史文物、茶画、茶书、茶具等都包含丰富多样的文化价值和与道德观有关的文化精髓,这是茶文化理念的物质形态。从精神形态角度而言,茶文化中包含像茶道精神、茶德、以茶待客等内容。因为茶文化理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所以在近代西方哲学的道德观研究中。通过茶文化的渗透,可以发挥茶文化对人的道德观引导和教育作用,还能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找出我国茶文化理念和近现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的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对人进行道德引领以及精神方面的熏陶。

4近现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的类型

4.1理性主义道德观

道德观的拥护者是理性主义,一般将人的理性视为道德准则,还是有效分析个人道德、行为的基础。近现代西方哲学中有学者认为道德是人生而带来的,可以将其当作人自身的一种理性产物,不是生活中形成的实践经验,更与上帝的“主观行为”无关。人的理想会推动人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物质利益,也可能是非物质利益的。人们在践行道德观的过程中,主要与某种崇高理念和人生价值精神有关。理性主义道德观主要包含以自我为本位的利己主义道德范式。从利己主义的道德学角度而言,这方面的道德观强调个人在一起行为或者活动的过程中只关注自身利益,并将其当作思想行为的准则。同时,在利益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在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时通常会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以及满足个人欲望的,并将其当作是自己幸福的所在和首要目标。近现代西方哲学中费尔巴哈说利己主义“就像是我的头一样紧密地附着于我”。从这也可以看出利己主义学派学者认为,利己主义有着较高的地位。并在衡量人行为善恶和根本价值尺度时运用的是利己主义强调的个人利益。理性主义道德观包括为人谋福利的功利主义道德范式,这里的人是指大多数人。在功利主义正式融入到哲学理论之前,功利主义的思想雏形就已出现,并强调人们所进行的生活活动都是以追求和实现快乐为目的。这种功利主义与快乐主义伦理学有着密切关系,认为功利主义主要是在推动快乐思维落实和实现中体现的。功利主义认为一个人获得最大快乐值并不是其为何采取某种行为、具体过程,而是进行某种行为的是善或是恶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个人是会为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但是这种牺牲只限于没有任何条件选择的情况下而出现的功利主义。因此,从本质上来看,功利主义的原则也是一种选择,人们会充分考虑其行为是否可以让自身获得最大幸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如果条件不允许,那其功利主义也只能选择所谓的“低级乐趣”,并不是真正地为他人牺牲和考虑。

4.2非理性的道德观

近现代西方哲学中非理性主义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思潮,主张人的本质是肉身、激情、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与此同时,非理性主义伦理道德曾尝试着让非理性的思想和行为观念建立在道德基础和标准之上。在非理性主义道德分析中可以了解到,其主要的道德范式是以情感和社会习惯为基础,还会强调个人权力意志的道德行为。在分析以情感和社会习惯为基础的相关道德观中,支持这一道德观的人认为,可以将人的感情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外部的,另一种是内部的。外部感情的来源是人的五官,而内部情感主要是通过具体外部感情实施而形成的。构成其道德观的主要部分是道德感情,人们会运用道德感情来促进善恶的判断。换言之,人只要有了道德感情就有了基本标准来对一切道德进行判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思想和道德观念是否有认同主要取决于个人内在的、自然的道德感情。在道德行为方面,如果其行为是快乐的,可以让人产生愉悦,那么其行为的本质就是善的。如若出现的行为未能让人产生快乐,则也有理由明确其是恶还是德。一般情况下,有了快乐的感觉就会有德,所以有些事情和行为就是人们赞美的原因所在。在基于个人权力意志的道德范式中,为了有效分析这一道德观,需要明确什么是“权力意志”,虽然从文字的表面上来看其是对政治权利的追求,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权力意志主要是指人们通过最大努力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个体想要成为“超人”的意志。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尼采认为生命是一种纵向的延续,还包括自我扩张和强化能力的横向特征。所以,人们需要完全地将自己本能释放出去,积极创造自我、改善自我,增强生命质量,强化生命等级。尼采所主张的道德实际上是颠覆传统道德观的,主要是一种诠释生命意义的道德范式。与此同时,这种以生命意义为核心的道德观是赋予生命价值全新的定义,从道德价值统治方面将生命价值释放出来,明确生命价值在社会生活和发展中的第一等级地位。这种道德观点和思路对现代哲学有着重要启示,特别是对存在主义哲学有着较大的启示。

5茶文化理念下近现代西方哲学中道德观的规范

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理性道德观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体现,因为人类在行为活动过程中都会有着一定私心,所以许多人将道德当作满足自己个人私利的工具,即使一个人不是因为一定私心而出现某种行为,但一定会出自于某一种目的。因此,茶文化理念下,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在个人发展中考虑集体观念和集体利益。而且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在实施某种行为活动时需要结合茶文化内涵,考虑集体利益,结合茶文化中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观念,尽量满足和实现集体利益,加强和谐良好社会环境的构建。个人在追求利益时也不能忘记集体利益,进而才能更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利益中,个人需要有着长远的眼光,积极学习茶文化中包含的清新淡雅、脱俗等观念,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和思想。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损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仅是得不偿失的,还会导致社会环境的发展受到影响,甚至陷入困境,造成社会发展中出现信任危机,对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茶叶种植、采摘的过程中需要集体协作,为了更好规范个人道德行为,促进正确道德观的传播。个人需要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结合茶文化中集体发展、协作的观念考虑周边利益状况,进而实现社会良好和谐氛围的打造,促进良好道德规范社会的形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非理性道德观念是必然存在的,假如每个人都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关心集体利益问题,那么不利于更好地维持社会稳定,长期下去会爆发更加严重的社会危机,阻碍社会稳定发展。当前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从客观公众的角度探讨和思考问题,并在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等方面作出努力,结合一定的非理性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非理性道德在发展中可以帮助个人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通过这种思维方式促进个人道德行为的形成,运用正确的行为规范参与人类行为活动。在非理性道德影响下,个人应该结合茶文化理念,明确自身在日常行为活动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非理性道德的发展需要个人注重自身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结合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原则,体现出事物的客观合理性,在推动道德观养成的基础上,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发展。

6结语

道德观范文4

 

纵观当前中高等院校,我们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对上网、玩游戏、看韩剧、逃课、谈恋爱等等却乐此不疲。他们不知努力学习,不知为家庭分忧,不知为社会奉献,每天吃喝玩乐、浑浑噩噩、为所欲为。更有甚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究其原因,一方面受社会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与家庭和学校也有直接联系。由于如今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孩子自己可以奉献一切,只要孩子学习就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培养。长期娇宠之下,孩子逐渐变成了“小姐、公子”,整日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脑中自然没有“责任”二字,更不知体恤父母。而在学校,老师虽然自知责任重大,但也往往只是表面说教,以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对思想品德教育却管之甚少。对大多数学生听之任之的态度,最终也无形中加剧了上述问题和现象的发生。   上述现象虽然只是个别现象,绝非代表整个教育体系。但这也足以为教育的发展敲响警钟。教育孩子学习文化课,培养能力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不珍惜学习的大好时机,就不仅浪费了国家资源,也耽误了他们的美好青春。可见,对学生道德情操的教育更重于对其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先人曾把德与才归纳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才),德、才兼备是圣人(俊才)、无才无德是庸人。圣人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奸佞小人不仅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反而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我国历史上各种俊才与?才不胜枚举。例如圣人孔子和他的弟子孟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影响并推动着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而北宋的潘仁美、南宋的秦桧两个大奸佞小人则卖国求荣祸国殃民;窃国大盗袁世凯则实行复辟制度,欲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三民主义”,领导了无数次革命,推翻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并武装北伐结束了军阀混战局面;陈独秀曾说:革命就是革思想的命,于是创办了《新青年》杂志;鲁迅认为医学不能救国,于是投笔从戎;胡适、、等革命领袖纷纷加入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是他们唤起了千千万万有识之士投身革命的洪流等等。由此可见,教育就是教育人的思想、拯救人的灵魂。   “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素质”。所以,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操教育,重拾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才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   一、重拾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孩子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不会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然就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圣人、教育家辈出,尊师重教一向是每个朝代或每个时期最为推崇的教育理念。总书记提倡共建和谐社会,也是在全国范围内弘扬优良的民族传统,以法律为依据、以道德为准绳来约束国民,共同创建和谐美满、幸福安康的大家庭。   重拾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需要在全社会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大讨论,以期达到共识:以尊师、谦逊为荣,以目空一切、唯我独尊为耻;以讲文明礼貌为荣,以乱说脏话、行为不检为耻;以遵守社会公德为荣、以践踏伦理道德为耻;以凭能力获得为荣、以不择手段掠取为耻;以创造财富、为社会奉献为荣,以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为耻。以此增强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家庭、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给予永远比索取更快乐。即使我们的能力有限,同样也能发光放热。只要拥有奉献精神,立足岗位扎实工作,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共同遵守道德准则的社会风气,最终使我国再一次进入仁、义、礼、智、信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成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共同倡导者和实践者。   二、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行会毫无遗漏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本人的行为、举止必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工作认真、态度端正,作风严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欲正人先正己,言必信行必果。用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影响和带动学生,并把思想道德教育经常、适时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教育家魏书生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情操做起。例如为学校节电、节水,为家里节省生活费,定期给家里打电话问候父母,在学校开展尊师重教、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同学排忧解难、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各种活动。在校园内逐渐形成创优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让学生知道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教育学生要为国家、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大讨论,充分体现国民的不同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辩论赛等对“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进行热评,通过各种奖惩机制把先进人物事迹发扬光大,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指正。让后进生向优秀生看齐,让大多数学生对不良行为不齿并引以为鉴。长此以往,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意识就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   四、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对中职学校的一份调查显示:9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生活单调、枯燥。因此,在课余时间,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非常必要。比如:开展各专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记忆比赛、诗朗诵、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大赛;书法、棋类比赛、球类比赛、舞蹈比赛、武术比赛、马拉松长跑比赛、歌唱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获得尊重和快乐,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学生也会感到课余的生活丰富、充实、有意义。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会使学生由衷地爱上自己的母校。唯有如此,校园里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p#分页标题#e#   五、把优秀影视作品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情操、责任意识和对生活、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学校里生活学习,没有更多机会了解国家发展的动态,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多数学生不能认真学习,头脑空虚,精力又非常旺盛,玩游戏、看武侠小说、谈情说爱自然就水到渠成,贻误了大好时光。针对学生该种状况,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其中把优秀影视作品引入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如能将一些具有励志、启迪作用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引入教学,势必会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兴趣,激发其对生活的热情,更能启迪心灵,激发求知欲望,激励学生立足现在,努力学习。   因为影视资料效果直观,内容丰富,其教育作用比说、教更具说服力、感召力,且印象深刻、记忆长久,能产生深远影响。学生可以通过影片了解国家发展的动态。知道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军事的强大和国家在国际上政治地位,以及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增强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感;可以通过观看国家大型盛会、赛事、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知识和练就技能的热情和决心;可以通过观看优秀爱国主义题材影片,坚定学生热爱祖国、打击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念;可以通过综艺娱乐类节目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可以通过听专题讲座、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唤起学生共鸣,教学生学会感恩;可以通过播放交通事故、火灾影像等活动,培养和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可以通过观看法律讲堂、道德讲堂等节目真实而生动的案例,给学生以启迪和借鉴作用等等。   总之,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影视作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操,道德情操,爱心和责任意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广泛兴趣,并对生活、学习充满激情。   六、锐意改革,把道德教育放于首位   教育的宗旨是改造学生的灵魂。为此,要把对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放在首位。学校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确保道德教育活动顺利实施和持久地开展下去,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道德教育活动的督导和实施。在专门机构中,要有人负责每学期教育专题的方向和内容的制订;有人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辑;有人负责影视作品播放等事宜;有人负责对学生纪律的检查和督导;还要有人负责专题活动之后的观后感或大讨论的批改与点评。总之,一定要形成道德教育的教学链条,确保道德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始终如一,这样才能产生长久的效果。   课程安排上,要给道德教育留有时间和空间,例如把星期三、星期五或个别晚自习时间作为道德教育专题时间。如果时间安排得紧凑、得当,学生就无暇聊天、玩游戏或谈情说爱。头脑里知识丰富了,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自然就感到充实。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也就能扎实地付诸学习。   转变教育观念,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才会真正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育才能成为祖国建设的摇篮,我们的教育才能充满朝气遍地开花,我国的经济发展才会拥有强劲的后备军,祖国未来的大船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道德观范文5

关键词:需要;关心;学校德育;道德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任何一种道德行为都不是自发的,都是在主体的主观需要意识指导下进行的。个体的道德行为不是被动服从既定的规则约束,而是对现有的价值体系及其规则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在一定时期是相对稳定的。

一、道德教育失效与异化的现实写照

中小学校德育低效甚至无效一直是教育界想要破解的难题。一直以来,学校都很重视德育工作,也经常看到轰轰烈烈的德育形式见诸报端。但是,就整个中小学德育状况来说,德育的收效与其受重视程度是不相符的。很多学生只了解“道德的观念”,没有形成“道德的能力”和“道德的行动”。我们看到或听到的关于道德教育目标的表述大多是“要”如何,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德育主体的角度出发。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德育工作是为了解决德育主体的价值冲突和行为认知能力的冲突。对外部未知世界的新奇渴望与现实教育生活规定中的诸多“不能”形成矛盾冲突,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应然的道德观念,而没有让他们在道德冲突中去体验,学生们只是记住了一些概念文字,并不能真正理解冲突背后的东西,从而形成真正的道德能力和道德行动。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得人本身的意义得以消解,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学生接受的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符号,而不是知识本身[1]。

(一)学业负担消解了生命的色彩

学业负担一直是人们对教育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从上至下长期争论的最重要的教育问题之一。现实社会中,功利性的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身心与灵魂的成长。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升学或许是最好的出路。表面看来,这些原因来自方方面面,但其根本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成绩的期待与渴望。在这些外在的诉求面前,学生像一个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迎合着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所谓期望,努力用分数在证明自己。为了分数高一点,能进一个好点的中学(大学)而去学习他们并不喜欢、并不感兴趣的奥赛等,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个性发展而不顾一切地去拼命学习知识、掌握法则、背诵公式、演算习题、模拟作文、强化考试等[2]。

(二)考试成绩泯灭了学生的人格与尊严

考试本是一种检验学生知识学习程度的手段与工具。但是,许多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依据,夸大了考试的功能,违背了考试的初衷,更是把考试的意义消解在分数中。在学校里,考试成绩决定了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成绩好也就是每次考试分数高就是好学生,成绩不好其他再好也不能成为优秀学生。用分数完成对学生的标签化,确切地说,成绩和排名就是学生的标签,学校对分数的关注超过了学生本身。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如果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有欠缺仍然可以得到老师的喜爱,老师认为成绩是最重要的,其他不好的方面可以不太计较甚至忽略。反之,一个学生由于功课不好成绩糟糕,单这一点就足以掩盖其他的优点。在一个分数至上的教育视域下,除了成绩其他都显得微不足道,这其实是对学生的伤害。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如果用多元智能理论分析的话,成绩好分数高的学生也许只是在数理逻辑智能方面相对发展得好点,但并不代表其他方面都是优秀的。

(三)知识与道德的分离

知识与道德原本是统一的。亚里士多德说,“最有意义的生活就是过有道德的生活”[3],道德是实现幸福生活的有效手段。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以被称为有知识的人。知识与道德在一个主体上是和谐统一的,是不能割裂的。掌握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最终为人服务。如果只是机械地掌握了知识规则但却不明白知识背后的意义,那我们的教育充其量也就充当了留声机的作用。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是有追求的人。追求知识与道德应该是统一的。自古以来,人们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是并行不悖的。伴随着功利主义教育观的盛行,人们对知识的膜拜代替了对道德的崇尚。知识不再与道德成为一体,而是割裂开了。一个拥有丰富道德知识的人其道德行为有时是令人唾弃的。一个品德和成绩很高的学生也许并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因为知识与道德是分离的,机械线性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的道德行为。在一些学校,一些品德课程在接近升学考试之时近于消亡,连作为小学生道德教育主要途径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也成为教师们交差应付的事情。

二、人是道德教化的终极目的

道德教育是关乎善的教育,它最终指向人的内心与灵魂。教师如果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仅仅把道德教育粗暴地理解为外在附加的灌输过程,这其实就是把生硬的道德知识等同于鲜活丰富的道德,教书与育人的分离,也导致学生读书与做人的分离。知识的正确并不能保证行为的正确。掌握了老师教授的道德知识及其规则,甚至能够准确无误地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到试卷上,并不能保证能够很好地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冲突和价值冲突。专业知识与道德教育之间需要有对价值的理解与热爱。如果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没有对价值的理解与热爱,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道德引领人走向真、善、美,关乎人的心灵与灵魂。

(一)道德是人的精神需要

只有让道德成为人的自觉需要才能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在社会交往中自觉规范人们的言行。道德倡导的原则是“利他”,其最终结果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道德需要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要,表现为在正确价值理念指引下的道德规范与行为。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有道德的需要,有信仰的追求。拥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是相对统一的,实现权利的同时也履行了对他人的义务,这是一个社会正常有序运转的规范约束。

(二)道德教育的归旨:关照灵魂

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学生生命的差异性,是适应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育人为本”的实践体现。道德教育必须是为“每个人”的教育,这是道德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所在。每所学校都能够区别与其他学校而独立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自然禀赋迥异。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是什么”成为道德教育问题的源头和起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切举措都必须在“学生是什么”的基础上完成。

(三)道德践行:实现自我超越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总是超越现存的生活、超越现实的规定性存在着。人不仅具有把握“在场”生活的能力,还可能对“尚未到场”的生活做出反应。人之所以可能超越,是人能突破现存生活的规定性,做出超乎现实的追求。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是以形成人的超越性生活理念为旨趣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要使人把握现实的生活是什么,更要使人去探寻理想的生活可能是什么,帮助人树立起生活是可以更加美好的信念,形成人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实践指向。道德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人,是能够对现在的生活做出反思和批判的人,达到对现实生活较为全面的理解,以实现对现存的超越。同时道德教育还要向人揭示:不断改变他的有限性和不完善性,指向于他为自己所设定的追逐完满、完善的理想和目标。尽管终极意义上的“完满”“完善”对于人来说是永远不会达成的,但人总是在追逐完满、完善中赋予自己新的规定性,创造新的自我。道德教育实践证明: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最近发展理论给学生提供好的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发展,而不是拔苗助长[5]。

三、道德教育的救赎:基于需要、学会关心

基于需要关心的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关注学生的内心冲突体验和对成长的渴望。基于学生的需要,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逐渐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对学生而言,不是一种强制性的道德拔高与要求,而是在基于学生内心需求的基础上给予指导。纠正以往的道德教育中重“知”轻“行”的主知主义教育偏差。这种主知主义教育遵循的逻辑是道德知识是可教的,所以道德行为也是可以预见的,进而设计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程序、途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是在不断的道德体验实践冲突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不是靠外在的权威硬性约束对现有的价值体系及其规则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随着青少年年龄与知识的增加,领悟能力的加强,对社会规范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主体需求意识更加明确,此时才能更好地规范强化自己的道德实践行为。

(一)建立“关心性”关系

关怀伦理学家诺丁斯认为,关心是个人对人、对事的一种道德品质。关心是个人对他人、自我对世界的道德态度,表现为个人对他人、对世界的“关系”。“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个人的任何品质也都是反映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与以往理解不同,关心更是一种关系。师生之间建立“关心性”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爱”,这种“爱”是老师发自内心的持续的一种情感。学生不是孤单的存在,而是接受了或正在接受老师的关怀。学生的内心需求得到关注,使得师生都置身于“关心性”关系之中,在这种关心情境中学生体会到了被关心的快乐,推己及人,他也会用这种方式去关心别人。道德教育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关怀伦理本身就是原则伦理,它的基本原则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保持或提高关怀关系。”[6]关心双方不是只有形式上的表现,如果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怀,这种“关心性”关系就难以维持,也无法完成道德教育过程。基于学生需求的道德教育取决于学生身上被“关怀”的效果。只有学生自身真正感受到了被关怀,被理解,对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才能做出发自内心需求的道德实践行为。

(二)德育原则:尊重个体自觉

“关心性”关系的确立强调主体双方都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德育实践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教育教学中关心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才是道德的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不指向鲜活的生活实践,那只是完成了知识规则的搬运转移。任何一个有自主需要意识的人,对于来自外部说教服从式的教育行为往往都会产生抵触和逆反,更何况处于特定阶段的学生群体。道德实践的发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内心真正认可的信念才能指导道德实践的发生。所以,在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人(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既要重视道德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更要注重道德情感与信念的培养。学生在某一时期出现的思想问题其实都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一定要把现实生活实际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看。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一个统一连续的过程,这些内化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后才能实现真实有效的道德实践行为。

(三)施教者的向度:言传身教

任何一种道德行为都不是自发的,都是在主体的主观需要意识指导下进行的。个体的道德行为不是被动服从既定的规则约束,而是对现有的价值体系及其规则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也就是说,有了道德需要才会有相应的道德追求。如果无视学生的需求而一味地对学生有道德要求,那就是目中无人的病态教育。“学会关心”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模式,主张师生双方都是道德学习者。教师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和学生同处于学习的情境中,师生一起构成了关心与被关心的主体。我们说“教育”与“被教育”时,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权威与教育的垂直关系。“关心”道德教育模式强调的是一起成长与进步,教师也只有年龄、资历都优于学生,但他们都是道德学习者,都是关心和被关心的人,而且这种关系和被关心是相互转化的。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才真正发生了,道德情感才真正产生了。

参考文献:

[1]王慧霞.面向生活的体验:突破德育失效与异化的藩篱[J].教育科学研究,2010(10):54-57.

[2]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80.

[3]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8.

[4]马亚鹏.重温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J].师道,2015(8):91-92.

[5]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6-11.

道德观范文6

在全校教师中形成“扬清正廉洁之风、当人民满意教师”的良好品德,促进全体教师依法执教,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为人师表,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在学生形成“敬廉崇洁”的良好品德,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为此,如何从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承接中,培养和造就廉洁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领社会廉政风尚、净化教育发展环境,促进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高职院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廉政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反腐倡廉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高职院校党员干部和师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主要动力,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技能型、综合型人才战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完整协调的系统,只有应用系统论方法进行研究,才能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廉政文化品牌。

1、明确廉政文化建设的地位,突出主题性

廉政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体现。在工作原则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握好廉政文化建设的时代性与科学性,在主题实施上,突出廉政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引导师生从廉政文化学习中形成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

2、注重廉政文化在党政领导干部中的教育作用

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主体是各级院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在廉政教育的重点任务上来体现出角色任务的分工与协作,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依靠教师的表率作用,贯彻好学生践行的核心意义,并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贴近学生实际。教师肩负着推动廉政教育的重要职责,也是践行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施者,更应该从爱岗敬业、治学师表上树立正确的服务观、教学观,用实际行动和道德标准来感染学生;学生是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需要,遵循学生具有成长规律,从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道德环境中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3、依托廉政文化教育载体,构建廉政文化氛围

廉政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廉政教育的重要场所。为此,在推动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从总体规划上融入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体系,并从教育目标的设定上、教育内容的确定上、教育方式的选择上,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实际,挖掘社会生活和历史知识,总结和提炼先进典型材料,并从生动性、可读性、引导性、启发性上来围绕廉政文化开展教育活动。注重校园文化教育的潜在影响力,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网络、校报专栏等宣传阵地,与国家反腐倡廉法规相统一,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正面舆论教育环境,如悬挂廉政警言警句和条幅,开展廉政事迹报告会等,从广大师生的道德修养上构建拒腐防变的精神长城。(本文来自于《文学教育》杂志。《文学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4、深化制度建设,推进廉政文化工作机制创新

制度建设是确保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从行政权力健全上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严格财务制度监督、强化考试管理制度,完善校园政务、党务公开机制,并从加大制度的监督检查中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结语

道德观范文7

[关键词]大众文化;道德教育;影响;建构

道德教育在近些年不断出现问题,不少研究认为大众文化的出现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但大众文化本身就存在着缺陷,它在为道德教育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为道德教育制造了新的问题;道德教育对大众文化的建构,是厘清大众文化下混乱的价值关系,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

一、大众文化的起源

大众文化是兴起于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兴知识分子的文化产物,是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式。大众文化中大众是哲学和社会学中的提法,它指的是大众社会产生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特性的一些本质变化。[1]在大众社会中个人的关系更加紧密,受到的社会影响加大,个人的特性就会慢慢消融在大众社会中,所有的个人就成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常人无所不在,却又是“无此人”。[2]对于我国而言的大众文化,是使社会多元化的催化剂。大众文化兴起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它使文化的传播实现同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更促进了民主性和公平性的实现。大众文化的出现对主流文化形成了冲击,主流文化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把控,是人们共有的公共领域中所遵循的;大众文化更多则涉及社会中的个人、私人空间。大众文化直接介入生活世界,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是贴近生活的文化。平面化、娱乐性、商业性也决定了大众文化的世俗性。

二、大众文化对道德教育影响的现状

文化构成了个体发展的软环境,对个体的影响重大而深刻。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流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学校道德教育知识化、政治化为其主要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文化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当今社会中,大众文化是最受人们追捧的文化形式,它已成为全球城市普遍的生活模式。大众文化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积极面,同时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大众文化对道德教育的影响亦是如此。

(一)大众文化改变道德教育受教育者的状态

学校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占据主导地位,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在教学中,教育者按照规定内容向受教育者传递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思想观点等。[1]在教育中学生没有选择权,教育者传授的教育内容呈现出刻板、枯燥的特点,就目前道德教育的开展来看,多流于形式,对学生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影响,相反,却使学生呈现厌倦的状态。道德教育出现“人学空场”和脱离生活的情况。道德教育成为知识的教育,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追求科学化,从而使道德教育在失去生活底蕴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文性。[3]高德胜指出:“道德产生于生活,道德的获得就是生活的过程。”[4]道德教育因此与生活不能相分离。人是生活中的人,是关系中的人,人在生活中得以生长。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便会成为抽离人的教育。道德教育呈现出以课本知识为主,以教育者为主导,是脱离受教育者和生活的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产生问题的最大原因。在大众文化中,物质世界极度丰富,精神世界呈现多元、开放状态,人们根据自己所需进行索取,且可以参与到文化的制作中来。[5]大众文化下的受教育者因所处环境的转换,更加关注自身生活、个性的张扬,对于道德的获得、生活的构建有了更强的主观意识。道德教育所作出的调整正是如今道德教育产生问题的症结之处,因此道德教育成人的根本任务在关注个体、回归生活的大众文化下会更好地得以实现。

(二)大众文化更新了道德观念形成

大众文化主要是依靠大众媒介传播,大众传媒有着公开性、实效性的特点,网络电视时代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来源广;大众文化出现前,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占据着人们的生活,中国的长老宗制对人们道德认知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家庭、学校的教育是道德观念的主要来源。人们处在大众文化下,道德的获得与大众文化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观念来源广泛,同时总是围绕着其所处的文化的精神进行道德教育,内容呈现更加丰富。封建统治时期,道德内容为三纲五常;新中国成立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占据主要地位,道德内容偏向政治化;大众文化传入后,既有包括前面几个时代中已经出现的,又有注重个人的、审美的、经济的各方面崛起,而其中也不乏一些消极观念的存在,因此要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筛选作用,净化道德教育资源。

(三)大众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使受教育者难以甄选

大众文化本就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同时也存在着对道德教育的挑战。大众文化使文化由统治阶级控制转而由大众来创造。统治阶级所操控的文化是为使民众臣服于统治者的一元文化;而大众文化由多阶级共同参与,反映不同人们的愿望,掺杂着商业性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环境伴随着开放、混乱的价值取向。“世俗”“功利”成为大众文化下解读价值观的代名词,这样的价值观是与道德教育应然的道德目标相悖离。道德的获得是在生活中得以进行,生活的过程便是获得道德的过程。在大众文化中,受教育者不能辨别出哪种价值观为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其价值观形成趋于混乱与错误的状态。

(四)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消解道德教育

大众文化下人们对感官上的满足、获得愉悦感远远高于精神追求的实现,人们不再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享乐之风盛行,当前的快乐就是最大的满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增强人们的责任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大众文化下享受才是真谛,人们所形成的观念与道德教育相悖,大众文化重在实用与当下的感受,道德教育是理想与思想的追求。大众文化的平面化、娱乐化可以使人们减轻生活的压力,轻松获得;道德上的追求多充满束缚,需要付出身体与精神上的努力方可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享受当下而放弃道德上的追求,道德教育不断被大众文化消解。当前,人们喜欢通过大众传媒进行阅读与休闲,而不是选择纸质的传媒方式,从这一侧面也可以反映,大众文化在生活中无孔不入,使道德教育无论好与坏都要接受其影响。

三、道德教育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与建构

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没有道德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大众文化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主要文化形式,大众文化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思路,同时也使道德教育陷入价值上的混乱。道德的根本作用在于成人,道德教育指引着人们生活的建构,道德教育对大众文化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道德教育成人之道,影响着大众文化下价值观的建构

文化是一定社会群体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思维模式、态度取向、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其中价值观念是核心问题,价值观念规定了文化的内容、生活的方式和人类的创造活动。[6]大众文化下的价值观呈现多元性,信息传播与获得跨群体,面对庞杂的价值观,受教育者难免会丧失判断。道德所导向的是人的目的的实现,道德就是要使人按照人的本然存在方式去存在,它为人指明的就是成人之道。[7]道德教育是与人的终极意义相关联,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人能够走上这条人本然存在方式的道路,使人能走上正确的道路。多元的价值观中能够认识到人生的终极意义,树立价值的确定性和道义上合乎理性的观念,走出混乱的大众文化。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使人得以自觉设定和筹划自己,使原本自然的、本然的存在方式因有道德影响而成为自觉和自为的存在方式。受教育者可以做到自觉和自为地发展自我,在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各种价值观,有利于自我发展的便会被采纳,不利于自我发展的便会遭到淘汰。大众文化鱼目混杂的情况也可以得以改善,更适合教育的开展。道德教育与大众文化都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孕育,通过人的活动得以产生,作用于人,受限于人。道德教育从根本上确立人要怎样成为一个人,走怎样的成人之路,使人过上有道德的生活。大众文化在人成长的道路上可以提供很多条道路,但不能确保人能成为自为和自觉的必然人,每个人成长中都会遇到具体问题,参照人生的终极意义,便不会在众多选择中迷惘。

(二)道德教育的超越性、现实性,影响着大众文化下道德精神的建构

道德教育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体,道德其最初意义是一种规范、一种契约、一种准则,它的产生主要是物质生产和人际关系的调节。在进一步发展的传统哲学中,人的精神逐渐独立,道德被赋予了超越性的意义。人们对道德在生活中的价值有所转变,精神的价值得到更多的关注。鲁洁指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超越,它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8]这种对现实的否定并不是不注重道德的现实性,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大众文化成为人们的主要生存方式,多元的选择和大众传媒的兴起,人们的价值观也多元化,充斥着商业性的大众文化,功利性、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泛滥。道德教育的现实性要求道德教育能够适应当前的文化环境、政治、经济情况,利用道德规范调节社会中的各项矛盾,但更需要道德的超越性。道德教育要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升华器,驾驭大众文化发展的方向。人类社会必须在文化上成熟起来,把人从贪婪和自私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才能实现合乎理想的发展。在文化上成熟起来首要是要改变人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价值观念要从物欲、功利中解放出来,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可以形成人的自主的力量,使人按照应然的方式否定现实,创造新的现实,在文化上成熟起来,同时在大众文化中更加成熟。

(三)道德教育幸福功能,影响着大众文化下终极意义的建构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生活的质量是由幸福来衡量。[9]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在于成人,成人的衡量标准也在于是否幸福。幸福是有关每个人的事情,应把幸福本身当成是道德的根据和基础。人们在大众文化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感官愉悦,这份愉悦解决了教育中的枯燥无味,但仅凭这份短暂的愉悦感为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是浅显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愉悦感一般来源于感官上的满足,而不是精神上对崇高的追求,上文也提到大众文化的愉悦性侵蚀着教育的理性。解决人们在大众文化下对愉悦性的片面追求,发挥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使人关照人生的意义。幸福生活的建构使愉悦性在生活中得以深入,不仅仅在感官上享受快乐,在精神上得到升华,过有意义的生活,使大众文化在精神层面进一步成熟,适合受教育者在大众文化下获得正能量。大众文化的出现为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思考和解决途径;大众文化本就是矛盾的统一体,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道德教育的应然角度功能和超越性无疑为大众文化在发展中指明方向,在解决问题中重构价值观念。二者相互促进,其中最终目的都在于促进人更好的发展,构建更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6-22.

[2][德]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3]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36-40.

[4]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6-53.

[6]王久梅.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7]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3-8.

[8]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6):2-8.

道德观范文8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十八大所提出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阐述了当代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对教师进行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教师道德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道德发展

1研究背景

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人面临着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种困惑,其中,文化困惑冲击最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1]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以多种形式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进行德育与教师的自我发展,培养教师道德素质十分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此为指导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2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根据文献查阅,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素养、学习素养、责任意识及个人修养。

2.1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这种给予教师角色良好关系的协调,为教师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2.2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是教师为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期望水平,内在、稳定的学习品质。它包括很多内涵,理性素养、科学素养、终身学习理念等。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这一点在教师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郑勤华等人在北京市于2012年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终身学习素养呈下降趋势且拐点趋于年轻化,由此各高校更应重视教师这方面的培养。

2.3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3]当然,责任意识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里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也包括持续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责任要求。

2.4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端庄的礼仪,合适的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以此熏陶学生,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模仿乃至内化,提高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

3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

当今社会,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对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要求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行业,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辛勤教育使得新的一代不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的传承性,使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随着时代的更新,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主要体现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体现为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敬业”体现为教师工作中的道德行为。“诚信、友善”体现为教师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正确道德认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道德规范在工作中转化为行为,真正地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在与家长、同事、管理者等进行人际沟通中应做到诚信、友善。道德关系是道德意识的实现,又是道德活动的目标和结果,而道德关系一旦形成又影响、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5]当教师选择某种理想的道德关系来调整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与管理者关系时,那么其道德行为也会达到理想的模式,此时教师的社会关系变会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教师道德就在不断成长。所以,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重点是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现今,转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家长、学生、教育部门、社会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师的压力日趋增加,社会各界在对教师提出高素质要求的同时也要给予其相应的社会支持,一味地对教师施压,并不是未来德育发展的目的,仅仅教师道德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够更好,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社会支持,也是教师道德更好发展的支柱。

4小结与展望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提出了“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对全国人民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在道德方面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应该具备的四种主要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助于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为教师的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小部分群体只能尽己所能地去影响他人,其主要的影响对象是祖国的下一代,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更是关乎我国文化建设的未来,因此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从小模仿的对象,家长们往往起着言传身教的角色,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放纵式管理,导致部分孩子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完全,由于家长的管教方式,往往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不良品德行为,尽管教师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没有家长的支持,想要提升下一代的道德素质也是无能为力,家长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对下一代的教育。另外,社会对于全民道德提升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的传播、先进事迹的流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都应该受到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甚至是上升到国家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为贤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道德一直都备受关注。我国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全民素质,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最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赢得学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感受,正确、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不断拓展德育渠道与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艺术和手段,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新时期德育新局面。[6]教师道德其实质是一种角色道德,我们的研究应该注意时效性,不同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研究的结果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教师道德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做到科学严谨。注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不仅要提出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更要提出其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找到真正有效可行的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方式,如提供模仿的榜样、净化学校风气等。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以更加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师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使教师道德研究这一领域更加有活力,并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看待道德的发展,以期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作者:汪韵迪 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永慧,郭艳坤,朱晗.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思想政治论坛,2011(3).

[2]杨太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责任意识现状与强化对策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9.

[3]包雅玮,梁慧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5.

[4]孙秀林.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