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治教育范例

道德法治教育

道德法治教育范文1

一、当下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现状

当下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对德育方面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导致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从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课成绩重视程度过高,德育建设关注存在不足。当下中小学生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关注度较高,教育工作主要围绕文化课展开,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如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等,这导致学生教育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一些学校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有时也主要围绕学生的分数展开,对学生道德、法制观念等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使学生忽略了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二)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局限性较大,实践教育存在不足。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主要依照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展课堂教学,缺乏与社会生活进行关联,理论教育特点突出。受此影响,在开展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缺乏有效发挥,学生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影响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缺乏联系,二者孤立存在。在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对二者的有效关联,导致二者孤立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一地围绕法治教育或是道德教育展开教学,对二者的关联性缺乏把握,这使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效果欠缺,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当下学生的情况来看,他们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学生性格简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从这一情况来看,单独地开展法治教育或是道德教育,已经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素质,必须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做好两者的有效连接,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

二、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关于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社会锻炼,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小学生上网的人数较多,而网络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各种信息充斥其中,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小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这些信息缺乏有效的辨识,导致一些中小学生违背法律、道德,出现违法犯罪、有违道德的行为。针对这一情况,中小学应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使二者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

(二)中小学生成长的必然需要。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自尊心较强,希望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但是中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判断,很可能做出一些事情以博取他人的关注。从这一情况来看,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互补。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一些法律问题的出现,主要是超过了道德的范畴。因此,在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进行融合,通过对比、融合,加深学生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有效的规范,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

关于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一)注重全面、全方位地考虑,加大二者融合力度。在全面、全方位促进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合过程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法治、道德教育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实际的案例,通过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对道德和法律之间的临界点进行把握,能够对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有一个明确的区分。第二,在进行法治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过程中,要注重寻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点,强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将道德与法治进行紧密结合。第三,全面、全方位地帮助学生树立道德法治观念,在对学生面对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道德和法治两个方面,将二者进行综合,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以此作为出发点,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得更加紧密,以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二)立足课堂教学,做好理论知识传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关联性做好宣传,帮助学生树立二者融合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二者不可分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案例,使法律知识在道德教育中进行有效的渗透,帮助学生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理解,避免机械学习。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建立起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在进行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

道德法治教育范文2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概述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指平日的修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还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1]在《辞海》中,修养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一定水平。[2]由此看来,素养应是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在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艺术、道德品质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法律素养,简言之,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3]该定义只是说明了法律素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认为,法律素养应该是内在法律修养与外在运用法律能力的相互统一,结合素养的一般定义,法律素养一般可以定义为:个人经过长期培养和锻炼在法律理论、知识、思维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包括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思想和观点、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法律进行思考,以及运用法律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法律素养指个人为了从事教师职业,经过一定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也可以称为法律素质。[4]道德与法治教师属于一般教师范畴,但是,由于其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大量法律理论、观点、知识,其法律素养应高于一般教师,不仅包括教师职业法律素养,还包括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具备的法律素养。据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主要指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经过培养和锻炼所形成的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法律素养,以及按照国家法治教育方针、政策及课程标准要求,为从事法治教育教学所具备的法律素养。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的具体要求

(一)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很难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及形成对法律的情感和信仰。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现有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理论知识。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法律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应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概念及本质特征、法的价值,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关系,基本法律概念等。二是对宪法的深刻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特别突出了宪法教育,教师必须对宪法有深刻的理解。掌握与宪法的有关的基本概念,如公民、国籍、基本权利、国体、政体、国家制度、国家体制、国家结构等;掌握宪法的特征、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认识理解宪政,正确看待当代宪政思潮。三是对于部门法的一定了解和掌握。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的法律知识,教师需了解和掌握的部门法包括宪法,涉及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国籍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刑法,涉及刑法及刑法修正案等;民商法,涉及民法总则、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等;行政法,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禁毒法等;程序法,涉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经济法,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还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

(二)基本法律意识

所谓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5]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要相信法律,能够正确认识法的作用和价值;树立积极的法律情感,加深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任;具备法律的观点和信仰,能从法律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能用法律思维的方法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法律问题。

(三)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对教材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能举一反三,拓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于学生平时提出的法律问题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答;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对学生进行各种法律教育和宣传活动;对于侵犯师生权益行为能进行初步法律的分析,维护师生权益。

(四)法律语言的熟练使用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人类的任何交流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准确使用和解释法律概念;准确引用法律条款,明确其中条、款、项的含义;准确区分相关概念,如公民与人民、国家机构与国家机关、权利与权力、国体与政体、罚款与罚金、定金与订金、违法与犯罪、期日与期限等;明确民事行为能力、行政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划分;还能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专业的法律概念和术语。

三、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路径

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主要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升。为适应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师资需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设小学教育德育师范方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以适应教学一线的实际需要。

(一)以师范生法律课程设置引领教师素养提升

为培养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的法律素养,除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作为培养教师法律素养的儿童权利与保障等专业基础课程外,将开设法学概论、法律思想史两门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其中,法学概论共计64学时,分两个学期开设,法律思想史32学时。法学概论主要介绍法的一般理论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部门法的基本知识。法律思想史主要介绍中西方不同时期法律思想变化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法的深刻认识,更好地认识法的本质与价值。法学概论课是基础的法律教育课程,其教学具有的一般要求包括:一是注意法律概念和专业术语的解释。虽然德育方向师范生为非法律专业学生,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对法律概念和法律术语的解释。只有具备对法律概念和术语清晰的界定和把握,师范生未来才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向学生阐释和分析法律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培训亦当如此。二是教学中要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以及现有道德与法治教师职后培训中,必须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课堂教学中运用法律语言要做到规范、严谨、准确、平和[6]。只有这样才会给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使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运用法言法语去影响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产生法律情感。三是有效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教育方式,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对案例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尤其可能涉及多个法律条款适用的案例,更具说服力和教育效果。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法律的知识,几乎全部以案例形式呈现。这为学生以及当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从事教学提供了模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除了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之外,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入法学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从社会热点案例、身边的案例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四是注意法律条款的运用与解释。任何法律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法律条款的适用问题。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许多实际案例的分析,都需要引用相应的法律条款以增强说服力。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实际问题时,必须注意法律条款的引用,做到于法有据,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运用条款的习惯。培养方案中的法律课程设置,希望能为当前普遍缺乏法学背景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提升法律素养,提供一定参考。

(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道德与法治课程意味着将“法治”主题正式与思想品德并列,进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从教学内容看,德育课程由“单核”变为并列的“双核”,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知识储备等方面,均需进行相应拓展;更重要的是,“双核”之间并非相互分离和独立,而是一个关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因此,无论是师范生教育还是在职教师培训,都需要认真审视这门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道德与法治这两大主题之间的衔接点,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以下几层关系:一是道德和法治的结合性。法律并非凭空虚构的产物,而是与各种或明或暗的道德规范相互联系而成。一方面,法治的顺利推行依赖于一系列良好而有序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规范,社会道德为法治的存续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道德也是法律的主要来源之一。西方法学发展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自然法学派就认为法律根源于人类的理性和良心,并且要以理性和良心对法进行检验。在现代国家,“道德法则会影响立法,它也对法官所造之法产生影响。每一代人的道德法典,混合了习俗、哲学与每一种中间等级的行为与信仰,它提供了行为规范或标准,这种规范或标准会努力使自身在法律之中得到体现。”[7]当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发生变革时,又会带来新的义务观念,并导致法律的变革。道德不仅是法治的来源,也是法律的权威和有效性的重要来源。法律的权威性首先来源于国家的强制力,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应当代表一种“正当”的权威,只有这种正当性才能激发人们守法的道德义务。人们守法不应只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更是因为相信它本身是对的。而法律这种正当性正是基于一种符合大众的、社会的道德价值。“法只能从伦理的有效性推导出自己的有效性,法的规则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作为伦理规范而拥有道德之品格。”[8]所以,道德是人们尊重法律的基础,合道德性是考量法治观念能否深入人心的重要依据。在人类历史的很多时候,遵守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义务。相应地,道德也是评价法律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没有任何一套规则可以配称为法律,除非它和道德规范吻合,或至少能包含在道德规范之中。”[9]二是道德和法律的差异与互补性。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从根本的出发点上来看,“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而道德则是以义务为本位的。”[10]其次,道德的调整范围和适用范围远比法律广,包含了许多法律不会干涉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等。但法律会对公共生活有全面的调控,而道德则更多地聚焦于私人生活里的关系。再次,法律不干涉人们内心的想法与观念,只看重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道德则要求从内心观念到外在行为都合乎标准。第四,法律较之道德有着显著的体系性,并有硬性的国家强制力作为支撑,等等。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和道德的目标、逻辑和标准,均有本质不同,不可相互替代。如果简单地用一般社会上的道德观和正义观替代法律的内在目标,可能最终根本无法建立法治秩序或者使原有的法治秩序受到破坏;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法律自身的内在道德的培育,否则容易出现以法律为名而实施各种邪恶。[11]因此,理解、尊重和恪守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差别,乃至它们和政策、纪律、风俗等其它社会规范形式之间的差别,是良好的法律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法治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与此同时,道德和法律在内容和作用范围上的差异使之也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和把握道德和法律各自的边界,比如见义勇为和义愤伤人之间的界限,并能够准确判断一种问题是属于道德范畴还是法律范畴。三是道德和法治的冲突性。在日常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要求之间也常常会产生冲突。人们有时虽然做了法律上正确的事,但内心却感到不安,便是这种冲突的直观体现。究其根源,这种冲突有几种不同的形成原因。首先,道德和法律可能会有不同的诉求原则。比如,法律要求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道德有时却要求对弱者进行特殊关怀和差别对待。这就意味着法律和道德采用了不同的公平和正义原则。其次,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不同权利之间有可能会发生冲突,重大的宪法案例尤其会经常涉及到不同道德价值之间的选择。第三,比较而言,道德具有更为明显的阶级性和经济制约性,也会因不同的文化、亚文化而有所差异。有的道德甚至可能是以宗教信仰或迷信为基础,从而导致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相去甚远。随着当前我国的社会日趋多元化,这些冲突在未来只会有增无减。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结合案例,教师充分展示和讲解道德与法治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化解之策,是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一环。正确理解、把握和讲授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要求。为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充分衔接和相互呼应,在讲述法治内容时要联系其道德根源,并引申到相应的法律原则和精神。在日常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要通过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践行民主政治、提升法治观念和意识的机会,比如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学生的自主管理、主题式的社区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297.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412.

[3]巫建忠.构建和谐高校: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J].法制与社会,2007(01):577.

[4]李晓燕.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在法治教育中的师表作用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7.

[5]刘洪旺.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9.

[6]肖宝华.律师语言的"四性"[J].中国律师,2006(06):94.

[7][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科学的悖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0.

[8][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0-11.

[9][英]丹尼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23.

[10]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84.

道德法治教育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时代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品德的重要性逐渐被发掘。新课改中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相当于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教师担任雕刻师的角色,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为学生灌输优秀的思想,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小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的重要奠基时期。近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实施有利于新课改目标的实施,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道德与法制新教材的时代价值

(一)生活德育理念

旧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具有书面较为专业,进行学科教育时具有过于理性化的特点。新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对这一特性进行了更改,初步开始了以生活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框架,课程内容的设定以小学生的角度,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在进行品德教育时更易接受,不会因为教材内容过于枯燥而对课堂教学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以儿童为本

新版教材当中,无论教材还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教学方式,都着重于营造一种儿童文化,一种与儿童的思想和生活更叫贴近的教育文化,不断贴近儿童的生活及思想文化,使得教材更加适合儿童,儿童在接受相关教育时不会感到严重的学习负担,帮助小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做人的道理。

(三)道德与法制教育结合

根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在小学教材当中添加法制教育因素,将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抱有敬畏心理,并且能够根据法律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是懂得能够合理运用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权利进行保护,帮助学生养成遇到困难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的思维方式。

二、如何体现道德与法制新教材的价值

(一)以活动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对静态的教材转换成各种儿童可以参与的活动,有儿童直接参与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具体的体会,以多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1.选择适宜的活动方式

教师在进行活动教学时要依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应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活动的内容要与教材紧密结合,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不可为了活动而举行活动。如教师在进行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的《试种一粒子》时,教师可购置一定的花盆和各类型花草的种子,或由学生自行选择希望种植的花草种子,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种植,安排学生进行植物观察日记的誊写,对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描述,通过对植物生长的观察,,是的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之处,同时存在脆弱之处,能够学会珍惜生命。

2.开放地进行活动

教师再根据教材展开活动时,不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还可在室外进行活动,如将课堂置于社会当中,帮助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将课堂设置到自然当中,带领学生了解自然的独特魅力;或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等进行知识的学习。如将学生带领到科技博物馆当中,了解当前社会的技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同时科技博物馆中有许多有关科学教育的小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的特点,这些科学小游戏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使得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知识学习并计入大脑当中。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易引起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反感,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而活动教学的方式并不适合于每一堂课,因此,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设施的方式,将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如教师在进行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的《花儿草儿真美丽》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筛选颜色艳丽、造型独特的花卉图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展示,同时可为学生截取一部分的有关植物的纪录片,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放映,吸引学生对纪录片产生兴趣,并主动进行查找和观看。色彩艳丽的图片和动态的视频,相比于简单的文字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变得轻松,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惊醒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世界进行探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定一定的情节,以情景剧的形式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了解教师希望学生明晰的人生态度和处理困难的解决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如教师在进行新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中《小水滴的诉说》时,教师可为学生编写剧本,将学生进行分工,安排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或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亲自编写对话剧本,有学生对角色进行挑选,在班级内进行演出。教师可在学生表演结束后,邀请学生对演出感想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最后由学生选拔出表现最为优异的学生,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教师在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进行指导师要注意教师的语气和态度,保持态度和蔼,用词温柔,防止学生由于一时的失败而产生自我厌弃的想法,从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角色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并了解社会现实,对教学内容进行直接的体会和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亲身体验,帮助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能够使得学生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四)适当举行比赛

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进行开发,帮助学生在竞技当中,愉快地进行学习生活。如教师在教授新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的《坚持才有收获》时,教师可在班级举行讲故事大赛,邀请学生为同学讲述自己有关于坚持的故事,邀请学生作为评审,与教师一同为学生的故事进行打分,同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短处进行补足和改正,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奖状以资鼓励,为其他学生颁发鼓励奖,对学生勇于参与班级组织的活动进行奖励,同时防止学生产生挫败的心理,从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竞争的方式是最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小学生需要长辈和教师的肯定,在竞争中表现优异是获得教师肯定的最直接方式,因此能够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竞赛中,主动对课堂知识进行探索。

三、总结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实施,使得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方向发生了变化,能够充分发挥新版教材在小学教育当中的重要时代价值,同时教师通过适当在班级内举行比赛,应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以活动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实现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时代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芬.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人生十六七,2018,(2).

[2]徐波.德法兼修合理施教———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教学月刊,2018,(Z1).

道德法治教育范文4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课堂教学

以众多的发达国家为例,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德育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主要在于各院校在重视德育工作的基础上,还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实现了德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德育和法制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借鉴外国经验,运用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法制和纪律对学生的强制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积极意义

在系统的科学中,整合这一概念提出的相对较早。所谓整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原来孤立而分化的状况纳入到共同的框架之中,使各对象从以往的相互孤立、互不联系到紧密联系、成为一体,这种做法往往能够彻底的解决各学科孤立存在而导致的部分问题难以解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这一问题,并将学科教学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暴露于共同的框架下,从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确保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各自特点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功能实现最大化。值得强调的是,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道德取向与法制取向的二元想加,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问题,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以及课程编制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精神道德的培养和法律意识的树立。

2.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的路径

近些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

(1)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法制教育实现二者有机结合,这是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前提条件。以往落后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于大学生法制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它导致教师在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法律基础知识的灌输层面,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述,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不利于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法律思维的树立。大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纵观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我们发现,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并没有实现有效的落实。近几年来,大学生走向犯罪道路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不仅仅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导致的,也是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的缺失。在遇到问题时,没有用法律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各院校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担负起变革教育理念的重任,从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入手,塑造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因此,转变教育观念,认清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性质与功能,是为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更全面的法制教育和德育的前提条件。

(2)实现高校的法治化管理

为了实现高校管理的目的和目标,各院校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法制化管理。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法治化教育,实现德法相依,共同融合。在对学生的管理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法制的积极作用,并将德育融入于法规与准则章中!通过这种形式,直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进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以美国为例,美国在所有的大学里都设立了校警,大的学校还设有警察局,如果学生存在违法行为,轻则由校警和学校教师联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重则直接交由警察局依照法律规章制度办理,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高校法治化管理活动中,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从他律向自律方向的转变,将高等院校的德育与法制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3)发挥德育课堂和法制教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在新阶段仍然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优势,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以此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将教学目标着眼于大学生道德法律素质的提升,从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科学系统地讲解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使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何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结语

道德法治教育范文5

关键词:初中政治;道德与法治;赏识教育;意义;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对学生要尊重人格、关注差异、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思政课的人文性也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赏识教育正是思政课应该遵循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为出发点,转变以往的功利心观念,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合格公民。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专门的思政课程来说,在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理念,可以强化学生对正确认知和行为的理解,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和符合德育要求的人才质量。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赏识教育就是基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特性的认识和欣赏,外在可以表现为对学生的语言夸奖、鼓励以及其他表明关注的神情、动作。赏识教育比起传统教育中习惯于命令、批评、纠正的教育方式显得更加人性化,更加易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赏识教育何以如此?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育者将积极的期望、信任、赞许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会有意或无意地按照积极的期待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教育双方的态度、行为形成了正向的循环,最终受教育者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与行为成就。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表明尊重需要是基本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之后亟待满足的需要,而初中生正处于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极其需要他人的尊重和欣赏。另一方面,智力理论从开始的智商测试、分级到后来的智力结构、多元智力理论的发展启示教育者要抛弃唯分数论,不应该只以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断学生。多元智力理论就告诉我们,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智能可能在不同的方面呈现。这为教师能够基于学生个体差异而融入赏识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不仅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也是直接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式,便于课堂教学成果向课堂下的教育正向迁移。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在品德与法律认知、情绪、行为上的统一,而知行合一也是德育内在的要求。首先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来看,根据学习心理学,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如信心、情绪对于智力因素具有重要的影响。《道德与法治》中部分道德、法律的知识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深刻记忆,而赏识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如培养更强烈的信心、更愿意学习新知识的情绪,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积极理解和记忆学习中的难点重点。第二,知行合一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一种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身体力行地实践尊重、信任的理念,就是通过赏识教育来进行的,学生可以学习认识、欣赏他人以及其他不同的正确观点的方法。赏识教育中透露的尊重、信任理念,由此带来的愉悦的情绪本来就会成为一种教育资源,以隐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也是青春期中的中学生处理我与自我、与他人、与集体关系必须要践行的观念,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赏识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愉悦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并坚定相关信念在生活、学习中予以实践。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赏识教育的策略

赏识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夸奖二字,实际上融合了多种教育流派的教育理念,不仅借助了行为主义强化理论,也结合了人本主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营造真诚、尊重的心理氛围,也体现了建构主义重视学生个体经验、重视学生的潜能的观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可以从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语言、教学方式以及德育环境来思考。

1.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的个体。如何看待学生决定了教师以何种方式来对待学生。新型的学生观将学生看做发展中的、独特的和独立意义的人,这就是赏识教育理念认同的学生观。初中生是发展迅速同时发展矛盾多现的群体,如果教师将其看做已经定型的、没有发展潜能的人,那么后进生会因此丧失改正不良行为的信心,优生也会失去继续探索、前进的动力。承认学生的独特性就是承认他们的差异所在,更主张的是个体内部发展上的纵向比较而非个体间的横向比较。明确学生的独立性,是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是依附于教师的存在,只能听命于教师的教导,教师也不会真正地尊重学生的人格,那么学生很难发展出良好的自我意识,也不能深刻理解、内化德育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学生观是赏识教育顺利实施的基础,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其中。尤其是在教授与学生个人成长密切相关的课题时,教师要深入学生的一线了解学生的想法、做法,弄懂为何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是这样看待的,而非武断地判定学生的某方面道德水平低下,或者直接告诫学生应该如何应对。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交友”课题,教师可以引入学生自己或同龄人的友谊故事,让学生体会建立友谊的愉悦、维护友谊的用心、失去友谊的痛苦;讲述网络交友的案例,了解学生对于网络交友的好奇或渴望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引导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利与弊,一方面训练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学生自己的经验、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使学生加强网络交友的安全意识。

2.运用准确、积极、激励、启发的教学语言。语言是思政课信息的主要载体。由于思政课的课程特点,思政课的教学语言很容易变得囿于说教而枯燥乏味,充斥着“应该”“必须”“不允许”等命令性语言,而在经过论证或被学生理解之前,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具有这种语言风格的德育教学要融入赏识教育便是寸步难行。因此,教师要利用幽默风趣、合理准确的教学语言传递学科知识,对于《道德与法治》中权责、法律部分的内容,准确性显得更为重要。积极的语言代表着减少负面的、贴标签的、武断专制性的语言,对于学生的进步要有一定的敏感性,并用准确的、积极的语言来夸奖学生。“你认为„„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你的思考非常具有逻辑性,有很大的进步”比起“你答对了,你真棒”这样的评价反馈更加积极与准确。激励性的语言主要运用于鼓励学生需要改进的时候,学生出了错误,教师首先不是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指责或评断,而是谨慎地询问学生相关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为何会那样想、那样做。激励性的语言也可用于教师希望促进其某种品质的对象。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生命给我们带来哪些成长的礼物”,对于内向、不善于沟通的学生,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诉大家内向的人有很多优点,同时这些内向的学生也可以大胆一些去加入班级、社团活动,学习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教育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说明了启发性的教学语言特别适合德育教学,将学生作为求知、解答的主体,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再一层层地提问,寻找学生的说法中有没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最终前后不一致的认知形成统一。除了有声语言以外,教师的身体语言也可以体现赏识教育的理念。比如在学生回答或提问时,教师要将身体稍微向学生的方向倾斜,展示自己正在认真倾听的姿态;在学生犹豫、胆怯于课堂发言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眼神注视、点头等动作来传达对学生的鼓励;教师能够正确地使用鼓掌或带动班级鼓掌以激励、奖励、活跃课堂,也是一种赏识教育。

3.采取丰富、适合、创新的教学方式。赏识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教育评价的方向。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某一种教学方式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如讲解——识记课着重评价学生是否理解、熟记概念或原则,辩论课着重评价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课堂参与度。教师要了解各种教学方式适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创新,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习水平的学生创造实现赏识教育的课堂。如有的学生擅长表演,《道德与法治》中贴近学生个人成长的课都可以采取表演课型,为这类学生提供表现的平台,教师也就可以有根据地就其表现进行赞扬、鼓励;对于国家、法治、社会类的课题,辩论赛或演讲赛更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现自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增强对思政课的兴趣,才可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愿意克服困难,理解更有难度的知识,发展更高级的思维。不仅是教学的课型,平时课后的作业也可以具有多种形式,不必局限于抄写、做题的形式,比如采取小作文的形式,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批改作业就成为了师生沟通的契机。

4.营造班、校、家一体的良好德育环境。赏识教育理念在学生的整体教育生活中都应该一以贯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思维,仅仅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不足够的,还需要课堂外大环境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班、校、家一体的良好德育环境,需要依靠班级、学校以及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在班级中,除了课堂教学以外,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做好德育的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工作,若思政课老师并未担任班主任,那么要与班主任联合、配合做好德育工作的规划。学校里,所有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鼓励各班各级的学生互相交流,就某一方面互相学习和借鉴,特别是高年级对低年级的带领;学校提供各种平台与机会,鼓励各类学生参与活动展现自我,促进学生自信心和潜能的发展,人格发展相对全面时自然违法违规的行为便会减少,德育在学校生活层面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最后,家庭教育对于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让家庭教育的力量与学校教育的力量形成一致的合力。教师及时与家长就学生的问题进行沟通,班级组建家长委员会,学校举行校园开放日,构建常态化稳健的家校沟通机制,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的指导,传递赏识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逸.在初中道德法治教育中融入赏识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9.

道德法治教育范文6

1992年9月和1993年6月,国家教委思政司组织召开了两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会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思想品德修养”、“人生哲理”整合为一门“思想道德修养”。此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逐步由5门演变为3门,课程体系也开始逐渐走向规范化。1994年8月,为尽快适应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要有计划地进行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1995年底,国家教委等3部门联合《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学校的其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法制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之中,要与全民普法教育结合起来,着眼于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培训。”采用文件形式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进行强调,说明国家对这两种教育的性质、定位和联系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1998年,教育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了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通盘考虑,统一规划设计,要求思想品德课应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2002年,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2005年,、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意见实施方案,要求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把思政必修课统一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至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合二为一,承担起了新的教育职责和历史使命。从上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政策发展轨迹来看,二者都是伴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一路发展而来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的需要,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影响很大。可以说,不管是道德教育,还是法制教育,均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差异与和谐: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目标定位

道德和法律属于上层建筑,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及人们行为规范的手段。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者自产生之日起就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道德则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观念及行为准则。“在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价值观中,法律和道德拥有共同的基础。对法律来说,具有社会约束力的道德即使不是充分条件,也是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不仅如此,道德还是法的目标,法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服务,法应当以国家强制来实现作为道德基础的核心价值,或者保护它不受侵害。”[1]法律是基本的道德,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道德则是不成文的法律。如果没有道德的支持,法律就会形同虚设;而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道德也会苍白无力。道德收敛我们的激情、欲望和习惯,使我们服从法律;法律则维护社会的正义、秩序,解决社会矛盾与对抗,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用无形的束缚帮助人们提高道德标准。尽管法律和道德有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性质不同,且受历史的、阶级的以及经济文化、民族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两种规范仍然存在着种种差别、矛盾乃至冲突。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的触角不可能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大量的社会生活领域,法律并不加以干涉,而是让渡于道德。法律以权利义务的机制安排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则宣扬责任和友爱促进人际和谐;法律以他律的方式关注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对人的内心思想却束手无策,道德则以自律的方式审视和约束人的内心活动,依靠社会舆论和宣传教育来实施;法律具有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则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习惯和社会舆论中。法律和道德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维护国家安定、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所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

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一样,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之间尽管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别,但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的动态关系。然而,在两者的目标定位上,学界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着不同认识。有研究者认为,“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此还将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虽然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制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教育,如果完全按照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目的内容等牵强附会地冠之以法制教育,其结果只能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误入歧途。”[2]还有研究者认为,“法制教育不等于道德教育,二者在作用机制、形式、效果、范围诸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不必然导出法制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或德育必须包涵法制教育的结论;二者的区别远大于联系……人为地放大法制教育的内涵进而以此取替道德教育,必然会使德育难负其重,导致德育边界突破,概念泛化,无所不包,从而使德育沦为一种大杂烩。”[3]因此,有研究者主张,法制教育需要一个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制度来进行,其与道德教育应该并行不悖,互不干扰。上述观点多半是混淆了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的概念。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可以视为一种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法治社会需要的,具有系统法律知识、高尚职业道德、严谨法律思维和专业法律技能的专门法律人才,而法制教育的目标则与前二者截然不同。“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根本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4]#p#分页标题#e#

教育部、司法部等联合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法律的优良品质所产生的强大内在影响力使法律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添加了法制教育的元素之后,可以克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人治化和随意化的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中国的法制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这是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属性和特色决定了法制教育不会也不应追求法学概念的精细化、法律知识的全面性和法学体系的完整性。与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相比,法制教育更像是一种启蒙教育,它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狭隘地以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的视野和思维来考量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这种结论就难免偏颇。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趋同性。从当前和微观来看,二者的价值目标主要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长远和宏观来看,两者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通常意义上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活动、能力、个性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充分与和谐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的全面发展之所以能够重新获得高度关注,乃是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摆脱单向度社会的束缚和羁绊,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个人价值。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是一种恰当的、合理的、科学的选择和定位,是对时代诉求和教育目标的积极呼应与准确契合。

互动与融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发展路径

道德法治教育范文7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面对这场危机,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项措施竭尽全力进行挽救,同时也引起了各国专家和学者对引起危机原因的反思。导致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许多学者和专家指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人类自身的问题,“科学的危机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的危机”[1]141。因此,解决经济危机不仅应从经济中寻找,还应从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去寻找,这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理论界的重视。而培养人的正确价值取向和社会伦理问题必然涉及到教育。教育是开启文明社会的一把金钥匙,关于人和社会的所有理论如果要走向社会实践和个人生活,都得通过教育,都得变成教育(广义地理解“教育”)。   中国当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严重缺陷在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以及人文教育的缺失。时代的发展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任务,即要造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备的人才,呼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   一、教育的本质:培育全面的人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教育?”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把你为考试背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剩下,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白上了学”。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综合来看,中外教育家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说,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教育要担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从个体角度来说,教育是唤醒和引导,是心灵对心灵的唤醒,引导学习者成人,发展其人性,培养其人格,改善其人生。一个有教养的人,精神丰富的人,真正的健全人格的人,也必然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使培养的人服务于社会,更在于培养其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亦即人的宝贵禀赋都得到发展的人,有能力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人,同时又具有仁爱之心、有能力关爱自己和他人的人。   尽管对教育的释义多种多样,但他们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却是共同的:即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培养全面的人。教育要使学生变得聪明,更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智识和认识的堆集。”[1]4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长期处于分裂和抗衡状态,偏离了人的全面培养,即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二、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分裂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人文?这个词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观念;第二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人文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理想的人,通过传播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学科和课程,通过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品格、修养的教育。通过这一教育过程来实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   什么是科学?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是指近代科学,而近代科学首先又是指近代自然科学。   科学教育就是为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而从事的教育。如果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类,显然,科学教育是属于智育这一类的。从学科上划分,如果把全部两千多个专业归纳为七大学科,即物质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在内)、生命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和农学在内)、环境学科(包括大气学、天文学和地学在内)、数学和计算机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那么,前面五大门学科就组成了科学技术这个大学科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工医农”。对上述五大门学科,或者说理工医农学科,实施的专业教育,就是科学教育。   (二)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裂   18世纪中叶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水岭。   随着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实科学校的纷纷建立,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种自然科学课程广泛开设,并且分量越来越重。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是近代以来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在中国,这种分裂更为严重。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分科的扩张、分化,使人文学科的领地越来越狭窄[2]2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和技术的学科日益分化、日益扩张。每一次科技的进步之后就会出现很多新兴学科,并产生了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高校中文理科职能的发挥极度不对称,理工农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人文学科比例相对在减少,如哲学是万学之祖,而今天哲学在大学里是小系科,尤其在理工科大学,文史哲学科只是理工农医的陪衬而已。而且在“近代以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即社会科学日渐兴起,它们进一步挤占了传统人文学科的地盘,人文学科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下才有生存机会的地步。社会‘科学’的概念取代了‘人文’的概念,‘功利’的概念取代了‘理想’的概念。在一个科学化的时代,为了争得在学术殿堂中的位置,人文学界也出现了‘人文科学’的说法。”[2]22-23“仅从学术影响(而不是学术水准)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是社会科学不断发展壮大、人文学科日渐衰落萎缩的三十年。不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上看都是如此:在整个中国学界的人文作品一百七十三篇,平均每年不到六篇,在整个中国学界所占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特别是最近十年发表的作品已然不及六分之一。其中原创的人文作品只有三十九篇,平均每年一篇多,不到同期社科作品的六分之一。”[3]“改革开放三十年,给社会科学带来的是机遇,而给人文科学带来的更多是挑战,甚至是严酷的挑战。”[3]#p#分页标题#e#   2.科学教育的价值观膨胀,人文精神失落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很多人产生了“科学万能”、“技术至上”的“现代新迷信”———“科学迷信”,似乎“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无论是自然、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切都应当诉诸“科学”,用“科学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正是这种价值观的现实反映。认为科学无所不能,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人类从此可以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思想方面,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2]32受教育中的功利主义思想支配,现在的高等教育中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重术轻道”的倾向。这里的“道”指的是理论、理性,是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的综合,指向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视野和胸怀。“术”是指具体的操作性知识。为培养急用现学的人才,把教育等同于专业培训。在高等教育中重专业知识,轻视人的全面素质培养;重理工实用学科,轻人文社会科学;重单学科研究,轻综合交叉研究。“到处都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在各专业之间展开了激战,以及为满足专业细化而降低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学校课程在计划中经常被更换。”[1]32“今天在大学和技术学院则渗透着:无休无止地招收学生,增加所谓必需的讲座和练习,象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不成系统的所谓专业和知识,削弱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对一个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1]33这些片面性导致人才的知识缺陷和人格缺陷。   3.科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统治地位,人文教育缺失   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来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体现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严重的文理分科现象。这种分科现象在西方各国的教育史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但都没有像当代中国这样突出。我国在高中阶段就划分了理科班和文科班,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功利的需要,理科人数极度膨胀,文科人数少得可怜,而且这还被认为是理工科学得不好的人在无奈中的一种选择。至少我们都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最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了计算机、航天、土木建筑等学科,其次是经济管理、法律、政治,再次是选择新闻、社会、信息、教育,最后才是文史哲。到了大学,学校和专业就明显地显示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来了。理工科高校人文专业太少,甚至没有。   在课程设置中,“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偏小,总体上不足1/5,而英美等发达国家高校人文课程的比重普遍占到1/3左右”[4]。受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人们热衷于技术和专业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直接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   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高校不断增加新的、技术实用性强的专业,而裁撤一些人文专业,人文课程进一步被排挤,从而导致大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而且失落得相当全面。   三、让教育回归本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正由于今天高等教育的本质———精神价值的失落,所以今天高等教育的任务更为明确和负有使命感:将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服务于社会。如何使教育回归本质?那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崇尚科学,重视人文教育   只有教育理念是科学的,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新世纪的竞争和挑战,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创新型、全面的人才。2001年8月在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可见,时代呼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   在高等学校中要改变培养专才的理念,高等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要把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人格的完善结合起来。“在专才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难以有一个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正像许多教育家所指出的,如果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用自己学科内部标准去判断事物,那就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既掌握内部标准,也能够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即‘外部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学科,能够看出自己学科的优点和缺陷。”[2]23高等学校诚然要为社会输送人才,问题在于输送怎样的人才。高等学校要向社会输送的不是一台台没有思想的机器,而是应该有独立人格、心智健全、人文关怀的人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内核,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就是徒有其表的教育[5]。丧失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6]。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所高等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在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不仅拥有合理知识结构而且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才。#p#分页标题#e#   (二)合理地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进行教育活动的载体,因此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落实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是至关重要的。“美国高等教育,本科以培养‘通才’为理念,较早强调课程结构体系的综合化,并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课程结构体系上。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结构体系中,要求各学科学生必须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实验、自然科学等领域课程组中各选修若干学分。俄罗斯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视文理渗透与结合,如要求获文学学士学位者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了解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等相关关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7]因此,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中应该有1/3的课程是人文学科,理工科学生要选修一定的人文课程,人文学科学生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理工科课程。这样,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掌握和运用科技的能力,更具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师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是人才培养的灵魂。   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学术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高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能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影响学生。什么是好大学?教育家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即“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要有一批好老师,一批心灵崇高、头脑活跃的大师,通过他们去影响学生。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很高的人文素养,从而在教学中贯穿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只有教师具备了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才能保证所培养的学生也具备以上的素质。   (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   教育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更是这样。高等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不仅是灌输知识,更不仅是培养职业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从根本上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教学模式,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导师制,由导师规定学生每周必读的书籍,并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学生按时见导师,把报告读给导师,然后进行相应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撰写文章、组织讨论等教学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如何评价有争议的论题、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那些活跃、博学、著名的专家学者的不断启发引导下,学生逐步懂得参加研讨会、讲座、以及校园其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要求每位学生一学期内参加至少3天的社会实践工作,并就这一工作经历写一份体会报告。学生参加实践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课堂内学到的学科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校还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轻松、宽容的环境。   一所大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图书馆,学生的学习研究、学术交流要以图书馆为依托。学校要用丰富的辅助教学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如组织学生社团、学生俱乐部、学术讲座等等,为学生营造宽松、自主学习的人文氛围。   (五)合理的、灵活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   当今在我国高校中,对学生的学习检测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   因为闭卷考试客观性强,但容量小,形式死板,它只能偏重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利于独立思考,弊端比较严重。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常常是学校的考试无法检测出来的。因此,高校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采用灵活的评价机制,如闭卷、开卷、写论文、口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口试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论文考查知识运用及创新能力,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综合研究的水平。无论哪一种都有其弊端,关键是多种方式的融合,灵活运用。   四、结 语   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史可以知道,我国古代教育走了一条重人文轻科学的道路,到明清时期尤为极端。近百年来,我国教育又走了一条重科技轻人文教育的道路,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要倡导科学教育,但不是唯科学主义。我们在肯定和高度评价科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时,要从理性与价值的立场出发,反对盲目推崇科学,尤其是反对科学万能论。科学只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除此而外,还有道德、宗教、文学等人文领域的成果,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各有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求真,后者求善、求美,其间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培养出大多优秀公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不是凤毛麟角地出几个名人或科学家,国家是否强大,取决于大多数国民本身的素质。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主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

道德法治教育范文8

 

1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辩证统一法制教育是传授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的实践活动,是现代社会进步、民主的反映,进行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道德教育是通过传授道德知识和培养道德意识来提高人们的思想、修养和理想境界等实践行为,是社会成员文明、和谐共处的要求,为各时期教育的永恒主题,是落实依德治国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法制教育,还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其根源在于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是建立在法律与道德天然共性的基础之上。基于法律与社会的主流道德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决定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互动关系。   2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互动的制约因素   首先,法律制约因素。法律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不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执行差和错误的法制观念。法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是社会公正,法的内容是实现法的价值和道德目标的前提。   我国在现实的立法体制下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自身及其相互协调存在许多缺陷,法律文件普遍存在操作性不强的弊病,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及其规范化运作明显不足,导致立法者的本意在法律执行中难以真正体现,这样虽然法律被大量制定和颁布,却难以融入社会,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另外,对于一些新事物、新行业,其涉及伦理道德的敏感问题,在法律上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明确的界定,也会导致一些人思想和行为的混乱。   其次,道德制约因素。社会道德环境和道德观念,在深层上阻碍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互动的实现。现在中国整体的道德环境较差,较差的道德环境将对道德教育的努力产生抵消作用,还会使受教育者产生接受的逆反心理。在观念上,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由于人们对新型道德生活的不相适应性,导致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   在新的道德标准尚未确立之时,社会道德呈现出失衡的态势,于是出现对于道德受助期望感、对道德行为的尊严和信誉的蔑视心态和怀疑感,甚至采取与现代社会完全相反的道德观。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方式根据高校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对象、内容、环境、效果等的要求,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精通业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坚持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做到言行一致,为人师表,用实际行动来感化学生。   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二,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高校的管理应贯通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学生管理的方法有: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各种学生管理条例;高校根据各自情况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样就使高校学生做到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的密切结合,对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第三,加强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是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亲其师则信其道”、“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的是摆在学生面前最好一本教材。一种理论的传播与被接受程度,不仅取决于传播的速度,更重要的取决于传播者本身的践行表现。   这就是教师的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   第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他们、接纳他们,尊重和保护学生人格尊严的权利。不挖苦、不讽刺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进行爱心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只有切实以学生为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学生的心灵需求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才能获得学生真正的认同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