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化论文范例

网络优化论文

网络优化论文范文1

作为新兴的IT产业,其发展的速度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技术的代表网络技术产业的相关产品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在进行着更新换代,随着其技术的更新与升级,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所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其专业工作岗位对于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这给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了难度。市场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的投入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现实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在萎缩,招生规模在不断缩小,由于规模的萎缩,各学校投入的欲望则越来越小。同时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原来其专业教师队伍面临着老化,跟不上专业教学变化更新的需求,出现了一边是“专业师资”过剩,一边是“专业师资”缺乏两难的现象。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本专业毕业生在本专业相关岗位就业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并且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本专业只有少部分专业能力学得比较强的学生在本专业岗位就业,其他大部分都转行做了其他行业或服务行业工作。

二、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发展趋势

世界技能大赛的宗旨和目标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结合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文件,他们的宗旨是面对行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职业岗位技术人才,竞赛的技术标准与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相结合,讲求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完整性,要求项目工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工作项目的完整性,评分强调项目过程规范和功能结果的正确性,100%的客观评分,排除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评分过程的公平公正。竞赛中对于选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其技术难度也比较高,其中排错占了相当高的比例。竞赛的技术面覆盖也非常广泛,基本包含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桌面系统、服务器技术(Debianserver和windowsserver)、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新技术等内容。竞赛分为3个模块4个主体,4个主体部分各占25%,每个模块都包含了排错项目。

三、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技能要求

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技术方面主要包含了三个模块的能力:Linux系统、windows系统、网络设备与安全,每个模块安排在一天时间内,每天都包含了一个故障排除的综合项目。各模块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没有做精确的定义,Linux系统部分的范围在LIP-2认证水平的范围,包含了Debian系统的安装、升级、管理、系统服务的构建与测试,windows系统部分在MCSE认证的水平,部分内容超出了MCSE认证的水平,包含windowsserver的安装、升级、域、活动目录、系统服务的构建与测试,网络设备与安全部分则包含了CCNA路由与交换、安全、无线、语音,排错的部分内容则超出了CCNP的水平。网络部分对新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IPv6、VoIP、网络照相机、网络打印机、无线、VPN等技术内容也都包含在内。

四、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探讨

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技术文件的特点与要求分析,其出发点和宗旨是针对职业技术岗位工作技能与素质要求,符合世界范围内网络技术岗位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与技术要求,其内容和宗旨具备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根据岗位职责划分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根据所从事的职业养成规律确定具体的能力等级和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工作任务具体整合出职业化的培养体系。具体如下:

(一)培养目标。

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定位在培养具备一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与应用的技能型人才,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维护、错误排除、安全加固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内容。

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技术范围和内容要求,也可以分为3个模块4个部分的内容:Linux系统、windows系统、网络设备与安全、网络系统排错,各模块的深度参照LPI-2、MCSE、CCNA等认证水平的深度。这几部分内容的培养与深度要求,一般的院校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只是各模块间发展不是很均衡,部分职业院校在个别模块的教学深度远远超出了这些模块的深度,但不是所有模块都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水平。

(三)设备和师资保障。

网络技术专业完全依赖于设备,缺乏设备的投入,一些关键性的核心课程根本无法展开课程教学,故要落实本专业的教学,必须投入一定规模的网络设备。在设备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师资的培训和引进,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真正实施过具体的网络工程项目,是不会真正了解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流程和故障解决规律,很多老师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但真正进行综合性项目或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就缺乏很好的规划性和规律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

(四)培养形式。

要培养出具备一定素质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必须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才具备了应变的可能,我们当前职业教育的培养恰恰是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要求。专业技能的培养则需要实施项目化教学,教学的内容要以项目的形式呈现,项目要与具体岗位工作相结合,体现工作过程任务的目标性和完整性。项目的实施要求项目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过程的规范性。各模块的内容可以和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以职业资格认证的水平来实施教学,可以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个衡量的参考标准。在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压力承受能力的培养、体能的训练、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些能力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五、总结

网络优化论文范文2

1)管理区域比较大。石油化工监督工作由每个省或者直辖市设立一个监督站,管理本省或直辖市的监督工作,地域比较广,一些企业不能及时申报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2)化工工程施工和验收标准规范不能及时得到推行。一些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从事生产工作,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石油化工工艺设备多为高温高压条件下生产,其产品一般为有毒有害,一旦工程质量发生问题,极有可能造成起火爆炸等重大事故。

3)在工程质量监督巡查中,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整改和解决;一些好的施工和管理方法得不到推广。基于以上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在网站上设计并建立了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平台,便于对省内化工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2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平台的特点

结合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实际工作,网络信息平台除具备一般网站特点外,还具备以下特点:

1)信息系统要保证石油化工的工程信息能以最快的速度;

2)应用系统功能包含石化工程信息、工程图片信息、单位信息等;

3)网页设计突出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特点,做到布局简洁大方、页面美观实用,同时体现出政府网站的正规严肃而和科技进步的特点;

4)交互平台简易快捷,特别是在技术讨论区,可以使网站的会员随时随地把需求、个人见解以及相关资料发至网站数据库中,方便实现双向沟通。

5)作为服务型政府网站,应做好业务受理与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在网上办公方面,要体现便民快捷、高效,针对性强,且通过申办流程实现网上申报与信息反馈等功能。

3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网络信息平台运行

网站主要栏目有法律法规、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下载中心、新闻中心、联系我们、网上办公、论坛等栏目,网站主页面如图1所示。针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的特点,网站增加了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提高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实现了监督工作过程的透明性、可控性和可追踪性,从而达到了行政管理系统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网上办公栏目主要围绕3个子栏目进行设计。

3.1质量监督手续申办

这个子栏目主要是为企业申办质量监督手续提供服务的,它可以为申办质量监督手续的企业提供一个可靠、便捷的工作平台。质量监督手续申办的特点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受理企业用户的工程质量监督申报与信息反馈,主要解决的办法是“外网申报—内网审核”的工作模式,将前台申报与后台审核有机结合起来。质监手续申办流程可以导引用户进行质监手续的申办,使用户更清楚快捷地办理质监手续;质监手续申办需要用户填写有关信息并提供相关资料,填写完全后一并提交后台数据库,管理员审核信息通过后,授予该工程备案登记号,并将该工程项目存至受监工程栏目下。有了这个平台,企业用户可以减少了往返路途的奔波,缩短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手续办理的时间,提高监督部门工作效率。

3.2受监工程

工程在建设期间,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远程跟踪质量监督,该工程的整改通知并接收企业质量整改报告,服务于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站对受监工程进行不定期现场监督抽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以书面形式发至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受监方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形式回执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整个过程完全可以在受监工程栏目中完成,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提高了监督工作效率。

3.3备案工程

工程竣工后河北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将工程建设中全部质监资料存于备案工程栏目下,通过工程质量监督备案登记号可以查询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检查情况,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情况具有可追踪性,便于企业日后查询。

4结语

网络优化论文范文3

1.1数字信号采集系统

数字信号采集系统通过在油田井场、集输管线等位置安装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全天候监控目标井、计量设备、中转联合集输管网等油田实际生产中的各个方面,并及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处理、编辑、上载数据库。数据采集系统为综合分析实际生产状态并及时进行调控,危险行为报警等诸多功能提供了基础依据。油井数据采集是通过在抽油设备上安装传感器,测量油套压力、抽油机工作参数;通过在生产现场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井场施工人员、车辆、终端设备的工作情况。注水井数据采集是通过在注水井相关位置安装压力、流量等参数传感器,完成对油套压、注水量等数据的采集。计量设备数据采集是通过在相应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对掺水以及回油管线等设备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的数据收集。同时,可安装远程控制模块,实现远程控制油井、注水井、集油间以及配注间等设备。

1.2数字信号传输系统

为了满足数字化油田建设需求,数字信号传输系统根据油田实际,采用有线、无线传输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网络线路铺设较完善的区域,采用传统的有线传输模式,保证数据稳定完整的传输;对于网络线路铺设欠完备、分散存在的单井等设备,采用无线传输模式,以实现最大范围的数据采集。

1.3数字信号分析系统

数字信号分析系统是综合平台的核心。在油田实际工作现场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要对数据进行后续的审核、处理、上传等工作,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油气水井的生产数据,以及每项生产数据对应的配产、配注值等。数据处理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综合分析的可靠性。在完成数据上传之后,各个生产管理部门要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生成生产报表,辅助油田管理者掌握实时生产信息,方便对油田各个部门做出最优决策。

2在青海油田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

青海油田管理方式较为传统,多为人工轮班值守,按时检修仪器设备工作状态。但该油田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值班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克服外界环境的影响才能按时、按量完成工作。这就形成了监控、维修工人劳动强度与工作完成质量之间的矛盾。数字化油田综合网络管理平台的引入,使油田工作人员对诸如抽油机压力、温度、载荷、功率,集输管网压力、流量、流体黏度等参数数据的远程监视与调控成为可能,简化了新油田投产、老油田改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平台功能

该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按照物联网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3个层次,将平台功能分为数据采集、综合分析、优化决策及远程控制4个部分。在感知层,通过在油田施工设备上安装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在传输层,通过有线、无线网络以及光纤、宽带等,实现数据的快速、稳定、安全传输;在应用层,应用大型计算机,将传输层上传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智能分析,对油田生产状况进行模拟计算,对生产矛盾进行诊断和优化,最后通过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控制终端、手机等),进行结果的呈现、控制,实现优化决策和远程控制。综合网络管理平台的四大功能相互联系,彼此制约。数据采集是综合分析的基础;综合分析是数据采集的目的,同时又是优化决策的核心要素;远程控制是优化决策的实现方法,同时通过远程控制,又将综合分析和优化决策的结果综合作用到采集的数据上面,实现对现场原始采集数据的调控,从而将四大功能相互融合,形成一个闭合的智能控制系统。

2.2平台的应用

青海油田将14口油井纳入综合网络管理平台,用以考察平台在油田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1)生产数据监测。综合网络管理平台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所有纳入平台的油井数据,如压力、流量、温度、抽油机示功图、抽油泵参数等,使油田工作人员可及时了解现场施工及设备工作情况,当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发现,准确、快速地排除故障,恢复生产。

(2)油田油、水、电监测。综合网络管理平台可按照设定时间间隔,准确采集单井及整个生产管网水电消耗以及产油产水量。通过智能计算可得出指定时间范围内的累计用量、产量。可以有效监测管网信息,监控线路故障、防止管网偷窃行为发生,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综合生产管理效率。

(3)故障及危险行为报警。油田实际生产中安全是第一要素,综合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控整个施工现场的运行情况,可第一时间发现现场各种不正常情况。如某井供液量不足,该平台可以示功图为基础,计算、分析、修改优化该井的生产制度和相应参数,快速地将工作状态归为正常;又如,当现场施工人员出现疏忽,进入危险区域或者进行危险操作时,可触发平台报警系统,及时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3结语

(1)综合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作业,有效实现数据采集、综合分析、优化决策及远程控制四大功能。四大功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闭合的远程智能控制系统。

网络优化论文范文4

1网络新媒体改变了高校科技期刊的特征

网络带来的是一种全新传播规则的改变,这种改变并非不痛不痒的局部变动,而是一场全局性、革命性的改变。

1.1传统的期刊特征被弱化

在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期刊已凸显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特征。在利用方式上,期刊整本利用被单篇利用所取代,读者往往通过题名、作者、关键词检索论文,很少通过刊名检索,刊与刊、期与期、栏目、期刊风格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在组织形态上,以期、本为单位的论文存储单元被以篇为单位数字化、网络化的论文集合所代替;在媒介形式上,纸版期刊的统治地位被撼动,订阅量持续走低,数字版、网络版成为主流;在出版周期上,固定出版时间的模式被打破,优先出版、即时出版受到推崇。

1.2丰富的媒介推动了信息的多样化流向

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社交、在线阅读等软件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期刊内容的单一纸质流向。出版的论文将发散式地上传到论文数据库、微信平台、专业数据库、期刊集群网站、App推送平台,流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目前,4G技术应用广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非常普及,可折叠电子纸、可穿戴设备、5G技术也已呼之欲出,这必将进一步加速信息的多向流动,全媒体传播已成为科技期刊界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1.3数字化、网络化改变着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

数字化、网络化导致信息获取途径、交流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专业化服务、全媒体出版实现了信息的深度聚合和互动,从而促使科技期刊的出版流程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编辑的角色和功能、工作方式等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的稿件收发、专家评审、交流沟通、校对付印流程正在被打破,稿件流动更快、出版时滞更短、工作效率更高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中新的编辑出版流程正在形成,传统的编辑身份也正向综合性的数字编辑、网络编辑身份转变

1.4竞争压力增大

虽然在学术传播领域仍是科技期刊一家独大,但一些随笔、评论性的学术文章乃至长篇学术论文的网络链接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广泛传播,迅速改变着学术传播的面貌,彰显出学术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随着学术评价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核心期刊”“重要期刊”“权威期刊”为界限的传统“以刊评文”的论术评价体系终将被打破,论文评价将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支持下向以“篇”为单位的“以文评文”“同行评议”方向转变,传统科技期刊一家独大的地位将不复存在;同时,可以看到一些新媒体已开始将触角伸向传统科技期刊领域,比如通过某些论文网站可以免费阅读、下载科技论文,先不论这种“出版”形式是否涉嫌违反《著作权法》,其欲分传统科技期刊资源之心已暴露无遗。

2高校科技期刊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作为小众的高校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约1/3的体量对促进我国科技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但与其他大众媒体率先涉足新媒体、开启媒体融合模式不同,我国的科技期刊界仍处于理论探讨或局部应用阶段,鲜有“深水区”的动作。依据《意见》提出的思路,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媒体融合下高校科技期刊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2.1协同发展模式架构

根据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水平,考虑到高校科技期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建立以省域内各高校科技期刊为基础、以移动网络为重点、多种媒体融合的区域高校科技期刊协同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联合区域内同类高校科技期刊,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对外宣传、推广平台,提升区域内高校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学术质量及出版质量。按发展水平不同该模式分为以“稿件”为中心的先行期和以“业务+管理”为主体的深度联合期这2个阶段。其中,在先行期建立起区域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协同发展的柔性出版机制,实现稿件的标准化、规范化处理,经协同中心分类、处理、优化包装,构建区域大型高校科技期刊信息OA论文库和出版信息库,实现论文的统一网络发行及信息推送。在协同出版模式先行期发展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深度联合的出版模式,是区域高校科技期刊协同发展的终极目标。在深度联合期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出版管理机制、出版流程、出版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实现人员与业务重组、资金统一管理,初步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网络化的高校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深度联合不仅要实现论文的整合,更要实现从收稿到稿件分发(分散处理)、编辑、校对、出版发行、国际交流、质量管控等流程深层次的融合。

2.2协同出版模式先行期的内涵

方便、实时、免费地获取最新、海量的科技信息是读者的普遍愿望,而高校科技期刊拥有的海量、优质论文资源是满足这一愿望的“物质”保障。在协同出版模式先行期,根据现今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特殊性,不改变期刊既有的管理模式、出版机制,仅以“稿件”为主体对区域内各个高校科技期刊已发表的论文进行优化整合,在建立基于Web的统一OA论文数据库的同时,建立基于移动端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论文信息以及相关的编辑出版信息、科研信息等。编辑出版单位随时向协同中心传送已发表或确定发表的稿件和编辑出版、科研信息;协同中心对稿件进行统一分类整理、二次加工,遴选、设计重构各编辑出版单位传送的相关信息。信息处理完结后,由协同中心将这2类信息分送到Web端OA数据库、网站和移动网络平台。1)以统一的协同网站为基础,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OA论文数据库。高校科技期刊的主要产品是“论文”,在影响力、品牌效应下降的情况下,建立有一定规模、免费的特色科技论文数据库有助于提高论文的检出率、利用率、引用率,进而提高个刊的影响力。目前,既有大型数据库的用户多是机构用户,读者必须通过这些机构指定的IP才能实现“免费”使用。相对于综合性大型数据库,中小型专业科技期刊数据库有其独特的优势。OA是科技论文数据库发展的趋势,我国许多高校科技期刊都通过自建网站、加入OA数据平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形式实现了论文的公开获取;但大多数仅是简单的“物理集合”,在数据挖掘与整合、人性化服务等方面仍显不足。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的高校科技期刊综合OA论文库,大多数期刊尚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影响力、便捷性还远远不够。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库追求的是做大、做全的话,那么建立OA论文库的优势就是要做精、做专、做快。2)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开发移动终端应用软件。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应用软件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App几乎成为这些设备的“标配”。移动网络平台具有传播时效性强、受众反馈直观、便于数据挖掘与分析等特征,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途径。许多大众媒体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开发了应用软件;但申请微信公众账号的高校科技期刊并不多见,App更是难寻觅踪迹。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是浅阅读,信息是碎片化的,但可以通过链接(或Web查询、数据检索等)获得完整信息;因此,建立高校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开发App客户端应用软件将独具优势,可以发挥其树立形象、扩大影响、推广品牌、方便联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推送论文的重要手段。在技术层面,申请微信公众账号、制作App并不存在太大问题,并且统一开发比单独开发成本更低。

3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基础

3.1背景与出身

主办单位相似、出版内容相近是实现高校科技期刊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意见》指出:“鼓励同类型、同地区的出版单位开展联盟合作,共享出版资源和渠道资源,形成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优势出版群。”从管理体制上看,高校科技期刊具有“共性”,一般都是由省教育厅(或国家部委)主管,高校主办;从期刊内容上看,几乎都与高校的学科相呼应(高校主办的专业性期刊除外)。宽泛的学科覆盖范围,导致大多数期刊不具备与其他专业性期刊相抗衡的实力;但高校科技期刊之间一般都有多个相近或相同的栏目,在进行稿件融合后可以形成集团优势,摆脱单一期刊、单个栏目势单力孤的困境。在网络环境中被弱化的栏目特色、期刊风格恰恰可以通过多家科技期刊的稿件融合,实现“同类项合并”。

3.2组织与领导

《意见》在完善高校出版工作的管理机制中指出,要积极发挥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有关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省域内的高校科技期刊同为省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会员,可由省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和领导高校科技期刊的融合工作,出台统一的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运行模式,建设统一的网站,协调论文信息的推送工作。

3.3经验与借鉴

目前,尚没有综合运用Web端网站、数据库和移动端社交软件、App应用软件的科技期刊集群存在,但在Web端,已有10所国内高校建有自己独立的学术性期刊群网站,此外,由行业学会主办的专业性期刊集群(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群),由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群网络出版平台都已出现。这些专业科技期刊群的建设和实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期刊的集团化、网络化发展,可以成为构建高校科技期刊区域协同出版模式的重要参考。在移动端,国内目前只检索到知网、万方、维普3大数据库以及《中国卒中杂志》《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推出了App,但大多影响力较小。与此不同,我国的大众媒体已有多家试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23]。在国外,基于移动端应用的App已比较成熟,如基于iOS、Android、WindowsPhone等主流移动端操作系统平台的自然出版集团(NaturePublishingGroup,NPG)以及《科学》《细胞》等期刊,还有Pubget、PubmedLibrary等科技文献数据库都推出了App,在美国增强型的App也已出现[24],这些科技期刊及数据库App可以作为高校科技期刊移动端App开发的参考和借鉴。

3.4技术与保障

网络优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网络首发;体育类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中国知网;期刊出版

为了促进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规模化转型升级,中国知网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网络首发平台,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这一战略举措被认为是中国学术期刊迈向新时代、展现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开启新纪元的标志性起点。CAJ-N是英文ChineseAcademicJournal(Net-workEdition)的简称,中文全称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主管单位为教育部,主办单位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出版单位为中国知网。网络首发(OnlineFirstPublish)是指先将论文网络出版,按出版网址和时间确认论文首发权,之后将论文全部或其根文献在期刊印刷版出版的出版方式[1]。截至2020年11月1日,加入知网网络首发的期刊已经达到1895种[2]。网络首发的相关研究[3-9]阐述了其实践情况、对期刊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不可否认其在时效性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编辑部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对推进我国科研论文的传播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加入网络首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加入网络首发的13种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为例,整理这些期刊网络首发的具体情况,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提高体育类学术期刊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完善网络首发的相关内容提供借鉴。

1体育类学术期刊知网网络首发的现状

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首发出版系统[2]公布的网络首发期刊统计得出,目前只有13种体育类期刊加入了网络首发,而这些期刊都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通过网站调查与统计得出这13种体育类期刊的网络首发及相关情况(见表1)。

1.1出版周期。13种体育类期刊中有9种是双月刊,4种为月刊。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中国体育科技》2019年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

1.2DOI格式。13种期刊除了《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外都有DOI,多数期刊DOI的后缀都是出版年(4位).出版期(2位).论文目录中的排序(3位);《体育科学》DOI的后缀是把中间的“.”去掉,其他同上;《中国体育科技》DOI的后缀是7位稿件录用编号;《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采用了两种DOI著录格式,整期汇编定稿文章的DOI后缀和多数期刊一样,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DOI的后缀是出版年月日(8位).序号(3位)。另外,《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和第2期DOI的后缀是出版年(4位).出版期(2位).论文目录中的排序(2位)(DOI不是中国知网申请的页面不显示),从2020年第3期开始DOI的后缀改为8位稿件编号)。

1.3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除了《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外各刊都有,其中《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公众号下,《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同在“体育总局科研所书刊部”公众号下。笔者关注并跟踪了各个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发现多数期刊正式出版时都会发消息及时提醒读者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尤其《体育与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研究》等除了目次的推送外,基本每期都有个别文章的单独推送。有些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了出版信息,但是在中国知网上却查不到文章,也就是说网络首发滞后于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的。

1.4首发时间。首发时间多数都是月中,《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是双月月底,《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的首发时间是单月月初。另外表1中的“随时”表示该期刊实现了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尤其是只标注“随时”的《体育学研究》《中国体育科技》,这两个期刊的单篇首发数量较多。总的来说,虽然13种体育类学术期刊都加入了网络首发,但多数都是整期汇编定稿后的电子版提前上传而已(网站统计显示《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是近期加入知网网络首发的,还没有文章首发)。经调查统计:只有《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体育与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和《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的部分文章实现了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但多数也只是寥寥几篇文章,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网络首发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体育类学术期刊网络首发的影响因素

2.1期刊办刊自主权的部分缺失与自身重视不足。据统计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有40多种[10],仅有13种加入了网络首发,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从办刊质量和影响力等方面来看,这13种期刊都是北大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除了《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研究》,其他9种刊又都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南大核心)。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中国知网对于网络首发期刊设置了一定的准入条件,另一方面也说明这13种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以及期刊主任或者相关负责人为了期刊自身的发展,非常重视网络首发,积极探索并尝试新的出版模式。体育类学术期刊多数都隶属于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办刊自主权难免受限,期刊各环节相关工作的变动情况要向上级主管主办单位层层汇报,再经过讨论同意后方可实施,这大大降低了编辑部(期刊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导致一些期刊的主动变革与创新推行较慢,尤其是对新技术的应用。如果主管主办单位领导对网络首发这一新生的出版形式不认可或者认识不足,那么期刊自身也就对这类新技术无法实施与推行。办刊自主权的部分缺失是导致期刊自身重视不足的主要原因,另外,部分期刊编辑的求新动力不强,执行力较弱,也使得网络首发难以推行。

2.2DOI的录入格式不适用网络首发。统计显示,12种期刊都加入了DOI,但从DOI的录入格式可知,有7种期刊是论文必须确定了年卷期和页码后才能出现DOI号。这种DOI录入格式是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不能完成的,只有整期汇编定稿才能分配DOI号,所以这7种刊的网络首发都是整期定稿后的电子版提前上传。《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体育与科学》这3种期刊采用了两种DOI录入格式,就是为了实现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沈·29·阳体育学院学报》为了实现录用定稿以及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2020年第3期修改了DOI录入格式;《中国体育科技》的DOI录入格式2019年修改后也不影响录用定稿以及排版定稿的单篇首发。从调查结果看,有超过半数的期刊受限于DOI录入格式而不能真正实现网络首发。

2.3录用定稿网络首发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据统计网络首发论文质量问题约占30%左右[9]。论文质量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为了抢首发权,文章的编辑和校对比较粗浅,文字以及格式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如果审稿专家把关不严,编辑在校对审读前也没有把关的话,一些没有创新的论文也可能会优先发表。其次,对于急需的作者来说,他们认为网络首发是一条捷径,也会间接造成论文质量下降。对于期刊来说,如果盲目追求首发而不控制数量和质量的话,就可能造成首发文章1年后还没有见刊的局面。中国知网规定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论文最长1年内在期刊印刷出版,超过期限之后中国知网将作撤稿处理。撤稿可能带来如影响作者的职称评定、课题结项以及博硕士毕业等后续问题。撤稿后的倒查机制如何顺利实施?如何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此类问题的存在是许多期刊网络首发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少、整期汇编定稿多的原因之一。

2.4编辑部人员配置缺乏以及首发环节繁琐。经过对13种期刊编辑部的调查得知:编辑部编辑人员最多的仅有4人,人手紧缺是普遍现象,很难配置专门人员来负责网络首发这项工作。网络首发文章上传后进入“审核”环节,知网一般3个工作日审核结束。没有问题的文章直接上网,而存在各类问题的文章会出现在“错误列表”中,这就需要负责人及时关注首发系统,下载审核意见,修改后重新上传再次接受“审核”。另外,提交文稿有录用定稿、排版定稿和整期汇编定稿,如果首发论文是录用定稿或者排版定稿,这些“审核”过的文章后续如果修改只能通过“勘误”或者“撤回”环节才能处理。这两个环节都需要编辑部提交申请、经过中国知网审核处理后才能完成,这些环节走完流程有可能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过程的繁琐让编辑部疲于应对。

3体育类学术期刊网络首发的对策

3.1完善期刊管理制度。学术期刊是否受重视,多数取决于其等级或者排名情况,尤其是期刊的等级,是南大核心、北大核心还是省级,学校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11]。期刊若想受重视,就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等级或者排名,不断创新求发展。期刊需完善自身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工作落实。编辑部或者期刊社要建立完整的工作规范,细分编辑出版工作和编务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编辑部或者期刊社要创造条件,畅通编辑职称晋升通道;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编辑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以提高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12-13]。

3.2积极探索新的DOI录入格式为了实现录用定稿或排版定稿的单篇网络首发,《沈阳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修改后的DOI录入格式值得借鉴。虽然《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体育与科学》为了录用定稿或排版定稿的单篇网络首发,采用了两种DOI录入格式,但是笔者认为两种录入格式同时使用不如一种格式规范。所以建议各个期刊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一种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DOI录入格式。

3.3坚持保障首发论文质量的原则。体育类学术期刊要坚持首发论文质量第一的原则,主编、主任、编辑等要对论文严格把关,对首发论文也要实行主编终审制度。体育类学术期刊还需要从自身的出版流程和管理上查找不足,不能为了论文首发速度而求快,要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保证稿件质量;确保各种基本信息与印刷纸质版保持一致,避免基本信息(尤其是论文的题目和作者信息)的更改[14];坚持“对优秀稿件实行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原则,杜绝各种情况的撤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首发。另外,中国知网规定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论文最长1年内在期刊印刷出版,笔者认为1年时间过长,建议缩短二者的时间差为6个月。

3.4优化首发操作环节。多数编辑部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网络首发工作,如果网络首发的各个环节要求过高或者烦琐,势必会影响正常的编辑工作,所以网络首发的上传稿件或者修改环节应该简单易操作为宜。建议在“稿件状态”环节增加“重新提交”之类的选项,这样如果稿件还有相关完善内容,可以重新提交,操作起来更方便。目前的环节一旦提交后只有审核结束后才能通过“撤回”环节实现重新提交。网络首发还是新兴事物,有些操作环节和相关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4结语

网络优化论文范文6

1.1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及疫情防控

疫情流行初期,广大医务人员及疾控防疫人员因没有相关医学学术成果的指导,对COVID-19认识较少,故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华医学会共建肺炎专题学术交流平台,该平台也被指定为国内唯一的关于肺炎官方学术交流平台。平台整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政策、中医药相关指南和文献,并汇集国外权威期刊刊发的文献及原文链接,形成了关于肺炎学术成果集中呈现的交流平台[7]。中华医学杂志社同时开放旗下《中华医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等41种医学期刊供抗疫人员免费使用,并呼吁国内其他生物医学期刊快速发表肺炎科研成果。自2020年2月27日起,国际4大知名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NEJM)、《Lancet》、《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JAMA)、《TheBritishMedicalJournal》(BMJ)也加速了肺炎成果的科学研究报道,还单独为肺炎开设了专栏,《Lancet》还发表了27位国际医学界大咖力挺中国同行抗疫的联合声明信。

1.2助力科学抗疫宣传

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医学期刊作为服务于人类健康的专业媒体,理应践行社会责任,尤其是该领域内权威医学期刊,更应率先垂范,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科学抗疫宣传,及时向民众传递科学权威抗疫信息。权威医学期刊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做好抗疫宣传:1)全面服务于人类健康,专注肺炎相关研究成果的正面报道。例如,2020年2月18日《Lancet》发表通讯文章,支持中国广大科研、公共卫生及医务工作者抗击肺炎疫情,并谴责COVID-19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2)搭建抗疫一线专家“云相约”交流平台,帮助公众了解全球抗疫现状。例如,2020年4月22日晚国际权威医学期刊《NEJM医学前沿》邀请13位来自中、美2国抗疫一线的临床专家、科研人员和NEJM主编团队“云相约”探讨疫情防控走向,会议视频资料向全球观众免费开放,为强化民众防控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3)凝心聚力抗疫,人文关怀宣传彰显学术情。例如,2020年5月5日《Chest》在线发表中国医师李佳的抗疫诗《和你一样》,这也是其首次发表中国医师创作的抗疫文学作品,彰显权威医学期刊的学术情。4)启动快速审稿流程,助力科学权威抗疫信息传播。NEJM等权威医学期刊纷纷为肺炎论文的发表开辟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在预印本网站,平时从提交到正式最快也需要2周时间,在战时状态下整个流程仅用了48h,充分展示了战时医学期刊审稿流程的高效性。

2疫情给医学期刊出版带来的变化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期刊传统的生产出版模式,迫使其采取新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来践行社会责任。

2.1颠覆传统的出版思维模式

疫情期间线下出版模式全部处于暂停状态,平时作为互动和沟通的线上模式成了疫情之下出版的主流模式,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期刊能否在肺炎疫情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国内大部分医学期刊的同行审稿专家都参加了保卫湖北、保卫武汉的疫情阻击战,编辑很难通过线上模式联系到专家,寄希望于一线专家为期刊提供肺炎最新研究成果的思维方式难以实现。肺炎对于专家来说也存在许多的未知,编辑需通过多看新闻、疫情专题报道、学术网站和官方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等积累专业知识,运用新媒体平台及时疫情信息,由过去的线下出版思维模式全面转变为线上出版思维模式,这种变化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出版思维模式。

2.2考验网络办公协同能力

期刊的编辑出版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许多编辑已习惯了通过面谈与审稿专家、编委、作者、读者、排版人员及同事进行协作沟通。疫情期间只能通过电话、网络视频、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及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协同办公。这可谓是对期刊的网络协同办公能力进行了一次大考。主编、编辑部主任面对面开会下达组稿、选题策划等任务的工作方式中断,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分工需全部线上沟通完成,原有的网络办公协作系统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不断完善期刊网络办公平台的功能,提高办公效率,促进团队的网络协同办公能力。期刊网络协同办公能力不高的情况下难以组织团队精心策划选题。网络协同办公不仅可以传达团队指令或者通信,还可以使团队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保持通畅。读者、作者、专家等的加入需要期刊社对原有的网络协同办公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升级改造,以便更有利于期刊的线上选题策划及组稿,同时增加线上视频会议办公、工作提交及完成提醒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完善将提高期刊的网络办公协同能力。由此可见,要想获得关于肺炎的优秀选题,期刊网络协同办公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参与抗疫的专家、作者及编辑的幕后策划。

2.3推动出版生产流程改造升级

印刷厂停工停产导致期刊线下出版生产流程被按下暂停键。这给期刊出版生产流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从工作模式来看,如果期刊原来没有建立线上出版生产流程,则无法快速启动线上出版生产流程,出版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难以践行医学期刊的社会责任。《遵义医科大学学报》联系采编系统开发商,对系统进行升级,新版采编系统可与微信深度融合;支持移动阅读、移动办公;参考文献辅助校对;“一键”预出版等功能。“一键”预出版可以把稿件最新版本转化为PDF进行,暂时解决了疫情期间期刊的排版问题。参考文献辅助校对也为编辑节省了大量用于核对参考文献的时间,使编辑更加专注于稿件内容的编辑加工。通过采编系统的升级,整个出版生产流程可完全满足疫情期间的线上出版。编辑部可调整人员在出版生产流程中的角色和职责,解决因人员不能按时到岗导致出版生产流程不畅,确保“投、审、编、排、校”等数字化生产出版流程畅通无阻,为抗疫提供技术支撑。

3医学期刊践行社会责任的路径

疫情期间医学期刊的工作模式进入战时状态,在纸媒办公的基础上增加新媒体、网站工作群,将全部办公电话设置手机呼叫转移,开启“电话+网站+智能平台”办公模式,出版生产模式全面转换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数字优先出版模式。在线上出版模式下,医学期刊如何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并寻求践行社会责任的有效路径值得思考。

3.1转变出版思维模式

疫情期间受国家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期刊出版以“居家线上办公”为主要工作模式。传统的线下出版思维模式转为战时的线上出版思维模式,这种转变有利于期刊在紧急情况下创新出版思维模式,勇于改进医学期刊传统的审稿机制。例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快速组织该校从事脓毒血症研究的周红教授等[8]撰写专家述评《重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诱导的脓毒症免疫抑制》,整个出版流程仅用了7d,于3月3日通过中国知网首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于1月30日在线预出版国内关于病毒病原的第一篇论文,从收稿到发表仅用了5d,2篇论文的发表均为国内临床诊治和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9]。出版思维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选题的创新。选题要紧跟疫情发展动态,策划出适合相应时机的选题。疫情初期情况紧急,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准备时间仓促,加上医疗物资供应短缺,一线医务人员均需穿上3层防护服,大部分医务人员及患者都易产生焦虑和恐慌。此时的选题策划要关注如何在疫情下克服紧张、恐惧心理,疏导抗疫人员的心理障碍。二是沟通的创新。在疫情下开展线上视频会议和工作,这是工作方式的创新。利用医学期刊资源优势,聘请业界专家参与评论和开通疫情防控咨询服务,为参与抗疫人员送去人文关怀,倾听一线抗疫人员的心声,缓解抗疫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由此可见,出版思维模式的转变可适应动态变化的肺炎疫情,为抗疫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3.2优化出版生产流程

疫情发生后,医学期刊原有的出版生产流程难以保障期刊的正常出版,因此,优化期刊出版生产流程,尤其是编校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期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整个出版生产流程的优化要突出时效性,通过建立线上出版肺炎论文的应急工作机制,合理分工,优化整个出版生产流程。实行智能化签到,确保编辑部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引入智能编校系统及云排版等升级改造编校出版生产流程。整个出版流程的优化以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为主,同时兼顾纸媒,待条件成熟时发行纸媒。大力倡导全程移动化办公,以提前适应5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出版。将所有肺炎的科技论文配上二维码,通过二维码与网站实现互联互通,二维码可为民众防疫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由此可见,出版生产流程的优化为医学期刊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

3.3精心策划抗疫专题、专刊

开展应对“肺炎”的专题征稿活动,征稿范围可不限制文章体裁,各刊应根据自己的刊登范围精心策划抗疫专栏[10]。如《暨南大学学报》、中华医学期刊网为抗疫设置的《肺炎防治专栏》,《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为抗疫特设《同舟共济》《科学防疫》栏目,其中《同舟共济》栏目刊出内容涉及中华医学会20个专科分会,《科学防疫》栏目刊出40篇各分会制定的指南或共识[7]。《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医苑雅兴》栏目向医务人员征集诗歌、书法、绘画等人文医学艺术和情怀的稿件,引导医护人员用文学和艺术形式来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参加抗疫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精心组织专家、编辑及作者共同策划专刊,构建线上策划专刊的组织机构框架,确定专刊栏目编辑,根据栏目设置精心策划选题,规定各个环节完成时限,以确保的时效性。专刊可以围绕肺炎一两个研究领域组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系统、深入的报道,便于抗疫人员了解肺炎的最新研究进展。紧急选题可直接提交终审,以最快速度决定稿件取舍,以最快速度实现专刊网络首发;对于特殊稿件也可通过绿色发表通道或由策划团体快速决定稿件取舍。如《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在2020年第3期策划的“凝心聚力、共战疫情”专刊,《中华医学杂志》在2月出版的肺炎特刊,都集中展示了近期肺炎研究成果,受到抗疫人员欢迎。由此可见,医学期刊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挖掘各种题材,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网络首发,为抗疫践行医学期刊的社会责任。

3.4开展线上抗疫科普知识及先进人物宣传

向普通群众普及肺炎防疫知识是医学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普知识宣传可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帮助群众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掌握防疫知识。线上平台可开设防疫科普知识宣传专栏,编辑可向抗疫专家及作者征集科普题材类文章,及时将防疫知识到线上出版专栏。例如,2月5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在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指导广大陆军官兵科学防护、理性应对的《陆军官兵病毒感染防护手册》。5月1日《重庆医学》在微信公众号向全社会征集最美“逆行者”摄影图片及优秀科普作品。宣传抗疫先进人物及感人事迹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民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医学期刊可运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大力宣传抗疫先进人物,充分挖掘参与抗疫专家、作者的感人事迹,为抗疫传递正能量。例如,《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抗疫一线》《战地日记》栏目对30个单位或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3月9日《重庆医学》在微信公众号其编委宋彩萍教授在抗疫中的英雄事迹。4月3日《护士进修杂志》在《一线日记》栏目“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文中记录了吴雪等7人参加抗疫的感人事迹。

3.5借助网络首发平台及时发表肺炎论文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建设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开展了COVID-19病例征集,并肺炎特殊病例,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借鉴。中国知网联合国内外出版机构及学会,开设了“肺炎”专题网络首发平台进行OA出版和整合传播,并与NEJM出版方NEJM集团达成中英全文合作意向,第一时间将NEJM中英文版本的肺炎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知网“肺炎”专题进行OA出版。万方医学网也开辟了“肺炎”专题,对所有肺炎科研成果全文OA出版。线上出版平台不够完善的医学期刊可借助上述平台对肺炎论文进行网络首发,如《现代医药卫生》《中医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等分别与中华医学会、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签署了优先在线发表肺炎论文合作协议。每个期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肺炎论文网络首发平台优先出版肺炎论文,力争将肺炎最新研究成果传递给抗疫人员,为战胜疫情贡献期刊力量。

网络优化论文范文7

1单篇抽印本

期刊单篇抽印本是抽取期刊中的单篇论文而单独印刷出版。最初出版单篇抽印本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使作者以较低的价格获取纸本,进而开展交流。当前,网络版单篇抽印本已经普及。最简便的单篇抽印本制作方式是根据排版文件直接生成PDF[6-7];然而,在当前海量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仅提供论文本身是不够的,强化期刊品牌形象、增添论文扩展信息、增强论文的交互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同样重要。上述目标采用过去的排版方式很难实现,而基于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的排版[8-9]却可以轻松完成。这就需要改变过去用方正书版系列软件排版的工作方式,转而利用基于XML的生产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期刊过刊数据库和期刊网刊系统,完成单篇抽印本的深度优化。以《高压物理学报》为例,笔者采用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XML在线生产流程管理系统”制作论文的XML文件,进而生成能够增强论文功能性和交互性的PDF,利用系统的“网络出版(推荐文章)”模块,基于预先设计的封面模板,自动生成论文封面,包含期刊标识、论文引用信息、相关度较高的其他论文及其链接等,其中相关论文无需人工查找,系统自动完成推荐并添加外部链接(图1)。对于特别优秀的论文,编辑部还制作了纸版单篇论文抽印本,通过学术会议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2精选本

期刊精选本是代表性论文的集中展示。一方面,它有助于提升精品论文的关注度,延长论文热度的持续时间,形成持续影响,提升科技学术期刊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它还可使作者切身感受到科技学术期刊对高水平学术成果宣传推广的作用,使其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吸引潜在的优质作者。《高压物理学报》采取如下步骤制作和宣传精选本。1)确定时间窗口。精选本非定期,时间段的选取比较灵活,可长可短。综合考虑精品论文数量和论文时效后,选择2年这一时间窗口。2)遴选论文。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主编或总编辑推荐,结合其代表性和研究方向的分布情况进行遴选,选出38篇论文。3)论文分类。因所选论文数量较多,所以须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形成主题精选本,达到控制尺寸、便于传播,以及定位明确、精准服务的效果。将38篇论文分为6个主题,每个主题包含约6篇论文。4)集结成册。设计精选本的封面和封底,并与论文主体进行PDF合成,其中为了凸显论文,将论文题目直接呈现在封面上。5)确定传播方式。采用2种途径传播:对于纸版抽印本,基于学术会议平台,选择对应的主题精选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对于网络精选本,基于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推广。需要说明的是,凡采用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网刊系统,可直接调取论文数据制作网络精选本,无需合成PDF。

3主题抽印本

主题抽印本是按照某一主题将期刊论文抽选出来集结成册。这里的主题可以是期刊的特别专题,可以是某个栏目,也可以设立新的虚拟主题。主题抽印本的目的是围绕主题、整合资源、提升关注。它解决了科技学术期刊专业方向多而难以聚焦用户的问题,使用户便捷地获取关注的信息;同时,它也是对科技学术期刊资源的第二次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时效性要求,显著提高论文的关注度,实现期刊论文的再宣传;最后,主题抽印本还有助于出版社选取行业热点、寻找优质作者、整合优质资源及出版学术专著,形成期刊资源的第3次开发。笔者制作了2种形式的主题抽印本:一是基于特别专题的主题抽印本,例如将“创刊三十周年(上)”和“创刊三十周年(下)”2个特别专题合并,形成“创刊三十周年”主题抽印本;二是设立新主题形成虚拟主题抽印本,例如将2018年所有论文进行重新分类汇编,形成16个虚拟主题抽印本,具体制作和传播过程如下。1)时间窗口。综合考虑期刊的出版周期、发文量、学科方向等因素,结合读者的心理预期,划定虚拟主题抽印本的时间范围为1年,以此为周期,于每年3月定期制作和,按此惯例,逐渐培养读者的习惯,使其形成3月获取主题抽印本的心理预期,加深期刊和读者的联系。2)主题设定。对期刊5个常设栏目进行细分,对论文数较少的栏目,少设或不设子主题,对论文数较多的栏目,先提取热点主题,然后按照研究方向设置多个子主题,最后再适当合并,由此得到16个主题。3)集结成册。设计主题抽印本的封面、封底、目次和扩展信息页,提升主题抽印本的视觉体验,给人以正式之感,同时提升功能性,便于读者阅读和引用,获取其他感兴趣的主题论文。最后进行合成,完成制作。4)传播推广。主题抽印本是以主题形式、面向特定用户群体的期刊论文二次宣传推广,包含了期刊在所选时期内发表的大部分论文,论文总数较大,为此选择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E-mail进行推广。其中,为了充分利用期刊官方网站,在网站首页导航栏中特别设立“主题专刊”,专门主题抽印本和主题精选本,E-mail推送则是针对特定用户的精准推送[10-11]。

4宣传推广反馈

对所制作的《高压物理学报》单篇抽印本、精选本和主题抽印本进行宣传推广,将收集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得到如下结果。单篇抽印本的应用明显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论文时效性,提高了期刊对作者的吸引力以及期刊影响力。经统计,应用优质单篇电子抽印本之后,《高压物理学报》官方网站日点击量翻一番,自由来稿量明显提升。精选本的应用得到了良好的反馈,特别是基于学术会议的纸版精选本的宣传推广效果更佳,如在与《高压物理学报》相关度很高的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上,按照参会人数的40%准备,半天内所展示的精选本被全部领完。主题抽印本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反馈,特别是基于E-mail的精准推送,读者对于期刊的个性化服务给予高度肯定,说明主题抽印本确实发挥着让用户了解期刊、让用户关注期刊、吸引作者投稿、扩大论文传播范围和提升期刊品牌效应的作用。

网络优化论文范文8

一、学术期刊宏观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不仅要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还要从组成结构、编辑人员专业构成等方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改革,只有实现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改革的密切配合,消除互相制约的不合理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改革效果。

(一)组成结构改革

1.增加专业性期刊数量,限制综合性期刊数量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格局是以综合性期刊为主。综合性期刊往往涉及几个学科,学科边界模糊,影响了读者信息索取的便捷性与靶向性及期刊品牌建设,继而影响期刊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专业性学术期刊因其专注某一学科,期刊定位更为准确、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栏目设置更为细化、选题更为前沿新颖,从而对特定学科学术水平的推进更为有力,更能彰显学术期刊的价值和使命。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加大对专业性期刊的审批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和指导现有综合类学术期刊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变。比如,高校综合性学报,要从为学校办刊向为学科办刊转变,即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影响力积极向专业性期刊转变。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要依托本校安全、管理学科影响力于2018年更名为《安全与管理学报》,成为安全、管理及交叉学科突破性理论进展和创新成果的发表阵地。

2.逐步增加英文学术期刊数量

1887年,我国出版发行了第1种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MedicalJournal。截至2018年3月26日,我国共出版了548种英文学术期刊,占我国学术期刊总量(6468种)的8.47%。①英文学术期刊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8版)可见一斑。在报告公布的175种“2018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英文学术期刊有137种,而中文学术期刊只有38种。②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偏低问题,出台了指导意见与提升计划,如2013年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6部门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在英语成为“国际语言”的语境下,为加强对外文化理念、意识形态及科技成果的传播,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全球学术生态贡献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加大对英文学术期刊的刊号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出版发行优质的英文版期刊数量,尤其要增加人文社科类英文期刊数量,在增加科技成果传播力的同时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理论动态和学术研究信息,促使“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二)编辑人员专业组成的结构性改革

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从事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人员,是学术期刊供给侧的行为主体,其专业构成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现代出版体系下的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至少包含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及技术质量等三方面内容,因而编辑人员的专业构成也应与其相互照应,分成学术编辑(由具有学科专业背景人员担任,把关学术质量)、文字编辑(由具有编辑出版专业或中文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负责对选定内容进行行文措辞、内容结构等细致化的整理和修改等,把关编校质量)和数字技术编辑(由具有数字出版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员担任,负责完成网站维护、网上编辑流程的更改、视频修改制作、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编辑和推送等数字化出版工作)三类,并根据期刊实际进行人数比例调整,使编辑人员专业组成更为科学合理,以满足出版质量要求。

二、学术期刊供给形式的结构性改革

(一)继续与中国知网等传播平台合作

截至发稿前,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共收录国内学术期刊8100种,文献总量5300万篇;万方收录中文期刊8000余种;维普中文期刊收录期刊14652万种,文献总量6000余万篇。这三大期刊数据库在资源品种和服务功能上具有明显差异,可满足读者差异化需求,是读者进行期刊学术论文数字化阅读的重要获取途径。鉴于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要继续利用这三大传播平台进行数字化出版。

(二)建设并完善学术期刊的官方网站

期刊网站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必由之路,在数字呈现本期刊已全文之外,还可以实现在线采编、与作者互动等,从而优化出版流程,提高学术期刊出版效率。现在我国学术期刊主要采用的是中国知网、三才、玛格泰克三种功能各异的采编系统。没有采用相关采编系统的学术期刊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期刊的系统,以提高采编效率、优化出版流程,从而扩大期刊影响,提高国内外影响力和显示度,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升级。已建网站的期刊出版单位应完善开放获取(OA)功能并考虑读者对期刊深阅读与浅阅读的需要和便于国际科技情报机构检索和收录,提供PDF和HTML两种及以上阅读模式,以增强论文显示度,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进而提升引用率和影响力;增设互动交流板块,实现作者、读者的参与互动,使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地联系起来,增强读者黏性和有效供给,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和科研传播功能。

(三)开通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

《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微信在社交类移动应用中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一,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较2016年增长14%。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利用情况不佳。微信公众号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果之一,其接口设计、自定义交互菜单、小程序等都为期刊数字出版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学术期刊要顺应全媒体时展的要求,开通微信公众号并按照网络传播特点对论文进行编辑推送,尽可能实现期刊内容数字化传播,扩大期刊传播力。

(四)推进移动有声阅读

《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发展迅猛,达到40.6亿元。为使平面的文字作品更加立体化、个性化和形象化,满足读者个性化、便捷化和“碎片”阅读需求以增强读者黏性和增加利润增长点,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采取与喜马拉雅等专业音频制作公司合作或独立制作的方式,推进移动有声阅读的建设以提供学术论文数字音频形式的在线收听和下载服务。

(五)推进数字集成出版

相较于纸质期刊,数字期刊更利于出版内容的归类整合。为发挥“集群”优势,提高学术出版力,我国学术期刊应在数字化出版基础上对出版资源进行再整合。对于综合性期刊,可以将过刊中同一学科的论文整合在一起推出专题数字辑刊;对于专业期刊,可以将过刊以年为单位组合成集刊数据库,或加入学科数字期刊群,利用刊群规模化优势来增加期刊所载论文被检索的几率。如条件成熟,在总结按学科进行集群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出版属地、行业或系统进行更大规模的数字化集群。

(六)进行增强出版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①进入数字时代,学术论文与社交网络的联系、与其他数据材料的关联及语义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科学研究过程更注重科研共享、数据重用,但限于出版理念与出版技术,传统论文出版与相关数据材料等之间往往相互独立,较难建立起有效关联。因此,学术期刊出版应做出相应调整,如在出版的论文中提供研究数据、附加材料、出版后数据及数据库记录等信息以及与论文相关内容的链接,进行增强出版。增强出版以“结构化文本+富数据”形式,以文本、音频、视频、数据集等多种数字形态,向读者传播研究成果,具有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共享等特点,是对传统数字出版形式的优化,能进一步提高知识服务能力和论文传播质量,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主要通过加入OSID(OpenScienceIdenti-ty),即开放科学计划,②进行增强出版。

三、学术期刊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应根据期刊定位及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栏目结构、优化论文类型占比、增加提高自身影响力的论文构成要素。

(一)期刊栏目的改革

著名编辑家邹韬奋说,没有个性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市场经济时代是品牌效应时代,拥有了品牌效应,才可能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期刊的品牌经营,首先是栏目的品牌经营。

1.强化重点栏目

重点栏目最能体现刊物价值、特色和办刊宗旨。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期刊栏目文章篇均下载频次及被引频次等指标判定栏目影响力,根据办刊的宗旨和资源优势确定重点栏目,重点栏目放置于栏目首位并增加其文章选编数量,加强编辑力量。

2.开设争鸣栏目并设置差异化争鸣栏目选题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学术创新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重要媒介,而争鸣栏目是学者进行学术观点碰撞的一块重要阵地,是学术期刊提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有力保障。没有争鸣栏目的期刊要组织策划争鸣栏目;已有争鸣栏目的期刊,要在了解同类期刊争鸣栏目选题现状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策划差异化争鸣选题以避免同质化,并认真实施策划方案,保证争鸣文章的学术质量。

3.减少同质化栏目

对于专业性期刊,改革重点是增加“你无我有”栏目,减少同质化。现在大多同学科学术期刊因报道学科一致性而导致其栏目设置大同小异,雷同化现象严重。对于同学科专业性期刊,要根据栏目空白和实际所需进行差异化栏目设置,强化期刊特色和学术价值。如《商业研究》“会展经济”栏目,即根据目前国内经济类期刊“会展经济”栏目尚处于空白的实际,为适应会展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履行学术传播的使命而策划。

4.增创特色优势栏目

对于综合性学术期刊,改革重点是要增创特色优势栏目。综合类学术期刊涉及学科众多,没有优势栏目则不能凸显期刊优势,应利用优势学科和资源增创优势栏目。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等综合类学术期刊,要根据学校学科优势申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以创设特色优势栏目,增强期刊影响力。如《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学研究”栏目即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增添了期刊特色和影响力。对于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可通过创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栏目来增强竞争力,如《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历史”“蒙古国研究”等栏目独具地域特色,在学界相关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二)刊载论文内容和类型的改革

1.围绕办刊方针选录文章

办刊方针是刊物的灵魂,约束着栏目的设置与文章的内容。为提高自身专业性,我国学术期刊应紧紧围绕办刊方针选录文章。如《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办刊方针是推动和提高音乐学研究并为音乐教学服务,从创刊起便紧紧围绕办刊方针设计栏目、选录文章,开设了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学、音乐教育学等体现办刊方针的栏目,保证并提高了期刊专业性与影响力。

2.均衡论文类型

学术期刊的论文类型大致分为研究型论文、综述型论文、评论型论文三类。研究型论文研究深入,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属于一次文献,结论与观点更易被引用,为增加影响因子,各学术期刊更愿意发表此类型论文,这造成学术氛围的单调,限制了学术期刊的作用。我国学术期刊应逐渐增加综述型论文和评论型论文数量,达到论文类型的均衡,以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学术导向与学术交流的作用。

(三)中文学术期刊论文题名、摘要、参考文献及其改革

1.中文学术期刊文章应附有中、英文题名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B/T1-2006)》(以下简称《规范》)规定,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应同时附有中、英文题名。而现实情况是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无论其属于哪种类型,英文题名与英文摘要、关键词往往同时附有,而《规范》对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的英文摘要没有做必须附有的硬性规定,导致其或有或无,直接影响到英文题名的或有或无,从而违反了上述规范要求。另外,EICompendex等国际知名检索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都包括论文标题等,为适应国际检索需要,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英文题名。

2.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EICompendex工程索引文献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除包括论文题名外,也包括摘要等。为了方便国际学术交流、加快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步伐、扩大国际影响力,中文学术期刊应调整论文内容组成要求,改变目前英文摘要作为“补白”而可有可无的现状。特别是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要按照《规范》要求,将英文摘要作为论文的必要内容,并认真对其进行编译加工。

3.英文摘要应逐渐向英文梗概过渡

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深入,为方便国外读者更完整、准确地了解论文内容,判断论文学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经济研究》等中文学术期刊已不满足于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的英文摘要向外国读者介绍论文的做法,要求每篇论文要附有4500英文字符,包含研究背景与意义、主题与思路、方法与理论依据、经验数据及来源、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重要创新与贡献等的英文梗概,此举措使该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连年提升,于2012-2018年连续7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并位列前茅。鉴于此,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应由只介绍论文写作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向更翔实的英文梗概过渡。

4.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评价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起点和深度以及科学依据的重要指标,也是期刊质量量化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统计分析的重要信息源。鉴于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将参考文献作为论文的构成要素并按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进行编辑规范以保证其著录质量。

5.中文学术期刊应同时著录中、英文参考文献

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6.1中对参考文献著录用文字方面首次做了指导说明:“必要时,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应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①如上述所论,参考文献对于学术期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学术期刊应一改参考文献著录文字单一导致学术传播能力受限的局面,按此规则对参考文献著录文字由一种文字著录向双语著录转变。

四、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供给侧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社会化媒介工具及互联网思维对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将一改传统出版单向、封闭的传播性质,越来越注重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与作者进行交互作用,出版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参与者、创造者,推动传统出版模式不断向协作式、开放式、分享式众筹出版转变,即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平台,面向感兴趣的消费群体募集出版项目资金,让消费者参与到出版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中,进而使出版生产者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出版消费者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最终促进出版资源的有效整合。学术期刊因其公益属性,传统出版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在文化体制改革、期刊出版单位面临转企的背景下,众筹出版拓宽了融资渠道,将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且参与众筹者大都是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众筹把研究兴趣、方向相似的人集中到一起,不仅可以满足投资需求,还可满足学术交流需求,不仅可以筹资,还可以筹智,给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一)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可行性分析

1.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平台完善

众筹出版要具备三要素:项目发起人、众筹平台、参与者。其中,众筹平台是连接项目发起人与参与者的桥梁,对于众筹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众筹平台可以是期刊网站、专业众筹网站或社交网络平台。学术期刊因其公益属性与专业性,相较于大众期刊而言,其社交网络相对狭窄,粉丝数量也相对较少,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众筹的效果不会很好。笔者认为,建有网站的学术期刊,其众筹平台最好选择自己的网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及数字出版技术的成熟,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尤其是核心期刊出版单位为扩大期刊影响力和采编需要积极进行期刊网站建设,这显著提高了期刊和论文的网络显示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浏览期刊网站者大都是期刊的“铁丝”,有较强的忠诚度与黏性,因而以期刊网站为众筹平台靶向性更强,众筹效率会更高。对于没有自己网站的期刊,可以通过众筹出版网站进行众筹,如众筹网“新闻众筹”平台等。

2.学术期刊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资质完备

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要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公信度,这样才能得到参与人的认可与信赖,提高项目成功率。由于学术期刊的专业学术属性,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编辑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与学识水平,尤其是主编或副主编,他们大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在学术期刊出版及自己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与影响力,具备了学术期刊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资质。

3.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参与人数量保证

自2011年众筹模式被引入中国以来,众筹出版在图书领域发展迅猛,学术期刊众筹出版也方兴未艾。学术期刊的属性决定了其较图书众筹出版存在更多的困难。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传播形式,其论文作者及读者学历、职称层次较高,大多为各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硕士、博士及在职研究人员等。由于其专业性强,导致其作者及读者范围窄,是小众出版物,这是其劣势。但同时,此特点也造就了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力保障了众筹出版的参与人数量。“正是学术期刊的专业性,使它成为一部分人的刚性需求,这既是学术期刊的劣势,也是其优势”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