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论文范例

初中美术论文

初中美术论文范文1

一、因地制宜,让美术课堂凸显地方“特色美”

在农村学校,如果美术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中拘泥于教材,不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教法上过于呆板的话,是体现不出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的。农村初中,虽然学校美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没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器材和资料,但农村有着丰富多采的课程资源,有广阔的土地、美丽的朝霞晚霞、蓝天白云、各种动植物和花草;有能用于造型活动、取之方便的自然土、竹、木、石等;有民间美术、雕刻、图案、编扎;有独特的节日、习俗,民间艺人和民间工匠等。鉴于以上几方面的地方独特资源,可以进行农村美术教学的探索。2015年7月下旬刊102••

1.把生活和美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围墙,融入社会,放眼农村广阔天地,摆脱教材束缚,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开展“以农为本”的系列活动,努力开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

2.开放教学过程,丰富素材库。

农村有着广阔的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别具一格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家乡之变化,农村清洁工程等,为了丰富美术教学资源,美术课堂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让这些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走进农村学生的心间,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丰富的美术素材。

二、应用多媒体,让美术教学呈现“动态美”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有机体,形成了颇具“活色生香”的形感、声感、语感、乐感、动感,大大超越和丰富教材的内容,刺激着学生的感官神经,突破了言传身教的局限性,从而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多媒体的魅力。

1.多媒体图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的绘画氛围更加活跃。

多媒体技术表现美术语言中的线、形、色、质,引起人的回忆、沉思和心灵的创造,多媒体课件在展示欣赏图片时,就可以把整个绘画过程高度概括为几个关键性的画面展示,按照细致结构上的先简后繁的条理性和色彩上先淡后浓的条理性,适当插入有动态的绘画历程,学生看着优美的图片,心里充满了激情,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在细心观看、有的在相互讨论的、有的则请教老师学生思维随着情境不断迸发出火花,画出的画面也越来越精彩。

2.多媒体音乐的运用能使学生“美”色飞舞。

美术课中常会因静谥有余而活泼欠佳,在美术课中注入音乐元素,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与遐想空间,深化作品的主题,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有利于烘托课堂教学的气氛,创设出美好的意境,使学生身心愉悦,灵感激发。

三、变废为宝,让美术课程再现“创造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被遗弃的却极有应用价值的废旧材料,像各种布料、旧报纸、易拉罐、废旧挂历、矿泉水瓶等。把这些材料的特点、美感与具体的艺术形象完美地统一起来,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发现、收集与创造使用,再现艺术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中国人熊正刚用几块防水用的麻袋布片拼贴并融合绘画技巧创作了《蒙娜丽莎》画,一位德国人出价几万元买了他的这两幅作品。所以,美术课教学,教师可让学生用一些废旧物品有目的地按一定的想法剪拼、粘贴、加工,结果一定会变成一件学生意想不到的艺术品,如将易拉罐制成的电视天线,可以增加电视收视率;将旧画报、旧挂历、旧书彩图等结成串做门帘、窗帘或在节日装饰活动场所。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激发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四、总结

总之,美术课教学是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美术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激活学生美育情趣,美术教学才能更“美”。

作者:奉仰刚 单位: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中学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浅析

一、美术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

许多中学生在步入中学之前,就已经接触了美术学科,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进入中学以后,正是他们对于这门课有更深层认识的阶段,而中学美术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观赏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方面的素质和造诣。

(一)美术课程的特殊美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

每个学生对美的认识都各不相同,但是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喜欢美的事物。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老师教给学生不仅仅是画画的技巧,更多的应该是对美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二)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美术发展史

中国美术的发展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的水墨画更是世界闻名,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五代时期徐熙的《汀花野竹》,而在民国时期更是有徐悲鸿、林风眠等画家,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鼎盛时期。而现在美术更是被应用到各种建筑的建设中,无不充满美感,所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中国美术的渊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美术派系,来进行绘画的创作。

二、美术学科的开展方法

美术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还要教授学生绘画技巧,让他们把画画当做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

(一)从临摹到自成一派

绘画的技巧都是从临摹开始的。从小我们都会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来模仿,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在课堂上亦是如此。老师应该找一些比较符合现代学生品味的绘画代表来给学生们进行模仿。教授美术课程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也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绘画技巧多样化,与时俱进

我们都知道美术中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绘画技巧,素描、水彩、彩铅、油画等等。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在专业的指导之余,应该多一些由他们自己兴趣出发的绘画技巧。现在,学生都很喜欢漫画漂亮的着色,和特殊的表现形式,或唯美或搞笑,而大多数的中学生也都有自己最喜欢的漫画类型,如果可以将这些现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元素加入到美术的学习中,便可以更加提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美术的创作中。

(三)将作业的周期延长,而不是一课一画

美术这种特殊的学科,在很多时候需要灵感和兴趣的激发,而并不是我想画就可以画得出来的,所以老师应该适当地延长美术作业的周期,让学生在具有灵感的时候开始画画,这样在画画时他们会感觉到心情愉悦,并且能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更加有信心。

三、进行美术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模式单一而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

(一)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样品准备,让学生了解拥有绘画能力的好处

老师,具有榜样性,尤其是这种拥有技术性学科知识的老师,应该首先让学生知道老师本身所具有的能力,让他们对学习更有信心,所以老师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并且充分展示,告诉他们拥有这个能力后的好处,让他们对学习不仅有信心也提高了兴趣。

(二)上课形式不局限于书本

书本教授给我们的是对画画的认识和方法,而老师应该运用活跃一些的思维来进行教课,老师可以用一些写实的东西来进行教学。例如学习空间类绘画技巧,老师可以带同学们去学校操场体育场小花园,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场景来进行实地绘画;而在学习画人像时,老师也可以随意抽学号让学生来做模特儿,让学生们学习和尝试画下自己的同学,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用素描、水彩以及漫画的形式来进行展示。

四、总结

总之,学习美术的方法多样化且新颖,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到绘画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可以从美术中了解到一个作品的美学和在美术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以及创造力。

作者:徐德志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研究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常常是教师一个人说教,学生静静聆听,这种模式看起来很合理,实际上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教师压制着,根本无法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鉴于此,在新时期的美术教学中,广大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爱上美术课。如在指导学生制作装饰画时,我并没有生硬地向学生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向学生展示了之前收集到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其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独具匠心的创意更是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有了这一基础,我顺势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自己动手制作装饰画。一节课下来,学生热情高涨,制作出了很多匠心独具的装饰画。可见,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不仅比生硬地讲解有效得多,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二、多做示范,激发学习兴趣

鉴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的美术教育不尽相同,基础有好有坏,广大教师必须在教学时引起足够的重视,多为学生做一些示范,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加深印象,增进理解,从而大胆进行美术创作。比如,在学习版画时,教师就要亲自为学生示范制作过程中的刻和印,让学生思考刻与凹凸的关系,理解印对颜色、效果的影响,由此加深学生对这一独特的绘画种类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利用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必要的教具能够将枯燥的美术课变得形象、生动,大大提高学生的美术认识水平,激发学习兴趣。鉴于此,广大教师一定要恰当利用这些教具,搞好课堂教学。比如,我在美术欣赏课上,常常利用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图画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深入美术作品,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结果表明,利用教具开展教学,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了艺术的熏陶,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了出来。

四、赏识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其所教的学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赏识教育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支持,有时即使是一个眼神、一句加油的话,便能给他们以勇气和信心。所以,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哪怕只是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必要的鼓励,让学生从教师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中获得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自信心。比如,“只要你细心,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这一次比上次做得好多了,要继续努力啊!”“你做得真好,如果再精致一点的话,你的作品完全可以参加绘画比赛!”这些话语都是教师举手之劳即可做到的,但对学生来说却可以有效增强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五、联系各科,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适当穿插数学中的平面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机结合语文课本中的景物描写,指导学生绘制插图……如此,既让学生练习图画的绘画技巧,又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实地写生,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很多知识仅凭教师说该怎么选景、怎么构图,然后让学生去机械地完成作业,根本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要想表现得真切,学生必须要有实地的体验和认真的观察。鉴于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和抒发。比如,在一次指导学生画了向日葵之后,我将学生带到了校外,要求他们运用手中的颜色和画具,画一幅色彩风景画。学生欢呼雀跃,绘画时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态度,让我惊讶,再观察他们的作品,比之前的要仔细得多,形象得多,有效激发了绘画兴趣。

七、总结

总之,美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传授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作能力。尽管任务艰巨,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必须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充满朝气和活力,收获成功和喜悦。

作者:陆千珍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八中学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探究

一、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通常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科目,学生往往都喜欢上美术课,如此看来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实则不然,很多学生不是对美术本身感兴趣,而是喜欢美术课堂的相对宽松的氛围,而这不是真正的学习美术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喜欢美术,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美术,从而真正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记》:“亲其师,信其道。”一般而言,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就会喜欢这门学科。因此,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赞赏、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从而增进师生情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这样,学生就会喜欢教师,并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真正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要明确美术教学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学生只有产生了审美意识,随着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对美术学习感兴趣,渐渐学会发现美、创造美。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教师不能以太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是要看学生的作品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否新颖独特,要多表扬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此外,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识和美术学习兴趣,达到美育的目的。

3.用积极评价鼓励学生。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多肯定、鼓励学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增强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肯定。不仅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在学生作业的批语上也要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话语,使学生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致使学生思维僵化,兴趣不高,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自己总结,自己创造。这样,能将美术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特别是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录像、幻灯片等,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通过声音、图像、音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提高创造能力。

二、有效的技法指导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指导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美术技法指导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适时指导。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在学生“愤”“悱”的时候进行指导,启发学生。因为这时候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求知欲望很强,教师在此时就行点拨、启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适度指导。教师在进行美术技法指导时,技法的难度要适中,技法过难,学生学不会,技法过简,学生没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技法进行指导。第三,适当指导。技法指导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喧宾夺主。如果教师指导得过多、过细,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第四,灵活指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刻意求新,创造与众不同的全新作品,也可以指导学生对一些作品进行改创,如将暖色改为冷色,将点改成线,将线改成面等,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创作。这样,学生就有章可循,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第五,指导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技法指导的时候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指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动手获得感性认识、学会技法。例如,教学生画苹果时,教师可以拿一筐苹果,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然后指导学生作画。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情趣盎然地主动观察、作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技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注重有效评价

初中美术论文范文2

美术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传统教学重讲解,轻示范;重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忽略了学生美术技能的扎实掌握和绘画方法的学习运用,造成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缺失。所以,美术老师应认识到示范教学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很多技能技法的传授需要教学示范。

(一)因材示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示范教学过频或过淡,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步骤演示讲解,学生观看熟记,这就带来了相对的缺陷:部分学生在创作时容易受教师示范的“定势”,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没有很强的“原创性”,更多的是教师作品的“影子”。这样过于频繁地示范只会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形成思维的惰性,而且也会让学生的作品风格单调划一。学生缺乏运用迁移的方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也就无法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气质,创造新的作品。美术课虽然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合理的示范,但它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二)示范教学流于形式,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

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操作的动作要领,启发学生形象思维,锻炼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美术教材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是静态的,无论教师的解说多么仔细,步骤多么详细,都不如教师的示范能解决技法学习上的难点。通过示范,使其产生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最后掌握知识技能。例如,讲解《水墨画—动物》时,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一些笔墨技巧,而这最为一目了然的方式是示范,学生通过示范的学习,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笔墨技巧,并跃跃欲试。这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到会学和乐学的境界,美术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建立起来。

(三)示范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讲究一定的量和度

示范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用。示范是教学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滥用示范,只能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它时,才恰到好处地选用示范手段。如果遇到较难的内容或者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学习内容,教师不妨试着带领学生学习。例如,初学水墨画,教师可以从构图开始,对造型,对线条、墨色的处理方法一一示范讲解,学生看得明白,学得真实,能较快的掌握技法。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创造美的活动。高年级的学生无论质疑、解疑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思考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只需根据教学目的,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设计、构图等方面略做点拨即可。“教有法而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示范的创设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示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学习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四)示范教学应具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示范的范围应该确定为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示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不宜做完整的示范。在一节剪纸课上,课堂中有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地折剪,展开后变成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是教师快速地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第一次的示范是揭示课题,引起兴趣;第二次的示范是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示范简单而典型,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作用。这堂课的示范就完整的融汇于整节课中。美术课堂示范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关键处示范,千方百计地把拟订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找到了结合点。适量适度的示范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曲径通幽”的效果。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方为上品。

(五)不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并通过体验与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误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做主,自己学习,那就削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结语

初中美术论文范文3

1兴趣教学法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价值

1.1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通过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对初中美术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提升美术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得到完整体现,让初中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和价值,这是改革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所在,也是促进初中课程体系走向科学、完善、综合的重要途径。

1.2缩短美术教学双方距离:

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兴趣教学法可以重组初中美术课堂,能够有效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是教师在上面传授,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少,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也知之不多通过将兴趣教学法引人初中美术教学,在充分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之后,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学习美术,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教师能够在了解学生状况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在引导之中增加师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

1.3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果:

兴趣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能够提升美术课程本身的教学效果。初中美术教学通过引人兴趣教学法等多种丰富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美术教学效果,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随着兴趣教学法的引人,老师应将提升学生的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学生既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又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开拓美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提升美术课程本身的教学效果。

2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兴趣教学法的建议

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兴趣教学法是当前进行初中美术教学变革的一个重要途径,要立足于初中美术课堂,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探寻兴趣教学法和初中美术教学的深层次关系,在重构初中美术课堂的前提下,发挥兴趣教学法的优势,做到对学生全面成长和综合发展的保证。

2.1正确激发学生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兴趣:

兴趣教学法开展的基础是对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由于初中美术课程不计入中考成绩,因此很多学生对初中美术教学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容易使初中美术教学失去对学生的吸引,产生学生初中美术教学兴趣不高的实际问题。在应用兴趣教学法过程中要承认上述客观的实际,要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兴趣特点重构初中美术课堂,做到对学生初中美术教学兴趣的有效激发。

2.2利用美术资源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兴趣广泛,这是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的前提,同时也是兴趣教学法实施于初中美术课堂的基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资源,激发学生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技术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法,丰富学生在初中美术教学的体验和感悟,以兴趣教学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在深入讲述美术教学内容和要点的同时,培养起学生对美术深层次的需要和兴趣,从而建立和完善初中学生对美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做到对初中美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保证,实现对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持。

3结语

初中美术教学具有多层级目标,是一个结构复杂且科学的体系,既关注学生美术技能的发展,有着眼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敢于打破传统,将更为多样、丰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实际,实现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和变革。新时期,初中美术教学可以利用兴趣教学法,在激发学生正握美术和绘图技巧的同时,发展学生欣赏和鉴别艺术美的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水平,利用学生广泛的兴趣重新结构和定义初中美术教学课堂,做到对初中美术教学深层次变革的支撑。

作者:席春玲 单位:哈尔滨市宾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下初中美术教学

一、结合传统寓意和现代汉字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教材中会涉及到很多传统的美术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们通常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寄托自己的情感,使人们在鉴赏作品时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本人的思想,这种附有传统寓意的作品影响了后来的美术形式。以往,教师可能只是说一说这些传统作品本身的意蕴,然后让学生进行体会。事实上,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结合现代汉字丰富美术作品的传统寓意,使学生能够捕捉到美术作品的神韵。所以,由此看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就会进行创新。例如,在针对苏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2课“物品上的花廊”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传统寓意和现代汉字进行教学。“物品上的花廊”中涉及到很多传统美术作品,很多和我们的生活习俗有关。比如,古代男女结婚时,他们的枕套和被套上都会绣上“龙凤呈祥”或者“鸳鸯戏水”的纹饰,事实上“龙凤”和“鸳鸯”都代表着男女双方,有着“夫妻同结连理”的寓意。当然,还有一幅剪纸作品“寿星图”中描述了老人额头前面的大包,有着福气的寓意。教师应该将这些传统纹饰和现代汉字相结合,让学生赋予新的寓意。比如,有一位学生利用现代汉字“飞”进行美术创作,将传统作品中鸟的纹饰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作品变得更有韵味。

二、结合传统图形和现代图案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

传统的美术作品中往往寄托着作者的精神向往,对于作者的信仰也是一种很好的诠释。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人们逐渐理解了这种图案的内涵,并在后来的创作中对这种图案加以运用。就目前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这方面的教学,他们只是对单个作品进行简单的说明,并不对作品进行比较,是学生不能够把握作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也就无法真正地理解传统图形的内涵。教师应该在讲解传统图形时,结合现代图案进行说明,这样可以使学生创作出更好的美术作品。例如,在针对苏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9课“中国古代雕塑欣赏”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结合传统图形和现代图案进行教学。“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涉及到很多古代的雕塑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中国各个朝代的佛像雕塑,然后从中发现变化所在。比如,魏晋佛像清瘦飘逸,而唐朝佛像表情丰富。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比从中发现雕塑的不同之处。当然,在学生对佛像雕塑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应该将这些雕塑作品和现代图案结合,让学生看到传统雕塑身上的新内涵。有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将古代山水画和现代的茶叶包装结合,既突出了文化的韵味,同时又丰富了传统作品的内涵。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结合传统色彩和现代造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色彩技巧

传统的美术作品通常有着独特的色彩技巧,并且这些技巧逐渐成为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对色彩技巧进行探讨,他们只是对相关图形进行分析,而这些分析内容往往是书中所记载的,所以教师的讲解往往会显得较为枯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造型,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理解传统色彩的曼妙之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对传统用色观念加以重视,并借鉴这些用色经验进行创作。例如,在针对苏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6课“多变的颜色”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结合传统色彩和现代造型进行教学。“多变的颜色”主要描述了一些颜色的意义。传统作品中的颜色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古人对于配色也有着较深的研究。教师对作品中的配色方法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明白冷暖色调搭配在一起的优点以及同色调相搭配的好处等。教师让学生根据传统作品中的色彩技巧进行创作练习。有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将青花瓷这种特殊的配色加到酒壶上,这样可以突出一种朴素的美感。

作者:周阿杰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兴趣培养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在初中基础教育中所占据的地位似乎被大多数人低估。一方面,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一些中学并未将美术教育列为重点学科,只是简单地将其定位为一门学生自娱自乐的学科。在这种模式主导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成了可有可无的“虚设”,并且时常要让位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即使部分学生对美术有较厚的兴趣,但由于缺少学习的土壤,因此丧失了学习的方向和机会,最终导致美术爱好和才能被埋没。另一方面,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里,美术学科仅仅是无关紧要的学科。在家长的意识里,只要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学好就行,美术学习反而是“不务正业”。正是在受这种错误观念的长期影响下,导致目前的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都无法得到长足有效的提高,使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培养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这就让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开始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在开课时应能够以巧妙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预热。以下,我就从三个方面简要谈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激发学习热情。

要想培养学生对初中美术学科的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多多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体验等,引导学生,激发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还课堂给学生。

学生在步入初中课堂的时候,在学习能力上还不够成熟,很大程度上学习都是靠教师的引导进行的。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采用我教你听的教学方式,多数情况下,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对于美术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弊端的。因此,在学生美术思维培养的方向上,教师不再是红花,而要充当重要的“绿叶”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公。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思考,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吸收消化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密切联系生活,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美术也不例外。《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的美术课程将更注重课程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实施优质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并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尤其是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时,要注意联系生活,积极挖掘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程资源,实施优质的美术教育,以此彰显美术教育的特殊魅力,以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科的亲近感,从而激发出学习美术、喜爱美术的兴趣。

三、结语

初中美术论文范文4

1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义

1.1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

新课标中强调在教学中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开始出现某种反叛和自我的行为特征。在学习上,他们会期待参与、肯定、创新、鼓励等方式,愿意表达自己的声音,在潜意识里具有自主学习的愿望。美术教学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美术作品的课程。艺术欣赏具有不同人对作品感受见仁见智的特征。美术作品欣赏的传统教学会将结论引向统一,教师讲授方式会代替学生的思路与感受。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建构欣赏的方法,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通过自主探究发展了美术新知识,学生会乐意参与的。美术欣赏不是要将作品知识倒背如流,而是要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对作品作出自己独特的意义判断。因为美术教学具有相对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特点,所以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内容注释不能代替学生的直观感受。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巧妙地设计一系列的互动对话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自学的机会,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其能够逐渐摆脱束缚,主动驾驭自己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搜集并分析美术资料,学会自己积累知识,树立“我能学”的独立意识。主动质疑,积极解惑,及时反思学习结果,从而逐渐形成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

1.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美术教学课的核心是学生的理解感悟。通过查找资料,对话互动,思考分析等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逐渐形成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形成对艺术审美的最直接感受。通过对美术教学的自主学习,能够用自己发现、分析得来的结论进行作品评价与描述,发表见解,讨论交流,这实践本身就是实在的能力显现。这种体验可以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

1.3促进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的融合

美术教学课程包括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两个部分。公共知识一直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公公共知识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法律,真理等形式,因为遵循的是科学的认识论路线,所以身份的公共知识的掌握自然与社会的真理。个体的知识是知识的集合表现,它们就是“个人经历,探究,体验,理解,阅读和思考。”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积极体验。作为生活在快速传播的信息社会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感官随时都会接受到与美术相关的讯息,如绘画、雕塑、动漫,广告,包装设计等,因此学生在学习前都有一定的审美经验,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师生讨论总结等一系列自主学习的过程,便于在欣赏作品时,基于每个人不同的思考方式形成独特的审美结构,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理解。在欣赏课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无疑促进了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的融合,符合课改的新理念和欣赏课程的教学目标。

2美术教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2.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预习

余文森在《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表示“对学生而言,自主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权力”,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就是给孩子一个权力,这标志着他们已迈出了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每个欣赏单元都有特定主题,涉及内容非常多。有的美术作品因为创作时代比较早,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有的作品面临中西审美文化差别,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不密切;同样的题材或许因为绘画流派的不同而风格迥异。面对这些问题欣赏的时候需要欣赏者对创作时代及社会背景、艺术家、作品形式语言、作品艺术风格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受个体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对作品美的喜好和需求各有不同。教师可以罗列不同的欣赏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条件和能力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去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可以是图片、影片、文字信息等。对于内容有选择的学习可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也鼓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如九年级上册走上历史课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现象,审美特征。教材引用,包括陶器,青铜器和兵马俑,不同时期的古代绘画的代表作品,材料的内容,信息量大。

2.2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途径

美术教材只是我们掌握美术知识的平台之一,随着知识更新的日新月异和环境的开放,教材内容不足以满足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的需要。新时代为学生带来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通过推荐相关的艺术网站,视频媒体,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画展、报刊杂志等多种自学途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多种的学习途径,既能帮助他们开阔了学习空间,又能增强学习兴趣。

2.3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所以评价也应该渗透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现在的教学评价越来越弱化选拔功能,强化诊断发展功能;弱化教师权威的单向性评价,强化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因此,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上的弱点,自我调控,自我监督,从而自觉主动的开展美术教学学习。

作者:陈清华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明中学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自主探究能力探析

一、转变角色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是这样的:教师首先讲一下绘画方法,再示范一下步骤,最后学生一起跟着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比较轻松,课堂纪律也较好,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在适当的教学情境下,教师可以转变角色,由课堂的“掌控者”变成“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畅所欲言,进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比如,教学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的《在绘画中永生》一课时,我不急于去向学生灌输《蒙娜丽莎》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而是让学生先欣赏作品,观察主人公的肖像特点、神态等,带着自己的疑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相互进行讨论、探究,并得出结论。我再根据学生的提问整合思路,从作品的来历、达•芬奇的创作过程讲起,中途让学生穿插讲述自己了解到的故事,最后再讲解这幅作品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特殊历史意义,把一节枯燥的说教课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讨论课。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学得真实、记得牢固、用得灵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其自主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如,教学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的《关注你我他》一课时,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对人物特征的刻画,我在课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把学生平时参加课外活动的一些图片资料通过投影仪放映,学生在投影上看到自己熟悉的同学,很感兴趣,不时发出笑声。于是,我顺势提出要求:“这些同学因为有着自己的特征,因此我们很熟悉。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同班的同学,然后分别用语言来描述,其他同学来猜猜看,看谁描述得最准确。”这个任务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寻找自己熟悉的“目标”,认真观察起来,在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中完成了对人物特征的语言描述。然后,我再讲解人物的五官特征,以及用什么材料、方法、形式去表现,最后邀请一位学生做模特,要求其他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方法加以表现,整节课主题明确,氛围轻松,学生乐于接受,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参与体验

美术学科的功能特点赋予其多样性、特殊性的特征,如果教学时一直停留于室内临摹、闭门造车,往往会蒙上学生观察世界的双眼,探究学习更无从说起。因此,教学时,应当适当地走出课堂,引导学生到大自然、社会中参与体验。当然,这样的教学活动应根据季节、教材的特点适时而定,不可盲目。比如,在春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经常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观察一棵树、一片草地,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校园中美丽的景色,可以用画笔描绘,也可以用数码相机拍摄或者是其他的形式记录,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对春天、对校园、对家乡的美的感受。在下一次上课时,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作品,有五彩斑斓的绘画、有意蕴悠长的照片,还有独具匠心的树叶贴画……又如,教学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的《寻古探幽》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我从姜堰本地民俗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学生寻访本地的悠久历史文化,如走进“当代草圣”高二适先生的纪念馆、商周文化遗址“天目山遗址”。在寻访前,对学生提出要求: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文化,以及相关的名人轶事。在接下来的探寻活动中,学生用笔、相机记录下探访的过程,并最终用画笔表现出来,达到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目的。

四、分层作业

学生的情感、知识结构不同决定了其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差异,其美术技能也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参加过美术兴趣班,有较好的基础,绘画水平较高,更多的学生则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上不能追求一致性。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而是根据各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其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可设计为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技能水平来加以选择。比如,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的《打开的喜悦》一课要求学生动手制作贺卡。我根据制作的难易程度,设计了分层作业:第一层,制作平面式贺卡;第二层,制作立体式贺卡;第三层,制作复合式贺卡,贺卡的图案可以手绘,也可以剪贴。这样有梯度的作业,让每位学生有了选择的空间,增加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五、总结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角色,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朱进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多媒体运用分析

一、感官激趣———在造型表现课中激发学生情感

学习的过程涉及学习主体的知、情、能、行等多方面因素。研究表明: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感官协同作战,三天后记忆的内容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迅速融入情景进而发现、联想、模仿、创作从而提高绘画技能,效果将会很明显。如:《变迁中的家园》这一课。我通过课件把家乡30年代到现在各个时期不同的画面真实地再现于学生眼前,配上背景音乐,触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了解家乡旧貌的同时直观地感受家乡的惊人变化,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发了他们强烈的家乡情怀,为下一步描绘理想中的家园奠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美术教学在扩充美术课程信息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氛围———在欣赏评述课中渲染艺术气氛

要形成良好活泼的学习氛围,很大程度上由学生的兴趣所决定。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具有特别高的听觉感受性和视觉感受性,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国古代书画》。就单单的一些书法作品怎么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很明显,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把课上的枯燥无味,而利用媒体教学却正好表现这些书法的魅力。一是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配上古筝伴奏《高山流水》,柔美自然,婉转悠扬的声音缓缓从山间蹦出,从整体创设一个古朴、高雅的情境,感受书法的韵味;二是通过伴奏朗读、视频赏析单独欣赏一系列中国历代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充分了解书法的意境与独特的东方艺术美,提高学生内在的美术修养;整个教学过程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艺术氛围,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增强了名族自豪感。因此,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有动画效果的,有故事情节的……渲染了艺术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是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美中育人。

三、设疑解难———在设计应用课中降低学习难度

在初中美术教材中,工艺课所占的内容种类很多,有机理制作、版画制作、树叶拼贴画、贺卡制作等等,比重也越来越大了,占美术课内容的40%左右。工艺与设计属于实用美术的范畴,而实用美术恰恰是电脑美术的强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物品上的花廊》这一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是本课的重点。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掌握理解,而且教师的讲解也过于形式化,影响教学效果。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电脑当场在电脑中生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形,学生可以从电脑上同时直接看到,了解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概念及绘制的过程便容易理解掌握。学生可以通过上机操作完成课堂作业,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设计的难度,可以说既省时省力,又突出了教学重点。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在美术设计课上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设计的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情境体验———在综合探索课中探索学习乐趣

多媒体教学有着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学生置身其中,仿佛一切触手可及,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兴趣,唤起了其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轻松愉快、主动求知的过程。如:《端午节》这课。“端午节的习俗中有包粽子、赛龙舟、挂香荷包、扎花绒、洗艾草澡等名目繁多的项目,各地的风俗也不尽相同。”这些习俗中,我们亲身经历的只有包粽子,其他的只有在电视上或书本上看到过,而且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少,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包过粽子,更别说观看过赛龙舟了;没有感性的认识,任凭老师怎样讲解,学生对端午节习俗的情感也难以被激发出来。而借助对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上课前,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要去四川旅行,学生兴趣高涨。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后点击鼠标,教室里响起了“轰轰”的风声,逼真的音效仿佛让学生真的乘上飞机,来到了四川,学生一睁开眼睛,就从屏幕上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龙舟准备开始比赛的情形,便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快看快看,那龙舟好有特色啊,我相信他们会得第一……紧接着,随着一声击鼓,选手们挥动船桨,激情向前,届时欢声笑语、加油呐喊充满整个教室。在这样的场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喜爱呢?运用多媒体,达到了情境交融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在综合探索课中探索学习的乐趣,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中。

五、总结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广泛的运用于各科的教学中,而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该发挥多媒体上课的优势,努力上好每一节美术课,但也要做到恰当的运用,恰到好处,为美术教学锦上添花。

作者:王静洁 单位: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1初中美术情感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意义

1.1初中美术情感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和情感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它用带有趣味性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心理世界,人类情感的成长是随着周围环境所变化的,在美术教学中做情感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方向,让学生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有觉悟、有文化、有素质、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丽之处,建立一个良好心理世界。

1.2初中美术情感教育的工作内容

有语云:“传道、授业、解惑”现在的教师责任不只是对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层面。人类之所以称之为人,因为我们是带有情绪色彩的物种。情感是人类一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学科。教师利用课堂为环境,以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性的把情感教育穿插在其中,包括品德、美感、政治等许多方面。人类的表情、动作都是情感的形体释放,良好的心理世界可以让学生有积极的社会认知,对周围的事物存在着向上的心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性的循序渐进,通过逐步的渗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年轻人成为社会优秀的后续力量。

2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方法

2.1培养教师的高尚素养,要用行为带动学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的形象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情生于境,境能移情”,所以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严谨但不死板的教学风格,与学生互相尊重的态度,都能为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影响,一种良好的师生氛围,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基础。情感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需要润物无声的带动学生成长。教师在课堂讲学的言行、对于周边事物的态度、与学生相处的氛围、每天穿着服装的搭配、对生活的感悟等,都是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这种情感动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2.2挖掘情感素材,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美术教材的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中具有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的发掘,可以对学科素材所负载的情感教育价值加深理解和形成认同。初中美术教材中包含的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爱国意识、良好习惯的篇章比比皆是,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在课堂上开展情感教育。举例来说,书中提到的对居室进行装点设计的内容,教师通过绘画设计的铺垫,引入旧物利用的问题,废旧易拉罐可以改造成风铃,空置的纸盒可以通过美化做成收纳箱,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引导学生形成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更进一步的提及到环保意识,督促学生关注身边民生和社会现状。在涉及历史的课堂内容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入讲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和学生一起欣赏中国各地的风景、民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学生的自豪感,这些都要通过教师深度的挖掘情感素材,加以引导来完成。

2.3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源于人类对美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善于发现身边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对情感有一定的把控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课堂上,提到民俗文化或是季节性的特色文化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我国的剪纸、窗花、刺绣等等,引导学生感受来自生活基层的美丽,例如各种花纹形式的“灯笼”,属于美与照明的统一;“刺绣”属于美与“穿着”的统一;“窗花”属于美与“装饰”的统一;等等。美术课程中有涉及到布艺的课程,教师可以引入刺绣,这是劳动人民把对美丽的感悟融入进生活的体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对待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善于发现身边微小的美丽。

2.4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乐教”“善教”相结合

师生关系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懂得尊重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世界,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叛逆,对心理情感的反应是直接的,在课下,教师也需要多和学生沟通,用亦师亦友的方式和学生达成一种默契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加以耐心的梳理和引导,以尊重但不放纵为基础,因材施教。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单独的讲解,教学之中多多鼓励他,树立学生的自信。而具有一定审美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传授一些更有深度的知识,挖掘学生的潜力。

2.5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在美术课程中,多媒体的运用是调动学生学习趣味的一种方式,用幻灯片、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中,可以因课题引入一些短片的播放,例如公益、环保等。在光影教学中,学生更能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抓住学生的心理,请学生分组讨论,谈一谈观后感。情感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让学生学习到影片所传达的情感意图,并且给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的观后感,了解学生的情感特质,情感脆弱、心思细腻的同学要多加鼓励,让他勇于面对自己。将艺术和情感结合,教会学生们如何感受生活,学会爱、希望和勇气。

3结论

初中美术论文范文5

一、美术教学与观察能力的内在联系

要想提升美术教学品质,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丰富其生活阅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剖析美术作品的本质。在笔者看来,初中美术的教学品质取决于学生感受美和表达美的水平。一方面,美术是生活情景的表现,学生必须在生活中深入观察、细细品味,才能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加深认识,进而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进行分析与理解。另一方面,美术教学中除了对作品的观察与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事物的刻画与思想情感的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生活内容具有透彻的观察,才能够更好地通过美术作品将其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美术教学中观察策略的培养策略

1.激发观察兴趣,提升观察意识

一切教学内容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实施都要从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特点出发。对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以七年级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的教学引导为例,在教学伊始,笔者并没有直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形式等问题,而是向他们展示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图片,让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些属于美术的范畴,并表达自己对美术的理解。通过这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显著地调动起来,他们能够深入地观察、对比笔者所展示的图片,并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的内容,对美术形成一个自己的定义。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其主动投入学习探索。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积极鼓励,肯定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培养并提升其观察意识。在现代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深入地进行观察和探索,才能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

2.传授观察技巧,增强观察体验

初中美术教学标准中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在不断地调整教学设置,帮助学生树立观察意识,增强他们的观察兴趣。但是,大部分的教学改进仅仅局限在丰富学生观察的“量”上,却忽视了观察的“质”的提升。笔者认为,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提升他们的观察意识以外,还要传授他们高效的观察技巧,以增强其观察体验。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观察方法:整体观察法、联系观察法和对比观察法。以对《江山如此多娇》这一作品的观察为例,要将局部放大到整体环境中去观察,弄清构图的具体结构和由来,而不是孤立地观察局部的细节,使画面变得支离破碎。《江山如此多娇》中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和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再配以一轮红日,俨然将祖国的美好风光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出来。由此可见,观察技巧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美术作品的内涵。

3.巧设教学任务,丰富观察实践

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指有目标、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或周边事物的感知,深入探索并正确理解被观察事物的内在本质。美术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学生自行创作。针对这些内容,笔者经常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使其能更好地将内容表达出来。在七年级上册《美丽的校园》教学中,笔者提前让学生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校园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观察,然后描绘自己心中美丽的校园。有些学生描绘了早晨树林里背书的场景,有些学生描绘了喷泉中鱼儿游泳嬉戏的画面,还有些学生描绘了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认真听课的情景。虽然学生美术作品的表达内容并不相同,但这些都经过了学生自身的仔细观察,都是生活细节的体现。初中生的自制力和主动性都还不足,教师需要通过教学任务的设置,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丰富其观察实践。

4.引导自主探索,强化认知审美

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本质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审美,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生活中到处都有丰富多彩的可观察对象,仅靠美术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索,积极挖掘事物的特质,强化自身的认知和审美。学生要意识到观察能力的培养对自身审美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学生要具备一种观察意识,对周围的事物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观察。笔者认为,可以选择某一事物或场景作为长期观察的对象,不断地观察、分析其变化之处,积累观察的经验。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与教学相关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积极地观察与思考,探索作品的本质内容。

三、总结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旋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学生观察意识的培养与观察兴趣的激发,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提升他们的审美认知能力,丰富其生活经验。

作者:陈茂华 单位:江苏盐城市建湖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城南校区)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走进生活浅析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健全发展,走上社会道路成为有用之才,加强对学生美术教育的意义重大。然而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错误地认为美术学习靠的是天赋,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欠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关系。当前部分的初中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及技能的传授,没有意识到美术教学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应紧密地联系生活这一思想,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不愿学、学不会等诸多问题出现。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我们应加强对美术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改进,使美术教育走进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让学生爱上美术。

二、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在透彻掌握初中美术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社会化教学情景,教学同学生生活相结合,将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有关美术的素材融合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美术学习同生活间的联系,教师在美术教学情景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挖掘教材内容中同生活的契合点,将教材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利用学生身边的人物、景物等创设情景;结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创设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情景;情景创设形式要新颖、多样化,能够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情景创设应紧密地联系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如,在讲授《多变的色彩》一课时,笔者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但应如何巧妙地搭配色彩呢?学生带着这一问题从生活中的点滴与色彩的联系入手,通过对生活中各种色彩的搭配感悟生活,体验不同的审美感受和艺术内涵,让美术与生活融为一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领会到了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色彩的,只要善于发现与创造,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2.引导学生用美术表达生活,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用美术理论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情感元素,让学生自己将生活中发现的美、情感等元素融入到平时的美术理论知识学习中,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美术理论知识的真正内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绘画的本领。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新年贺卡制作、名片制作等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亲自动手设计、制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术资源的能力,让美术走进生活

教师在充分利用美术教材资源的同时,还需深度挖掘教材内涵,拓展教材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会,让学生在生活发现美的事物、美的景色,从而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美术元素。学生走出校园感受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观察大自然的颜色,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主动地将生活和美术相结合,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感,在美的感悟下焕发学生们的美术创作灵感。比如在写生课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风景区写生;在手工制作课教学中,教师可将我国传统的剪纸或者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雕塑等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观察这些素材的同时发现素材的美感,然后引导学生如何制作剪纸。这样不仅锻炼学生能审美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美术资源,如各种题材的油画、国画及雕塑等,让学生通过网络对一些无法看到实物的内容形成直观的认识。

4.开展多维互动交流,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

所谓多维互动,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美术教学环境中,教师往往无法完全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因此开展多维互动交流不仅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交换学习意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与美术教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展体验式学习和开放式教学,常常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注重生活化美术教学的综合评价

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学生能否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与评价有密切关系,多元化的成果展现与综合评价是学生智慧生成的外在表现。当今的美术教材拓宽了材料的概念,材料从传统的静物、景物发展到现在的各种实物,如线团、石头、开关甚至是废弃的纸团。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客观事物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希望得到别人的评价和认可,所以,教师要注重生活化美术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应从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转化为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公平等,评级角度从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教师对于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除了要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外,也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建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不单单是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它更是一门充满美学元素的艺术。艺术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来源于生活,如果美术教学脱离于生活,那么美术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方法,将教学活动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使教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作者:许琳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第十一中学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学生与家长对美术的认识存在偏差

通过对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现在许多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都认为美术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所以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策略的关键点,就是如何转变学生和家长的这种错误思想。要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美术在培养创造力方面的实用性,因为创造力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其次要让家长认识到美术可以为别的学科服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几何题,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更好的应对阅读理解。将美术与主科相互关联,提升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程度,逐渐的转变其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才能使后续工作畅通无阻。

二、美术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不当的教学方式,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制定教学措施,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不足。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且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而美术课对这两种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导致美术课成了“揭短课”,学生很难在美术课堂上寻找到乐趣,导致教学效率差。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课堂进行创新。

三、美术教学创新模式

针对近年来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融合个人的教学经验,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对初中美术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改变学生和家长对美术的态度

初中阶段的美术课并不是考试课之一,这也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想要提升美术教学效率,就必须转变学生和家长的观念。教师必须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美术对其一生成长的正向促进作用,让学生主动的接受美术课,热爱美术,逐渐将美术转变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在教室里贴上学生的个人作品,并署名。在开家长会或者是有家长接孩子的时候,便会相互沟通,如果自己孩子的作品被别人表扬,那么不仅是家长会产生自豪感,学生个人也会更有信心,这种正能量激励措施可以让学生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对学习充满激情。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否在当下社会立足的关键能力之一,该能力不仅可以在美术上体现,也会在数学、语文以及各种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得以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会向学生传授一些绘画技巧,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与美术教学的初衷产生了分歧。比如在初中美术教学课程《增一分活泼,添一分情趣》小摆设设计制作课程中,教师不必给学生规定作品的范围,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想,从天空到大地再到海洋甚至地壳内部的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学生的双手得以体现。当学生全部完成作品以后,由老师进行点评,点评的过程不要批评,但是要从学生作品的各个细节入手,分析学生的内心情况、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对美术的态度,进而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加符合课堂实际需要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许多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相互沟通,导致课堂分为过分的严肃,影响学生个性和想象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教师可以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分为,课堂分为是否轻松,对欣赏课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比如在对初中教材中《富春山居图》进行欣赏时,只有课堂氛围足够轻松,学生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甚至会从画作的各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相互交换这些看法的过程是十分宝贵的。但是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可能只会从绘画技巧、时代背景等方面给出中规中矩的答案,但是这些答案都是可以通过书本得来的,不具备教学意义。

4.改变传统教学目的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目的都已经从汲取知识变为应付考试,这种学习态度会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且许多教师也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出“高分”的学生,来体现自己教学功底。这种教学思想是美术教学中是行不通的,必须要从注重成果的误区中走出来,让学生

四、总结

通过美术学习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美,让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旨在完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林娟 单位:广西大新县桃城第一中学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合作学习应用研究

一、合作学习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1.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合作学习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通过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人生价值观。

2.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思维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学生会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他们用不同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自己的思路出发去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二、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

1.从生活出发,通过合作学习去认识美术作品的魅力

美术作品大多来源于现实物质,所以美术的学习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社会。中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同时,美术教师要注重美术教学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这种美不仅是壮观的山川河流,还有人性的真善美。

2.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美术的表现方式丰富多彩,我们印象深刻的美术作品都是非常有独特的个性。美术教学理应如此,美术是一门很开阔的学科,应该去开发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学生的作品创作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或必须怎样。很多美术作品之所以从古到今的流传,就是因为它与众不同。所以美术教学不应该强求答案或作品的唯一性,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独特之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

三、总结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利用好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造。

作者:李祥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初级中学校

第五篇:初中美术教学创新分析

一、教学观念的创新

要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美术教师本身就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是富有创造性智慧的启迪者,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探索者,是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者。因此,美术教师要把创造和创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如,美术教学的手段上,要注意欣赏和绘画的自然衔接,让学生有艺术般的享受;布置美术作业时,要注意针对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眼、多动嘴;美术教学的组织上,要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神奇、美术的魅力和美术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的创新

美术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它能通过有形的物质材料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创造出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视觉形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先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再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的说出来,把自己所说的做出来。也就是努力让学生把看见的、想到的变成心里的“话”、手中的“活”。对此,要淡化“专业性”、“技术性”,通过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作品加以提炼、概括和升华,让学生的每一件美术作品,都能成为充满个性色彩、富有灵气的创造成果。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

美术教学中,唯教材为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美术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是滞后的,有些教学内容在当地“水土不服”。为了兼顾不同区域、不同情况、不同水平学生的美术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本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对美术教材进行相应的变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而使美术的教学内容更具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如棕榈叶编,这一教学内容就可适当增加。因为它是民间流传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凭借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运用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引领学生创作编制青蛙、蜻蜓、螳螂、蟋蟀、蜗牛等小动物。棕榈叶编材料易取,手法简单易学,创作编制成功后的一只只小动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色泽鲜艳,生动活泼,妙趣盎然,惹人喜爱,有利于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对民间美术的留意和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的创新

美术教学过程的创新,就是美术教学要同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在美术题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美术教学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学生开展适宜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观察、探索。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变迁性和连续性。激发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潜在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动机,使学生产生表现的欲望。如棕榈叶编《制作蝴蝶》的教学,其教学过程可进行这样的安排。1.激发制作欲望。①指名展示家庭作业所制作的小蚱蜢,介绍编织的基本步骤和要求。②师生归纳编织小蚱蜢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同时师板书(捏,要灵活,需细致观察;编,要饱满,需抓住特征;插,要固定,需突发灵感;剪,要形象,需敢于创新)。③全班同学讨论如何编织蝴蝶。2.体验制作情趣。①学习小组合作编织蝴蝶。②交流展示,全班同学评点各小组的作品(为好作品鼓掌祝贺,并把好作品安置到班级荣誉栏内展览)。③全班同学讨论还能编织些什么。3.丰富制作成果。①轻音乐声中,学生自主制作(如有同学课上未制作完,允许课后利用时间继续制作)。②教师行间巡回指导。③师生小结制作的收获和体会。显而易见,按上述过程进行教学,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制作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间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也得到了启迪。

五、教学评价的创新

有一位美术老师,在讲评学生画的方苹果时问:“苹果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了方的?”学生回答:“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放在桌子上就不会掉到地上了,苹果也就不会被摔坏了。”这一位美术老师并没有责怪学生,反而鼓励那位学生:“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这位美术老师的评价,既委婉地指出了学生的错误之处,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更鼓励了学生的创新。在美术教学中,对有新颖独到之处的美术作品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大力赞赏。千万不要轻易指责批评,扼杀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想象氛围中,激发出再造想像,达到美术教学创新的效果。

六、小结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确立好创新的教学观念、制定好创新的教学目标、编排好创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好创新的教学过程、实施好创新的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作者:袁华国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第六篇:农村初中基础美术教学现状浅议

一、目前农村初中基础美术教学状况

1.缺乏对美术教学的重视

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眼里,都认为美术教学是一门副科,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甚至有的学校的都没有开设美术科目,有的学校虽然教学表上排有美术教学,美术的教科书也发给了学生,但是到了实际的美术教学的时候,却不是美术教学,而是其他的科目,而且到了期末,像这些美术、音乐、体育等副科的教学都被其他的主课所占用。

2.缺乏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

简单地说,农村的初中教学对于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不够重视,农村的初中学校相比于城市的初中学校,教学资源本就匮乏,在美术教学的教学资源也不例外,农村初中学校这些本就不算宽裕的教学资源也很少会投入到美术教学上,因此,在农村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日常教学凭的也就是淡淡的一本美术书,并没有一些特别的美术教学设施,诸如,彩色粉笔、墨笔、图片资料等等,这样的美术教学基础对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二、农村初中基础美术教学的改进策略

1.加大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想改进目前这种美术教学的教学状况,那么首先就要加大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对农村美术课的重视程度首先要从农村初中学校的校领导做起,从校领导做起,也就是说,首先要让农村初中学校的校领导了解到美术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自身情操以及审美价值观等的作用,这样校领导才能真正地认识到美术教学的作用。

2.加大对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

要想改变农村初中基础美术教学的现状,就要加大对美术教学资金的投入,购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性的美术教学资源,譬如,彩色粉笔、壁画、雕塑等,因为美术教学是一种需要具象化的教学科目,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尽量加大对美术资源的投入,这样可以农村的美术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为农村的初中学生提供更好的美术教学环境,提升农村初中基层美术的教学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目前农村基层美术教学状况是非常被动的,没有一定的实质性,然而要想改进这一现状,那么首先就要提升学校领导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加大对美术教学资金的投入,做好这两点,才能改善目前这一现状。

作者:刘晓 单位:山东省肥城市桃都中学

第七篇:初中美术教学重难点浅析

一、利用演示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演示教学就是美术教师通过作画、制作等过程向学生展示,并进行讲解的教学。故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演示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得到感性认知,从而深化所要学习的内容。初中美术这一门学科大部分的重、难点就是美术的技法,单单靠教师的语言进行讲解,很难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而通过演示教学,能够充分地促进学生理解内容。比如,《用明暗塑造立体》教学中,教师若只是通过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很难将“明暗变化规律和运用明暗变化规律塑造立体事物”这个知识掌握,而通过教师具体的作品演示,给予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学生就能够有效地理解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突破

伴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逐渐普及。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亦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美直观、具体的知识,使之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如此,不但能够有效地突破美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电脑、网络设计服装搭配的游戏,让学生在对服装搭配的涂色游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不但能够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互补知识,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解决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故而,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促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有效地突破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

四、总结

总而言之,唯有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方能有效地突破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刘芳 单位: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

第八篇:初中美术教学技巧提高分析

一、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初中美术教师要向学生强调美术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不仅是学业中的一部分,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前进行充分的备课,做好课件,熟悉上课所要讲解的知识点,准备好丰富的教具和教学用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方式来引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程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并向学生讲解其中的美术知识,同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学方式的改革和进步,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教学中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态,良好的情绪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做到愉快的学习,在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中去欣赏美术作品,学习美术知识;教师要时刻面带微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对学生的态度要亲切自然,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热情;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踊跃发言;教师要采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多种方式来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教师要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将不同的美术作品放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加了解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教师要尽量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受,在课堂上多提问,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更不能挖苦讽刺,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答疑,寻找更合适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局限于固定的思考方式和模式,鼓励学生在理解作品之后,进行美术作品的创造,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能借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要立足于美术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将美术课堂进行创新,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创新型课堂的气氛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并能够自己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但是在我国初中的实际情况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并不认为美术学科非常重要,仅仅是学生的副科,许多学生也不重视美术知识的学习。同时,由于许多考试中并不要求美术成绩,这就造成了学生和教师忽视美术学习的主要原因。要想提高美术学科的地位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必须要先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美术作品多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中的场景或故事,但又加入了众多的艺术元素,最终成为一幅美术作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更加留心身边的事物,在生活中多接触事物,多参与实践活动,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为欣赏作品做素材的积累,并在日后的创作中运用到积累的素材。

四、在美术教学中增加品德教育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时期,全社会提倡道德素质建设和加强,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作为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的重要学科,美术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的内心更加饱满和幸福。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将美术学科知识与精神品德建设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借助于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增加学生欣赏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拥有更多的优良品质。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于我国丰富的文物古迹来开展教学。我国拥有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包括中国画、雕塑、壁画、古代建筑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用现实的图像和视频来向学生展示相应的美术作品,并向学生介绍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将作品产生的时代中的优秀思想和精神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既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又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进行备课,要将美术作品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美术带来的精神和力量,要让学生从心底真正的热爱美术课程的学习。

作者:王雷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初级中学

第九篇: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要点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以往美术教育被认为是学生的一种特长,是为今后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打基础,因此造成部分学生侧重于文化课,再加上教师的不重视,最终导致初中的美术课成了走马观花的课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符合现代化教学的需求,美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他们能发现美、感受美。因此,现在的美术教育要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对比得出情感体验。比如,达•芬奇的经典名作《蒙娜丽莎》,体会画家在文艺复兴时期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对待时代的变革,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欣赏《蒙娜丽莎》色调和画面形式,让学生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讨论、感悟其人文精神,从中提高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二、学生的评价

如,《板报设计》中要求学生设计版面样式,评价中就应该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字体、版面形式,在学生作业完成后,让其谈谈自己的想法,寻找自己作品的优点及需要整改的地方,也就是让学生自己说说作品的优、缺点,然后再组织学生互相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种让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学生会更感兴趣,课堂气氛更活跃,同时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审美情趣。教师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合理有效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和人格,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美术教育不是孤立的技能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和各学科各领域有着广泛的联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获得更多视觉经验,也可以结合摄影作品或录像资料,让学生感受、理解学习内容。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当地课程资源,如校园环境、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资源,开展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感悟美术,学习美术。

四、总结

任何课程的教学,教师都要紧追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组织、参与并引导教育活动,才能让学生从自主参与中理解内容,巩固学习,最后能够拓展运用完成教学。

作者:王永丽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九中学

第十篇:初中美术教学现状改进方法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到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线条的流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如,在教学《几何体的联想》时,要制作精美的课件图片,多媒体播放冰上舞蹈、比赛视频,让学生感受冰上舞蹈给人带来的美感。学生看后蠢蠢欲动,趁大家兴趣正浓,顺势给学生布置任务。把锥形的石膏几何体想象成人的样子,完成一幅《冰舞》画面,这样一来,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有的学生简直夸张到离谱,但一看他们积极参与,心里便感到安慰、快乐。

二、美术教学活动,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与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上课要具有幽默感,学生才会喜欢上美术课。活动时融音乐、知识、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对学校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讲解《文化衫的设计制作》这一课时,由于学生材料较少、颜料少,一上课我就发现多数学生没有准备,心想怎么办呢?我突然发现,教室里有几个穿单色短袖衫的学生,我灵机一动,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文化衫的制作方法后,把他们请上讲台,问他们愿不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当模特儿,将就他们的衣服来设计,他们说愿意,我将学生分组在他们的衣服上设计,学生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下来,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发了对下一次课的强烈期待。

三、美术教学应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农村学生见识面相对较少,一说到上美术课,就很放松,上课比较自由,一定要调控好课堂。美术课上要注重学生内心活动的表现,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美术课就比较难上,通过学生思维活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心理世界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好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农村学生多数成绩较差,但必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为他们走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学习,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方式,通过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片、光盘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也就自然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

四、总结

初中美术论文范文6

(一)启蒙性。

初中美术教育是美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美感的培养起着诱发和启蒙的作用。美术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艺术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没有边际,学生不可能通过几年的美术课的学习,就达到至高点。初中美术教育对整个美的教育来说,只是一个起点。初中美术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通过几年的美术教育,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辨别美与丑的能力,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创造性。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还要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初中美术教育虽然是美育的初始阶段,但也应时刻牢记这一使命。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对新课标认识不足,忽视美术的重要性。

新课标在课程的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比原有课程有了更大的改进,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师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或已经意识到这一改变,却囿于各种因素,无法真正实施。他们或在课堂上放任学生自流,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或只草草讲述几句,连简单的示范也忽略不做,或因循守旧,仍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学生是否理解。除此之外,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疲于应付升学考试,往往把美术作为副科对待,师生缺乏对美术重要性的认识,一周一节的美术课还经常被其它所谓主课挤掉,导致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名存实亡的现状。

(二)教学投入匮乏,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基于上述师生对美术的定位,美术课除了简单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几个石膏像以外,再无其它教学设备可以利用。另一方面,美术教师对教学努力钻研不够,也是导致教学资源的匮乏原因之一。如,对农村学校而言,其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剪纸、泥塑、编织等工艺,都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资源,都可纳入美术教学课堂加以利用,而我们在农村学校美术课堂上很少看到这些令人振奋又闪光的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单调,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教师具有绝对的主动权,他们想上什么就上什么,随意安排教学内容。甚至部分教师想当然地认为美术教育就是绘画,他们注重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而缺乏理论和欣赏水平的培养,久而久之,将美术教育与绘画等同起来,越来越远离美术教育的目的。此外,大多农村初中学校,都没有很好地给美术教师提供一个进修、交流的机会,导致部分教师固步自封,原地踏步,很难接近美术教育的前沿阵地,很难圆满地完成美术学科交予他们的任务。

三、加强初中美术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美术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尽力克服一切困难,为初中学校配足配齐美术教师,实在存在困难的,可以通过进修、培训等方法培养一批合格的美术老师,承担美术教学。另外,严禁其它科目占用美术课的现象,确保一周一节的美术课上得保质保量。同时,出台必要的政策,督促学校及科任教师上好美术课,以避免美术教育随遇而安的现象再次上演。

(二)加大美术教学设备投入。

各学校应切实负起美术教育的责任,加大美术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设备,适时邀请美术大家走进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美术的魅力,争取让美术课成为学生美育培养的基地。

(三)深入挖掘乡村素材。

学校和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挖掘身边的素材,为我所用,通过民间剪纸、刺绣、编织等技术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自己去感悟美、认识美,进而自己去创造美。

(四)强化学生审美教育。

初中美术论文范文7

1.培养教师高水平素质,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美术老师是否具有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自身形象,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由于“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因此,美术老师必须通过自己言行对学生进行感染,使自己在教学风格上具有严谨的态度,教学过程中则要对学生和蔼可亲,给其建立一种优良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学习美术。因为情感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具有润物无声的显著特点,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需要将情感教育彻底地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获得美的感染,才可以使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最终提高了学生的修养。例如,美术老师在一次非常良好的多媒体设计、没有瑕疵的授课安排、对学生学习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甚至老师在讲课时的服装搭配都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通过无形的情感动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2.挖掘情感题材,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美术教材具有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有效地发掘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能够加深学生理解和认同学科素材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价值。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能够指引学生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良好的爱国意识以及优秀的思维习惯的章节数量非常多,美术老师需要充分地发掘其中包含的情感教育素材,从而能够将情感教育在课堂上展开。例如,在初一上册的美术教材,有一节课程内容为“人类创造的源泉是劳动”的内容使老师非常容易指引学生认同劳动价值。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多、大部分家长都比较娇生惯养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劳动时都没有端正的态度,因此将这些内容作为契机,再与一些恰当的美术作品相结合指引学生端正劳动态度非常必要。又如,在初二下册的美术教材中包含了与“装点居室”相关的课程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如易拉罐和塑料袋等,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初三美术教材中关于“中国古代辉煌的美术历史”这一内容,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非常有利。美术老师可以利用一些中国古代画家的名作,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其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材中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灿烂的历史人文精神熏陶每位学生的思想,最终共同完成美育和德育的目的。

3.用丰富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生活中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来源于生活中对于美的发现,这样才能使学生领悟到周围环境包含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调控情感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初三下册中国民间美术的课堂中,美术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民间的美术作品,如剪纸和窗花等,以此来指导学生们领悟到我国民间传统的作品中所具有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例如,花纹型“灯笼”为美和照明相结合;“刺绣”为美和“穿着”相结合;“窗花”为美与“装饰”相结合等。其中初三下册中讲述的“蓝白之美”,主要是介绍我国江苏南通具有的蓝印花布,这作为传统的美与服饰之间的完美结合,包含了色彩美和搭配美等,是南通的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典型代表。这类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最终塑造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结语

初中美术论文范文8

1.逆向思维

在海报设计的过程,逆向思维也可以称为反向思维,是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训练时最常使用和反常规的一种方式。由于学生在海报设计过程中,使用常规的设计思维已经很难有亮点出现,严重缺乏创造性,因此老师可以训练学生的逆向设计思维,抛弃原有的设计思维模式,对思维模式进行颠倒,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正负形设计原理的讲解过程中,老师要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下正负形的设计图,通过正负形实体让学生准确的掌握正负形的设计理念,以充分的反映自己的思想与思维方式。通过正形与负形的对比,来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为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提供平台与机会。

2.求异思维

在初中美术海报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求异思维传达给学生,要打破求同思维给予的束缚,进行海报设计的创新,要标新立异,找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观点,提高海报设计的个性,从而与别人的设计作品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老师在向学生传达求异思维的思想时,可以通过元素替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海报设计思维。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该物体中的某一部分替换,从而发挥学生主观想象力的作用,创造成形式各异的海报设计图案,以培养我国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中学生素质的上升。

二、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培养

海报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将设计者的思想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参观者,这就对学生的海报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美术老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海报设计水平,并对学生海报设计思维进行训练。老师可以多向学生讲解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向学生询问如果他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开阔学生视野,从而为学生的海报设计奠定基础,打破学生身上的束缚。老师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从而来衔接自己意识中的思维碎片,因此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联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将看似毫无联系的因素联系在一起,以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在《图形联想创意》一文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所学的海报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让学生以铅笔为元素来进行联想和创意,有的学生将铅笔说成是香蕉,还有的学生赋予了铅笔彩虹的颜色,还有的学生通过将铅笔进行不规则的排列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还有的学生利用铅笔和铅笔的影子来表达情感,有的学生将铅笔进行了拟人化等等,通过多种形式来反映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通过学生设计的海报能够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海报设计的意义。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