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素养论文范例

财经素养论文

财经素养论文范文1

关键词:财经类;大学英语;人文素养

财经类大学是我国以社会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针对财经类大学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定位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实现现代化公共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教学重点,使教学内容得到全方位提升,开拓学生英语视野,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教育人才。

1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主要指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及研究能力,将人文科学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得到完全体现,以挖掘人内在品质为重点进行的教育模式,深度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趋势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实践到各大院校当中,财经类大学作为社会学科的教育院校,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英语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程度,并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结合,实践素质化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1]。

2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起因

2.1符合客观教学理念设定

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应结合国家教育部门的教育指针,教育部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英语并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而应结合国内外的文化知识,开拓自身语言视野,增强学习者的知识涵盖量,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由此可见,教育部门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较深的教育含义。

2.2符合时代教育思想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提出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知识与德育教育进行完美结合,如今在我国各大院校也已将德育教育完全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财经类大学作为代表性的社会学科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任何院校的理论知识教学都离不开思想道德教育辅助,因此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需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始,为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观[2]。

2.3提升学生对英语课程核心的理解

英语是现今世界运用相对广泛的语言之一,拥有着较强的人文特征,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思想人格。基于此,对于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模式,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英语的理论知识并完成相对应的模拟训练。英语作为现今多个国家所认可的语言形式,拥有着各个国家的融合性特征,包含国家的历史、文学、艺术、地理等多种因素,使学生对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度剖析,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3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3.1缺乏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关注程度

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重点,英语作为社会性、系统性、工具性学科,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可,近年来众多学生选择英语学科作为必修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只停留于考取相应的等级证书,理论知识相对丰厚,实践经验有待提升。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认为人文素养教学并不能对学生提升考试成绩产生有力的帮助,长此以往,忽略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只执着于考试分数的提升[3]。

3.2课堂互动性不强

传统意义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在现今新课改教育背景之下,教师已逐渐将学生转换为教学重点,但理论知识的传授仍由教师进行主导教育。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育重点集中在英语的语法、句型、词汇的教导,因此学生只需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笔记记录即可,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学氛围过于呆板,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教师的固有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局限性的学习方法,部分教师以照本宣科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宣读,进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制约英语课程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发展速度。

3.3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首先要选择具备专业人文素养的教师进行教育,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应作为教育重点。正所谓“师者言传身教也”教师的人文素养表现,可对学生产生直观的影响,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应充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但是在现今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中,诸多教师将自身的关注重点定睛与对教学理论知识的传输模式拓展中,忽略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3.4大学英语目标定位有待优化

在21世纪全球已进入经济化社会发展进程,对于英语的运用覆盖面积也在逐步加增,尤其是德国、日本等许多母语非英语的发达国家,也已将英语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培养基础,强化公民的英语教学,提升公民英语掌握程度,进而提升国家整体综合实力。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定位,应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更新,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施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使学生重新认识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可结合欧美文学课程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

4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4.1合理融入英美文学教学理念

现今我国财经类院校以管理学类和经济学类为热门学科,原因源于国家对经济管理型人才的极度缺乏,进而使得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偏向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但在财经类大学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及人文素养的专业培养。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意识,使学生执着于对理论知识学习,将目光定睛在所学知识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经济市场竞争中获得的竞争力,而忽略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师应结合这一现象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将英美文学课程有效融入教学设计方案中,培养学生养成英语教学理念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挖掘人类知识、能力、心态的综合反应,增强逻辑分析能力与自然社会科学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历史哲学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增强学生艺术素养[4]。在财经类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鉴赏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文化底蕴,提升学生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深入挖掘文章的潜在含义。熟知的英美文学创作者有莎士比亚,JaneAusten,萧伯纳,Shelley等,其中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创作了大量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如《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李尔王》《哈姆雷特》等,其中《哈姆雷特》主要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鉴赏,充分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使之领悟文章的创作核心,丰富自身的文学储备量,进而为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奠定夯实的基础。海明威是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独特的简约、精炼、直截了当的文学风格而被人们熟知,在创作生涯中OLDMANANDTHESEA作为其代表作,描述了一个打不垮的硬汉老人形象,内心表现出的绝望与不甘放弃的精神得到完美诠释,其中的经典名言“amancanbedestroyedbutnodefeated”,也成为众多青少年的座右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

4.2丰富大学英语课堂内容设定

财经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现有教学课堂内容设定,将英语教学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及跨界交际英语三种不同类别。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选修,可设置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及任意选修课形式,充分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使学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从中提取自身所需的知识点,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英语作为世界运用相对广泛的语言学科,近年来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包含对国外语言知识环境的分析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国际语言使用环境,了解国际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充分融入西方文化中的至理名言,对其进行优化讲解,例如“Hap⁃pinessisnotinthemerepossessionofmoney.Itliesinthejoyofachievement.Inthethrillofcreativeeffort”,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5]。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语法进行合理分析,探索文章背后的创作环境,增强对西方文化发展历史进程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章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4.3运用课堂讨论模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财经类大学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课堂讨论形式开展教学,可针对教学主题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Velues为主题展开话题讨论,教师可提出“whatdoyouthinkrichnessis?/canmoneybuyhappiness?”等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充分明白金钱并不是万能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5结束语

财经类大学主要以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而闻名,在财经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应结合对西方文学的鉴赏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使学生在英语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文学储备,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曦.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20(16):167-168.

[2]乔兴兰.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移动学习教学改革探索——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13-19.

[3]白萨如拉.蒙古族非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概况》课程的探索[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6):118-120.

[4]杜欣霓,黄方方.大学英语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可行性及意义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8,16(4):147-150.

财经素养论文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数字出版;优化选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其中给学报出版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了提高效率、扩大影响力、精细化管理及高校和读者之间动态、即时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无限的可能性。本研究在阐述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基础上,就目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扩大高校对外宣传与增进学术交流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入手,加大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强化实践导向方面进行研究,并且从提高学报编辑在大数据时代自身素养及数据知识;优化选题;加快数字出版标准化进程等方面提出相应改革意见。

一、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

高校学报隶属于高校,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综合性学术类科技期刊,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为导向的基础上,依托本校学科、科研优势,刊发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学术论文。高校学报不仅承担着学校的学术创新,科研交流,还承担着本校的教育教学、培养人才、学科建设、增进学校的对外交流及扩大本校在国内外高校同行中的综合影响力等方面的服务。服从学校发展的大局部署永远是高校学报工作的出发点和着重点。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通知的第二条[1]中对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以及办刊定位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高等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教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因此,高校教育者可以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又可以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在无形的日常教学中收到以科研促教学的效果。同样的道理,高校教育者还可以将日常与学生互动教学中已取得的教学案例总结、归纳、思考后,提炼出创新性的教学科研新观点,再加以科学的论证,形成成熟的论文或科研项目,就达到了教学带动科研的作用。而学报在这个“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为二者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基础,是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

二、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又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校就将能否培养出这样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作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如何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就更是重中之重了。学报作为提高高校教师学术素养及研究能力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投稿教师的科研质量。从高校学报的特性出发考虑,其受众群体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无论是作者、审稿专家还是读者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职教师、科研人员及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学生,因此教师的积极参与贯穿于学报工作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这也使得教学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成。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学生论文的水平,有益于教育教学环节的回馈。2.提高相关审稿人员的科研质量。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审稿专家多以本校各学科、各专业学术带头人组成。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的二审专家组成员为例,均为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在各领域都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学人员。科研经验丰富的专家们在日常审阅校内外作者的稿件,并对这些稿件做出科学、合理评价的同时还可从中洞悉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发展情况,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并不断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同领域的教育教学信息,结合自身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融入本校的教育教学当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3.提供学术交流平台。高校学报的读者群体和作者群体主要都是以高校教师及研究生等组成的,因此高校学报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借鉴与学习的最佳平台。虽然大数据时代,信息交流更加自由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越来越封闭了。高校学报无疑为作者群体及读者群体之间交流新思想、新观点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为促进高校学术交流及提高科研水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

(二)推动高校学科建设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张及少子化的双重作用之下,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增强本校在全国高校中的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学科建设工作。为了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打造和发扬已有的学科特色与优势,还应该从前瞻性角度出发,考虑学科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高校学报不同于其他科技期刊,其服务对象始终是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因此,其栏目设置优先考虑体现本校的学术水平和学科优势。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依托本校学科优势,根据学校部署,采取开辟专栏工作,先后设置了“经济研究”、“管理理论与实践”和“公共管理”等特色栏目。对本校及外校相关领域的优秀论文进行集中、系列的刊登,引导和推动这些学科向纵深发展,为学科建设及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培养人才

高校学报对高校教师的培养,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扶植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刚刚走向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高校学报对他们在教育教学及科研方面的培养是无可替代的。学术水平及教学素养优秀团队的组建需要通过继续培训、在职攻读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等渠道塑造,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学报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1.加快高校青年教师成长。从高校学报为高校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出发,高校学报不同于其他任何社会期刊,在发现高校学术新人、培养和栽培教学、科研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其他刊物无法替代的。由于青年教师中的绝大多数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还尚未成熟,科研论文及课题成果水平还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各方的帮助和扶持。而高校学报恰恰可以提供这样一个优质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青年教师成为日后的学术、学科带头人,走向教学科研舞台奠定基础。另外,对于刚刚步入教师行列不久的青年教师,学报编辑部的编辑人员以及学校的二审专家应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不应轻易退稿,尽量寻找出他们教学科研论文中有创新、独到之处,提出不足及需要修改的地方,帮助他们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领悟撰写学术论文的要领,提高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逐渐在教学、科研领域中脱颖而出,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培养帮助研究生。目前多数高校教育已不仅仅单指本科生教育,还包括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不仅对学校学位点建设及提升学校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反映了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发展研究生教育必须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随着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及对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师已成为其完成科研工作量及评定职称工作的必经之路。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为例,近3年的论文投稿数量与论文采用发表数量之比为575∶164,560∶170,596∶198。论文采用率平均仅为31%左右,据调查,内蒙古地区的其他几所高校学报编辑部的论文采用率也基本如此。由此可见,老师们的论文都比较难发表,研究生想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为此,高校学报秉着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理念,对那些具有一定创新性、新颖性的研究生论文给予扶持,尤其是负责初审的编辑老师,应给予大力支持,从论文写作规范角度出发指导其修改,再经二审专家对论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们进行修改,最终得以发表,为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并为他们顺利获得学位创造有利条件。

(四)扩大高校对外宣传与增进学术交流

高校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所属高校的总体科研教学水平和成果。作为传播学术科研信息的重要窗口和渠道,透过高校学报我们可以检阅一个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科研素质、学术水平以及了解其学术思想和学科发展情况。因此发展高校学报有助于社会各界对高校深入的了解,对吸引人才、促进科技成果传播及转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的改革路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学报的高效率办刊、影响力扩张、精细化与专业化发展甚至是市场盈利,都提供了无限可能性[3]。本文从专业化的大型期刊数据平台优势及内容的提供者到信息的使用者几个方面出发,指出“大数据”时代为高校学报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学报的自身特点,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了阐述[4]。

(一)提高学报编辑的自身素养及数据知识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编辑出版工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组稿、审稿到发行联系作者等方面的工作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变化。过去与作者联系的主要途径为书信或电话,论文也主要以纸质的形式邮寄到编辑部,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失了时间效应,不利于学术新观点的快速传播。因此,学报编辑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改变固有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利用数据化的优势发展学报编辑工作,突破自身局限,积极主动发挥大数据优势。从被动审稿转换为主动约稿,利用大数据搜集最前沿的学术热点及相关作者,与其取得联系,进行约稿。

(二)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化选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目前全球数据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长,在期刊出版行业中也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还给期刊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科技期刊一部分,高校学报在有效利用大数据方面也将重点放在如何优化选题的问题上。一个优秀的选题往往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报编辑部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准确、低成本地对目前相关课题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以便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及读者的需求趋势。以最低的成本在短时间内优化选题,在准确把握读者群体及作者群体的心理和需求的基础上增强选题的针对性,实现期刊优秀栏目的长远发展。

(三)运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加快数字出版标准化进程

应加强对数字出版物内容和质量的把关,本着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的宗旨,选择优质内容资源进入数字出版。运用大数据技术,在掌握数字出版系统性、技术性和动态性特性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数字出版格式和技术标准。各学报编辑部可以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体系,也可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和先进经验。在实践中摸索数字出版的标准化,逐步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技术资源优化配置,不仅可以降低阅读成本,还可以为读者带来便利,实现阅读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规范数字出版市场,为期刊全面数字化发展扫清障碍[5]。

(四)逐步转变观念,增进多方交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期刊的发展所带来的信息交流强度和密度是前所未有的。高校学报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逐渐转变观念,在原有纸质刊物相互邮寄交流的基础上,增加交流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网络平台上上传电子期刊,为读者及作者群体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这些数据平台,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到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充分发挥大数据特色,在接收海量数据的同时有效提炼有用信息,为学术研究开启思路,提供借鉴。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也可以通过此平台了解兄弟院校的科研、学科、教学等发展状况,进而可为本校改革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四、结束语

财经素养论文范文3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逻辑思维能力;通识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的检验。尽管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持续存在、学校相关制度缺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1]。总的来说,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2]。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主观重视不够[3]、答辩过程流于形式、学校监管不到位等[4]。为此应该明确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5],重新构建毕业论文工作运行、监管和管理系统[6],从多维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7],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现有文献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以及提升的措施有着重要的帮助,但是尚未触及问题的要害和核心。因此,本文拟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问题,试图丰富现有文献。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为了改变现有文献大多从定性的角度来评价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做法,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选用评价方法,从定量的角度来客观地评价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并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专业性和应用性的三个原则,在综合刘倩、董芳、于瑞卿[8]以及王红梅、李宏伟[9]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出包含选题质量、写作质量、综合能力和答辩质量四个一级指标;选题的科学性、选题的难度、论文内容、论文结构、论文格式、研究能力、技术能力、个人陈述、回答问题九个二级指标;前沿性(X1)、实用价值(X2)、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X3)、难易程度(X4)、工作量的大小(X5)、选题范围的大小(X6)、基础知识的运用(X7)、语言表达(X8)、创新程度(X9)、结构是否具有逻辑性(X10)、结构是否完整(X11)、写作框架是否合理(X12)、格式规范性(X13)、排版的美观性(X14)、研究方案的设计(X15)、研究方法的选取(X16)、查阅文献能力(X17)、外文文献使用能力(X18)、计算机操作能力(X19)、思路清晰度(X20)、内容熟练程度(X21)、表达流畅程度(X22)、是否切中要害(X23)、问题剖析准确度(X24)以及基本功扎实(X25),二十五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与测度方法选择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据来源于2007-2017届经济学院的经济学系、投资学系和国民经济管理学系的297名同学的毕业论文。各指标的分值由8名具有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打分,再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在确定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信息论中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测算论文质量。具体步骤仿照李刚、陆贝贝的思路进行[10]。

(三)测算结果及评价

根据上述计算步骤,对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7-2017届297名毕业生论文质量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测算出毕业生论文质量得分。可以发现,毕业论文质量总体不高,呈现出“V型”变化规律,即2007-2014年间毕业论文得分呈现出下降、而后开始上升的变化趋势。呈现出“V型”规律的原因可能是由于2003-2010年间由于学校招生规模扩招而导致生源质量下降(2003年和2010年入学的学生分别在2007年和2014年毕业),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从2011年开始,安徽财经大学进入一本招生,生源质量得到改善,到2015年毕业时导致毕业论文质量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不高的原因或受制于某些具体原因。从回归结果中可以发现,大部分指标对于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均为正向,其中影响作用最大的为X6,这可能是因为选题一般发生在论文写作的起始阶段,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对此都比较重视,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总体较好。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识教育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

财经素养论文范文4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缺乏创新,本科生就业压力大,指导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本科生

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写好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毕业论文不该沦为一种形式。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不容乐观,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已经十分迫切和必要。

1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安排在毕业前的第七个学期末或第八个学期初,这个时段正好与学生寻境、业务找就业单位时间相冲突,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寻找工作或者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中,对于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才能完成的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从网上全盘下载,敷衍了事。尤其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已经在岗实习这部分学生刚刚参加工作,对工作流程等还不是很熟悉,工作比较忙,资料收集也有一定的困难,一些学生认为工作已经落实了,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放松了要求,不能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汇报,造成了专业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偏低。通过调查显示,有57.1%的学生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顺利毕业,拿到文凭。大学文凭不仅是学校对学生四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肯定,也是决定学生自己能否顺利就业的一个敲门砖;而写作动机是综合运用大学所学知识和锻炼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分别占到20%,这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剩余2.9%的学生对自己写毕业论文的动机不明确。

(2)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偏低。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看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在培养方案中也没有安排相关写作课程,这就使得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缺失。同时,市场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比较看重,因此,学生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于考取各种资格或等级证书上,平时对于写作并无过多重视,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近几年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辅导过程看,许多学生对毕业论文感到无从下手,论文选题陈旧或多人类似,有些选题脱离所学专业或准备从事的岗位。学生缺乏查阅、检索等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运用不当,尤其不重视实际调研,很少有第一手资料,很多同学直接从网络上复制粘贴,抄袭现象严重,导致论文结构内容雷同。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写摘要和提炼关键词,多数学生不会写文献综述,因为担心论文,而导致写作口语化严重,语言表达不通顺,缺乏专业的、规范的学术用语。

(3)对毕业论文过程管控不够严格。

虽然学校有明确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组织管理办法,但面对的是全校所有专业,所以并不够具体细致,市场营销专业虽然近两年也有公布关于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的指导意见,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第7学期确定指导教师后,毕业论文选题、拟定提纲和撰稿环节缺乏系统地监督和管理,只是规定了提交终稿和答辩的时间。由于一些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不能按照学校要求准时返校,论文指导多是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所以毕业论文指导过程难以监控。一些学生和老师并没有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辅导过程,严格执行管理办法,敷衍了事。在论文最终的答辩和评定成绩环节,鉴于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会导致学生不能毕业,进而影响其就业,所以老师在评定论文时感觉很为难,常常不自觉地对学生“开绿灯”,这也造成学生“重就业、轻设计”的错误心理。

(4)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不尽合理。

一般学校要求在第7学期末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后,学生就放假回家了。第8学期的前8周是毕业实习,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一来适应工作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来撰写论文,二来无法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很多学生苦于无法查找资料而难以完成论文。脱离学校,和论文指导教师多是电话、邮件等非面对面的沟通,一些学生缺乏自觉性,老师也很难监督论文写作过程。再返回学校已经是第8学期的第9周,距离论文答辩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时候做论文十分匆忙紧张,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调查显示,有13%的学生认为把毕业论文放在第6学期更合适,有65.2%的学生认为把毕业论文放在第7学期更合适,简言之,多数学生希望把毕业论文的时间提前,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找工作上。

2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

(1)端正思想,引起重视。

采取课堂、讲座、毕业生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每个毕业生正确理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其内涵。在专业教学环节,专业老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就业方向等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且能应用到最后的毕业论文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引起重视,产生兴趣,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就业。

(2)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学术素养。

首先使全体专业老师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和作业要求方面更加紧密地结合毕业论文的要求,让学生在平时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并开始思考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通过学年论文、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等环节,加强对学生选题、语言运用、写作规范等基本学术素养的培养。提前介入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教育,将毕业论文涉及的规范、内容和格式要求等以专题讲座、宣传资料等形式介绍给学生,而且要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通过调查显示,92.8%的同学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前,专业老师有必要举办“毕业生论文写作指导”培训,这样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写作能力欠佳,并有改进的意愿。

(3)加强管理,规范论文指导过程。

切实做好毕业论文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从选题、拟定提纲、开题、下达任务书、教师指导、初稿检查、实施进度、答辩评审、总结归档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制定出明确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对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应该具有系统性与严谨性。同时,将毕业论文的相关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传达到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使每个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都明确毕业论文的工作进度、纪律、内容要求、评分标准及答辩要求,真正提高认识,实现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成果的有效结合。校外做论文的学生应该有指导过程记录,并严格履行论文辅导的时间和次数要求。学生最终的毕业论文成绩应由指导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构成,并严格按照成绩评定标准考核,不得对已就业的学生无原则亮绿色。

(4)调整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提前安排指导工作。

为了解决学生就业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的冲突,可以将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调整一下,提前到第6学期末或第7学期初来安排毕业论文工作。这样学生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可以和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很多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同时还可以带题参加毕业实习,在工作的同时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使毕业论文更加理论结合实际,避免内容过于空泛。通过调查显示,52.2%的学生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约17.4%的学生认为三个月才能完成。可以看出对待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毕业论文的任务重,工作量大,应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提前更早的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对于学生和指导老师在时间和心理上都是更好的选择。

3结论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语言表达逻辑性和解决问题创新性的过程,是一个专业知识凝练、升华和发展的过程。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但有利于学生做好岗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和思维方式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应该不断探索和改革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

作者:王薇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二君.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体会[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2]宋思斯.浅谈营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连锁,2014(6).

[3]秦超,武云亮.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指导过程信息化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4)

财经素养论文范文5

1.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工商管理类课程最基本的一个特点就是活动性。工商管理类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工自然科学类课程,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理论都是来源于对成千上万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概括、总结、提炼和抽象,都是最具实际活动性的课程。正是因为来源于企业和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实际,使得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知识虽然是理论,但又不是一般的纯理论或纯学术问题,而是与实际情况存在极其紧密联系的应用性理论。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就不仅仅只是知识点、基本原理等的识记理解,也不是如计算机、测绘、画图等一样的某一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应该注重其实际活动性,主要是注重与课程的理论应用性相关联的、工商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素质的养成,诸如专业阅读能力、专业信息收集能力、专业分析提炼归纳能力、专业写作能力、专业表达沟通说服能力、专业策划能力、专业组织能力、专业人际能力等等。一般学生和不少青年教师,尤其是缺乏工商企业实际锻炼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研究生或青年教师,不少认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比较务虚和空泛,虽然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很多,但大多变成了讲故事,忽视或没有认识到该类课程教学需要达成的正是培养切合工商企业实际需要的能力素质,也没有把对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认识,上升到系统性的扩展学生上述诸多方面专业能力素养的层面。

2.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与形成性考核的契合性。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工商企业实际所需的诸多种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而这些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采用实时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训练。另一方面,形成性考核的特点正是注重过程、注重参与,注重过程参与中知识、技巧、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习得和养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工商管理类课程具备的特点、同这一特点相适应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形成性考核的特点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这一天然契合性为我们探索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提示了有益的方向。

二、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从注重过程参与中综合素质的习得和养成出发,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基于形成性考核的非传统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

1.注重阅读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工商管理类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计划、总结、会议纪要、公司方针政策、调研分析报告、市场信息文献等各种材料。因此,在该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能力尤其是专业阅读能力的训练是极其必要的。要运用广泛的阅读训练的教学方法,通过快速阅读、慢嚼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自主阅读、任务阅读、专业阅读、业余阅读、精深阅读、泛览阅读、专门专题阅读、博闻广看阅读、教材阅读、专著阅读、学术论文阅读、财经评论阅读等等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阅读训练,培养锻炼学生广泛的信息搜集、分析、提炼、综合、归纳、演绎、抽象等能力。

2.注重表达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类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大量面对的是开放式、非结构化、动态性、人际谈判型的企业工作环境与沟通模式,具备较强的表达说服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提倡多问“为什么”。要通过采用提问回答、案例讨论、观点发表、三分钟演讲、五分钟辩论、谈判情景模拟、招聘面试实训等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演绎、归纳总结、概念抽象等能力,锻炼经管类学生提出观点、收集论据、进行说服论证的专业表达能力。

3.注重写作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类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想提升或上升到一定的管理层次,是需要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必然要面对不少专业写作活动。因此,仅只训练会阅读、会表达还不够,还要具备一定的形成文字、形成理论的专业写作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外经典阅读等方式,要求学生写专业小论文、专业调研报告、专业心得体会、专业财经短评等,锻炼学生的专业语言写作能力。

4.注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

在当今的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工作环境中,工商企业的大多数实际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各部门、各项目团队、各科室小组的团队分工合作,相互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但现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强调个性和自我,对团队合作的观念比较模糊。通过团队论文写作、团队调研报告、团队情景表演、团队困难解决等注重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对工商管理类学生形成团队观念意识、明白如何在一个团队中提升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如何分工合作、如何互利共赢等都是很有作用的。

5.注重职业素质养成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类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表现出优良的职业素养,是需要经过大量和长期训练的。比如办事严谨,原则性与灵活性恰当平衡,工作与说话有条不紊,事情安排轻重缓急,职业形象明朗干练,精神风貌灵敏有主张等,都是工商企业商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而当代大学生实际上有不少养成的日常行为习惯是比较自由散漫,或者粗心大意,或者“差不多就好”,有时候甚至是玩世不恭的,精益求精的职业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在注重过程参与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不仅是让学生具备工商管理类专业所需的一些基本职业素养意识和能力,对学生整个职业生涯也都是极其有益的。

三、结语

财经素养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原因;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最后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因此,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对本科生进行的综合性培养与锻炼,涉及专业知识、写作、思维方式等多种能力,是对学生文献检索与综述、独立工作、科研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是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的初次尝试。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贸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不当

选题决定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效率和价值,对论文质量发挥关键作用。但现实中,不少学生存在盲目定题现象,对毕业论文选题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国贸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选题过大,内涵、外延太大,需论证的问题太多,对本科毕业生而言,因时间紧迫、知识面窄、篇幅有限等因素制约,选题过于宽泛会导致涵盖面过广,从而难以驾驭。二是选题偏离专业。少数同学出于个人兴趣去研究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无直接关系的问题,从而脱离了专业培养目标。

(二)论证不充分

毕业论文的论证过程展现了作者的思维逻辑性,多数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存在论证不充分的典型缺陷,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违反形式逻辑,具体表现为结构紊乱、层次不清、分类错误等;二是论据与论点间缺乏相关性或相关性较弱,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少数采用定量研究的论证中存在数据陈旧的弊病。

二、国贸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低的原因

(一)学生角度

1.思想上缺乏重视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好坏对学生毕业、就业以及攻读研究生均无影响,因此多数本科生忽略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不情愿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投入时间和精力,普遍存在敷衍、拖沓的现象,论文质量当然无法保证。

2.科研素养缺失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和学术素养,科研素养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语言基本功较差,在论文中屡有错别字\句子不通顺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学生查找、理解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恰当地处理原始文献和数据资料,仅会对手头资料进行简单的堆砌,不会使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再加工,提不出创新性的观点。

(二)教师角度

多数本科生都是第一次撰写科研论文,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流程、技巧等缺乏应有的认识,需要论文指导老师给予悉心指导,但现实中老师疏于指导的现象并不鲜见,因为指导老师不但要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还需完成特定的科研工作量,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悉心指导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加之多数学生在大四期间都忙于在外实习或就业,指导老师只能通过电邮等形式了解学生论文的进展,较难对论文的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亦不会对学生提出严苛的要求。

(三)教学管理角度

毕业论文启动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末,期间涵盖了若干周的毕业实习,并正值学生就业及考研,这些都对毕业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造成了一定影响,学生无法全心全意开展毕业论文相关工作。现实中,笔者指导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以实习、就业和参加各种考试多次拖延,不能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来交稿。由于敷衍、仓促交稿,导致论文的结构和内容经不起仔细推敲。

三、提高国贸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的首要原则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对于国贸本科生而言,应该具备应用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的能力。国贸专业本科论文应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与现实经济问题紧密联系。鉴于选题的重要性,指导老师可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等信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介入自己的研究课题;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学科前沿、热点问题,作为专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二)注重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和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立足于本科教育全过程之中,可借助各阶段的课程设计、科研项目的锻炼来促进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一,合理设计课程并提高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统计学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悉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第二,开设专题科研讲座,让学生能接触到国贸理论前沿知识。第三,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数据搜集能力。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常见中文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检索方法,还应让学生掌握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统计数据的查询方法。第四,鼓励学生申请学院、学校甚至省级别、部级别的项目,通过撰写项目书来锻炼文献搜索与提炼、社会调研、数据分析与处理等科研能力。

(三)强化激励与约束

在毕业论文工作启动伊始,专业系有必要组织一次关于毕业论文的专题讲座,详细阐述毕业论文的性质及重要性,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毕业论文的写作目的、要求和任务。强化激励的方法有:给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并支持优秀文章的公开发表;同等情况下,优先授予“优秀毕业论文”的同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关于约束机制,可行措施有:开题报告写得较差的同学,取消答辩资格;对在第一轮答辩之中评价较差的论文,要参加学院的二次答辩。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论文指导老师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工作负荷许可的情况下,设置关于论文指导教师的甄选标准。责任心缺失、科研能力较弱的老师不应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学校和院系要注重教师队伍科研水平的提高鼓励、支持相关教师接受科研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有条件的应资助教师多参加高水平的国贸学术会议,追踪本学科的理论前沿。

四、结语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可实现,其中需要方方面面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高度重视、指导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学校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等缺一不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本科生论文重复率过高的不良现象,学校有必要加大相关投入的力度,购买智能化的软件以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监控。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与管理亦需要不断自我改革、完善,促进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整体提升,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戴晓芳.本科毕业论文组织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3):105-108.

[2]李海燕,俞金梅,高志红等,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41-144.

[3]王高峰,赵增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科技视界,2015(29):36-36.

[4]苑萍,张炜丽,张泽等.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98-99.

财经素养论文范文7

【摘要】

时代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需要对《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只有将信息素质教育和《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笔者就该门课程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力求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师资、教学方法到教学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环境;文献检索课;改革

0引言

信息检索课是高校实施信息素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与信息检索能力。传统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一般按信息检索概述、图书馆服务与馆藏书刊的利用、事实与参考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文献型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专业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特种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信息综合分析与利用等大章进行教学,每一大章又细分为若干小节;教学方法上一般先讲概念,再讲检索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上机操作。但是目前《信息检索》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缺乏信息管理背景、缺乏系统的计算机科学的知识,这势必影响到课堂效果、课程实践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调整文检课授课内容及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改革《信息检索与利用》,只有将该课程的教学重点由“如何用”向“如何存”转移是数字化环境下信息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是顺应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过渡的必然。

1《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上《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发现有些文检课教材滞后,内容未能紧跟时代需求,与专业课脱节,不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已不适用泛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文检课目前普遍存在地位不高,学校与图书馆领导层面重视不足;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差,授课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直接导致文检课已跟不上信息时代,迫切需要改革。只有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合理的提出解决的策略与建议。

1.1《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育存在的误区

教育理念更新慢,教学模式简单化。在课程建设上,教育理念出现重功利轻素质,重专业轻基础,重实用轻人文的现象;理论教学“填鸭式”;有些信息检索课是流于形式,教学与专业学习脱节,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信息检索重信息知识、检索方法的传授和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轻信息素养的教育。个别高校信息检索实验课时少,甚至没有,多媒体课件、网络检索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1.2学校与图书馆领导对《信息检索与利用》课重视程度不够

毫无疑问,学校与图书馆领导的重视与否对文检课教改能否顺利进行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领导的支持与肯定能为文检课教改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都知道,文检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它是一门方法技能培养课。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课程偏重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学校(图书馆)必须致力于文检课教学条件的改善。其次,领导的重视必将极大地调动文检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投身教学与改革的实践。再者,受到学校与图书馆领导的重视,并在文检课的改革过程中经常得到领导的建设性意见与指导,对于文检课教改沿着健康、积极的轨道顺利地向前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3学生对《信息与文献检索》课态度冷淡

笔者通过讲授文检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查找文献很陌生,检索信息很少有人使用图书馆数据库,至于科技期刊论文他们从没有看过,检索信息只会求助百度等搜索引擎,对文检课的不了解导致学生对信息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完全无视,更谈不上重视,这也必定会导致学生信息意识淡薄,自主提出问题特别是专业问题的能力较差;信息道德缺失,无视前人的学术成果,论文抄袭严重;信息检索能力较差,分析课题的能力亟待提高;信息利用能力较差,在筛选、评价和利用信息能力很弱。

1.4文检课授课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高校里,文献检索课程教学都是由图书馆负责,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多由图书馆信息服务部的学科馆员完成。目前国内的图书馆员没有严格的从业标准和准入制度,具有学科背景和文献检索能力的比较少。同高校专业学科的专业教师相比,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学教师存在学历层次不高、学科专业水平有限、科研研究经验不足等缺陷。

2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设计与改革的标向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改革《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大胆革新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提升。

2.1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过程;倡导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工检索为辅的实验教学手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发散式”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为辅的教学定位。改变过去重实验操作培训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人文素质教育做法,激发学生信息需求的热情,积极鼓励学生投稿,发表学术论文。

2.2革新《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内容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建设情况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既注重教学实践又注重系统的科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培养途径:

2.2.1开展专题讲座、开设独立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新生入馆教育等

就课程名称和内容来看,针对不同学科的“文献检索与利用”、针对提高数据库信息检索技巧的“数据库与信息检索”,针对毕业生的“信息利用与论文写作”,针对提高低年级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图书馆概论、服务及利用”等课程名称。

2.2.2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存取原理与技术”等课程

对于高级者(大学四年级、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敏感度、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并能更好的把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和趋势,缩短科研进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内容设计可根据学生需求制定“图书馆前沿科技信息分析与研究”、“论文与技术报告写作”、“求职书设计”等系列课程以前潜入式的专题讲座;对于专业型学习者(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更好的判断信息、挖掘信息、整合信息、评价信息,使信息增值并创造新的知识,期间的课程内容应该围绕“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如何写好课题立项申请书”、“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投稿技巧”等应对专业学习研究制定课程。

2.3做好《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宣传工作

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专场讲座、在线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等服务宣传工作。“一小时讲座”、“信息素养”、“专题讲座”等讲座信息通过图书馆主页较醒目的位置提供定期和不定期的公告信息。

2.4充分发挥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合作的作用

在学科馆员不足的情况下,将专业教师加盟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来。从专业的角度,让专业教师(或学科馆员)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和课程设计论文的写作。在电子阅览室,专业教师与信息检索课教师(或馆员)一道参与指导学生获取、加工、整理信息过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因此,在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信息创新、深层次学科专业内容、课题申请等教学环节讲座还需和高校学科专业院系的教师或聘请兼职专业教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而当前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与院系教师或聘请图情教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比较少,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图书馆与学院教师的合作,共同开设文检课的教学。

2.5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智慧

让学生自主设计论文课题,馆员参与课题分析、帮助查找信息,形成教学互动。从教师(或馆员)的“演示”中,学生学到信息获取的全过程,学生从模仿、思考分析、亲身体验中得到信息能力提升的满足。教师以身示教,激发学生激情。同时,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了治学严谨的作风。

2.6加强交流、展开讨论、提倡争鸣

在基于网络的研讨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在课堂、课间、实验课,课余时间则可通过电话、短信、E-mail、QQ、博客等,开展相互讨论和争鸣问难,培植自由争辩的学习氛围。研讨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增强了师生的联系,激励了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考验和促进,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这种双赢的教学效果是融洽、亲密的。

3结语

紧跟形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在现今海量信息的年代,大学生具备良好信息素养是今后工作和生活的要求,《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在高等教育中显得日益重要,其实施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作者:刘江宁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周毅华.新信息环境下信息检索课相关问题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3(5).

[2]李明明.文献检索课教材更新探索[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2):108-110.

[3]徐庆宁.关于完善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思考及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06(11):110-112.

[4]刘彩娥.文献检索课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1):32-33.

[5]杨晓兵.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情报,2008(11).

[6]孙会清.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8,28(4):205-207.

[7]孙丽芳,刘赞.谈协作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实施[J].图书情报工作,2006,(8):136-138.

第二篇:高校税收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

高校教学目的系为市场需要培养人才。税收课程设计及教学则遵循市场规律,服从并服务于市场,以税收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基础,以满足企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现就高校税收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改革略谈几点看法。

一、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目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小企业在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生存、发展环境相对较好。又根据近些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跟踪调查发现67.32%财经类毕业生就职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财务部门是大部分高校财经类毕业生职业生涯的落脚点、出发点。

二、市场对财务人才需求分析

企业对财务人员能力的需求大致为三个层面:一是会计核算和涉税事项办理基本技能;二是控制财务风险、涉税风险专业能力;三是统筹运作,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管理能力。由此可见企业需要兼具涉税事项处理技能的财务人员。另控制税负成本已成为企业又一重要管理目标。税收已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方面,因此税务知识及涉税事项能力已成为企业财务人员招聘的重要考核部分。

三、高校税收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教育、教学应立足于市场、以满足人才需求为己任。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程设计科学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够。二是课程内容混乱、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难度大,专业性不足。老师教学只能蜻蜓点水,学生浅尝辄止。三是教学实践环节非常薄弱。

四、税收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内容

1.课程系统、科学、合理的设计,系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之灵魂

首先在课程设置设计上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充分体现税收课程设计的“岗位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规律性”,同时要求课程设计遵循人类对未知事物从“认知”——“操作”——“运用”的自然规律,对课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性,递进式的开设课程。将税收课程系统的分为4个学期教学。课程时间安排要在学生基本建立会计知识框架体系之后方可进行,总体课时安排大概为200学时。4个学期的课时分配为48、48、64、36学时。这样的设计可以保障税收知识的连贯性、延续性,也方便学生知识的不断累积、沉淀。避免单一课程下,学过不用就忘的弊病。其次课程内容设计思路以实体法为基础,税务条文的落实为课程设置的核心,保障企业利益为重点。将“税法”内容与税收专业技术职称考试科目内容相联系,与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联系。一是将《税法》知识分割为税法一、税法二教学,税法一以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为重点。税法二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为重点。第二在税收实体法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税务实务》课程,并根据税收程序法进行涉税业务的实训,课时安排为64学时。课程内容以如何履行纳税义务为核心,以税务机关要求的纳税程序为依据。如此可帮助学生熟悉税收征管的法律规定,熟知税务登记、变更、注销流程,发票领购、开具、缴销流程,纳税申报、交税流程,同时还将税一、税二单个的税种横向、交叉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办税能力。第三由于学生已经具有较为扎实的税收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办税技能,则可开设《税务筹划》课程,其课程开设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税收统筹规划能力,在依法纳税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合法利益。同时还可利用外部、内部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报刊等信息渠道,引领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接触真实的涉税案例,补充完善税收知识。

2.课程仿真实训、实践,系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之关键

税收课程,其课程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实作性,因此,税务实训要税收实体法为依据,以企业主要税种的纳税业务为核心,以企业办税流程为主线。必须尽快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仿办税流程的模拟实训室,采用纳税申报软件模拟网上申报、网上纳税。其二要有能跟进最新税收政策的实训教材,对学生分行业、分经营业务实训,开设如房地产行业、制造业、流通业等行业的主要涉税经济业务的实训。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衔接,方便学生进行多税种有机联系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系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之核心

在课程设计改革的基础上,引入慕课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将知识点、法律条文转化成工作项目,学生的学习目标即是工作任务目标。对每一个具体项目,老师只作基本的讲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给定与实际工作相同的原始凭证,由学生判断该项业务是否纳税以及如何申报纳税,最终要求学生拿出根据原始凭证通过核算得出的纳税申报表,完成税务处理,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中处理流程一致。还可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或工作任务中的关键点,以慕课教学的方式予以分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还可根据税收贴近生活的特征,让学生将税收知识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得抽象的税收理论知识通俗化、实际化。

4.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系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之手段

改革教学考核办法,引入社会认证评价体系。可将课程学分考试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接轨,参加此类课程的培训及考核认证考试通过者,可以申请相关学分,免试校内相关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认证培训学校获得更多知识。

五、小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税收必然更加深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效益。本文通过对高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市场财务人才需求分析,揭示当前高校税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创新课程教学,提高税收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周鲲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方燕.大学会计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2]白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12(5)(上).

[3]顾瑞鹏.高职院校税收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宁宇.关于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税法相关课程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6).

[5]周宇霞.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税收累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J].

[6]杨则文.高职会计专业税收课程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会计之友

第三篇:高校体育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设计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也有了新的内容。其不仅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进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学生从实际出发,对拓展课程具有全新的认识。本文主要针对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进行分析,并对优化课程的对策进行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

高校体育;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课程设计

自新课改全面推行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组成的部分。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包含了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但是在很多高校体育的教学中,其往往容易将拓展课程进行忽略。主要原因还在于高校学习任务还相对紧张,如果学生将太多的精力放在体育课程上,会影响文化课的进程。但是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十分关键。

一、拓展训练课程设计概况

1.1训练课程现状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目前训练课程设计已经在逐步完善。很多高校在体育课程中,逐渐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进行劳逸结合的学习,还能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部分高校在体育课程中依旧沿用的传统的学习模式,其在训练课程设计方面的意识还较为的薄弱,其更多的是以文化课程教学为中心,让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所以,在国内高校体育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还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但是高校体育训练课程设计已经逐渐的深入人心,其在以一种稳定的趋势进行完善,让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1.2训练课程设计的意义

拓展训练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不仅有体育学、心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这些学科相互融合,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而且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的体格进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较为的贴合实际,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训练课程的了解程度。其二: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其可以利用多种场景的变换模式,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感受到独特的创作性。让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得到全面的开发。其三:训练课程设计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因为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很多课程项目都是需要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所以,在进行课程学习中,学生之间必然要相互帮助,这样在不经意间,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必然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二、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中的问题

2.1投资、训练场地还不足

在进行很多拓展项目中,很多高校依旧存在场地不足以及经费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训练场地的不足,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训练强度。例如:一些百米冲刺课程设计以及长跑等项目在训练场地不足的情况下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发挥。但是进行训练场地的扩建对于很多高校也是一个难题。虽然部分学校将操场作为训练场地,同时还改为塑胶跑道,但是其对于训练场地并没有较好的改善。其次就是投资经费的不足,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的投资上还较为基础,甚至没有将其作为投资的重点,这就必然会让教学器材出现严重的匮乏。让很多体育器材出现匮乏情况。所以,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拓展训练课程中的不足。

2.2缺乏专业师资力量

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中,并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教学。并不是高校的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而是在课程的专业设计中,其还有一定的欠缺。因为拓展训练课程在设计中,一般会表现在多个角度,有心理学以及组织学等多门学科的融合,所以这就需要不同的专业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辅导,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在体育拓展课程设计中的综合能力。

2.3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课程设计中,很多院系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谓是“百家争鸣”。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度有所偏差。例如:在很多院校,只要是上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就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学生基本上在这一堂课程上一无所获。如果是进行理论上课,部分体育老师也会让学生进行室内活动,这就让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未能学到实处。所以,让教学课程设计的合理,让体育教师对课程进行全面的教学十分关键。

三、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中的问题

3.1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挖掘

在拓展课程的设计中,其课程设计一定要合理。这也是课程设计的前提,与此同时。还要对课程进行深入的解析。例如:在进行组织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户外活动中进行组织体验。在笔者高中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曾经在每个学生面前放一个鱼钩,用这个钩去钓饮料瓶。这是对学生耐心以及决心的一种考验,在期间很多学生都败下阵来,但是也有一些学生能够较好的坚持下去。每一次的坚持都有一种美妙的成就感,很多学生都将这种思想反馈到学习生活中,从而使得学习成绩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3.2要加强对拓展训练课程的综合投资

在很多高校,其体育设施好较为陈旧,而且在拓展训练课程方面并没有较好的训练方向。甚至一些学生都没有拓展训练的意识。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所以,高校应当加强在拓展训练上的资金投入,并建立强大的拓展训练课程的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其二: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拓展课程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四、结语

高校体育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十分重要。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训练课程进行综合性设计,然后制定合理的体育训练项目,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在拓展训练课程中的综合实力。

作者:叶平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李晓婵,曲美儒.浅析拓展训练在我国学校的发展现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2)115-126

[2]王贤峰.试论我国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3)18-23

财经素养论文范文8

关键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质量

一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情况

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机构等相关领域从事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定位,特殊教育专业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兼顾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要求,加强了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学科综合交叉,力求拓宽专业口径,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按照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2008、2012、2016三次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论文设计均按照4学分设计,折合64课时。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从开办起共产生186篇论文,优秀论文6篇,优良论文36篇,合格论文144篇。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学习成果的重要支撑材料,也是各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并通过毕业论文,才能授予学士学位。可见,毕业论文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选题是写作毕业论文的开端,是完成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形成论文的起始环节,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就是根据特殊教育专业的要求,在特殊教育研究领域内,确定研究项目、明晰研究问题的过程。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历届毕业论文选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对毕业论文选题按照选题领域、难度、可行性、创新型和应用型等维度展开研究。在选题领域方面,把特殊教育作为综合领域进行选题的有39篇,占论文总数的21%,主要涉及地区、县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涉及师资、资源配置、政策支持、医教结合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分类进行选题的28篇,占论文总数的15%;按照体育专项来划分,教育管理突出体育特色和项目的37篇,占论文总数20%,做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训练方案的49篇,占论文总数26%。可以看出,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突出体育特色和课程设计特色。在选题难度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和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巡视诊断的要求,在抽取论文时,将难度分为:较大、合适和容易。难度较大指的是超出了本科生的学习能力,本人无法完成的选题,容易的是选题的理论水准没有达到专业课上课基本要求的标准。特殊教育专业本科论文选题较难的达到33篇,适中的占到26篇,容易的18篇。在可行性方面,在论文选题中,论文在范围和研究对象中,是不是能支持研究的主题,研究对象选择是不是能够满足研究条件,在抽样80篇文章选题中论文选题可行性较高34篇,一般27篇,较差8篇,无法判断1篇。在创新性方面,随着创新教育进课堂活动的深入,创新型选题在特殊教育专业中也越来越多,学校也出台了创业创新活动替代毕业论文的相关政策。在七届学生中,有两位同学运用此项政策完成了毕业论文,获得了学位。在抽样80篇文章选题的创新性较高的20篇,一般9篇,创新性不强的20篇,无法判断的31篇。在应用性方面,按照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作为应用型论文选题,应该和自己实习、甚至就业结合起来: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机构等相关领域从事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抽样80篇文章选题中,应用型较强的13篇,一般的38篇,较差11篇。

二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在选题领域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要求必须符合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要求,因此,特殊教育对象中残疾儿童、问题儿童和超常儿童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都可以作为选题,但是正是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学生在选题过程中,特别是和自己专项结合过程中,突破了这个限制,在37篇和专项结合的论文中,3个选题和特殊教育专业结合不紧,属于问题选题。在选题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西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本科毕业论文的领域范围尽可能和自己的就业和实习领域一致,一般只能探讨一个问题,写作过程要求论点正确、论证严密、结论自然,如果选择两个和两个以上问题,本科生就驾驭不了,由于范围过大而造成难度加大。例如,2010届:聋生进行早期职业规划教育的分析与建议、我国特殊教育经费的管理现状与筹措;2011届: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舞蹈心理治疗的研究策略、论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与社会关注度之关系;2012届:自闭症儿童的情商教育;2014届:8-10岁中度听障儿童体育游戏教学的设计及研究;2015届:感统训练对7-8岁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康复效果研究、小学三年级班干部对听障儿童自信心培养的个案研究;2016届:农村轻度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探索研究、心理训练对散打专业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发展的研究;2017届:网球球感和手感训练内容及其方法、绍兴市聋哑学校学生对体育课需求及其教学设计研究。在选题可行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行性是指完成论文题目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主要是作者的基本知识和素养能不能完成本题目。客观条件是除去主观条件以外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范围和领域、特殊教育对象作为论文研究对象时的稳定性和符合性,实验条件和实验控制水平,资料的前沿性和经费的保障条件等等,有些同学的选题有着强烈的特殊教育情节,选题也很高大上,但是不具备研究的客观条件,造成论文无法完成。在论文创新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性是指首次出现或者具备新颖性的特点,创新性是学生论文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识记和背诵,较少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造成7届论文186篇中,和往届题目高度相似且没有创新的题目13篇,有2013届学生选题和往届同学雷同。在选题应用型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用型指所选择的论文题目是当前特殊教育领域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况且是运用自己理论能够解决的问题,是自己所学理论在现实中中的应用。但是在7届论文中有17篇没有对毕业论文题目研究的历史沿革和国内外现状进行调查,轻易确定选题,导致选题缺乏必要的应用型。如果盲目地选择已经被理论与实践所检验形成定论的论题和一些既无现实需要又无理论深化价值的论题,在论文写作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决定了论文质量的低下。

三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原因

首先,招生规模增长过快学生太多,资源配置跟不上是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的社会原因。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是西北地区设立最早的特殊教育专业,但是自从2006年开始举办以来师资问题始终是瓶颈问题,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和一线特殊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太少,一直没有达到合理的师生比。加上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专业教研室,和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等原因影响了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其次,实验和实习条件有限是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的客观原因。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共用评估诊断实验室,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论文的要求,申请的感统训练室、行为观察室等试验实习场所因空间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加上试验耗材控制严格,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以实验为主的论文选题不可能完场。最后,学生写作论文的态度问题是论文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学生对论文写作上存在着很大的认知偏差。个别学生认为反正往届学生都毕业了,到我们这一级肯定能毕业,老师不会难为他们,对选题这一环节不够重视,根据自己对本专业某一问题的感性的粗浅认识,不经过周密的资料查阅和分析,就轻易定题,所定的选题自然也就存在很多问题。

四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路径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度,毕业论文是本科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要制定从形式到内容的规范,要强化过程性管理,明确指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度。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应当对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高度负责,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要经常沟通,引导学生在适当的领域选择和自己能力匹配的论文选题,建立命题审查制度,让不合适的选题及时更正。第二,加强毕业论文指导的有效性。西安体育学院十分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每年组织和举办多种形式的毕业论文工作会议,重点讨论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要求。特别是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考虑到毕业生在就业和考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提前做好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尽早为学生安排指导教师。为了引导教师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和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能够理解和熟悉研究课题,为毕业论文的实验研究做理论准备。第二,控制每位教师的毕业生人数。目前,高校教师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势必对毕业论文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西安体育学院加快了教师队伍建设步伐,严格控制了每位教师的毕业生人数。第三,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近年来,西安体育学院加强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教师研究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先后和西安启智学校、西安市盲哑学校、西安市聋哑学校建立实习基地。第四,重视学生兴趣,根据学生兴趣学则论文题目。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课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兴趣。此外,在选择主题时,学生应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方向,因为如果没有兴趣,写作就没有主动性。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在某些课程中,或者他们在课程内容的发展方面有了新的发现,或者他们对课程内容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有独特的见解。然后根据选题的原则和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最后通过系统归纳和分析,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体现专业特色;为培养专门人才,西安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开设了多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所提供的课程是不同的。这些方向包括视力障碍儿童教育、听力障碍儿童教育、智力障碍教育、自闭症儿童教育等方向,这些方向的设立,为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提供了明确的边界和范围。总之、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是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学生选题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引导是关键,学生的态度是关键,学校的条件和制度是做好选题的保障。只有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才能完成稿质量的毕业论文选题。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

[2]《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涵[2018]8号).

[3]孔翠英.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财经类毕业论文质量的作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21(04):56-60+96.

[4]姜东,倪晓宇,熊立奇,等.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的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04):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