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学论文范例

生物力学论文

生物力学论文范文1

1.典型性.

虽然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给出的案例是个别案例,但是这个案例中蕴含着这一类案例的共性,通过对这一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类事物中存在的共性,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对类似事物的分析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生物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不能随意选择,要选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选择的案例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消极的.

2.针对性.

生物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案例,对待初一的学生要选择难度较小的案例,对待初三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大一点的案例.

3.实效性.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生物教师在应用之前,就必须对案例教学应用要实现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根据规划进行,尽可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使案例教学目标成功实现.

4.科学性.

教师选择的案例要是科学、真实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信息汇集,但这些信息有真有假,教师在选择过程中,要重视选择案例的真实性.其五,教育性.生物学习中教学案例法的应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重视发挥案例的教育作用,尽量选择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积极作用的案例.

二、案例教案的编写

1.去粗取精,突出重点

生物教学案例首先要突出主题,教师在编写案例时,需要将实例进行适当的加工,围绕教学目标,将案例中与教学无关的部分剔除,使之简化与细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使之与教学要求相符合,并把其中关键性的细节描述清楚,突出重点.例如,在编写“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这一课的案例时,由于相关案例众多,就需要教师围绕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这个重点将案例素材进行简化与细化.

2.合理整合,提高效率

不同的案例有其侧重点,因此,在生物案例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各种零散的案例进行合理的整合,使之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环境污染的现状的实例与各种保护环境措施的实例进行整合,使学生对全球环境污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生活中各种保护环境的方法,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1.展示案例,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纸质、口头叙述、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案例,在展示的案例之后,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调动多个感觉器官来阅读案例,在学生阅读了案例之后,教师从中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从中提出问题或者教师通过自己的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生物知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2.分析、讨论生物案例

教师在给出生物案例之后,要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本案例,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哪些类似的生物知识,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选取其中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下面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鼓励那些不积极参与或者不敢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个人分析,先让学生做好个人准备,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的方式最好是在容易的案例中进行,对于较难的案例分析,最好是小组合作探究买也可以是个人准备,然后再在小组中交流,尽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小组的一起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找到分析案例的规律与方法,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和评价案例

在通过个人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了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之后,生物教师还要重视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环节,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环节可分为三个方面:对案例本身的总结与评价、对学生讨论过程的总结与评价、对案例中包含的生物知识进行总结与评价.在总结与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学生言语中的亮点,并给与表扬,对其中的不足之处给予纠正意见,学生总结与评价完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言论给予指正与补充,并将学生的言论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与评价,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

生物力学论文范文2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对未知世界的积极探究与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传统教学时,师生处于教与学的对立面上,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传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不对等的,没有师生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是在对教师的畏惧与恐慌下展开的消极认知行为。长此以往,学生不想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是一味地接受,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的火花湮没。要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就必须要建立和谐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愉悦而民主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与动机,实现学生快乐而主动的探究。在平时,教师要俯下身来,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展开平等对话,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规律以及兴趣爱好等,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与心理动态,与学生交朋友,展开心与心的对话,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近,自然可以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言,体现教学的民主性,营造创新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敢于在自主探究中将产生的不同见解与看法发表出来,才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展现学生的个性,这样的探究活动才能有深度,取得成功。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推动着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探究。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富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带入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可能。

1.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探究的动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来提出趣味性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如收集生物学家的真理发现过程中的小插曲来引出问题,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提出的枯燥性,更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2.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探究是建立在学生主体思考的基础之上,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教师要善于创设富有开放性的问题,以将学生从教材的固定模式中解脱出来,引导展开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与思维,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性地运用,这样更能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探究的广度,更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成为探究的主人,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

3.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通过疑惑陷阱来引发学生的不同观点与见解,并就此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碰撞出创新与思维的火花,这样才能让学生透过表象达到对知识本质性理解,规律性认知。

三、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习生物的重要手段,是探索未知的研究方法。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剥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权利,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与定理,提高学生实验技能,还要重视学生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引导学生以实验为手段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走进生物殿堂。教师要由重结果转为重过程,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实验。要突出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主体性,教师不要做过多干涉,而是要以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身份来引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提出各种猜想,并依此来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中不断验证,通过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来完成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全程参与到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中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第一手感性资料,利于学生上升为理性认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实施多元激励性评价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非常需要来自他人的肯定与鼓励。因此,教师要实施多元激励性评价机制,不能单纯地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而是要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等。当学生基于自身基础有进步时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与鼓励,当学生失败甚至是退步时,也不因此而盲目地否定学生,而是要坚信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取得成功,教师要运用适度适量的批评来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并运用语言激励、情感激励等手段给予学生巨大的精神鼓励与心理支持,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以更大的探究热情参与到生物教学中来。

五、结语

生物力学论文范文3

自主的学习能力就是学生开始主动地去尝试着学习新的知识,这主要是靠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根据自己的思考,形成的一种能力.学生只要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会表现出很强的上进心和探究精神.高中物理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要求下,教师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抛弃传统的旧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新.物理是一门比较接近实际的自然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放在生活当中,学会自主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二、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兴趣的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学生要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主动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品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自主学习就是一种乐知的学习过程.学生主动要求去学习,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创造适合课堂教学的情境,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思想动机,让学生在教学情境当中,发现自己感兴趣好奇的问题,并产生解答问题、解除疑惑的动力.这样教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外,也要时刻记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合理地制定教学的目标,要将教学目标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讲“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教师要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电源电动势及电路的路端电压的不同测量方法.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要准备几个电源和不同的闭合电路,尽可能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动手操作来理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才是真正将自主学习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四、勇于创新,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个人掌控课堂的一切,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很少会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课堂上的配角,在学生的心目中,自己的学习就是为了教师而学的.又因为高中生的心理原因,有时,教师越是要求他们学习,他们就越是不想去学习,教师越是想让他们认真完成任务,他们就越是应付性地做一些工作.这样的教学是很难取得想象中的教学效果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旁边做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热爱学习,并以学习知识、获得知识为自己的乐趣.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尝试着去做课堂的主人,从而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的心理,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非常重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的同时,将知识贯穿到其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然后学生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师的引导,去发现实验中的规律,再将自己的理解和课本上的总结进行比对,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教学,学生就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认识物理学科中的一些思想和规律,学习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五、结语

生物力学论文范文4

科学探究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其特点是采用有秩序的和可重复的过程;简化调查研究对象的规模和形式;运用逻辑框架作解释和预测。其目的在于发现并描述物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探究的操作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括、表达、运用及其它活动。科学探究在本质上是用来解决自然领域或科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追求知识的确凿性。科学探究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共七个方面。而科学探究能力就是指这七个方面的能力。如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能力就是指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重要性。初中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包括以上七个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不断改革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意义主要在于将探究方法引入课堂,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思想观念,体验科学探究乐趣,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在物理科学的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个过称是一个重过程、重收集数据,而非计算的能力培养的过程。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本身也会提出很多问题。这种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同时会出现以下问题:有的教师因回答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导致被学生“牵着走”,不知如何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探究活动的核心;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从而采用置之不理的态度;有的教师对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懂得如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来逐步发展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来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在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探讨。

3.1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逐步改革,教育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要求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改变以往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要向重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变,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掌握了科学知识,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进步。教学是“教”与“学”两个方面。老师和学生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体,所以他们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树立新型师生观,教师不能把自己当做绝对的权威,要让学生绝对服从,这样很容易把教师和学生对立起来,不利课堂教学的开展,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要敢于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从而主动积极的去探究、去实践。例如:在学惯性时提出“生活中那些方面存在着惯性原理?”,在学摩擦力时提出“说说你身边存在的摩擦力”,这些开放式的问题,需要学生多体验生活,多观察生活,并能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中抽象出一些物理原理。而不是这些问题全部由教师们自己“唱了主角”,而学生则成了“观众”。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培养出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

3.2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3.2.1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注意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情感丰富、极具个性、易于激发人们想象力和探究能力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但传统的教学注重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技巧的学习,而缺乏对物理过程和各种物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对科学的热爱。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物理学显得呆板和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实验等方法来刺激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课本中理论抽象的知识、问题还原为鲜活的现实生活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凸透镜成像”这一节中,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弄一个凸透镜,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带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在摩擦力学习中,让学生通过骑自行车自己体会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让学生亲自到日常生活中探索和实践,唤醒学生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2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对于抽象的概念、原理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动画模拟现实过程,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如在讲重力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演示跳伞员在空中降落,苹果从树上落下等自然想象,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3.2.3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注意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

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理想之后一种自信的状态和一种满足的感觉。它能使学生产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也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一种方法。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当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时,教师给予表扬;当学生不敢发言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委婉指出错误,并肯定其成绩。

3.3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3.1从自然现象中提问

物理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从自然现象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如在学习比热容时,可以先讲述自然现象:夏天小刘和小董到海滩去玩,白天他们光脚走在沙滩上,觉得烫脚,所以他们到海里游泳,觉得海水很凉;而到晚上他们发现沙滩变凉了而海水却很暖和。根据这一现象学生提出:为什么白天海水温度低而沙子温度高?晚上海水温度高而沙子温度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指出白天变热是吸热引起的,晚上变凉是放热引起的。这时学生又提出:白天都是在吸热,为什么沙子的温度比海水的温度高?晚上都是在放热,为什么沙子温度比海水温度低?从而引出比热容。这样步步引导学生在一个个连续问题中进行科学探究。

3.3.2从生活实践中提问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情感丰富、极具个性、易于激发人们想象力和探究能力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从生活实践中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地把学到的物理知识与亲身体验到的事物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如为什么赛跑中裁判不以听到枪声计时?为什么百米运动员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等。从生活实践中提问,让学生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实践中蕴藏的物理道理,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3.3从物理实验中提问

物理实验中隐含着许多实验现象可以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于现象明显的实验进行引导。如在研究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提出:电流越大产生热量越多。这时教师选择电炉子做实验,学生已经知道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大,通过试验学生观察到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而电炉丝热得发红。从而学生提出: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提问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加以合理的引导,使其一步步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生物力学论文范文5

高中生物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生物学知识,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应具有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教材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在课堂中,教师要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才能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要能和学生交上朋友,说上知心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不能与学生之间产生巨大的隔阂。学生不反感老师,才会对于上课感兴趣,才会乐于接受老师讲授的问题,变得乐于思考,积极发言。学生主动性提高了,才能更好得理解和学习知识,课堂教学水平自然而然的也就提高了。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2探究式教学其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其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规律。这个是要从跟本上改变学习的方式,提倡“主动、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这种科学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传统的抽象理论的理解转变为从直观现象观察入手的“实验—归纳”式学习。其中心是重在“做”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现代思维科学证明:思考需要问题来诱导,这种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产生疑问,主动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发现了问题,就会主动的思考。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指导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传统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对于教学环境的创设,需要老师创造多种多样的活动,给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谜题,就像迷宫一样,吸引学生往里走,引导学生去寻找正确的方案,通过对问题综合分析,找到最终的答案。同时,老师还要教会学生做实验必备的各种技能,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整理数据分析资料,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好这种教学方法。因为,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3增设生物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内容,弥补探究式教学需时较长

生物力学论文范文6

1.高中物理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阅读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间接手段,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钻研教材的能力,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粗读,能够找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重点和难点.

2.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敢于放心让学生去做实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源于观察力,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规律和现象的一门学科,所以细致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主动展开想象,分析其内在的问题,并尝试让学生动手试一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定要注意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精心备课,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措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条件允许,高中物理教师要加强实践性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2.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学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基础知识,这是根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关键.只有基础与创新思维并重,才能让学生建立起正确而牢固的观点,了解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以致用.

3.高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知识的比较时

要加强学生对于知识间的联系,哪怕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这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研究问题的理解,也能使知识产生纵横的联系,从而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测定液体的密度”时,可以用密度工具进行直接测定,也可以根据其定义进行测定,还可以利用浮力和压强的知识进行测定,等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不拘一格地进行分析.

4.高中物理教师要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过程的分析,再到实验报告的完成,在每一步的思维活动中,教师都要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高中物理教师要教给学生创新型的学习方法.

在情境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要把创新型的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在少量的时间里尽量多地阅读课本,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分析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以致用,通过已知来找到未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思考,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走出思维误区,进行多元化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从一方面转移到多方面来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一题多解,或者多题一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要加强求实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能够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环境,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善于创新的方向.教师应通过课外活动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思维都能够按照一定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概括,并且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让学生表现出思维的广阔性与独创性.再加上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进行多种多样的成果展示,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提供很多可能,教师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生物力学论文范文7

在平时的教学中,生物教师要在课堂中,善于发现这些具体创新能力的学生,一旦发现,就要将其列为生物中的探究者,进行重点培养,比如可以多让其参与生物活动,多让他设计一些生物实验,跟着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思考,勤于做实验等,多参与一些有关生物科技制作方面的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学生对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有着很强的新鲜感。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向着探究的方向发展。对知识的渴求是人获得知识的动力,没有好奇心,学生就对知识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在课上经常会有学生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在讲“生物的进化”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特别是说到有关鸡的祖先的问题的时候,标准答案是原生野鸡,有的学生会问:“原鸡的祖先是什么?”介绍“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时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我的上眼皮是一个单、一个双?”……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都不应该给予否定的答案,而是要引发全体学生的思考,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内容。

三、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新能力,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要想使得学生这种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须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会创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平时的生物知识的学习中,还要刻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这两种思维的培养,能够不断开发学生的拓展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这和以往的教学方式有着不少的相同点,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要不断渗透给学生这种区别,增强学生的关注,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在习题的练习中,教师应该多寻找一些能够一题多解的练习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大,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对知识内容的扩展有了很高的提升空间。

四、在生物实验中进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思维能力的本质,都基于生物世界的本身。学生的智力发展,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逐渐演变而来。人的活动能力对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下的生物学科,同现代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并主动在实验中获得知识,有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想到很多与自身的想法相联系的很多内容。这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帮助学生扩展生物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获得更多的探索实践,最后,能够自己主动设计生物实验,探究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制作心中所想的一些生物模型。比如说,留心平时在生活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并做成标本,保存下来。学生的独立能力的加强,对日后自身的创造能力,也将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会自主的去寻找探究。比如,液氮环境下冻死的鱼,如果放到水里还能复活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奇迹,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好奇心,一探究竟。

五、结语

生物力学论文范文8

一、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我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不但应该逐渐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式的教育,而且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发挥他们的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将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要求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将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向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学会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处于引导地位,让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例如,在讲“声速与光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雷雨天的情形,是先见闪电,还是先听到打雷?在讲“反射与折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水中的倒影和立在水杯里的筷子;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与自然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物理的妙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自然的未知还保持着好奇心.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对物理的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与支撑,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与意愿.物理知识的学习,因为具有一定的抽象而显得十分枯燥.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略显复杂困难,因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并将课外知识引入到课堂学习中,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三、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对一门科学的认知与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而提高初中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探究能力.物理现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指引学生去观察生活与自然界中的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释这些问题时,主动求助于物理知识.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应合理引导,带领学生发现问题的实质.对于一个科学问题探索,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将问题分析透彻.逻辑思维能力是理科学习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对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从问题的发现到分析研究再到调查与实验验证得到最后的结论,都要求相应逻辑性与科学合理性.在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时,不能毫无目的性、无针对性地原地打转,将时间耗费了,而没有掌握到问题的实质,得不到真正的收获.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技巧地引导,带领他们深入问题的核心与本质,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物理带来的成就感.

四、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大多数自然科学的基础,很多物理知识点一时难以让还未入门的初中生理解,因而需要教师演示实验.例如,在讲“电磁感应”时,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然后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或者安排时间组织学生有目的性、有方向性地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演示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更加直观生动,可让全体学生同时体验到实验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无法进一步地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因而常需要教师安排一定的实验课程,进行分组实验,探索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分组实验中,能够创设一种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加强团队协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物理学习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才能取得成效,因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点之一.在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到物理研究中的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物理现象与应用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逻辑性,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作者:徐泽兵 单位: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新洋港实验学校

第二篇

一、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

1.抽象化

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对高中物理的态度是觉得难学难懂.对学生来说,高中物理与初中所接触的物理知识跨度很大.在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物理知识是比较具体化的、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甚至有些初中物理知识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如“融化”、“升华”、“凝华”等基本概念,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完全可以使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例子,进而让学生不仅理解得快,而且容易记忆.但是,高中物理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讲解起来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如高一物理学中的“向心力”、“加速度”、“电磁”等概念,它们都是特别抽象化的概念.

2.公式化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式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是难点.例如,初中物理中的公式,无非就是关于压强的计算,电学中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之间的换算,也有关于重力的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等的计算,公式比较少,而且各个板块中公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容易记忆.但是,高中物理中的公式特别多,就“物体运动”这一个知识点来说,就有线速度运算公式、角速度运算公式、加速度运算公式.此外,还有周期与频率、角速度与转速等抽象概念公式.学生记忆困难,而且容易混淆.

3.细微化

与初中物理知识相比,高中物理所学的知识特别细微,或者可以说,高中物理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初中物理大多学的是宏观的、比较大范围的概念知识,如可划分成为“力学”、“电学”、“光学”等几个板块,只涉及每个板块中表层的知识.而高中物理则不同,就单单在“力学”这个板块中的重力这一个知识面上,就需要学得很细,如重力的计算、重心,还有与重力有所联系的万有引力、摩擦力等,都要学到,并且还要深入学习.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措施

1.完整而系统的基础知识

有些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上,往往有“听得懂,但不会解题”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关键.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是建立在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和必备技能,并且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对基础的物理学知识牢固掌握之上的.第一,在对基础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讲授的时候,教师要引入概念图的理念,引导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构架图,每学一个知识点就把它嵌在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让每一物理学概念都能联结在一起,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学到的都是零碎的知识,而且在对其进行运用的时候,也较容易提取.第二,在基础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主动地化抽象概念为具体的例子,尽量通过比较形象的实例把抽象的概念再现到学生的面前,使物理学的知识不再那么枯燥,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能够让记忆持续更久

在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讲授中,不能单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记忆.对于有些抽象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或许要比教师讲授来的更直接、更清晰,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其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的形式来探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实验和探索找到其中的规律,而且这种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记忆,会更加持久.

3.培养有效的解题策略

解题是一个在有相当牢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对题目进行理解和解答的过程,其中除了不可缺少的扎实且牢固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解题策略.解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的.这种策略,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在大量做题之后总结探索,这种方式所得到的策略往往最适合学生自己,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实践周期比较长,而且学生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经验不足或者是积累不够等原因而误入歧途.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可选取另一种方式,即教师的引导和传授.教师可以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一些典型题目的解题策略,并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属于他们自己的解题方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