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媒体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财经媒体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财经媒体论文

经济学期刊微信公众号栏目品牌价值

一、前言

“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学期刊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7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经济学专业期刊共有1826种。这些期刊作为汇集中国经济学研究创新成果的平台,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上具有重要地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逐步利用多元化渠道获取信息,而且日益偏好于使用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订户流失、读者减少、广告投放锐减等窘境。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在这一转型大潮中,经济学期刊如果不思进取,拒绝变革,则恐怕不能独善其身。现实中,一些经济学期刊开始推出微信公众号,以应对挑战,谋求更好生存和发展。微信等新媒体运营方式对期刊的出版品牌塑造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并不是简单地将纸质期刊的内容平移到微信程序中,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具体的实现方式。微信公众号是平台,而栏目是平台的基本要素。经济学期刊微信号公众号栏目具有重要的品牌价值。充分挖掘并实现微信公众号栏目的品牌价值,对于经济学期刊获得稳定的移动互联网流量、不断提升用户忠诚度意义重大。而经济学期刊微信号公众号栏目的品牌价值,需要完善的机制来保障和实现。

二、经济学期刊微信公众号栏目品牌价值的内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传播领域的普及,读者阅读和作者使用经济学期刊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和作者更多使用移动终端获取信息,而经济学期刊目前在移动终端上只能为读者和作者提供单篇的论文(或其他单独要素)。这导致读者和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只见论文,不见期刊”。经济学期刊事实上已经“碎片化”为若干篇论文的松散集合。经济学期刊的碎片化,导致形成于纸质媒体的期刊整体品牌效应的弱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期刊已经发现这一趋势,并且推出并运行微信公众号,纸质期刊的品牌效应已经更多“迁移”到微信公众号上来。而微信公众号中的栏目,是单篇论文到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中间形态或者说板块,同样具有内涵丰富的品牌价值。

(一)“文在刊前推送”的品牌时间价值

经济学期刊微信公众号栏目的品牌时间价值体现在,相关内容/要素(经济学期刊微信公众号栏目的内容/要素不仅包括文章,也包括学术信息、视频、图像、数据包等)能够快速传递到读者/订户,大幅度节省读者/订户获取信息的等待时间。经济学期刊微信公众号栏目可以实现内容/要素的“及时”甚至是“即时”推送。纸质期刊中的栏目,一般需要至少两篇主题相近的稿件通过终审,经过编辑加工后,以印刷品的方式与期刊同时呈现。这一过程与期刊整体的编辑校对、出版发行流程是一致的。而微信公众号栏目构成要素的数量和形式具有灵活性,不必等待两篇选题类似的文章(或者两种关联的要素)搭配,只要一篇论文(一种要素)经过审定和编辑、校对,即可推出。而且,优质内容可以高优先级呈现和传播,例如《经济研究》微信公众号的“工作论文”栏目。经济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凭借栏目内容/要素的推送,可以打破纸质期刊“按照周期出版”的固有模式,摆脱期刊整体出版时间的约束,实现内容在期刊整体形式完成之前即向读者/订户传播。当然栏目的内容/要素推送的时间间隔固定,或者说周期性强,更能体现微信公众号的“期刊”特色。对于经济学期刊而言,内容从编者创造到读者/订户接收的时间间隔越短,品牌价值越高。运用微信公众号栏目的方式,经济学期刊“文在刊前推送”得以实现。这大幅度提升了经济学期刊微信公众号栏目的品牌时间价值。

(二)“构建搭配关系”的品牌话题价值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

媒体融合的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06年之后,我国的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并具有一定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衰落已成不争的事实。为了摆脱困境,传统媒体业终于放下了权威的架子,开始探索转型的路子。然而,假转型、乱转型的现象随处可见,有的传统媒体即使真转型,也常常以失败告终。互联网不相信眼泪,传统媒体如果不弄明白要朝哪个方向转型,很难实现自我救赎和后续发力。长此以往,即使是金字招牌也只能成为墓志铭。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业界因此将这一年称为中国的媒体融合元年。媒体融合为传统学术期刊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提高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速度,增加学术期刊信息的渠道,扩大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增加学术研究成果的获取途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面对一条新的起跑线,传统学术期刊抓住媒体融合的窗口期,通过加强跨媒体融合,探索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手机终端、纸媒与微媒体等多种媒体融合方式,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趟出了不同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

1.刊网融合模式

刊网融合是近年来学术期刊界研究与实践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学术期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目前形成了三种刊网融合的模式。第一,合作模式。学术期刊与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期刊数据库合作,利用这些数据库的技术优势、资源聚合功能和市场占有率,间接实现刊物的数字化。这种模式只需与数据库平台签订相关协议,即可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与网络传播。这就回避了传统学术期刊缺乏网络技术人才的劣势,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运营和管理的成本,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第二,自建网站模式。学术期刊主动创建和运营网站,自己管理,自行,努力实现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社科学术期刊独立建网站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学者在线”、浙江大学学报网站、新华文摘网、上海大学期刊社网站、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期刊网等。科技类期刊自建网站的较多,这些网站主要的技术支持方为西安三才科技、北京勤云软件、北京玛格泰克、中国知网等。第三,联盟模式。联盟模式是由业内公认的品牌期刊牵头,创建同行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比如《中国激光》牵头创建的中国光学期刊网,2004年正式上线,“它集中了国内光学期刊论文最为全面的数据,发表速度快于任何一个平台,检索功能、二次挖掘功能都实现了人性化设计,并初步实现了文献数据一次制作、多次的预期。不仅能在电脑上使用,同时也能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这个平台的平均排名约为全球网站前6万位,进入全球网站排名的前1%,是全球文献浏览和下载量最大的光学专业网站。”[1]此外,还有中国地学期刊网,其汇集了235种科技期刊,涉及40余家主管单位、110家主办单位,是以专业平台带动期刊汇聚的典范。 

2.开放存取模式

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原指图书馆领域的“开架借阅”,后被赋予新的内涵,即在互联网环境中以自由、开放、共享和免费方式获取并利用学术信息的一种出版、交流模式。国内OA期刊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特别是自科类期刊的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早在2010年,186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就有461种在自建网站上实现了OA出版,可让用户免费浏览期刊全文,加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首席医学网、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平台实现OA出版的期刊,据保守统计,中国OA期刊的总数接近1000种,约占中国期刊总数的10%[2]。有学者将实现OA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归纳为三大类11种具体模型。第一类为传统印刷期刊+后印本存档模式,具体包括个人主页开放存取、个人博客开放存取、网络集成开放存取和电子印本开放存取仓储4种模型。第二类为混合型OA期刊模式,包括双重模式开放存取、延迟开放存取、部分开放存取、开放存取索引4种模型。第三类为创建型OA期刊模式,包括基于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受资助的开放存取和多元融资模式的开放存取期刊3种模型[3]。中国社科类期刊的OA出版远逊色于自科类,但仍呈现增长趋势。有学者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535种来源期刊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8月,其中73种期刊实现了OA出版,占总数的13.6%[4]。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533种来源期刊,有120种期刊实现了OA出版,占总数的22.5%。尽管社科类OA期刊还存在地区和学科分布不均、上网时滞严重、全文回溯时间有限等不足之处,但开放存取已经成为获得学术信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3.微信公众号出版模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应用软件。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开启了个人、企业或组织通过公众平台面向特定群体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和图文消息的模式,实现了个人、企业或组织与目标用户全方位沟通互动的变革。根据腾讯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17年9月30日,微信用户达到9.8亿,日发送的消息数约为380亿条,月活跃公众号为350万个,月活跃公众号关注用户数为7.97亿。“微信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推送平台,更是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和数字出版模式”[5]。随着微信的风靡,专家和学者对其有过很多阐述,比如微信内容传播就有十大特征:第一,内容自由度高;第二,受众黏度强;第三,多媒体传播;第四,系统开放免费;第五,传播互动及时;第六,阅读可选择性强;第七,受众可辨认度高;第八,碎片化内容过多;第九,垃圾信息泛滥;第十,安全性脆弱[6]。目前,微信公众号在学术期刊领域已经得到普及应用,许多期刊开始与腾讯合作,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信息揭橥、内容、优先出版、稿件查询、在线投稿、审稿、编辑加工、读者关系维护等方式来扩大手机读者群,拓展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截至2015年5月30日,1200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简称CSCD)期刊,共有283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占全部期刊的23.6%,且比例在不断递增。”[7]在学术期刊与微信的媒体融合过程中,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结构相对完善,服务比较有序。《中国激光》《中华医学杂志》等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更是凭借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得到专家点赞。2014年11月,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148种学术刊群,推出“壹学者”微信学术平台,提供“壹阅读”“壹科研”“壹社交”“壹传播”的一站式服务,可谓独树一帜。“壹学者”微信学术平台有几个主要功能,一是实时推送学科资讯,二是建立学者交互空间,三是提供各类科研服务,四是扩大科研传播渠道,比如可以查看周边会议、沙龙信息,快速结识参会学者。“‘壹学者’坚持用户价值导向,着力于满足用户社交与传播需求,打造‘内容’+‘工具’+‘社交’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架构,并开展了丰富的用户运营探索,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学术生态系统”[8]。

阅读全文

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改革路径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传统学报出版带来了挑战,更带来无限发展的机遇。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及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提高学报编辑自身素养、优化选题及加快数字出版标准化进程等方面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数字出版;优化选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其中给学报出版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了提高效率、扩大影响力、精细化管理及高校和读者之间动态、即时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无限的可能性。本研究在阐述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基础上,就目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扩大高校对外宣传与增进学术交流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入手,加大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强化实践导向方面进行研究,并且从提高学报编辑在大数据时代自身素养及数据知识;优化选题;加快数字出版标准化进程等方面提出相应改革意见。

一、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

高校学报隶属于高校,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综合性学术类科技期刊,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为导向的基础上,依托本校学科、科研优势,刊发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学术论文。高校学报不仅承担着学校的学术创新,科研交流,还承担着本校的教育教学、培养人才、学科建设、增进学校的对外交流及扩大本校在国内外高校同行中的综合影响力等方面的服务。服从学校发展的大局部署永远是高校学报工作的出发点和着重点。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通知的第二条[1]中对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以及办刊定位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高等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教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因此,高校教育者可以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又可以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在无形的日常教学中收到以科研促教学的效果。同样的道理,高校教育者还可以将日常与学生互动教学中已取得的教学案例总结、归纳、思考后,提炼出创新性的教学科研新观点,再加以科学的论证,形成成熟的论文或科研项目,就达到了教学带动科研的作用。而学报在这个“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为二者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基础,是其他部门所无法替代的。

二、高校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阅读全文

论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转变教学理念,因时因人构筑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地处西部的一所财经类大学,中文专业的比较文学课程从2008年开设以来,一直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授课,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经历了从必修课到选修课的变更,课时安排为32学时,周学时2学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不好学,理由是比较文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庞杂,让他们感觉既不像纯理论课程如文学理论课,又不像文学史课程。鉴于课程学时少、学理性强、学生学习困难这一情况,笔者首先在课程内容上进行调整,不再对教材内容按照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的顺序进行面面俱到的讲授,而是侧重于普及学理知识,有选择性地以专题形式来组织教学,例如分为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概述、研究类型介绍、中西文学比较经典案例赏析等。因为学生并非专攻比较文学的研究者,所以只要能让他们建立起对已学的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文学现象和形成比较的意识,即意味着做到了让学生学有所获。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利用专题来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始终强调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只有厘清了基本概念,才能建立对该学科的理论认识。例如,在梳理学科发展脉络时,“比较”就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立足相应的阅读文献,调动学生探寻不同理论家围绕“比较”所进行争论的意义,探讨“文学比较”和“比较文学”的区别,这就为学生正确地理解比较文学之“比较”的独特含义奠定了基础。但仅拘泥于基本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适时将当前的学术动态带入课堂,这也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放性所决定的。恰如陈惇先生所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但是,教学如果在理论上兜圈子,必然把一门生动的课程讲得死气沉沉,索然无味。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打开过去未能注意的天地,解决了未能解决的问题。新的学术领域、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是本学科的特长。”事实上,比较文学学科从19世纪末建立开始,就一直处于不断的争论之中,而这也为其发展、创新奠定了基础。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女性主义思潮、后殖民主义理论、文化研究等冲击和影响下,关于比较文学学科是否死亡在中外学界都引起极大争论,为此,适时将最新的学术动态引入课堂,不断更新课程知识,对于学生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模式上的改革: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注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这种信息的“单向传递”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也只能依靠期末考试的分数来判定。鉴于比较文学的学理性和专业性较强,如果仍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很有可能将比较文学课程变成死气沉沉的理论课。为此,在教学模式上笔者采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力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正如诸多教改成果所示,课堂讨论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从地位,让学生从单纯地听课变成主动参与课程。但课堂讨论必须有的放矢,且教师在组织讨论时应该合理设计问题并把控好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师生互动又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目的。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教学,既可以避免学生对理论感到“空而玄”,又能通过例证印证学理阐释,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并吃透艰深的学理知识。举例来说,针对课程教学内容以专题讲授形式来呈现,笔者为每个专题选择了两到三篇中英文阅读文献作为典型案例,每篇文献皆提出三个问题供学生在课后阅读时回答。根据阅读文献的难易程度,笔者或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协作完成,或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口头汇报。在听取学生汇报后,教师应该给予点评,形成自由的师生互动的讨论氛围。比方说,在讲授比较文学研究类型专题时,对于法国学派提出的影响研究,由于涉及史料考证、翻译、传播等多种学科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为此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两篇学术论文作为案例,一篇是英文范文《寒山诗在远东和美国的接受》,一篇则是中文范文,即范存忠先生的《<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笔者要求他们除了写出每篇文章的分析框架外,还要梳理出作品传播的时间、媒介、路线、价值及意义等,这就把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学生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讨论,教师最后在点评时又结合学理进行总结,这就让学生对影响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等建立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合理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应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资源。这体现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尽管比较文学课程开设在第七学期,学生同时也面临着写作毕业论文的压力,但在课后调查中笔者发现,竟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查找资料只会借助“百度”作为唯一的网络渠道,而从未使用过学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事实上,在我校的图书馆网站上,除了购买各种电子图书之外,还购买了如维普学术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等资料。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帮助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笔者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借助这些网络资源参与进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解平行研究这一研究类型时,笔者推荐了《中国比较文学》刊物,让学生去图书馆网站上查找发表在该杂志上的平行研究方面的论文,要求学生从中挑选一篇认真研读,并在课堂进行“论文推荐”展示。在结束该章教学后的调查中,学生普遍表示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对该研究方法的认识,而且对自己写作毕业论文帮助很大。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提升”①。2017年10月18日,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术期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开展并深化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满足读者需求及进一步提升出版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这方面研究还不深入,②本文尝试从学术期刊宏观结构性改革、学术期刊形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术期刊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及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供给侧改革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学术期刊宏观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不仅要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还要从组成结构、编辑人员专业构成等方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改革,只有实现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改革的密切配合,消除互相制约的不合理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改革效果。

(一)组成结构改革

1.增加专业性期刊数量,限制综合性期刊数量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格局是以综合性期刊为主。综合性期刊往往涉及几个学科,学科边界模糊,影响了读者信息索取的便捷性与靶向性及期刊品牌建设,继而影响期刊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专业性学术期刊因其专注某一学科,期刊定位更为准确、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栏目设置更为细化、选题更为前沿新颖,从而对特定学科学术水平的推进更为有力,更能彰显学术期刊的价值和使命。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加大对专业性期刊的审批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和指导现有综合类学术期刊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变。比如,高校综合性学报,要从为学校办刊向为学科办刊转变,即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影响力积极向专业性期刊转变。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要依托本校安全、管理学科影响力于2018年更名为《安全与管理学报》,成为安全、管理及交叉学科突破性理论进展和创新成果的发表阵地。

2.逐步增加英文学术期刊数量

阅读全文

高等院校经济管理论文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1.只顾教师讲,不顾学生学。

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注入教学方式讲课的教师,都把自己当成太阳,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淋漓尽致,对自己讲的内容自我陶醉,从不顾及学生的感受,生教硬灌,跟学生没有任何互动活动。不负责任的教师自负地认为,讲不讲是我教师的事,听不听是你学生的事,只要我努力讲了,就尽到职责了。

2.方式单一,照本宣科。

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讲课,全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更谈不上创新。教师呆板地、照本宣科地读、念、写,学生一个劲地听、记、抄。在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教学以后,课堂围着教师预制的课件转,以课件代讲授,老师照着课件读标题、念概念,学生跟着老师记要点、听介绍。整节课下来,学生听得头大,记得手麻,一头雾水,不知其然更不知所以然。

3.教师教得了无生气,学生学得了无兴趣。

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陈旧教学方式的教师讲课,平铺直叙,从理论到理论,不举任何实例,更谈不上全面联系实际。教师讲课缺乏激情,教得没生气,教学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没有热情,学得了无兴趣,学习氛围令人窒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

阅读全文

探讨农村教育数字化研究近况及趋向

一、文献计量分析

1.研究论文刊发时间及数量

根据论文的发表年代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研究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份及数量,从2000-2011年所刊发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0年第一篇由河南财经学院统计学系的赵乐东发表的《信息化教育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论文开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论文总量达447篇。虽然2000年只有一篇相关论文,但从2008年到2011年相关论文总量皆超过60篇,即使2002年、2009年和2011年这3年较前一年在年总量上有稍许下降,也无法影响其总体的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国家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文件后,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更是得到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主题仍将继续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2.研究论文期刊分布

对论文期刊分布的统计可以反应出论文的质量,从而体现出该主题现阶段的研究水平。据统计,共有169种期刊刊登过此类论文,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期刊,其中有10种刊物是教育学核心期刊(以CSS-CI2010—2011年收录为准)。发表该主题的论文在6篇及6篇以上的刊物共计12种,共231篇,约占所有论文总量的51.678%;而在教育学核心期刊上刊登的此类主题论文共计80篇,仅占总论文数量的17.897%,所占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国对于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研究的层次相对较浅,因此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图2为刊载量在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刊载情况。图2刊登论文期刊情况

3.研究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分布

通过对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群体在关注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也可以了解研究该主题团体的主要力量分布。为在4篇及4篇以上单位机构的直方图,共12所高等院校,除去西北民族大学为一所民族类院校外,其它均为师范类院校或由师范类院校合并的院校,其中有5所为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且安徽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也是省属重点大学和省重点建设大学。图3论文作者单位情况西北师范大学关于该主题的论文产量最高,共计26篇,随后的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也有17篇和14篇。之所以这些院校高居榜首,得益于这些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优势和人才力量,也说明了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中我国高等院校处于主力军的地位。

阅读全文

金融英语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一、金融英语与金融双语教学的逻辑关系

双语教学的起源以1965年加拿大圣•兰伯特学校采用浸入式法语教学实验为标志,中国等亚洲国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步开展双语教学的。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了文科院校要从金融和法律等专业入手,先行开展双语教学,要求三年内双语教学开课比例要达到5%-10%,十年内则达到15%左右。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借1999年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契机,按照澳洲本科商学院的课程体系推出了大量双语教学课程。2004年,国家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开展双语教学不但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于是,笔者所在学校通过设立国际金融实验班,首先对国际金融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

1、金融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

关于金融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李稻葵指出,在技术性课程上用英文教学比中文教学容易;马骁教授则提出,应选择少量标准化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在金融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下,应该从标准化、微观化和国际化兼顾的视角,参照发达国家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选择一些前沿的金融学科纳入金融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比如公司金融、理财规划、投资学、国际金融管理,以及金融工程等新金融课程,作为开展金融双语教学的突破口。

2、金融双语教学与金融英语的内在关联

金融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金融理论同运用英语等外语进行金融专业沟通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很多财经院校从大二开始,陆陆续续推出有关金融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大二学生的特点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的考试,但是,其英文水平存在两个突出的缺陷———一是四六级考试对口语的交际运用没有进行考核,所以,很多通过此考试的学生都存在着有“英文成绩”,无“英文能力”的问题;二是四六级考试主要是对公共基础英语的考核,因此,学生对金融专业英文术语的把握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推行金融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就有必要设立一门重要的前期准备课程———金融专业英语。金融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拟开设的金融双语教学课程所涉猎的主要英文专业词汇,以及主要的金融实务操作流程进行讲解或描述,培养学生用英文对金融理论与实务进行思维与交流的综合能力。金融英语教学是金融双语教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反过来推动金融双语教学的顺畅运行。

二、金融英语传统教学策略对金融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