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学管理范例

财经大学管理

财经大学管理范文1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内蒙古财经大学建校50多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和归纳了内蒙古财经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

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高校不断地扩充和发展,如何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提上日程。校园文化能够体现大学的人文精神和面貌,反映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学习风气以及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国家倡导的精神文化建设相统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个人理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一、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探析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大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亦具有不同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认为,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大学文化指的是课外活动,是指开展各种课堂之外的艺术教育及各种文化活动。后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学校的总体文化,是人们创造的,以特定主体为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大学文化即是广义上的大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融合了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博采众长,包括图书馆文化、食堂文化、教室文化、课桌文化等,以开放、活泼、自由的姿态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具有包容性、继承性、多样性以及个性等多个特征,在大学校园里处处展现其必不可少性质。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及演进

虽然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延续至今,但在近代,校园文化才开始萌芽发展,从“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到现在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经历了四个演变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萌芽时期: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近代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受国外的进步思想的启蒙,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革新运动,如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并于1895年在天津创办第一所学堂———北洋大学堂,萌芽了现代意义上的高校校园文化,这一萌芽过程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保持了良好的校园文化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时期:辛亥革命到时期。不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维新运动都不能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扭转不了国家命运,的爆发使得进步人士和大学生纷纷加入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举办杂志和学术社团,为中国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高校校园文化的初步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许多优良的爱国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精神,这些精神都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培养出一大批政治人才和爱国主义人士,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的演进,这段时期包括:新中国成立到“”之前,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以抗战英雄事迹为学习对象的新气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大学校纷纷推出运动会、学术讲座、文化艺术节等,各种文化活动竞相迸发活力,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全球化的趋势下,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形式更加先进具体,当然也出现了消极的观念,面对复杂的环境,如何构建校园文化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校园文化是每所高校所特有的,在经过一定时期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理念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和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无疑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现代大学不仅要培养高能力和高学问的大学生,还要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把握正确和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和思想指导方向,对于探索先进文化,增强师生凝聚力,扩大师生国际视野和提高对外交流水平,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现状分析

内蒙古财经大学始建于1960年,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以经济学、管理学、理学为主,法、文、工等专业协调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大学。

(一)取得的成绩

1.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内蒙古财经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学校的基础建设———外在的办学条件,如校园的整体环境布局,雕塑、亭榭、校史展、美术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师生健康自由的学习环境;2012年内蒙古财经大学积极宣传食品安全问题,倡导大家安全、文明就餐,扩大食堂面积,增加座椅,增设收餐台,营造良好舒适的就餐环境;内蒙古财经大学根据《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的有关规定,自2011年起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学校内部节能减排高效、扎实、稳健、有序进行,提高了师生资源节约意识。

2.教学条件获得极大改善

内蒙古财经大学重视教学条件的提高和改善,近年来,不但在硬件设施上投入较大,扩展教学楼的面积,而且对于教学楼内部的教学设施也逐步改善,多媒体教室基本全部覆盖,教师授课方式多样,如板书、PPT演示、师生交流互动,从直觉感官上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级内部可以信息互动,教师分享前沿资讯以及学术文章,学生分组课下讨论,课堂演示,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研队伍素质与能力稳步提高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的骨干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81名,博士和在读博士26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6%。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名,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名,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8名,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人选3名,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5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师在施教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内蒙古财经大学师资水平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4.学科与专业建设不断发展

内蒙古财经大学突出财经特色,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法学、文学六大门类,以管理学、经济学、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内蒙古财经大学不断完善学科与专业建设,其中,有20个本科专业类,3个部级特色专业,7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6个本科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5个蒙汉双语授课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面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部门协调与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改进

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制度严谨、务实,近年来,内蒙古财经大学推进数字化管理方式,鼓励各个学院社团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相互沟通,形成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制度文化特色,使得学校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随着网络时代的盛行,高校各方面的发展也日益先进和丰富多样,尤其是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内蒙古财经大学每月积极倡导宣传先烈们的红色事迹,大力推进学雷锋活动、感恩活动、军歌比赛、献爱心活动、义卖活动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在后勤设备方面,内蒙古财经大学配备齐全,网络系统完备,图书数量较多、范围涵盖广泛,餐厅提供可口的饭菜,校园各处都可见正能量的标语;文化载体形式多样,板报、校报、宣传栏、校园贴吧、校园主页、广播电台等,扩大了学生接受信息的媒介范围,积极引导学生的行为,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6.校风建设有的放矢

学校的校训和学风一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校训凝聚着学校建校愿景和校园精神,作为学生和教师行为的标杆和准则,起到了重要的文化凝聚作用;学风从整体上反映出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到自习室或图书馆进行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校内学习风气。

(二)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发展和完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师生的文化素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分别从本科四个年级和研究生五个层次进行调查分析:

1.校园精神文化认识有待增强

校园行为文化不具备全员意识,组织不力,学生我行我素现象居多。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协作才能有系统、有效率的运行和开展,同时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参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内蒙古财经大学在校园文化宣传的力度方面不够深入,师生的自我加入意识也不强,多数情况下流于形式。根据统计,内蒙古财经大学广大师生对于校徽的含义都不太了解,完全了解的人员中除工作年限较长的教师外,其他人员还不足20%,还有另外不足20%的人员完全不了解校徽的含义,其中研究生的比例尤其明显高于其他人员,高达30%,说明内蒙古财经大学在校史文化、校训校徽方面宣传不到位,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没有体现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精神文化特色。

2.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某些标准形同虚设

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管理制度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校园环境管理、校园安全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学生评价体系等,涵盖面比较广泛,制度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一切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60%的学生认为教育教学管理须加强,40%的师生认为校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说明内蒙古财经大学许多制度的操作透明性不够,不能对大学生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组织上下的理解偏差导致制度推行困难,阻碍制度文化的建设。

3.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闭塞,视野不够开阔

内蒙古财经大学地处北方地区,不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虽然立足于建校背景和历史的基础上,但我们信息不畅通,还缺乏国内国际眼光和视野,与其他大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及时与外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许多方面依然沿用老一套的制度和办法,不能与时俱进,发展自身的区域特色。

4.内蒙古财经大学行为文化落实力度不彻底70%的教师认为上

课应该把手机放到手机袋里认真听课,其他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反对将手机放到手机袋里,现在大学生上课时普遍存在一个现象:上课手机不离手,不听课,专做自己的事情。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浪费了师生双方的资源,不但教学质量降低,学生上课成了走过场,并不能学到该学的专业知识;手机袋的重要性也没有被大学生所重视和接纳,每个教室的陈设形同虚设。

(三)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全球化、网络化对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网络化和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冲击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对于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秩序、利益格局有深刻的影响和改变,而且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和方式以及价值体系。由于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化意识和思想,外界文化的进入与我们传统文化相碰撞和摩擦,往往给有政治企图的国家提供方式,从文化上对我们进行西式化,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年轻一代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使得大学生往往抛弃传统文化,追崇外文化的思想,给校园文化建设造成极大的阻碍和困扰。第二,社会转型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往往是旧的秩序被打乱,新的秩序尚未形成,此时是社会系统由有序到无序,再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过程,传统的行为模式、规范制度与价值观念遭到冲击,对社会成员的引导和约束力量会减弱,使得大学生对已接受的价值观和标准产生困惑。社会转型期对社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追求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个人利益逐步被重视,大学生对主流和传统意识逐步退化,取而代之的是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的思想,这样就会在思想的根源上阻碍校园文化的建设。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对新时期?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普遍出现经济疲软和不景气的现象,大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存在威胁,处事态度由谦虚学习转变成追求利益,功利化现象明显;许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追求个性化,缺乏社会阅历,做事简单冲动,不具备分辨能力,往往被人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本身也存在问题,许多实际的热点问题没有涉及,还是普通的说教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真正发挥这门课的作用,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三、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加大宣传力度,注重精神教育的培育

学校要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组织学习学校的建校历史、校训等活动,特别是使新入学的大学生充分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历史赋予学校的优良传统,明白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先进的文化活动,弘扬淳朴、进步的优良学风,培养大学生明礼诚信、拼搏刻苦的精神;加大在精神教育学科方面的构建力度,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加强教育,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加快落实制度的执行情况,切实发挥制度文化的作用

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要求大学生必须遵守和执行,这一特点不仅有助于师生凝聚力的形成,更有助于思想观念和良好风气的形成。在执行过程中,注重执行效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不能对其大打折扣,搞形式主义,要把精神要求和具体准则有机结合,发挥制度文化的激励作用。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建设

为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局限在小范围和小视野下,必须加强同其他学校的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外校的学术活动、艺术活动,发挥创造活力,引导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取长补短的同时也要观察对方的不足和劣势,与内蒙古财经大学进行对比,弥补不足之处,师生之间积极交流学习成果和心得,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校园行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四)提高全员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执行力度

内蒙古财经大学应该加强学校管理部门与师生之间的内部沟通,倡导大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资源,创建浓郁的学习氛围,倡导大家文明就座学习,对于抢座、占座予以批评警告,加强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杜绝嬉笑打闹、大声喧哗等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不良行为;内蒙古财经大学每次做大的改进措施时应该及时跟在校师生进行沟通,让老师和学生充分理解校方的用意,能够更好地推行文化建设措施;学校还应加强同其他高校之间的外部交流,充分借鉴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提升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李瑞峰 厉双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付晓彬.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科学,2013,(11):184.

[3]吴乌云格日乐.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07.

[4]高峰,柯晓静,杨贵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3):419-421.

[5]刘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新探索[J].理论观察,2010,(4).

财经大学管理范文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内蒙古财经大学建校50多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和归纳了内蒙古财经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

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高校不断地扩充和发展,如何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提上日程。校园文化能够体现大学的人文精神和面貌,反映出高校的办学理念、学习风气以及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国家倡导的精神文化建设相统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个人理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一、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探析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大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亦具有不同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认为,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大学文化指的是课外活动,是指开展各种课堂之外的艺术教育及各种文化活动。后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学校的总体文化,是人们创造的,以特定主体为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大学文化即是广义上的大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融合了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博采众长,包括图书馆文化、食堂文化、教室文化、课桌文化等,以开放、活泼、自由的姿态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具有包容性、继承性、多样性以及个性等多个特征,在大学校园里处处展现其必不可少性质。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及演进

虽然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延续至今,但在近代,校园文化才开始萌芽发展,从“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到现在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经历了四个演变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萌芽时期: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近代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受国外的进步思想的启蒙,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革新运动,如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并于1895年在天津创办第一所学堂———北洋大学堂,萌芽了现代意义上的高校校园文化,这一萌芽过程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保持了良好的校园文化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时期:辛亥革命到时期。不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维新运动都不能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扭转不了国家命运,的爆发使得进步人士和大学生纷纷加入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举办杂志和学术社团,为中国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高校校园文化的初步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许多优良的爱国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精神,这些精神都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培养出一大批政治人才和爱国主义人士,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的演进,这段时期包括:新中国成立到“”之前,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以抗战英雄事迹为学习对象的新气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大学校纷纷推出运动会、学术讲座、文化艺术节等,各种文化活动竞相迸发活力,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全球化的趋势下,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形式更加先进具体,当然也出现了消极的观念,面对复杂的环境,如何构建校园文化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校园文化是每所高校所特有的,在经过一定时期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理念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和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无疑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现代大学不仅要培养高能力和高学问的大学生,还要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把握正确和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和思想指导方向,对于探索先进文化,增强师生凝聚力,扩大师生国际视野和提高对外交流水平,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现状分析

内蒙古财经大学始建于1960年,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以经济学、管理学、理学为主,法、文、工等专业协调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大学。

(一)取得的成绩

1.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内蒙古财经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学校的基础建设———外在的办学条件,如校园的整体环境布局,雕塑、亭榭、校史展、美术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师生健康自由的学习环境;2012年内蒙古财经大学积极宣传食品安全问题,倡导大家安全、文明就餐,扩大食堂面积,增加座椅,增设收餐台,营造良好舒适的就餐环境;内蒙古财经大学根据《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的有关规定,自2011年起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学校内部节能减排高效、扎实、稳健、有序进行,提高了师生资源节约意识。

2.教学条件获得极大改善

内蒙古财经大学重视教学条件的提高和改善,近年来,不但在硬件设施上投入较大,扩展教学楼的面积,而且对于教学楼内部的教学设施也逐步改善,多媒体教室基本全部覆盖,教师授课方式多样,如板书、PPT演示、师生交流互动,从直觉感官上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级内部可以信息互动,教师分享前沿资讯以及学术文章,学生分组课下讨论,课堂演示,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研队伍素质与能力稳步提高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的骨干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81名,博士和在读博士26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6%。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名,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名,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8名,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人选3名,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5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师在施教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内蒙古财经大学师资水平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4.学科与专业建设不断发展

内蒙古财经大学突出财经特色,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法学、文学六大门类,以管理学、经济学、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内蒙古财经大学不断完善学科与专业建设,其中,有20个本科专业类,3个部级特色专业,7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6个本科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5个蒙汉双语授课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面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部门协调与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改进

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制度严谨、务实,近年来,内蒙古财经大学推进数字化管理方式,鼓励各个学院社团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相互沟通,形成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制度文化特色,使得学校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随着网络时代的盛行,高校各方面的发展也日益先进和丰富多样,尤其是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内蒙古财经大学每月积极倡导宣传先烈们的红色事迹,大力推进学雷锋活动、感恩活动、军歌比赛、献爱心活动、义卖活动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在后勤设备方面,内蒙古财经大学配备齐全,网络系统完备,图书数量较多、范围涵盖广泛,餐厅提供可口的饭菜,校园各处都可见正能量的标语;文化载体形式多样,板报、校报、宣传栏、校园贴吧、校园主页、广播电台等,扩大了学生接受信息的媒介范围,积极引导学生的行为,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6.校风建设有的放矢

学校的校训和学风一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校训凝聚着学校建校愿景和校园精神,作为学生和教师行为的标杆和准则,起到了重要的文化凝聚作用;学风从整体上反映出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到自习室或图书馆进行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校内学习风气。

(二)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发展和完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师生的文化素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分别从本科四个年级和研究生五个层次进行调查分析:

1.校园精神文化认识有待增强

校园行为文化不具备全员意识,组织不力,学生我行我素现象居多。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协作才能有系统、有效率的运行和开展,同时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参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内蒙古财经大学在校园文化宣传的力度方面不够深入,师生的自我加入意识也不强,多数情况下流于形式。根据统计,内蒙古财经大学广大师生对于校徽的含义都不太了解,完全了解的人员中除工作年限较长的教师外,其他人员还不足20%,还有另外不足20%的人员完全不了解校徽的含义,其中研究生的比例尤其明显高于其他人员,高达30%,说明内蒙古财经大学在校史文化、校训校徽方面宣传不到位,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没有体现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精神文化特色。

2.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某些标准形同虚设

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管理制度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校园环境管理、校园安全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学生评价体系等,涵盖面比较广泛,制度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一切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60%的学生认为教育教学管理须加强,40%的师生认为校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说明内蒙古财经大学许多制度的操作透明性不够,不能对大学生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组织上下的理解偏差导致制度推行困难,阻碍制度文化的建设。

3.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闭塞,视野不够开阔

内蒙古财经大学地处北方地区,不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虽然立足于建校背景和历史的基础上,但我们信息不畅通,还缺乏国内国际眼光和视野,与其他大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及时与外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许多方面依然沿用老一套的制度和办法,不能与时俱进,发展自身的区域特色。

4.内蒙古财经大学行为文化落实力度不彻底

70%的教师认为上课应该把手机放到手机袋里认真听课,其他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反对将手机放到手机袋里,现在大学生上课时普遍存在一个现象:上课手机不离手,不听课,专做自己的事情。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浪费了师生双方的资源,不但教学质量降低,学生上课成了走过场,并不能学到该学的专业知识;手机袋的重要性也没有被大学生所重视和接纳,每个教室的陈设形同虚设。

(三)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全球化、网络化对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网络化和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冲击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对于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秩序、利益格局有深刻的影响和改变,而且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和方式以及价值体系。由于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化意识和思想,外界文化的进入与我们传统文化相碰撞和摩擦,往往给有政治企图的国家提供方式,从文化上对我们进行西式化,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年轻一代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使得大学生往往抛弃传统文化,追崇外文化的思想,给校园文化建设造成极大的阻碍和困扰。第二,社会转型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往往是旧的秩序被打乱,新的秩序尚未形成,此时是社会系统由有序到无序,再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过程,传统的行为模式、规范制度与价值观念遭到冲击,对社会成员的引导和约束力量会减弱,使得大学生对已接受的价值观和标准产生困惑。社会转型期对社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追求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个人利益逐步被重视,大学生对主流和传统意识逐步退化,取而代之的是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的思想,这样就会在思想的根源上阻碍校园文化的建设。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对新时期?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普遍出现经济疲软和不景气的现象,大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存在威胁,处事态度由谦虚学习转变成追求利益,功利化现象明显;许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追求个性化,缺乏社会阅历,做事简单冲动,不具备分辨能力,往往被人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本身也存在问题,许多实际的热点问题没有涉及,还是普通的说教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真正发挥这门课的作用,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三、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加大宣传力度,注重精神教育的培育

学校要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组织学习学校的建校历史、校训等活动,特别是使新入学的大学生充分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历史赋予学校的优良传统,明白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先进的文化活动,弘扬淳朴、进步的优良学风,培养大学生明礼诚信、拼搏刻苦的精神;加大在精神教育学科方面的构建力度,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加强教育,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加快落实制度的执行情况,切实发挥制度文化的作用

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要求大学生必须遵守和执行,这一特点不仅有助于师生凝聚力的形成,更有助于思想观念和良好风气的形成。在执行过程中,注重执行效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不能对其大打折扣,搞形式主义,要把精神要求和具体准则有机结合,发挥制度文化的激励作用。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建设

为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局限在小范围和小视野下,必须加强同其他学校的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外校的学术活动、艺术活动,发挥创造活力,引导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取长补短的同时也要观察对方的不足和劣势,与内蒙古财经大学进行对比,弥补不足之处,师生之间积极交流学习成果和心得,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校园行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四)提高全员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执行力度

内蒙古财经大学应该加强学校管理部门与师生之间的内部沟通,倡导大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资源,创建浓郁的学习氛围,倡导大家文明就座学习,对于抢座、占座予以批评警告,加强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杜绝嬉笑打闹、大声喧哗等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不良行为;内蒙古财经大学每次做大的改进措施时应该及时跟在校师生进行沟通,让老师和学生充分理解校方的用意,能够更好地推行文化建设措施;学校还应加强同其他高校之间的外部交流,充分借鉴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提升内蒙古财经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李瑞峰 厉双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付晓彬.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科学,2013,(11):184.

[3]吴乌云格日乐.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07.

[4]高峰,柯晓静,杨贵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3):419-421.

[5]刘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新探索[J].理论观察,2010,(4).

财经大学管理范文3

课程体系建设是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根据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应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本文在介绍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当前高校在课程体系差异性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设置与调整,阐述学校如何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资源情况,确立专业方向特色,进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构建“4个平台+4个模块”的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项目管理受到普遍关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逐步发展。从管理技术、工具和方法的角度来讲,项目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项目管理人才供不应求,被《时代》杂志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前景的“黄金职业”。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实乃当今社会的一大需求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每年都有大批项目启动,项目涉及领域广泛,涵盖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国防等。而目前我国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多数是凭感觉和悟性在摸索一些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真正拥有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只占极少数。因此,项目管理人才奇缺。目前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的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设立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教育深入教学环节的核心,因此,有必要建立项目管理课程统一的课程体系。况且,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条件下,课程体系建设也需要具有主动的市场适应性与灵活性,这些都为课程体系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1]。基于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视角,探索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尝试构建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按照国家对高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项目管理专业的实际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工作[2]。

(一)课程性质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集成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管理理论、方法和规律,涵盖了法律法规、管理科学、技术经济等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项目管理研究目的是使项目在进度、质量、成本等“铁三角约束”下取得最佳功效。项目管理是应用型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强化实际应用。[3]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安排的最终依据。基于培养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的眼光探索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应用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兴趣与能力,与国家要求的项目管理人才执业资格相对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4],这是培养目标确立的基准点。北京城市学院秉承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在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传递最先进的国际化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专业培养中突出案例教学联系社会实践,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在熟悉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理解项目管理的“九五至尊”,即九大知识领域、五大过程组,掌握项目管理的要点及关键,能够平衡进度、成本、质量的“铁三角约束”,培养学生在现有的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创造价值最大化的意识和能力,掌握项目管理实践的硬技能———如WBS、RBS等,熟练运用策划、评估、实施、运行、收尾等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够进行项目变更和快速调整,提升项目管理的综合驾驭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从事项目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三)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项目管理专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比较晚。中央财经大学在2004年首次进行了项目管理本科培养试点建设,开始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进行项目管理本科招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在本科阶段开设“项目管理”本科专业。截止2015年共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7所高校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然而他们基于学校特色,出于对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不同培养方向,将项目管理专业归属于不同的二级学院。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设立在管理科学和工程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设立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大学设立在经济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设立在会计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设立在国际工商学院。从这些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来看,都是侧重于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即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国内除了以上开设项目管理专业的7所院校,还有其他土建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管理学类相近学科门类的14所院校,包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HND项目、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上海大学ACCA国际项目、山东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武汉工商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5]

(四)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项目管理培养涉及项目管理领域的,能进行项目决策,有效组织、管理和实施项目实践全过程的复合型中高级管理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体现“模块化”的项目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和行业的最新理念,即以项目实践为主线,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首先,平台中的课程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涵盖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反映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另外,模块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模块课程组成的,按照项目的生产服务过程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知识模块来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囊括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案例精讲、双向互动教学等,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鉴于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质上是分别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而设计的一种能够较好地满足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

三、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项目管理是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广泛应用了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项目管理的研究对象是项目,而项目是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有各自专有的过程和结果,并且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因此,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向从事项目实践的应用方向拓展。结合行业及专业特征,进行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设。[6]

(二)构建“四个平台+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按照项目管理知识手册———PMBOK的导向,考虑涵盖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按照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由“四个平台+四个模块”构成的应用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包括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公共选修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通识教育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课、外语课等;二是学科基础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检索及应用、形式与政策等;三是公共选修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文化素质教育课、就业模拟实践课等类似的成长发展辅导课程,以及社会调查与实践类似的公共能力培训课程等。第二个平台为学科专业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跨学科选修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二是跨学科选修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管理运筹学等;三是专业拓展模块,包括电子商务、沟通与谈判、商务应用写作等。第三个平台为专业综合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必选模块、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等三大模块。一是专业必修模块,包括项目管理导论、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等;二是课程实践模块,包括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等类似的课程;三是专业实践模块,包括专业导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等。第四个平台为课外活动模块,主要包括课外科技活动模块、校园文化活动模块、社会实践活动模块等三个模块。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效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并逐步完善,从而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城市学院应结合自身学校特色,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现实出发,进而发挥已有学科的专业优势,将新开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作为新的专业生长点,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使新设的项目管理专业方向和原有方向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上实现共享。加强应用型本科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提高项目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常金明 霍晓荣 崔燕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燕聂.本科专业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广西大学为例[D].广西大学,2010(6):1.

[2]段春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实证研究———项目管理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思路与实施[J].高校教育研究,2008(7):156.

[3]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3):85-87.

[4]贾晶.“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为导向[J].当代经济,2014(11):97-99.

财经大学管理范文4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535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

温馨提示:快捷查找期刊方法,按Ctrl+F 输入期刊名称即可

管理学(29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商学院 3 科研管理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 4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5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6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7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 8 研究与发展管理 复旦大学 9 公共管理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10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 11 管理科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13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等 14 管理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 15 管理评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6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17 预测 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 1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19 科技进步与对策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20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1 科学管理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 22 软科学 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23 系统工程 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 24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5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6 系统管理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 27 华东经济管理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28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29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12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 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4 国外理论动态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社会主义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6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等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8 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9 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 10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11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12 理论视野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哲学(12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3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4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 5 世界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6 伦理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7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8 现代哲学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9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10 系统科学学报 太原理工大学 11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 1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宗教学(3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2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3 中国宗教 国家宗教事务局 语言学汉语类(1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大学 3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4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5 语言科学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6 语言文字应用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7 汉语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 8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9 语言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10 古汉语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11 语文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类(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语言学外语类(1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 4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等 6 中国外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8 外语教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9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10 外语电化教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外国文学(6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2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3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4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5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 6 俄罗斯文艺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16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3 当代作家评论 辽宁省作家协会 4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5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馆 7 南方文坛 广西文联 8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9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 文艺理论与批评 中国艺术研究院 11 当代文坛 四川省作家协会 12 小说评论 陕西省作家协会 13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14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 15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6 明清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中心 艺术学(2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 2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3 民族艺术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 5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6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 7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8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9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 1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武汉音乐学院 11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1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南京艺术学院 13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津音乐学院 14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西安音乐学院 15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 16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 17 艺术百家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18 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19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四川音乐学院 20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历史学(26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国农史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 4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5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陕西师范大学 6 抗日战争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7 当代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8 史学月刊 河南大学 9 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 10 史林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1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12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13 安徽史学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14 史学集刊 吉林大学 15 世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1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7 文史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1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19 西域研究 新疆社会科学院 20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21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22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3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社 24 文献 国家图书馆 25 东南文化 南京博物院 26 历史教学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 考古学(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文物 文物出版社 2 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3 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4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5 中原文物 河南博物馆 6 江汉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7 敦煌学辑刊 兰州大学 经济学(73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 3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4 经济学(季刊)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5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6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7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8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9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 10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11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12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 13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14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等 15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16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17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18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19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科学术基金会 20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 2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2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23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 24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25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 26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 27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上海财经大学 28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等 29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0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 31 国际贸易 中国商务出版社 32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33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3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35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 36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37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38 南方经济 广东经济学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39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40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4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42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43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44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45 商业经济与管理 浙江工商大学 46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山西财经大学 47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48 经济与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9 财贸研究 安徽财经大学 50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51 政治经济学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 5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 53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广州金融学院 54 经济纵横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55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河北经贸大学 5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7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58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9 国际经贸探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0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 61 现代经济探讨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62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杂志社 63 财经论丛 浙江财经学院 64 当代经济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 65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 66 金融论坛 城市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学会 67 城市问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68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 69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江西财经大学 7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71 经济经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72 现代财经 天津财经大学 73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价格协会 政治学(39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3 当代亚太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等 4 国际观察 上海外国语大学 5 国际政治研究 北京大学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7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9 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 10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11 求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2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江苏省行政学院 1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14 欧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15 青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室 17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行政学院 18 公共行政评论 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 19 国际论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 理论探讨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1 妇女研究论丛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妇女研究会 22 德国研究 同济大学 23 南洋问题研究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24 东南亚研究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25 日本学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 26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27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 28 求实 江西行政学院 29 俄罗斯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30 南亚研究季刊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31 台湾研究集刊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32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研究会 33 探索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34 党史研究与教学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35 新视野 北京行政学院 36 理论探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 37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上海行政学院 38 南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南亚学会 39 理论学刊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法学(2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2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3 法商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 5 清华法学 清华大学 6 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 7 法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 8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西北政法大学 9 现代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10 法学 华东政法大学 11 法制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 12 行政法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13 法学评论 武汉大学 14 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15 环球法律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6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17 法学论坛 山东省法学会 18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华东政法大学 19 政治与法律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0 法学杂志 北京市法学会 21 当代法学 吉林大学 社会学(9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3 人口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4 人口学刊 吉林大学 5 社会:社会学丛刊 上海大学 6 人口与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 人口与发展 北京大学 8 南方人口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 9 西北人口 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 民族学与文化学(14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广西民族大学 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南民族大学 5 中国藏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6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中央民族大学 7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8 西北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 9 世界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0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11 青海民族研究 青海民族大学 12 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 13 文化遗产 中山大学 1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15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2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3 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 4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5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 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中国传媒大学 7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8 编辑之友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出版科学 湖北省编辑学会、武汉大学 10 科技与出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11 中国出版 新闻出版报社 12 中国编辑 中国编辑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 14 当代传播 新疆日报社、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 15 现代出版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等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 2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高校图情工作指导委员会 3 情报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4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5 图书情报知识 武汉大学 6 情报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等 7 图书与情报 甘肃省图书馆 8 国家图书馆学刊 国家图书馆 9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吉林大学 10 图书馆建设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省图书馆 11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 12 图书馆杂志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 13 图书馆论坛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14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5 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学会 16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7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协会等 1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等 19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 20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3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 3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等 4 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 5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 6 开放教育研究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 7 中国电化教育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8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华东师范大学 10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 1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等 12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教育报刊社 13 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14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 15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16 教育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 17 远程教育杂志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18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19 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 20 复旦教育论坛 复旦大学 2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2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23 全球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 24 现代大学教育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南大学 25 高教探索 广东省高等教育协会 26 江苏高教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27 现代教育技术 清华大学 28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 29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30 中国大学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1 中国特殊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3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33 现代远距离教育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等 34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35 大学教育科学 湖南大学、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36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37 研究生教育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体育学(1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 3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 4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西安体育学院 5 中国体育科技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6 体育与科学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7 体育学刊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 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 10 体育文化导刊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统计学(4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2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3 统计与决策 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4 统计与信息论坛 西安财经学院 心理学(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3 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4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5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6 心理与行为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 7 心理学探新 江西师范大学 人文、经济地理(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旅游学刊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2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等 3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4 人文地理 西安外国语大学 5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6 旅游科学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7 地域研究与开发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环境科学(5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 2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等 5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综合性社科期刊(5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开放时代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3 学术月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5 文史哲 山东大学 6 社会科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7 学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8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9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10 甘肃社会科学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11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2 读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 求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14 东南学术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5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16 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7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18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院 19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20 浙江学刊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21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2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3 广东社会科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4 学习与探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5 东岳论丛 山东社会科学院 26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27 东疆学刊 延边大学 28 人文杂志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29 思想战线 云南大学 30 河北学刊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31 云南社会科学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3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34 科学与社会 中国科学院学部等 35 学术界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6 探索与争鸣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7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38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9 中州学刊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40 学术论坛 广西社会科学院 41 宁夏社会科学 宁夏社会科学院 42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社会科学院 43 河南社会科学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4 天府新论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5 学习与实践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46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47 湖南社会科学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8 江淮论坛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49 青海社会科学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50 新疆社会科学 新疆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性学报(7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 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 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 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 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大学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山大学 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 10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大学 1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范大学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 13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 14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 16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 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 18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大学 19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湘潭大学 20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开大学 2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师范大学 2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农业大学 2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 24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大学 25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大学 2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大学 27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地质大学 28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 2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北师范大学 30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师范大学 3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 3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大学 33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大学 3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 3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 3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 37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 38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 39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 4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 41 求是学刊 黑龙江大学 4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连理工大学 4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暨南大学 4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 45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北大学 4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南大学 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 4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 4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 50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 5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学 5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新疆师范大学 5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大学 5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 5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安徽师范大学 5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 57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 58 北方论丛 哈尔滨师范大学 59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 60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武汉大学 6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2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同济大学 63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 6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烟台大学 65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 66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 67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海洋大学 68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大学 69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藏大学 70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新疆大学

财经大学管理范文5

在传统的成本会计应用中,并不能随着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变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成本会计模式,为了使企业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战略成本会计得到了开放和广泛的应用。在应用战略成本会计后,企业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时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局限性,将重点应用与企业整体的战略管理之中,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将集团战略成本会计的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找出了一套适应于企业发展的方案,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

关键词:

集团公司 战略成本 应用

一、战略成本会计的定义

战略成本会计就是指:企业中的会计人员运用一些专业的手段为企业提供,竞争对手的资料和企业本身的资料,从而协助管理者对企业战略进行评价,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企业的业绩、战略空间、过程是战略成本会计首要关注的任务,也就是说它将在不同的战略选择下组织成本会计,在企业的整个战略管理中将成本信息问题融入其中。通过对公司成本行为、成本结构的改善、了解和控制,使其得到更加长久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会计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全局性、外向性等特点,第一,战略性,战略成本会计的目标是为战略管理而服务,能够将一些战略成本信息提供给企业,并且为企业提供分析工具使其进行战略管理。第二,长远性,取得更加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宗旨,它能为企业提供更加长远的生存和发展目标。第三,战略成本会计在工作过程重要为企业的全局考虑,从整体企业看待企业的管理,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及时和广泛的信息。

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目的

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许多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许多发展机会。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开始进入我国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得到了更大的推进,这些现象都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也使我国供需矛盾的情况日益严重。由于市场中大多数产品都会存在生命周期的经济现象。例如:我国建材企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建材行业逐渐开始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但是到了2004年我国复合地板领域却出现了一落千丈的势态,而在2004年时我国其他领域的市场才得到起步。在此同时由于复合地板行业的发展状态导致许多厂商失魂落魄,许多厂商开始降低复合地板的价格,并且开始转变思维将往常的复合地板转变成了新型的环保地板,但这些新推出的环保地板并没有因需求上升而得以涨价的迹象,才进入市场领域就出现了大幅度降价的情况。这些情况都表明了我国建材领域正在经历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度时期,在度过这个时期后我国建材市场有可能向着更加成熟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战略成本会计在集团公司中的应用

(一)在企业高层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企业应用了战略成本会计后,它将根据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了非常多样化的经营信息,为企业提供经营相关的材料以供改进性的研究,并且为企业中的高层领导指明一条具更符合企业本身战略的发展道路,使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合适的长远的规划和战略思考。战略成本会计还能在目前企业成和服务的质量的情况下控制采购成、加工成、运输、交易、检验等成本,更为企业的长远成本竞争提供信息、分析数据、优化配置原材料,以促进企业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管理系统。

(二)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否做得好,要看此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如何,目前我国各大企业要想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首先应当分析出一套将战略成本会计运用到企业战略管理中的有效措施。在企业采购过程中应用战略成本会计的方案,要将挖掘“不理想运输条件、低质量、低可靠性因素”的观点优化企业的采购成本,运用这套方案后,企业在采购时不仅会对采购的价格进行考虑,还会更加关注材料的可靠性、送货时间以及材料的质量问题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多方面的数据内容与更加可靠的采购材料信息,用以更全面控制采购成本。企业还应当对规模、技术、经营多元化、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进行控制,

(三)战略成本会计应用于集团企业市场定位管理

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将企业中产品的市场定位问题放在了重要地位进行考虑,在决定企业产品市场定位时要对产品的类型进行考虑,其次要分析本公司产品与同行产品比较后的定位情况。进入生产阶段后,企业应当确保企业拥有质量较高的经济信息基础,从而才能正常的运行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企业应当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

四、战略成本会计在集团公司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全新的战略成本会计管理理念

若想使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就应当不断强化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理念。首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有远见,注重企业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带领企业突破一些传统的观念和传统思想的束缚,使企业更能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经济方向发展。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更多适应于企业当前经营的管理理念,使企业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最后,企业管理者还可以在企业中施行成本计量的管理方案,根据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采用作业与价值链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绝对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战略成本会计体系的建立

在企业中建立相对完整且符合企业短中长期经营目标与理念的战略成本会计体系,要将企业的分散资金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整合,优化整个企业的战略成本体系。同时,将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符合战略发展的再配置,在经营过程中不断优化及整合企业的各项指标,使战略成本会计体系在企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企业中建立战略成本体系,要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使企业部门的分工混乱情况得到缓解,提升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束语

随着近些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深入,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经营压力与环境压力不断在增加,为了缩小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差距,战略成本会计在我国众多企业中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管理者只有将企业的优势与建立企业战略成本会计方案相结合,找出一些适合企业发展的应用策略,抓好企业的管理、市场定位、以及售后服务,才能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新兴市场经济的发展,稳扎稳打的让企业在产品、管理、以及发展理念占据相对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维持生存能力,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季鲁风 单位: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耕,高忠民.优化价值链下物流作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优势[A].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管理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03:17.

[2]于增彪,赵晓东.中国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系统:两个模式[A].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及实务运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06:12.

财经大学管理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逐渐从货币经济转向了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已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管理失败的案例却时有发生,如:层出不穷的恶性大学生校园贷款、以及“P2P网贷平台”爆雷事件等。这些信用问题的发生不仅给投资者、借款人、以及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危害了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对金融体系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尽管现阶段市场对信用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度较高,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设立却起步较晚。目前,全国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少(仅25所),且多为近些年建立。然而,信用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由于信用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尽管市场需求量较大,但目前在学生中认可度很低。因此,在市场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如此巨大的背景下,如何定位对信用管理专业的发展,增加专业的特色,提升专业吸引力,值得探究。

二、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信用管理专业与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缺乏比较优势,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低。目前,我国各高校信用管理办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信用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培养目标的区分度还有待提高。以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为例,2016年该校信用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系统掌握信用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胜任信用中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相关工作,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然而,这一培养目标与金融学专业的区分度不大。另外,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诸多高校的信用管理专业均面临着专业对学生吸引力较弱的问题。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自2014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规模为50人,在学生学习一年后如果专业排名满足相关要求可申请转专业至更心仪的专业。在这一政策的背景下,大量优质学生从信用管理专业转出至热门专业如金融、会计等。本文统计了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历年的转专业数据,相关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信用管理专业每年转专业人数较多,2018年和2019年的转专业人数均超过了20人,2019年专业转出人数占比达50%。

(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现阶段,我国各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发展的另一突出问题在于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具体来说,全国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少,与信用管理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这一定程度上为各大高校引进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信用管理系现阶段共有专职教师10人,虽然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然而真正在本科、研究生或者博士期间从事信用管理、信用评级方面研究的极少,大多数均是从金融学、金融工程等相关的研究方向中转入。从不同研究方向转入的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对该专业本身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少,适应专业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教学上手速度慢,也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

(三)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根据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信用管理专业主干课应包括《信用管理学》《征信理论与实务》《企业信用管理》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等。然而,这些主干课程中大量课程可选教材有限,仅一两本与这些课程高度相关,并且这些教材修订频率极低,并没有引入符合当前现状的案例,甚至在知识点的讲解上也较为陈旧,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例如,《信用风险度量方法》课程目前市面上的可选教材较少,仅魏丽等主编的《信用风险度量》(2015版)与该课程高度匹配,然而该教材的最新修订日期为2015年,显然难以适用于2021年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另外,该教材涉及到的内容从理论程度上讲也不够深入,覆盖面较少,难以满足信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单位的人才需求。

(四)培养过程理论不够深入,实践性不足。从课程设置来看,现阶段高校信用管理专业的培养过程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多问题:一是高校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均以基础的理论知识为主,体现信用管理专业内涵特点的专业课程较少,专业特色不突出,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二是目前绝大数课程均为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知识相对枯燥,这些问题的存在最终导致了很多信用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与金融学专业的识别度低,而且很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大而泛化,难以符合信用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三是课程设置中定量分析方法课程和实践课程占比很少。

三、信用管理学生培养的相关建议

(一)从培养目标上与传统学科金融学、金融工程等相区别。从本质来说,现代信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建模和应用基础之上的智能决策系统,涉及经济学,金融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这一学科定位与传统的金融学和金融工程等具有显著区别。因此,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代表的一般财经类高校应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于符合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系统掌握信用数据分析,信用风险识别、度量和管理等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够满足信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单位人才需求,或从事学术研究的复合应用型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信用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培养掌握全面系统的信用和风险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为目标,聚焦微观信用管理的专业特色,充分挖掘、建设体现信用管理专业内涵特点的专业课程,认真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增加信用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及定量分析方法课程比例,加大与金融学专业的区分度,形成专业自身特色。本文在广泛调研和研讨论证的基础上,认为在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体现信用管理专业特色的必修课程及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及Python、R大数据语言等定量分析方法、工具类课程比例,进一步聚焦于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管理的培养。

(三)根据已有教材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目前,国内适用于本科教学的优质“信用管理”教材奇缺,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在参考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完善教学内容,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尝试编写出版具有一定特色的“信用管理”研究型教材。新兴学科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应严格把好“三关”,突出信用管理人才的专业性和特色:一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对“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明确教材受众;二是重视理论、实践、应用三者协调,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主题;三是教材内容和形式力求多样化,如融入一些配合课外教学活动的案例分析、问题引导等内容,使教材适用于开放性教学组织。

(四)教学方式的更新。信用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本文认为在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调教学方式的创新。本文以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理论为例进行探究,由于该部分的现代信用风险衡量模型非常复杂难懂,单纯的填鸭式教学会丧失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理论篇的学习,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可以采取列举并评价案例的方式讲授。例如,对于现代的信用风险衡量方法中的CreditMetrics模型,如何利用该模型进行信用风险计量,可以通过对某BBB级债券信用风险的衡量来演示,首先,估计其信用转移矩阵,其次,估计其违约回收率,然后,利用每个级别的贴现率对该债券市值进行估值,最后,根据违约概率和市值可以计算出该债券的标准差,利用VAR法就可以计算出该债券的信用风险。通过这些案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应该如何利用模型进行信用风险的计量。

四、结语

财经大学管理范文7

一、吉林省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在吉林省内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共计15所,除独立办学和民营办学外的财经类学校,仅有吉林财经大学和吉林工商学院两所。因此,以吉林省为例,在财经大学的教学环境特点下研究开拓财经类高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旅游人才的发展。吉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及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能够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包括大型旅游集团、景区管理、旅行社、星级酒店、会展公司和航空公司等)从事管理工作,或在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吉林工商学院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服务区域经济,具有从事旅游业工作能力和良好身心素质的,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适应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资源开发、服务及相关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两所财经类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在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及企业管理工作,或在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吉林省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已成为吉林省的支柱性产业,这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就增大了,同时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和方向也在逐步转变,由单一的局限在导游服务、酒店服务等服务为主导的方向转变为管理层面的高端人才,而这种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人才了,更加体现的是全方位的知识管理型复合人才。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虽然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对日后从事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现存的人才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脱节。在现有旅游业发展的多方因素影响下,部分财经类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存在“重理论、弱实践、重成绩、弱能力”的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性很强,但操作性较弱,因此,造成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中专业定位不明,出路不好的境遇。第二,部分专业方向设置不当,学生知识结构弱化。虽然在2012年旅游管理成为二级学科,并下设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三个专业方向,但由于各高校的情况不同,因此特色不鲜明,部分专业发展方向滞后,如会展管理、旅游交通、度假管理等方面。第三,部分财经类高校课程体系不完整,学生实践能力弱。课程体系的设计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旅游本科专业需要有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但部分实习形式和内容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导致教学内容与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影响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从而造成就业选择的偏差。第四,师资队伍中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旅游专业师资队伍中,职称和学历高的教师多数的专业背景是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外语等,教师缺乏旅游行业的实践技能,并且到企业进行培训的机会也较少,再加上旅游管理是边缘学科、年轻学科,因此,在师资队伍的配备上也要考虑实际需要,增加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到旅游的师资队伍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三、吉林省财经类高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建议

(一)适应旅游行业的用人需求,重新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2016年12月,吉林省旅游局正式更名为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吉林省的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且在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旅游管理类”单独列出,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类并列,成为设置于“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这就说明旅游业在高等教育和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旅游业的经济属性和市场需求是决定财经类高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衡量指标,将经济属性和市场需求结合,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培养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各种专门人才,能成为旅游管理中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相关背景下,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教学科研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依托财经类高校优势,加强知识复合,注重实践教学

财经类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较其他高校的优势在于有可以依托学校的经济、管理等优势学科,在这些领域,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较成熟,由于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无论是学生或是教师,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上都应该具有更高的意识和要求。通过实践教学,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尽早接触和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学习,外语应用能力、管理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理论,做到学以致用。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和实验软件都将为学生提升能力提供良好的前期环境,使学生通过实验室的这一项初步培训,在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适应社会。

(三)开展校企合作,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是现在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一项很好的形式,很多高校联合企业或事业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了联合培养,也出现了几种方式,如“顶岗方式”“订单方式”等等。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创新的源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能力高、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这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诉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够在旅游行业各领域前沿独当一面的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只有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达到用实践验证和思辨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从而回归到课堂上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其以后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做好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四)提高师资专业水平,合理设置课程,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但在部分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无疑成为了部分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很多教师具备深厚的管理和经济知识背景,但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因此部分课程在开设时过于趋同化,同时很多开设课程中的知识存在重复的现象,因此提高和加强师资专业水平的同时,应结合旅游行业用人的实际需要,针对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开设专业课程或者学生自选课程,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财经类高校的自身特点优势相结合。同时,财经类高校在配置师资时,既要考虑流动性,又要保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此基础上的理论交流、课堂教学、实践互动及企业讲座等都可以成为教学的新突破点,从而建立一套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四、结论

财经大学管理范文8

1.1针对会计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以往的教育方式可能不太适应现今社会会计事业的发展,因此,各高校应该针对教育模式进行一定的改善,以达到其教育目标。以下是针对教育模式改革提出的一些建议:第一,新的教育模式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从实际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够使学生处于实际的生活中,将所学的知识融入生活,用专业理论来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教导学生,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时候,真实的案例更加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贯彻,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二,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会计其实是比较依靠操作能力的一门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实践方面的锻炼,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践两个方面。校内实践主要是模拟学生在成为会计以后将如何处理工作上的问题,这类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校外实践则主要是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了解企业日常生活管理中的程序,以加强学生对会计事业的认识。

1.2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

第一,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同时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因此,教师也必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我国现今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只有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锻炼,才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素质锻炼。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还需要自身的实践能力来支持。第二,高校要从各方面给会计教师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也要对教师进行培训,要建立管理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考察。

1.3针对诚信问题加强师生的自身素质

提高学生的诚信,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诚信,因此,要加强师生的诚信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够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当然,高校还应该建立诚信方面的监督机制,对教师、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考察。高校还可以在校内开设一些诚信方面的课程,这样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2、我国高校会计教育近年来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会计教育层次基本完备,专业设置渐趋合理。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在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设立了我国首批会计学专业,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会计人才。在这之后的20多年时间内,我国的会计教育层次仅限于本科、专科和中专。1978年,我国第一批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1981年,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成为我国首批具有会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截至2003年,全国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76所高校和研究所具有会计学专业硕士生招生资格。1982年,厦门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会计学博士点。截至2002年,全国共有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13所高校具有会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等2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成为全国首批会计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至此,我国会计教育层次基本完备,会计学专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