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媒体论文范例6篇

财经媒体论文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众传媒 纸质媒体 财经类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但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纸质媒体的有效传播与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便利。下面笔者将通过解析财经类纸媒,尤其是财经类报纸在大众传媒时代所遭遇的困境与挑战来对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运作模式做出自己的学理思考与探析。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其特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精英阶层中,大家所受的专业性文化理论教育背景是参差不齐的。“零点调查”对中国高收入人群理财动态指数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财经类报道的主要人物及事件的主人公,中国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十分完整的文化教育,因此他们可以被归类为“低学历的富人群体”。现在,面对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信息传媒的强势侵入,面对着大部分未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低学历富人群体”的广大受众,财经类纸媒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再加上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在逐渐加入到财经类节目受众的队伍中来,因此,财经类纸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将那些落在网络、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上的受众眼球吸引过来,这是财经类纸媒传播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如果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财经类纸媒的受众基本上都是希望通过阅读相关的经济报道与文章来更好地把握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式及经济市场运行状况以提高自己经济决策的理性高度与理财的准确性把握。与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技术对经济信息、事件报道的及时、迅速、通俗化特征相比较,纸质类财经报道似乎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财经类纸媒传播要想突破自身的纸质性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只有走专业化深度与通俗化表达相融合的道路,即所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专业性的理论水准,而其表达的形式与语言则必须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财经类纸媒传播所面对的受众及强大的互联网、手机、电视、电台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以报纸作为主要载体的纸质类财经报道,我们都知道,报纸多是以“天”或者“周”为出版周期的,因此对于当下发生的经济类事件或信息就不能像网络、电视、电台那样做到及时、迅速的报道,而在信息化的大众传媒时代,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必须属性,报纸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不能做到迅速及时的报道时,就必须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性理论水平与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表达结合起来,将自己所要报道的经济事件更加圆润丰满、更加专业化地表达出来,使大众传媒时代接受财经类纸媒传播的受众得到比网络、电视、电台等带来的更有效更专业的信息。

据对相关财经类读者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读者表示财经类的新闻报道太深奥,不易读懂。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以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侵入,互联网、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普及与迅猛的发展势头,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就被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为了能够吸引大众传媒时代广大受众读者的眼球,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就通过增加对信息加工的力度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为了突破自身与互联网等高科技相比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易于保存与理论性深度报道的特性,财经类的报纸就从增加版面的容量与文章深度上下工夫。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以来,财经类的纸媒传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其自身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相对于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在对财经类信息进行传播时发挥出来的优势特点,财经类纸媒也立足于自身优势,对信息的传播进行了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与大众传媒特点及读者需求的积极改善,朝着让“非专业普通读者读得下去,专业性的读者受到启发”的方向努力发展,使纸质类的财经事件报道凸显出自己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迅速及时、适应大众传媒时代快速节奏与读者需求的文章特性,使财经类纸媒的传播抓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保存的特性。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运作模式思考与探析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后财经类纸媒的传播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更加复杂多元化的消费大众,因此,财经类的纸媒运作模式绝对不能走像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科技传播的运作之路,它必须走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的传播运作模式,将专业化、品牌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进行市场运作,在市场元素的自然规律中做优胜劣汰的运行,来彰显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性特征。

一般说来,财经媒体报道主要分动态事件的报道和静态管理的话题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事件报道。以有一定行业或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三鹿奶粉事件”、联想成为奥运赞助商等。

案例报道。以企业特殊的、有效的管理方式,独特的管理模式或发展路径为主,相对静态,比如宝洁的品牌营销、丰田的精益管理等。

资讯报道。各种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灵活。

人物报道。主要以管理者的经历或管理理念为报道的内容。

财经类纸媒的专业化战略运作模式探析。改革开放深化与市场性运营模式的深入发展,使纸质类的传播媒体也经历了一个“事业转企”的过程。面对着选择与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市场受众群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形式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就为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之后的继续运作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财经类纸媒传播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操作下运营,作为运营的主体实践者,其必须在专业化的战略运营模式中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做理性的分析,在弄明白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适合自身优势发展的专业方向,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理念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化战略方针。在实施这一方针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一点,那就是财经类纸媒,特别是作为时效性较强的纸质传播方式的报纸,在专业化运作的方向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为大多数受众消费群体所需要与接受的专业性方向。例如《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正在以其强大的专业化经营策略从自身的独特资源领域、自己擅长的优势特性及对受众群体的准确把握等几方面来占领着财经报道的市场。

转贴于

财经类纸媒以品牌化战略的运作模式来增强自身在媒体传播市场的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来树立自身的声誉并逐渐扩大自己在传媒市场的影响力,这也是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质媒体战略化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性的精神以便成功地打造出财经类纸媒自己的专业化品牌。特别是在品牌的形成与拓展过程中,这类纸媒在对财经类的事件、信息进行报道时应该着重于融入一些适当的人文精神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财经类纸媒优于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传媒的优势彰显出来。而与人文精神关怀相关内容的增加,也必将增强财经类纸媒的品牌内涵,对于财经类纸媒树立自己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独特品牌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在品牌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己品牌形象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培养。换一个角度来说,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高度综合性与权威性的财经类纸质报道是大众传媒时代纸质类传媒品牌形象的必修之路。

财经类纸媒产业化运作模式。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正处在有利时期,而财经类纸媒的产业化战略实践则是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以纸质类为主要手段的媒体传播。

作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财经类纸媒传播运作,按照传媒产业自己内在的市场规律运行方式和竞争法则来规范并发展自身的产业化模式,是推进并实现财经类纸媒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化体制改革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财经类纸媒传播产业化运作重点应该首先从“对财经类事件与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上着手,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财经通讯社、印刷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广告产业等平台,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财经类纸媒传播个体。而且在财经类纸媒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链之后,还能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资讯产品与广告业务,从而极大地将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的内在潜质挖掘出来,使其成功地突破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困境,将自身从传统传媒中积淀下来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运营资本。

当然,财经类纸媒在具体的产业化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遭遇一些问题与困境。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毕竟是一个刚刚打开大门不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其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体制与机制对其所具有的限制性。具体来说,中国现有的现代企业的产业化运营制度还不规范,因此,财经类纸媒要想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运作模式,还需建立与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相契合的运营机制。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适合文化产业特性的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促使管理内容必须准确到位、管理载体必须坚守本位,这样在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才能成功地步入产业化运营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季明:《财经新媒体“江湖”》,《瞭望》,2009(7)。

2.王晓乐:《双重力量作用下的财经媒体激变——兼谈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版》,2010(6)。

3.韩建勇:《新媒体格局下深圳财经电视媒体的“突围战”》,《电视研究》,2010(10)。

4.陈静:《新媒体挑战下财经新闻的突围》,《新闻导刊》,2009(6)。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2

财新传媒由胡舒立、杨大明、王烁等原《财经》杂志核心团队于2009年末创办,目前的架构是两刊一网(《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和财新网)+财新会议+财新视频+财新图书+移动终端,目标是打造专注于高品质财经新闻资讯的全媒体集团。2011年起,吴敬琏主编的《比较》杂志电子版也落户财新网。

在三个月的交流、学习中,4名编辑记者分散到《新世纪》周刊的各个部门,与财新传媒的记者、编辑零距离交流、切磋,共同完成选题的策划与执行;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与财新传媒采编、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次小范围的业务交流,深入了解了财新传媒的运营思路和发展理念。以下是他们的思考。

“公信力”是媒体最大的“产品”

按通常的理解,媒体的产品是“信息”(新闻),但通过在财新传媒的工作交流,我感受到,“公信力”是媒体最大的产品。所有的努力,都服务于这个目标。

在专业财经媒体看来,公信力是其最大的凭借,媒体的一切内容制造必须以此为基石,方能在延伸环节实现最大的产出。对于大众媒体来说,秉持、强化公信力亦是其突破财经报道的必然。

财新传媒甫一建立,就成立了中国首个媒体公信力委员会――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由拥有崇高声望的政商学界人士组成, 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对于编辑方针和总编辑的任免拥有决策权,吴敬琏任主席。

总编辑胡舒立说,他们过去和现在想做的都是一样的事情,就是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操作,提供有深度、高质量、可靠的新闻内容。作为职业新闻人,他们一如既往地相信,这种努力在转型期的中国是可能和可行的,有价值更有需求,而其进展关乎中国的未来,深信新闻独立性、公正性是现代社会中媒体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及必要保障。

笔者认为,判断财经媒体高下有3条最本质的标准:客观性,预见性,贴近性。尤其前两条,正是公信力的基础。其中,预见性最难做到,却又是财经媒体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财经新闻报道的特点,就是要对人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专业素质,还需要外界资源。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就是一个权威、高端的“外脑”、资源库,事实上,它的许多成员是财新重要的采访对象和思想来源。

要“好看”,更要“必看”

一切新闻都有可能变成财经新闻,财经新闻可以写得很“好看”,这也正是当下许多媒体的追求。但在专业财经媒体看来,财经新闻更要使读者“必看”,才能形成媒体的竞争优势。要想让读者“必看”,首先取决于报道的内容。

有关财经报道阅读偏好的受众调查显示,读者对财经报道最关心的首先是内容:对重大经济事件的及时报道,对最新企业、行业动态的报道,有深刻见解的经济评论,敢于作前瞻性预测的报道;在这所有之后,才是语言的通俗易懂。因此,尽管许多人并不讳言原《财经》杂志的可读性很差,相当一批读者对它的行文风格并不认同。但无论媒体圈还是政商两界,仍然十分尊重和关注这份杂志。《财经》的秘诀就在于,它一直紧密跟随、观察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提供最重要、最权威、最有价值的报道,并且有许多重量级的独家报道和观点,使得它从众多财经媒体中区别开来,超然发展。

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在于“进程”:所报道的或者说是读者关心的事件,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只是更大“事件”的一部分;多不是突发事件,而是“进程”的一个断面。所以,从财经新闻报道者来说,必须要有大财经新闻的观念,站在较长时期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层面看清楚事物的联系,从大局中准确把握。尤其中国的财经报道所面对的是巨大的社会转型,不能用现成的理论来判断、把握。所以,真正形成媒体竞争优势的财经报道,要就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譬如结构调整、创新能力、国企改革、资本运作、城镇化进程等,分析自身累积的资源、渠道,找到最有优势的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结合新闻事件,以专业视角取胜,突出独家,在“关键”、“关节”处寻求突破,譬如《财经》对资本市场的一贯关注和报道。

对于报道中大量的数据、图表、专业术语,专业财经媒体也有自己的理解:因为媒体锁定的是特定的读者群――高端商务人群、业界精英,它默认这些是需要深读某篇报道的读者所能理解的。这样的出发点当然可以探讨,但毕竟专业性使得报道可以更简洁、明确,也使报道更容易操作。大众媒体的财经报道应该如何把握,还需要认真探讨。

“普通队伍”,一流媒体

制约大众媒体突破财经报道的一个关键就是“人”。

我们从外面看,觉得财新传媒(原《财经》杂志主创团队)这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很高,记者编辑的经济学素养普遍优于其他媒体,而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说,他们的记者大概是业内平均水平,中等偏上而已,可是无论是以前的《财经》杂志还是现在的《新世纪》周刊,都可以说是一流的财经媒体,为什么?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财新传媒多层次、经常化的培训制度,保证了团队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

据了解,其培训可大体分为:入职培训及简单的谈话、导引(主要是关于理念、操守、要求、职业道德、知识产权保护);业务午餐会;部门间灵活安排的业务活动;专业培训,主要是外语;出国培训,工作3年以上的优秀记者可由公司出资到合作的国外知名学府读一个学位;在北京举行的业务论坛;有较高培训价值的国际会议等。

尤其是经常化的业务午餐会,成本低廉,形式活泼,组织实施起来较为简单,同时又有较好的效果。午餐会基本固定在每周的固定一天中午,根据媒体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安排不同的侧重点,邀请报道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内部资深记者进行专题辅导,人力资源部门至少提前一天将培训人、培训主题、时间地点等群发至所有采编人员邮箱,有意参加者需在当天11点前回邮报名(不报名的也可以参加,但是不提供午餐),但要求密切相关部门的人员必须参加。提供的午餐其实非常简单,盒饭即可,但这种形式很受欢迎。第一,时间一般从上午11点半持续到1点或1点半,不耽误工作;第二,培训内容针对性很强,对实践操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且交流非常随意,有利于记者的快速成长,同时优秀记者经验的传承放大也对形成、改进媒体风格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样的交流、培训、学习,也增强了团队的认同感。

品牌活动延伸“公信力”

近年来,主流媒体纷纷开始对品牌建设、经营的探索。借助举办品牌活动,将媒体议程转化为公众议程,将媒体长年积累下来的公信力进一步延伸成媒体的品牌效应,获取经济效益,已成为媒体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赢得竞争的一个最直接的手段。

目前,媒体最常见的财经类活动形式无外乎评选、论坛、峰会等,尤其在媒体聚集的核心城市,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场面都很热闹,冷暖却只有心知。从以前的《财经》时期,品牌会议就是其打造的重点,并且在经济效益和影响力方面都很成功。此次在京学习期间,刚好有机会参加了首届财新峰会――变革世界的中国策,感受颇深。

一是主动性强。整个峰会,无论会场布置、议题设置、现场控制,都充分体现了以“我”为主。“财新”两字随处可见,设置的议题正是财新传媒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注切口,而几乎每场精彩的论坛、辩论都是由财新传媒的总编辑、主编等担任主持。媒体办活动,无论主办还是合办,都应该牢记自己的立场和诉求,媒体是平台,但活动也是媒体的平台。

二是层次高,内容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陆克文作开幕演讲,许多学界、政界、企业界的著名人士参与各个论坛和辩论,峰会从第一天的中午十二点半持续到第二天傍晚,之所以说是持续,因为第一天的论坛一直进行到晚上十点半,就连就餐时间也都安排了主题演讲或是闭门会议,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5800元的参会标准还有那么多人士争相参加,而且一直到最后会场人气都非常饱满。而且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峰会吸引了诸多层次、领域的赞助商,得到其他媒体的积极关注和广泛报道。

三是报道和活动的互动促进效应突出。财新传媒几乎所有的编辑记者都全部服务于峰会的采访报道。各组各人分工配合,盯住每一个发言嘉宾。对于重量级嘉宾,财新传媒的主要负责人提前或稍后都亲自带领记者进行延伸采访。在这次年会上的周小川“池子”理论、黄奇帆重庆改革等都成为《新世纪》周刊的重头报道。稍后一期的《中国改革》等也重点整理刊发了嘉宾有价值的发言。

地方党报财经新闻报道的突破口

在专业财经媒体丛生的今天,地方党报财经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突破口在哪里?地方党报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读者群是政商学界,是决策的制定者和影响者,是通常所说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群”。研究并满足这部分读者对财经报道的需求,培养这部分读者的“习惯性阅读”,是地方党报财经报道的最大课题。

而地方党报的最大优势就是贴近性。经济的蓬勃快速发展,为地方党报提供了最好的财经报道的土壤,丰富的实践、事实等待去发掘、剖析。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3

过去11年。胡舒立怀抱着炽热的新闻自由理想和冷峻的专业主义规则,把严肃的调查报道作为为立身之本,勇敢揭露黑幕,挑战强权,解析时局,使《财经》成为公信力最强的媒体之一。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高度关注公共政策,奋力探索一条在传媒市场中谋生存、求发展、争自由、做公器的道路。

2009,临近年末,胡舒立离开了她倾注心血11年的《财经》杂志。这是一个结束,一个内情尚未全部披露的突然结束。也可能是一个开始――我希望这是一个继续给我们带来信念和力量的开始,但新航路上的风声涛声已在我们耳畔激荡。

《财经》是内地最优秀的期刊之一,它的内部变局,引起各方关注。有的境外媒体一如既往,从政治着眼,揣度和评论这一事件。但熟悉中国传媒的人会发现,这次《财经》事件,和过往的许多“事件”十分不同。基于中国现实,这个故事可能包含了政治、商业、传媒改革路向等错综因素。对读者和媒体同行来说,这是令人扼腕的故事。有媒体惋叹:“奇迹正在坍塌”;有媒体称《财经》事件显露了“媒体精英理想幻灭的风险”;有网站号外:“《财经》已无胡舒立”。

胡舒立辞职,成为媒体的焦点话题。种种议论里,有相同的一点,那便是媒体普遍流露的对胡舒立的尊敬和对中国传媒命运的隐忧。一位评论者写道:“与其说人们为《财经》杂志和胡舒立的前途牵肠挂肚,不如说他们是在关心这条荆棘小道最终有没有走通的可能性。”

用“荆棘小道”形容中国传媒脚底的现实,毫不过分。在这条路上,胡舒立和《财经》已披荆斩棘走过了11年。她怀抱着炽热的新闻自由理想和冷峻的专业主义规则,在创刊之初就明确了要与国际接轨,做独立新闻,定“独立、独家、独到”为编辑方针。胡舒立有一段谈论资本市场的名言,道出她对传媒的认识:“任何道理都不可能凌驾于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之上,而在三‘公’之中,‘公开’居于首位;而媒体的批评权与公众的知情权就是公开性的保证。”秉持这一理念,《财经》把严肃的调查报道作为立身之本,勇敢揭露黑幕,挑战强权,解析时局,成为公信力最强的媒体之一。近日有关《财经》变局的传媒报道,无论党媒体、市场化媒体,都对胡舒立表达了钦佩。人民网转载《长江日报》的文章,称“胡舒立主持《财经》的10年:重新定义中国媒体形象”。

《财经》是中国传媒改革的旗帜。30年来中国传媒的变革趋向,是由非市场化疾步走向市场化。由严密控制缓慢走向宽松。在这个进程中,有的媒体勇敢追求自由,但未能成功进入市场;有的媒体成功进入了市场,却与官商合谋,“听话,赚钱”,质量滑落。《财经》杂志是将新闻理想和市场化运作熔于一炉的罕有范例。它的市场表现不俗,据说2008年利润达6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财经》亦洞烛机先,创办“财经网”,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最重要的是,身为财经类媒体,却不囿于财经一隅。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高度关注公共政策,难能可贵地“既不唯权力的马首是瞻,也不唯资本的马首是瞻”,奋力探索一条在传媒市场中谋生存、求发展、争自由、做公器的道路。

胡舒立曾是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2008年3月19日,她在港大公开演讲。她在结束时的话,仿佛预言了2009年的《财经》变局:“无论是《财经》,“财经网”这一媒体,还是中国新闻界整体,目前都面临巨大挑战,既包括来自管制层面的挑战,也包括来自市场利益层面的冲击,这牵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中国独立媒体无疑是未来最有希望的一支力量,但就整体而言,仍然需要应对现实挑战。”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4

对此阿里巴巴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回应。“一不小心,阿里成了媒体帝国。”

近两年,阿里巴巴大举投资互联网公司,从美团、滴滴、高德、苏宁、UC、墨迹天气、魅族…….如各位所听说的一样,马云确实快要买下了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其实,在传媒版图中,阿里巴巴也悄然布局,从2013年投资《商业评论》、新浪微博开始,阿里在媒体行业的布局就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不仅在地域上覆盖了大江南北,在属性上也涵盖了纸媒、电视、视频、垂直媒体、社交媒体、内容发行商和内容生产商等多种形式。其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巨大野心在公众面前也逐渐清晰和活跃起来。

小创创今天对阿里的传媒帝国进行一次梳理,发现,阿里巴巴集团与马云的高管团队通过直接、间接、关联公司、个人入股等各类方式,已经入股24家媒体!

阿里布局24家媒体一览:

一、传统媒体

1、2013年4月,阿里投资了《商业评论》杂志;一本仿照《哈佛商业评论》的中文杂志;

当时,阿里投资《商业评论》被认为是其加入推动传统媒体变革行列的标志,从交易的角度看,阿里巴巴做的是电子商务;但如果看电商交易的实质,阿里巴巴做的实际上是信息和数据服务。阿里与《商业评论》的结合是大数据与媒体的结合。

2、2014年3月,阿里投资62亿元巨资,成为文化中国的最大股东,而该公司持有著名都市报《京华时报》的经营权。

文化中国在业内绝对不是无名小辈,该企业涉足影视剧制作、游戏开发、报纸杂志等多项产业,以《京华时报》、《费加罗FIGARO》为典型代表。

阿里巴巴62亿元的投资,也创下了2014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并购金额,凸显了阿里巴巴布局文化产业的决心。

3、2015年5月,阿里投资了北青社区报;

4、2015年6月,阿里投资12亿元,成为第一财经传媒的第二大股东。

第一财经包括电视、杂志、报纸在内的全媒体、全牌照。对应到这次合作,双方的目的是打造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数据服务商”。

马云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与一财的合作非常有价值,我们期待彭博,道琼斯在未来能够诞生。

阿里入股一财经半年后,一财组建数据公司CBNData,数据新闻登场,根据一财CEO周健工表示,一财与蚂蚁金融进行合作,为蚂蚁金融的蚂蚁聚宝每天提供上千条财经咨询。

5、2015年7月,阿里入股博雅天下

博雅天下包括(《博客天下》、《财经天下》和《人物》三本杂志,以及咋整科技等)

6、2015年9月,阿里联手财讯集团、新疆网信办创办“无界新闻”。

7、2015年10月,阿里联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社成立“封面传媒”。

封面的网址为thecover.cn,但主要产品形态为新闻客户端。除此之外,封面也将会在微博、微信等渠道进行内容传播,并推出视频、数据、论坛和智库等子产品。此次成立“封面传媒”阿里将携手川媒打造强调一个“个性化定制”的新型主流媒体。

8、2015年12月,阿里收购南华早报,成立于1903年的《南华早报》,是仅存的最古老的现代新闻报之一,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以英语报道中国,在香港、东南亚及英语世界有广泛影响力,是国外了解中国的重要“入口”之一。

包括南华早报集团有限公司的杂志、招聘、户外媒体、活动、会议、教育、数字媒体业务。收购《南华早报》这样影响力较大的媒体无疑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品牌形象

这也意味着把阿里的互联网优势和《南华早报》的采编优势结合到一起,打造一个让英语世界了解中国的优质窗口。

二、社交媒体

9、2012年7月和2013年10月,阿里两次投资了陌陌,资金额度为1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累计2500万美元。阿里巴巴是陌陌的最大机构股东,占股20.7%。

10、2013年4月,阿里收购了微博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其约18%的股份;

微博与陌陌两块社交高地的占领,可以帮助阿里很大程度上弥补自己社交的短板,拉近与社交起家的竞争对手腾讯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微博,一方面,可以大数据搜集从消费行为拓展到社交行为,获得更加精准的用户画像;另一方面,微博可以与阿里内部孵化的“自媒体开放计划”连接、打通,实现直接导流。

11、2015年3月,阿里巴巴2亿美元投资Snapchat

科技博客TechCrunch撰文分析称,阿里有做消息应用的潜力和需求,但却鲜有成效,此举也可以看作是为其进军美国零售业铺路,吸引青少年用户群。此外,鉴于腾讯也是Snapchat的投资方之一,阿里此次投资或与两者长期以来的激烈竞争有关。

12、Tango

Tango是一款信息和视频移动信息应用,这家公司已新募集了惊人的2.80亿美元新风险投资。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牵头投入2.15亿美元,获得了少数股份作为回报。

三、影视传媒

阿里支付宝里面有电影投资的理财产品,然后有阿里影业拍电影,最后发行渠道还有优酷土豆,阿里还入股了华谊、光线、文化中国、华数传媒、A站。

13、2014年3月,阿里斥资62.44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60%的股权,其业务有影视制作、手机游戏、电视广告,以及报刊杂志业务。目前该公司已经更名为阿里影业。

14、2014年4月,阿里巴巴旗下的云峰基金为优酷土豆注资12.2亿美元;这次收购,阿里采用全现金的形式进行,阿里巴巴集团已与优酷土豆主席兼CEO古永锵、成为基金以及他们的相关方达成协议,合计拥有的优酷土豆股份总投票权的约60.6%。

15、2014年4月,马云联手史玉柱,以65亿元收购华数传媒40%的股权

作为一家广电系公司,华数传媒未来有成长为传媒帝国的潜质,其业务有电视、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有线网络、IPTV等,有千万级的固定用户,有上百万小时的数字媒体内容库,还是中国七个互联网电视内容牌照持有者之一,这些丰富的资源,如果能够深入结合马云所掌控之阿里系的庞大互联网资源,再联想的新兴火爆的客厅互联网,未来不可限量。

16、2014年11月,阿里和腾讯联合向华谊兄弟电影公司投资36亿元;

17、2015年3月,阿里投资24亿元入股光线传媒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18、2015年8月,优酷土豆投资AcFun,背后是阿里。

19&20、为了扩展IP布局版图,阿里巴巴分别以不同形式将向上影业和芭乐传媒两家专注IP产出的传媒公司收入账下。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旗下公司——合一集团,在2014年8月28日,于北京举行会,正式成立影视公司,名为“合一影业”。

四、科技媒体

21&22、早于2013年,阿里通过旗下的子公司就对科技媒体进行布局,是钛媒体、猎云网的天使轮机构。

23、2015年10月,入资36氪,投资金额约一亿美元

36kr起家于创业媒体报道,成立于2011年7月。经过将近5年的发展,36kr发展成为国内知名互联网创业生态服务平台。旗下服务包含:创业资讯、科技新闻、投融资对接、股权投资、极速融资等创业服务。

24、虎嗅:2014年6月,2014年5月,阿里据称购买下中国著名科技博客虎嗅网40%的股份

延展:阿里传媒帝国的地域版图:

华东——华数传媒、阿里影业、淘宝内容开放平台、第一财经等收购回来的媒体机构拱卫着阿里腹地;

华北——新浪微博、光线传媒、无界新闻、36氪、虎嗅等十余家知名媒体植根中国的文化心脏;

华中——封面传媒的成立开启川渝之地的文化个性化定制之旅;

华南——南华早报的收购一举填补这一区域的布局空白;

海外——Tango与Snapchat早已成为阿里征战海外文化传媒市场的前哨。

阿里欲造媒体帝国?阿里副总裁王帅回应:笑掉大牙

对于阿里巴巴疯狂的投资媒体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当然,小创创(ID:xjbmaker)也相信这绝非出于单一目的考量。

1、投资媒体能逐步扩大自己在传媒领域的话语权,对于已经建立庞大商业帝国的阿里巴巴而言,投资媒体无疑是比较省时、省力、省钱的一种公关方式。

正如微投资本创始人蔡伟所言,随着传统媒体步入寒冬,阿里投资媒体其实并没有花费太高的价格。而传统媒体依旧具有根深蒂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一权威性往往更容易控制舆论导向。

2、构建阿里生态圈,传媒板块是继电商、视频、影业、音乐等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从整个商业生态圈来观察,阿里也早已不满足于做电商做平台,它投资文化传媒产业也是为打造更大的生活化的生态圈,也就是说,它不仅为了媒体空间,还要谋求让阿里成长更强大的生活空间,以容纳它在物流、商超、本地生活、O2O等领域的野心。

3、强化媒体属性,在BAT的未来竞争对抗强媒体属性的腾讯。众所周知,在BAT三巨头中,腾讯早早地通过腾讯地方站完成了媒体布局,率先打造了一个媒体帝国,相较而言,阿里在传媒帝国的版图上城池较少,而通过这一年多的布局,不难看出,阿里也有“补齐短板,对抗腾讯”的用意。

马云在双11期间接受彭博电视(Bloomberg TV)采访时说,我们需要媒体去帮助我们的中小企业去推广。他表示,公司广告收入巨大,通过利用公司的数据,媒体肯定能更准确地报道经济消息。

“马云可以创造一个更高标准的媒体,或者仅仅把它变成某个喉舌。世界都在看。”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及教授陈婉莹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对此,微投资本创始人蔡伟对小创创表示,“BAT已形成独特的赋能体系,向人、商业、社会、政府赋能,向媒体赋能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资本逐渐渗透入传媒行业会不会带来新闻中立的困扰问题,我觉得这不是重点,全国媒体行业都在学习习总的讲话,我想,马云也在学。他如果能花掉这笔钱,可能是个信号,就是BAT的拱卫价值正逐渐得到官方承认。”

阿里回应“传媒帝国”说:笑掉大牙

财新、虎嗅、36氪、第一财经、21世纪,阿里帝国已囊括24家媒体

以下为王帅的回应全文:

一不小心,阿里成了媒体帝国!我统一回复一下:阿里巴巴无意于时事,更别谈控制。控制,你想控就能控制?太贬低媒体操守了吧?如此推论,谁还敢跟媒体合作。

阿里巴巴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基本是基于两种情况:第一用自身的电商业务与传统报业集团的物流发行,社区服务以及网商会员群体结合,实现阿里,媒体,消费者的三方共赢。这是一个苦差事。但是阿里的成长,得益于各家媒体的关注,现在阿里的业务好起来,媒体的日子难过一点,阿里不能一阔就变脸。尽力能合作就合作,苦点累点也算回报一下大家之前对阿里的支持。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此种类型的合作,被屡屡提及的北京青年报社区项目,浙报传媒的淘宝天下,天下网商,家族传承,皆为如此;另外,阿里坚信未来商业数据的发展前景,我们选择与最专业的财经机构第一财经合作,力求打造中国版彭博,我们对编辑业务毫无干涉。强加于上,你是在侮辱自己还说侮辱媒体机构?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5

2011年12月26日,财新传媒法律部发出《财新传媒反侵权特别公告》,其中“财新传媒曾于下属《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的版权页,及财新网(www.caixin.cn)正式声明,我司保留所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或使用。”

这一公告出来之后,很快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继而传出财新传媒已同时通知四大门户网站不再给他们供稿。传闻中有些细节并不准确。据笔者了解,财新传媒给网站供稿从来就没有白给,他们与网站签了有偿供稿合同。这次的所谓“停止供稿”,其实是合同到期还未签订新的供稿合同的情况下,网站继续使用财新传媒的稿,于是财新传媒通知网站不得下载。其实不止四家网站接到通知,也不是同一时间接到通知,而是分不同时段分别通知。网站下载稿件令纸媒头痛的还有两方面,有的网站乱改标题,任意放大,给纸媒带来麻烦。还有的就是不注明转载出处。财新传媒也碰到类似的问题。如果网站同意财新传媒开出的付费条件及转载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情况也许会发生变化。至笔者发稿时为止,财新传媒还在与其他网站协商中。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财新传媒目前并没有完全做出不再给网站供稿的决定。但财新传媒有很强的内容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一直将网站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财新传媒的发展势头及胡舒立敢作敢为的风格来看,财新传媒终究要走出“做强自身网站”这一步,到了这一步,决不会再向任何网站供稿。

即便财新传媒能比较快地实现停止向别的网站供稿、做强自身网站的目标,但也是为数不多的案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很难成为大多传统媒体的常态,因为绝大多数传统媒体介入新媒体之后至今并未找到明确方向。

传统纸媒开办网站从最初的原样照搬到后来各自为战,再到现在的报网互动,介入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尚未真正找到。财新传媒因拥有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和独特的意见信息而拥有忠实的读者群和自己的市场,这种已经建立起的品牌效应使它能够更加自主。“财新传媒”有着独立的立场和专业的报道,这种有影响力的大媒体自信有能力办好网站,才敢对门户网站任意转载说不。

当下仍有很多纸媒的网站内容上原样照搬,时效性上又没有发挥网络的特点实时更新,信息滞后;且网站版面单一,空间上又没有超链接等丰富的页面。这也是导致纸媒上网不是门户网站对手的原因。要走多媒体融合之路,就要在“报网互动”中充分发挥特色互补、资源共享的优势,其色互补是指将纸媒的专业深度权威和网媒的实时多样互动结合起来;资源共享指内容上针对不同媒介使用习惯的受众制定风格形式略有不同的信息多次,以及人才上采、编、拍、播等技能复合使用。这样办网站才能助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扭转局势一臂之力。

现在纸媒做得好的网站通常是这种模式:提供纸质的原版内容摘要,要看全文得付费,并另外提供专门为线上阅读的内容,形式上也专门制作音频视频丰富原有纸质形态的信息内容,比如说《纽约客》和华尔街日报。每日经济网2011年11月的报道显示,作为实行在线付费报纸的先头部队,华尔街日报在近六个月中平均每天读者数量为2096169名,高居美国付费阅读读者最多的报纸。

是合作还是另辟蹊径,纸媒需权衡利弊

随意转载使用他人作品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限制和规定,而且就算网络上能够不经同意直接转载,支付稿费等报酬也是必然要求。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自2006年7月1日起就开始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也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转载需付费,为什么这看似毫无疑义的事情变得稀奇起来?中国的传统媒体免费或者低价让门户网站转载其稿件已经太久了,大多数纸媒好像也安之若素。既有无可奈何的一面,也有其内在的原因。当今许多传统媒体办的网站,不仅内容还未达到财新传媒的程度,网站知名度也不如财新传媒。在这种情况下,不敢轻举妄动。不仅电子版不收钱,谁想取稿也不闻不问。传统媒体需要网络影响力,靠自身的网站不够。权衡利弊后,不少纸媒觉得通过门户网站的转载带来了多次传播、扩大影响力,也能间接带来广告和活动资金等益处,就会继续选择跟门户网站合作,当然不同的媒体会提出不同的合作条件。

传统纸媒也曾试图在自己办的电子版上收费,西方有部分纸媒实现了。从中国来看,先行的不成功的居多。有些报纸收费之后流失的受众竟然高达98%,即如果有10万人免费读你的电子版,收费阅读之后降至2000。用户的流失意味着:失去品牌影响力、失去已逐步形成的广告客户、失去未来能为你赚钱的潜在用户。

这里有几种类型,第一种是能收到钱,自己办的网站实力强,不在乎别的网站助其扩大品牌影响力。因此,可以断然拒绝给网站供稿。第二种,也能收得到钱,但金额不多且收了钱会因小失大,将原本读其电子版的大量用户丢失。同时他们也还期待门户网站能帮助其扩大影响力。第三种,根本收不到钱,无所谓,其他网站要下载任由他们下载。在现阶段,真正能达到第一种程度的只能是个案。如果财新传媒能实现这种突破,也是有一定的示范意义的。据笔者所知,即便做得好的纸媒也是不轻举妄动的。比如南都iPad上的内容是免费提供的,且暂无收费计划。在他们看来:“iPad是一种崭新的用户体验,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应用趋势。在移动互联网周期内,新媒体竞争也是阅读终端的争夺战。媒体通过多元的终端数字内容产品,可以输出品牌影响力进而提升用户的占有量。”

从这些年传统纸媒的实践来看,门户网站对纸媒的积极影响包括如下几方面:首先,对需要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纸媒来说,包括门户网站在内的多家网站对纸媒原文报道的数次转载,读者人数和覆盖率则能成倍增长,日积月累有助于原本弱小或不知名的媒体单位建立扩大自己的认知度从而逐步形成特色品牌。其次,跟门户网站合作还能给传统媒体原本的报道增色,丰富报道内容使其更具可读性。如南方日报 “网尽两会”版面跟腾讯合作推出一系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相关调查和网络聊天室等板块,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遥相呼应、讨论不断、火花四溅。再者,门户网站还能帮助传统媒体开辟新的盈利渠道。广告收入的单一模式已不再能满足传统媒体的发展,通过跟门户网站合作的各种活动和衍生产品的收入则能有效拓展传统媒体的盈利渠道,尤其体现在财经领域各种论坛以及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等。比如湖南卫视“快乐女声”选秀活动与腾讯的合作使双方在人气和盈利上双赢。

人们获取海量的免费信息渠道众多且时间长久,读者已经用惯了门户网站和无需付费的信息,和他们“撕破脸皮”,传统媒体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如果纸媒不提供内容,门户网站即便没有采编权,也可以自己生产内容,实际上现在新浪、腾讯等策划的专题,无论从时效性、信息量还是内容的深度上都功力见长。事实上网络媒体确实早已经有所策划并开始行动,他们招贤纳士,纷纷从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中挖取人才。就像代工企业积极转型一般,朝着自助原创的方向发展的话,反倒有可能置大部分的传统媒体于尴尬境地。

因此,纸媒在选择中必须全盘考虑、权衡利弊。不过,随着“停稿通知”亮剑江湖,也许能让众多媒体意识到,跟网络媒体合作可以签订版权协议,规定通过转载获取一定报酬来分割利益,也许会在门户网站开出的价码中找到可盈利的机会。其实,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实际情况中,这早应该成为大势所趋。

介入新媒体途径各有不同,高质量的内容生产是核心

就新闻采访和新闻信息内容制作权来说,目前还主要掌握在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和通讯社三大类传媒机构上,在这个层面网络还是相当依赖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在采编权上的缺乏首先体现在法律上的空白;另外在相当长时间内政策上不会完全放松对新闻采编和制作权的限制,那么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还具备一定的优势。不论是自成一家还是合作共赢,不同纸媒介入新媒体有不同的途径,“财新传媒”保护原创和产权是一种选择,诸多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尤其是门户网站合作也是一种选择。每种选择都有存在的意义,做得好都能够获得良性发展。

一些已经建立声望的媒体有底气对门户网站说不,他们开始进入中国媒体自卫知识产权的阶段。如果不具备单打独斗实力的传统媒体也硬要赶鸭子上架盲目跟风效仿,搞不好就会造成得不偿失两头空的结局。其他相对不知名或在积累实力处于成长阶段的媒体还是得耐下心来,对自己的实力准确评估,考虑跟门户网站建立一定关系,依靠门户网站巨大的流量导入来扩大影响力,通过互补分割利益同样可以获得双赢。可为者为之,不可为者别乱为,等到发展成熟再振翅单飞。

与网络媒体合作也有很多方式,前文所提的门户网站是一种,此外也可以与社交网站或是微博合作,能够获取更丰富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尤其是微博的盛行,更加强化了信息的碎片式和公众议题的草根化,从传受双向的角度都有利于传统媒体开拓内容产品的制造和传播领域。不过,无论哪种合作方式,传统媒体向网站输出的内容都不能是低质量的,将低质量的内容,加上死板的复制粘贴只能是自降身价。相反的是,要将同类新闻信息作处理加工,不同类型和群体的受众区别对待,而不是简单地把稿件全文提供给网站和移动传播等。这样的话,新媒体就会成为提升纸媒阅读兴趣的重要工具,也会打开新的市场,为纸媒向新媒体机构讨价还价、提升价值增加砝码。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传媒集团 内部控制 管理 构建

文化体制改革既是传媒集团发展的内生需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外在需求,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推出一批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经营和竞争主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媒集团要应对市场,就必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资产的权属明晰,应当明确企业法人并确定法人经营的管理原则,通过法人管理制度将传媒企业和传媒集团融入到市场中来,接受市场的监督和检验,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来约束企业。其次就是建立风险防控和约束机制,即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的明确和建立。

一、传媒内部控制的主要职能

传媒集团的内部控制要以内部控制环境、内部程序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三个方面为抓手,进行各项风险的预判和防控。通过企业章程、各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同时对于经营收益和利润分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并形成资本的积累。

内部控制对传媒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规避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资金(产)风险、管理风险和人才风险;二是确保财务报告和各项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三是约束经济行为、控制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活力,这些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本文以A传媒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代市场环境中的传媒集团的内部控制案例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并对传媒集团内部控制的构建和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传媒集团内部控制研究的主要的思路是根据内部控制的三块主要工作:内部环境、内部程序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控制的要素主要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本文的研究主要预期能够对传媒集团这一市场中较为特殊的主体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和辅助作用,通过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构建和完善来作用于传媒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体制的创立的竞争力的增强,从而能够应对市场竞争并规避市场和其他风险。

二、传媒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以A传媒集团为例)

(一)组建齐全的内部管控机构

A传媒集团内部控制的体系主要是依托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纪委、经管会、经管办以及招标办进行经营风险控制。机构和部门的设置是为了解决内部控制不够完善的状况,将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区分开来,避免出现部门、人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从内部控制的理论上讲,这些变化,既是环境控制,又是程序控制。

(二)建设完备有效的规章制度

A传媒集团的主要内部控制制度有:集团会计制度、对各二级单位的经营目标责任制,此外还有接待费、差旅费管理办法等等,这些制度的确立和执行使得内部控制的程序和执行井然有序,并兼及权责明确、不相容岗位、经营导向等目标。

其他的内部管理流程和规范例如新闻、广告的刊发流程、欠款管理办法、广告发票管理办法等等,都是属于内部控制程序上的优化和细化,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内部管理上的漏洞和混乱。

(三) 严格队伍建设和人才管理

包括干部的选任和考察制度、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管理岗位轮岗制度等,确保人才管理的规范有序、预防了可能存在的选人用人方面的腐败、失察等风险,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打下良好基础。

三、传媒集团的内部控制重构

(一)传媒集团的管理和经营特点

在我国,传媒集团的主要功能分为两个方面:即舆论宣传和市场经营;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两条主要工作战线:即采编工作和经营工作。只有弄清了研究对象的主要职能和内容,才能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建设性的补充和重构,简要见图2:

(二)如何进行传媒集团的内部控制重构

1、决策风险的控制。

决策风险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决策机制的优劣,本文中提到的A传媒集团为了应对市场风险,会在集团高管中专设总经理岗位,在集团党委的分工中主要分管经营工作,同时设立经营管理委员会,将主要经营部门的负责人涵盖进入,作为经营决策的最高机构,下设经营管理办公室、发展改革办公室、投资公司等二级部门作为经营管理的职能部门。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的是无论是总经理还是经营部门的负责人,多数为旧报社体制下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在对市场的逻辑分析和感性认知上很成熟,但在对市场的数据分析和理性认知上并不能做到驾轻就熟,同时在决策机制上缺乏对风险预判的重视,甚至来说很多传媒集团还存在旧的事业单位的管理观念,例如政绩观和单纯的经济效益观。那么对于决策风险我们应当如何防控?笔者认为有如下措施可以实施:

(1)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程序,由专职的风险评估师、企业经营管理委员会共同组成常设机构,在决策之前,充分形成事前论证机制。通过对预期收益的计算和市场风险的评估来判定是否进行该项投资或经济行为。对决策对象的规模进行等级划分,来确定不同的论证成员范围和层次。为了对决策成员的责任进行约束,可以在事前约定责任范围,属于决策过程中的明显误判和失职,应当建立明确的追责机制。

(2)建立项目跟踪评估机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第三方和专门的职能部门例如经营管理办公室对项目建档,在建设期和回收期的前几年(譬如规定3年或5年)进行跟踪评估,随时注意经营质量,根据经营质量的优劣确定下一期投资的规模。跟踪评估还要做到量化评估和模糊控制相结合,量化评估如专业咨询机构的跟踪审计、工程和项目的竣工验收程序等,模糊控制包括专家评议、群众反馈以及阶段性汇报等。

(3)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对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的决策项目,应当建立完备的退出机制,通过对风险的预判和解决来规避更大的损失。退出机制应当包括项目退出的决策程序、清算和善后程序、损失评估和追责程序,在风险的认定方面,一定要明确到层级和个人,作出行之有效的惩罚措施,并在以后的管理工作内部控制中进行修正和完善。

2、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国内学者王本哲、王尔康在《会计制度设计》的研究指出,内部财务控制包括八个主要方法: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制度、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在传媒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工作中应当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权力和责任的关系、分级授权和财务集中管理的关系、经营灵活性和制度的严肃性之间的关系、激励制度与预防腐败的关系(见图3)。

(1)理清权责关系。现在很多传媒集团乃至很多企业都实行财务总监制度,财务开支的“一支笔”是财务总监,这种体制有它的优点:一是财务开支统一执行,避免事出多头,在一些开支方面形成重复开支、重复建设,造成政策和权力的真空和重叠;二是财务总监一般来说比较专业,对财务开支会具备职业性的谨慎和节约的原则,在成本费用的约束和管控上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三是财务总监一般要求实行轮岗制,不会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超过规定的时间,譬如三年或者五年,有效地规避了腐败的风险。但是短处同样很明显:首先是没有对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等比财务总监更高的领导进行约束,往往财务管理的关把好了,政策方向的关又松动了,很容易造成小错不犯,大错不断,在导向和决策上出现问题。其次是财务总监作为专业的财务人员,往往是从财务部门升职担任的,其自身多数并不具备市场经营的经验,而企业发展的掌舵者往往是“一把手”,那么在财务开支的过程中要么形成一头强势、要么形成都不管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形成分级授权机制和财务集中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分级授权(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本身是一个成熟的提法,在很多企业管理中都会应用到。但这里要说的分级授权与集中管理的有机结合,对于很多企业的实操先例来说很难做到非常好。

分级授权的核心在于授权二字,其本质是为了集中管理,而集团管理的基础是分级授权,没有分级授权就没有权利的有效集中,要么是政出多头,要么是一把手事必躬亲。在这里就要提一提“三重一大”这个词,分级授权一定要和“三重一大”区分开来,分级授权不是为了分散和逃避风险责任,恰恰是为了明确划分风险责任的范围。在涉及到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运作一定要贯彻最高一级的领导机构或者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原则。

对于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来说,从股东会到董事会再到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层层授权,明确了权力的层级,也就明确了相应的责任主体,打个简单的比方:一台车由几个师傅组装,负责哪一部分的组装就有采购那一部分组件的权力,但是需要总负责授权,如果车的轮胎出现问题,那么首先就可以追究购买轮胎和组装轮胎师傅的责任,如果采购的是另外一个人,那么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大家都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组装说是采购的问题,采购说是组装的问题,造成极大的内耗成本和浪费。

(2)财务预算管理和财务审批分级授权相结合。本文所研究的A传媒集团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这种内部控制系统的优点在于部分授权而不全部授权,对授权的合理性有所强化;同时科学预算而不简单压缩成本,对于经营工作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也有所增强。

而财务的集中管理尤其重要,财务的集中管理包括:资金、资产的集中管理、财务工作的集中管理、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财务审批终审权的集中管理。

资金和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资金的集中管理,更有利于合理的调度资金、发挥资金成本优势,另外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资金过于分散有可能会形成管理的遗漏和滋生“小金库”等现象,而资产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生产设备、车辆、办公设备等,非固定资产包括一些应收款项、存货、和应收股利红利等,需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团队进行使用和管理,资产的维护保养、往来的台账和账龄分析等,不能由哪一个部门自行管理。本文所研究的A传媒集团计财部下属的资金结算中心,就是对集团的资金进行统筹管理,集中使用,类似于财务公司的雏形;同时,2012年组建了集团资产管理办公室,对集团所属的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在这些方面迈出了实践性的一步。

财务审批终审权的集中管理在A传媒集团体现在财务审批制度上,集团党委具有集团和下属所有单位的财务审批终审权,集团内部各项财务开支审批权均由集团党委授权实施,确保了资金用度的安全有效。

财务工作和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以A传媒集团为例,集团所有财务工作和财务人员由集团计财部管理,二级单位的财务负责人由集团计财部委派,更下一层级的经营机构不设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避免出现“小财务”和“小金库”的现象。

这样层层审批,权责明确,既约定了权力,又明确了责任,同时结合外派财务总监作为对子公司、孙公司的监督管理制度。

(3)科学激励与预防腐败。经营灵活性和制度的严肃性之间以及激励机制和预防腐败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可以总结为制度激励和制度约束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何种企业,一定要在制度中设定不可逾越的“红线”或者“雷区”,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应当有对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敬畏之心,不可突破。例如:不相容岗位的分开设立、内部审计制度的规范性、纪律监察制度的常态化都是必须要遵守的。

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奖勤罚懒、促进经营,但是其效果也有限,据心理学家罗伯特・亚尔克斯和约翰・多德森的调查研究表明:当激励的幅度超过某一点之后,激励与表现从正相关变为负相关,激励越多,表现反而越差。

从图可以看出:当激励政策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对个人的激励作用就要下降,个人表现反而比激励前更差。所以对于管理风险的防范和预腐机制的建立并不能单纯的依靠激励政策,而是需要思想道德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监督检查机制多头并进。还包括管理层的沟通频率、各个层级的例会制度、走访调研的频率和范围等。

内部控制是一项综合工程,对于企业来说,牵涉到方方面面。内部环境控制主要是由管理体制、制度法规和企业文化建设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对风险的选择态度、对财务信息和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监督约束机制的重视程度;通过权力和责任的关系、分级授权和财务集中管理的关系、经营灵活性和制度的严肃性之间的关系、激励制度与预防腐败的关系这四种关系的理解与构建,传媒集团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可以相对得以完备,然后不断修正和改进,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能够同时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以达到风险防控、经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洪涛、张颖:《企业内部控制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王军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与实务》,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年版

[3]许国才:《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年版

[4]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与案例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版

[5]田高良、齐堡垒、李刘闯:《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4期

[6]刘永泽、池国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大连出版社2011年版

[7]胡逢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胡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会计之友》2007年第1期

[9]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框架》,《财会研究》2007年第6期

[10]乔林:《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方法综述》,科技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11]Aaswath Damodaran. Value and

risk: Beyond Betas. 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 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