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统计论文范例

博士统计论文

博士统计论文范文1

(一)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通过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工作,将人脑从单调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还提高了正确率。同时,通过在会计软件中进行规范化的设置也避免了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等问题。最后,会计电算化是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为企业的内部决策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也为企业外部信息披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广播电视系统虽然不属于企业单位,但是也面临着经营的压力,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实施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单位的长久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广电系统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各地广电集团纷纷挂牌,公司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多级公司、股份制公司等。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也是纷繁复杂,有参股、全资、控股等,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既受母公司的管控也有独立处事的权利,而二者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资本链。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依赖又矛盾频发的关系使得管理起来更加复杂。要想实现集团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借助会计来实现,通过会计电算化构建统一的经济责任制,对整个集团分而治之,最终实现集团的有效管理。

二、广播电视系统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基础薄弱,实施电算化难度高

管理基础不仅包括企业的会计工作基础也包括企业的历史管理水平。广播电视系统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管理系统。在管理过程中计划经济的气息浓厚,主要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而不是依靠数据分析进行决策。在会计工作基础方面,广电系统的管理也相对混乱,其资本来源比较多样化,国家拨款、广告收入等都属于主要来源途径。而系统的收益也不像一般企业只要产品卖出去就能够有营业收入,广电系统的收益体现的更为长远。此外,广电系统的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大有不同,例如摄影就包括委托摄影、联合摄影、受托摄影灯多种,不同的摄影方式制片款的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

(二)广电行业会计工作的复杂性阻碍了电算化进程

虽然2005年国家专门出台了电影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对于影视行业的会计科目进行了专门的规范,但是依然不能解决广电行业会计工作中的问题。首先影视剧行业的现金流量大且杂,这就导致了会计凭证经常缺失或者错误,在录入时增加难度。其次,收入核算不同于寻常企业,例如电影放映企业有多种预售电影票的形式,这就要求的进行收入核算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三)人员分工不合理

传统的会计工作需要进行人员分工,电算化管也要进行科学的人员分工。从软件的开发到财务工作的进行都要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秉着互相监督的原则,如程序设计人员就不能从事具体的财务工作,审计人员则不能兼职出纳岗位。

(四)安全性风险控制不到位

安全性风险是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生的。会计电算化通过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和资源共享,这就给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契机。一旦系统的密码被盗取,单位的资金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也有泄露的风险。如果遭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很有可能造成系统错误甚至瘫痪,整个会计工作就无法进行,造成单位的严重损失。

三、广播电视系统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一)规范软件系统,加强系统维护

目前我国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还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市场上的电算化软件鱼龙混杂,广播电视系统与一般的企业不同,在会计核算、科目划分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选择电算化软件时必须要在保证安全性和基本会计核算职能的同时选择符合单位特点的软件系统。只有拥有一个规范的、合适的软件系统才能够促进会计电算化职能的全面使用。使用电算化软件后要加强系统维护工作,制定规范的计算机操作规程,保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上机记录。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修复,一旦出现故障或错误要由专门的软件人员进行调试和维护,检查信息是否被非法删除或篡改,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定期对系统进行诊断,防止出现一些隐藏性的问题。会计工作发生变化时要对系统做出及时的调整。最后,还要做好硬件设施的检修和维护,避免因为硬件设施故障影响整体工作。软硬件设施的维护不仅能够为电算化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还能够强化数据信息的安全与准确。

(二)合理进行人员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

电算化系统的使用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使得不同岗位的员工能够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很多工作都由计算机代劳,这也使得前期的准备、审核工作更加重要,因此,在进人员分工时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在电算化的环境下,总账由计算机根据每一条记录直接加总而成不需要再通过人工核算,但是前期的凭证审核工作也就变得更加重要。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凭证的审核,实行实物凭证盖章和计算机签字双保险。在做出一定调整的同时也要借鉴传统的分工模式,一些科学合理的分工模式不应该被改变,如业务程序分离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等。这些都是防止员工舞弊的有效方式。只有对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分工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才能发挥电算化的整体作用。

(三)严格授权管理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会计方式不同,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在一个大的数据里,只要有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对数据进行查看和操作,因此对于操作权限的管理必须要严格。根据人员的岗位分配决定谁有权限对什么样的数据进行操作,坚决杜绝越权处理的行为。必须要强化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四)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其次,要做好电算化管理工作还要注重员工的岗位培训。会计电算化不仅涉及到财务相关的知识,还涉及到计算机知识。广电系统必须要培养大量能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的基本人才,同时还要培养一部分精通财务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中高端人才,这一类人才往往是系统设计和维护的中坚力量。

(五)建立数据管理制度

数据库管理主要指对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备份、操作记录的保存、损毁数据的修复等。每天都要对电脑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对于磁性介质保存的数据要进行双备份。对于报表等数据信息每个月都要进行备份。对于每一次操作都要进行记录,尤其是对数据信息进行修改的操作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留下记录,严禁反记账或反结账的行为。反记账和反结账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会计基本原则,还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混乱和错误。要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六)加强会计电算化中的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会计电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在手工会计时代曾经制定了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针对电算化管理还没有制定专门的档案管理办法。广电系统应该结合现有的管理办法建立专门的制度规范电子数据、硬盘、磁性介质、纸质凭证的保管、归档、调阅和销毁工作。不仅要做到安全性高、保密性好,还要做到管理科学、查阅方便。每一张记账凭证都应该有录入人员的签名和盖章,计算机打印凭证视同手工填写凭证,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对于计算机生成的一般账簿要定期进行打印盖章保存,可以按月打印也可以按季度打印。对于输出之前的电子文本档案要视同财务档案保存,进行备份管理。会计档案的管理是对会计信息的有效保存和使用,便于提供更好的信息查询服务,加强会计信息的反馈功能,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追根溯源,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七)强化风险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

与传统的会计手段相比,会计电算化时代的信息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传统的会计手段都是纸质的资料,只要做好防盗、防火、防潮工作即可。在会计电算化时代不仅有纸质资料还有大量的电子数据信息,不仅要做好传统的安全防范工作还要防止黑客攻击、防止电脑病毒入侵、防止硬件损毁带来的数据丢失。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中一定要有风险意识,要清楚电子数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对外,要防范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对内要防止密码的泄露和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最好能够建立对外的网络防火墙和内部审计制度。任何的系统都不是完善的,要不断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四、总结

博士统计论文范文2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一)研究样本的收集与整理在CNKI网站的博士论文库和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馆藏电子目录中,共发现题目或关键词中带有“广告”的博士论文(以下简称为广告学博士论文)共71篇,发表时间为1996年至2009年。研究者分别对论文的研究主题、学科、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学校、专业、论文题目、年份进行编排和列表。

(二)研究内容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在不同学科的分布、研究主题的分布及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整体分布及不同学科的异同、参考文献的来源及构成等四个方面。

研究结果分析

(一)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变化及学科分布

本研究共涉及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时间跨度为1995年至2009年。第一篇广告学博士于1995年,是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撰写的《中国报纸广告史论》。但1995年-2002年每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寥寥无几,一直在1篇到3篇间徘徊。从2003年开始论文数量开始攀升,虽然在2004年数据回落至3篇,但从2005年到2007年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健的增长势头,并在2007年到达了15篇的顶峰,论文数量在2008年又跌落到3篇。在2009年,广告学博士论文的数量重新上升至6篇(见图1)。表1各一级学科撰写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表(单位:篇)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一级学科数量新闻学与传播学17外国语言文学6控制科学与工程2地理学1管理科学与工程10心理学6艺术学2法学1中国语言文学8历史学3应用经济学2农业经济管理1工商管理6社会学3理论经济学2哲学1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从学科分布来说,这些论文来自16个国家一级学科,30个不同的专业。其中,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共计17篇。其他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艺术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地理学、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哲学等(见表1)。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本研究将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共分为6大类,分别是广告理论(广告传播理论、广告经济理论、广告语言)、广告经营实践(新媒体广告、广告策略、广告效果、广告投放、广告投入策略、广告经营管理、受众研究)、广告社会影响(广告与社会、广告与文化、广告批评)、广告史、广告监管、广告总论(广告产业和广告市场)。分类统计发现,研究主题为经营实践类博士论文最多,为28篇;广告社会影响类论文次之,为22篇;广告理论类论文位列第三,共12篇。以下依次为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见图2)。进一步分析发现,2002年之前(包括2002年),广告学博士论文集中在广告理论和经营实践领域中有限的细分类别,每个类别中也仅有一两篇。2002年以后,广告学博士论文数量迅速增长,研究主题也更为宽泛。除去在“广告经济理论”、“广告投入策略”和“广告市场总论”,广告学博士论文对其余14个细分类别均有涉及。其中,“广告社会影响”中三个细分类别的论文增长数量都在4篇以上,一跃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此外,研究新媒体广告经营实践的论文达到7篇,与广告策略研究的论文数量持平。广告总论、广告史和广告监管类博士论文数量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广告业发展中重术轻学、重实践经验而轻理论研究的问题。

2.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比较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除了广告监管这一研究主题未涉猎之外,其他五类主题都有研究成果呈现。但选题主要集中在“广告的社会影响”(7篇),广告基础理论研究文章仅有3篇,广告传播客体(受众)的研究缺失。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集中于新媒体广告的投放及设计、广告策略中企业的广告决策问题和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心理学科的博士论文注重广告受众的研究,通过研究广告受众的信息处理方式找到广告认知的规律、影响广告效果的因素;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对广告学总论进行了探讨,例如《广告市场研究》、《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一个关于广告的经济分析框架》;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的博士论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报纸或电视广告进行分析,通过广告中的各种元素映射出社会变迁或居民的意识形态;外国语言文学的博士论文主要是利用语言学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的特征;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中,有两篇通过对广告的内容分析解读社会的变迁,另一篇则运用社会学理论阐释了青少年广告态度的影响因素;艺术学的博士论文中,一篇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数字交互广告设计理论研究》,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探讨数字交互广告的设计准则,另一篇通过对广告视觉语言的研究,梳理西方价值理性视野中的广告文化批判观点并总结中国近20年来广告文化研究;法学的一篇博士论文对广告监管进行了研究。此外,地理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论文分别从这两个专业领域对户外广告投放和农产品广告市场的广告投放及受众研究做出了分析;哲学学科的论文则对广告道德进行了研究。#p#分页标题#e#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1.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整体分布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可信性,其关键指标就是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作者在郑欢等对传播类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分类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具体分为统计分析法、实验法、理论演绎法、理论建模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二手资料法等类别。鉴于大部分广告博士论文使用了不止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对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都进行了统计,因此,论文篇数之和会大于总体论文数量。由图3可见,理论演绎方法在博士论文中运用较为普遍,其次是统计分析法,理论建模方法居第三位。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和二手资料法所占比例相近,都在17%左右。规范分析法运用较少,仅为4%。

2.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比较通过学科之间的比较发现,作为广告学所隶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但是,除了理论演绎法,其余研究方法很少被单独使用。在该学科的15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中,有7篇论文只运用了理论演绎法,即在某些理论或者研究范式的指导下,运用思辨的方法得出结论,如《广告伦理研究》、《广告文化批判研究》。另有6篇论文运用了统计分析和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还有2篇论文运用了简单的理论建模和内容分析方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对广告学的研究论文多使用理论建模的研究方法。例如,《最优广告投入策略的研究》运用了两类建模方法,《基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监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数学建模研究、案例研究,并结合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心理学科的论文多使用实验法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受众卷入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匹配》是所收录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唯一将眼动技术引入到实验中的论文。但是,有的论文实验的被试量过少,如《网络旗帜广告的认知效果研究》有效被试量为30人,无法代表中国整体网民状况。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在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多运用理论演绎法或理论演绎、内容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使运用了统计分析,也多为简单描述统计,基本不涉及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研究方法。

3.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分析统计分析法、实验法和理论建模等方法已经应用到广告类博士论文中,表明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开始趋于多样化。完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眼动技术、加工分离程序、节目分析器的运用,明显的提升了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从整体上来说,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多(7篇),占该学科论文总量(15篇)的将近一半以上。仅仅应用理论演绎法,而不纳入统计调查分析对理论进行验证,会使研究成果的说服力明显降低。

(2)部分论文的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专业性不强。例如,某论文在比较两个国家大学生的电视广告心理效应时,仅选择155人样本进行实验,在分析时也仅用了方差分析一种统计方法。有的论文开篇介绍称其研究方法为“质化与量化相结合,运用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和社会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和图片分析法,在内容分析基础上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美学理论深入剖析电视广告审美特性”,而实际上运用的统计分析只是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所提到的“内容分析”既没有对抽样方法与步骤进行详细描述,也未对研究文本进行严格编码和统计分析。

(四)论文参考文献构成分析

参考文献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综合评价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途径。具体来说,来自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在参考文献中所占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作者对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把握程度。鉴于欧美等国的广告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国际学术前沿的关注程度。为了细致透彻的分析,笔者将总体参考文献划分为“外文学术文献”、“译著文献”、“非译著中文文献”和“其他文献”。外文学术文献包括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译著文献包括国内学者翻译的外文书籍和论文;非译著中文学术文献包括CSSCI期刊中的文章、其他专业期刊的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书籍等;其他文献包括报纸、网络文章等。本文共研究了71篇广告学博士论文,但只研究了其中68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原因在于,《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和《蒙古国与中国大学生的电视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比较》两篇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包括俄语和蒙古语文献,我们无法判断这些文献是否来自于专业学术期刊。另外,《中国报纸广告史论》写于1995年,文中没有给出参由图4可以看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以非译著中文文献为主,外文学术文献为辅,占第三位的是译著文献。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文书籍(26%)、外文学术论文(19%)和外文书籍(14%)。而中文学术论文和外文行业期刊所占的比例甚少,均未超过10%。这一分布比例显示,广告学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仍然以中文书籍(而非学术)论文为主,且其比重远远超过后两者。但其对外文论文和外文书籍的重视程度也值得肯定。笔者在对外文论文、外文期刊、中文期刊这三类文献研究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广告类和其它类文献。从图5即可看出,尽管广告学博士论文中参考的外文论文和著作较多,但所借鉴的广告学专业论文和行业期刊文章中文献的比例均不到20%,同样情况也出现在对中文行业期刊的借鉴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在71篇博士论文中,有11篇论文没有引用外国文献,分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哲学。这些论文都是2003年后撰写的,其中一篇是2009年完成的。此外,有19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学术期刊论文,11篇博士论文未参考外文书籍,20篇博士论文未参考中文学术论文,2篇论文未参考中文书籍。

结论

(一)撰写广告学博士论文的专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共有30个专业的学生撰写了与广告相关的博士论文,充分体现了广告学跨学科的复杂特征。尤其是来自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博士论文为广告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及方法。但是,部分跨学科的博士论文仍停留在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对广告实践进行解释分析层面,鲜有探寻广告运作规律、创新广告研究方法、提出崭新框架的佳作。#p#分页标题#e#

(二)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渐趋科学化在广告学博士论文中,除了理论演绎法之外,统计分析、理论建模、内容分析和实验法的使用也占很大的比例。相比于广告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广告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规范性较强。但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论文常常拘囿于本学科常用的方法,能同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且应用层次较精深的博士论文极少。同时,大部分广告学博士论文仍采用理论演绎法。部分论文虽然运用了统计分析法或内容分析法,仍存在科学性、严谨性不足等问题。

(三)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基础尚不够扎实参考文献,反映了研究者对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趋势的把握程度。对参考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力度不足,无疑会影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性。本研究发现,广告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所涵盖的外文文献和专业学术论文所占比例还没有达到半数,部分博士论文甚至没有来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文献。这种情况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来自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基础理论关注不足传播学专业广告学方向的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多以传播学为主,对广告学科应用实践和理论基础建设帮助不大;广告学专业的博士论文对广告学科的贡献明显强于前者,但其关注点多集中在广告学热点问题,如新媒体广告的经营以及对受众的影响上,而对广告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缺失。张金海教授曾指出,“长期以来,广告学研究深陷‘学不精’、‘术不深’的尴尬之中”[10]。由此可见,三十年来,广告学博士论文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关注主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博士统计论文范文3

博士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和接受者,又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1]。博士培养过程是博士生从一个完全依赖型的学习者向一个独立型的研究者转变的过程[2],是博士生从事学术职业的准备期。近年来,博士生在读期间的学术贡献越来越被学术界所关注。袁本涛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2012年博士生对ESI热点论文贡献率为36.84%[3]。Pearson等人的研究表明德国博士生承担了大学三分之二的科研工作[4]。Vincent等人的研究也证实法国博士生的学术贡献占到实验室总体产出的30%[5]。博士生成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成为了学术产出的重要贡献者。在博士生的学术成长过程中,影响博士生学术产出的因素很多,以往文献从制度、环境、导师和博士生个体特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重点关注博士生与导师、其他教师以及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Aca?demicInteraction)对其学术产出的影响。一方面,博士生的“学术学徒”(AcademicApprentice)身份决定了其学术生产和创新过程是一个在导师指导下、在他人帮助下逐步走向独立学术探索的成长过程,学术互动在其学术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学术生产过程往往以问题为中心,需要突破的科学技术问题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与不同知识结构、学科背景和学术经历的人进行学术探讨、交流、共享和互助对于博士生打破知识界限、促成学术创新大有裨益[6]。为此,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学术互动对博士生的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怎样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的学术互动影响效果如何。

二、文献回顾

学术互动是一个知识共享的过程,是指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相互分享信息、思想、理念、建议和技能,目的在于生产和创造新知识[6]。博士生学术互动是指博士生为了学术生产和创新,与不同知识主体进行知识共享的过程。然而,以往文献主要围绕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开展研究,从学术互动视角来研究博士生培养的文献并不多见。博士生学术互动与导师指导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1)学术互动是两个知识主体之间自主、自愿的知识共享行为,依靠平等互惠的原则来维系,而导师指导则属于博士生导师的工作范畴,具有无偿性和义务性。(2)学术互动的行为主体包括博士生导师,但不仅限于此,还包括其他知识主体,例如其他教师和博士生同学。(3)学术互动过程是博士生与其他学术创新主体之间知识相互发散与吸收、相互交流与学习、共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双向沟通和分享的过程,博士生在学术互动过程中具有自主性;导师指导更强调导师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忽略了博士生的主体性。国外文献围绕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Paglis等人进行了一项五年半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导师指导对博士生科研产出和科研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Green等人对233位博士生进行了为期2年的三阶段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学术产出具有正向影响[8]。Mahen等人对160位已经毕业的女性博士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导师指导会显著降低博士生损耗率(AttritionRate)并缩减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长[9]。Michelle等人的研究认为,尽管指导博士生是一件非常费时的工作,但是有效的导师指导可以降低社会隔离感、提升科研能力并提高毕业率[10]。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也开展了一些研究。范皑皑和沈文钦的研究表明,与导师的交流频率、导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内容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指导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1]。任婷和秦静的研究发现,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对博士生论文质量和科研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2]。陈珊和王建梁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博士生指导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师指导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导师指导频率对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学术论文产出以及课堂报告的数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3]。宋晓平和梅红的研究也发现,博士生与导师的互动关系以及导师的指导频率都会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满意程度产生正向影响[14]。尽管以往文献围绕导师指导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对博士生学术互动的关注较少。迄今为止,我们对博士生与其他教师、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具体情况仍不清楚,关于学术互动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影响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基于此,本文重点关注当前我国博士生学术互动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互动类型对学术产出的影响。

三、假设提出

1.“与导师的学术互动”与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关系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将博士生引入学术前沿、促使问题形成、教授方法和规范、引导批判和创新,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5]。博士生进行学术互动最重要的交换主体就是导师。与导师的学术互动,既是富有经验的导师与经验不足的博士生之间进行的一次由上而下的知识转移的过程,又是博士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吸收、消化、整合、创新知识的过程。知识是贯穿与导师学术互动全过程的核心内容。与导师的学术互动是围绕知识的传承、创新、应用和转化逐步展开的过程,是以知识为纽带、以互动为核心、以共享促创新的过程[15]。国际期刊论文的发表要经历严格的同行评审,最重要的评审准则就是论文的严谨性和创新性[16]。由此,与导师的学术互动能够促进博士生形成创新思维、拓宽创新途径、催化创新过程[6],增加学术论文在国际期刊发表的几率。Paglis[7]和Green[8]的研究已经表明,与导师接触的频率会显著增加博士生的学术产出。另外,博士生在与导师互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衡量互动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主动性越强意味着博士生主动吸收、思考、整合、创新知识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互动质量更好,其在国际期刊的几率也越大。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a:博士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率对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假设1b:博士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质量对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

2.“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与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关系

吉本斯认为,当前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生产模式Ⅱ阶段,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知识创新过程与应用过程不再清晰,学术创新过程的异质性、复杂性和交互性日益突出[17]。然而,当前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仍然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导致博士生知识链较短,知识面较窄,知识碎片化和零散化严重,仅依靠自身知识难以形成思维体系、能力体系和创新体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不仅是博士生对本学科不断学习深化的结果,也是通过与其他创新主体沟通、交流获得多种思维方式,长期综合交融、持续影响、积累流动的结果[15]。尽管与导师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博士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但是受限于导师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博士生与其他教师进行学术互动也有利于突破博士生自身和导师的知识局限,拓宽知识创新的途径。与相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学术互动有利于促进单学科知识的延伸,与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互动则有利于促进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和交互。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假设2a:博士生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率对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假设2b:博士生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质量对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

3.“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与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关系

同一学术领域的博士生面临相同的科研任务,同处于学术探索和成长过程的相同阶段或不同阶段,相互之间的学术互动可以缩减探索时间,提高科研效率。不同学术领域的博士生在学术专长、观点、技术、经验方面都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术互动可以推动博士生形成对同一知识问题的跨学科认识和多学科理解,拓宽知识创新的途径,促进知识的增值和创新。由此,本文提出假设3:假设3a:博士生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率对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假设3b:博士生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质量对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

四、数据和方法

1.样本分布情况

本文的数据样本来源于2017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主持的“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分析课题”的调查数据。调查院校包括国内61所博士生培养机构,调查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共发放问卷18367份,回收8207份,回收率44.68%。样本来源于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占比最高,为41.83%,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占比情况由高到低分别为:湖北(7.64%)、江苏(6.84%)、陕西(6.64%)、上海(6.41%)、广东(6.09%)、浙江(5.00%)、湖南(4.13%)、重庆(3.66%)、天津(3.02%)、山东(2.45%)、甘肃(2.25%)、辽宁(0.90%)、山西(0.73%)、四川(0.56%)、云南(0.48%)、河南(0.41%)、安徽(0.38%)、贵州(0.21%)、广西(0.16%)、新疆(0.06%)、江西(0.05%)、青海(0.02%)、吉林(0.01%)。样本的学科和地区覆盖面较广,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

2.变量选择

如表2所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解释变量是“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研究过程中对学校类型、学科类别、性别、年龄、民族、政治面貌、招考方式、境外留学经历、课题参与数量进行控制。

3.研究方法

由于因变量“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是非负型整数变量,本文运用标准负二项回归分析(NegativeBino?mialRegression,NBR)来检验“学术互动”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影响。

五、数据分析及结果

1.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及学术互动的概况

博士生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情况如表3所示。博士生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总数为14623篇,人均1.78篇。在1-3篇的博士生占比58.50%,3篇以上的占比14.15%。在毕业之前72.65%的博士生发表了国际期刊论文,仅有26.57%的博士生尚无国际期刊。博士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的频率统计情况如表4所示。大部分博士生与导师沟通的频率较高,85%的博士生保持与导师每月进行交流,67.30%的博士生与导师每周至少沟通一次,16.08%的博士生每天和导师进行学术互动,仅有15%的博士生一学期才与导师交流一次甚至更少。博士生与其他教师和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率的统计情况如表5所示。57.49%的博士生认为自己与其他教师保持密切的学术互动(非常强或比较强);66.77%的博士生认为自己与同学保持密切的学术互动(非常强或比较强)。博士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质量情况如表6所示。83.88%的博士生对“导师在研究方法方面提供了有益指导”表示满意(满意等于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下同);82.93%的博士生对“导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很好的指导”表示满意;83.43%的博士生对“导师允许我自主选择研究题目”表示满意;86.42%的博士生对“在研究方面有不同看法时可以自由向导师表达”表示满意;83.99%的博士生对“导师对我的问题总能给予及时反馈”表示满意。五个观测题项的满意率均超过80%,说明博士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质量比较高。与其他教师和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质量情况如表7所示。59.23%的博士生对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质量表示满意;61.92%的博士生对与其他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质量表示满意。博士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质量明显要高于与其他教师和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质量。

2.博士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质量的信效度分析

博士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质量由五个观测题项构成,需对五个题项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sα系数为0.894,大于0.7,表明内部一致性信度比较好。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一个大于1的特征根,所有因子载荷均大于0.7,解释了70.88%的方差,说明五个观测题项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运用AMOS24.0对五个观测题项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AVE值为0.661,大于0.5的判别标准,说明五个观测题项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由此可知,五个题项能够较好地测量与导师的学术互动质量。

3.学术互动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回归分析

本文依次针对“与导师互动频次及质量”“与其他教师互动频次及质量”“与博士生同学互动频次及质量”分别建立回归方程(模型1、模型2和模型3),最后将三种互动同时纳入回归方程(模型4),通过比较四个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及数值大小来分析三种互动形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影响差异。由于被解释变量“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是非负型整数变量,可以考虑使用泊松回归(PoissonRegression)或者负二项回归(NegativeBinomialRegression)进行分析。但使用泊松回归需要满足一个严格的假设,即被解释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相等。判断使用泊松回归还是标准负二项回归的依据是alpha假设。另外,被解释变量“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含有大量零值,容易出现零膨胀的问题。“Vuong统计量”是判断是否需要考虑零膨胀问题的依据。本文首先使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4的alpha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88,0.135)、(0.088,0.135)、(0.088,0.136)和(0.086,0.132),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alpha=0”的原假设,故拒绝泊松回归,即认为应该选择负二项回归。另一方面,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4的“Vuong统计量”为分别为-3.73,-2.81,-2.79和-3.54,远远小于-1.96,故拒绝“零膨胀负二项回归”,认为四个模型均应该选择“标准负二项回归”。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与导师的互动频次及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如模型1所示(表8第二列)。从学校类型来看,中科院和社科院的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低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学科类别来看,工学、管理学、医学、理学和农学的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法学,文学、艺术和哲学则要显著低于法学;从博士生人口统计特征及背景变量来看,男博士生比女博士生的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显著更高;年龄越小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越高;中共党员身份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显著高于非中共党员;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要显著高于没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群体;博士生参与课题数量越多其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越高;从解释变量来看,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66和0.039,且均在p<0.00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越高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显著更高,假设1a和1b得到支持。“与其他教师的互动频次及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如模型2所示(表8第三列)。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与模型1一致,不再赘述。从解释变量来看,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58和0.037,分别在p<0.001和p<0.0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越高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显著更高,假设2a和2b得到支持。“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如模型3所示(表8第四列)。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与模型1一致,不再赘述。从解释变量来看,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32和0.030,均在p<0.05的水平下不显著,说明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没有影响,假设3a和3b没有得到支持。对模型1和模型2回归系数进行比较发现,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66和0.039,均要超过对应的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的回归系数(0.058,0.037)。也就是说,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及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影响要大于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的影响。将三种互动同时纳入回归方程,结果见模型4(表8第五列)。三种互动的频次及质量的回归系数在数值上略有变化,但是显著性与模型1、模型2和模型3一致。由此,假设1a、1b、2a和2b再一次获得支持。

六、结论及讨论

1.博士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尽管以往大量研究[7-14]证实了导师指导频次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本文尚属首次揭示了与导师的互动质量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区别于导师指导,学术互动更加强调博士生与导师沟通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仅是导师单向性地灌输和转移知识和方法,更是博士生主动探寻学术问题、获取导师反馈、吸收整合知识、创新再生产的过程。在与博士生的互动过程中,导师需要鼓励博士生积极自主探索、形成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和导师沟通,以提高互动质量。

2.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越高,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越高。其他教师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能较好地弥补导师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促成博士生多学科理解和跨学科求解学术问题。然而,学术互动就其本质而言是“知识在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换过程”,学术互动的频次和质量取决于交换关系或交换纽带的强弱,而交换关系的可持续性则取决于“双方主体获益”。尽管“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有促进作用,但是其他教师在这种交换关系中获益的程度远远小于博士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交换关系的基础和可持续性,就长时段而言,不利于学术互动的可持续性。从维系这种交换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在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推行“双导师制”或“指导小组制”。本文的分析结果揭示了“其他教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博士生培养推行“双导师制”或“指导小组制”提供了改革依据。

博士统计论文范文4

文献计量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它以科学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征和规律。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究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2-3]。在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生物量既是表征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重要参数,又是反映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获取能量能力的主要体现,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形成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同时,通过生物量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碳储量做好铺垫,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生物量近似估计碳储量的大小,尤其是大尺度的碳储量的估计基本上是采用生物量数据去估算。因此,生物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重视。但是各领域对生物量的研究呈现不平衡的特征。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把握国内生物量研究的演进历程、当前研究热点、扩展范围及发展趁势,并为生物量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2统计分析结果

2.1文献量年际分布

文献量是指某一学科研究者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文献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统计分析中国期刊网生物量研究文献的数量来衡量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对生物量的研究历程可大致分为初期、发展、兴旺3个阶段。1975—1991年为初期阶段,该阶段研究文献数量极少,年均24.1篇。1992—200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文献量呈缓慢波动上升,2005年达到169篇,发展阶段年均文献量为110.77篇。2006—2015年为兴旺阶段,年均文献数量为441.7篇。从2006年开始生物量文献年均数量急速增长,发展速度迅速上升,2014年文献数量达到最多499篇。总的来说,1975—2015年间生物量研究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加表示国内对生物量领域的研究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势头。

2.2按文献类型统计分析

2.2.1硕博士学位论文统计分析

生物量研究领域的发展引起国内众多硕博士的关注,硕博士学位数量反映了这些高校在生物量中占较大比例。关于生物量最早博士论文是1998年北京林业大学胥辉的“立木生物量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的研究”。最早硕士论文是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冯险峰的“GIS支持下的中国陆地生物量遥感动态监测研究”。之后各高校陆续发表相关论文,直到2015年生物量硕士博士论文文献总数量达到527篇。其中硕士论文有454篇、博士论文有73篇,比例约为6∶1,分布于97所学校。统计得出发表硕博士论文在10篇或以上的学校有16所,文献发表数量共320篇,占总硕博士论文的60.72%。这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生物量研究做出了贡献,具体的名称和发表文献数量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生物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林类高校是因为生物量相关专业在农林类学校多一点,此外,具有农林专业的综合性高校也推动着生物量研究进程。

2.2.2期刊文献统计分析

1)期刊文献数量的年际分布。在学术界里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区别,普通期刊被引用及下载次数等相对少,目前核心期刊被用做评判学术期刊质量和鉴定论文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统计分类5273篇生物量期刊文献,其中核心期刊文献有2949篇,普通期刊文献有2324篇。1975—2015年的期刊文献分布如图3所示。从1995年开始核心期刊文献发表数量缓慢增长,2006年开始年文献发表数量达到100篇以上,2008年开始急速增长,年均文献发表量远超普通期刊文献发表量。普通期刊从2008年开始年文献发表量超过100篇,2014年期刊文献量达到顶峰时期,其中核心期刊文献达到275篇,普通期刊文献达到174篇。统计1975—2015年的总期刊种类数量及每个期刊的载文量可知,5273篇期刊文献发表在774种期刊,其中普通期刊有590个,载文量有2324篇,核心期刊有184个,载文量有2949篇。由表1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统计得出载文量前10名的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根据《2014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分类比较载文量前10名的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核心期刊有11个,载文量为1208篇,占核心期刊文献的40.98%。普通期刊有13个,载文量有504篇,占普通期刊文献的21.69%。从表1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的载文量反映出生物量在生态学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此外在农业、林业及草地研究领域也较为受到重视。2)期刊文献被引用和下载情况。文献被引用的频次是衡量该科学领域交流程度和作者吸收同领域研究进展的信息程度,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文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1975—2015年的核心期刊及普通期刊文献的被引用频次得出数据如表2,其表示了被引用文献在总文献中的百分比、平均每篇文献的被引次数及最多被引次数,表明期刊文献被引差距及期刊文献的平均被引次数。从表2可以看出,核心期刊的被引用次数最多,高度被引用体现了其作为学术窗口的价值,2949篇核心期刊的85%曾经被引用过,平均每篇核心期刊被引用18.77次。2327篇普通期刊的74%曾经被引用过。由表3可知,论文的被下载次数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被关注度和影响力,统计比较生物量核心期刊文献与普通期刊文献的被下载次数,被下载1500次以上的核心期刊占0.5%,普通期刊占0.2%。被下载1500~1000、1000~500、0~500、0次的核心期刊依次占1.5%、8.5%、89.2%、0.3%,普通期刊依次有0.6%、3.9%、95%、0.1%。显而易见生物量相关研究的核心期刊较普通期刊更能引起学术界、社会的关注,被下载次数也比较多。

2.3文献内容分布

可以看出,文献研究的主题分布将5800篇生物量研究文献按研究内容分为森林生物量、草地生物量、耕地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其它生物量、菌生物量、动物生物量、土壤生物量和浮游生物量的研究,从数量变化看出,森林生物量的研究不断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碳库,单位面积比其它陆地系统储存更多的碳,通过增加森林陆地面积,能有效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森林生物量已成为量度森林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借于森林生物量研究的重要性,许多学者从森林入手,开始研究森林生物量,并逐渐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此理论基础上延伸至草地生物量及耕地生物量。目前的研究以宏观为主,微观环境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

博士统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医院;科研绩效;预测模型

我国三级综合医院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科研能力已成为衡量医院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1]。科研绩效评价作为科研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对医院的科研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阶段性评价,使管理部门全面、系统地掌握科研发展现状和水平,并找出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2]。然而,科研评价是一个多参量技术体系,且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只有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才能成为科研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推动医院科研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杠杆[3]。目前,国内外有多种科研指标评价方法,涵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4]。从宏观层面看,2017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国科发创〔2017〕330号)提出以能力导向、不以论文为唯一标准的要求,但没有对具体评价指标和权重作统一规定。从微观层面看,医院或者学科也有各自的科研产出考核方法,但这些方法更多倾向于简单统计项目、论文、奖项等显性、可计量的内容,缺乏如实验室管理、科研诚信、学科等级(声誉)等隐性内容,也缺乏时间权重的考量,致使决策层很难根据现有的科研评价指标进行规划与部署。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7—2018年的科研投入和产出数据为分析对象,建立多因素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科研产出的未来趋势,为医院学科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仁济医院56个科室为调查对象,对2007—2018年各学科的科研数据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

研究纳入了仁济医院各学科的科研数据,包括SCI论文数、SCI影响因子、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科研奖项、专利、各级各类科研或人才项目数、项目经费数、项目验收情况、临床科研人员和专职科研人员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数量、实验室面积、学科建设费用投入、学科或实验室等级、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和考核情况以及科研诚信事件等。选取科研项目数、经费数、SCI论文数、SCI论文影响因子和科研奖励数为科研产出指标。

1.3多因素时间序列模型构建方法

加权回归模型构建加权回归分析模型,用于分析对科研目标的贡献因素分析。对于评价目标O(d,t),其中,d表示科室序号,t表示年份,建立加权回归模型:O(d,t)=∑iαifi(d,t)。(1)其中,指标fi为第i个有意义的统计变量,αi为相应统计变量对评价目标的贡献权重。将基于最小二乘法来获取贡献权重αi的值。最终将对每个指标i分析αifi(d,t)的贡献大小。在实际情况中,部分统计变量对评价目标的影响并不是在当年就完全响应的。比如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数量等,实际起作用的年份可能并不在当年。为了去除这些时滞效应的影响,一个更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建立模型:∫O(d,t)dt=∑iyi∫fi(d,t)dt。(2)在这一模型中,各年份的统计数据和评价目标均进行时间平均(求和)。这一模型有助于分析各类统计变量对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但不包含时间信息,也不具有预测功能。多因素时间序列回归预测模型为了使模型具有预测价值,基于历史数据,通过滑窗处理建立时间加权的多因素时序回归模型:O(d,t)=∑iβi∫-∞t-1fi(d,τ)Ki(t-1-τ)dτ。(3)其中,Ki(t)为表征第i个统计变量对目标起影响的时滞函数,需要结合实际经验得出。在数据时间更长时可通过回归学习得出,但目前的数据量不足以支撑这一学习过程。在目前的模型中,Ki(t)被取为连续5年递减的指数函数,其他时间取0。通过加权移动平均法对因变量进行处理后,利用该方程,对不同科室和不同年份的数据进行时序回归,获取系数βi。

1.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多因素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构建科研绩效指标的预测模型,评价影响科研绩效的主要因素。按年份对各科室调查的相关科研指标进行求和。通过绘制折线图,分析各指标值变化趋势。运用模型(2)进行2007—2016年科研相关数据对于科研产出指标的回归贡献分析。基于2007—2016年10年间的数据构建预测模型,在构建预测模型时,将总职工人数按照医生与专职科研人员总数、专职科研人员数、博士学位人数、高级职称人数、中级职称人数进行分类,细化影响因素以提高预测效果。以2017年和2018年全院56个科室、2017年和2018年不同科室(包括手术、非手术以及辅助科室)的科研产出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运用模型(3)进行时序回归分析及预测,验证其预测效果。

2结果与分析

2.1科研产出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多因素模型(2)对科研产出指标进行贡献权重分析,为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影响因素能够进行比较和加权,将每个因素的均值缩放为1。结果显示:对SCI论文数进行贡献权重分析,科研经费数和毕业生人数的贡献作用较大;对SCI论文影响因子进行贡献权重分析,同样是科研经费数和毕业生人数的贡献作用较大;对科研经费数进行贡献权重分析,SCI论文数、影响因子和毕业生人数贡献作用较大;对科研项目数进行贡献权重分析,SCI论文数、影响因子和毕业生人数也是关键因素;对科研奖励数进行贡献权重分析,毕业生人数、SCI论文影响因子对获奖次数贡献作用较大

2.22017年和2018年医院56个科室科研产出指标的预测分析

使用模型(3)对2017年和2018年仁济医院56个科室的科研产出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对于预测SCI论文数、SCI论文影响因子、科研项目经费数以及项目数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2017年见图1,2018年图略。模型对于科研奖项数的预测能力欠佳,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样本数较小、各年波动性较大,虽然总体走势能反映医院在横向对比中的地位变化,但统计方差仍过大,建模预测意义不大。因此,在后续分析中剔除了科研奖励数。

2.32017年和2018年不同科室的科研产出指标的预测分析

为验证回归预测模型对于学科的预测效果,本文分别选取了2017年和2018年不同的9个科室,包含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和辅助科室。应用该模型对这些科室的SCI论文影响因子、SCI论文数、项目经费数和项目数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除项目经费数外,其他指标的实际情况与预测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017年见图2,2018年包含放射诊疗科、急诊科、老年科、血液科、妇科肿瘤科、胃肠外科、心外科、血管外科、超声医学科(图略)。

3讨论

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是医院科研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关键问题[5]。在战略的指导下,针对性优化医院科研评价方法,才能使科研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导向性[6]。仁济医院作为一家集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在科研绩效管理方法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考虑如何优化相关指标,引导和服务医院科研可持续发展。

3.1科研产出指标的影响因素

对于本研究选取的所有科研产出指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是关键因素。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是医院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衡量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主要依据是科研论文、项目或者专利等方面,特别是国际顶尖刊物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更是检验其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医院科研产出中的主要人才来源,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也是医院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科研经费对SCI论文数量和质量均有贡献,SCI论文数量和质量亦能帮助医院提升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可见,科研投入与产出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对于科研奖励而言,SCI论文质量贡献较大。众所周知,科研获奖是高质量科研活动厚积薄发的成果,也代表了科研团队的雄厚实力,因此,论文质量在其中贡献较大也能得到较好的诠释。综上,所得结论与医院实情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2预测模型的构建

从投入和产出角度,结合多因素时间序列构建预测模型,较全面地考虑了科研产出的多因素影响,通过对仁济医院10年的科研数据细化收集,为模型的影响因素挖掘和趋势预测提供了优质数据支撑。同时,充分考虑了影响因素对科研产出的时滞效应。通常,科研产出不是简单而迅速的。例如,加大实验室经费后一段时间才会提升科研产出,而当年的科研绩效会取决于过去几年的积累。因此,在模型中按时间权重引入影响因素的滞后项,对近期数据赋予更高的权重,而给予较远数据更低的权重,使模型更具现实意义。尽管模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局限性,如实验室等级、日常管理制度更新、学术诚信信息等暂未考虑。对于这些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后续需要通过寻找合适的数据转换方式如等级评价等方法进行探索。另外,由于医院的科研产出受政策等内生因素影响,后续分析中将结合模型预测结果,结合政策干预综合评价。

3.3预测模型对医院科研绩效评价的应用

运用模型验证仁济医院2017年和2018年56个科室和不同科室的科研产出,无论是医院总体情况还是各科室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均有较为准确的预测效果。探索科研产出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有助于科研资源的存量盘整、精准投入,促使科研绩效提质增量。同时,模型采用的变量易于量化收集,便于医院间推广使用及横向对比。因此,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外推性,可为大型综合医院的科研绩效计划制定及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导向、时代背景等。另外,科研产出指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近几年国家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科技成果转化也纳入了医院绩效考核范围,专利和成果转化金额等产出也将逐步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评价方法需动态纳入各种相关数据或及时更新计算依据,使得预测模型更趋于全面、合理的衡量、评价和估算。

3.4展望未来我们将借鉴预测模型的应用成效

博士统计论文范文6

一、导言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热门话题。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从2009年开始加大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计划到2015年实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各占一半的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1]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以CNKI学术总库(2002—2011年)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量、专业学位类别、比较研究文献、中文关键词等五个维度展开统计分析,试图阐述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期为今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样本选择

1.抽样。打开CNKI学术文献总库,输入主题“专业学位”并含“研究生教育”进行高级检索,且对每篇文献进行诸篇查阅,以确保检索结果的准确性,检索出2002—2011年这十年间的1199篇文章。检索日期为2012年3月25日。从中剔除年鉴、记者报道、日报、人物与学校介绍等非学术文章,得到有效样本1047篇。

2.对样本的讨论。研究的样本是中国CNKI学术总库“学术文献总库”收录的2002—2011年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学术文献总库里的文献总量万篇。CNKI(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即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它是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价值的中文网站之一。目前已集结了7000多种期刊,近1000种报纸以及众多的博士、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以及国内外1100多个专业数据库,其信息内容是经过深度加工、编辑、整合并以数据库形式进行有序管理的,有明确的来源、出处,内容可信可靠,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科学决策的依据。对于教育研究热点的分析,可以通过关键词数量的变化来判断。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升降变化,从一个方面透露了研究热点的形成和转移,因而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某一领域今后研究的走向。[2]CNKI系统的主题标引类型恰能反映出学科的属性以及研究热点、发展方向,能较好地提供给用户与学科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文献,[3]因此所取样本是全面、有效的。本研究对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检索结果按被引频次排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来源期刊,最高被引文章是2006年翟亚军等人发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的《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1.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近10年来,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从2009年开始,文献数量明显增加,平均增长率为55.3%,其中,2010年的增长率就到达68.2%;从图1中可以直观的看出,10年来,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情况呈上升趋势。在2009年之后,上升趋势增强,在2010年,增长趋势更加明显。2009年和2010年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年份。2009年,教育部加大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将扩招的硕士研究生全部作为专业硕士进行培养;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种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分别将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等内容列入2009年、2010年工作要点,将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4]随着政策的出台和相关会议的召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开始加速度前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密切相关。

2.对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甚少,10年中仅44篇,占文献总量的4.20%。从表3的数据变化上看,文献数量呈波浪式增长,高峰值出现在2005年和2011年,且2011年的论文数量最多,其中硕士学位论文占主要部分。从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上看,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最快,2007—2009年有缓慢下降趋势,2010年趋于平稳,2011年急剧上升。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变化,与2009年和2010年的政策改革有直接关系。学位论文体现的是创新,是研究生经过2或3年的努力做出的学术成果,前期的准备时间是1或2年,2011年恰是呈现研究成果的一年。不过,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极少,10年中仅有4篇,数量是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1/10,在2009-2010年,研究趋势缓慢上升,2011年缓慢下降。相对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未引起在校博士生足够的关注。硕、博学位论文是经过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涯的深入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术研究成果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校研究生作为学术创新中的主要群体,所研究的领域是引领这一领域发展的主要激流。因此,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待依赖在校研究生在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校研究生作为学术群体中主要的研究主体,更应该拓宽视野、前卫创新,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层剖析,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通过对硕、博学位论文所采取的研究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位论文的研究类型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的较少。

3.对不同专业学位的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除了将专业学位分类统计外,剩余的文献均归类到其他综合论述的文献上(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以某一个专业学位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甚少,合计379篇,仅占总研究文献的36.1%。所研究的专业学位类别共29个,文献数量大于10的仅有9个专业。分别是工程、临床医学、教育、农业推广、体育、公共管理、军事、法律、艺术。其中,以工程硕士为研究对象的最多(75篇),其次是临床医学硕士(57篇)、教育硕士(56篇)。目前,研究生考试共有39个专业开设了专业硕士。其中,对应用统计、税务、保险、资产评估、出版、林业、应用心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审计等10个专业学位的研究处于空白。从表4的数据变化上看,对29个专业学位的研究基本都处于震荡波动的变化形态中,并且在2009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当前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理论、经验方面尚有不足。“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俗称‘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但在近20年时间内发展缓慢。直到2009年,在全国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大约10%。在社会上,专业硕士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5]但是,随着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相信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例如,2011年3月18日,我国设立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涵盖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艺术、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工程、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等领域。涵盖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有: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杜玉波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6]可以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着极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是一项亟待深入开展的课题。#p#分页标题#e#

4.按照同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比较

研究进行统计由表5可以看出,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比较研究的文献甚少,仅有42篇,2011年的文献数量最多(13篇)。以美国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位居第一,相关文献有27篇。其次是日本(5篇),数量与美国相差4.4倍。由此可知,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作为比较对象。其中,秦春生的《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为最高被引文章。2002—2011年比较研究情况整体呈上升趋势(见图4),并在2010年急剧上升。美国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发源地,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发展完善(1970年)至今有42年的历史,已形成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因此,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参考对象。“日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其蓝本取自美国,虽然目前还仅仅处于初步的模仿阶段,起步比我国还晚,但鉴于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不完善,与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关注日本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这一重大变化仍有必要。”[7]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在科研工作中,同国外的相关领域进行比较研究是重要的研究途径,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本国的教育状况,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取得权威的研究成果。

5.对专业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热点统计

“通过关键词标引频次统计分析某一时段的学术热点和升降趋势,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路径。尽管此类基于数量的评析往往较少涉及热点问题本身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但是只要分析的时间段有一定的长度,收集的数据充分且具有足够的覆盖面,则此种研究方法就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8]表6显示,关键词总个数排名前七位的分别是:“(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744个)、(研究生)培养(模式)(163个)、工程硕士(65个)、(教育、培养)质量(保障)(58个)、临床医学(53个)、问题(现状、对策)(53个)、教育硕士(49个)。由此可以得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工程硕士”、“质量”、“临床医学硕士”、“问题(现状、对策)”、“教育硕士”等是近10年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热点。这个结论也印证了的统计结果。从中也可以看出涉及比较研究的关键词相对较少,仅有“美国(比较研究)”(32个)。另外,“应用型人才”(6个)、“结构”(5个)、“学位制度”(5个)等关键词尚少,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值得说明的是,表6中没有教学、导师等与之相关的词语。尽管培养模式的简化公式:培养模式=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包含着教学部分,但将其作为关键词,专门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还未受关注。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和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处于弱势。“教学如何教”、“教师哪里来”都应该成为今后研究选题的重要方向。

四、结论

博士统计论文范文7

以2011年教育部将软件工程学科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为标志,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与信息化强国相比,我国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探索。文章分析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动下,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经历了跨学科培养、海(境)外引进、相近专业转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全国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高[2001]6号)[1]。以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2]为起点,软件工程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脱胎”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了由学科从属型向学科独立型的跨越。这一跨越无论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其高层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正是由于这一顶层设计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国48所高校增设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3]。截至2015年,全国拥有软件工程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已达52所,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达到106所。我国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缩短了我国此学科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由于软件工程学科高度的交叉性、领域的渗透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科课程体系特色不彰显

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化而来的,虽然已经独立为一级学科,但由于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紧密联系,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有很多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极为相似。根据对国内60所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单位)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单位)的高校官网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仅为8.33%。从两个学科开设课程相似度的比较来看,同一课程类别开设学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4]。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对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相比,软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个或数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他们在软件工程知识广度和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要更加优秀。但在目前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并没有显著特色与优势,这将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科研考核指标缺乏本学科特点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博士研究生依靠发表“垃圾论文”,以“论文灌水”等方式蒙混毕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般来说,规定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或在国际SCI检索期刊上是博士生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些科研考核指标的制定给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划定了红线。但这一考核体系仍具有“重期刊、轻会议”“唯SCI检索”等特点。笔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照搬的考核体系挤压了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空间。软件工程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学科,通常情况下,每3~5年就会有一轮知识热点的更新。对软件工程学科而言,国际会议是最新颖、最优秀的论文展现舞台。学者们通过这个学术交流舞台,与国际同行近距离交流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达到掌握该领域学术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过发表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毕业条件,将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SCI国际期刊或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周期相对较长,从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有些国际顶级期刊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出版周期。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时间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弃从事创新性强但有一定失败风险的科研课题,而愿意选择创新性较低但比较稳妥的科研课题去做,从而确保早日发表期刊论文而尽早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即使软件工程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可以代表该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但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往往并不能满足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导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将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宁可选择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与国际同行们的交流,实际上造成了我国高档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对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得不偿失。

1.3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软件工程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工程科学,要求学者们运用数学、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人力所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实践问题具有高度的结合性。在软件工程领域,除了少数的博士研究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课题是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产业化问题。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理论概念转化成为原型系统或者用实证实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动手能力。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程序的代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有的甚至没有编写过代码;有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认为编写程序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工程实践是浪费学生或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导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能力不能胜任工程实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给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论无法得到工程实践检验,导致科研成果无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统或者实践验证的研究论文也很难在国际高水平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造成科研工作成为无果之花。

1.4博士生导师指导时间尚显不足

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普遍较多,甚至出现一位导师一届招收3~4位博士生的现象。有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单位的行政职务,因此普遍感觉“日常杂事较多”“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从客观上使得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博士生,为数不少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感到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长期见不着导师的面”,甚至“一个学期没有和导师单独交流”。这种“放养”现象有悖于对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导原则,对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不利。

2改进措施

2.1构建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涵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软件系统,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据此,我们建议培养单位应当反思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该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特定的高级知识,构建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基础,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6]为架构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真正能在软件工程学科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鼓励博士研究生向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投稿

目前,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学术水平已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相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修改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体系,不再将“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论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标,而将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论文的发表也纳入可选的硬性指标之一。博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请教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扩大学术交流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统系访学期间,了解到该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参加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机会,费用可通过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所在课题组协商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2.3将工程实践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

将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科研素养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统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外,还须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工程实践实现出软件原型系统。这种做法的益处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杜绝了空洞而无实际价值的所谓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实际上已是科研的生力军,由他们动手实践得出的原型系统,对于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极为有益。建议将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查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时建议博士生导师高度重视对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不能将形成的理论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或者进行实证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应当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的同时,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从而形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培养机制。

2.4建立博士生培养的导师组制度

实行导师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博士生导师由于精力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博士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的导师指导团队,这对培养博士生的团队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都十分有利。笔者在QUT访学时,校方给我安排了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两位副导师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导师的工作,整个导师组对我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其中,第一导师负责访学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制定及总体研究方法的确定,主抓研究的方向;两位副导师各负责一部分研究细节的指导,主抓研究的具体工作。通过导师组的指导,使我在访学期间不但在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对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实上,导师组指导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是很常规的做法。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导师组制度对于多方面利益群体均有益处。第一,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两(或多)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的指导。由导师组构成的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可以给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对博士生导师而言,导师组制度有可能使主导师从指导工作的细节问题中升华出来,而将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观上的指导和学术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对副导师而言,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汲取主导师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主导师不同的是,副导师一般聚焦于从学术的细节上对博士生给予指导。副导师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只要能力具备即可,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主导师的关系可以定位为助理的关系。

3结语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冯在文 何敏 何克清 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2001年)[EB/OL].[2016-03-05].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EB/OL].[2016-02-28].

[3]李泽平.软件工程增设为一级学科后的机遇与挑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75-79.

博士统计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即除了掌握常规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更需要有科研能力培训[1]。通过科研能力训练,有助于培养研究生更为全面、深入地思考和认识临床问题,善用科学思维解决和处理临床问题,开拓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视野[2]。随着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临床专业文献不断更新,需要临床工作者有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临床医师国际视野的拓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的长远发展,均受益于前期研究生期间科研能力的提升[3]。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更侧重于临床实践,对其科研训练的关注度较低。而且因繁重的临床工作,大多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时间甚少,严重限制了科研能力的发展[4]。为了解我院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现状,本文对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和博士)进行了科研能力的调查,探析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研究能力的可行之策。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习的不同年级的5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本研究。其中,硕士研究生30人,博士研究生20人。所有研究生对本研究均已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5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0.9%。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入学方式、所在三级学科等。②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包括研究生入学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经历,是否有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章发表。③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是否缺乏科研能力的训练和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否因临床轮转工作繁重缺乏研究时间;是否找不到研究切入点;是否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和英文阅读和/或撰写能力较差。④对科研培训的意愿,包括对临床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基础实验技术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方法、SCI论文撰写、课题设计与科研思路以及英文写作能力的培训。

1.2.2个别访谈

本次研究共对12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研究生目前科研工作现状、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以及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想法和建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内容和访谈内容中提取出的数据用人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率的比较采用连续性校正的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2结果

2.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情况

在问卷调查的5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中,30名是硕士研究生,20名是博士研究生。其中男生占24%(12/50),女生占76%(38/50);中位年龄为26岁(24-29岁)。研究生入学途径中,通过统一招生入学的研究生占62%(31/50),通过推荐免试入学的研究生占34%(17/50),而其余4%(2/50)的研究生是在工作后进行考试而入学。调查对象分布于血液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普通外科、骨科等13个科室。

2.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经历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30名硕士研究生中,26.7%(8/30)的研究生参加过学科相关基础研究工作;8名研究生撰写过病例报告或文献综述,占26.7%(8/30);仅2名(6.7%)研究生参与过临床研究,撰写过相应文章或论著;仅3名(10%)研究生曾经结合临床问题进行过荟萃分析。在20名博士研究生中,85%(17/20)的研究生曾经结合临床轮转工作,总结特殊病例,撰写病例报告或文献综述;60%(12/20)的研究生能够结合自身临床研究,撰写论著;15%(3/20)的研究生能够结合临床问题撰写经过荟萃分析的论文;10%(2/20)的研究生参与过学科相关基础研究。

2.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产出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入学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文章的研究生占20%(10/50),56%(28/50)的研究生一直进行繁忙的临床实践工作,未曾进行过相关科研能力的培训,38%(19/50)的研究生虽然接受过科研相关培训,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发表任何文章。总体来说,博士研究生的科研产出大于硕士研究生(P<0.05)。

2.4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

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表明,影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最大的阻碍是临床轮转工作繁重和学习压力大,时间、精力不足,此问题在研究生中所占比重高达82%(41/50)。相比博士研究生来说,缺乏对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对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大多数(83.3%,25/30)硕士研究生在科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约一半多(27/50)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科研想法,但找不到研究切入点。另外,影响他们科研产出的问题还有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较差、英语水平和论文撰写能力较差。

2.5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科研培训的意愿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一些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训项目,对研究生参与这些科研培训项目意愿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无论是博士研究生还是硕士研究生,均对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感兴趣,要求重点培训临床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和SCI论文撰写。

3讨论

3.1因需施教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并轨培养模式后仍然有较大比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尚缺乏系统的科研能力培养,没有任何科研产出。但是,这些研究生渴望参加科研培训以期提升科研能力,对于他们今后成为学科带头人、学科领军人物,带领学科持续发展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博士研究生来说,硕士研究生更加需要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对科研思维的培养。而博士研究生更加关注如何找到临床科学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如何结合临床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或争议点,合理设计科研课题。故在实际研究生教学指导中,我们应关注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需求,因需施教,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科研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而非实验技术指导。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更侧重于科研思维训练,如可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EpiData、SPSS、GraphPadPrism、Meta分析、生物信息技术等实际应用型课程[5]。还可通过文献俱乐部活动以批判性思维评价学术文献,探讨研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结果是否有效并引发新的研究或应用[6]。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利用空闲时间阅读文献,充分理解其主要内容,再进行思考、讨论和脑力激荡。此过程有助于科研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3.2基于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平衡医疗和科研的关系是困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问题。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80%的硕士研究生和85%的博士研究生都面临着繁重的临床轮转工作,明显感觉学业压力大、时间紧张、精力不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如能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统筹安排时间进行科研工作和学习,科研能力将会得到极大提高。解决临床与科研时间问题最好的方式是紧密结合临床工作,以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感兴趣问题作为切入点,寻找科研思路,探究科学的解决临床问题的办法,解除患者的病痛[7]。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很容易捕捉到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与争议点,为其参与临床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8]。因此,基于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够很好地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可以从临床需求出发,回答解决未知的问题。如多项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证实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阴性患者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及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期均明显延长,MRD阴性已经被FDA作为新药临床试验评估PFS的替代终点,并可能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9]。然而,目前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MRD检测的最适时间节点?以MRD为基础的评价体系与传统疗效评价标准的关系?携带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应用不同治疗对MRD状态及阴性持续时间的影响?如何根据预后价值定义MRD持续阴性和失去MRD阴性状态,能否指导复发MM的治疗?这些都可以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选题。除了对临床上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选题亦可以从临床需求出发,挑战传统观念或开展技术创新[6]。由此可见,临床上存在大量科研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是没有科研可做,而是要学会如何进行临床科研。

3.3优化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