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范例

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范文1

关键词: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偶然性;必然性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用博士论文代称)是马克思的博士毕业论文,也是马克思表达青年时期思想理论的重要著作,同时包含着马克思人生中许多思想的启蒙点,在论文中有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可以单独加以论述与研究,它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原子论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的偶然性观点的发展源于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原子运动之间的分歧。德谟克利特在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子论等同于阿纳克萨戈拉种子说的延伸。阿那克萨戈拉把世界万物的出现与灭绝归结为种子的聚散与分离,相当于每一事物的新生与消亡都源自于种子的碰撞,认为自然万物是由多种多样的种子所构成的,以此彰显了世界万物的多样性;种子的性质也决定了自然万物的性质。德谟克利特将虚空空间添加到原子运动的空间,认为世界的起源是原子和空洞,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因原子的聚集和分离,没有偶然发生的东西,一切事物的来由都有原因,一切事物的始终也都是必然,这一点与西方基督教的原罪说很相似,相信命定论,而德谟克利特本人也不相信感性世界,把其与真理割裂开来,导致德谟克利特的一生都在求取所谓的真知,是个实实在在的唯物主义者。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则是种子说的另一种意义上的解释,强调原子在形状位置上的差别从而才有了自身内部的运动;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但做了一些改变,认为原子非线性运动而是偏斜运动,他所谓的“偏斜”并不是真正的斜线运动,而是在下落过程中呈现为各种结果的可能性,是原子碰撞偶然性的表现,而且他认为德谟克利特所说的支配统治世界和人类的必然性的东西并不存在,主张反对宗教、迷信带给人们的束缚,是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在认识论上也是个教条主义者、独断论者,把感性世界看作是真实的,相信感觉的存在,认为“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道者”。把两位哲学家关于原子论的观点做了对比之后,回归到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观点中来,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古希腊时期,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被看作是当时自然哲学的最高成果,认为原子是沿直线运动的,但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运动方式,提出了与传统不同的观点;马克思更倾向于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偏斜运动,认为万事万物产生于各原子之间无规则的任意碰撞,由此引出了“偶然性”观点,超越了“因果关系”的枷锁,代表了对绝对必然性的挑战,在当时很大程度上有着打破命运束缚、高扬追求自由的进步思想。虽然德谟克利特是哲学史上首位提出偶然性这一概念的哲学家,但是对于他本人而言放弃了对偶然性的研究,则更注重必然性的观点,将生活中的一切都归结为必然性;是必然性统治着这个世界和人;人被必然性所支配等等。

二、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自我把握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所描述的偶然性是突出个体的随机性、倡导人的个性自由;与之相对应的必然性则被看作一种限制、规范,具有浓厚的机械论色彩;随着人文科学的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被看作一对相互联系的基本范畴而存在。而马克思结合辩证法思想不仅看到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缺点,而且又超越了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解释,从追求个人自由的意义上理解原子运动与必然性、偶然性之间的联系。纵观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偶然性与必然性总是被作为一对相应的范畴联系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都有相关的具体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也可以找到相关例证。从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变迁、历史洪流对于个人来说是无法把握的必然性,而每一历史阶段的政权更迭,在大洪流中可以看作是变革的偶然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所倡导的是在必然性的规定下,人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偶然性可以推动必然性往积极方面发展。在整个人类进程中,赫斯曾说“马克思作为人类思想的宝库”,至今仍为受用,可以说是作为了积极的偶然性出现,而且一度在金融危机和国家革命中发挥作用,甚至把握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就像恩格斯曾说过:“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同时也会有像天灾、人害的这种消极偶然性的出现,在无法避免的同时也并非全无用处,可以让世人吸取教训并加以警醒,马克思认为必然性与偶然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无数偶然性构成了必然性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持的立场当然是一致的,偶然性突出了英雄人物的功绩,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崇尚偶然性而忽视必然性,否则就会陷入英雄史观,陷入唯心主义历史观。而且马克思所讲的必然性中的偶然性也绝不是单指个体性格人物的成长发展,而是要求全人类中每一个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他需要全人类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所追求的也是必然背后的自我意识的自由。马克思之所以支持伊壁鸠鲁,也是因为伊壁鸠鲁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重视人本身的发展,用人的自我意识这个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虽然当时并没有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差别做出明确的区分,但对于当时受黑格尔唯心思想影响的马克思来说,有一个启蒙点思想的发现是很宝贵的。

三、面对偶然性与必然性时人的自我发展

在人类历史必然发展的大趋势和人类社会偶然发展的小浪潮的进程中,即使是作为食物链顶端具有自主创造性的人类,无论认识水平怎样提高,都不能彻底撇开或避免偶然性的负面影响。就像人类抓住了科技这条锁链,或者说是偶然性的契机,利用它越来越造福人类,但是不得不说它却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地逐步服从于科技的规范要求;科技发展至今如果属于发展的必然性,那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科技发展所导致的人的异化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性么?我们不能单单把偶然性与必然性割裂开来分析,虽然偶然性的产生是无缘由的,但是马克思认为偶然性与必然性作为一对关联范畴,都是客观存在着的,而且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一方面要尊重客观必然性的要求,重视各方面的作用,只有在认识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拥有行动中的自由;另一方面,也不要忽视偶然性在其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偶然性都是一个关键点,我们要善于利用和把握,利用偶然性为必然性发展开拓道路。苏联的李森科曾宣称“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一度反对分析偶然现象。结果导致苏联的生物学领域被形而上学思想所控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正所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作为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客观存在的主体,除了善于抓住契机之外还要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充实自身,在遇到任何困难时不是畏首畏尾,而是积极主动应对。只有作为人民群众组成部分的个体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才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有效作用;推动社会和历史的良好向前发展。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各方面条件极为有限,博士论文中的潜在价值虽然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得到极大的理论价值体现,放置于当代中国,而且经过历代学者的潜心研究,马克思的偶然性思想为中国的改革发展之路提供了不同的理论视角,为国家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思想,有利于我们认识历史的必然发展和更好地掌握历史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唯物史观。

参考文献:

[1]俞娜.试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6.

[2]朱丽梅.马克思哲学中的偶然性思想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

[3]周嘉昕,张一兵.自我意识旗帜背后的辩证法光辉———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J].理论探讨,2005(4).

[4]颜岩.马克思对黑格尔偶然性论题的继承与超越[J].哲学研究,2017(11).

博士论文范文2

博物馆的展览周期较长,展品摆放相对固定,展览的内容大多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展出的物品多数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文献、文物和艺术品。作为展示设计总体与局部的编排,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将展区、展品分门别类,科学有条理又相互联系地陈列出来。总体是要放眼大局,对展览区域,展出内容,展品陈列,进行全面规划布局,设计时应按照参观路线,自始而终,陈列有序,既要编排大面积的主展区与单元展区配合,又要有体验区、休闲区作辅助。视屏放映,资料查询互动,为观众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环境。局部是指单元展区,它由具体的展板、展台、展架、墙面、地面等组成,设计表现细节要与总体相链接。拿局部展板的设计来说,可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高于人的视平线,适合放置展览单元标题文字、图片,以显示整体的展示节奏、顺序;中段与观众视线平行,是最佳展示表现位置,应把文献、图片、图表、精巧物件等重要展品放在这个位置上,方便观众详细阅展,图片实物的前后摆放,要塑造时代特征,文字说明需印证图片实物的因果关系,力求展览内容的系统、严谨,体现陈列的逻辑层次;下段低于人的视平线,适合放置全玻展台、展柜及实物展品。布置的细节需要精心设计,具体陈列时要结合内容、选择不同材料、不同款式来制作展具。精美厚重的青铜器,宜放在质地稳重的台座上,增加安全庄重感;而历代瓷器、玉器、漆器、竹木牙雕(指我国传统雕刻艺术中的竹雕、木雕、象牙雕刻)等应量身定制亚克力(亚克力板由甲基烯酸甲酯单体(MMA)聚合而成,即板材有机玻璃,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加工的有机玻璃)有机玻璃展座,进行装饰搭配,突出器物秀美、精致,表现出空间的通透与整体展示内容前后、上下的呼应,构成互动的连续性。展览应既有总体布局的严谨,又有局部细节的亮点,营造清新雅致、完美统一的展示艺术效果。

2形式和内容

不同类型的展览内容决定展示设计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在评价一项陈列展示设计时,人们往往只从艺术感受的角度上加以衡量,而它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不同的展览内容,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手法,借用艺术规律及美感法则来高度概括表现内容,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创造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如抗日烈士纪念专题展览,其展示设计表现的宗旨是纪念先烈,通过烈士事迹向广大观众进行中华儿女抗日革命传统教育,这样的主题内容,展示设计表现形式应力求庄严、肃穆,使观众对烈士产生缅怀和敬仰,对日寇的憎恨。举办改革开放建设成果的展览,其展示表现形式应追求新颖、明快,给人以气象恢宏、琳琅满目、国富民强的感受。以上两类展览,虽审美感受各异,但表现形式与内容相互交融,形成合力,充分体现出形式是内容的本身携带、不可分切的载体。展示设计艺术的外表形式是内容的集中体现,它们是“形”与“质”的关系,相互呼应,内外交融,外在表达形式始终围绕着内容而展开。

3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一种最具表现感情的视觉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辨别、突出物像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在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中,一方面色彩能创造各种情调和气氛,影响人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对展品、展览环境起到烘托的作用。经验证明:科技展览宜用蓝色调,农林展览多用绿色,而文物展览应采用宁静的浅灰色,回避大红大绿等强烈刺激的色彩。文物展览的色调应让观众处在清净的浅色环境中,减少视觉疲劳,眼睛与大脑产生一种平衡,思绪平稳,在肢体放松的状态下平静地观摩、体会展览内容。另外博物馆的实物展品,如陶瓷、青铜、玉器、竹木牙雕、名人字画等,在灯光下器物阴阳两面,展示在灰色背景上,受光处比背景色亮,阴影比背景色暗,更显得立体、清晰,视觉突出,可抓住观者目光,让观众在清晰、厚重、丰富、耐看的环境中阅读文物,走进那一段段深远的历史。

4采光与照明

光是一切发现、感知物像存在的视觉基础条件,展览设计创造空间、改变空间、优化空间,都离不开采光。展示设计所用光源来自两种:一是自然光,二是人造光。自然光是以太阳照射光形成的光环境,光线随着地球转动与太阳之间的变化而变化。展厅内一般多在朝北方向采用自然光,它变化较少,柔和。人造光是以电灯形成的光环境,利用各种发光灯具,依据需要调节设置,达到预期照明效果。目前国内外博物馆常用照明方法,有基本照明、装饰照明、慢射照明等。主要照明手段有直接照明、间接照明、重点照明等。

4.1直接照明

直接照明,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照明手段,常用吊灯、吸顶灯、导轨射灯等,90%以上的电灯光可得到充分利用。可在展馆的大厅中央,主要通道及大件展品顶部用直接照明,它光线分布广,没有遮光角,但直接照明的亮度需合理,要依据展厅面积、层高、照射物而定,一般照度300勒克司为宜。光照太强,一方面使观众眼睛疲劳,另外对文物也会造成损害,尤其是文件、书刊、丝织、竹木牙雕、漆器等容易产生褪色变质。光线弱了,展厅内视线不清,达不到展示的预期效果。

4.2间接照明

间接照明,是把灯光投向顶棚或墙面,形成第二次光源,在展厅吊顶、隔断、地台、展台底部、展板侧背面,让灯的光线由内向外发光,这种照明光线扩散性极佳,几乎没有阴影,也不会出现炫光,光量适度,光质柔和。在布展时,应量身设置,根据展品的不同类型及所处位置,采用不同亮度和不同色彩照明的辅助与主光源组合使用,构成展厅具有层次变化的光环境。间接照明方式是国内外博物馆主要采用的方法,其特点是烘托展厅内部造型结构、突出展台、展架,为展览主题服务,渲染、营造展览环境的艺术气氛。

4.3重点照明

重点照明(俗称局部照明)是采用较强灯光投射展品的突出部位,形成特写效果,有较强的立体感、存在感,这样的灯光配置,针对性较强,主要用于展览中的代表作品。如首都博物馆展出的元代青花瓷器《凤首扁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和田玉雕摆件《大禹治水玉山子》等均采用了重点照明手法,表现出实体与虚空相辅相成的形态,成为照明范例中的经典。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重点照明时,要注意投光方向与立体感的塑造,顶光、顺光、逆光组合投放,并在灯具前加装滤色片,过滤紫外线,控制炫光。还要对展台间距、尺寸实地考量,适当拉开距离,松紧适度,主次分明,同时弱化展台周边光照度,方能展示出视觉突出、一花独放、众星捧月的艺术佳境。

5经典与创新

近期,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东周时期的(公元5世纪)青铜《花口饕餮耳铜壶》让人眼前一亮,完全透明的玻璃展柜,衬映着红斑绿锈的青铜壶造型。壶身精美的浮雕纹饰,在浅灰色背景下清晰可见,美不胜收,周围置色灰淡,只有微弱光线投射在展柜底部及展板侧背面(属间接照明),地面铺深色阻燃地毯,顶棚网架漆黑,一束光柱垂直投下,犹如探照灯光(属重点照明,也称局部照明),顿显展台明亮清澈,表现出展示空间的通透与灵秀,消除了文物与观众的隔阂,展现出一个全新的意境享受。青铜器古朴厚重、威严神秘气氛仿佛把人们带到遥远的历史时空……细心观摩,悟出设计者的匠心独具:先是展示空间配置得当,透明的玻璃展柜放在相对独立的位置,重点突出;再采用重点照明、间接照明手段,光照主次分明与宁静的浅灰色背景衬映;造型优美的青铜壶似与人们互动交流,向观众传播历史信息,营造展示气氛的文化语境。将物质转化成人的感悟,产生相应情感,让人触景生情、由物及我,让观众得到美的熏陶与心灵的震憾,怎能不让人赞叹?这青铜器与展台相映生辉,光与色的舞动,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视觉盛宴。此设计体现了展览效果背后的构思创意,成为国家博物馆展示的创新杰作,为业界提供了研习展示设计的模本范样。人们驻步于博物馆展览的展台前,在柔和灯光的辉映下,凝视着文献、图片和精巧秀美的展品时,仿佛历史往事呈现于眼前,不时掀起一阵阵波澜。这就是展示设计艺术的“移情”魅力,也是设计师的艺术修养之体现。设计者将观众的审美意识即时情感输入设计语言之中,通过展览艺术策划、空间分割、色彩、展具、照明等设计元素营造的展示艺术气氛,在人们心中留下“神与物游”的情感,创造出物我交融、深入思索后的艺术境界。在快餐式会展文化充斥的今天,独特的展示设计艺术更能带来视觉和精神的享受。感慨之余,也应思考:作为现代展示艺术设计应如何借鉴、利用中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方法,构建展示创意表现风格的多元化,以改变博物馆展览风格单一,缺乏创新的陈旧局面,寻求与现代社会发展观相契合而又为大众所接受的展示语言,传递展览主题,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上的需求,形成我国展示设计表现风格,树立创新意识与现代文化兼收并取的观念,让展示总体规划和局部配置合理,表现形式与主题内容合二为一,色彩运用精准,采光照明手段科学,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发挥积极的作为。

6结束语

博士论文范文3

1、围绕船舶企业的快速发展,做好船舶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及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党的建设一是顺应时展的迫切需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知识不断更新换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加强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就会落后。二是推进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对船舶企业来说,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时代的需要,才能适应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新的事业。

2、船舶党建工作也要与时具进,适应企业发展形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是实现集团科学发展的需要,实现集团的科学发展需要党组织通过参与决策推动发展,通过带头执行引领发展,通过有效监督保证发展,实现集团战略发展目标。

二、当前船舶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上的困惑影响了党建工作创新

一是在新的形势下,一些船舶企业党组织忽视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在相当程度上仍占据着党员的头脑,仍在沿用老一套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模式,导致党建工作观念不新,办法不多,效果不好。特别是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和影响创新的思想障碍。突出表现在: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船舶企业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忽视党的建设,党建工作被弱化和边缘化;部分领导党建方面的理论也厌恶培训相对较少,党建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使得看问题的角度与高度都出现偏颇。一些党务干部认为党建工作在企业中“低人一等”,底气不足,或不敢创新,患得患失,缺乏创新的勇气,或不想创新,习惯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动力,或不会创新,虽有创新的愿望,但缺乏创新的能力。二是当前理论支撑、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船舶企业党建工作理论指导、政策支持、实践创新总体上滞后于船舶企业改革与发展。目前指导船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靠两个文件:97年4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船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2004年31号文件《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随着船舶企业改革发展的稳步推进,新形势新任务下迫切需要探索加强和改进船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三是有的党员自身素质能力不高,学习抓的不够紧,要求不够严,处理协调问题能力弱等。

2、船舶党支部领导的进、出口不畅

干好干坏一个样,公司不培养、提升新政委,政委数缺口大、数量严重不够,现在的做法是有的船配,有的船不配,采取兼职书记,形成党支部书记准标难以统一,谁都可以代或可有可无的局面,让政委自然淘汰,造成现任政委专职党支部书记,在船舶处于一个十分难看和难办的局面。

3、活动内容、方式陈旧,组织生活松懈

船舶企业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形式不够灵活,不是政治说教就是催交党费,继承不够,创新不多,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理想信念动摇,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化,作风不实,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三、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船舶党建工作的思考

1、领导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思路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船舶企业党组织必须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船舶企业员工思想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船舶安全生产,开展各项活动,如“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安全监督岗”、“党员示范岗”、“一个党员就是一杆旗”等活动。召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船舶建设排头兵”为主题的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号召全体党员要带头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和技术技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于自力更生,齐心协力。

2、拓宽培训渠道,强化创新意识

船舶企业党务工作人员是创新船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主体,他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着创新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须加大培训力度。一是要以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制定党建专项培训计划,保证培训的经费来源,推进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设一支理论强、素质高、作风好、有作为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并形成长期的党务干部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创新能力。二是要重点加强对领导人员的党建业务培训。船舶的领导人员职责重大,一旦发生重大事故领导应该首先问责。因此要特别突出思想教育、廉政建设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建基本知识、党务工作流程的培训,着力提高领导人员创新工作的能力、民主管理的能力、驾驭全局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复合型的干部队伍。

3、坚持把船舶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船舶一切工作的灵魂来抓

坚持“支部建在船上”,发扬集团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船舶航运长期以来开展船舶思想政治工作的不二法宝。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始终坚持把船舶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船舶一切工作的灵魂来抓。其主要功能就是体现在政治领航、思想引导、爱国爱企、摧人奋进。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把中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位船员的心灵深处,成效显著。

博士论文范文4

一、2015米兰世博会法国馆设计

2015年米兰世博会法国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包含一片法国传统的几何式花园庭院和主题展馆,参观者首先穿过花园,领略独具法国特色的庭院风景,到达主题展馆。法国馆主题展馆的设计为了体现法国独有的农业特色,选择了两个主题元素作为设计信息载体,一是法国肥沃的土地资源,使用法国农业用地的山地丘陵形态并将其翻转作为展馆外观的母形之一。选用山丘作为设计信息载体,首先从显性载体的层面会让参观者联想起法国的山岭地貌,进一步思索会发现这个载体更深一层次的隐性信息,即在这块土地上法国人因地制宜,生产出丰富的农作物,同样是这片土地,也产生了法国人独有的高品质的美食文化。第二个设计主题元素是“大市场”,以法国传统的巴黎市场造型做为展馆的另一个设计母形,巴黎市场是法国旧时期民众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市场,热闹喧嚣。展馆沿用了旧市场的矩形外观及内部拱形大厅,首先从显性载体的层面让参观者联想起法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繁荣的农产品贸易交流,进一步联想到这个信息载体更深一层次的隐性信息,即法国本身就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一个如同农贸市场一样开放的城市,欢迎各国民众的参观与交流。法国馆以这种法国传统市场的矩形外观作为展馆的外观雏形,再用法国东部侏罗(Jura)山脉盛产的原木材料塑造法国连绵起伏的山丘地形,并将山丘地形以顛倒的方式与市场的矩形外观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法国馆的设计。法国馆的外观简洁又不乏变化,融合了法国山丘地形与传统市场形象的木质展馆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在这里展馆本身成为了设计信息载体,传播着法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的设计信息。进入展馆内部,首先看到的是如同市场大厅一般的拱形内厅,有着巨大的屋顶与绿茵,可以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凉爽的空气。展厅顶端是由交错而成的木格形成的如同颠倒的山丘般的半开敞顶部,木格可以起到遮阳作用,其投射到地面的阴影与开放式的内部设计让室外的微风可以自然的吹进展厅,世博会的举办时间正好为2015年5月份到10月份,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夏季炎热的温度也可以节省传统能源的消耗,体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颠倒的木质山丘上布满农作物,木格造型中将种满啤酒花,啤酒花藤顺着木格空隙生长,弯曲包覆整个展馆内部,使天花板呈现动感、优美的曲线。还有一进馆便能嗅到淡淡香气的香草类植物,这些种植于馆内天花板及四周墙壁的植物,大多为易生长作物,采用无需土壤的先进技术种植,既可确保产物安全无负担,产量上也非常具有成效。游客从展馆底层穿过展厅,通过楼梯可以到达屋顶的露台餐厅,在那里可以享用展馆自产的新鲜农作物制成的食品。法国馆网格天窗的设计、波浪形的开放式室内结构,形成了一座网格状的“多产市场”,一个深具凝聚力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在这里既可以种植、收获粮食,也可以进行现场销售。不论是馆内悬吊的现成农产品还是分布于馆内各处的栽种农作物,或是现场营运的烹调餐厅及小酒馆,都延续了传统的、热络的市场样貌,重现了法国传统农业产品生产及烹煮食物的市集交流,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法国丰富的农业历史,看到不同种类的、可食用的植物就在身边生长。展馆内部的每一处设计,无论是多媒体的显示屏,还是散发着香味的植物,都成为了传播设计者主题思想的信息载体,都在向参观的游人传播着视觉、味觉、听觉的信息——即法国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可以提供更好、更营养的食物来让世界更繁荣美好。

二、小结

综合以上世博会国家馆的实际案例可以看到,在展示设计中,可以使用各种显性与隐性的信息载体来表达设计主题,传播设计信息。将公众熟悉的具象形态和元素进行抽象、提炼或变形处理,使之成为具有象征意义或典型意义的符号。在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结合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将各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或风土人情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以具有既定含义的形态或图形、色彩作为基本要素,虽失传统之形但不失传统之韵,使各国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技术、功能结合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使之成为能够满足信息传播需求的信息载体,最大限度的传播设计信息。

作者:韩卫萍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博士论文范文5

要加强对广播电视的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只有领导特别是广电部门的“一把手”重视这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反之,如果单位领导对这项工作不管不问,要争创一流,便只能是一句空话。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明确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切实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良好的制度是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省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的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利用、销毁、归档和档案移交等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理的工作模式,保证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规范的开展。多年来,我们五莲广播电视台高度重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台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台长具体抓的工作负责制,制定完善了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广播电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利用、销毁、归档和档案移交等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编印了《五莲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一书,下发到各中心科室并在全台公开。面向全台员工,挑选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同志充实到档案管理科,具体承担档案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强化检查考核,对档案管理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检查、半年一考核、全年总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树优相挂钩,从而调动起了档案管理科工作人员遵守档案管理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面做好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大档案管理工作投入,定期出版《广播电视年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档案管理工作亦是如此。要加强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投入是前提。如果没有投入,要做好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广播电视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建立符合规范的档案室,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同时,也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结合现代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充分吸收引进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购置数字化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近年来,我们五莲广播电视台不断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五莲广播电视台动工建设了总投资达1.1亿元的新广电中心,以建设新广电中心为契机,五莲广播电视台牢牢抓住这一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良好契机,在组织专门班子广泛外出考察的基础上,瞄准全国一流,同步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广播电视档案室,高标准配备了电脑、复印机、打印机、档案橱等各项配套设施,使五莲广播电视台的档案硬件设施达到了一流标准,走在了全国县级电视台的先进行列。在此基础上,五莲广播电视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创新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广泛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探索推行了定期出版广播电视档案书籍的做法,使全台的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了新水平。成立专门的档案书籍出版办公室,从档案科、台办公室、新闻部等科室抽调业务知识强、文字水皮高、政治思想过硬的同志充实进办公室,落实经费,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责任人,定期出版《五莲县广播电视年鉴》,涵盖五莲广播电视台一年来的新闻宣传、事业建设、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各科室风采、荣誉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总字数达100多万字,出版后人手一本,同时公开电子版,方便了查阅,更好地发挥了广播电视档案的作用,凝聚了人心,加强了干部职工之间的团结与友谊,同时,对外较好地展示了广播电视部门的良好形象,促进了五莲广电事业的健康、和谐、长足发展。

3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博士论文范文6

目前,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学习、经济、社会交往三个方面。在学习方面,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不尊重科学事实、臆造科学数据等方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成为当下大学校园发生频率较高的现象。在经济方面,拖欠助学贷款、恶意透支信用卡、拖欠学费、弄虚作假获取贫困生资格骗取国家助学金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经济诚信意识。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提供虚假信息获取求职岗位、求职签约后又随意毁约、网络交友及网络求职提供虚假信息等现象。这些诚信教育的缺失行为不仅冲击了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失效,也损害了大学生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被赋予的较高的知识文化和道德标准的形象。如果在这一阶段诚信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和深化,那么在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以后,这不仅会加剧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退化,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社会诚信的建设。

2博弈论视角的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分析

2.1诚信与失信的简单博弈分析

博弈论主要是用来解决主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之间的均衡问题。为研究方便,本文选取了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与银行放款这二者之间在诚信与失信方面的博弈分析,并在分析中做出了以下的假定:①本文只研究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诚信与失信的博弈,假定一方为大学生,另一方为银行,假定大学生和银行这两者都是“经济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且不能控制对方的决策;②博弈的双方均为“理性人”,具有机会主义的倾向,即在双方博弈过程中,一方发现欺骗可以获利时,就会采取或选择欺骗策略;③博弈双方可以选择的策略为诚信或失信;④博弈双方的获益。采取诚信,大学生和银行双方都可以获益5;如果银行放款,大学生失信不还款,则大学生获益10;如果大学生诚信贷款,而银行失信不放款,则银行获益10;如果大学生选择不贷款,银行选择不放款,即双方均选择失信策略,这样助学贷款制度就失去意义,则双方的获益均为0。在上面的博弈矩阵表可以看出,表中策略组D为纳什均衡解,即大学生、银行双方都以自身利益为选择目标,其最终的选择结果有很大可能是“失信”,因为“失信”是能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优策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双方博弈的结果,如果大学生选择贷款但是不还款,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最大,即得到了免费完成学习的机会成本,而银行损失最大,失去了放贷本金和利益以及可以投资在其他领域的沉没成本;而银行如果存在比给学生放款更有收益的项目,那么银行会选择不放款而转向其他,这样银行可以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生损失最大,不能贷款助学,失去了完成学业的机会。但以上两种策略的选择都不是博弈的均衡点,必然无法达到稳定。实际上只有在学生不贷款,银行不放款的时候,即达到失信的纳什均衡,这样一来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将毫无意义可言,如果这项制度取消了,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大学生。然而,经济博弈理论告诉我们,在非价格因素和博弈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理性行为选择的结果,往往是非理性的。上述例子说明,由于双方的理性行为,导致了诚信的缺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2.2诚信与失信的重复博弈分析

重复博弈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在博弈中,相同结构的博弈可以重复多次,甚至无限次。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参与人都只关心一次性的获益;如果博弈是重复多次的,参与人可能会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从而选择不同的均衡策略。因此,重复博弈的次数会影响博弈均衡的结果。在上述的分析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失信的“囚徒困境”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双方所进行的是一次性的简单博弈,即大家所说的“一锤子买卖”。学生和银行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组织一次博弈、再做一次选择,基于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益。但从动态博弈的过程来看,如果这种博弈是重复的、持续进行的,那么博弈的结果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诚信策略的纳什均衡就会成为双方博弈的必然结果。因为在动态博弈中,参与博弈的主体过去的行为都是可以看到或者查询到的,因此博弈中的一方可以通过这阶段博弈的选择,来回应博弈中另一方在上一阶段博弈中的失信行为。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如果银行在上一次助学贷款的博弈选择中因采取放款的诚信策略,而大学生选择拖欠还款甚至不还款使银行利益收到损失,那么在本次的博弈过程中,银行必然会选择失信的策略来“报复”失信的大学生,比如将他(她)列为银行系统征信的黑名单,那么他(她)将面临银行以后所有的“报复”。在这里,银行所采取的策略被称为“以牙还牙”策略。基于此,为了更加长期、稳定获取各自的效用,博弈双方都会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双方都会选择诚信,于是必然会出现诚信纳什均衡的博弈结果,由此可见,要想使诚信成为博弈双方的主动选择,其关键是要把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3以重复博弈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

3.1增加博弈双方信息的对称性,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有效转化为重复博弈。

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理性人的机会主义、利己主义等行为,因此博弈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出现失信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在一次性的简单博弈中,由于博弈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进行一次博弈或再做一次选择,因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用,那么选择失信策略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要想克服这种困境,必须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而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主要思路是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知,深刻认识重复博弈与诚信之间的关系。诚信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素养,但现实是接受过多年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对诚信内涵的认知还是很模糊,很多人认为诚信已过时,加之受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冲击,直接导致其诚信缺失行为的出现。其实主体间诚信关系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选择、磨合、认同的过程,诚信是双方博弈的试金石,诚信关系的确立是双边的、动态的,任何一方的失信都可能导致诚信关系的中断。所以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必定要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不能只顾眼前失信利益而忽视长期诚信利益。

3.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畅通大学生诚信信息获取的渠道。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的记录,主要用于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情况进行真实描述,同时这种诚信的描述会起到一种客观评定的作用;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这种教育会及时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纠正问题,对失信行为有一定的鞭策作用。学校应该将大学生的诚信档案纳入常态化管理,及时公布诚信档案,特别是面向社会公开,畅通社会获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档案信息,如果诚信档案不公开,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不能及时获知,这对于失信之人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诚信之人不能起到标杆作用,“囚徒困境”的一次性简单博弈失信策略必然再抬头,那么制定大学生诚信档案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大学生诚信信息应当及时公开,特别是要面向就业部门公开,并将考试作弊、学术不端、拖欠贷款等诚信缺失行为直接与就业联系起来,对有失信行为的学生暂缓或不予推荐就业,增加失信的一次性博弈成本,让失信之人无处遁形。3.3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对失信行为处罚的可信性。在多元价值取向下,诚信如果被仅仅当成一种道德规范,很难要求所有人都遵守。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若诚信收益与处罚机制不对称时,双方在博弈时基于个人利益必定会选择失信。在经济社会发达的当下,一个可信的处罚威胁是减少诚信缺失最有力的武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诚信缺失的行为,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校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比如针对考试作弊,给予取消考试成绩、记过、甚至取消学位等处分,让大学生意识到失信行为所付出的的巨大代价,并且这种代价要大于通过不诚信行为所获得的一次性博弈的收益。当成本大于收益时,博弈双方基于理性的角度,必定会选择诚信。

4结论

博士论文范文7

(一)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身份是与符号文本相关的一个人际角色或社会角色。任何符号活动,都有相应身份。”“身份认同的形成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经验的诠释与再诠释的持续过程。人们透过认同让自己及其行动建构出意义,在过去到现在的旅程中发现秩序与一致性;让他得以在其所站立的、与他人关系的位置上工作,并为其态度、行为辩护。”身份认同离  不开他人对自我形象的判断。查尔斯•霍顿•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社会自我认识“似乎有三个主要成分: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对他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这说明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之所以会引发个体的情感反应,是因为它是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内容。杜巴尔认为,“个体从‘关系性过程’和‘自传性过程’中分别汲取不同的内容因素,使其‘身份’得以发展变化。”“关系性过程”强调的是个体在与外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建构而成的主要由他人赋予“我”的身份。而“自传性过程”注重的是个体自我期待、自我认知的身份,这种身份是自我定位的身份。这两种身份都可能遭遇认同危机:“认同危机是个体对自我的不确定性的一种疑虑和焦虑,是自我价值感的衰落、自我身份感的丧失和自我归属感的迷失。”身份认同危机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履行某种身份职责表现出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他为自己拥有这一身份而感到自卑、压抑,也怀疑自己能否恰当地履行这一身份所涵盖的职责。参照杜巴尔对身份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关系性过程”中产生的身份认同危机是在自我与他者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个体被判定的正式身份与真实身份之间的冲突。在“自传性过程”中产生的身份认同危机则产生于自我与自我的互动过程中,是自我身份预言与真实身份之间的冲突。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的主要发展障碍是建立同一性(identity),一种关于自己是谁,要朝哪个方向发展,以及社会上何处适合自己等坚定的、一贯的认识”。而且,“到青少年早期,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变得更加分化,且更多地集中于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更容易受到外在的他人的影响,因而本研究主要关注由“关系性过程”生成的身份以及相应的身份认同危机。又因为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他人,同学则在学生的同伴关系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学生在与重要他人、同伴等的社会互动中建构着自我。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在互动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而更容易成为冲突的受害者的学生。

(二)符号互动与意义传递

在米德看来,“所谓社会的互动,就是各个意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流,而其互动的内容,基本上是各主体的意义世界之间的交换。”“符号互动理论者强调姿态的交互传达和解释,姿态携带着对话意义。姿态是互动中对传达者和接受者具有同样意义的符号。”“姿态包括词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或任何携带共同意义的行为。”实际上,能够指示意义的姿态就是符号。人们对符号的意义诠释影响了人们的回应方式。布鲁默指出,“人类的行动充满着解释和意义。行动者总是根据他所处情境和行为取向选择、重组和改变意义,从而有不同的行动选择。”虽说特定的符号具有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对应意义,但是符号也具有神秘性。符号的神秘性又被称作暧昧性,指的就是符号的形象与意义之间可能会不协调。在多元文化社会,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具有更大的变动空间。“能指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而符号的意义称为‘所指’。”为了规避能指与所指所可能引发的歧义,赵毅衡倾向于将“能指”分解为“符号载体”“符号文本”,而将“所指”分解为“意义”“对象”“解释”。同一的能指可以指向不同的所指,而同一的所指也可能借助不同的能指表达。这是因为互动者的身份、所处的情境等都可能干扰个体对符号的意义诠释。这些因素既可能干扰人们对符号的辨认,也可能因为改变了符号出现的语境而影响了符号的所指。由于人们是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根据互动来不断地修正对事物的意义认知,故而互动的双方不一定能够对于事物意义形成同样的认识。也可以说,一方行动的意图在被对方诠释时一般都会多多少少地变形,这基本上是互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尴尬。除了符号的神秘性导致意义的歪曲外,表达者的符号驾驭能力也可能影响到符号的意义传递。戈夫曼在分析印象管理时谈到,个体的表达包括给予的表达与流露出来的表达,两者大多数时候会存在一些差异。接受表达的一方更倾向于以流露出来的表达为依据去诠释行动的意义,而表达的发出者则基本上以给予的表达来诠释自身的行动。这就使得互动的双方容易对同样的互动形式产生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的内容诠释。

二、德育缘何在互动中偏离

教师为了进行德育的目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向学生传递德育方面的积极意义。然而,意义未必在互动过程中得到准确的传递,甚至会出现德育的意义在互动过程中被扭曲的问题。那么,不仅德育的目的难以实现,且被扭曲的德育意义威胁到学生的身份认同,师生之间的冲突便难以避免。

(一)规范被表达成优先于学生的尊严

德育旨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它的首要任务是呵护学生的尊严,信任学生向善的主观能动性。规范在德育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抽象系统与学生进行互动,又可以被视作德育的内容而被教师运用于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规范应当协助学生自我约束,使他们在遵守规范的过程中习得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并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然而,学校和教师在运用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因为符号驾驭能力的不足或不良情绪的干扰,而使得规章制度压制学生自主性、伤害学生自尊的问题。浙江某高中校长就曾在校园广播中公开批评一名早恋的女生“不自重、不自爱、不知羞耻”,并说道:“女生如果是精神有问题就应该去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要是没病就应该去××(指当地一处存在不正当服务的地方)。”校长虽然用心良苦,但是他的举动不仅给当事学生造成了伤害,而且也给其他学生造成了心理困扰。当事学生仅仅触犯了禁止早恋的校规,却因此遭受了来自权威他人的人身攻击。“尊严从本质上讲就是不受侮辱的权利。”“侮辱性的行为或状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受害人在强制力量下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侮辱性行为的必然后果就是当事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信任的崩溃。对自己的不信任也就意味着身份认同的危机。有些德育规范是在实施中出现了问题,有些德育规范则在制定中就存在可商榷的地方。后一类规范的制定者在制定时大多带有“为了学生好”的善意,如避免学生出现偷奸耍滑的可能性。然而,条框式的规范很难考虑到多样的个性与复杂的情境,“一刀切”的规范容易存在一些想当然的、不人道的要求,如“上课时禁止喝水”“自习时间禁止上厕所”。享有他人对自身人格的尊重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权利。“缺乏道德权利的道德教育本身是不道德的。”因此,即便一些学校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但因无视学生的道德权利,以这种规范为主要手段的所谓德育实质是在反德育。“规范是人所设立的,它必须尽可能地保护人的价值,否则就违背了人的目的。人的价值是自足的,这种价值由人的目的直接显现出来,而伦理规范的价值是非自足的,它必须在有利于人的价值时才具有价值。”学校的纪律规范也一样,只有有助于学生的人格完善的规范才是合理的规范。当规范轻视个体的正常生理需求、压制个体的自我实现的时候,这种规范自身的正当性就值得质疑了。

(二)整合性羞耻被解读为烙印性羞耻

在德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割裂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压迫感,从而迫使学生改变自身的一些不被教师或学生群体接受的行为。教师的举动试图表达的是整合性羞耻的意图。“整合性羞耻意味着表达共同体的不赞成,这可能从温和的指责到降格仪式,接着是将其重新接纳入守法公民共同体的姿态。这些姿态各不相同,它可能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宽容和爱的微笑,也可能是收回将犯罪者作为不正常人的判定的正规仪式。”绝大多数教师为后进生或“问题学生”贴上负面标签并不是真的想将他们排除出共同体,而只是通过这种预演其若不调整、改变自身言行则未来将难以在社会立足的形式警醒他们。教师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后进生或“问题学生”能够表现得更符合教师、家长的合理期望。但是,教师的这种教育手段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符号驾驭能力以及学生是否信任教师的影响。若教师的人格魅力不足以征服学生,或教师的符号驾驭能力尚未提高到能够使符号的意义传递不受具体情境干扰的程度,或学生对教师的善意有所怀疑,那么教师意图传递的符号将很难避免意义被扭曲的命运。在此过程中,教师试图表达整合性羞耻的意图则会被学生解读为烙印性羞耻。而这种“烙印性羞耻通过制造出一个被抛弃的群体来分裂共同体,很多努力是致力于为异常贴上标签,只很少的注意力于去标签化。而去标签化意味着宽容与重新整合,可以确保标明偏差的标签只是针对特定行为而不是针对特定的人,这种行动是基于这样的假设:不受赞成的行为只是暂时的,它是由本质上好的人做出来。”教师作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由教师给某位学生贴上的负面标签,这种消极的形象判断会影响学生的身份认同。不仅如此,教师对学生的消极的形象判断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同伴关系,因为其他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判断的影响,从而嘲讽、排斥、孤立当事学生。一些排斥、孤立式德育使学生个体与班集体之间形成了割裂,这对于自我价值感主要集中于人际关系方面的青少年而言是很严重的伤害。

三、德育缘何背离初衷

教师出于善意的德育为何会使学生遭遇身份认同危机以至于走向了德育的反面?兹略作分析如下:

(一)教师的积极自由膨胀

“消极自由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一个人不受他人干涉活动的领域有多大;消极自由意味着免于人为的强制。”“积极自由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或什么人在作决定?积极自由追求的是一种个人或集体成为自己主人的理想。”“根据积极自由论者,个人可能受到各种欲望、激情、偏见的蒙蔽,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志如何,于是服从更高级的集体意志、理性的法则、圣贤的决定,不是受到了奴役,反而获得了自由。”当教师的积极自由膨胀时,他们会认为学生服从于教师的意志,看似受到了约束,实则是获得了自由。由于学生在一些教师眼中缺乏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感,更缺乏对学校和班级的责任感,所以教师担心学生随时可能表现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故而必须强力监控学生。在这种行动逻辑之下,教师的积极自由必然会因此膨胀。而且,教师作为“先学”的权威角色面对学生,担负着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的责任,因而,教师常常理直气壮地以积极自由的理念干涉学生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表现。教师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积极自由,只不过,这一前提是教师也尊重学生正当的消极自由权。但是,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积极自由一枝独秀,学生的消极自由权则多半被忽视了。监控摄像、巡逻的政教主任、看班的班主任、学生暗哨等,这些都在一步步地挤压学生的自主空间。教师的过度干预很可能因此侵犯学生的道德权利。教师在侵犯学生的道德权利的同时,也使学生离道德自由越来越远。

(二)信任的缺失

德育的价值在于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发现自身人格的价值,在自尊的过程中呵护人类美好的德性。然而,一些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信任学生具有向善的意愿,一味地使用压制式的德育规范来防止学生做出不道德的行为,这就是他律剥夺式德育。它通过对个体的不尊重消解个体自尊的外部条件,从而影响到个体的身份认同。当个体的自我价值被一再质疑,个体与社会集体的关联被撕裂,个体的人格只可能被扭曲而很难变得完善。研究者在访谈中学教师时发现,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与自律能力表示不乐观。在教师不信任学生的情况下,让教师尊重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性,这也确实有点不合情理。所以,不少学校和教师便越俎代庖,事无巨细地规约学生的生活。这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德育或许在短时间内看似有效,但这种挤压个体自我空间的德育不利于个体自尊的健康发展。“自我尊重是指人对自我行为的价值与能力被他人与社会承认或认可的一种主观需要,是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当学生被假设为不能自控、不能对自己负责,且被教师处处规约的时候,学生感受到的是对自我行为能力的不自信,处处被限制与保护的他们也很难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他们的自我认同过程也会因此遭遇障碍。

(三)师生未能就“好”的符号达成共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很少有教师会认为自己的教育行动不是在为了学生好,但是教师与学生对于“为了学生好”的理解却不一定一致,这种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师生对于“为了学生好”这一所指应借助什么样的能指进行表达,双方的看法未必一致。对于那些经常当众训斥学生的教师而言,他们认为那种做法能够让学生产生有助于改过迁善的羞愧心理,而且可以通过集体的监督使犯错的学生尽快弃恶扬善。因此,教师认为,当众斥责学生这一能指可以指示“为了学生好”这一所指。然而,这一看法在实施时却因为教师的当众训斥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同,从而违背了“为了学生好”的核心内容。譬如某位学生忘带家庭作业,这种“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行为遭到了教师的当众斥责。结果在品德课中讨论如何制定一项需要意志努力的计划时,这名学生被多名学生嘲讽为她需要“坚持每天不带作业”。这名学生会因此牢记不能忘带作业,但是这种群体性的排斥会令其处于情感的焦虑状态,从而不利于其自我的建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当众斥责是为学生好,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那其实是对尊严的蔑视。除了师生对于德育的一些具体方式方法存在不同的解释外,师生对于德育的范畴与实施频率也存在不一致的观点。教师担心学生走弯路,对学生一些个性化的探索比较紧张,并常常为此苦心婆心地劝诫学生。然而,在学生看来,他们自己有热情有想法,有自由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理想生活的权利。只有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他们才会珍惜,哪怕多摔几次跤、多打几个滚儿也无所谓,他们认了。“老师家长们,我们需要你们指点,但不需要你们指指点点!”青少年这样的呼声充分表达了他们的心声。师生之间各执一端,都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在真正地“对学生好”,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师生冲突倒显得有些可悲。

四、还原德育的道德性

德育的反道德不仅是教育的变质,而且会使师生在冲突中两败俱伤。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还原德育的道德性首先需要理性地区分作为理念的他律和作为手段的他律,由教师无视学生主体性的强力控制转向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引领。而且,教师应当在捍卫学生的道德权利的基础上保护学生的尊严,在避免教师积极自由膨胀的同时,努力使教师与学生就德育中应当奉行的“好”达成共识。

(一)理性审视他律

他律剥夺式德育在德育实践中有市场,这可能受到了道德发展的“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境界区分的影响。对于人格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他律作为手段是正当的,但他律剥夺式德育的问题在于他律不只是被作为手段,也被当作了理念。作为手段的他律只是在人的道德发展的特定阶段由家长、教师等较有经验的人帮助青少年形成道德习惯,它的最终目的是推动青少年一步步诉诸于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以良心来规约自己的行为。而作为理念的他律则蔑视人性的可能性,认为人永远是卑微的、世俗的、狡诈的,性本恶的人只有听从神的召唤与规约,才能走向道德。“任何外部立法,无法使得任何人去接受一种特定的意图,或者,能够决定他去追求某种宗旨,因为这种决定或追求取决于一种内在的条件或者他心灵自身的活动。”对于一些毫不认为师生是人格平等关系的教师来说,他们在学生心目中应享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相对学生而言是真理代言人,也相当于是神。他律的理念剥夺人的尊严,以“神”的高度规训人,人在“神”面前永远只是手段,“神”才是唯一的目的;他律的行动则是暂时将人当工具,最终目的是达致将人作目的的结果。为了规避他律剥夺式德育的问题,教师应当理性审视自己所热衷的他律是作为手段的他律还是作为理念的他律。作为理念的他律无疑是一种极端,只有适度的他律才能够既规约学生,又能为学生留有自主发展空间。

(二)捍卫学生的消极自由权

他律剥夺式德育之所以得以产生,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德育互动中积极自由膨胀以至于侵犯了学生的消极自由权。密尔在《论自由》中将消极自由置于积极自由的前面,因为“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一成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及其意志而不失为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伤害”。罗尔斯提出“正当优先于善”,这意味着,善的要求要次于个体的正当权利,善的追求不能以牺牲个体的正当权利为代价。个体的道德权利应当使其免于被过度干预。为了捍卫学生的消极自由权,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对学生的道德权利的尊重。个体的道德权利包括个体对能够证明自己价值与能力的事务的自由选择,而这正是维护与发展自尊的重要途径。

(三)师生共同的价值澄清

博士论文范文8

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内容来看,我国网民数量在16年间实现了高增长,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在单位和家里上网的使用情况明显增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18.7个小时,而1997年每周上网超过10小时的人数仅占20.1%。笔者也曾做过一些青年人群的调查,在18~22岁的大学生中,只有10%通过电视新闻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有80%以上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知新闻信息。学生一般会人手一部手机或PC机,由于通过网络浏览资讯本身就有迅捷快速、节约时间、选择性强的优点,这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非常重要,并且它的可选择性非常强,如果不喜欢一个视频新闻中的单条节目,完全可以跳过它看下一条,电视新闻显然不具备这些优点,尤其是电视新闻会经常有些无关痛痒的冗长消息出现,这更会让现在的年轻人提前离开电视机。

二、网络时代下电视新闻变革必要性及重点方向

1.变革必要性

当前,大学生活足以让大部分青年人养成从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如果电视新闻不进行改革,当这些年青人成为社会主流一代,那么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面对网络化的大潮电视媒体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革,因为网络化大潮是这个时代的趋势,也是“大势”,若我们从其而行,就应顺势而起。

2.变革重点

变革从何处开始,这就要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本人认为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改变节目编排形式,增强新闻内容吸引力;畅通新闻信息渠道,让电视新闻真正成为人们“喜闻常见”的“大众新闻”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新闻若要保持舆论主导地位,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真实的新闻才会发挥相应的“正”传播效果,所以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必须让新闻内容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语言趋向平民化,内容贴近民生,让更多的与百姓相关的新闻信息进入传播领域,是新闻真正走向“百姓利益代言人”的一条正确渠道,甚至可以压缩时政新闻的报道篇幅以加大民生新闻内容的报道,让时政新闻真正成为“时政简讯”,让民生新闻“最大化”服务民生。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