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法治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法治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与精神命脉,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定位要准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存在融入目标淡化、融入评价失当、融入内容不足和融入方式固化等问题。研究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的策略主要有: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目标,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评价,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内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有机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这就为新时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1]。目前,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路向,分别是价值、问题与策略。三者虽然聚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与学,但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内在规定性解读不够,缺乏整体视角。“新课标”指向课程核心素养,强调整体设计,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为主线,系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定位、主要问题与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高质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机融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价值定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机融入,首先需要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的价值定位及必要性。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进国家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初中道德与法治既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又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国家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渗透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思想的当代价值与积极意义,有利于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与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厚植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华文化的情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需要。

(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提升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且具有恒久价值的中华传统美德资源,是非常优秀的思想道德遗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等道德理念与规范,熔铸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道德行为。充分发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有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道德实践中得以继承和发展。总之,在教学中引入体现正确荣辱观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神话传说、佳言金句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有效培植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

(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中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鼓励学生努力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与传统美德的理解,也能大大提升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觉,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健全人格

初中阶段(7~9年级)是学生“三观”形成、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引导初中学生培育健全人格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理想人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家各派的共同追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种不断塑造和培养理想人格的文化。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精华。例如,儒家就提出“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与“内圣外王”的人格境界,这些都需要通过艰苦的磨砺和崇德修身才能实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精髓,有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五)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提高责任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始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责担当、家国情怀的典型表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责任担当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怀有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思想的感悟,把责任担当意识与家国情怀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对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一线教学实践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着融入目标淡化、融入评价失当、融入内容不足与融入方法固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融入目标淡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或灵魂,也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线,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准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融入目标,导向与深化融入教学。“新课标”不仅明确提出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还列出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2]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3]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比,这一目标更加具体完善。但部分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融入目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且未能充分 理解学段总体目标以指导具体教学,从而极易忽视制定具体而有效的教学融入目标,出现淡化甚至空白等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如果没有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目标,而只是按照教学用书设计目标,即使本课教材内容中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但由于缺乏明确目标的指引,而极有可能使教师在教学中轻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融入评价失当

传统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性主导的学习内容、非素养导向的评价环境,不仅严重制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而且导致了浮于表面的融入评价机制,出现融入评价失当等问题[4]。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评价失当方面,主要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侧重于总结性评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仍然以考试为导向,这就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评价还是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总结性评价注重学习结果,难以有效实现理性认知与非理性情感的交融。第二,评价标准相对模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测量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法治教学的评价亦是如此。而现阶段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融入的效果,还难以具体化和明确化,甚至出现了部分偏差。第三,评价内容相对简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重点考虑运用哪些指标和具体内容去测量,以及如何运用科学化的命题设计测量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内容不足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干,能否选择恰当的文化素材,直接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是否科学有效。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还存在着不够充足的问题。在融入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这种“不充实”与“不充分”主要表现在融入内容与“新课标”所明确的目标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新课标”围绕五大核心素养提出了初中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求,包括:濡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传递的核心理念,增进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培育的社会风尚,提高道德修养;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培育健全人格;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寻的人格理想,成就个人价值;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责任意识,厚植家国情怀。但是,部分教师由于文化素养不高、经验不足等原因,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无法全面充分地渗透以上五方面的内容,或表面化、形式化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此外,在融入内容的力度上也存在不足。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融入方式固化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以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能力,导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方式上固化现象问题比较严重,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融入方式单一片面,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很少涉及实践层面的探索。一般来讲,教师在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用的是讲授法,这种方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二,不重视课内外教学融通,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学。课外教学也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课外拓展是对课内教学的有力补充与强化。如果课内课外教学的融入方式不能有效配合,就会极大降低教学融入的实际效果。第三,忽视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的配合,重显性教学,轻隐性教学。显性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但仅有显性教学也是不完整的。而当前教学中,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还未能形成良好的互促关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制定教学目标、改善教学评价、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一)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目标

教学融入目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15的方向和纲领。实际教学效果需要通过教学融入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合理地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立足核心素养,制定相应的教学融入目标。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目标的制定,注重“新课标”的宏观指导。其次,教师应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选取合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具体体现在目标制定中。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为例,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目标设计。政治认同:通过播放视频———汉字中“家”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家的内涵,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家”的功能与意义,以及“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对“家”的深厚情感。道德修养:通过对中国古代家规家训的分享和交流,增强学生对孝亲敬长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能力和行动力,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全人格:通过对家的内涵、中国人心目中的家、孝亲敬长等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家庭、亲人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处理与家庭、亲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家庭中与家人相互支持的品质。责任意识:通过播放“家国天下”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内涵,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他们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逐步增强学生的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由此,立足核心素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标,实现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转化与落实,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同时,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将知识、行为、效果联结在一起,有助于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个人素养的培育。其中,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之中,把活动与过程作为通往教学目标的路径,建构不同情境与体验来提升教学效果[5]。

(二)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评价

“以评促教”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键路径。首先,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评价体系中,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目标,创新地运用过程性评价手段,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评价内容,创设多种课程情境,使之以认知、情感、体验为观照,以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情境、学习结果为观测点,对学生个体的知识学习、综合能力等形成全程性的评价[6]。以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惜生命”为例,守护精神家园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个人精神的充实中发扬民族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多种情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也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其成果记录下来,以一定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将其转化为分数,并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其次,组织研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标准,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与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评价的不足。“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这一模块,并且明确了“学业质量”以及“学业质量标准”的内涵及内容。所谓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5]。因此,学业质量标准是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指导教学评价与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将学业质量标准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尤其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评价,是落实素养本位教学评价的关键。用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评价,着重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能否运用所学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对学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检验与判断,也有助于对教师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方法与过程实施正确评价,从而引发教学的思考反省或经验总结,以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最后,教师运用科学化的命题设计,利用典型情境,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评价内容的逐步深化。具体而言,题目命制应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合理选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在形式上,创新思路,突破传统试题唯知识、唯教材的考查目标,向创设真实情境任务的方向转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探究空间,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情境的创设应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性、价值性的内容,并且要贴近学生生活、契合命题立意;在任务指向上,考查学生对于真实情境任务的应对情况,促进评价情境的多元化。同时,注重任务设定的多样性,包括判断、论证、评价、提出方案等,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内容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把好内容关,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素材选取工作,确保所选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兼具价值承载性、思想渗透性、内容多样性以及形式多元性。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在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首先,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充分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积累和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次,教师要善于用学科大概念来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内容,积极拓展融入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新课标”提出以学科大概念推动学科内容的优化整合。作为一种概念性的工具,学科大概念能够强化学生学科思维,联结学科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迁移和应用的素养[7]。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同样要求教师凝练大概念、创设大情境。结合“新课标”所明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求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五大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起能够增进政治认同、培育健全人格、提升道德修养、厚植家国情怀的素材体系,并增强相关内容在教学中的出现频率和渗透力度。以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为例,这一课主题式地呈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时代图景。教师要抓住核心知识,提炼“课时大概念”。在大概念的引领下,教师既要对教材中“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材料进行重构,也要积极从时政热点或现实生活中挖掘更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设大情境,从而拓展融入内容的广度、深度与力度。例如,在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中,课时大概念是“文化自信”,教师除充分开发教材相关资源外,还可以结合“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视频,设计“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智慧”的主题活动,创设“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和讨论“我国文化遗产有哪些?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延续文化血脉的意义,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智慧、弘扬传统美德、提升核心素养。

(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方式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8],提出了“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等实施方案,主张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方式固化问题,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类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跟现实结合起来”,“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9],从而建设思政“大课堂”。首先,坚持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大思政课”大就大在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善于利用社会大课堂。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延续文化血脉”,可以利用当地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开发现场教学专题,也可以利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设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研学旅行、博物馆参观访问、文庙活动现场观摩、花茶制作、汉服节志愿服务等。其次,坚持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大思政课”大就大在坚持“课内课外一体化”,一体化相关课内外资源,让课外紧贴课内教学展开,课内教学由课外拓展延伸,进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关于“学习”话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典有很多,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就自己感兴趣的原典进行学习,并在课内进行交流分享,以加深对学习之道的感悟和认识。最后,创新教学方式,实现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相配合。“大思政课”大就大在“显性隐性教学相辅相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需要相关部门优化物质性隐性教学,创设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丰富心理性隐性教学,营造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提升制度性隐性教学,落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建设;建设观念性隐性教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随时随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双剑合璧、良性互动,能够有效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娱乐化、形式化、表面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1-01-19)[2022-08-20].

[2]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0.

[3]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4]陈美兰.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素养化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4):30.

[5]张聪.重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1):1.

[6]谢翌,曾瑶,丁福军.过程性课程评价论刍议[J].教育研究,2022,43(7):54.

[7]李刚,吕立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学科大概念的课程转化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Z2):86.

[8]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EB/OL].(2022-08-10)[2022-08-20].

[9]“‘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作者:于惠玲 刘乐 闻婧 孔繁悦 马媛媛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市南开中学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市河北区红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