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工商管理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摘要: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提高质量、增加效率”为主要途径来补齐我国经济发展短板是新的工商业发展导向,这也对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对工商管理进行深度的信息化建设,使工商管理信息化更好地助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精准与高效是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方向,总结分析既往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明确工商管理的定位,最终提出策略助力我国经济良性发展是重大的举措。

关键词: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剖析;对策分析

工商管理信息化是以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与基础设备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构建企业智慧管理体系,实现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中阐明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创新,激发数据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对于新时期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统筹推进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基本运行模式是利用技术手段更快地收集应用信息,实现对工商业的及时调整,从而达到规避风险,促进发展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展要求,剖析工商管理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为我国工商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推进工商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是实现公司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手段,实现工商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归纳、传递。最终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整合,形成数据资源,为工商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料支持,最终促进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用了传统的数据运算储存技术,也应用到了数据化、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更在近些年融入了新兴的5G技术、物联网理念、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新型运算储存技术。工商管理信息化提升工商管理水平,对我国政府进行政策改革也起到了需求导向作用,在工商管理信息化改革道路上出现的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传统工商管理体系变革的思考,为解决传统工商管理体系弊端、开创工商管理新时代创造了可能。在企业经营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可以提升企业特色,培育新的企业发展点。更重要的是,我国已经并入国际市场,我国跨国性公司企业需要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西方国家在工商管理信息化的起步较早,企业经营信息化程度高。以特斯拉的Wrap技术为例,Wrap技术是电商系统和后台管理软件的组合,完全定制化开发以支持特斯拉独特的汽车销售和维修流程。同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保护其隐私,国内企业大多以纸质数据或硬盘数据来储存企业机密材料,而硬盘数据主要存储在电脑上,企业的私人防火墙与专业杀毒软件公司(360、卡巴斯基等)是充当企业信息防护的一线阵地。在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保护企业机密材料的基本手段。工商管理部门是企业管理的主要负责部门,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更是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应得到企业领导者、部门负责人的重视。我国政府也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支持性政策来保障工商管理信息化工程的有序开展。

二、国内企业在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

(一)市场主体发展不平衡

我国工商管理信息化模式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我国工商企业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逐渐应用计算机技术。2003年国内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被称为互联网2.0,同时,部分工商业经营者也进行了网络化经营建设。但我国市场中存有企业数量庞大,我国大中小型企业林立,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高达90%。大型企业工商管理信息化程度高,全国80%以上的大型企业建立了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MIS/OA),引入了MRP、ERP软件,而中小企业只有9%左右实施了信息化工程近90%的中小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网站,80%的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局限于企业形象展示和信息查询。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工商管理信息化程度悬殊,对我国工商业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具有不良影响,最终造成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

(二)缺乏统一准则

政策导向对企业发展仍然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工商管理相关制度的改革试点可以为我国实现公司管理信息化提供政策导向与理论支持。工商管理部门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将基础设施与技术更新进行优先度前置,保证部门的硬件设施支持信息化建设,基于现有管理能力基础上实现对网络基础的标准化管理,实现充分利用信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理想成果。我国工商企业运营中,在有关文档管理上归属于一次性管理,缺乏后续管理。一次性系统的建设缺乏标准性,不利于实现后期的统一管理数据,也导致了企业内部或企业间进行信息共享能力不足。

(三)高校专精人才少

我国高校现行的基本课程划分模式与人才招生模式较为侧重于对单方面能力的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受到传统的教育实践历史与企业的逐利性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更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企业同样不希望年轻的管理者亲自参与进管理层进行实践,无法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长久结合。工商管理学科的创新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虽然经过了实践教学活动,但实际收获不多,最终也无法达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的。而助力于工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不仅是高校工商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点,更是诸如“计算机学科”“行政管理学科”“法律学科”等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工商管理专业以跨学科跨专业的方式开展教学的案例少,没有教学基础。近些年兴起的“智慧工商”专业是各大财经类高校突破工商管理专业学科限制,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高等学校跨专业教育培育智慧工商型人才是财经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的新灯塔。

三、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应对策略

(一)建设中小企业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对吸纳社会就业、提振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中小企业对自身管理信息化的总体需求相近,个性化需求有一定差异。在系统设计层面存在限制的情况下,数据信息搜集和分析可能存在不彻底的问题,需要构建大数据体系,加强系统的有力对接。[1]采用标准化+个性化定制的ASP商业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ASP运营商是提供一切服务的源头,运营商为客户提供“自助餐”式的服务,可选择功能模块多样化。可以通过提供基础信息产品,信息技术APP、个性化APP等,为客户建设运营服务平台,应用提供商负责提供给客户所需的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客户服务支撑者类似于“中间商”,负责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运营商负责产品维护,培训中小企业主使用产品等。

(二)进行企业间合作

我国大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运营程度高,资本的高度聚集使大型企业拥有大体量的信息处理能力。部分大型企业的日常信息待处理量是小于基础信息设备负荷最大量的,大型企业的信息部门在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仍存有余量,这些剩余的信息处理量可以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满足中小企业的信息处理需求。同时,中小企业之间也应积极寻求合作,同类经营公司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中也会有相似之处,所需的数据分析应用与业务相仿。因此中小企业之间可以秉承共享的理念去购买一款工商管理信息化的信息分析产品,实现双赢。但要注意的是,对于外包业务时的信息安全性与结果准确性,签订有关保密协议是保证中小企业在信息外包时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工商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公司管理信息化中外包服务的监督,为保证中小企业利益,实现全社会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企业与政府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规划统筹

企业要有针对性概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方向是不同的,在制定规划时要有特殊性。大型企业需要的是最高的信息安全,以保护企业的专利权或企业机密;中型企业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来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做大做强;小型企业主要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日常经营。工商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基础优势,改进并优化传统的方式,促进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体系的完善,确保在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道路上问题的高效解决。工商管理行政部门也应加快制度改革,为企业实现信息化改革创造良好氛围,助力工商业提质增效。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应与区域情况特点相结合,并进行区分,这样能够促使系统适应地区需求以及发展特点;应将宏观规划以及微观设计结合开来,最终进行相关的调整以及改善。[2]我国工商管理部门也要明确自身职责,提高行政效率,提升自身为工商企业的服务水平;坚持正确的民本观、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法治观,努力做到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3]

(四)加快科学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之一。而数据是信息的原始材料,掌握更快处理数据的办法等价于提前预知信息,大数据技术则是在庞大的数据源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企业的优胜劣汰往往存在于毫厘之间,企业获取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提高企业工商管理信息化效率与质量,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实现公司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工商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自身技术创新或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对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减少对第三方软件服务的依赖性,提升工商管理部门的自主性,保证企业独立发展。同时,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工商管理部门的切实需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进行针对性创新。实现技术创新不仅是工商管理部门的任务,更是全企业多部门的任务,为企业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提供多元支持。

(五)做好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主体使用多渠道提前预知市场动态来及时调整企业经营,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信息支持已成为常态。但随着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及企业以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网络安全建设问题,因此,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工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防御能力。企业管理者应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充分利用公司内部交流平台,召开网络安全讲座,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加强员工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防止犯网络安全中的“低级错误”。加强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不仅是实现公司管理信息化的举措,对维护企业经营安全、加强全国网络体系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六)改革高校人才培育方向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动力是现代人才的进步,而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21世纪的高校是响应国家政策、根据国家发展需求、为国家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根据地。教育也有历史性与生产性的特点,社会需求为教育改革提供方向。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营商环境与模式发生巨大变化。高校工商管理管理理论与实践理论也随之进行了发展补充,传统工商管理理论正面临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旧有的工商企业信息系统的经验管理、规范管理、数字管理等基础管理模式向多元一体的“智慧工商管理”模式变迁。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实现信息化的思想与高校教学任务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对信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培养“懂信息的人才”的战略认识会进一步加强,对新财经教育改革也逐渐开始。河北经贸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开设了新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既“智慧工商”新专业。“智慧工商管理”新财经实验班是在学校新财经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在全球市场环境巨变、管理实践与管理知识演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面向“新财经”发展对工商管理的新需求,培养新型人才。同时,“智慧工商”专业也融合了计算机专业,数学统计专业知识,主要课程有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决策等。在日常教学中,以SAP、Oracle为信息应用平台,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智能财务管理SAP、Oracle的应用,帮助学生以更高知识技能水平,更好地融入各大公司的企业信息化改革进程中。

结语

综上,建立工商管理信息化系统,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次新的变革,是破除企业内部旧有管理体制的有效手段。实现我国整体经济复苏,首先要从工商业的复苏开始,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市场消费增加,最终形成生产—消费的良性新循环。加强工商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也可以形成国家人才培养方向的导向,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方向对接本国人才需求,使我国教育事业更好地融入进“十四五”规划中,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推进多主体共同参与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寻找行之有效的策略,解决工商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是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邹雪宾.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2,13(06):146⁃148.

[2]左雅文.基于新环境的工商管理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3).

[3]刘庆.破除官本位思想对基层干部影响路径探究[J].世纪桥,2019(08):48⁃50.

作者:刘宗驰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