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范例

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范文1

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链;链条效应;海因里希法则

1安全事故发生的“链条效应”

安全事故的发生看似偶然,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理论,正逐渐被广大的安全管理者认可。看似偶然发生的任何事故,其背后必然存在许许多多导致其发生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搭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事故发生的“事故链”。

2“事故链”形成的原因分析

安全生产中的“事故链”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殊的地点、各种因素的叠加而最后的表现形式。其成因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链”形成最基本的“节”。正如打造一整挂链条一样,首先,需要的是组成这挂链条的“节”。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就是组成“事故链”的一个个“节”,不管是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也好,还是员工的安全技能低,存在侥幸心理也好,总之,这些“节”的存在,就是“事故链”形成的根本,不安全行为的“节”多了,形成“事故链”的可能就有了,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是产生“事故链”的根本原因。分析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思想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1)粗心大意。这种心态本质上就是由于内心的不够重视,做事马虎,最后导致了各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2)安全意识淡薄。员工面对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危险,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最终酿成惨剧。(3)工作中习惯性偷懒。(4)心存侥幸的做事态度。长期有这种做事态度,那么偶然现象也会变成必然现象。(5)对于危险不够重视。大多数人都是属于对危险情况认识不足,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甚至把规章制度当作影响自身工作效率的障碍。(6)做事情盲目自信。这种员工认为自身是老员工,殊不知善泅者溺。正是员工有了以上的几种思想,现场施工过程中就存在许许多多不安全行为的“节”,控制“事故链”的形成,就是要打消员工的麻痹思想,杜绝不安全行为,从根本上降低“事故链”形成的可能性。

2.2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是“事故链”形成的“锻造者”。如果说“事故链”形成的“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就是把这些客观存在的“节”打造到一起形成事故的“锻造者”。无论是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的缺失,还是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无论是企业领导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引领力不强,还是企业安全管理部斩断安全生产“事故链”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张国旗,王万红,陈奇(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濮阳457001)摘要:安全事故的发生看似偶然,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理论,正逐渐被广大的安全管理者认可。“海因里希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所以事故的发生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累计叠加后的结果,所以,按照管安全就是管风险、管风险就是管控隐患的原则,通过日常的安全管理,积极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斩断事故发生的链条,对我们的安全生产具有深刻的意义。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链;链条效应;海因里希法则中图分类号:X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711(2020)10(上)-0060-02门的工作不严不细不实、监督检查不到位、奖励惩罚不到位、职工培训不到位、本质安全投入不到位等等,都是最后使自己成为“事故链”形成的“锻造者”。企业本来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者,应该成为“事故链”形成的“阻碍者”,有时因为安全管理的不到位,反而成了“事故链”形成的“助推者”。总结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量没有接受过安全培训的劳动力;(2)紧缺高素质的安全管理正规人员;(3)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传统的管理模式;(4)企业领导的短期行为和急于求成的心态;(5)根深蒂固的文化积累和熟视无睹的不良陋习。总结企业安全管理的不到位,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1)管理模式落后;(2)部分企业习惯化严重;(3)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意识空缺;(4)安全管理手段单一。

2.3各级监管、督查不严不细是“事故链”形成的“失守者”。为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国家制定了系列的法律法规,2014年国家还专门修订出台了新的《安全生产法》,设立了由上到下的各个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也逐渐完善了相关的制度规范,有比较完善的安全监管部门。就是这样,我们的安全生产事故还是屡禁不止,且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使得各级监管、督查都最后成了“事故链”形成的“失守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各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的不更新、不实际,导致许多监管、督查无法可依,让违法违规有了投机的机会。(2)制度、法规处罚成都较轻,导致违规、违章成本较低,许多企业或者员工不把法律、制度当回事,无所谓思想严重。(3)人情社会的“老好人”思想作祟,怕得罪人,不好意思等思想充斥在监督督查部门,包括“现场监督”,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直至酿成事故。(4)监督、督查人员自身素质欠缺,不清楚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度规程。到现场查不出问题,或者有疑问也不敢说,怕说漏了没面子。(5)清正廉洁方面做得不够,怕受监管单位抖搂出自己的污点,正所谓存在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嘴短的现象,遇事不敢说,不敢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知道事故的出现。这种种安全监管作用的缺失和不到位,都最终把自己本来应该做的“把关者”变成“失守者”。

3如何斩断安全生产的“事故链”

按照杜邦公司“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理念,要斩断安全生产的“事故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首先,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入手,从斩断日常员工的违章。行为来斩断安全生产的“事故链”(1)面对各种违章行为,努力做好排查工作,从根源上杜绝事故的发生。(2)对于员工群体定期举行安全行为教育活动,让安全意识存在每个员工的心中。(3)企业领导是关键;企业或组织的领导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4)各级安全监管人员是主力。(5)班组安全是主阵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必须从班组做起。(6)抓好3种“重点人”。首先,是“班组长”;其次,是“特种作业人员”,是事故多发之源。最后,是青年职工,要避免他们向老师傅学习一些习惯性违章,切断习惯性违章的传承路径。(7)现场管理最必要。(8)要养成良好的习惯。(9)建立安全行为激励机制。(10)树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理念。这就需要做到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评价和考核。

3.2从抓企业的安全管理入手,使其成为“事故链”形成的有效“阻碍者”。(1)持续企业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理念,狠抓干部安全引领力。按照党中央要求,抓业务必须抓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断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形成对安全生产班子齐抓共管的好局面。(2)持续完善企业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各种操作规程和奖惩措施,使员工作业有章可循,各类监管有法可依。(3)不断重视基层领导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实施证明,安全事故的出现主要在基层,基层领导的安全理念和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着一线员工,对基层乃至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理清机关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倡导机关科室下基层带班、督导,利用机关干部的引领力带动全员安全。(5)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加大全员的培训提高,特别是督察队伍的培训提高,为提高监督的督查能力奠基。(6)加大奖惩力度。企业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且能够顺利执行的奖惩力度,增大员工违章成本,形成全员以违章为耻、以遵章守纪为荣的良好局面。总之,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的好与坏,取决于“一把手”的安全理念和管理方法,取决于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力,还取决于企业的安全文化和运行模式。

3.3从抓安全监管和异体督查入手,使各种监管和督查成为“事故链”形成的“把关者”。首先,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大属地管理,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纳入政府的考核范围,通过政府监管不断提升所属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其次,加大企业内监管,大力推行“异体监督”模式,持续规范监督和督查模式,使得基层不敢违章、不能违章,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再有就是逐渐完善监督制度,完善各种企业开工验收标准,一切以标准说话,不符合标准,监督有权不让开工,有权中断施工,向国外的监督模式学习,从运行体制上寻求改革,赋予监督更大的权力。

4斩断安全生产事故链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保持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要求。斩断安全生产的“事故链”,坚守安全生产红线,既是行业领域所要承担的责任,又是政府部门所要兑现的诺言;既是生产工作所要坚守的红线,又是人民群众需要获得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海因里希法则.

安全生产事故范文2

一、本预案适用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包括:火灾、森林防火交通、建筑、民用爆炸物品、化学危险品、矿山、锅炉以及特种设备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

二、组织领导

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要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乡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并成立事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乡长担任,成员由各中心、办负责人组成,各村、乡直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织、指挥、调度现场的抢险、救助工作,并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具体危险、救助措施和决定其他重大事故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向上一级反馈。

三、管辖原则

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乡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赶到现场之前,事故发生地政府及部门要立即按所制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助工作并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四、报告与处置

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事故发生地的有关村、单位必须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经过、伤亡情况和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情况报乡政府值班室(电话:传真:),及乡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电话:),乡政府值班室和乡安办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向县委办、县政府办及县安委办(县应急局)报告,乡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同时通知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助工作。

五、现场指挥

1、抢险救援组由乡、村工作队、公安派出所等密切联络。联络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助,必要时上报县政府请求协调我乡境内有关部队支援抢险救助工作。

2、抢救伤员组由乡卫生院负责。主要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救助及协调各医疗机构抢救、运送、收治重伤人员工作。

3、现场秩序维护警戒组由公安派出所负责。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第一时间的警戒,维护现场秩序,保护现场,防止事态恶化,减少二次伤亡,实行交通管制,确保道路畅通,确保抢险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4、善后处理组由乡社会事务办、财政所负责,事故发生地村、居及有关部门配合。主要负责伤亡人员的身份确定、火化等工作,负责伤亡家属的联系、接待、安抚、赔偿等工作。

5、事故报道组由乡党政办负责。主要负责事故抢险救助工作的跟踪报道,接待现场的来访的记者,向县委办、县政府办提供及时抢险救援信息。

6、后勤保障组由乡机关所组成的工作组负责。主要负责协调事故抢险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抢险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7、事故调查组由乡安办、公安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主要负责协助县调查组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责任认定工作。

8、恢复生产组由乡政府与有关村、单位负责。主要负责事故后生产恢复工作,确保安定稳定。

六、事故调查

安全生产事故范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和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及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此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应急管理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辖区内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包括: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交通事故、矿山事故、设备事故、雷击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

四、工作原则

1.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应急管理是指发生安全事故时,为及时控制事故扩大,抢救受害人员及财产,减少事故损失,消除事故严重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包括:事故单位自救和各单位对事故的社会救援。

2.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3.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须在上级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及人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

4.本镇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及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人员,均须遵守本预案。

五、组织体系与职责任务

(一)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应急指挥部及其职责

l.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

总指挥:人民政府镇长。

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分管领导担任。

成员单位:安监站、党政办、民政所、公安分局、卫生院、供电营业所和事故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2.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修定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在本镇区域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事故救援结束后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4)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物资疏散。

(5)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6)稳定社会秩序和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及安抚工作。

(7)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并适时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决定公布于众。

(8)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9)接待上级前往事故现场的领导和有关人员。

(10)负责传达、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对事故救援工作的指示。根据工作需要,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下应设立多个专业工作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抢险及救援物资保障、与各级部门协调联系,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平时做好救援队伍的组织与演练,救援物资及资金的储备等工作,以便发生事故时能及时迅速开展工作。

(二)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应急管理办公室及其职责

1.办公室组成人员

办公室主任:

成员:

办公地点:

联系电话:

2.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迅速收集,了解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情况简要经过及救援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传达上级安全事故救援总指挥部的工作指令。

(3)接待和安排好事故救援、处理期间的来访人员。

(4)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5)负责处理总指挥部日常事务,完成总指挥部交办的各项任务。

六、措施保障

(一)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归口管理的主管部门,报告内容为:发生事故的企业(单位)、时间、地点、简要情况、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二)发生3人以上重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部全体成员必须参加事故抢险救援。

(三)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必须配合应急救援人员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经请示总指挥后,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和物证等。

(四)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投入工作,指挥部成员及各有关人员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五)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人员不得阻拦和拒绝。事故后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六)事故发生初期,事故现场人员,要积极采取应急自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七)各成员单位要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全力配合开展工作。

l.明确应急救援组织网络,相关职责及通迅联络方法。

2.事故发生后迅速到达现场的保障手段。

3.到达现场后应急救援系统立即进行工作的措施。

4.现场应急处置的具体措施:

(1)现场保护;

(2)维持秩序;

(3)处置险情;

(4)抢救伤员;

(5)疏散人员。

5.应急救援的队伍、物资(含装备、设施)保障。

6.应急救援的专业技术支持。

7.应急救援的医疗保障。

8.应急救援的交通运输保障。

(八)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日常工作经费由镇财政承担。

(九)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财产和人员直接损害的赔偿由责任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负责;应急救援中支援事故单位所耗费的费用开支,由事故单位负责补偿。

(十)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安排。

(十一)事故情况报告由指挥部办公室统一上报,未经批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公开。

七、责任与奖励

(一)奖励

1.在事故救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2.因参加应急救援受伤,致残或死亡的人员,其医疗、抚恤待遇按国家有关因(公)工受伤,致残或死亡的规定办理,由事故单位支付。

(二)责任追究

违反本预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有关规定处罚由镇政府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规定要求做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经指挥部或下设办公室提出整改措施后,拒不执行的。

(2)擅自动用救援物资及装备的。

(3)拒不执行指挥部的通知、指示、命令的。

(4)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救援工作的。

八、其它

(一)本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在的安全事故组织实施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应急管理预案,是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随机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镇安监站要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预防安全事故的意识,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事故单位任何人都有义务参加事故的抢险救灾。

安全生产事故范文4

1、目的

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发生事故后有效控制和及时救助保障人民群众和职工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国家、集体和企业的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矿山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工作原则

①救援原则:以人为本,科学施救,保障公共安全。既要依靠科学,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危害,又要加强保障措施,妥善处理、科学规范、高效运作,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

②组织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实行由镇政府处置突发安全事故工作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调度,政府各相关部门和驻镇单位及时配合的管理机制。

③报告原则:快速上报、协调处理。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应快速上报,危害程度达到响应预警水平时,即自动启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指挥部做好协调处理和分级上报工作。

④监管原则: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实行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处理有机结合,督促企业加强管理,增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危机防范水平。

⑤优先原则: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件蔓延优先,保护环境安全优先,保护主要生产设施优先。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域范围内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控制和处置,具体包括:

①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以上的事件。

②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件。

③食品安全方面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事件。

④交通安全及公共聚集场所的突发重大事件。

⑤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

⑥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而造成危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事件。

⑦其它突发性的安全事故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组织机构

成立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指挥部,对事件的全过程总负责。

指挥长:镇人民政府镇长

常务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领导

副指挥长:分管交通、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副职领导

成员:党政办主任

各村村委会主任

派出所所长

交警中队队长

卫生院院长

企业办主任

综治办主任

中学校长

学区校长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联系电话:同时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及安全保卫和医疗救护两个专业组,应急处理及安全保卫组组长由武装部长周平坤担任,医疗救护组组长由镇人大副主席担任。

2、指挥机构职责

①根据本预案,统一组织、指挥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督促应急制度和处置措施的落实。

②负责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紧急响应、处置和救援,事件发生后,危害程度达到响应预警水平时即自动形成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指挥部,指挥部视危机情况启动对应的应急方案。

③办公室及各专业组职责

〈1〉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根据工作情况提出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的建议;负责做好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及信息上报工作;争取上级部门援助工作;负责传达指挥部应急指令,情况通报;协调安监部门负责对辖区重点单位、企业的监督检查,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接警、出警工作;为应急事件的全过程提供相应的准备和服务。

〈2〉应急处理和安全保卫组:负责本辖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监督、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监督整改,同时对重大安全事故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置,协调成员单位进行紧急现场救援,控制事态发展,保护好事故现场,并进行现场调查。

〈3〉医疗救护组。镇卫生院成立应急救援小分队和准备相应医疗设备,发生突发事件时为现场医疗救治提供必要保障。

三、预防、预警

1、各相关单位、企业应根据各自生产、使用情况建立防治监督管理机制,编制本单位处置突发安全事件工作应急预案,确保可以实施。

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及时掌握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发现隐患,责令相关单位、企业整改,并分别汇报给相关主管领导。

2、预警

办公室在得到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后,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发出预警信息,并通知相关单位负责人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同时派出人员,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并及时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四、应急响应

1、信息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在第一时间向镇指挥部报告,指挥部视情况向市相关部门报告或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2、先期处理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责任单位、企业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身安全,严防事态蔓延、扩大。

3、响应程序

①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报警后,确认危害程度,达到预警水平,指挥部人员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了解事件基本情况,提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

②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迅速到达现场,根据情况开展救援、防护工作,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必要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咨询救援解决方法或请求支援。

③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对事件的分析工作,查找原因,研究对策,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④指挥部收到各组信息反馈后,及时召开情况分析会,研究相关问题,布置下步工作。

4、协调与通报

各专业组保持与指挥部办公室密切联系,定期通报事故现场态势,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适时公告,将危机的原因责任及处理决定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所有有关事件的信息由指挥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扩散。

五、后期处置

1、应急终止

根据专家、技术人员意见,确定事件已经停止,无继发可能,指挥部根据建议和意见做出决定,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2、善后处置

相关部门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及相应技术支持部门的科学依据,对事件中涉及的损害赔偿问题,按程序进行调解,根据事件认定结论,下达处理意见。

六、应急保障

1、资金保障

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所需经费由相关企业支付,资金暂不能到位时由政府先行垫付。

2、通信保障

保障电话24小时畅通,相关人员通讯工具保持畅通。

3、人力资源保障

相关单位和企业组织应付突发事件应急小分队,确保随时能投入工作。

七、宣传培训

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公众的防范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加强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2、培养、训练一批专业应急技术人才。

八、附则

安全生产事故范文5

关键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逐年呈现上涨的趋势,具有运输量大和运费低的特点。我国“和谐号”动车组的研发和广泛使用,使我国铁路运营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而在铁路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铁路安全生产问题,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安全生产是发展的第一要务,在发展时更应加强重视。

1铁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意义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在铁路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和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很有必要的一项举措,依据“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运输安全。

2铁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分类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因违反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没有按照生产的操作技术标准规程进行和未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人为操作不当的危险状态和管理存在的缺陷,这些因素都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主要包括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这两个方面。一般事故隐患危害较小,即使发生后也能够立即排除,其整改的难度也不大,容易立即整改。而重大事故隐患则不然,其危害性和整改难度都非常大,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全部或局部要停产停业,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整改才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其他外部因素使生产经营单位本身难以排除的隐患。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事故隐患分类标准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详细地划分:Ⅰ类事故隐患:包含重大事故隐患,其危害性较大和整改难度较高,在排除隐患治理过程中所涉及多个专业系统,同时还需要铁路总公司组织治理的隐患。Ⅱ类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在隐患整改时自身难以完成,具有一定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进行治理整改还需要铁路总公司主管专业部门来进行决策或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来治理的隐患。Ⅲ类事故隐患:虽然具有一定的危害程度和整改起来的难度,但是出现隐患后,在各个单位之间就可以自行解决或者相互协调治理。

3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

3.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与具体工作原则

在实际事故隐患排查过程中根据“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及“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各个系统的主管部门作为铁路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责任主体,在日常排查治理中这些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本单位全面的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部门领导直接管理排查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同时跟踪监管安全事故隐患实际排查治理情况。可以把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治理责任根据在实际生产作业中主要划分:Ⅰ类事故隐患,一旦出现这类事故隐患时应进行深入研究确定,对其中比较重大的事故隐患部分,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汇报给当地的人民政府,同时进行安全隐患治理效果的评价工作。Ⅱ类事故隐患,这类事故隐患治理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组织,并指派相关部门进行协助配合治理。Ⅲ类事故隐患,对于这类事故隐患来说,主要是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与相关领导进行协商确定牵头的治理部门,并由牵头治理部门进行明确分工,落实各项治理责任,责任到人确保更好的安全生产。

3.2事故隐患排查

在事故隐患排查过程中有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和关键时期的排查等,同时还应把排查作业和日常的检查评估及设备鉴定充分结合在一起。在对一类事故隐患排查结束后,相关部门与单位要进行举一反三,对今后再次出现的事故隐患日常专项排查工作做好充足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确定的风险因素,制定详细的预防措施以及控制措施来进行全面的排查工作,尤其在高铁、客车和关键岗位进行重点排查,以及在人员、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隐患进行综合系统的排查。在宣传教育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重视宣传活动起到的重要作用,强化全员从自身的岗位出发,积极鼓励他们充分做好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同时按照安全风险的管控要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上级部署,对事故隐患排查第一现场进行深入调研,如果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由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来处理,同时将各项措施积极地整改落到实处,做好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报告,以便为后续的相关整改提供经验。

3.3事故隐患治理

通过对事故安全隐患进行划分后,在各类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责任主体部门应严格按照隐患整改措施、具体责任的落实、资金情况、时限要求和预案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把控,把每个治理方案详细地落实好,加强事故隐患治理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的治理制度,各部门及各单位按照一案一档的要求全面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运用科学合理的分级管理制度,采取专人负责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同时还要对治理情况进行书面登记工作,对具体内容包括从发现隐患到制定和实施整治方案应尽可能的详细,同时还应对治理情况的验收销号的全过程进行记录登记,并且对记录的资料详细真实长期保存,真正做到一事一档,记录保存完整。根据各类事故隐患的实际治理需求在治理作业过程中,必要时还应对相应的线路进行封锁,限速运行以及现场控制等措施。同时对于事故安全隐患可以制定必要的应急处置方案,加强事故处理培训教育和进行事先演练,保证顺利开展事故隐患治理工作,进一步对各类事故安全隐患加强有效排除。对Ⅰ类与Ⅱ类事故隐患治理工作治理完成后,负责单位应将负责事故隐患工作的详细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根据隐患治理的实际具体情况与安监部门进行密切联系,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实地复查,对治理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将相关资料制作成书面报告的形式以备后续进行翻阅借鉴。当在完成Ⅲ类事故隐患的治理工作后,单位负责人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部门,对治理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并对事故隐患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也需要制作相应的书面报告。对于在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的、不全面、没有达到相关治理标准的,应责令相关单位继续进行整改,直到彻底符合要求为止。

3.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和监督

对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和监督应实行铁路总公司、专业处室及基层单位进行三级挂牌督办和销号制度。对于治理效果达到评价审查目标的,经过验收批准后方可进行销号。各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和销号的具体流程如下。(1)Ⅰ类事故隐患:把铁路总公司安监室作为督办部门进行定期汇总有关Ⅰ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情况,对督办项目和销号情况进行公布;对于牵头治理部门和责任单位将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落实,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处理并督促限期整改,并将落实情况在每季度的铁路总公司安委会上进行报告,同时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作出建议和意见。(2)Ⅱ类事故隐患:作为督办部门的主管专业部门进行定期汇总本系统的Ⅱ类事故隐患和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情况,对督办项目和销号情况进行公布;督促责任单位对整治隐患治理方案的落实,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处理并督促限期整改,同样也将落实情况在每季度的铁路总公司安委会上进行报告,同时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作出建议和意见。(3)Ⅲ类事故隐患:作为督办部门的各单位安委会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进行销号处理。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动态进行Ⅲ类事故隐患汇总,并在单位月度安全例会以及季度安委会上进行通报,同时分析隐患治理工作落实和销号情况,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处理,确保隐患治理资金和人员等有可靠保障。铁路总公司主管专业部门、安监部门指导、监督各单位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和标准具体要求,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落实监督检查的实际情况,提高各单位的责任意识,对事故排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日常工作中,对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排查治理,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和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有效排除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智涛.铁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18(1):23-24+114.

[2]佘振国.铁路安全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

安全生产事故范文6

1.1事故的类型

2005年,某公司系统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是隧洞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类型引起的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1.7%。

1.2事故的部位

2005年,在洞口处作业发生的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9.32%;因在脚手架上的作业事故、安装或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的事故、安装或拆除塔吊的事故等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百分比。

2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

差异是在实际工作中,安全问题的表现。当差异出现相对稳定的现象,危险因素就不会酿成事故。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常会忽视安全隐患。以基层、基础建设为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多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法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法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该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敢于突破常规,采取“制度与执行力并重”、“建设强有力的执行力及执行文化”的措施,加强“奖罚分明”的同时,责任到人也需加强落实。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

3结语

安全生产事故范文7

关键词:烟花爆竹生产事故;烟花爆竹工程设计;本质安全

近年来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给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也对整个烟花爆竹行业健康发展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如何从源头上控制和杜绝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是我们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潜心研究的工作。

1烟花爆竹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2015年间,我国总计发生378起烟花爆竹事故。分析结果表明:(1)近年我国烟花爆竹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不断下降;(2)湖南、江西、广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相对集中,成为事故的多发省份;(3)冬季为烟花爆竹事故的高发期;(4)烟花爆竹生产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四超二改”(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超生产能力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改变工艺流程)和“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

2烟花爆竹生产事故原因分析

以黑龙江伊春市华利实业有限公司“8.16”特别重大事故为例,深入分析发生烟花爆竹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2010年8月16日9时47分,黑龙江伊春市华利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利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34人死亡,3人失踪,15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18.40万元。当时,华利公司工人在礼花弹装药工房进行礼花弹生产作业时引发爆炸,随后引起装药间和两个中转间的开包药、效果件、半成品爆炸,爆炸冲击波、抛射物体、燃烧星体又引起厂区其他部位陆续发生9次爆炸。爆炸冲击波、抛射物体、燃烧星体又引起厂区其他部位陆续爆炸和相邻泰桦公司等木制品企业着火。“8.16”特别重大事故原因如下:

2.1直接原因

华利公司礼花弹合球工在生产礼花弹,进行合球挤压、敲实礼花弹球体时,操作不慎引发爆炸,随后引起装药间和两个中转间的开包药、效果件和半成品爆炸。

2.2间接原因

(1)华利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混乱,严重违法违规进行烟花爆竹市场经营活动,该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许可生产范围为C级烟花、爆竹类,无礼花弹和B级以上组合烟花的生产资格。但擅自组织礼花弹的生产,造成超许可范围生产、由于没有安全规范的礼花弹生产线,也同时造成超人员、超药量、超生产能力生产。出现典型的“四超”现象。(2)华利公司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无视烟花爆竹工程设计中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擅自扩大生产区域并新建大量工(库)房,导致企业工(库)房的内、外部安全距离均达不到规范要求。给企业自身及周边相邻区域带来重大安全隐患。(3)华利公司安全法律观念薄弱,随意改变工房设计用途、生产工艺布置和建筑结构。出现典型的“二改”现象。(4)当地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在华利公司出现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后,未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

2.3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一定要落实到位,特别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法律意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2)“四超二改”和“三违”是通过大量事故案例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规律,是烟花爆竹从业人员不可触碰的红线和禁区。(3)在烟花爆竹安全工程设计中,除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外,也应从设计角度考虑如何从源头防止企业“四超二改”,特别是其中的“超人员、超药量和改变工房用途”问题。(4)相关部门的监管非常重要,要对涉及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3烟花爆竹安全工程设计中的思考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如何从源头防止发生烟花爆竹生产事故,是每一个烟花爆竹工程设计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一个烟花爆竹企业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是否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从设计角度考虑应做到以下几点:(1)企业必须选址合理。根据《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2009)中的要求,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避开居民点、学校、工业区、旅游区、铁路和公路运输线、高压输电线等。选址合理,可以极大的减小对外部环境的安全影响,同时也减小外部环境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上述的“8.16”特别重大事故中,华利公司选址不当,与相邻的泰桦公司外部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是造成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2)企业必须分区合理。烟花爆竹企业在设计中应根据生产的产品种类、工艺特性、生产能力、危险程度进行分区规划。一般常划分为:非危险品生产区、危险品生产区、危险品总仓库区、燃放试验场及销毁场、行政办公区。分区合理,尽可能将相同危险性质的工(库)房,布置在同一区域便于安全管理和采用有针对性安全防护措施,也可提高生产效率。上述的“8.16”特别重大事故中,华利公司擅自扩大生产区域并新建大量工(库)房,导致分区混乱,工(库)房之间的内部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因而使事故破坏性更大。(3)企业必须工艺流程合理。当企业需要生产多个产品类别时,应根据生产工艺特性、产品种类分别建产生产线,并做到分小区布置。生产工序的设置符合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上下游各生产工序的生产能力相互匹配,危险品(半成品、成品)运输,避免往返和交叉运输。上述的“8.16”特别重大事故中,华利公司没有礼花弹生产线,擅自组织礼花弹的生产,完全不符合工艺流程的要求。最终发生震惊全国的特别重大事故是有其必然性的。(4)企业建筑结构、防护屏障必须符合要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各级危险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除另行规定的外),均必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二级耐火等级的规定。企业的各级危险性建筑物采取构造措施,可以加强建筑物整体刚度,防止局部墙体倒塌而造成整体屋盖垮塌。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可以产生隔燃、隔爆作用,防止造成连片区域的全部毁灭性破坏。《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中明确规定,1.1级建筑物必须设置防护屏障。防护屏障的设置,可以阻挡爆炸产生的飞散物,削弱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从而减少对周边的伤害。(5)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化。烟花爆竹生产属高危行业,传统上一直是手工操作,从提高本质安全上考虑,烟花爆竹生产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等新的工艺、新技术是发展方向。企业实行生产机械化实现人药隔离操作,减少危险工序现场作业人员,降低事故对人员的伤害,提高了整个企业本质安全。

4结束语

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影响而诱发的,即有偶然性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总之,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多种因素,本文由一个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入手,仅从烟花爆竹安全工程设计的视角去思考如何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实现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华利实业有限公司“8.16”特别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的通报安委办〔2011〕25号

[2]杨乃莲.2007~2011年我国烟花爆竹事故统计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5):72~77.

安全生产事故范文8

1.1有利于发现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环节

通过对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可以及时地、定量地、确切地、直观地发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1.2有利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针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等纠正措施进行完善,以期所有工作均有章可循,从而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1.3有利于制定各项重要决策

公司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或重大决策时,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将通过对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来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决策内容。

2统计分析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统计分析的主要数据涉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状、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生产事件1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情况。公司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通过安全生产管理软件信息系统对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数据进行统计,并按季度、年度对收集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对分析出的管理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

2.1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数据统计分析

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公司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从学历、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年限、人员流失和新入职人数进行分析。根据公司的人才培养经验,常规情况下培养一个经验较丰富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公司在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较高,但是具有5年以上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数量偏少,只有46人,仅仅只占在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总数的19%,尤其是既有5年以上安全管理经验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只有30人,仅占在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总数的12%。公司流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工作在2年以内为主,为210人,占到流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总数的88%。2009年以来,流失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管从总数量上还是从各学历分布层级数量上都高于新入职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近年来,由于公司自有员工总体数量控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变动状况在可控范围内。

2.安全隐患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将安全隐患分为作业环境条件、消防安全、文明施工、危险化学品、施工用电、施工机具、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个人防护、高空落物、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和其它共13类。公司对安全隐患主要通过安全隐患种类和20万工时隐患率两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公司近5年的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类型趋势基本一致,隐患数较多的类型为文明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施工用电、高处作业等。文明施工隐患最多反映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依然存在较大问题,是公司改善施工现场工作环境、提升公司形象的最大障碍。公司近5年的20万工时安全隐患率一直处于公司控制线以下,但是在2012年20万工时安全隐患率达到68,接近公司设置的20万工时安全隐患率控制线。因此,公司应该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减少安全隐患产生。

3.安全生产事件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公司将安全生产事件类型分为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健康、高处坠落、坍塌、触电、淹溺、灼烫、中毒/窒息和其它伤害共计13类。公司对安全生产事件主要通过事件类型、年度20万工时安全生产事件率进行统计分析。2009年至2013年期间的安全生产事件按事件类型统计。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两种类型占比最大,近五年共发生66起,占安全生产事件总数的54%。该两种类型比重较大与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安装有关。为了加大对易发安全生产事件类型的管控,公司对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两种类型安全生产事件按照起因物进一步进行统计。44起物体打击安全事件中起因物为高空落物的29起,占比66%;22起机械伤害安全事件中起因物为磨光机使用的12起,占比55%。说明公司施工现场高处临边防护不到位、文明施工管理不到位和一线作业员工磨光机安全操作技能不足。公司近5年来20万工时安全生产事件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在可控的情况下逐渐好转。

4.安全生产事故

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分类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规定执行。公司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通过事故类型、发生时间、伤害严重率、严重程度和经济损失进行统计。2009年至2013年期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7起,其中轻伤28起,伤28人;重伤5起,伤5人;死亡4起,死亡4人。死亡事故均发生在公司使用的专业分包单位。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类型有其它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和高处坠落。公司安全生产事故主要集中在4月、5月、7月、8月和10月。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0:00-11:00、14:00-15:00和15:00-16:00,这3个时间段内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8起,占事故总数的49%。上午上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4起,下午上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8起,下午比上午上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数要高出29%。公司并没有发生因临近下班或加班加点而导致事故发生频率增加。公司2011年伤害严重率大幅上涨,达到189.3,超过公司控制线,虽然2011年至2013年以来伤害严重率逐年下降,但相对于2009年、2010年依然上涨明显。公司自2011年以来每年都发生了死亡事故。2009年至2013年期间,公司发生的死亡事故类型分别为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和车辆伤害。虽然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和车辆伤害合计占比仅为32%,不管在核电施工项目还是其它施工项目上,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公司应加大对高处临边作业、起重作业和场内机动车辆作业的管控力度,减少死亡事故的发生。

2.2采取的主要措施

对于以上安全生产管理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针对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公司主要在以下方面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体系

通过统一规划实施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养计划,加大安全执业资格取证力度,拓宽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来建立健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体系。

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文明施工水平,减少施工三违现象,确保施工过程中“四不伤害”原则的落实。

3.加强安全监督管控力度

通过加强安全监督力度,重点加强事故高发时间段内和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整改,将安全生产事件或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

4.加大安全生产奖惩力度

通过提高安全生产奖惩标准,以经济为杠杆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惩罚员工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