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知识范例

安全健康知识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1

普通教育中的体育,应包括身体锻炼和健康教育两个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应主要表现在它为身体锻炼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1].健康是体育教学追求的终级目标,体育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保持终身.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证明.如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许多大学的体育系就与学校医疗卫生部门联合起来,将体育与健康教育合二为一,共同开设取名为健康的课程.70年代末,日本即开始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实践证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辽宁省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问卷调查法:共发放教师问卷50份,其中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100%.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健康知识内容和学时的调查

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素质发展的安全性原则要求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护自己,做到安全第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保健的基础知识(锻炼前充分的准备活动、锻炼后的整理、放松活动、饮食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损伤的成因、运动损伤的种类、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处理、生存与自救等[2].通过调查发现,10所高校全部进行着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并制定了相应的体育健康知识教学大纲.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的普通高校均将体育健康知识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加以系统的落实,说明高校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科学化提供了基础保障.对学校有无体育健康教材的调查发现,10所高校均有体育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说明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从传授方面比较系统.调查发现,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等安全性知识的来源绝大部分是来自教师每学期10%左右的理论课.调查结果表明,高校体育健康知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无论是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学时均得到了明确的完善,形成了体育健身方法和健康知识体系.同时也充分说明,高校体育教学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突出“健康第一”的主题,另一方面也注重用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去指导学生的健身行为[3].

2.2体育师资水平和健康知识教学意愿调查

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健康教育包括身心两方面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心理、医学、保健康复、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由表1可见,虽然100%体育教师承担着体育健康知识教学的任务,但是却没有一位教师接受过系统的体育健康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进修.调查发现教师所掌握的体育健康知识均是通过在校就读时所掌握的知识,虽说有26%的教师通过网络等渠道和途径学习、查找了相关的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但所掌握和向学生传授的只是理论层面的.由表2可见,17%以上的教师在授课时出现过运动损伤情况,但体育教师基本上是不加处理或者是不敢处理.一方面是由于运动损伤和意外救护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怀疑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意外救护方面的知识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教师多是没有能力也不敢动手进行救护,怕造成不好的后果,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时,完全由校卫生所和医院来处置.

由表3可见,只有46%的体育教师愿意传授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高达54%的教师不愿传授体育健康知识.虽说教师对于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持肯定态度,但是从教师的内心来讲,教师是不喜欢也不愿意讲授体育健康知识.教师既使完成了体育健康知识教学内容的传授,但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时、内容进行传授,因为教师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体育健康知识的价值取向.由表4可见,体育教师在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学时方面远低于大纲所规定的教学时数,有46%的教师不同程度削减过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教师不愿上体育保健知识理论课一方面说明体育实践课体育教师轻车熟路,没有来自专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体育教师对待体育健康知识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没有将体育教育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没有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说明,教师对待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的价值观和重视程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2.3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方式

在对教师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方式的调查发现(见表5),100%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虽然采用多媒体的只有17人,但是,也说明教师在体育健康知识方面比较注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较注重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教师单一的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同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使教师解决了不能胜任健康知识教学的难题,改善了体育健康知识的传受深度不够、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3结论

(1)体育健康知识的课程设置、内容、学时分配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体育健康教育已成为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的不可或缺的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2

【关键词】企业健康教育;需求评价;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近年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理论,已成为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企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政策[1]。皖西地区企业员工持有的职业与健康态度积极,职业卫生服务需求高,希望获取服务的途径多样化[2]。开展企业职业健康教育活动试点,是增强企业员工职业病防范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的重要举措[3]。研究表明,整合工作场所健康教育、职业安全与健康等干预措施,可能比单独提供的健康教育计划更有效,参与率更高[4];针对企业员工健康问题或健康危险因素而开展一系列干预活动,可以实现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中,从而提高企业员工及其家庭、社区的整体健康与福祉[5]。2017年1月—2018年2月通过对某手套生产企业员工职业卫生和健康知识认知和服务需求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对干预措施满意度和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积极探索开展企业员工职业健康教育方式和方法,为今后全面实施“健康城市”框架下的“健康企业”的创建工作打好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某足球竞赛手套生产企业全体员工为研究对象,包括该企业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该企业所有员工作为调查对象。

1.2.2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中的相关表格[6]。①干预前调查:2017年1月,对企业员工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健康教育(员工)需求评估调查问卷”调查,以评估企业员工对职业与健康知识的认知、态度和需求情况。②满意度及积极影响调查:2017年12月,在第3轮干预活动过后,对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以了解企业员工对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满意度及积极影响情况。③干预后调查:2018年2月,全部干预活动结束后,对企业员工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健康教育(员工)效果评价问卷”调查,以评价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情况。

1.2.3干预方法

针对企业员工的需求调查情况[7],制定企业员工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实施周期为1年,共进行4轮次干预活动。通过对企业员工开展同伴教育、专题讲座,送健康宣传到企业,订阅微信公众账号等综合干预措施,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工作。

1.2.4判定指标

①职业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企业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行为正确率作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知晓率=正确知晓某知识人数/被调查人数×100%;行为正确率=某行为正确人数/被调查人数×100%。②企业员工对参加职业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职业健康教育对企业员工的积极影响率作为满意度及积极影响评价指标。满意度=满意和非常满意总人数/被调查人数×100%;积极影响率=非常积极的影响和积极的影响总人数/被调查人数×100%。

1.2.5统计分析

利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问卷数据信息,数据整理采用Ex?cel2016,统计分析采用SPSS22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成组四格表或成组设计R×C表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干预前共发放问卷387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96.90%,其中男性43人(11.47%),女性332人(88.53%);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98人(26.13%),初中218人(58.13%),高中及以上59人(15.73%);管理人员66(17.60%),生产人员309人(82.40%)。干预后共发放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98.72%。干预前后调查的企业员工在岗位、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户籍、文化程度、月均收入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2.2.1干预前后企业员工的知识知晓改变情况

干预前企业员工职业卫生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0.60%,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4.53%;干预后企业员工职业卫生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81.10%,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3.42%。干预前后企业员工对“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吸烟对健康影响”“慢性病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员工对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干预前后企业员工的生活行为改变情况

干预前企业员工生活行为平均正确持有率为52.75%,干预后平均正确持有率为55.43%。干预前后企业员工对“不吸烟”“每周吃早餐5次及以上”的生活行为正确持有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员工对“饮食口味偏淡”“饮食偏好清淡”的生活行为正确持有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企业员工对“每周体育锻炼4次及以上”的生活行为较干预前相比,正确持有率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03),见表2。

2.2.3职业健康教育对企业员工的积极影响

发放满意度及积极影响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7份,有效率91.75%。企业员工对参与职业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平均满意度为60.22%,职业健康教育给企业员工带来的平均积极影响率为57.49%;积极影响率居于前3的项目是“职业危害防护意识提高”“防病知识的提高”“健康状况改变”,分别为74.66%、67.57%、55.59%,而“精神面貌”“工作满意度”积极影响率较低,分别是47.68%和47.41%。

3讨论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3

【关键词】宫颈糜烂;护理;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发生在已婚妇女中,这种生理或病理性的妇科疾病影响着很多女性的健康,因此宫颈糜烂的治疗和有效护理越发引起人们重视。由于宫颈口的柱状上皮细胞异位导致的宫颈糜烂,干扰了女性的健康生活,影响患者心理、情绪等变化,对相应的医疗护理的满意度也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不断给患者家庭生活带来干扰。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但因为患者不了解该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鉴于宫颈糜烂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需要患者在生活中通过药物、饮食、活动等慢慢调理,对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依从性要求较高。本文探讨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宫颈糜烂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8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年龄25岁~45岁,平均年龄(34.58±4.77)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2.27±0.51)年;宫颈糜烂Ⅰ度15例,Ⅱ度26例,Ⅲ度8例。对照组年龄24岁~47岁,平均年龄(35.73±5.12)岁;病程0.5年~4年,平均(2.09±0.44)年;宫颈糜烂Ⅰ度16例,Ⅱ度24例,Ⅲ度9例。2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指导、用药指导、与护士合作及注意相关事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发放患者健康教育卡片、开展疾病知识讲座、播放健康教育宫颈糜烂相关视频等,内容可对患者进一步讲解,帮助患者理解;护士应积极主动,耐心地为患者解答疑惑,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纠正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禁止患者吸烟、喝酒、吃刺激性食物;护士应督促患者按时休息,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保证阴道清洁。护士应多陪护患者,加强沟通,增强患者信心。

1.3观察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2组患者宫颈糜烂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总分100分,得分≥90分为优,70~89分为良,<70分为差。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任何不适;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伴有轻度不适;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出院前指导患者填写出院后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5分)、基本满意(75~94分)和不满意(<75分)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总分均为100分,得分与焦虑、抑郁情况成正比,超过50/53分即可认为存在焦虑、抑郁症状[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宫颈糜烂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42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已婚妇女宫颈糜烂的发生率高达90.00%[3]。同时,宫颈糜烂的复发率很高,泌尿系不适、白带异常、背痛等为常见症状,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将导致病情恶化,严重时会诱发癌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大多数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教育和疾病知识的普及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理解,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近年来由于年轻妇女宫颈糜烂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将会不断地发展恶化,产生种种并发症,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危害女性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各种社会问题。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越发引起临床和护理学的关注[4]。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十分有效,疗效好,也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当发现宫颈糜烂时,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接受治疗,发展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宫颈糜烂发生后,许多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5]。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改变其负面情绪,消除消极情绪,也能够引导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本研究分析了健康教育对宫颈糜烂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疗效、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颈糜烂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对宫颈糜烂患者可以让其对自己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更加注意,由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的宫颈糜烂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护理上应用健康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宫颈糜烂患者对自身患病程度的了解,掌握治疗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地接受治疗,配合临床工作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用乐观的情绪面对家庭生活和就诊环境。对于医护人员,对宫颈糜烂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有重大意义和作用[6]。临床上非常需要注意和重视的一点是对宫颈糜烂患者的护理中,注意对其心理、情绪变化的调节和引导,提高患者积极接受、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以期达到治疗目标。综上所述,在宫颈糜烂患者护理中行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状态,提升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晏星辉,许晶,黄细君.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8c):172-174.

[2]何玉平.健康教育在宫颈糜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2):2950.

[3]徐晓君.对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6):60-62.

[4]贾彩虹.护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LEEP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1):180-181.

[5]郭凯丽,杨晓玲.探讨健康教育在宫颈糜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5):258-259.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4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除了追求身体健康外,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精神健康、饮食健康等多种健康形式。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在课堂教学中向初中生渗透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能够改善初中生的生活质量,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展现出当代初中生的风采。

一、当前初中生的健康状况

(一)健康教育观念淡薄

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发现,很多初中生对健康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在平时缺乏健康意识,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还有些学生认为健康养生是老年人需要考虑的问题,自我保健意识比较弱,并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甚至还有部分初中生没有将健康教育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存在“学用脱节”现象。

(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很多初中生都缺少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生活中容易发生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有的初中生在学习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坐姿,缺乏正确的用眼习惯,有的初中生喜欢吃零食、喝饮料,不注重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没有意识到不良卫生习惯给自己的健康带来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给学生详细讲述健康知识和技能,并给他们推荐与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视频、公众号等,帮助初中生积累生活经验,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缺乏持久锻炼意志

如今的初中生从小就生活在家长的庇护之下,没有经受过吃苦教育和挫折教育,意志力比较薄弱。在一个班级内,能够做到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数很有限,大多数学生的户外运动量不足,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初中生物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增强体质,为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帮助初中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当今时代,学生的青春期出现“早龄化”趋势,有的学生心理发育速度明显落后于生理发育速度,容易踩上成长的“雷区”。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生物教师可以在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人体结构、青春期卫生、个人卫生、合理营养、疾病预防、心理卫生等知识,提高学生对健康概念的认知和理解。青少年的健康素养是国家公民素质的基础,改善全民健康素质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帮助初中生改掉生活中的坏习惯,让学生学会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初中生的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这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二)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对初中生而言,学校是他们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得健康知识和技能,有效解决了初中生出现的青春期“尴尬事”,从而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中。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讲究学以致用,初中生物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健康知识向外传播,帮助家人、邻居、朋友等了解健康问题、学习健康知识,促进更多的人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进而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更大范围地改善人们的生命质量。同时,初中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健康素养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生命力,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以长远的视角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实践和体验,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初中生物教材中拥有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生物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将健康教育融入每个教学环节中,对课堂知识进行优化和整合,从而丰富初中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初中生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和传统的生物教材相比,新课改后的生物教材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教材内容变得少而精,各个知识点都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探究总结出来的,更易于初中生理解和接受。初中生物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目标,除了向初中生讲授显性的健康知识外,还要搜寻其隐性知识,对生物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使初中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为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奠定基础。“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材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在教材里设计了想一想、小资料、科学方法等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初中生物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健康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意识到学习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将联系密切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构建起健康知识网络。初中生物教师还要注重教材中的探究、实践内容,让初中生在实践操作中去感受和理解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品质。对于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以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加强生命教育,打造学生健康心态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明白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开始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生物的生长周期辅助教学,积极主动地渗透生命教育,让初中生知道生命的孕育、成长和死亡过程,并为初中生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给学生播放父母辛勤工作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初中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关注家人健康,打造学校健康教育的亮点。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健康教育的主题,为初中生列举一些由于不注意卫生而染上特殊疾病的例子,指导初中生讨论出现疾病的原因,探究预防疾病的措施,从而提高卫生意识,促进初中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初中生物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更加真切地认识到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事例,如石缝中的小草、悬崖峭壁上的老树、训练场上的将士等,用这些鲜活的事例打动初中生的内心,培养初中生坚忍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建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

(三)渗透心理教育,消除学生心理问题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最特殊的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阻碍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生物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平时在工作中要做学生的榜样,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流谈心,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当发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时要因人而异,综合施策,破解制约健康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初中生物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用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形成人人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在课堂上,初中生物教师要学会倾听,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的幸福,建立一种互敬互爱、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障碍。初中生的内心是敏感、脆弱的,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引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树立LEARNINGWEEKLYVol.15第15期起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主动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初中生自主学习,尝试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或表现出彩时,生物教师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增强初中生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肯定,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课堂是对初中生进行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立足于生物学科的教学实际,夯实初中生的健康基础知识,培养初中生的健康意识,为初中生制订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健康教育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将抽象、枯燥的健康知识具体化与形象化,以便初中生理解和接受。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以案说理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初中生透过社会生活百态去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使理论教学更接地气,培养初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初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学习环境的构建,通过在学习园地内张贴名人名言,给初中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核心,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明确健康教育主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或网络上去收集健康教育素材,并将收集到的素材展示出来,激发初中生学习健康知识的热情。初中生物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所展示的内容进行反馈和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为了改善初中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用社会热点话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蕴含在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中的健康知识,深化初中生对健康的认知,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开展健康知识抢答活动,一方面活跃初中生的思维,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锻炼初中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初中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借助实践活动,提升健康教育质量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借助实践活动来提升健康教育的质量,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初中生的成长需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制度,既包括实验器材的维护和使用,也包括实验教学的纪律和规范,在实验前让学生认真阅读,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损害健康的行为。同时,初中生物教师要教给初中生一些消防知识,让学生知道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如何进行紧急处理、如何自救自护,提高初中生的生存技能。除了利用实验教学向学生渗透健康教育外,初中生物教师还要向课外延伸,将健康教育与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增长见识,提高健康素养。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定期邀请膳食专家、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走进课堂,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向初中生宣传正确的营养搭配方案及健康概念,为初中生推荐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生可以面对面地与专家进行互动,通过专家的教育引导,缓解初中生的心理压力,发展初中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阔初中生的视野。初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开展健康知识演讲活动,引导初中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拟写有关健康知识的演讲稿,如此,不仅培养并提高了初中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巩固了初中生的所学知识。另外,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组建兴趣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索更多的生物知识和健康知识,学习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总之,生物课堂是初中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初中生物教师要尊重初中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规律,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并有效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困惑。初中生物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提高初中生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成为有知识、有能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林锋,姚文强.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9(9).

[2]张佳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探索[J].中学课程

[3]采静.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J].好家长,2018(12).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5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数量及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业中养殖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多,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种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畜牧业在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较多的风险,如瘟疫及动物疾病问题,不仅导致养殖户遭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食品安全也大大下降。现阶段,为了推动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应将健康传播在畜牧业中进行大力的推广和普及,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致力于对健康传播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进畜牧业卫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1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畜牧兽医实践中应用健康传播方法有助于推动动物卫生事业的发展,畜牧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一旦出现瘟疫及动物疾病事件,将会对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动物卫生管理工作,并且将健康传播融入到畜牧兽医实践工作中去,推动了畜牧业的科学发展。疾病疫情发生率明显降低。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瘟疫及动物疾病卫生事件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对社会安全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另外,引发动物疾病、瘟疫事件的产生,与养殖户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健康知识体系不完善有直接关系。通过在畜牧业中实施健康传播工作,有助于提升动物疾病疫情防控效果,动物疫情疾病发生率大大降低[1]。

2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

2.1建立完善的畜牧兽医卫生健康传播体系

畜牧业应高度重视健康传播的推广,鼓励基层机构积极的加入到健康知识传播工作中来。由于大多数养殖户对健康知识了解甚少,当面对各种传言时,极易出现恐慌心理情绪,兽医工作人员应加大对畜牧业主的培训,纠正错误的健康传播认知,强化畜牧兽医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服务水平,使畜牧业防治手段更加严谨。另外,应不断提升畜牧业的硬件条件,配备相关的器材及仪器,为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的高效实施及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倡导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机构应加强与公共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完善的预防体制,应保证双方之间分工的明确性及合理性,明确健康传播防治工作范围、措施、对象及质量,并合理安排经费及资金的划拨,使两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得以大大提升[2]。

2.2对创新畜牧疫苗接种工作进行推广

不同地区的畜牧养殖病情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健康传播工作的重点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健康传播在畜牧业中不可采用“一视同仁”方式,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分类实施。对于一些畜牧业疾病高发地区,需要将防治工作深入到基层中,并将疫情防治作为当地一项常规性工作任务。对于一些畜牧疾病缓发地区,防治工作主要由公共畜牧兽医机构来承担,无需投入大量的专业设备及人才,但应做好健康知识宣传及推广工作,在基层中被引入科学的防治方法,将健康教育作为基层中的一项常规工作。另外,还需要将疫苗接种工作在畜牧业中进行大力的推广和使用,应单独对一些来到门诊中咨询疫苗接种的对象进行建档,将接种畜牧的健康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明确接种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在信息沟通平台中记录畜牧从业者的相关信息,并告知畜牧养猪户健康知识、相关注意事项及接种提醒等方面内容,清晰告知养殖户在不同时期需要接种哪些疫苗,避免养殖户错过最佳的接种时间,确保能够将疫苗接种工作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3]。

2.3提升健康传播治理水平

畜牧养殖业中的疾病本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对畜牧业进行管理时应采用专项管理方式。由于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国家高度重视畜牧业养殖工作,且相关的畜牧兽医配套设施也不断得以完善。若未能将健康传播纳入到畜牧业管理工作中去,对畜牧业的长久发展将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将畜牧业防治工作纳入到基层常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来,使公共卫生资源得以进一步优化,提升畜牧资源配置效果及质量。

2.4培养养殖户专业技能

定期对畜牧养殖户进行防疫技能及防疫知识培训,使养殖户的技能得以提升,培训的专业技能内容包括禽兽粪便处理方法、基本防疫知识、禽畜尸体处理方法,规范养殖及防疫工作。应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监督机制,加大管理及查处力度,确保更多的养殖户能够自觉进行防疫知识学习,强化畜牧养殖户的防疫知识掌握能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应采用多种途径及方法对动物防疫知识进行宣传,宣传方式以新媒体、广播、张贴条幅等方式为主,养殖户应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3结语

畜牧业发展效果及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需要将健康传播教育应用到畜牧业中,使健康传播范围得以扩大,降低动物疫情发生率,取得良好的疫情控制效果。通过对健康知识进行传播的过程,强化了养殖人员对养殖过程的认识,并且增强了对畜牧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畜牧业的监督,提升健康知识影响范围,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建文.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1):78+80.

[2]李丹.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探讨[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11):34.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教育;健康素养;问卷调查

0引言

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还要有健康的躯体和健康的人格。“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并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卫生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主动采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身心发展的目的。我院建校以来,学院医院承担着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的卫生防疫工作,为全校一万多名师生提供优质、贴心的医疗服务。此外,校医院还较早的成立了健康教研室,以专业医师为主力承担了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为在校大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在“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下,总结、评价学校现阶段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查漏补缺,进一步深化健康教育工作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结合典型事例,考察了我校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并为探索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了2016年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各300名,回收调查问卷594份,有效应答率为99%。学生年龄范围在18~23岁之间。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内容是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2]考虑到我校为高职院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卷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内容包括健康的基本概念(10题)、个人卫生良好习惯(13题)、预防传染病(12题)、预防慢性非传染疾病(10题)、健康技能(5题)共50题,并对其赋分,答案正确加1分,回答错误或未作答都不计分,即每份问卷的得分最高分为50分,通过分数高低分析调查结果。此外,在问卷中还设计了特定版块,对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来源进行调查,问题可多选,对每种来源的票数进行统计。此问卷由学生独立、匿名填写后回收。

2结果及分析

2.1不同年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比较

给出了我校大一新生和大二学生健康素养得分,由图可知:大一新生在健康的基本概念、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预防慢性非传染病、健康技能方面的得分普遍偏低;大二学生在上述方面的得分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得分率提高了50%以上,只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一项提高较少,仅为18.2%,这跟青春期年龄段学生的不良嗜好严重相关,如吸烟、网瘾、爱吃路边摊和高热量垃圾食品等。表1给出了针对几个关于健康典型问题的调查问卷结果,由表可知:大一新生对肥胖、高血压和安全急救知识认识度极低,对饮酒量和艾滋病的认知稍好,但仍属偏低范围;大二学生在上述方面的认知明显提高,尤其是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近乎为100%,说明学院医院年度例行的艾滋病专项宣传教育十分有效。由于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特点,高校大学生是最有可能受艾滋病侵害的对象之一,[3,4]对此,学院医院通过课堂讲授、板报宣传等多种形式传播艾滋病相关知识,使学生及时了解艾滋病,正确认识艾滋病。举例来说,在蚊虫叮咬能否间接传染艾滋病这个认识上,大一新生绝大部分存在错误认知,大二以后显著改善。

2.2获得健康知识的来源

给出了学生获取健康知识不同渠道的贡献率大小。由图可知:大一新生主要是通过网络获取健康知识,其次是广播电视和学校健康教育,报刊书籍等所占比例甚小,这和我国电脑、智能手机普及率高,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有直接关系,也侧面反映出初高中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大二学生的情况则不同,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和学校健康教育的贡献率均较新生有所提高,尤其是学校的健康教育贡献最大,且较新生显著提高,说明学院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显著。新生入学前主要通过网络、电视或不受重视的健康教育课程获得健康知识,相比之下,大学期间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及多种教育方式的联动,使健康知识普及更广、更全面。由图2还可看出:从网络获取健康知识,对大一新生或大二学生而言都是关键渠道,这和此年龄段学生与互联网的“近乎天然的亲和性”存在很大关系,学生很容易掌握智能手机功能,熟悉新兴的网络即时传播、交流软件,使信息传播更高效、范围更广。学校可借助建立健康教育官方微信等网络手段,传播健康知识,将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3学院健康教育工作经验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我院现阶段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经验如下:

3.1师资建设

学院医务工作者是学生健康教育者的排头兵,是学校卫生工作的执行者,不仅直接提供卫生服务和管理,还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目前,我院有医务工作人员14名,其中副高职称3名,中级职称4名,长期坚守在学院健康教育的第一线,为学生健康提供保障。

3.2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必修课程

我院早在2008年就开设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并将此课设为常规必考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又结合我院实际,由学院医院院长牵头编著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本全国职业教育“十二五”精品教材,并确定这本教材为基础教材,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中把疾病案例、动画等融入教学当中,寓教于乐,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通过实践加强学生的角色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对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判断能力和应对措施,将健康的基本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去。

3.3多种教学方式联动

我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消防安全演练、控烟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加入到自我保健的活动中来,潜移默化地转变观念;掌握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常见传染病、多发病的预防建立起基本的防控意识,掌握自救等技能。

3.4高校新生体检

进行新生体检,同时建立大学生健康档案,将新生体检报告归类、整理,体检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及班主任,并对大学生健康进行追踪观察,随时记录,做到对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4学院健康教育工作的改革方向

4.1创新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建立网上健康微信群,针对学生个体化差异提出健康行为建议,督促学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可通过上传疾病预防、治疗的相关视频,有关健康知识的书籍,开展网上医师和学生互动答疑,让学生及时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识。

4.2加强与体育部门的合作

建立体育教学与健康检测、疾病医疗间的有效衔接机制,加强校医院与体育部的合作,协调好学生运动与健康的关系。[5]新生入学体检的体质报告要及时反馈给体育教师,方便体育教师针对学生身体状况做出个体化体能锻炼安排,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将体育课中学生的一些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利于医师做出健康指导,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

5结语

总之,为了推进健康校园建设,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作为培养中国新一代大学生的高校,校医院医护人员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我们应强化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力求教育内容的通俗性、生动性;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尤其要利用手机、网络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此外,还要加强多部门联动,针对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目前,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探索出了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保障了学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宋纪松,贾晨露,龙进,张俊俊,黄娟娟,马丽,郑普生.高校医疗机构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6,31(11):1685-1687.

[2]王萍,毛群妥,陶茂查,田向阳,李英华,钱玲,胡峻峰,任学锋,吕书红,程玉兰,魏南方,严丽萍,卫薇,杜维婧,肖砾,周楠.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4):243-246.

[3]刘芳,施雅莹,段振华,范双凤,鹿茸,吴学庆,代珍,李治军,何勤英.成都市大学生艾滋病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4):312-317.

[4]宋兴怡,徐选国,苏天照,孙海翔,郑建中.山西省3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2):101-103.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7

【关键词】妇产科;健康教育;产程时间、住院时间

妊娠期是女性一个全新、特殊的生理周期,怀孕过程中孕产妇的身体及心理均会发生诸多变化,尤其是分娩时刻,心理作用尤为重要[1]。由于大多数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知识匮乏,或查阅市场缺乏专业认证的孕期图书而使孕产妇对孕期健康理解发生偏差,从而导致孕产妇在妊娠期间产生恐惧、担忧等不良情绪,对其产程产生一定影响[2]。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站分娩的孕产妇7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初产妇28例,经产妇10例;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6.61±3.75)岁;孕周7~10周,平均孕周(8.17±0.40)周。观察组初产妇27例、经产妇11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01±3.19)岁;孕周6~10周,平均孕周(7.99±0.68)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接受我院护理的孕产妇;②自愿参与护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孕产妇。排除标准:①认知、精神功能障碍患者;②有重要脏器功能疾病及凝血障碍者;③妊娠期有高血压及子宫或宫颈手术孕产妇。

1.3方法。1.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孕产妇入院后协助产前检查、胎心监测、血压监测、临产指导;严密观察孕产妇孕中身体各项指标;告知孕产妇饮食及产前注意事项。1.3.2观察组。采用孕期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包括:孕早期护理(6~12周):①孕期健康知识宣教:使孕妇了解胚胎成长发育过程;了解妊娠期母体的变化,消除孕产妇疑虑及不安的情绪;告知孕产妇定期产检,发放检查内容及检查时间的手册。②心理指导:由于孕期妇女的心理活动起伏较大,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向孕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其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减少或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其中,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③行为指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喝酒抽烟等;禁止私自使用药物,如身体原因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孕中期护理(13~27周):①生活方式指导:指导孕产妇着宽松衣物,不仅有利于排汗,而且保证胎儿生长活动不受限制;勤用温水擦身,勤换内衣裤,确保皮肤洁净,预防痱子等疾病;经常用肥皂擦洗乳头,可以使表皮增厚,以便产后耐受婴儿吮吸。②营养指导:孕中期胎儿生长迅速,因此对营养物质需求增加,孕产妇需加强营养,平衡膳食;加强钙、铁、镁、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摄入。③运动指导:指导孕产妇适量运动,可选择公园、花草茂盛、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瑜伽、散步、体操等简单有氧运动。孕晚期教育:①分娩指导:使孕产妇了解自然分娩,告知其自然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了解自然分娩的好处;向孕产妇介绍分娩镇痛的方法,增强其选择自然分娩的信心。②母乳喂养指导:向孕妇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讲解母乳成分、其与奶粉的区别,促使其选择母乳喂养。③产后康复指导:告知孕产妇产后生殖器官的变化,如何预防感染、如何安全度过产褥期、预防产后心理疾病,加强产后营养及产后形体恢复。护理效果评价:医护人员每周对孕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心理情绪变化、日常生活习惯等进行评价,每月做一次阶段性评价,结合团队成员反馈结果不断完善护理计划。

1.4观察指标。①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应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28,重测效度为0.864)评估,包含孕期知识、心理状态、生活方式、产后恢复4个维度,20个条目,每条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知识和锻炼技能掌握情况越好。②记录两组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

1.5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以(_x±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健康知识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安全健康知识范文8

关键词:高中生物;渗透;医学健康;学习探讨

当前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生物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从我本人的学习中,我看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对于生物的运用都是很普遍的。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生物知识本身的了解,还是对生物中渗透的医学健康知识的内容,有深入的掌握,对我们高中生物学习,还有医学知识有所认知。

1高中生物中渗透的医学健康概念解析

作为我们高中生来说,在学中,不应该局限于对文化知识的掌握,还需要从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方面出发,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我们学习高中生物过程中,要不断加深对于医学知识的学习,重视高中生物中的医学健康内容,对自己的日常保健知识,还有卫生知识及医疗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一定的意外急救知识等,能够在日常需要时,有一定的用处。在生活中,我本人也常常听报道,曾经就有报道过奶粉中缺少蛋白质,在后来的学习中,我通过生物学习,对蛋白酶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如果在人体中,缺少蛋白酶,血浆蛋白的含量就大幅度降低,血浆中的水就像组织液中渗透,这样一来,就会让组织液增多,容易出现水肿。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我在高中的生物学习中,了解和掌握的,实际上,很多的饿高中生物中的知识,都是和医学健康有很密切的关系。

2高中生物渗透医学健康的学习对策

2.1转变学习观念、选择合适学习方法

通过我在高中阶段,对于生物的学习,在提高自己生物分析能力,还有生物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解答能力,本人认为,应该对传统的生物学习理念进行转变,然后,通过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这才是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我始终认为,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如果仅仅只是死记硬背,不去对知识进行选择和筛检,那么,无形中就会增加我们自己的学习负担。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在课堂上,要对老师讲解的内容选择有重点的学习,对自己有益处的部分,需要及时的吸收,对生物中渗透的医学健康知识,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给予选择性的吸收。针对老师上课的不同内容,要适合和课本知识进行结合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制定合乎自身的学习方法,需求学习上的创新,对自己的医学健康知识有多提升,这个过程是学习,也是对自我探索精神的锻炼。在学习中,获得新的突破和创新,这对我们高中生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定程度来说,也可以提高我们本身的医学健康知识。

2.2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在实际的高中生物学习当中,一些老师为了课堂速度,都对学生进行笼统式教学,让我们将所有的知识点都要一股脑记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生,我们完全按照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全部的内容,就会感觉身心疲惫。要学习将高中生物的理论知识,还有实际生活中的知识,特别是实际生活中的诸多医学健康知识进行联系,就可以看出,很多高中生物学的医学健康知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都是同样适用的,比如我们常说的食品安全,还有疾病预防等,这些问题,都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联想的基础上,对高中生物进行学习,不仅仅是增强高中生物学习的能力,也是对自身的健康医学知识的提高,对于学习而言,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中,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及生物中渗透的医学健康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和喜爱。

2.3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建立探究式学习习惯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和自己身边的同学组成互助小组,我通常就是这样的,和同桌或者前后座一起,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基于当堂学习的内容,彼此设置问题,然后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中,对问题进行探究,彼此进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通过该种学习方法,无形中,增强了我个人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是对自我主动学习意识的提高,能够在同伴的引导下,对高中生物学习有深入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医学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拓展。

2.4积极参加知识讲座、扩展知识储备

作为我个人而言,我始终觉得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需要凭借自己的主动积极性。在高中阶段,要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医学健康讲座当中,通过对各种讲座的收听,能够加深和扩宽,自己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也是对自身的医学健康知识的丰富。

3结语

总之,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作为高中生来说,要本着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在学习高中阶段生物知识同时,坚持对生物中渗透的医学知识进行学习,对于医学健康知识和高中生物的关联性进行联系,在自我的独立思考中,才是提高自己能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浩.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文摘版:教育,2015(01):101.

[2]程文亮.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5(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