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创新论文范例

医学创新论文

医学创新论文范文1

通过PBL教学法[1]和病例教学法[2]的实际应用,以学生为主体,在每一章节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讲述一个完整的病例(病例内容包括病史、诊断、治疗、预后等,及相关的图片、X线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课后进行文献检索[3](查找内容包括国内外口腔专家先进的治疗方法及独特见解,或者是学生对病例中的疑问寻找答案),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具体安排是,2010年秋季学期,教研室指定专门教师负责此项工作。授课教师准备内容:病历分析题目、综述的书写规则、与颌面外科相关的执业医师考试题[4](100分的选择)、指定教学课程表。

2011年春季学期执行,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写出1000字左右的综述,测试一份与颌面外科相关的执业医师考试题(100分的选择),上述成绩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上交的综述基本都可以按照综述的格式书写,内容及图片较丰富,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关键词、题名、作者等方式进行检索,查找需要的文献。100分的试题要在对照班测试一次,最后统计分析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试卷成绩。实验班的试卷成绩高于对照班,利用t检验,t=0.02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1-06我院邀请中华口腔医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助理王渤教授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讲学团来我院参加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教学交流会。讲学团成员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研究室主任高岩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许天民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高学军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牙病科葛立宏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王伟健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办公室副主任李翠英教授。向本院师生讲解牙体牙髓病学、儿童牙病学、口腔预防学、正畸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导论、进展和临床病例讨论。此次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增加了对口腔医学新发展的了解。

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口腔医学新进展、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授课内容增加了关于医学心理、医学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如何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护自己和患者的权益”等处理医患关系方面的知识,授课时间和班级是2011年春季2007级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课为颌面外科)。

医学创新论文范文2

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初衷,勿盲目攀比省级、部级立项的项目数,要立足各校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并在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中始终体现这一根本宗旨。福建医科大学结合校情,制订了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详细实施方案,着重强调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和项目实施对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实行院校二级管理,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总数按各学院学生人数比例划分给二级学院,避免各学院在项目申报中的盲目追求项目数的现象,同时也给予二级学院主动实施权。口腔医学院根据口腔医学院和附属口腔医院两院合一的特殊情况,制定了《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细则》,强调项目实施中学生是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非过分强调实验设计本身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于部分学生热情高、积极主动性强而由于项目数量的限制未能获得校级立项的实验项目,学院划拨一定的经费支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充分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热情,较好地实现了国家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初衷。

学生作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展实施的主体地位应该明确.而且不能改变[3],大学生创新实行实验计划项目并不是单纯的做一实验小研究,从项目选题、文献检索、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到项目总结和汇报、项目组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等每个环节都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必须交由学生独立完成。我院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中强调“突出过程、强调可行性、淡化结果”的项目管理原则。

项目选题鼓励学生从自身兴趣的小课题、小研究、小调查入手。然而,往往不少学生立志于做大事、做大研究,申报的项目课题过于庞大,研究内容过于复杂;部分指导教师是将其自身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作为研究项目直接交付学生填写申报,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科研知识积累较少的背景,导致项目流产。例如《口腔癌基因研究》,对于2000元研究经费和借助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实验的学生而言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院在项目的立项选择上,明确告知学生和指导教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学生团队在业余时间能独立完成实验为基本原则,例如我院2010年立项项目———《“美丽微笑者”上颌前牙视觉评价及分析》实验项目设计清晰,实验内容可行性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可行性,研究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沟通能力,获得了申报答辩评委的认可而获得立项,该项目同时被我校遴选参评福建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获得省级立项,说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生自身的参与性及实验的可行性。

在项目申报前期的文献检索中,要求学生检索、查阅至少2篇英文文献和10篇中文文献,并对所查阅文献予以总结、提炼,提高学生使用文献检索工具的能力和总结概括的能力;项目申报则要求学生实验小组独立完成项目申报书的撰写,包括文字组织、行文构架、申报书排版打印,并将项目申报书的主要内容制作成PPT进行项目申报答辩;申报答辩评委由学院博导、硕导组成,评委现场对申报小组进行提问、质疑,并要求学生实验小组现场回答,以此促进学生对常用办公软件应用水平的提高,锻炼临场思维答辩能力,评委现场公布评分情况和获得立项的项目名称,对未获得立项项目明确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改进;对项目的总结验收,学院要求学生将实验研究的主要过程、研究内容、研究结果以及实验小组每个学生个体对参与实验项目的感受和收获以PPT形式向博导、硕导组成的验收评委汇报,验收汇报的目的是着重了解学生项目完成情况和参与项目后的收获,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医学创新论文范文3

五年制医学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胸怀爱心,爱护患儿,对患儿有同情心,实习态度好,尊敬老师,积极重视查房,病史书写能力和逻辑思维比较好,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比较好,从整体上受到患儿、带教老师以及实习医院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但五年制医学实习生吃苦耐劳精神,互相协作精神尚待提高,应注意多同患儿沟通,主动关心患儿,多实践,提高基本操作能力。看出广大教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好,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精神,语言表达合理清晰,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服务态度好,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沟通好,但应该更多积极开展新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争取在教学工作方面更大的突破。

作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学生,必须具备爱医学、爱人类[1]、吃苦耐劳、勤奋工作、为患者保守秘密、不断学习、开拓进取、不断探索、研究、提高。临床工作中发扬更多的吃苦耐劳精神,互相协作精神,并注意多同患儿沟通,主动关心患儿,对患儿耐心、细心、爱心。多实践,提高基本操作能力。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宽阔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这是对现代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儿科医学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儿科医学教育事业,以适应全社会儿童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我们必须加强医学理念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儿科医学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刻苦敬业,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既要有精湛的医术,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研究生深造,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是大学毕业后,接受规范化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知识更新教育,是一种知识技能补充,增新、拓宽、提高的追加教育、终身教育,必须掌握儿科的急救知识及专科常见病的诊治技术,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完成结合临床工作的科研论文。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2],临床带老教师应引导医学生掌握好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注重医学生儿科临床实践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语言交流的对象主要是患者父母及家属,需要家长配合教学,而行体格检查时又需取得患儿的合作,因此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3,4]。

对婴幼儿一定要倍加爱护,防止跌倒、烫伤等。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一定要多加观察,除了认真查房以外,经常巡视病房,同患儿家长多交流,掌握患儿的病情。对患儿要有同情心,爱护患儿[5],尊重患儿的隐私,更多的进行临床病例的实习,实习操作动作要轻柔。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结合患儿更多的床旁讲解示范、鉴别诊断,增加讨论和实际动手的机会,同时医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把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打破老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的医学教育僵化模式,体现医学教育的灵活性、基础性、复合性、重要性。

医学创新论文范文4

1.1全部病例30例:选自本院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心胸外科中医治疗方案实验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9~78岁,平均73.5岁;原发病中冠心病13例,高心病5例,退行性瓣膜病6例,肺心病6例;病程7~12年;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14例,Ⅳ级5例。

1.2诊断标准:慢性心衰诊断参照《内科学》4版教材;心功能判断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NAHA)1994年修订标准。

1.3治疗方法:以益气活血中药组成的强心通脉汤:黄芪40g,人参20g,丹参30g,桂枝25g,红花15g等,每天1剂,煎取300ml,每次100ml,每天3次口服,不能顿服者,可分多次服用。

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心衰完全控制或心功能提高>Ⅱ级,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提高>Ⅰ级,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结果:显效16例(53.33%),有效10例(33.33%),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

二、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胸痹”、“喘证”、“怔忡”、“心悸”等范畴。病机中虚、瘀所致为多。《诸病源候论》谓:“……心主血脉,而气血通融脏腑,遍循经络,心统领诸脏,其劳伤不足,则令惊悸恍惚,见心气虚也。”心气虚损日久,阴津化生受累必致气阴两虚。气虚则鼓动气血无力;心阴亏耗,阴虚血涩而成血瘀之症。临床观察发现,慢性心衰患者多表现为气短乏力,胸闷憋气,心悸怔忡,动则气喘,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自汗盗汗,口唇紫绀,舌暗红少苔,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促、结、代等。此为气阴两虚夹瘀之证。因此,治疗上予以益气养阴兼以活血之法。

2.1中医辩证理论

马中夫等以“心衰”作为中医诊断的病名,并规范其证型,提出左心衰分为心虚证、心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肺瘀血证;右心衰分为心肺气虚证、心肺气阴两虚证血瘀水瘀证、胃肠血瘀证:全心衰分为心阳暴脱综合征。但CHF中医辨证分型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临床医家多从八纲结合脏腑辨证来分型,其方法较多。中医认为:心衰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心衰最早出现的症候是心(肺)气虚,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自汗、舌质暗淡或胖,脉结代,气虚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阳虚之象,表现为在上述气虚症候的基础上,并见形寒肢冷,尿少水肿等,由于气虚帅血运行无力而致血脉瘀阻,可见舌质紫暗,颈部静脉怒张,肝大(腹内痞快)等血瘀症候,由于阳虚,气化不利,水饮停聚,水泛肌肤而致水肿,水气凌心则致心悸,气短加剧,水邪射肺则致咳嗽喘促加剧,可见心气虚心阳虚乃病之本,瘀血、水饮、,痰浊为病之标;心衰病变脏腑以心为中心,累及脾、肾、肺、肝等脏,从中医病机分析入手,结合临床资料,将心衰辨证分为心气不足,心阳虚衰,心肾阳虚,心脾肾阳衰,阳气虚脱,气阴两虚七个基本证型,并把瘀血、痰浊、水饮列为兼证。

2.2中医养生辅助治疗

⑴饮食:所有心衰患者均需支持和饮食指导,以维持理想体重,因肥胖可增加心脏工作负荷,特别是体力活动时。通过限制脂肪和热量摄入来减轻体重。营养不良者改善和维持营养状况也很重要。食盐的摄入需加以限制,体液钠潴留将使病情恶化。⑵液体摄入:心衰患者常有口渴感,因此常导致摄入过量水分和低钠血症,大部分患者可将水摄入量限制在每日1.52~2.0L左右。在气温高、呕吐、腹泻时应增加摄入量或减少利尿剂用量。⑶饮酒:酒精可损伤心肌和诱发心律失常应禁止饮酒。⑷吸烟:吸烟增加多种主血管病肺及其他器官疾病的危险性。吸烟可以致冠状动脉痉挛,降低β受体阻滞剂的抗缺血作用,使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死亡率增加,戒烟后1年内再梗死主死亡率均可以降低。⑸锻炼:虽然药物治疗是心衰治疗的基础,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运动锻炼在心衰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它可明显改善左室功能减退和运动耐力,可逆转异常的骨骼肌结构和生化的改变。对于重度心衰可先采用床边坐立法,坐于床边的椅子,每日2次,依病情改善程度逐渐增加,直至步行每次3~5min;心衰稳定,心功能较好者,可在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如步行,每周3~5次,每次20~30min。但避免作用力的等长运动。⑹冬春季节:肺部感染是常见的住院原因,可诱发或加重心衰,因此,流感和肺炎球菌的疫苗可降低严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常被推荐应用。

2.3自我诊断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及定期随访:⑴密切观察病情:要了解发生心衰时间的长短,心衰的特点,包括发病过程(急性或慢性)、心衰类型及已用药物的疗程、剂量、有无不良反应及疗效等,这些对稳定病情,减少住院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⑵①避免诱因,防止复发,绝大多数心衰患者基本病因不易根除,但避免诱因是可以做到的,例如预防呼吸道感染,不要体力过劳,饮食要节制。②鼓励适当活动,维持心脏代偿功能,活动量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逐步增加,保证足够睡眠。③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医学创新论文范文5

 

许渊冲在近七十年的文学翻译生涯中,尤其在中国古典诗词译英、法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有许多闪光的示范性的创新译例。“无论就翻译实践,还是就翻译理论而言,许先生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先后译了几十部书,把英、法的许多文学名著介绍给中国读者,又把中国文化的精萃《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还有诗词等译成英文、法文,有的还被收入外国文学经典丛书,这在国内是第一人,为中国文化登上世界文坛宝座开辟了道路。关于翻译实践,拿钱钟书先生的话说‘足下译著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双枪将,左右开弓手矣!’”①本文仅从理论创新、创新译例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理论创新   许渊冲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翻译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新形势下更新翻译的标准   许渊冲认为,严复早在1898年提出的被后人奉为翻译标准的“信、达、雅”,今天已经不适合了。“严复生活在使用文言文的时代,所以文要古雅;到了使用白话文的今天,‘雅’就不能再局限于古雅的原义,而应该是指注意修辞的意思了”[1]35。   他认为“雅”不再指古雅,而是指优雅或优美。“根据我自己的翻译实践,我认为严复的‘信、达、雅’到了今天,可以理解为‘忠实于原文内容,通顺的译文形式,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2]23“在我看来,‘信、达、雅’三字经可以理解为‘信、达、优’。优就是发挥译语优势,就是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用富有意美、音美、形美的词语,换句话说,‘优’就是‘美’”[2]前言。早在1981年许渊冲就提出“忠实于原文的内容,通顺的译文形式,发扬译语的优势,可以当做文学翻译的标准。”并说“译者越能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越能优化译语的表达方式,译作就越好”[3]137。他认为“信”是翻译的本体论(What?)“达”是方法论(How?),“雅”或“优”是目的论(Why?)[2]231。   (二)摒弃对等论,提出优化论   许渊冲说:“由于西方文字多是形合文字,90%以上可以对等,所以西方翻译理论家提出了对等论(或等值论,等效论..),但中文是意合文字,只有大约40%的中文可以合西方文字对等,”“所以应该发挥译语的优势,也就是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这也可以简作‘优化论’”。   “对等论重真(或似,或忠实);优化论重美(文学语言)”[3]5。他又说“高健在《外国语》总第90期说得好:‘等价等效说比较更适合与以资料为主的科技翻译,而不太适合于语言本身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文学翻译,换句话说,它更适合于整个翻译阶段中较低层次的翻译,而不太适合于较高层次的翻译。’”   (三)用韵体译诗,提出译诗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三美论”是说译诗意思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许渊冲说:“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换句话说,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的条件,而‘意美’却既是必需条件,又是充分条件。因此,在翻译唐诗的时候,我要用‘深化’、‘等化’、‘浅化’的译法,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用‘双声’、‘押韵’、‘抑扬’的方法来传达原诗的‘音美’;用英诗格律来传达原诗的‘形美’”[3]131。(基本上用一轻一重的抑扬格,把五言译成八个音节,七言译成十二个音节)在译诗“三美论”的基础上,许渊冲又提出了《译诗八论》——(1)译者一也:翻译时译文和原文矛盾的统一(理想);(2)译者依也:文学翻译要依其精而异其粗(常道);(3)译者异也:文学翻译可以创新立异(变道);(4)译者易也:翻译要换易语言形式(方法论);(5)译者艺也:文学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认识论);(6)译者怡也:文学翻译要能怡性悦情(目的论);(7)译者意也:翻译要传情达意(8)译者益也:翻译要能开卷有益。这样就把作为文学翻译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翻译理论更加系统和全面了。   (四)用简单的公式诠释科学与艺术、译词与译味、真与美的关系   许渊冲指出,“科学研究1+1=2;3-2=1,所以西方科学派提出‘对等’、‘等值’、‘等效’、形似直译的理论。艺术研究1+1>2、3-2>1;因为意大于言,所以中国艺术学派提出意译和神似,发挥译语优势的理论,也就是说,译者可以译出原文内容所有,原文形式所无的词语。因此,文学翻译的公式是1+1>2”[1]28。他在《追忆逝水年华》中文本里说:“科学研究的是‘真’,艺术研究的是‘美’。   科学研究的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之理;艺术研究的是‘有之不必然,无之不必不然’之艺。”在英文本中又说过:“中国诗词往往意在言外,英诗却是言尽意穷。”他并且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为例说:“如只表示春蚕到死才不吐丝,那是1+1=2,如还表示相思到死才罢,那就是1+1=3;如再表示写诗要写到死(做事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更是1+1=4了”[1]29。许渊冲还针对“译诗是得不偿失、甚至是有失无得”论调,用图解的方式和大量译例,说明再创论和以创补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p#分页标题#e#   (五)提出再创论和以创补失论   郭沫若说,文学翻译与“创作无以异”,“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许渊冲据此提出“创造性的翻译”,他说“在我看来,翻译要使读者愉快,得到美的享受,犹如原作者在用译语写作,这就是再创作”[2]234。“只有用再创的方法才能解决真与美的矛盾”[3]21。他在评论Pound的翻译的《落叶哀蝉曲》把汉武帝的宠妃的阴魂比作一片依恋门槛的湿树叶(Awetleavethatclingstothethreshold)时认为,该译文“发挥了本国语的优势,为求美,甚至不妨失真,这种译法解释了求真和求美的矛盾,甚至打破了创作和翻译的界限,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不过,这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译作应该是好的文学作品,丰富了译语的文学”[2]258。“至于翻译创作的共性,我曾把创作和翻译都比作绘画,创新以现实为模特,翻译不能只以原作为模特,而要以原作所写的现实为模特”[1]437。“语言学派译论只谈‘不逾矩’,却不谈‘从心所欲’,这就抹杀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1]438。   许渊冲还说:“创造性的翻译并不是绝对自由,它创造的应该是原文深层内容所有、原文表层形式所无的东西”[2]7。许渊冲在谈到“情韵义”时指出,因为中国诗词的词语富有情韵美,而西方对等的词语只能译出这些词语“本身原来的意义”,无法译出“诗化的各种情感和韵味”,所以只有用再创的方法才能解决真和美的矛盾[3]21。在另一篇文章他又说:“在我看来,译诗是有得有失的,如果得不偿失,那就应该以创补失”[3]14。   (六)主张文学翻译应创造美,提出以“美”为核心的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曾经批评有些作品“求真不足,求美有余”,但是在更多情况下,则是责备译文中过分强调忠实于原文,而没有发挥译语本身的优势。因而译得不美。他说“从宏观看来,‘美’与‘真’是统一的,所以英国诗人济慈说:美就是真,真就是美。应用到文学翻译上,翻译的作品一般说来是美的,把美的作品译得不美,那是最不忠实最失真的[1]441。又在《钱钟书研究》中说“诗是本体,译是方法。诗要求美,译要求真;如果把美的诗译得不美,那不能算是存真;而应该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尽可能传达原诗的美”[1]386。“如果他因为求美而失真,那和我的观点不同,我要求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求美”[1]441。他又说“‘真’是文学翻译的必需条件,是个对错问题,不真就不对,真却不一定好,所以只是一个低标准;‘美’是文学翻译的充分条件,是个好坏问题,不美的译文不一定算错,但美的译文却是更好的译文,所以是高标准。一般说来,文学作品应该是美的,如把美的文学作品译得不美,那也不能算是忠实,不能算真,所以似而不美的译文不能算是文学翻译,更不能算是翻译文学。换句话说,文学翻译如只求真,那说明译者还在必然王国奋斗挣扎,以求生存;文学翻译求美,则说明译者已经超越必然王国,在自由王国中得心应手,寻求享受”[3]5。在谈到典故如何翻译时,他说:“文化中的典故最难,如果直译,即使能够存真,也往往不能存美;如果意译,即使能够存美,又往往难免失真。存真的译文可以使读者‘知之’,存美的译文可以使读者‘好之’,只有既不失真,又能存美的译文,才能使人‘乐之’。诗词翻译应该在尽可能少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多保存原诗的美。   存真的翻译可以介绍外国的文化,存美的翻译才能使外国的文化归化为本国文化”[3]129。许渊冲指出:“对于文学作品说来,‘美’的倾向甚至比‘真’的倾向还更重要。因为文学作品是写人的,一定要写得动人,写得能打动人心,但是如果只写得真实,并不一定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3]287。   (七)提出“深化、等化、浅化”的方法论   许渊冲说“翻译可以算是‘化学’。化就是原作者用译语的写作。文学翻译是化原文为译语的艺术,是化原文之美为译文之美的艺术。用的方法,我看主要是等化、浅化、深化三种。”他认为,浅化就是避短,深化却是扬长,等化也可以说是半扬长半避短,最好的译文要能深化,其次要求等化,即使是浅化,也要求浅化得更可能深一点。“三化”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等译法;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二为一等等译法;所谓“等化”,包括灵活对待、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译法。按照许渊冲的解释,透过原文的表层形式,进入原文的深层内容,就是“深化”的译法;把深奥难懂的原文化为浅显易懂的译法,就是“浅化”的译法。   (八)发挥译语优势论   许渊冲认为“两种文字有时可以对等,那是均势;如果不等,那时一种文学就有优势或强势,另一种文学却处在劣势或弱势的地位。”中文的优势就是精炼含蓄,英文的优势就是精确严密。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发挥译语的优势,改变劣势,争取均势。换句话说,中英互译时,一定要扬译语之长,避译语之短。它同“竞赛论”一道突破了翻译“以信为本”的传统观念,标举译者的创新意识[4]。   (九)把其他学科领域的最新成就应用到文学   翻译理论上,提出了翻译的超导论、化学论、克隆论等许渊冲指出,超导论(theoryofsuperconductivity)在翻译学上,译文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没有损失,甚至超过原文,也是超导。超导论是译文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理论根据。化学论:文学翻译是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另一个国家的美,甚至是全球美的艺术。译著应该是原作者用译语的创作。#p#分页标题#e#   化学变化之后可以产生新的品种,翻译之后也可产生新的作品,这可以称作再创论的根据之一。克隆论(CloningTheory):在文学翻译中,把一种语文的优质基因移植到另一种语文或同一种语文中去,使它优化,也就是克隆论[1]466-467。   许渊冲“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翻译十论”,既指出了翻译的目的,也提出了翻译的方法。他指出,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竞赛,用“化”(深化、等化、浅化)和“创”(再创论和以创补失论)的手段,发挥译语的优势,扭转劣势,争取均势,译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意美、音美、形美的诗文,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许渊冲所倡导的中国文学翻译理论是解决拥有十多亿读者的中文和近十亿读者的英文互译的理论,因此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先进的文学翻译理论。   这个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超导论、克隆论等),强烈的中国特色(从孔夫子到钱钟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奈达、柯勒律治及西方“等值论”),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实用性。其核心就是“优”(发挥译语优势)或“美”(意美、音美、形美)。许渊冲曾经说过,“信、达、雅”重点是“雅”,“雅”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文艺学译论的开端,而“雅”即“优”,即“美”。我在《文学翻译应创造美-评许渊冲诗歌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说过“他的文学翻译理论拨正了中国文学翻译的方向,他的大量译作成为这种理论身体力行的典范。”许渊冲以“美”为核心的文学译论可以概括为四点:(1)科学派重“真”,艺术派重“美”;(2)求“真”是低标准,求“美”是高标准;(3)把美的作品译得不美,不能算是真;(4)从宏观上看,真和美是统一的。   二、翻译创新实践   许渊冲坚持理论产生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并受实践检验的观点,从22岁翻译英国桂冠诗人德莱顿的诗剧《一切为了爱情》起,在文学翻译的广袤大地笔耕不辍,译诗不止,在翻译的实践中,提出和提升文学翻译理论,又通过翻译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并逐步使之趋于完善,产生许多闪光的示范性的创新译例。   (一)译出“空间结构”,使两种语言和文化实现统一   下面选用李清照《声声慢》的部分译文,并与许渊冲的译文作一比较,从中可以体会出中英两种语言的千差万别以及翻译时译出“空间结构”(即诗的每一行之间的微妙关系)的重要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从表面上看,译文形式与原文内容“统一”了,实际上,相差十万八千里:原文“寻寻觅觅”的主语是词人自己,这里译成祈使句,意思是:你去寻吧,你去找吧。既不忠实,也不通顺,只有一些孤零零的单词的堆砌,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原词押韵多用急促的词“觅”“戚”等,译文用的也是短[i]韵:it,fit;drift,swift.“miss”同“觅”,“cheer”同“戚”之音相近。译文得抑扬格的音步,做到了音美;重复了“I”“what”“so”“cup”,传达一点原诗的形美;更突出的是行与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空间结构”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做到了意美。汉译英不得不考虑译语的特点,这个译例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再看马致远《天净沙》的原文和两种译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第一种看起来简练,实际上只是一堆名词的罗列,没有译出其中的内在联系。许译译出了它的空间结构,写出了乌鸦绕树觅枝之景,转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二)发挥译语优势   《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三)以创补失   这种“以创补失”的译例俯拾皆是,先看看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二字未译出,这是“失”,但用“哀悼逝者那天”来解释,通俗易懂,这是“得”。第二句“断魂”没有译出来,译为“心碎”,但在第三句用“借酒浇愁”之辞来补第二句“断魂”之意,这叫创,以创补了失。   他译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肯过江东”一句没有译出来这是失,却说是项羽在他的士卒为他流血牺牲之后,无脸见江东父老,不肯苟且偷生。这就是得,以创补了失。再以刘禹锡的《竹枝词》为例,原词和许渊冲的英译如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最后两句的中文“晴”和“情”是双关语。译成英文让英美读者看懂并非易事。许先生用“asas”结构把两个意思连接起来,虽然钱钟书先生戏称为belleindele(法文,意为不忠实的美人)但平心而论,许译基本上传达了原文的内涵,而且照顾到音韵美,已经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再创的译例。   (四)译出“三美”   辛弃疾的词《卜算子》:“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   用齿舌相依的形象,说明东西文化应该刚柔互补。#p#分页标题#e#   陆游《钗头凤》第一节:“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五)等化、浅化、深化   “三化”源于钱钟书的“化境”说,是许渊冲独创的文学翻译方法论,也是一种意译的方法,目的是要扭转劣势,争取均势,发挥优势,最后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他认为,“增删更易”译者可以有变通的自由,变通也就是等化、浅化、深化。   1984年,中国翻译公司出版了他的《翻译的艺术》。同年,许译《唐诗一百五十首》出版。1992年提出“译诗八论”“文学翻译十论”。许渊冲用英法语译中国古诗三千余首,其中《楚辞》墨尔本大学美国学者说:当称英美文学高峰。《西厢记》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说:可和莎士比亚比美。法文译著《中国古诗三百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说:是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字的样本。许渊冲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弘扬中华文化,为国争光。他说:“现在,世界上有十多亿人用中文,也约有十亿人用英文,因此,中文和英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文字。如果能够建立中英互译的理论体系,开创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那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应该是个重大的贡献”[2]100。

医学创新论文范文6

1.1对象

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全部患者,并遵循以下排除标准进行排除:肾炎、肾病等肾功能损害疾病;急性脑出血、脑梗死;所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除外)、肾脏疾病以及使用激素;妊娠、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通过病案查询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供325例(女109例、男216例),年龄35~80岁。

1.2方法

依据《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四组。按照ACC和AHA冠状动脉造影指南,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HICORA-COM大型X线机与美国GE公司AdantxLC心血管造影机、Judkin’s法按常规选择投照体位。样本采集:清晨8点之前空腹采集静脉血5ml。测定方法:3000r/min离心分离血清,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的浓度C(正常值0.6~1.3mg/L)。检测试剂为北京利德曼公司的CysC试剂盒;检测仪器为日本Olympus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等。依据年龄、性别及血肌酐,使用简化的MDRD方程计算eGFR(ml/min•1.72m2)=186×血肌酐(mg/dl)-1.154×年龄(岁)-0.203(女性×0.742)。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分析

2.1CysC与冠心病病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四组的CysC值分别为(1.02±0.30)mg/L、(1.15±0.29)mg/L、(1.47±0.50)mg/L、(1.10±0.37)mg/L。上述组间的CysC值比较结果为: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组、UA组CysC值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UA组CysC值比S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AMI组CysC水平比U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CysC的升高,冠心病患者中存在加重的趋势。

2.2CysC与冠脉病变的多因素相关研究结果分析

以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结果将325例患者作为整体进行多因素的分析。与冠脉存在无病变相关因素的是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通过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显著相关的因素是LDL-C、糖尿病史、性别、年龄、HDL-C、Glu,通过表2可以看出,CysC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依旧存在独立相关关系。

3.讨论

血管壁重建过程的干扰或混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再狭窄形成的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胱抑素C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重要生理功能是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影响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参与血管壁、细胞外基质产生及降解的平衡过程中以及炎性反应过程等。本研究结果显示,CysC参与了心血管系统疾病诸多病理、生理的过程,随着CysC水平升高,冠心病的病情会逐渐的加重;血清CysC水平还可以用来反应炎性反应活动过程,而炎性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血清CysC的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检测Cys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发病、发展及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创新论文范文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我国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教学已经得到了各地小学的重视。目前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已经陆续在很多的学校得到了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收到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小学科学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小学科学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实验室、实验器材、教学用书以及多媒体资源等尚没有到达教学所需要的标准水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资源条件的现实,学生无法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实践活动验证,导致学生的思维认知和实践活动之间失去平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老师充分地把握好教学的度,才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达到教学的真正目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只有针对教学工作的具体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营造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

二、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所谓的创新性思维就是在已经有的敬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重新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新时期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要求学生扎实的掌握相关的基础上科学扎实,在此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打大胆地设想,用新的思路设想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具体的实例或是事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动力。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不会严格的按照老师的指示,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验证,可能会对各种实验器材充满了兴趣,不停地进行各种不相关的操作和摆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应该对学生进行批评,应该采用诱导或者是点拨的方式,鼓励学生正确的完成实验,同时进行其他方法的探究和创新。老师对于学生犯的错误不能够一味地批评,应该容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尝试。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主动力,相对于其他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发现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课本知识的质疑,并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问题验证。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在课堂上不断地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时大胆的提问。对于发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其他学生发现问题的动力,不断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个典型的交叉性基础学科,其知识涉及到物理、化学、自然环境、天文地理等,其中很多知识都是充满探究性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例如针对铁能生锈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让学生分别取三颗新的没有生锈的铁钉,一个铁钉放在空气中,一根铁钉放在水中,另一根铁钉一半放在水中一半放在空气中。过几天之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探究导致铁生锈的条件,最终相应的结论。再例如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的可乐会腐蚀牙齿,导致蛀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结论探究性验证。首先,让学生选取三颗大小和形状具有可比性的三颗同种动物的牙齿作为实验材料,将其中的一个牙齿浸泡在可乐中,一个牙齿在可乐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浸泡在与人体唾液成分类似的溶液中,另一个牙齿直接浸泡在水中。然后,一段时间之后观察三颗牙齿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情况,探究可乐是否能够腐蚀牙齿,日常生活中引用可乐是否是牙齿腐蚀的主要原因。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医学创新论文范文8

1.中学美术教学的状况

自从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策略以来,各教育机构都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现阶段,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在国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极力改进美术教学的总体质量。从其教学成果来看,在现代中学教育体系发展的带动下,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一些最基本的美术技能以及美术知识。我国中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教师试图通过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来推进中学美术教学,将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审美以及兴趣的培养,这就给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埋下了隐患。

2.中学美术教学的实效及其局限性

通过对我国过去一段时期以及当前中学美术教学状况的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虽然中学美术教学的成绩较以往有所改善,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专业教师传承知识本身的同时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节,这样就导致中学美术教学中艺术灵魂的缺失,换句话说,就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模式不能吸引学生来投入地学习美术艺术,而仅仅是泛泛了解美术。这对于我国整个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极为不利,同时,也无益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二、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渲染

艺术素养并非人人都具备,同样,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一方,专业的美术教师要能够用自身的艺术素养来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本身的兴趣,进而才能将美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内容更顺畅地传承给中学生。同时,在兴趣的导向下,中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认知也会有所提升,比以往更能融入美术的学习氛围中。

1.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1)中学专业教师美术艺术素养的提升

提升教师本身的美术艺术素养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中学生的重要前提。在实践过程中,我国从事中学美术教学的专业美术教师在以往也做了诸多探索,深深意识到创新意识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与艺术理论的认知及其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息息相关。有的美术教师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美术专业的知识点与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但由于其自身艺术素养的缺失,往往就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一种枯燥、机械的印象,这对于日后教学十分不利。所以,作为美术学科的专业教师要首先从自身的教学能力、对美术艺术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来提升本身的美术艺术素养,进而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也能够充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学生对美术学科有着强烈的兴趣

中学美术教师自身美术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美术教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也极为关键。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这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同样适用,教师要以兴趣导向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美术教学,并且将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与教学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知到美术这门艺术的灵性。中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生活中来看,艺术之美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美,要想发掘并认知这种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小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对美术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入,促使中学美术教学朝向素质化方向发展

在现代绘画艺术的领域中,很多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绘画艺术的同时,为了使得绘画创作更为完美,融入了很多国内外的新兴艺术风格,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艺术特性,令作品活灵活现。从中学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将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美术创作激情,教育学生不拘泥于形式,仔细体察自身对美术艺术的独特感觉,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每个人的艺术感觉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三、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对于中学美术教学而言,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既不能忽视绘画艺术的创新性又不能过于强调美术艺术的创新,教师要能够把握其中的内涵价值所在。探究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十分重要,如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领悟到美术中的艺术内涵,那么现代中学美术教育的质量就会理所当然地提升上来了。

1.现代绘画艺术及其创新意识

(1)现代绘画艺术概述

现代绘画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现代艺术氛围中滋生出来的绘画作品,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绘画艺术而言,现代绘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较为密切。通过对现代绘画艺术的观察可知,很多绘画艺术作品中都存在中西方美术艺术文化的影子,而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的渲染,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使得现代绘画艺术本身有着较为独特的味道,其中不乏一些创新的内容。绘画艺术创新,是绘画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可以看到,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他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绘画艺术风格也都不尽相同。

(2)现代绘画艺术的特征

从总体情况来看,现代绘画艺术有着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便是现代绘画艺术中所潜藏的艺术精神以及创作理念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美术艺术,这也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艺术者对于珍视现代美术艺术的态度。从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差别来看,后者忽略了对画面物体本身的形象性勾勒,转而表现绘画艺术所能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绝大多数艺术形式都是较为抽象且充满美感的,只不过人们对艺术本身的认知与领悟能力存在差别,所以,对同一艺术作品的感受就有所不同。

(3)探究现代绘画艺术领域中的创新意识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研究现代绘画艺术时,难免要关注它背后独特的创新意识。从现代绘画艺术作品中,一个具备基本鉴赏能力的人,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创作者在绘画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创新意识。在现代绘画艺术的烘托下,将创作者的创新意识也传达出来了。事实上,现代绘画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又高于生活。一个致力于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往往会通过较为激烈的手段来强调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找寻艺术氛围中的片刻宁静。

2.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合

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尽管了解到了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意识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对中学生创新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从具体教学策略来看,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教育过程,教师通过对现代绘画作品内涵的解析,来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可能有的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的领悟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断地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学会欣赏现代绘画艺术作品的演变过程,以及艺术家们在创作作品时的细节变化。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内容,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这门艺术的内涵价值、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并以此来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1)教师通过对现代绘画作品内涵的分析,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诸多现代绘画艺术作品中可以发现,绘画艺术大师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从一幅幅绘画作品中,便可以窥见艺术大师创作理念的变化以及创作风格的转变。创新,是艺术大师区别于普通画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思路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本身,而且,有很多艺术创新理念都是源自于中西方绘画艺术火花的碰撞,从而滋生出一个新的创意点,借助艺术大师之手,将创新的思维通过绘画艺术这一表达形式呈现给世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领悟,并要鼓励学生在创作个性化美术作品时,要能够将自己创新的内容融合在作品当中,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教师要提示学生,独立美术创作风格的形成是在具备一定美术技能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的。

(2)对学生进行现代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以此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