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粮食需求变化及政策建议

国内粮食需求变化及政策建议

一、当前粮食生产形势   (一)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长   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000多万吨,自2004年以来实现连续8年增产。此次的八连增是建立在耕地不断减少、产量基数很高的情况下实现的,来之不易。粮食产量“八连增”正是源于国家从2004年开始连续八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一直坚持认为,宏观政策仍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中央关于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加大对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四项补贴的财政投入和重点扶植粮食主产区的政策直接激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到,近几年,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下,粮食进口却在不断增加,粮食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的现象,这表明我国粮食供求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今后,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是否还能保证进口稳定增长,我国的粮食储备数量在关键时候能否满足平衡市场的需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二)国内粮食价格受成本推动持续上涨   近几年,粮食价格上涨较快。与此同此,市场粮食供给依然充足,并未出现短缺。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来自生产成本上涨,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升使得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柴油等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种粮成本上升。为了保证让农民种粮不亏本,国家不断提高粮食保护价以维护农民利益。因此,本轮粮价的上涨主要由成本上升所决定。   (三)粮食进口数量逐年递增   虽然国内粮食实现连续8年增产,国内小麦和稻谷供求趋于平衡,但国内对大豆和玉米的需求却不能得到有效满足。2010年,中国从国际市场进口大豆5480万吨,比2009年多进口365万吨,增长7.2%;进口玉米157万吨,比2009年进口数量激增17倍多。一般认为大豆是油料作物,进口大豆对我国粮食的自给率不构成影响。但是,大豆只有20%左右作为油料使用,80%的豆粕在我国作为饲料粮使用了,相当于进口了4000万吨的饲料粮。算上大豆,我国目前粮食自给率已下降到90%左右。同时2010年我国进口玉米数量也大幅度增加,表明目前我国饲料粮存在较大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维持国内市场粮食的基本供需平衡。2010年进口了5000多万吨大豆和100多万吨棉花。如果主要种植大豆的国家遭受大的自然灾害,大豆产量会急剧下滑,国际市场大豆供给数量将大幅度下降,或是因为贸易冲突、政治争端等原因影响中国的大豆进口,中国该如何保证5000多万吨大豆的供给?这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国内粮食需求的变化   一方面,粮食需求绝对数量持续上涨。在我国人口自然增长达到拐点(大约在2030年左右)之前,粮食消费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引起粮食需求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是消费结构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均肉、禽、蛋、奶等食品消费量明显增加,口粮消费量则不断下降。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数量(贸易粮)已由1978年的134公斤降至2008年的77公斤,降幅为42.5%,年均下降1.8%;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数量(原粮)由1978年的257公斤降至2008年的199公斤,降幅为22.7%,年均下降0.85%。我们做过一个测算,从口粮消费总量看,2004年以后口粮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26600万吨上下。中国口粮消费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已由1995年的60.17%,降至2008年的51.24%,年均降速为1.22%。与此同时,动物性食品消费量的大量增加引起饲料粮需求的急剧增长,这是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增长的必然结果。1995年以来,饲料用粮由12913万吨增至2008年的17000万吨,年均增速为2.14%,饲料用粮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28.52%增至2008年的32.5%。玉米总消费由1.23亿吨增至2010年的1.72亿吨,年均增长为39.8%。从2009年开始,我国玉米从净出口开始转变为净进口,玉米进口量从8.4万吨跃升至2010年的157万吨。大豆的进口量则持续增长,年均增幅达到23%左右。从趋势来看,饲料粮的需求还将继续增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已大体完成。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城镇居民的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不应有更大的增长,但尚有约一半农村人口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尚未完成,还需要生产更多的动物性食品。我们预测,2020年中国玉米需求量为2.3亿吨,与2011年的产量相比,缺口达到4000多万吨;2020年中国大豆需求量约为6800万吨,与2011年的产量相比缺口达到5000万吨。因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仅需要保证粮食总量的供给需求,更需要重视在总量平衡基础上粮食品种结构的供需平衡。过去我们说粮食安全是要保证有饭吃,现在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是要保证吃得“好”。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应当转移到饲料用粮的生产,确保我国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供应。   三、政策建议   (一)改善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   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失是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的三个主要因素。因此,提升粮食生产能力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确保18亿亩耕地不减少   目前18亿亩耕地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粮食生产的耕地需求,2010年进口的5480万吨大豆,根据目前我国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需要5亿亩左右的耕地,约占全国18亿亩耕地面积的28%左右,加上玉米需求的增长,从耕地的角度看我国粮食产量对国外耕地的依存度接近30%。因此为了保证中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坚持保住18亿亩耕地的决心不能动摇。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有18亿亩耕地,其中70%左右是中低产田,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对保障我国粮食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干旱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解决我国水资源不均衡、不稳定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不仅能提高粮食的产量,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地抛荒的发生。#p#分页标题#e#   3.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正逐渐突显,尤其在丘陵地区农村劳动力更为缺乏。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在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业金融和保险等领域的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农民的务农难度。整合国家财政支持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全面覆盖、综合配套、高效便捷的体系,发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合力,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机构研发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机械设备,加快研发丘陵地区所需的小型农机具特别是小型插秧机和小型收割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对人工的依赖程度。继续完善和提高国家的农机具购置补贴,将更多、更好的农业生产机械设备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去。   4.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经营方式   改变传统的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模式,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支持和鼓励条件允许的地区,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流转,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采用农业生产新技术,选用优良品种,节约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营效益。   (二)加大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度,调整种植业结构   1.在满足口粮需求量情况下,通过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增加玉米的播种面积   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用粮,提高玉米的总产量对满足饲料用粮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超级稻百亩试验田亩产达926.6公斤,比常规水稻增产30%~40%。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地超级稻推广体系,推广超级稻栽培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引导农民种植超级稻,就能够置换出水稻总种植面积30%~40%的耕地,用于种植玉米。   2.提高玉米的单产量   2010年,我国玉米每亩产量为360公斤,比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了100多公斤,比美国的平均水平低了580公斤。中国要提升玉米单产的潜力,接近美国的平均水平,有必要借鉴美国等国玉米转基因种子高产技术,但同时必须做好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控制。必须强调的这种水稻和玉米播种面积的置换必须建立在超级稻能够推广的前提下,不能盲目直接转换导致口粮需求不能满足,对粮食安全埋下隐患。   (三)寻找饲料用粮的替代品、转化饲养模式   随着国际上(特别是美国)把玉米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国际玉米市场需求不断趋紧。与此同时用玉米来生产燃料乙醇会产生一种高蛋白副产品———玉米干酒糟(DDGS)是优质经济饲料成分。可以通过进口DDGS,部分替代对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需求。此外,转变饲养模式,加大对草食动物的养殖也是降低饲料粮需求的一种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