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体育教育范例

国防体育教育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1

高校国防教育是国防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体,具有两者的共同属性,不同于初等国防教育,其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国防教育的一般特征和高文化的层次特征。鉴于此,高校国防教育的外延就应该包括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高校国防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高校国防教育社区建设。这四种高校国防教育实践构成了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分割。高校国防教育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系统,其发展动力来自于现代大学职能的践行。现代大学职能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历史表明,大学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演进是大学适应社会的结果。大学三大职能在国防教育领域的践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人才培养上,高校通过国防教育应该提升大学生的国防素质,增强他们国防观念和意识、传授国防知识和提高国防技能。其次,在发展科学上,高校通过对国防教育研究领域理论体系、出现的新问题等进行研究,以形成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最后,在社会服务上,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一部分,高校要充分发挥师资等资源优势,为社区国防教育服务。因此,如何将高校国防教育所包含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大学社区建设整合,是构建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正是大学这三大职能在国防教育领域的践行,推动着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它们是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建高校国防教育模式的基本依据。

模式内容:“四位一体”

在充分认识高校国防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职能关系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教学、科研、训练、群体”四位一体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模式。“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具体内容为: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志。学科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是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国防教育学是研究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并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这一科学认识明确了国防教育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国防教育学对国防教育规律的探索所产生的新知识,是国防教育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专门知识。从教育部体卫艺司国防教育办到省教育厅国防教育办,再到普通高校的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已经形成一个体系庞大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网络体系。可见,国防教育学已具备一门学科所必须的三个要素,具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何为学科建设呢?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对于一个研究领域,学科建设主要是通过理论体系的构建使其制度化,然后通过学科设置、学科建制等过程建立起该学科的训练制度与研究制度。

对于一个具体的学科或院、系而言,学科建设主要是指学科群的建设,即通过学科划分、学科设置、学科建制,从而使得一级学科下面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建制不断扩大,研究的经费更加充足,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而对一个学校而言,学科建设则主要涉及学位点设置,学科门类、学科结构与体系,交叉学科的形成等一系列更为宏观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些有影响的学科群或一流学科,以此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大学学术组织围绕“国防教育学”而进行的所有建设活动的总称。尤其是指设置专门的学术组织进行制度化的体育科学研究。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通过前面分析,学科建设是整个学校发展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的龙头部分,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学科建设是宏观层面的,学科建设一般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因此,课程建设是学校实现其教学与科研发展的核心。何谓课程?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国防教育学课程是指以促进全体学生国防素质提升为目标,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总和。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涵盖了国防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教材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和研究等。其主体部分是教学,教学的完善与改进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高校国防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高校国防体育是我国国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高等教育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体育教育对培养未来国家合格的建设人才,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防体育高水平运动队目前主要项目有定向越野运动和射击等,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关键是训练机制和竞技机制的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防教育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在开展大学生国防体育教育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高校国防教育社区建设。高校国防教育社区建设是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设以学校学生、教职工为主体、周边居民参与的“校园———社区”一体化的国防教育体系。它能够将学生的课余国防教育活动、教职工的国防教育活动和周边居民的国防教育活动整合在一起。这一措施有利于大学国防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充分整合大学国防教育工作中的教学、科研、训练、群体等工作的同时,将大学国防教育的外延一一涵盖,并将各项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以上四个部分工作内容侧重点不同,学科建设以科研为重点,课程建设为教学为关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训练为基础,而社区国防教育建设则为群体为服务对象。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教学、科研、训练、群体”四位一体模式。科研活动能促进国防教育教学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能接触并创造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并在教学和训练活动中传播给学生,有助于改进和丰富教学和训练活动,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国防教育教学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也可以促进科研发展,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能发现教学和训练内容、手段、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科研活动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活动。有了以上科研、教学和训练的基础,高校就可以充分整合并利用相关资源为社区群体提供优质国防教育服务。#p#分页标题#e#

模式存在的问题

“四位一体”国防教育发展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内涵,从内部理顺了各构成部分的关系,有利于大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大学国防教育整个系统的综合功能。但目前“四位一体”国防教育发展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国防教育学学科定位不清。学科定位是国防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只有对国防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任务、学科目的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有科学而准确的总结,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才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尽管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已经开展了30年,但国防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学科定位不清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校很难形成一支高水平国防教育科学研究的师资队伍。目前军事理论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级、课题申请、等都没有自己的学科依托,往往需要挂靠其他学科,这些不利因素使部分有志于投身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师望而却步。因此,国防教育要摆脱目前这种困境,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道路。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创新体系

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全体公民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掌握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技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依法履行国防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1]高校国防教育从1985年开始,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从单纯的军事训练发展为训练加理论学习再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从143所高校军训试点推广到全国高校国防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国防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正如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刊文指出,国防教育工作并没有摆脱“小三门”的窠臼,在各级各类教育规划中,也往往是点缀,还没有科学的目标体系。一个明显的后果是,一个学生接受了多年的学校国防教育,却不能形成牢固的国防意识和能力。[2]

一、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95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学生在就读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1985年开始在143所高校进行军训试点;1997年颁布、2001年修正、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从法律上保证国防教育的实施;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从政策文件到法律法规,从军训试点到全国高校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国防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但是地区战争和局部战争仍时有发生。国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仍对高校进行不间断的思想文化渗透和侵蚀,企图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负面舆情及学生思想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弱的特点,煽动高校学生不良情绪,破坏社会稳定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策反高校学生从事间谍活动,套取国家机密,威胁国家安全等等。而高校国防教育并没有牢固树立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能力。

二、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优秀师资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效果的根本保障。很多高校对国防教育不重视、教育经费投入欠缺、师资力量配备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高校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多由其他学科或者行政管理人员兼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性常常一知半解,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聘请的一些部队转业和退休干部,虽然这些教师军事理论素养扎实,但是缺乏教育专业性或年龄较大,教学理念、手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阻碍了国防教育水平提升;由于体制问题,专职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一般职称较低,晋升有限,严重挫伤授课热情和积极性;国防教育学科归属仍未统一,教研室建设仍不完善,课程内容仍不完备,导致教师发展滞后,学科发展后劲不足。

(二)场地设施欠缺。《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有明确论述:“国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国防历史教育、国防形势教育、国防政策教育、国防科技教育、国防法制教育、国防常识教育、军事技术战术训练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教育。”[3]军事技术战术训练是国防教育中重要的一项,但是很多高校只有标准体育场,专业的军事技术战术训练场地设施欠缺,大量学生挤在体育场进行培训,无法合理地组建团队,甚至无法保证定期接受基础的军事训练。

(三)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目前高校主要是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理论课、国防教育活动结合的高校国防教育模式,从教育内容上看,军事技能训练集中在新生军训期间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没有一以贯之;国防理论课内容单一陈旧,针对性、时效性不强;国防教育活动开展较少,没有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和军队资源。从教育模式看,理论灌输多、学生主体性弱,实践活动少、方式枯燥单一,传统授课多、学生参与度低,网络教育少、热点舆情教育不突出等问题,影响高校的国防教育效果。

三、高校国防教育创新体系探索

(一)教育管理体系。在教育部层面,国防教育一直是由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管理,但是国防教育在思想价值引领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紧密,可将国防教育职能的国防教育办公室改设在思想政治工作司,整合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开设国防教育课。在高校领导层面,提高重视,把国防教育列入高校教育日常工作中,融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中,尤其是目前高校进行的“双一流”或“双高”建设,更应该把国防教育纳入体系中,为高校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高校设立专门国防教育的领导机构,负责全校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的审定和工作督促检查。在高校具体工作层面,国防教育的领导机构设立国防教育教研室,负责国防教育课程创新、师资力量培训、教学资源交流;武装部和体育部联合设立国防教育训练中心,负责实践教学任务、军事技能训练和武装、人防等日常工作。

(二)师资力量体系。构建“三全育人”共同体,发挥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广泛联动机制,突出师资队伍多样化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强大力量。一是共享高校国防教育资源,通过开展高校间联合备课,共享教师资源,共用教学场地等方式,发挥各高校国防教育的专长,实现合作共赢。高校也可利用民兵、退役大学生组训,发挥朋辈引导、示范教育的作用,潜移默化进行国防教育。二是联合家庭教育。父母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家庭是最好的“教育课堂”。联合家庭教育,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通过入伍的宣传教育,加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的情怀,鼓励学生投笔从戎、参军入伍,身体力行践行国防使命。三是借助军民融合发展东风,各高校与军队相关单位建立联合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大学生进军营、军人进校园、国防专家大讲堂等活动,让高校学生切实感受强军成果,提高民族自豪感;在军事训练中强健体魄,增强对军人的崇敬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涵养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强化报效国家的思想认识。四是利用好红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地方国防教育资源优势,打造教育品牌。寻找焦点,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四史”教育,如国庆日、抗战胜利日、国家公祭日、建军纪念日、抗美援朝纪念日等,在爱国主义教学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五是对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加强培训,鼓励他们通过在职培训和脱产学习等形式提升教学能力。

(三)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科学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依据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打造国防理论必修课、国防通识课、军事实践课、国防教育讲座、国防教育第二课堂等“多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国防理论必修课方面,适应新时代要求,关注新军事理论、国家安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热点,增设国家传统安全教育内容,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要求。在国防通识课方面,注重国家观念、爱国主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层次。在军事实践课方面,开展队列、军体拳训练、刺杀训练、紧急集合、行军拉练、识图用图、无线电测向、受伤救援等军事训练活动,通过行为实践,发挥标杆示范、正向激励作用。在国防教育讲座方面,注重发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政治立场、担当精神、集体意识、规矩意识等方面的榜样示范、行为引领作用。在国防教育第二课堂方面,注重课外活动开展,打造全过程育人的“时间链”,实现线上到线下、课堂上到课堂下、学习日到节假日教育的全覆盖,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综合素质。

(四)教育评价体系。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应当包括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师资结构、师资学术水平、国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设备条件七个维度。[4]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细化国防教育评价体系,让国防教育真正落地生根。通过定期组织检查,做好教育监管,给予反馈指导,让国防教育课程能够跟上新时代国家国防教育总体发展要求;鼓励支持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学生对国防教育学习的研究兴趣;对开展得好并取得成效的院校进行表扬,对开展不到位的院校要求限期提出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实。通过国防教育评价体系指导高校落实国防教育,充分调动高校国防教育的积极性,真正让国防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

(五)经费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根据开展国防教育的需要在财政预算中保障国防教育所需的经费。”建立以预算经费为主,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财产为辅的经费保障体系。国防教育经费保障是高校国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程,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监管,保证经费用于国防教育事业,不被挪用、克扣;对开展国防教育较好的高校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资源支持、奖励;加大对高校国防教育设施建设。高校可积极争取社会团体、公司等社会资金的帮助和支持,拓宽经费来源,切实将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中并予保障。国防教育不仅是高校落实和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重大战略决策,构建特色国防教育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国防人才的总目标的要求,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后备军事力量发展,国家安定和谐、民族团结复兴。因此,高校提高重视,要将国防教育列入高校教育日常工作中,融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中。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国防教育工作的措施,希望能为高校国防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提升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EB/OL].

[2]王登峰.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改革如何助力中华民族复兴[N].中国青年报,2018-03-05.

[3]余高达.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国防教育学科分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4.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3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国防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突出表现为国防教育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国防精神、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法制等是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完全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国防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培养他们为国家、民族利益和安全而勇于献身的道德情操,在高校校园营造为国防尽义务而感到光荣的良好风气,促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团结奋斗,这实际上就是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只有把国防教育搞好了,才能使关心国防建设、积极支持和参加国防建设、勇于为国防献身成为青年学生的公德和自觉行动,这本身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2]。高校国防教育涵盖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毅力、情操、品格、纪律、精神、生活等的一次全面的锻炼过程。高校国防教育的军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当前大学德育教学在实践环节的缺陷,使大学生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实际体验作为军人的甘苦与奉献精神,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学会如何做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并在自律与他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更丰富了大学德育教学的内容,从而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以军事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一项综合性教育,其主要形式是开设军事理论课和进行军事训练,同时还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与国防体育活动。开展这一教育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有独到的作用。通过军事知识的传授,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国防教育对增长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帮助。由于国防教育是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际操作,能使青年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中发展智能,提高技能,对完善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弥补学校教育中的某些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很有益处的。例如军事思想、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知识等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而队列、射击、战术等训练科目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其中许多课程本身又完全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训练,如学习军事地形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识图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用图方面的实际能力;学习轻武器射击科目,不但要求学生明了机械构造、射击原理等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枪械的性能、用途,学会操作方法。因此,国防教育是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的教育,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增长知识才干,提高智力素质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校国防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军事技能训练科目,不仅要开动脑筋去理解,还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去训练。当前大学生由于脑力消耗太大、体力活动相对不足,导致体质较差,迫切需要这种体力活动来增强体质,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军事技能科目的训练确实可以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另外高校国防教育虽然不是专门的心理教育课,但它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也确实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概括起来讲,一是可以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国防教育过程中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军人顽强、勇敢的优良作风,给学生留下了生动、直观的印象,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严格的军事训练使他们明白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增强了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决心。总之,身心素质的提高,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乃至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都是大有裨益的。

高校加强国防教育的措施

思想观念是先导,只有对国防教育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重视国防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力量的强弱,固然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但也与国民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密切相关。只有认识到这一点,高校才能从根本上深感责任的重大,才能使高校的国防教育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的轨道,为此,高校必须强化三种国家意识: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这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国家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也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高校国防教育正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育;健康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健康是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强调健康是社会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高度契合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这与体育课程以学生本位的目标密切吻合。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暴露出体育课程自身的设置与实施还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健康中国广纳环保、体育和教育“贤良”(于此特指体育),打破了之前医疗卫生健康“一把抓”的格局,实现“医卫”和“医体”融合,形成“大体育”“大卫生”和“大健康”的“大”的格局[2]。在“大体育”这种格局中,我们要透析问题本质,审时度势贯彻“健康中国”之思想进行改革,把体育课程总目标与实现全民健康的初衷联系起来,共同把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新方向。

1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

1.1教学内容过于自主化

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具体的教学内容体育新课标没有作出规定,而是通过教学内容完成相应的课程目标,实现目标统领内容的目的。这一根本性的变革体现了新课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给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让出充足的空间,可任由教师随意发挥创造力安排教学内容。随即便出现了“扁担南瓜进课堂”的闹剧,更有甚者为了体现新颖,把体育公开课活生生上成了劳动课和军事课,诞生了“巧运砖头”“攻占堡垒”等创新课堂。不仅如此,在我国中高考的升学压力下,特别是高考更是万众瞩目,学习可谓争分夺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更是自主化严重,通常教师安排最多的就是各种球类比赛和自由活动,目的是让孩子减压。在应试教育下体育课显得不再重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自主安排便成了学生口中善解人意的好老师。我国幅员辽阔,部分地区受改革影响较小,尤其我国二线城市的学校更为严重,体育教师对于新课标理念认识不足以及自身理论水平匮乏导致了理解的偏差,教学内容的安排极具主观性,体育课堂则变成了教师的“创新”课堂,这样的改革不仅失去的是体育学科功能还有课程价值。

1.2教学模式“创生式”异化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衍生了许多教学模式,如探究教学、情景教学和学趣结合等,这自然是改革带来的成果,但许多体育教师剑走偏锋陷入了异化的泥沼。在此以分析体育探究教学模式为例,说明体育教学模式异化的现象。2018年《中国学校体育》刊登的案例—《一节没有“教师”的体育课》则很好印证了教学模式“创生式”异化的问题。案例中通过班上几个骨干学生带领其他学生练习的方式学习花样跳绳技巧,掌握动作技巧后再进行自由创编,最后再向老师展示,以此来达到让学生掌握花样跳绳技巧和自由创编的教学目标。本次课可以说是为了探究而产生的探究自主学习。首先,一节课的时间能否让学生掌握花样跳绳技巧和自由创编动作,这个看似完美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还值得商榷。其次,教师对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课堂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没有很清晰的认识。最后,案例中的教师把自主探究学习的权限完全交给学生,并没有对教学起到主导的作用,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案例中按照理想化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长此以往就会让体育课堂本末倒置,失去体育的运动功能与技能价值,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日趋下滑。课改下“福尔摩斯”“谁是发现王”等一系列“创生式”的探究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总是体育尖子生,所谓的探究教学模式则变成少数学生的表演课,教师对于“尖子生”的青睐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课堂感受[3],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则大打折扣。

1.3体育课程缺乏核心目标

新课标规定了认知、技能和情感这三维课程目标,一方面课程目标多元化说明了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加深了体育课程目标多元化与核心目标的矛盾,导致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很好把握课程的核心目标,给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制造了不少困扰。在全国盛行的“阳光体育”和“快乐体育”下,不少教师为了单纯迎合学生兴趣,使体育课走向娱乐和情绪化体验的边缘,体育游戏课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往往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传授运动技术之间难以平衡,在“快乐体育”的风向下导致很多教学偏向了趣味性一侧。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强调的是一种教学方法,而“快乐体育”则强调学习的目的和内容,所以把“快乐体育”与“寓教于乐”对等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学校都存在,教师被浅层的字面意思遮蔽了双眼从而放大了学生的情绪体验,在学生获得快乐情绪体验和满足兴趣的背后,体育课程的价值与本真却荡然无存。

1.4运动技术与健康关系之争

新体育课程改革统一了指导思想,但业内对于体育学科和健康关系的认识并没有形成一致,特别是围绕运动技术学习与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尤其混乱,对两者关系认识的模糊导致了运动技术和健康的失衡。目前国内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有以下两种:其一,对立的关系,则出现了运动技术与健康相矛盾的观点,并主张淡化运动技术教学,“中考体育该不该考核推铅球”就是典型争论,这种认识否定了运动技术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割裂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让体育教学陷入淡化运动技能的掣肘。其二,内在统一的关系,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体育为健康”,体育一定要为学生将来和现在的身心健康服务[4],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路径就是建立在体育为健康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运动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促进健康发展,是实现体育功能与价值的媒介。厘清这两者关系尤为重要,否则改革也只能算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5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与课程改革标准失衡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多时,但受改革惯性影响,整体教师素质仍然处于改革前水平,特别是多数老教师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仍然坚持自己固定的教学思路。原因有二:一是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由于教学和运动队训练占用了很多时间,近几年“校园足球”的火热开展更是让体育教师忙得不可开交,如此一来,使得理论水平跟不上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二是不善于学习,未对新课标进行系统的解读,如“应改变体育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这些言论,这些都是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错误理解和说法[5]。新课标中引人注目的“目标统领内容”一时让习惯按照教学大纲上课的教师束手无策,由“放羊课”转变为“高级放羊课”—“两个学生一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现象依旧存在,这些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理想效果。

2“健康中国”指导下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新方向

2.1教学内容以健康教育和学生兴趣并行

“健康中国”中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所有阶段国民教育体系,这也是“健康中国”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诉求,并把健康教育视为所有教育阶段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这给改革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航向标。2015年北京农学院附小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展示的“体育趣味课课练”,吸引了近1000名来自全国各地校长和老师前来观看,由兴趣班和课余训练队展示的少儿趣味田径、校园定向运动及快乐体育园地等新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教育部体卫艺司王龙处长和北京市教委王定东的充分肯定。特别是融合了健康教育、趣味和知识于一体的校园定向运动,更是把展示现场带向了高潮。从展示的活动内容和效果来说无不体现趣味性和健康锻炼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不仅符合新课标的主旨还把“健康中国”战略落到实处。北京农学院附小这个成功的案列为今后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两个基本点:第一,把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凸显出来,因为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内容编排的基点。第二,一堂优质体育课首先要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完成技能传授,最后才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Valliant(1985年)的研究表明有50%以上的人放弃运动是在获得理想的健康效果前,主要原因是缺少愉快感或兴趣,根据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季浏教授提倡的“学生本位”的教学观念,这足以看出兴趣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无论从《纲要》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目标出发,还是以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最终目标来说,体育教学内容都应该以健康教育和学生兴趣并行,这也是“健康中国”对学校体育乃至教育的回归诉求。

2.2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新模式

据调查,我国北京城区体育师生比为1:129.9,郊区为1:136.9[6]。教育部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70%的小学和初中无法开设体育课,有80%的学生每天不能达到锻炼一小时的标准,针对我国学生多体育教师少体育课时少这个实际国情,仅靠一周两三节体育课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就存在一定争议,就更不用谈达到终身锻炼的目标。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美国著名RINK博士认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做准备,无论你在开展什么教学,坚持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过渡到校外。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过程不该只停留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把中小学作为推行学校健康教育机制的重点教育阶段也是《纲要》的明确要求。因此,教师应注重课下学生锻炼意识的培养,把教学与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即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采用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和教师主动引导的双边机制延伸体育教学过程,构建课内和课外结合的健康教育新模式。

2.3以“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

首先,全民健康作为“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学校体育作为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所以,“健康中国”是基于改革期间对体育课程核心目标的重塑。其次,“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样也是开展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从新课标多元的目标体系来看,体育课程核心目标体现了自身性质与核心价值,且实现过程决定其他非核心目标实现,所以在多元目标中应该是主导地位[7]。据此,我们要分清目标的主次关系,在兼顾其他教学目标基础上确立核心目标,把握住体育的本质特征,树立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最后,根据《纲要》对青少年的要求,我们要紧紧把握以“健康”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标,发挥体育的自然质功能,以此塑造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核心目标。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发展目标与“健康中国”根本目的相辅相成,因此,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应该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增进学生健康水平[8]。

2.4体育课程以体能价值与技能价值并重

2.4.1体能价值

溯源体育本质,体能一直都是核心价值之一。无论是在远古时期还是在现代的生产活动和运动方式都在强调体能的关键作用,然而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近30年来持续下滑[9],学校体测屡屡发生学生猝死事件,肥胖率也逐年提高,这些现象不禁值得体育教育工作者深思。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每周体育活动强度完成3次以上中等强度,这些都是《纲要》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所以,体能价值应作为核心价值被重视,这也是针对新时代学生体质日益下降社会的强烈诉求。

2.4.2技能价值

体育教学任务中的“三基”明确要求了技能的传授,说明运动技能教学是体育课堂的重要学习内容和目标。《纲要》中指出通过体育活动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和锻炼习惯,保证学生每天校内进行的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使青少年基本熟练掌握1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很多体育教师对于体能与技能的同时发展存在争议,其实,在体育课中技能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并不存在互相排斥的对抗性的矛盾[10],技能与体能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课程价值,技能的掌握是实现体能的保障,有了良好的体能基础反过来又会促进技能的提升,这样才有助于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状况。

2.5加大对体育教师职前和职后健康教育培训力度

《纲要》规定要培养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对学校健康教育投入,体育教师在入职前和入职后应把健康教育作为培训内容。实际上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已经不再是体育学科的“分内之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直接提到要让学生健康生活,包括掌握运动方法技能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所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系统地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更多指向是体适能知识、锻炼方法及心理健康等领域的知识,各学校单位在教师应聘前可把健康教育加入考核内容中,以便考察教师对该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在职体育教师可以增加职后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并把培训内容纳入期末教师业绩考核标准中,从而促进教师对于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习。

3结语

对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滞留的诟病,在“健康中国”这种新环境下或许可以利用不同的环境因素予以改善,“健康中国”是社会主义新时期下素质教育改革的宏观环境,“大健康”与“大体育”可以说是命运共同体。根据《纲要》对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要求,在进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时,我们要紧紧把握住体育课程的学科价值,在“大体育”的格局中树立“健康”为主的课程核心目标,在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上要以“健康中国”为映射,牢牢抓住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6-10-26.

[2]王松,张凤彪.“健康中国”引领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现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8):38-41.

[3]蒋菠.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基于身体美学视角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董翠香,贾洪洲,季浏.新世纪10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1):120-123.

[5]岳新坡,孙丽芹.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3,33(1):89-91.

[6]张吾龙,董晓艳,余晓辉,等.北京城乡体育师资状况对比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11-114.

[7]张亭,唐景丽.新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走向的回顾与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0):96-100.

[8]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12):52-56.

[9]季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9):72-80.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5

 

高校体育是连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当前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教育的思想正在普及,体育教学应该朝着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体育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对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改革进行了分析。自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校体育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提高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把体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行下去。   一、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形式单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时间一般设定为两年,教学内容包括排球、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教学理论内容包括体育锻炼方法、体育竞赛规则、体育运动技术及体育卫生保健等,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整体教学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是违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对体育教学的忽视目前,体育教学在部分高校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教学的工作热情锐减。高校体育教学队伍呈现出优秀人才匮乏和现有人员过剩的现象,一方面当前急需的人才引进困难,原有人才流失严重,造成教师队伍结构不稳;另一方面现有人员过剩造成富余人员流动困难,并且评估机制缺乏合理性,人才无法合理优化和配置。   (三)体育理论教学滞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模式,体育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理论知识传授所占的比例,单纯强调提高学生体质,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的观念无法在学生心目中深入,体育意识淡薄,缺乏自我锻炼意识,导致观念滞后。体育理论知识对体育技能起着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缺乏理论知识势必会影响学生技能的掌握。   二、体育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体育大词典》中对体育的定义为:“以身体练习(体育动作)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灯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全面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供运动成绩水平,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的本质是强身健体,因此,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身体结构的不断完善,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健康的体质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把体质的发展放在首位。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学生掌握体育竞赛技能、体育运动习惯和培养正确的体育观念的关键时期,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发展的中心环节,也是我国实现国富民强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学要以定义为发展前提,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不忘学生个性的培养。   三、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确定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身体健康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体育能力的锻炼。体育教学改革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定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他们不仅在学校,而且进入社会后都保持健身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把其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体育教学改革还应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教育目标,将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体育教学改革要满足学生需求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满足了学生对体育教学多样化的需求,活跃了教学气氛。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日益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完善的时期,他们有着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较强烈的独立意识,教学过程中主动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对体育教学存在较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体育知识的渴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他们不仅要求掌握体育技能和技术,还要求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头脑,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对身心健康的渴望。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竞争的加剧,使人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大学生开始认识到健身不仅是在校期间的学业需要,也是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3.对体育娱乐的渴望。娱乐本身就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大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也是为了愉悦身心。体育教学的娱乐性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成为体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高校体育除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体育认识的提高,培养健康意识,并掌握相关的体育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生命的延续打下良好基础。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6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快速发展是全球范围内汉语学习热潮兴起,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产物。在以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贡献高质量教学人才为宗旨与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急需扩大专业人数与教学能力以满足外部需要的大环境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更多院校的重视。当前在跨文化交流意识不足、专业教学技能不够等因素的限制与影响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诸多不足也更加明显地暴露了出来,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只有从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多方因素出发,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在促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效发展、不断完善。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

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汉语国际教师实际上承担的是集汉语言教学推广,文化传播交流等于一身的责任与使命,因此既需要具备精湛的汉语言功底,同时也需要熟知中外文化知识。当前很多汉语国际教师即使出身科班,汉语言文化功底深厚,也不见得拥有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与见闻,继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另外还有很多教师本身就并非科班出身,不管是汉语言文化基本功,还是中外文化知识与见闻都知之甚少,更不利于汉语国际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教师综合能力素养的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语国际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业化开展[1]。

2.教学培养理念落后。于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之下发展而来的各国文化闪耀着不同的智慧光芒,对人类文化未来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开阔宽广的视野,拥有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双语思维方式,尊重各国多元不同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工作,有效解决汉语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但是当前很多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将自己更多时间与精力沉浸在了汉语言知识的研究中,视野有所局限的同时,也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地深入开展。

3.教学专业技能不足。汉语国际教育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教育教学,因为涉及到了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所以面对的问题与冲突也是更加多的,如何克服这些类似于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必修课题,因此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汉语言知识,也需要了解中外文化发展历史,与此同时还需要具备教学专业技能。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过分重视学生的汉语言知识教授,忽视了学生的中外文化素养拓展以及教学专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长远发展[2]。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构成

1.专业理论知识。鉴于汉语国际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能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应当系统理论地掌握汉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在内的相关理论知识。另外汉语国际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涉及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并由此决定了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应当对中外文化知识以及相关常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教育教学能力。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要切实有效地开展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方面涉及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推动课程有效开展进行的相关教学技巧与能力,包括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设计安排教学内容的能力,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等等在内,在丰富课堂教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涉及教学科研能力,即善于从整体上出发,对当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思考,由此在发现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寻求具体的解决方式与有效途径,以促使教学方式方法不断进行调整,收获更好的教育教学成效[3]。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式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培养一般涉及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院校所开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另一种是教师于岗位上所开展进行的教学培训,既包括上岗前的培训,也涉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能力提升学习与培训。其中院校所开展的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从人才实际需求、相关课程规划设计以及课程的具体开展进行出发,为学生奠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而岗位教学培训更看重学身的教学能力培养,从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技巧等方面出发,就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实际教学活动做好了教学能力与素养的基础保障工作[4]。

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

1.有规划性地开展院校教育教学活动。鉴于汉语国际教育本身所存在的特殊性,要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当有规划性地开展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汉语教育本身,还要深入挖掘汉语教育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交流意义[5]。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学生汉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的中外文化知识教育,以切实增强起学生的汉语言理论知识功底,丰富学生的中外文化知识与见闻,为学生后续实际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方面的基础与保障。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加强学生专业教学理论知识与技巧传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开展能力,增强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发现教学活动存在问题,调整改变教育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能力。像是在院校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期的重要节点,以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不同地区的汉语国际教育模拟比赛,制定标准进行打分,计入平时成绩的形式,有效锻炼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巧地实践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为后续教育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奠定基础。

2.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教学培训活动。由于当前很多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未来面向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生所来自的地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教学培训活动。一方面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可以首先通过测试在对学生本身的汉语言基础功底以及其对中外文化知识与见闻的丰富程度有一个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性制定后续的教育教学规划,以保证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在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达成更高的教学实效。另一方面,鉴于不同国家与地区在语言特点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有的较大差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接受程度,因此在面对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学生时,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不管是要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还是要选取的教育教学案例与内容皆是应当有所侧重的,有效避免学生的禁忌,才能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鉴于此,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岗前培训时,可以根据教师教授国家与地区的不同,分开进行,以此来保证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程度。

3.以实践促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毋庸置疑的是,授课对象来自不同国家,在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与教学挑战。因此,仅从理论层面的“应该如何教”去提高教学能力,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毕竟授课对象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一定程度上会更让教师的很多既有研究成果都无法直接应用[6-8]。鉴于此,如何从具体实践出发,让教师在对授课对象加强了解的基础上,“由下而上”不断调整既有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关键所在。由此,一方面国内高校应当与海外院校以及相关机构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学习与实践机会,促使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有效提升[9-10];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本身的资源,在与国际交流学院加强合作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有效发展。

4.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在关于汉语国际专业教育当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面,还应当注重对于其师德师风的建设,只有拥有了较高的职业水平以及良好的师德师风,才是提升该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有较强思政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才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教师能力提升过程当中,还应当注重对于师德师风的完善,可制定相关的教育机制,对教师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观念,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将之贯穿其中。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还应当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传授能力,以优秀的品格和素养去影响学生,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较高的个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在新时期的汉语国际教育当中为学生树立起理想和信念,以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情操去培养学生,能成为有扎实知识功底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老师。

5.创新教学模式。除了以上基础能力的提升以外,教师在教学当中还应当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热情。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课堂进行创新,对教学当中的同一载体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梳理,最终创新出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当前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依据教学当中的不同模块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积极采取小组合作式教学等多种有利于学生能力提升的措施。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积极实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并通过这一学习过程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发现自己在汉语专业知识储备当中所存在的不足。此外在教学完成后,还应当对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总结不足,同时吸取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致力于完善这些缺陷。在教学当中,只有学生真正全面掌握了教学的整个流程以及系统的知识,才能够依据所学内容切实的解决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困难,促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大力提升。

6.信息资源化建设。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为了能够真正拓宽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通过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应用为学生构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在高校的教育当中,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也是实现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而教师在实际建设当中可以针对当下教育目标,为学生构建精品在线课程,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高质量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还可以构建相关的资源库,收集与汉语国际专业教育相关的内容,知识上传至该平台上,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料,通过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改变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该专业日后的职业需求,将职业资格培训资源作为重点项目,上传至平台,供学生分享学习,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更加顺利。同时在信息化资源的建设过程当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实施设计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以及全面的信息应用能力。因此信息资源化的建设,对于教师个人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整个团队的信息应用能力都是一种有效提升。

7.参与竞赛和评价活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同时对其进行专业的考核,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多组织相关竞赛活动,让教师的个人能力在这其中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成就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人能力发展循环。在相关的竞赛活动中,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等多方面进行竞赛活动的设置,依次作为评价标准。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措施,如微课教学,慕课教学,翻转课堂,信息化建设比赛,等多种形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还可根据竞赛结果对表现良好的教师进行奖励,形成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其他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在奖励环节中也可以根据教学质量优良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金或提职,依次能够激发教师对该项活动的认可程度以及积极参与的兴趣。同时通过比赛中其他教师优秀经验的分享,也能够促使教师们在这项活动中进行经验的传递,使全体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提升。此外还应当进行科学的质量评价,对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前期,准备教学环节以及后期的实践应用等多方面建立评价体系,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教师教学成就给予合理评价,对于错的地方及时改进,而表现好的地方刚就可以继续沿用并提升,促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7

一.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的导人犹如乐曲中的“引子”,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自然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犹如一贴兴奋剂,可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欲望和兴趣,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导入的方式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好的导入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进行作好开路先锋。例如: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音乐、录像、VCD等手段导人教学的直观导入法,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因为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音乐融入到教学中去的音乐导入法既实现了课堂导入,又使学生在欣赏优美乐曲的同时轻松地学到不少音乐的语文词汇,同时,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故事情境导人法是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故事或学生亲身经历的日常小事来导入新课,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便于课文的掌握,运用讨论形式导入课文的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开口说语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

二.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注重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利用观察、体验探索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首先,教学有法。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一味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形式,从实施素质教育自高度出发,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问答式、讨论式、互动式及任务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其次,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指导其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8

大学生社团本身具有特点使其成为国防教育的新载体。大学生社团一般都是学生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团体。学生社团通常以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环境的宽松性并符合大学生个性的特点而广受欢迎,在不同的社团中大学生们自由的交流思想、交流情感、开展人际交往、获得价值认同,可以说社团生活是学生的重要组织,是学生广泛欢迎的生活方式,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国防教育可以充分运用这个新载体,通过打造优秀的国防教育社团吸引感染更多大学生加入社团,参与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形成较强的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组织和培育优秀的大学生国防教育社团有利于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质量;有助于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助于推动高校国防教育走向正规化、常态化;有助于有效配合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依托大学生国防教育社团开展国防教育,要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必须在方法和策略上不断探索,总结近些年来我校依托大学生国防教育社团开展国防教育的经验,结合国内一些院校的先进经验,对今后高校国防教育社团的建立建设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健全社团内部运行制度。良好的制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在建设大学生国防教育社团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社团各项制度,如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特别是组织制度,要健全社团组织机构,制定定主要组织和职务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科学的任免制度等。同时要建立良好的资金使用制度和活动审批制度,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不同数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建立良好的社团自今年制度十分必要,同时,由社团主要负责人和社团指导教师严格执行活动审批制度,使得社团活动能够科学、有序、合法的开展。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力量。社团要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做保障,要打造一直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力量。首先任命专门从事国防教育的专业教师为社团专职指导教师,切实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团工作,指导教师必须责任到人,工作要落到实处,定期向党委和相关部门总结汇报工作。同时聘请国防教育专业人士及当地驻军作为国防教育的课外指导教师,这样既可以提高国防教育的专业水平,又可以丰富扩展教育的内容和深度。

努力实现日常活动与重点活动相结合,群体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运用社团开展国防教育要把日常活动与重要主题、重要节日重点活动相结合,把群体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社团活动要保持一定频率,活动间隔时间不宜太长,最好两到三周一次社团活动,并在重大节日、纪念活动、重大主题中开展特别活动。在开展工作的工程中,要十分注重发挥“9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学院鼓励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提升,鼓励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集思广益提出好点子、好建议,鼓励有专长特长的学生(如一些军事迷)为学生们做报告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积极探索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在遵循国防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多种教育形式,不断丰富社团活动形式和教育内容,主要形式可以包括:观看爱国主义及国防教育影片和记录片、组织国防科普类型活动、举办军事国防知识讲座、组织到军队或纪念馆参观考察、举办国防演讲比赛、组织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研讨、举办国防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组织军事技能类活动、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大学生入伍宣传工作、开展扶助伤残军人及军烈属活动等。例如国防科普类活动中,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扩大国防基础知识宣传;军事技能类活动可以联合校内外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室外操作实战类活动,如真人CS、越野比赛、标图比赛、野外生存活动,增强大学生军事技能和协作精神。要把这些形式同世界和中国形势紧密联系,通过探索灵活方式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