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柞蚕饲养方式

生态型柞蚕饲养方式

 

现行的养蚕模式是多投种,广种薄收。这既浪费树叶,又收茧不多,收好茧就更少,因此造成收入低甚至赔钱,更重要的是把树叶吃个净光,严重影响蚕场生态。为了改变现行的养蚕模式,要利用一切科学技术,建造集约化、生态型柞蚕饲养模式,达到投入少、产出多、产量高,从而维护柞蚕场的生态平衡。   一、建设生态型柞蚕场   柞蚕场是饲养柞蚕的基地,又是山区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蚕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蚕场的空闲地补栽柞树,每亩蚕场应有柞树150~180墩,树下空地栽榛子和大耳毛山野菜,这样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叶量,增加蚕茧量,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提高蚕场水土保持能力和保护山区生态环境,使柞蚕场能为子子孙孙永续利用。   (一)蚕场内补栽柞树   柞树叶是柞蚕的饲料,凤城市现有柞蚕场150万亩,其中一类蚕场90万亩,二、三类蚕场60万亩。二三类蚕场占柞蚕场总面积的40%,这类蚕场有30%的地块无树,约有18万亩,若能都补栽上柞树,凤城市将年增加3000多把养蚕面积,年增加农民收入9000多万元。   (二)蚕场柞树树型的养成   柞蚕场内柞树树型的养成,要因地自宜,以桩上留拳和桩上放拐枝的方式进行树型养成。桩上留的树种以蒙古柞、辽东柞及栎柞为好,桩上放拐枝以尖柞为好,不论那种树在山岗上土质差的地方可以根刈。   (三)客土栽植柞树   在砂地和泥石流斑块,挖坑把装有客土的编织袋坐到坑里同时栽柞树,当年即可见效。   (四)栽植榛子或山野菜   1.榛子树的根瘤菌能肥山旺柞,还可采收榛果,增加收入。   2.栽植山野菜。蚕场栽植山野菜除增加植被外还可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可栽植大耳毛或大叶芹,这两种野菜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野菜。通过上述几种办法建设生态型柞蚕场,可实现三层覆盖,第一层为中刈桩上留拳或拐枝的伞型树冠,第二层为密植灌木和草本植物层,第三层为枯草落叶形成的腐殖质层,蚕场的郁闭度可达70%以上。二、生态型饲养模式在生态型柞蚕场的基础上,实行生态型饲养柞蚕的模式。   二、利用先进的科学饲养技术   1.少投种,多产出春蚕每把投种卵1.5~2市斤,出蚕8万~11万头,产蛹茧30~40千粒。秋蚕每把投种蛾1000~1200头,收茧100~120千粒,达到百蛾万粒茧的目标。   2.精养细放精养细放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养蚕,改变粗放的放养法。春蚕用三移放养法,秋蚕采用纸面产卵二移放养法。春蚕卵卵面消毒后至出蚕上山杜绝细菌病毒再感染,出蚕前一天晚上断温,早上3~4点钟再给温,7点钟把卵盘拿到把场去收蚁,不能在室内收,收蚁采用泰山压顶、仙女撒花、满天星的收蚁法。消灭蜘蛛、蚂蚁等对蚕有害的动物。把场只割不搂,防止地面细菌病毒被风吹起被小蚕食下;秋蚕采用轻割蚕场,只割柞墩周围的灌木杂草,其它空地不割场,保持蚕场生态环境。收蚁时采用出蚕前一天下午消毒后直接上山破卵纸,把有卵面向树下,保证卵全孵化,出蚕3天匀蚕,把蚕均匀地破在本墩树的其它枝头上,给蚕创造既能防雨又能防晒的生存条件。   3.科学地防虫蚕场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必须彻底防除。春蚕期,在把场除防蜘蛛、蚂蚁外,应用茧蜂克星防治绒茧蜂的危害。有线虫的蚕场,在树上有蚕时,降雨后7天内喷灭线灵一号防治,有效期28天,移蚕换树还必须喷药。柞蚕发育到4龄期喷灭蚕蝇一号,移进窝茧场还要喷一次。秋蚕上山后首要任务是每天捕捉螳螂和蜘蛛,特别是要根据螳螂围绕太阳转的活动规律进行捕捉,早上有露水时见有蜘蛛网就捕捉,在上山前3~5天用药杀乖子,保证蚕场内无敌害,使蚕安全地生存。   4.选用抗性强的柞蚕品种适合凤城饲养的柞蚕品种有,饲料转化率高、产卵多、耐粗饲料、适应地区广的“大三元”杂交种和抗病性强的四元杂交种“辽双1号”等。将现有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蚕业生产中,既能获得高效益,又能维持生态平衡,从而利用生态型柞蚕饲养模式达到柞蚕场的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