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文学社团的应用

语文教学中文学社团的应用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外活动富有成效呢?成立校园文学社团,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吸引学生自愿参加,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可以使语文课外活动持之以恒地有序进行。社团带动,榜样示范,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效果良好。   一、举办各种讲座,开拓学生文化视野,使文学社成为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乐园   讲座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应在开学初拟订好计划,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随意改变。举办讲座时教师应尽量使课堂容量丰富充实、具体到位。大到文学史上某个热点问题,小到课堂上某个容易忽略的知识点,都可以作为讲座的内容。讲授时教师尽量以口若悬河的旁征博引吸引学生;以声情并茂的即兴发挥感染学生;以才华横溢的自由挥洒驾驭学生;以收放自如的学者气质征服学生。要使学生体会到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他们经常领略到读书人特有的潇洒进而羡慕这种潇洒,从而在内心涌起对学好语文读好书的真正渴望。   二、开展广泛阅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文学社成为衔接课堂内外的纽带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虽都是名家名篇,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部分,但其数量毕竟有限,且不少是长篇巨著的节选。学生从教科书中感知的只是一些零碎的、肤浅的、感性的语文知识。一名学生若要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信息量,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必由之路。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真正领略到“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这两个词语的真正内涵,才能更多地吸取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丰富营养,才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坛巨子。   课外阅读指导得当,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学社举办课外阅读讲座,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练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会圈点批注摘要,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要严谨务实、积极进取,发扬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采取恰当灵活的阅读方法,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切忌虎头蛇尾,流于形式。   面对出版物中鱼龙混杂的状况,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必须遵循择优阅读的原则,认真选读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书,才能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根据中学语文学习的需要,我们文学社重点选读优秀文学作品、典范性文章、语文基础知识书刊、报刊文摘等。尤其重视乡土教材的开发利用。我们在社刊《兰苑》中开辟《乡土长廊》专栏,选发本地作家、名人的作品,学生读来亲切实在,影响较好。   三、面向生活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文学社成为通向社会的桥梁   文学社团写作活动是一种有别于课内写作的比较自由灵活的写作活动。阅读了经典美文后,触发了学生的思维,可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回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同类人物和事件,立即学习其选材、结构、写法进行写作练习,学以致用。学习了《阿长与〈山海经〉》,欲扬先抑,写自己的爷爷奶奶;学习《藤野先生》,选取典型事件,赞扬自己的老师;学习了胡适《我的母亲》,从严厉、宽容、刚强等多方面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学习《满井游记》,走出校园,写一下自己投进大自然怀抱的悠然自得,感受春天蓬勃的生机和如脱笼之鹄的快感。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还会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能够突破家庭、学校狭小的天地,面向广阔的社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思飞跃,比较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出可贵的创新意识。   让一些写作能力突出且有兴趣的学生写观后感、读后感、新闻、杂文、诗歌、农村景物描写、风土人情介绍等等,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我们曾组织全体学生观看过《人生》《一个也不能少》等教育意义较强的影片,在观看之前,我就对有关细节作了提示,要求认真观看欣赏,看完之后当天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绝不允许拖到第二天,以免淡忘。与写观后感相比,阅读了不少课内及课外文学作品及书籍的学生写读后感的机会更多,形式也更为机动灵活,我要求他们感想较多则写上作文本,少则直接在文旁或文末加上一两句评语或旁注,为以后再看这些作品提供方便。至于新闻、杂文、诗歌这些写作难度较大且不作考试要求的体裁我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有一次,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当时,我们正在学习初中阶段唯一的新闻单元,于是我便让学生采用正确的结构写下了这则消息,并选了最好的一篇首先在社报《珍珠林》月报发表,在第一时间内向全校师生作了报道,真正体现了新闻的及时性。后来又在团省委主办的《五四月刊》发表,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举行多种活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使文学社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基地   组织文学社团开展实践活动,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和知识性的,又要有娱乐性的和实践性的,还有必要联系一定的传统活动。要利用文学社活动的丰富性、生动性,巧妙设置兴奋点,寓教于乐,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爱学,从而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新鲜的活的语文,并取得名副其实的好成绩。   1.召开各种形式的学习会,如读书交流会、故事演讲会、经典诵读会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或进行“信息会”,让学生把近期在书刊、广播、电视或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珍闻、趣事在会上交流,“会议”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结束前由学生自主评出“好信息”三到四条,这样做,可使不爱说话的学生比以往肯说话,爱说话的学生比以往变得更会说话。或利用联欢会、文艺会组织学习巧填成语、猜谜底等游戏,从活动的乐趣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p#分页标题#e#   2.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快速查字典、办手抄报、硬笔书法、读书笔记、影视评论、文史知识竞赛、阅读写作等竞赛。我们文学社社员每学期办一张手抄报、编一本“书”,学生给自己的“书”“报”起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选文、书写、分版、插图,协同“作战”,兴趣盎然,成绩斐然。   3.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新闻采访、民间采风等活动,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文学社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上街、串亲访友的机会,留心收集商店招牌、广告、标语、海报等各种书写中的错别字,拿回班级,大家一齐讨论改正,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我们文学社组织学生采访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代表,在《珍珠林》月报刊发了通讯《大山深出的回音———一切为了孩子》,社会反响强烈,引起了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视。   文学社团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社团活动,既能全面加强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能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