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培训论文范例

运动培训论文

运动培训论文范文1

1.现场教学

即指那些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受教育者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如在党性教育中组织学员到革命旧居、遗址、博物馆实地参观,通过现场讲授、现场讲解、现场观看视频、现场互动等形式,让学员近距离地触摸一段历史,感悟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在警示教育中,组织学员到监狱参观、听犯人的忏悔、对比犯人的前后生活,从而引发自己的思考。与课堂教学形式相比,现场教学具有情境性、鲜活性、直观性、真实性等特点,易调动学员的情绪、引起学员共鸣,启发学员思考。

2.体验式教学

即指那些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营造事件发生和情境,再现事件原貌或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件,让学员在事件中扮演相关的角色,从中得到体验、感悟、锻炼和启发。如,模拟一次红军战斗、红军生活的一个片断、模拟一次公共危机处理、模拟一次媒体应对,等等。与其它教学形式相比,在体验式教学中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能达到在做中学、在做中悟、在做中思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社会实践教学

即指那些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员到农村、企业、街道、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基层地方进行调研,让学员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百姓的所想所盼所苦,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工作能力。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多样,如入户调查、“三进三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助式调查。社会实践教学不仅使学员看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而且通过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加深领导干部对基层情况的全面了解,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拉近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弘扬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优良作风。

4.拓展训练

这一教学方式从它诞生到现在,风靡全球并逐渐进入干部教育领域。近年来,一些培训机构将红色元素融入拓展培训中,把革命传统教育内容与现代拓展训练结合起来,开发具有独特“红色”风格的拓展培训课程。这一教学形式集思想性、教育性、挑战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有利于磨炼学员意志、培养学员团队意识、激发学员潜能、开阔学员思维。

二、运动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1.教学空间的开放性

大多数运动式教学是在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即通常意义的教室以外进行。开放的教学环境不仅使教学选择和变化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容易使人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更容易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同的场面和情景,容易使不同的人可以产生不同的想法,即使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也容易使教学受到干扰。就大多数教学场地而言,它们都不是专门的教学场所或者说专门为教学服务的,因而教学时容易受到现场环境、空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如游客过多带来的嘈杂、极端天气对教学效果及行程的影响、教学场地的狭小与造成学员间的拥挤。同时,活动空间的开放性也导致学员的自由度大,学员的思想不容易集中,这就给教学组织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教学内容的直接性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书本、文字、音像等媒介。但运动式教学的内容载体却是具体的实物、场景、人物,如遗址、遗物、村容、村貌、具体人物与事件等。有些教学还没开始,但学员一到教学现场,就可能知晓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教学内容已经直观、整体、鲜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与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由教师逐步引出、逐步递进的序列化呈现方式不同。同时,运动式教学的主题也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明确、集中,如组织学员体验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有的学员可能感悟出当年的艰苦奋斗精神、有的可能感悟出官兵一致的民主、有的可能感悟出理想信念的力量。因而运动式教学需要从多种多样的信息量中择取、凝练出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主题。

3.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动态性是运动式教学中最外显最根本的特点,这一特点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身体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等诸多活动中。教学过程中,学员思维活动、教学内容随教学场地的变动而变化,如果说课堂是“坐着学”,那么运动式教学就是“站着学”“走着学”,在动态化的教学过程中,更能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更容易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4.教学现场的情境性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运动式教学,几乎都强调教学环境的情景性。这些情景性,有些是老师事先布置好的,有些是在老师的组织下,由学员参加、互动共同营造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局限。教学环境的情景性,在一定程度上将呆板的教学内容“活化”、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了。

5.知识构建的体验性

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运动式教学中学员知识的取得不是靠“灌输”,而是通过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从真实的教学情境获取的,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能力、产生自己的情感倾向的,从而达到情意过程与认知过程的高度统一。

三、建立健全与运动式教学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形式

中国井冈山学院(以下简称中井院)自创办以来,根据中央赋予的功能定位和办学要求,依托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和优势,围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这一培训主题,加强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探索出了有自身特色的现场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并在教学管理上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与这些教学形式相适应、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学管理模式,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高效、平稳运行。

1.流程管理

即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现场教学、专题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学员论坛等不同教学形式的模式进行固化,形成模块,然后根据不同班次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及学制的长短,确定不同的教学线路,并对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工作环节进行细化和时间量化,精确到分钟,以图表的形式将每期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精细化的流程管理,使教学调度有章可循,保证了教学运转流畅,井然有序。

2.预案管理

一是为加强运行中的应变性和机动性,针对运动教学式干扰多变化大的特点,中井院建立和完善了突发事件协调处理机制,明确了在外带班组织员的临时处置职责。二是教学管理部门在做好每个班次日常教学安排的同时,还需要将每个培训环节可能出现的突变因素尽量考虑周全,如天气和交通的突变、学员身体不适、游客过多,等等,并提出相关的工作预案,使带班人员在落实教学流程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三是教学管理部门密切关注影响教学正常运行的各种因素,遇有情况,及时做好教学变更。

3.协商管理

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井冈山红色培训规模的日益扩大,运动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也越多。如外出实践教学食宿的不确定性、旧居旧址容量的动态性。针对这些问题,中井院教学管理部门与一些教学场所建立了与相关部门事先告知与协调机制,如前往原中央苏区兴国教学,一旦遇住宿有困难,则当地党委会提前通知,建议更改教学安排。教学中如有临时变更,教务部门会与学院相关的职能部门商量,尽量使各班次的教学安排既服从于学院教学的总体安排,又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班次多、资源紧的情况下,教学调度员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教学用车、教室安排、学员住宿、教师安排、教学点和教学线路等资源紧张的困难。

4.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线。为此,中井院自成立之日起,就强抓教学质量监控,将质量管理贯穿于培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经过近十年的摸索,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教学评估为主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是教学督导评估。即为每个培训班次安排一名教学督导评估员,由教学督导员负责对所督导的班次进行质量监督检查,组织学员对教学质量、教学组织、后勤保障进行评价。二是教学日志,由组织员如实记录教学计划内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各环节的落实、执行情况、教师授课情况、遇到困难或存在的问题。培训结束后,形成培训小结交给院领导。三是召开学员座谈会,院领导和学院各部门领导直接听取学员关于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听课评估,规定了学院领导、工作人员及教学人员每学期需要听课的次数,并且要求听课人对所听课程作出评估结果和提出意见建议,学期结束后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梳理相关意见建议。五是教学巡检。由院领导牵头组织一个教学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六是教学分析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教学分析会,由院领导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组织员、联络员、教学督导评估员在会上作中心发言,着重查找、分析、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5.准军事化管理

运动培训论文范文2

关键词:体育;核心期刊;肺炎疫情;论文综述

前言

2020年春节假期前夕,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全国各地采取不同程度地进入居家隔离封闭治理状态,截至目前仍然有部分地区有少量疫情和境外输入病例。在疫情背景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在思考学校体育发展、应对体育产业冲击、提高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积极表率和探索。本文梳理了23篇关于疫情有关文章,通过对研究内容、职称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疫情期间体育类核心期刊关注与研究疫情方向及进展,为未来该领域开展的有效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研究文献统计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起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以“病毒肺炎疫情”为主题,检索出相关我国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疫情科研论文共23篇,均为2020年刊文,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与综述。期刊发文篇数如表1为: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篇、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篇、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篇、沈阳体育学院学报3篇、中国体育科技2篇、体育与科学5篇、体育学研究5篇,其余7项核心期刊无疫情发文,其中第一作者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6人(含在读)[1]。

2第一作者职称、单位、基金

通过对23篇疫情论文运用采用SPSS25.0软件数理统计分析,从单位内型、基金课题等级、第一作者职称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如图一,单位内型分析:体育类大学发文8篇,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分别发文7篇,其他单位1篇。从基金课题分析:部级12篇、省级3篇、无课题8篇。第一作者职称分析: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理研究员1人、无职称3人。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核心期刊疫情发文第一作者职称教授、副教授占比达到57%,具有职称作者比例高达87%,发文单位高校占比约95%,第一作者博士学位比例为74%,说明疫情发文以高校体育科学研究者为主,且为资深体育科学研究者,社会各级机构单位、研究所等对疫情研究较少,应加强高校与社会相连接,加大疫情研究力度及范围。

3研究分类

3.1体育产业

在疫情研究的23篇论文中,体育产业是学者们研究热点,疫情期间对全国体育产业市场冲击大,如何危中求机恢复体育产业振兴,迎来“质”与“量”的跨越发展乃是重中之重。王雅伦等从“非典”疫情期与当前进行对比,提出了5大发展变化和预测,短期内出现体育消费、需求集中爆发,体育运动在预防医学、健康促进作用广泛重视,中长期体育产业回归稳定增速,高质量发展基本面不变、体育市场呈现结构性优化的态势[2]。王戬勋等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4大发展困境,提出了要实现加快我国体育产业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的紧密关联、构建与需求配套的供给体系以加速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形成体育产业全领域的数字链条和建立专项数字经济政策法规等4大推进思路[3]。李军岩等在经典的差异化和协同理论阐释基础上,解析东北冰雪旅游产业比较优势、合作优势、差异化与协同互动逻辑,提出3条发展路径:通过打造差异化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建构协同模式彰显合作优势,通过推动差异化与协同互动激活内生动力[4]。吴香芝等提出中央和地方的帮扶政策需要各级政府积极落实,需要体育服务产业相关部门采取创新性、精准性帮扶方案,引导和鼓励体育消费;企业需要改变思路、创新经营方案、创新经营模式,在政府帮扶的同时进行有效自救的4条对策[5]。张亮等从体育互联网产业、疫情期间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增长与疫情后体育赛事、休闲产业报复性消费等角度对后疾疫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和价值转向进行研究认为:(1)“线上+线下”一体化体育消费模式凸显;(2)疫情激发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内在活力,强化了电子竞技品牌文化传播和文化价值认同;(3)健身意识提升,形成一定场域空间内的大众健身潮,体育赛事与产业营销的压力将会外溢[6]。

3.2全球体育与中国体育

疫情全球蔓延,东京奥运会推迟、体育赛事停办等,全球体育按下暂停键,综合研究全球体育与中国体育现状,可以更好了解全球体育变化和中国体育发展方向。体育鲍明晓从“疫情”引发的国际政治变动提出国际体育组织对全球体育掌控力下滑、体育意识形态化回潮等全球体育发展5大挑战,提出了履行大国责任办好2022年冬奥会、研发推广中国传统体育养身功法愈后中国经验、健全人民中心体育工作体系等中国体育5大应对之策[7]。刘韵从全球体育赛事现状、东京奥运会相关利益主体及其冲突、基于国际公共卫生理论下的利益权衡及冲突解决三方面解读了遵循主体利益冲突及其解决的路径,来探讨借鉴国际公共卫生理论以及妥善化的应对策略、基于国际公共卫生相关理论,提出辅以比例原则以减损及缓和相关主体利益受损程度的决策路径[8]。刘米娜对《体育与科学》杂志社于4月5日邀请了上海社科院金大陆教授、上海体育学院路云亭等7位横跨体育界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肺炎疫情下的体育”云学术工作坊进行综述。讨论5个话题从疫情下奥运会等各大赛事的当下与未来、互联网与体育、体育学术发展谈到“宅家”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深入讨论疫情下体育世界的变与不变[9]。龚正伟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治理价值基础和终极目标,建议从内外两个层面去改善体育治理,提出(1)精炼内功,将体育相关资源下沉至基层;(2)精于外交,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体育治理定位2大路径[10]。孙科等基于叙事的角度,从体育产业困局及破解、东京奥运会延期效应、居家空间的体育叙事、中国体育话语释析4方面分析,认为:体育产业的影响呈现持续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特征、东京奥运会延期凸显国际奥委会内部治理的困境与危机、空间重叠与权力空间渗透造就居家体育的特殊“脱域”空间、体育话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转型与辩驳为体育话语转为文化资源提供契机[11]。

3.3学校体育

肺炎疫情下的学校体育,牵涉多个层面,学校体育既要尊重、发挥传统教育的常规价值,又要拓展、激活特定场域中的特殊价值。董鹏等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个体层面价值、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4项重要价值层面,提出学校体育要发挥3大特殊使命,同时积极践行4大担当: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开发疫情体育课程,实行疫情体育长期教育机制、发挥体育教师力量,助力推动国民体质健康促进、发挥体育科研优势,服务国家科学防控疫情需求[12]。张得保等在线教学的实施认为:课程资源短缺、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常规教学计划难以在线实施、学综述报告ZONGSHUBAOGAO生居家锻炼条件受限等4大问题。提出5项具体策略:开发优质体育课程资源、统一体育课教学进度、智慧课堂平台灵活教学、构建多种交流对接平台、分阶段推进计划预案[13]。闫士展通过云访谈的形式做了“疫情下的学校体育”研讨,从课程论、教学论、认知心理学、法学等视角,讨论了4大主题。研究认为:近期阶段,围绕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合理研判体育教学恢复的各类风险,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中期阶段,健全教师培养和研修机制,切实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长期阶段,规范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完善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14]。叶春明等利用“问卷星”烟台市6家体育运动学校1699名7~17岁青少年运动员开展问卷调查,利用动态聚类分析将应对能力分为高、低两个响应级别,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度量,结果显示:防护知识知晓程度不全,将近1/2的运动员无法克服紧张和恐慌心理,约3/4的运动员无法完成训练计划;疫情应对能力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年龄、训练项目和居住地区位居前3位[15]。

3.4体医融合

人体免疫力对于抵御病毒具有独特作用,体育与医学结合可以更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李明等依据共生理论对体医融合项目的风险治理逻辑进行阐述,以病毒、人体免疫与体育运动的体医融合关系视角,提出体医融合项目风险治理3大路径选择:(1)将体医融合理念提升至构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战略的高度;(2)落地变现体医融合项目购买方案;(3)打造政府精准购买体医融合项目区块链[16]。娄虎等从体育锻炼应对心理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心理神经免疫路径角度,通过回顾SARS、H1N1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期公众的负向心理状态,结合运动免疫学和心理神经免疫学有关成果进行逻辑分析。研究认为,重大传染病疫情导致恐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负向心理状态,对此提出5项居家锻炼对策来拮抗心理应激,改善公众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17]。

3.5体育事业与赛事

疫情给中国体育事业、赛事发展带来巨大阻碍,钟秉枢等对黄志剑、王凯、车冰清等观点和思考进行集成,讨论了疫情,呼唤健康社区建设、封闭管训对运动员心境的影响、健康视角下疫情与群众体育发展空间耦合等5个方面内容,就如何积极应对肺炎疫情给各项体育事业带来的冲击,深刻思考肺炎疫情背景下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路径做出了分析[18]。黄海燕等以体育赛事基本特征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围绕疫情对体育赛事发展带来的5大危害和4大机遇展开研究。研究认为:赛事经济损失、办赛主体经营、重大赛事筹办等带来危害和机遇,对此提出了5项对策,从面对危害和机遇,应以提升体育赛事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科学部署重大赛事筹备工作等方面为着力方向[19]。胡良平等探讨疫情影响下中国体育培训企业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对体育产业、培训业做出分析,提出了3项困境,给出了5项建议,提出:出台关于中国体育培训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和措施;中国体育培训企业要积极了解应对病毒肺炎疫情的扶持政策;中国体育培训企业要创新体育培训模式等[20]。

3.6体育媒体

体育媒体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万炳军等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所关注的117个微信订阅号推送的“健身抗疫推文”进行了现状梳理,分析出3大主要特征:(1)推送时间及频次与确诊病例数的变化及国家总体防控部署相一致;(2)推送的运动类型居家性、多元性显著;(3)推送内容的网络传播呈现方式具有综合性,从体育学科、体育学理和体育教育3个维度进行了风险反思,提出相应维度的风险规避及提质路径[21]。徐丹通过对“后真相”时代体育突发事件3大舆论特征、3大内在张力以及媒体沟通治理3大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媒体沟通上态度表达上的真诚和关切是建立信任的基础,在舆情治理上掌握信息舆论的主动权,建立信息反馈通路;发挥技术优势,助推实现体育传播话语赋权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平衡,不断优化体育传播的舆论生态是“后真相”时代的媒体舆论治理策略[22]。刘东锋等通过网络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持续使用在线健身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和任务—技术匹配度6项;(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以及任务—技术匹配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显著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感知易用性则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而感知易用性则不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趣味性,最后提出了增加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相关建议[23]。

运动培训论文范文3

摘要:

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管理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热点。写作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重要环节,除了学生专业知识和水平因素外,各个学院对毕业论文的管理也至关重要。本文尝试将高校的毕业论文从申请论文题目,申报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考核评议书等环节进行计算机过程化管理,使得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及时交流,从而达到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与规范化,也为高等教育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经验。

关键词:

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前,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仍采用手工方式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的许多环节,例如选题、开题、过程管理、审阅评议、结果统计分析等工作还没有被纳入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中。每年我校的本科毕业生有6000余人,由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过程持续时间长、涉及人数多(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学生在选导师、选题目等方面缺乏较好的公开性、公平性;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不畅;论文(设计)工作进度难以及时了解并进行控制;在成绩评定方面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文档收集整理、成绩统计分析等方面重复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下等等[1]。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实现无纸化和网络化办公,是一个极具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研发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节约打印纸张等办公经费,提高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可以方便学生上传下载和师生间共享论文资源。为此,我们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根据数学与统计学院(简称“数统学院”)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了适用于数统学院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2]。

一、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教师出题、学生选题、学生自命题、教学管理员审核、学生上传相关文档、数据汇总、系统设置。其中,系统分三个模块,分别是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管理员模块[3]。

1.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①教师登录系统,输入自己想要指导的课题,并申报;②教务管理员登录系统审核课题;③学生登录系统选择课题或者自命题;④学生登录系统查看自己的课题状况,并根据课题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教学进程的各项任务,按时上传相应的文档。同时,教师可以在登录系统查看自己指导的学生的信息,下载学生上传的文档。⑤待学生在规定时间全部完成和上传文档后,教务管理员可对整个教务进程进行总结和整理,完成整个毕业论文线上办公的过程。

2.管理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技术条件:

①VisualStudio2013IDE工具作为系统开发环境;②ASP.NETMVC4(C#)作为开发语言和开发框架;③FTP工具上传部署代码;④Git版本管理工具进行版本管理;⑤WindowsServer2008RC2作为服务器系统;⑥IIS服务器作为运行服务器;⑦SQL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目前项目系统的开发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并且已经过教务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测试,根据他们的建议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二、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1.多个学生选同一个课题多并发问题。

在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由于某个课题比较受欢迎,可能会有比较多得学生优先考虑,但课题只有一个。这时候,如果有多个学生同时选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冲突问题,导致系统出错。图2展示了Topic(论题的表)的结构。其中Stu-dent_UserId为学生的用户唯一标识,当学生选择某个课题的时候,属于这个课题的一行记录中的这个字段就会填上学生的标识。在多并发的问题中,如果多个学生请求选择这个课题,就会同时更新这个字段。那么,在更新的一瞬间,根据服务器处理的先后顺序,往往是最后被处理的被写上这个字段。这是因为服务器接收到多个选题请求后,会同时地执行逻辑处理。首先将相关的这一行的资源从数据库里面取出来,在逻辑处理的过程中,服务器会根据这个资源在内存中生成对应的对象或者数组,而修改数据就通过修改这个对象或者数组来实现。而最后保存操作就把这个对象或者数组再生成SQL语句更新数据库。那么根据这图2Topic结构个流程,各个请求都生成了属于自己的SQL语句,当然是最后执行SQL的那个请求会被最终保留在字段里了,这样就是“后者先得”,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会造成后续逻辑的错误。解决方案:通过为Topic表加上一个16进制的字段RowVer-sion(见图2箭头所指)和乐观锁的方法。相应的处理逻辑改为:读取某一行的时候,也顺便把RowVersion的值读出来作为这一行的版本判断,当更新行的时候,首先判断数据库中的这一行的这个字段是否还是原来的值,如果是的话表示期间没有被修改过,那么就将RowVersion的值加1,再存进数据库;如果不等于原来的值,就表示已经被修改过,不能再执行更新,而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乐观锁保证了对某行记录进行更新操作时,会对这一行加锁,若有另外的进程需要操作同一行,必须等前面的进程操作完成。这就保证了数据不会有冲突,解决“后者先得”的这个问题[4]。

2.师生用户体验优化问题。

系统对用户体验做出了比较多的优化,总结为如下几点:①采用当前较为新的HTML5UI作为界面元素,无论是界面风格、字体还是图标设计看上去都令人舒服。②系统的大部分操作都使用Ajax(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异步处理的技术,通过弹出层来进行各种操作,不需要刷新页面就能看到修改后的效果,让用户感觉方便和友好[5]。

3.桌上电脑和移动端同时兼容的问题。

为了同时兼容桌上个人电脑端和移动端,能让教师或者学生出门在外或者不在电脑旁都能登录系统完成自己需要的操作,本系统实现了PC和移动端的兼容。系统的页面可以根据屏幕的宽度来调节相应的样式。本文只讨论了项目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方案,借此与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开发者分享,项目中其他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不再一一列出,敬请批评和指正。

三、总结

毕业论文管理是学院教学管理与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看,只有认真对待论文写作,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学士学位;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毕业论文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能言传身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研究作风,并且可以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继续学习的良好思维品质。这才是大学教育中毕业论文工作的真正内涵。

作者:李景? 谭建中 孙宇锋 谢垂益 单位:韶关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俞金梅,等.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41-144.

[2]李景?,呙文承等.基于MVC框架的系统重构方法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2):63-66.

[3]王玉.基于ASP的应用型院校毕业论文评分系统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5):75-77.

[4]梁国军,谢垂益等.UCT算法在不围棋博弈中的实现[J].韶关学院学报,2015,36(8):17-21.

[5]吴胜,刘建波等.ASP.NETMVC框架下内容管理系统的探索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12):30-32

第二篇:高校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摘要:

本文对院校开展运动会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式和MVC设计模式。运用Ajax技术,json数据交换等web的相关热门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规范了运动会的整个业务流程,提高了运动会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操作效率。

关键词:

运动会;Ajax技术;MVC

引言

举行高校运动会,通常运动会的项目较多,参加教师学生也比较多,所产生的数据量很大,处理起来较为繁琐,管理较为复杂。传统手工进行信息处理,完成如此多的数据处理,十分耗费人力物力,并且准确性不高,极易出错。而且时效性也很低,从而直接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与当今信息时代的信息管理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开发一款高校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

1、运动会工作流程

高校运动会的赛程一般是报名、比赛、公布成绩,按此流程可以将运动会分为比赛前管理、比赛中管理和比赛后管理三个阶段。

1.1比赛前管理

(1)组委会制定比赛章程。包括比赛项目、时间、地点、参赛人数;然后向各院(系)发送运动会通知、比赛章程以及报名表。(2)各参赛院(系)按照比赛章程组织报名。(3)各参赛院(系)对各自院(系)的报名情况进行汇总,并进行调整。学校则查询到所有报名信息并将信息进行汇总(按院系汇总、按比赛项目汇总等),然后根据竞赛章程进行处理后形成比赛日程表。(4)组委会根据各个项目的赛次进行分组分道编排,并制定和打印出赛前报表。包括:检录表、比赛日程表、比赛分组分道表等。(5)组委会向各参赛单位发送秩序手册。

1.2比赛中管理

(1)裁判员按照比赛情况录入比赛成绩。(2)如果录入的项目有下一个赛次,则确定参加赛次的人数和运动员名单,进行分组分道,并打印出该赛次的分组分道表。(3)如果录入的项目没有下一个赛次,则进行成绩排序,并打印出该项目运动员名单及其比赛成绩。(4)打印出每个赛段各参赛运动员的得分信息后公布。

1.3比赛后管理

(1)组委会把所有的成绩统计汇总后打印出每个赛段各参赛运动员的得分情况,然后公布。(2)统计有得分运动员的成绩以及团体赛项目的成绩,并公布比赛情况。

1.4建立系统功能需求模型

按照运动会管理业务的分析,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分为前台管理部分和后台管理部分。运动员的工作包括:个人资料维护(修改个人资料以及修改登录密码),查看比赛章程,填写报名信息表并维护(修改报名信息)。领队教师的工作包括:个人资料维护(修改个人资料以及修改登录密码),本院(系)运动员数据维护、成绩信息管理等。裁判员的工作包括:(1)比赛报名前需要做的工作:比赛日程制定,比赛项目的制定,运动员信息的编辑、参赛组别的设置等。(2)报名后对运动员进行分类汇总,分组分道、编辑赛程表、秩序册。(3)比赛中的工作:比赛成绩的处理、生成复赛报表,对于有下一个赛次的比赛要进行分组分道,以及赛后秩序册的编制等。(4)赛后统计团体总分,并打印各个成绩表等。

2、系统实现

2.1系统架构实现

运动会管理系统采用MVC三层架构,将系统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2.2系统功能实现

2.2.1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管理是高级管理员的权限,主要是对管理员、运动员及领队教师的添加、删除与修改信息。其工作流程图如图4所示。

2.2.2新闻模块

新闻通知是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让管理员登录系统时就能看到相应的新闻通知,因此新闻通知管理模块功能主要是添加、删除新闻通知的内容。。本新闻系统的显示部分,是把最新的四条新闻通知显示出来,系统将以new字样提示浏览者此新闻或通知为最新通知。在新闻或通知浏览时,它将一组新闻或通知联系在一起,使浏览者浏览更方便、更醒目。

2.2.3报名模块与赛前管理模块

赛前整个流程:学生从运动会网站获取运动会信息,学生登录系统报名。每个院(系)领队教师汇总本院系学生报名信息,可以调整学生报名项目。然后教师给每个运动员编号。管理员登陆后台管理系统汇总全校报名信息,生成详细报名表,对各个项目进行分组分道,分组分道之后领队教师和学生均可查到相关信息,之后编排赛程并到网站上,最后学生根据赛程表参赛。学生报名只需选择报名项目,每名学生限报3项且每项不能相同,最后一项为学生团体赛。用js来过滤,在选择时就不允许有相同项目。编号由该院系的教师来完成。报名完成后学生可以查到的信息包括:组别(男女组)、编号(教师处理之后可以查到)、报名项目1(项目名+分组分道)、报名项目2(项目名+分组分道)、报名项目3(项目名+分组分道)。学生报名完成后,领队教师查看相关信息并调整,之后领队教师给每个运动员编号,编号原则:两位院系号+班级号+两位学号。教师可以查看到本院系学生的报名信息(可以按男女组、个人团体和全部信息汇总),报名信息包括编号、姓名、学号、性别、院系、报名项目1、报名项目2、报名项目3、联系电话。学生查到的信息:组别(男女组)、编号(教师处理之后可以查到)、报名项目1(项目+分组分道)、报名项目2(项目+分组分道)、报名项目3(项目+分组分道)。报名时间结束后,管理员进行分组分道。首先汇总所有报名表,初始化分组分道表,初始化的过程就是将报名表中的数据添加到分组分道表中。分组分道算法:分组分道看做二维数组,分组为行,分道为列,按项目从数据库中查出报该项目的运动员相关信息(学号+项目id)并按学号排序,这样查询出的结果就是同院(系)的运动员是相邻的。根据运动会分组分道原则,同(院系)的运动员尽量不能同组,因此分组分道时,将查询的结果按二维数组列优先分组分道。

2.2.4成绩管理模块

成绩管理是运动会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成绩的录入和修改、排名录入和修改,还有成绩录入名单Excel表格的生成,最终还要对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进行成绩汇总,汇总出团体总分成绩。因此需要分为成绩录入、排名录入、成绩录入名单Excel表格生成、成绩汇总与团体总分等五部分来完成。

3、结论

基于B/S模式的高校运动会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报名,教师和学生报名后可以查看到自己的报名信息以及参赛中一些必要的信息,比如:报名项目,分组分道信息和成绩等;管理员可以对运动员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运动员的基本信息,报名信息,以及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实现了成绩的查询功能,运动员可以查看到自己的成绩,领队教师可以查看到本院(系)学生的成绩,管理员可以查看到所有运动员的成绩,管理员可以按条件查询到运动员成绩;实现了按各类加分方案为个人、团体统计总分、名次功能,并且可以产生团体总分报表。该系统规范了运动会的整个业务流程,提高了运动会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操作效率。

作者:刘宇君 单位: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刘槐德.高校运动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9:10-12.

[2]刘宇君.基于.NET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工程师.2015,(12):16-17.

[3]潘健.高校体育运动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5,(08):28-30.

[4]张巍.基于.Net的高校运动会管理系统设计[J].电子测试.2014,(22):61-62.

[5]吴昊,周雪莲,丁宁.基于C/S模式校级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J].出国与就业.2012,(06):238-239.

[6]李步升,胡静芳.基于WEB的高校运动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6):30-32.

[7]韦玮,郝雪辉,杨文杰.煤炭院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1,(03):255-256

第三篇:高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

【摘要】

高校的信息化的核心是高校信息的建设工作,需要对其进行理论指导并加以规范,使其规范化。而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应用专门软件在有限资源的支撑下用系统方法、观点和理论对项目中全部工作进行管理。它必须贯彻项目的始终。高校的信息系统就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的建设模式对其进行规范。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运用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的信息系统建设及相应的实际应用,讲述其结构组织、启动、系统规划及实施、收尾这些必要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重点。最后还会结合理论的实践结果进行简单地讲解,希望为高校的信息管理优化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信息系统;方案建设;项目管理

引言

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中曾表达过,发展教育事业还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潮流,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的重视程度。国家已经将教育事业的信息化提上了日程。高校的信息系统建设应运而生,这将是高校增强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开端。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体系(PMBOK)是世界公认的管理标准。本文结合PMBOK的管理技术用在高校信息系统建设中,综合高校信息系统本身的建设特点,将PMBOK进行适度剪裁,力求寻找到适合高校信息系统运作的管理系统。

1结构的组织

1.1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想顺利完成高校信息化,需要首先建立领导小组需要由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副院长担任主要负责人一职、各学校的二级机构部门的领导作主要成员。由以上人员组成信息化建设的高级管理层,对接下来的建设工作决策、领导。

1.2建立信息化工作小组

安排好信息化小组的成员之后,信息化建筑小组必须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统一规划、规范建设和管理制度负起责任。并且积极参与进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论证及审核。高校中的信息化建设中小组由网络及图文信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来担任。

1.3使用部门

使用部门指的是系统建立后,主要使用和管理的部门。他们在项目的建设中对相关系统的需求,提出建议并进行整理,他们一般都由学校的二级机构构成。

2启动项目

项目启动的过程组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其制定章程。针对PMBOK的要求,输入应为项目说明、论证、环境因素、协议、资产,通过专家的决策和引导技术提供的帮助输出章程。实际应用中,允许对其剪裁。高校进行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本身就属于一类项目章程,采用PMBOK的项目理论来指导方案制定是没问题的。

2.1输入项目方案

2.1.1系统所需报告

上文提过,使用部门负责系统中的需求报告,而必要时,使用部门是可以对图文信息和网络信息提出协助请求的。通过演示、访谈、资料收集整理出系统所需求的报告。

2.1.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平台的建设,指的是载运信息的平台,校园数字的三大公共基础平台: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统一、公共数据中心。(2)完成后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影响建设信息系统中的接口需求还会对功能需求产生影响。(3)校园网络。校园网络主要涵盖因特网,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网络影响着信息系统的功能性需求,比如,教学系统采用网络进行通讯。(4)软件规范化。高校有校园用户的界面规范和统一标准。统一的信息标准是整合关键,让各个系统实现共享和数据交换,可以对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起到提升作用。(5)组织过程中的资产。组织过程涵盖了学院的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管理方法及其工作流程和制度,也包括了各种信息系统中的文档模版。把系统业务需求报告、信息标准、数字校园规范、项目建设制度、文档及模版、数字化高校的软件环境及硬件环境这些因素加上对专家学者的讨论研究进一步生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2.2方案建设的内容

项目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有一套建设方案,而建设方案同样也是招标书的文档资源,根据高校信特色的信息化建设结合PMBOK的项目规定可设置出的方案如下:(1)项目由来,囊括了定义和范围、项目实施背景条件、资金及需求依据。(2)项目建设的目标和原则。(3)系统的功能性需求。(4)系统的结构和集成、运行环境。(5)项目总体计划。(6)项目开展的分工。(7)项目验收时要求。(8)建设团队成员和权责。

3对项目规划实施

高校比较多见的采购方式是招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采购的质量,保证学校利益的最大化。而将项目实施到具体步骤有以下几点:第一步,中标的开发商与学校签合同后,就可以派遣技术员进入学校,开始调研软件需求。使用部门与开发单位是需求调研的主导,配合信息化小组的协作。主要输入的有项目建设合同和建设方案再通过研讨、访谈等技术形成软件需求的说明书。这个软件需求的规格说明书就是对系统需求报告细化的产物。附加其他的需求,比如,非功能性的需求与设计约束。说明书须经过项目负责人、使用部主管、开发商、建设小组负责人审批确定。第二步,制定工作结构分解(WBS),沟通管理计划,项目进度规划。而WBS就是把项目成果和工作细分成较小块的,更容易管理的。第三步,开发商依据软件说明执行程序的开发、内部检测与修改。第四步,信息建设小组和开发商共同进行运行环境的工作部署。第五步,由开发商为主组织的信息建设小组辅助帮助,进行的运行前培训。与使用部相关人员都要参与。第六步,系统运行开始,各个方面的人员都要参与进来。开发商参考建设小组和使用部门提出的相关意见优化系统。当系统竣工之后,步入最后的验收阶段。

4对项目进行监控

PMBOK,以完成项目计划的目标为目的,将项目的监控、跟踪、报告、项目进展等进行定义。监控中要确定好控制范围,控制范围最主要的问题是变更控制。针对软件说明的改变或者工作计划的改变都需要有一份书面形式的申请,提出、审核、批准、实施、检查、最后完结更改的过程。针对紧急的变更,须由高级管理人员依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判断,确定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对其进行相应处理。但是事后一定要及时将相关材料和文档补全。关于成本,合同中,规定乙方(开发商)包干,使用开发的经费及报酬,甲方(高校)的角度考虑,没有后续的成本控制工作。但是,甲方是有权利检查乙方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关于风险,合同要明确风险的认定。认定风险的内容包括技术上的风险(风险存在、程度、损失程度、范围等。)约定好,发生非人为因素的风险,开发商和高校双方的承担情况。以免产生风险后,合同双方产生经济承担上的纠纷。

5项目收尾

正式的项目结尾是指完结以上所有活动。输入项目计划、验收结果、资产、通过分析输出最终产品,同时组织资产更新。

6结论

“数字化校园”的主线通过建设信息系统、人力系统、教学系统、资产系统、招生系统、科研系统、图书馆系统来完成。这些项目统一标准,应用驱动并整合资源推进建设。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系统整体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本文的管理技术在高校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得到了实践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希望以后在更多高校中发挥作用。

作者:吕绍鑫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筱芸,林先津.项目管理系统在高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5(12):230~232+244.

[2]蒋萍花.高校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5,02(05):106~109.

运动培训论文范文4

提高对女性学刊的认识水平是做好女性学刊,发挥其对女性研究促进作用的前提。现对女性学刊的兴起和发展做简要概述,以梳理女性学刊的发展脉络和进一步探求其与女性研究的关系。

一、对女性学刊概念的理解

女性学刊是研究女性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它具有一般学术期刊的属性和女性研究带来的个性。其一般学术期刊的属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术性。学术性是指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是有系统的专门的学问[1]。女性学刊传播关于女性生存发展规律的知识,并促进其系统化、学科化。女性研究学术性论文和系统的学术信息是女性学刊的主要内容。二是传播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学术属性非常强的文化产品,具有交换功能。其交换目的是承载、贮存人类通过思维、思想劳动而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最终扩充人类知识和学术文化容量。其刊载的学术文章往往长而复杂,进行概念的推理论证和应用专业方法研究,非专业者难以读懂。这限制了学术刊物的传播范围,造成其小众传播的特征。女性学刊也属于小众刊物,不同于大众媒介,难以适用市场运作。但它的传播对于学术交流、观点碰撞、知识交融有着重要的作用。三是周期性。学术期刊是有确定周期的连续出版物[2]。周期性是学术期刊与学术图书的重要区别。

女性学刊的个性表现为研究女性的文化定位。女性学刊承载的学术成果研究的对象是女性整体[3]。同时,对于女性群体的研究是以男性为参照物的,具有社会性别视角,运用社会性别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对性别歧视所造成的女性整体的弱势和发展滞后状况有独具的人文关怀。所以,推动促进女性快速发展以实现两性平等基础上的和谐发展的研究是女性学刊的历史使命。它虽然借用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但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具有确定的研究范畴和女性社会科学的独立性。它关照女性现实和历史的理性探讨,区别于妇女工作等刊物的非学术性期刊。女性学刊具有促进女性学学科建设、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政策研究、传播社会性别平等文化的功能。女性学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书评以及学术活动信息;其内容涉及女性学科领域的各方面。女性学刊的主办者可以是国家、地方的科研机构,包括公开出版与内部发行、期刊出版号与图书出版号的定期女性学术出版物。一些学刊的女性研究栏目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女性学刊的特性。女性学刊的外延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从刊物特征与妇女研究关系的角度广义地理解,女性学刊的类型可以粗略地分为4类:以刊登论文为主的女性学刊、学报,如《妇女研究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女性论坛》(书号)等;以研究学术信息为主的定期出版的女性学术年鉴,如《中国妇女研究年鉴》①;以转载或摘录女性学术论文的文献类刊物,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以刊载和交流学术活动信息、阶段研究成果为主,有一定容量、定期编辑的女性研究机构和组织主办的内部期刊,如《妇女研究动态》。从对学术创新的直接作用和期刊管理的分类角度的狭义理解,仅指具有公开发行刊号,以刊登女性研究论文为主的女性学刊、学报,目前只有《妇女研究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女子学院学报》三个期刊。

二、女性学刊的兴起

(一)女性学刊产生的时代背景

女性学刊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平等、发展、和平”为主题的国际妇女运动已经形成声势。联合国颁布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开展了“联合国妇女十年”活动,并召开了3次世界妇女大会。妇女研究已经进入高校科研和教学系统,并向学科化发展,突破了原有的妇女解放和女权理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方针,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不断深化的城乡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掘了妇女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潜力,解放了妇女思想;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也使妇女的权益受到多方面的侵害,新的妇女问题不断出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在文化改革的过程中,在妇联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妇女期刊和出版物异军突起。妇女和妇女运动发展问题亟需理论的阐释和指导,妇女文化的繁荣也需要从妇女理论中汲取营养。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形成了社会科学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氛围,恢复和建立了社会学等一批学科。科学研究突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涌现出了一些跨界的新学科。这为新时期下的中国妇女理论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环境。在对外开放的政策下,国外的新理论、新著作、新理念被引进。长期封闭所造成的中外妇女的隔膜,以及国外妇女研究的热潮,引起了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学者对妇女研究和研究中国妇女的兴趣,开始了妇女理论新的探索。

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的时期到二三十年代,形成了我国妇女理论研究的第一次热潮,引进了西方女权思想和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融入了民族解放的大潮。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运动为发动和组织妇女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利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保护了妇女的劳动权利和健康。在民族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妇女理论的研究处于低潮,主要是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阐释、应用和妇女运动历史的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范畴。改革开放后妇女的新情况、新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探讨和反思。妇联系统先后成立妇女运动研究室和妇女研究所/室,组织成立了妇女研究社会团体,妇女管理干部院校成立了妇女理论教研室/组。全国妇联召开了两次全国妇女理论研讨会,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并组织研讨会和理论沙龙等活动,吸引教师参与研究妇女问题。《中国妇女》杂志和《中国妇女报》等妇女报刊开展妇女专题讨论并设专栏,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一些教师和研究人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甚至自费和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有关的妇女问题。对外开放使妇女研究概念引入,一批妇女与两性关系的译著得以出版,这开阔了我国学者的理论视野。人口学、史学等既有学科的发展也开始关注和引进国外相关学科中妇女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开始从性别角度关注妇女问题,《夏娃的探索》等论著以及《女性学》等教材相继问世。当代女性研究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条件下,继承发展了妇女解放理论,植根于中国妇女和妇女运动发展的实际,借鉴国际妇女科学,突破了原有的研究领域。#p#分页标题#e#

(二)女性学刊群的创办历程

1.初创阶段(1988~1994),妇联系统开创兴办,以论文园地支持社会妇女研究为特点。妇女理论研究的需要催生了研究刊物的诞生。如何解决在新形势下妇女发展的问题是对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的挑战。在改革开放中,北京市妇联转变工作观念,增强服务妇女的职能。在成立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1985年)和研究室(1988年3月)、举办妇女问题研究征文(1986年)、取得《中外妇女》办刊经验和开展“北京妇女报刊考”课题研究(1988年初)的基础上,1988年11月北京市妇联和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创办了《妇女理论与实践》双月刊(内部发行),半年后更名为《妇女研究》,填补了面向各界专门研究妇女理论刊物的空白,打出了妇女研究的旗帜[4]。1991年全国妇联在妇女运动研究室、调研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作为直属事业单位的妇女研究所。作为专业科研机构,该所迅速开展了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需要调动各地研究力量,需要学术刊物作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窗口。当时北京正在申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国家对妇女工作十分重视。1992年3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妇女研究论丛》季刊,使女性学刊依托科研实体,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随着妇女运动和妇女干部教育的发展,1985年在妇女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4年后创办了《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9年试刊无期号),1991年公开发行。乘筹备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东风,该院更名中华女子学院,1995年8月《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随之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学报》。该刊从依托妇女干部学校转变为女子院校,扩大了研究领域。与此刊经历相似,1999年,《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在1987年创办的《妇女学苑》内部刊物的基础上创建,2010年更名为《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女子学院主办的以妇女理论研究为主的学术刊物。该刊在地方妇女干部学校的改革中,对妇女研究最为敏感和最早介入,1995年又有了独立建制的妇女研究所的依托。从诞生之日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运动》(双月刊)就注重对妇女期刊的理论文章的转载,在迎接世界妇女大会的热潮中,1995年更名为《妇女研究》,筛选目标扩大到所有学术刊物,成为文献类的女性学刊。

2.初步形成阶段(1994~2003),高校和社科系统等妇女研究中心兴办,以依托学科建设项目交流学术信息为特点。1992年之后,《妇女权益保障法》出台,中共中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政府筹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非政府组织论坛,组织和调动了高校、社科学者的妇女研究热情,妇女研究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由于妇女研究中心很少进入高校教研体制,缺少资源,人力分散,以及女性研究跨学科的特点,一些高校妇女研究中心编辑了内部刊物,刊载女性研究论文和学术动态文章。如: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的内部刊物《妇女研究动态》创办于1993年,半年期,至今已编辑40多期。作为女性学学科建设牵头单位的刊物,该刊在校内外、国内外交流女性学学科建设信息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上海社科院《妇女研究通讯》(1995)是社科系统妇女研究的首份内刊。随着全国女性研究的发展,女性研究的成果和信息增多且分散,对其的梳理和研究提上日程。在《中国妇女理论研究十年(1981~1990)》编辑的基础上,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立项编辑《中国妇女研究年鉴》,于1996年出版了首卷本,成为5年周期的、研究女性研究信息的学术刊物。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促进了中外妇女研究的交流,国外基金支持的妇女研究项目增多,出现了一些服务于研究项目的阶段性内刊。如:由“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课题组创办于2002年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通讯》,在3年的项目运行中发挥了联络和交流的作用。1999年底中国妇女研究会成立,加强了对女性研究的科研活动的组织,努力推进女性研究进入科研和教育主流。女性学科建设的进展使高校和社科系统女性研究中心的学术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一批女性研究学者成为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其中有的在学报、学刊担任主编。同时,一些刊物也相继开辟了女性学术栏目。如:《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妇女史”(1990)和“妇女与性别研究”(1998)、《浙江学刊》的“妇女研究”(2003)、《思想战线》的“女性学视域”(2004,现更名为“社会性别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的“妇女与社会”(2010)、《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中国女性主义研究”(2009)等。这些栏目为女性研究学者提供了发表成果的平台,也因所属刊物的本专业本地区的学术地位扩大了女性研究的学术影响。

3.扩大发展阶段(2003至今),研究基地和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以以书代刊促进女性理论和性别文化研究传播为特点。全国妇联与中国妇女研究会积极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特别是加强了与教育、科研、党校、宣传系统的合作,不仅建立了一批妇女/性别研究和培训基地,还争取到了社科基金支持。妇女/性别研究和培训基地的建立,提高了妇女研究中心在教育和科研管理体制中的地位,有利于组织研究队伍和争取科研资源,增强科研实力。同时,女性研究在出版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一些出版社为增强竞争力寻求特色,对性别文化传播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它们不满足于仅出版女性学术著作,但又得不到刊号,便有意采取以书代刊的方式出版女性研究刊物。一些女性学者抓住了这个机遇。如:荒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女性主义》丛刊于2004年首次面世,该刊每年出版春、秋两卷,有卷首语和栏目。2007年底,武汉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中心等主办、罗萍、俞湛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女性论坛》,以1年为周期连续辑号出版,刊载女性研究学术论文。

上述可见,女性学刊是从女性研究活动中破土而生的,并随着女性研究的发展而壮大。如果没有妇女研究,女性学刊便无法生存。女性学刊的学术性决定了女性学科建设是它的发展依托。女性学科建设的制度化进展,推进了学术成果的生产。妇女教育与出版的发展为女性学刊创办提供了条件。这些共同促进了女性学刊群的形成。经过20年的发展,女性学刊形成了妇联组织、女子院校、出版社多系统主办,学刊学报、年鉴、文献多种类型,刊号书号共用的学刊群体。女性学刊的多样化,使其各自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共同推动了女性研究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三、女性学刊的发展

女性学刊的发展体现在个体的成长中,表现在刊物思想的明确与成熟、数量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管理机制的形成、影响的扩大等方面②。

(一)定位和办刊宗旨

女性学刊的定位明确。《妇女研究》在总第4期强调了“拓宽妇女研究领域”,“探索妇女研究新路”,“要有学术价值,既有可读性又有哲理性”[5],定位从侧重于妇女运动研究和妇女干部读者转为妇女研究的整体和妇女理论研究人员及热心人士。该刊敏锐地抓住妇女研究兴起的历史时机,突破了北京地域和仅仅为妇女工作服务的局限,树立了《妇女研究》为学术发展服务的理想。该刊后来更名为《女性研究》(1992年),但定位为“普及型妇女研究刊物”,逐步转向女性研究信息和观点的介绍,以及妇女社会问题热点的新闻调查,学术性逐步淡化。

《妇女研究论丛》在《发刊词》中定位为“学术理论刊物”,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观为指导”,“探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妇女解放和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促进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6]。1992年第4期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观为指导,运用多学科内容,多角度、多层次研究中国妇女争取解放的理论、历史、现状、前景”[7]。1994年强调“推动妇女理论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跨入学术殿堂”[8]。从中可以看到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办的《妇女研究论丛》,从开始就举起马克思主义指导妇女研究的旗帜,组织和吸引全国妇女研究者,进行深层次的全方位的研究,以创建妇女学科为目标,比《妇女研究》在理论层次上提高了一个台阶,成为纯粹的学术刊物。2001年7月该刊成为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该刊依托中国妇女研究会,以推动妇女研究整体的繁荣与发展为宗旨,涉及女性学科理论和妇女发展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关注重大妇女问题研究成果,成为妇女研究的核心刊物。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是高校学报,前身是《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其创刊时定位为研究和探讨妇女解放理论、妇女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顺应发展妇女教育事业的时代需要而生[9]。由于对妇女管理干部教育的依托,其关注点侧重于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解决新时期妇女问题,推动妇女运动,提高妇女素质。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筹备的热潮中,该学报随着学院进入普通高校序列而转变为女子高校学报,直接面对女大学生,作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办刊思想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贯彻双百方针,反映妇女理论的研究成果,交流开展妇女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妇女教育的发展规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与妇女有关的社会问题”[10]。随着学院本科教育升级和女性学的建立,该学报的办刊宗旨确立为“坚持‘双百’方针,立足妇女教育,站在时代前沿,突出女性特色”[11],侧重反映女性高等教育的科研成果,为促进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服务。其办刊思想随着主办机构性质和任务的变化而调整,由妇女管理干部教育扩展为妇女教育,由妇女教育经验到女性高等教育学术,由仅强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并突出女性特色,从一般的妇女理论刊物发展成为以女性高等教育研究为特色的女性学刊。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地方女子院校中少有的以研究妇女理论、妇女问题和妇女教育为特色的专业性理论刊物。其前身《妇女学苑》创办于1987年,办刊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针,研究探讨妇女干部教育和妇女运动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积极为教学工作和妇女工作实践服务,为四化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12]。1991年随学校的发展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更名为《山东女子学院学报》。随着主办单位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分院由成人教育机构逐步改制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并承担全省妇女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其办刊宗旨调整为“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面向改革时代,探索妇女问题,研究妇女理论,促进妇女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妇女/性别研究为主体,采用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辐射与女性参与相关的社会、文化、教育、法律、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刊物定位,形成了融性别研究视角与时代特征为一体的办刊特色③。从上述叙述可见,女性学刊的定位由妇女运动理论和妇女问题的研究逐步转向妇女理论和学科建设,形成女性学科的核心期刊、女性教育为特色的妇女理论学报。

(二)数量变化

女性学刊的发展还体现在数量的变化,其刊期、开本、页码的变化,使刊物的容量不断扩展(见表1)。载文数量增加。如:《妇女研究论丛》从创刊时的几十篇到每年100多篇。《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每年也100余篇。女性学刊从创刊时的季刊发展到双月刊,年版面字数从四十几万字到一百多万字。稿源数量的增加。如:《妇女研究》从无到有,1992年作者只不到300人,主要以约稿为主。《妇女研究论丛》和《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从创刊时的每年几百篇到千篇以上(2008年《妇女研究论丛》已超1300多篇)。作者的结构以高校和妇联教师及研究人员为主,如据统计《妇女研究论丛》(1992~2006)载文作者以高校教研人员(54%)为主,其次是妇联和社科系统的研究人员(18%和11.4%);高校教研人员增加了28个百分点,男性作者的人数由几人增加到一二十人,但所占比例仍很低④。研究项目论文增多。如:《妇女研究论丛》项目论文占论文总数的比率从1992年的10%上升到2010年的22%⑤。

(三)质量提高

1.选题的丰富。在女性刊物的选题的统计中,可以见到刊物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女性与法律权利、经济与就业、参政与地位、妇女贫困、教育、健康、传媒、女童、老年妇女、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妇女发展和现实问题,也涉及到妇女历史、女性文化、中国妇女运动、妇女组织与工作、国外女性研究等多学科的理论探索,尤其是逐渐加强了妇女理论基础理论和女性/性别学科建设方面的内容⑥。

2.好栏目的涌现。随着女性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女性学刊的选题内容不断丰富,策划意识增强,新的栏目和专题陆续出现。如:《妇女研究论丛》初期的主要栏目理论探讨、调查与思考、历史与文化、国外妇女研究、工作研究、学术动态等多着眼于研究方法、论文形态及大的内容分类,此后经过了衍变,其内容更加充实,并体现了其倡导的意识,如:理论探索与争鸣、妇运观察、史学研究与反思、国外妇女/性别研究,倡导了争鸣、反思思想,增加了性别研究的内容;同时增加了研究热点类的新栏目,特别是随着女性学基本理论的发展设立了学科建设栏目。该刊栏目“调查与思考”(1997年前)、“研究动态”(2001)曾获得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栏目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充分调动在婚姻法、妇女法学等领域的学科人才资源,创办了“女性与法律”栏目,在两法的修订过程中对妇女法学界和妇女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6)。《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妇女与性别研究”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6)。《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当时为《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性别平等理论研究”被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2008)。#p#分页标题#e#

3.学术规范。女性学刊在初创时对学术规范的执行不是很严谨,经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对学术规范的执行渐趋严格。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妇女研究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女子学院学报》于2003年都获得《CAJ-CD规范》首届执行优秀期刊奖。4.期刊评价。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的统计分析,女性学刊的重要评价指标———复合影响因子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如《妇女研究论丛》从2001的0.1065升到2007年的0.404,2011年的0.695;2011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0.474)和《山东女子学院学报》(0.221)的复合影响因子较前也有较大上升(见表2)。

随着编校质量的提高,女性学刊逐渐得到出版和社会科学、教育系统评价体系的肯定和认可,特别是进入了学科体系。《妇女研究论丛》从1996年起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6妇女运动与组织\2000中国政治\2004社会学、中国政治\2008社会科学总论),经历了从妇女、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推进,终被中国社科院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社会学,2004和2008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获北京市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2),并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6)。《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05、2007和2009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2008年被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期刊;2010年被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女性学刊学科地位的逐渐被认可扩大了其在学界的影响力。目前上述三种女性学刊均已国内外公开发行(《妇女研究论丛》1992;《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1;《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999),在进入邮发系统的同时自办发行(《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尚未邮发)。《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收入首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延续至今,1999年起连续被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南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清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评价系统等的来源期刊。《妇女研究论丛》早期是《妇女研究》(原名《妇女组织与活动》)主要转载期刊,1992~1996年被全文转载的文章占《论丛》所刊论文的1/3,后来逐渐为其他学科《复印报刊资料》期刊所转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也逐渐扩大了学界影响,被选入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2004)、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网(CEPS,台湾,2005),并成为中国期刊网等来源期刊。《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来源期刊。女性学刊实现了资源共享,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吸引了妇女研究学者,并为学术成果和机构评价提供依据。

(四)管理机制逐渐完善

运动培训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创新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评出21世纪全球最流行的职业,一共20个,健身教练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结果让人们大吃一惊,于是从事体育健康产业人士开始关注健身教练的职业生涯,高校作为体育健康产业人才的输送基地,开始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更多地考虑当前社会就业需求,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让专业能力在社会中创造实践价值。体育活动项目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运动观念随之形成,对体育运动逐渐产生兴趣,甚至使参加健身运动成为一种时尚运动,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于体育产业有了更多的需求,对体育人才也有大量的需求。高校体育学院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领域的人才匮乏问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为参与体育运动的民众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使民众科学健身,参与到体育产业活动中,从事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事业,诸如体育产品的经营开发、体育赛事的策划等,使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高校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时候,要考虑社会需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还可以为体育健康行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本论文的研究中,首先调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时社会对健身人才的能力需求,然后以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对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进行各个维度的全方位改革,以此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即通过供给侧改革,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实现人才的精准供给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的实际需要,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等论文搜索平台获取大量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现状与就业能力、就业技能现状与就业能力提升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篇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用人单位,以健身俱乐部和幼儿体能训练公司为例,了解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现状,以及对就业能力需要提升的方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实地考察,为本文写作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支持。

(三)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制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能力需求、就业能力提升与就业现状满意度调查表,对10所高校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21级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以及目前就业能力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高校体育学院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健身指导能力,让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所提高,确保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有较高的契合度,才能让学生在毕业离校之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本研究中对10所河南省高校体育学院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具体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一)课程设置情况

教育部规定,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包括体育史、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导论、休闲运动概论、体育产业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社区体育、体育设施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和经纪、技术经济学、休闲健身理论、体育政策法规、城市社区体育、现代商务体育、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等。河南各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与比例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基本课程体育经济学、社会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学、体育保健学等均有开设,这些课程普适性较强,但是缺乏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课程,如体育组织、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紧急救护等课程。在接受调查的高校体育学院中,6所高校的体育学院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开设的课程比较全面,不仅涵盖了体育运动理论,还有技能理论方面的学科,包括有关体育运动方面的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保健学,在运动训练学方面,不仅包括基本理论,还涵盖基本技术,指导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学习能力,而且在课程中还设置有全民健身指导选课模块,这些都属于主修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还有一些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修。高校体育学院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合理,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依然存在不足。比如,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课程,在教学中局限于理论层面,学时比较短,通常一个学期就结束了,没有贯穿体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运动训练学教学,学生只能简单地理解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对有关的整体内容不能综合掌握,不能在实际中合理运用,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对河南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31.4%的教师认为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课时分配不合理;25.7%的学生认为知识学习不够系统;22.1%的学生认为一些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仅仅是一些基本技能,不能达到指导群众的目的等。有很多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都是按照教育部给出的方案设计的,也有部分院校能够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建立有自身校园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和体系。还有一部分院校的课程按专业目录中的课程方案照搬设计,而未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所以会出现教学课程单一、教学基地建设数量少、教学缺乏指导、教学成果的简单评定和考核等问题,明显地将教学模式、计划缺乏基础、综合和专业研究实践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二)教学实践实施情况

从接受调查的高校体育学院专业理论课教学情况来看,包括基础理论法、学校体育学等的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理论教学,都将实践环节纳入其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健身指导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再采用固定的模式,而是走上了教学改革的道路,力求创新,在教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讲课,让学生准备实践活动等,注重训练学生的教练技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技术水平。体育专业课堂教学中,实践环节是比较到位的,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任务之后,还会将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中,与学生共同讨论,比如,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训练方案,健身俱乐部所设置的健身训练课以及私人教练的教学内容。教师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让学生对健身俱乐部产生深刻的印象,对健身俱乐部的人才需求有所了解。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教育中,如果将学生将来的职业定位于健身俱乐部教练,未免存在局限性。中国倡导全民健身运动,体育专业的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空间是很大的,除了健身俱乐部之外,包括幼儿体能训练公司、户外拓展公司、养老机构等都能够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满足了经济需求。

(三)课外实践实施情况

高校的体育学院在对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课外活动,学校也会为学生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社会中施展自己的专业才能。比如,当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要求之后,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健身俱乐部提供服务,让学生了解健身俱乐部的运营情况以及对于人才技能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课外实践情况来看,由于没有指导到位,学生多是在实践中自我成长,没有机会接受专业技能指导。所以,体育学院对这方面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将课外实践方案制定出来,督促跟踪落实方案要求,确保真正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做到科学有效培训人才。对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需要根据健身俱乐部的人才质量需求定期组织培训,只有适时指导,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进而使学生毕业后顺利适应工作环境,高效进入工作状态。

(四)高校培养、输出的体育人才质量情况

中国的体育健康产业迎合了当前人们的健康需求,发展迅速,对于高校而言,这是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体育健康产业发展起来,而健康服务专业人才非常少,目前从事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士层级也比较低,这种人才结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体育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和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时候,虽然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本质内涵以及相关的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并没有积极主动地适应体育健康服务业的人才需求,面对体育健身行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人才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而高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很少有达到要求的,因此人才就业就令人担忧。高校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了供给侧改革,更多地从人才培养本身出发,没有从社会的角度开展。高校在体育人才教育中没有考虑到供给质量,没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没有将学生就业作为导向。高校没有将完善的培养机制建立起来,没有做到培养与管理相结合,使所培养的人才无法完全适应当前体育健康产业发展局势。

(五)高校体育专业师资力量现状情况

河南省社会体育专业起步比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于经济发达的省份,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学历与年龄偏低,工作年限较短,实际上,2005年以前,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梁宝君等人对河南8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调查显示:目前整体师资的基本情况是数量不足,特别是“专业性”教师缺乏,且绝大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从体育教育专业或者是公共体育部转行过来,缺乏系统社会体育理论教育的工作实践,在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上与社会体育专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教师的学科知识虽然丰富,但专业知识相对社会体育专业而言仍然不足,基本上不具备专业性。另外,部分教师具备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又缺少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职业培训,没有完成学科特长向社会体育专业特长的转变。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决定了一个专业开设的方向、特色及发展水平,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72名教师中:专业一线教师,学历和职称类别中专科和助教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分别为40.28%、33.33%),研究生和教授比例较低(分别为13.89%、12.5%)。而师资中“社体专业毕业”占22.22%的比例。可见,社会体育专业教师整体师资层次较低,整体师资的数量也不足,特别是“专业性”教师缺乏,“因师”设课,或是“变通”设课时有发生。有些学校存在教师不足,使用其他相关院系教师代课的情况,但是这些老师的知识能力还不能满足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需求。调查显示,学生对术科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和对学科教师的教学满意度都不到60%。因此现在河南高校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缺乏的现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要求。

四、就业需求导向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精准供给的有效策略

(一)全方位提高健身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对健身俱乐部管理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访谈的方法可以明确,参与健身的人员在挑选健身教练的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包括健身健美知识、营养学知识以及运动保健学方面的难点知识等,如果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损伤,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特别是当前私人教练盛行,要求教练具备制定运动处方的能力,根据参与健身的人的需要制订运动计划,做到因人而异。健身专业人才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跟随时代的发展,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达到学以致用。健身俱乐部对于健身教练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更加注重创新能力,毕竟将来健身俱乐部健身的人不都对体育运动有所了解,在健身指导中要满足健身人员的运动需求,考虑到其对体育运动的适应性,保证其健康。这就需要健身俱乐部定期对健身教练开展培训,使其综合水平有所提高。健身教练之间要相互切磋交流,交流经验,健身俱乐部还可以组织健身教练参与比赛,提高竞争意识,特别是通过参加技能比赛可以提高健身教练的竞争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使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二)课外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学校可以将校内的健身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比如,有的高校有自己的健身俱乐部,还建立了体育单项协会,让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实习并接受实训。高校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注重引导学生向全民健身方向发展,就可以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让学生在这里了解健身器材,对健身俱乐部的培训课程有所了解。事实上,学校这样安排学生接受实践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模拟就业”的机会,能够提高其职业意识,在就业观念上持有“独立”的态度,让学生在实践专业领域中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起来,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能够自主思考制定解决方案,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专业能力符合社会人才需求,为自己的就业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健身行业的健身教练团队水平也会全面提高,促使健身行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当前国家倡导全民健身,人们对于健身运动越来越关注,当我们走进城市的广场、公园中,清晨或者傍晚时刻或者节假日的时候,都会看到有很多人在这里健身,有广场舞、太极拳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健身教练予以指导,养老机构的老人需要健身,幼儿体能训练公司还会组织健身表演和比赛活动,这些也需要专业的健身教练,所以,体育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从社会人才需求出发具有针对性地培养,以做到精准供给。

(三)注重培养多元化的专业人才

中国的健康战略全面推进,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多元化。中国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全民健身运动在全社会开展起来,而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要强化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同时健身机构也要参与其中,社会团体不仅重视人群的体育运动,还需要提高体育运动质量,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教练予以指导。基于此,高校就要在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对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懂得健康的重要性,还要对医疗有所了解,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指导服务。

(四)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转变课程设置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转变课程设置,需要积极转变观念,从当前的体育健康服务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将成为高校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方向,需要高校紧紧抓住机遇,根据就业需求调整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进新型教学方法,修改课程设置,使学生的就业需求得到满足。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考虑社会需求,在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方向更为准确,高校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向社会提供相应的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比如,健身俱乐部、幼儿体能训练公司和老年机构虽然都对专业的健身教练有需求,但是,对于人才质量有不同的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如果按照一个标准进行,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从学生就业方向的角度出发做出调整,当人才进入职业领域后,就很难适应职业环境。高校应该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采用分类培养的方式,做到精准定位,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培养优势,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能够很快地融入运动健身行业,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五)加强师资力量提升师资技能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开办较晚,师资储备不足,专业教师缺乏,尤其是教师学历层次与社会实践技能不足,因此,学校应该花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实际教学水平。此外,多鼓励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到社会实践中进行服务性指导与学习,或者去参加更高层次的社会实践培训工作,为以后的指导学生教学实践工作打好基础。

(六)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职业发展方向

首先让学生充分了解符合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领域主要有街道社区、商业性体育及相关服务领域、体育行政部门、教学与科研等部门;目前主要的岗位有体育教师、健身教练、体育产业管理、体育经纪人和体育产品销售等。同时,对社会体育专业有其他爱好的学生,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充分利用河南省政府对自愿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的方便的创业途径。在创业时要充分发挥体育人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和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积极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五、结论

运动培训论文范文6

实践课程质量较低。以毕业论文为例,应付现象极为严重,不少学生的论文是从网站上下载的,经过一些“加工”;最后形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都是模糊的,更没有经过立题、开题、搜集资料、实验、撰写论文等实际过程,论文撰写的质量可想而知。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议

2.1定位。必须摆脱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一致”的实践教学模式,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使毕业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能够独立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活动,所培养的须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应是吻合的,应围绕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依据开设相应课程,并制定相应的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授课计划、教法和科学的考试考核办法等。在理论知识具备“综合素养”的原则下,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所修科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重新组合,突出知识点、技能点、应用点、提高点,有时间有步骤逐步组织和实施。

2.3实践内容的构建。必须以突出能力为中心,身体素质综合发展为基本,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的实践不应只局限于哪个学期,而要贯穿于始终。

2.4指导教师。大多数指导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验,教学内容不能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给予学生实习实践的指导力度较低,所以,必须制定指导教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才能及时有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5自主学习。入学伊始,应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的能力,并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成为习惯,使学生主动适应,这样会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6实践基地一体化。在注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应使学生充分参与学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校内的各类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做到校内外实践的一体化。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3.1相关制度的保障。围绕实践教学的要求,要在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制定有关规定,并科学的组织实施,使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并能顺利进行。

3.2聘请校外指导教师。以健身俱乐部为例,在此工作的教练员都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长期聘请这些教练员为校外指导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硬件保障。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针对性的创建“创新基地”、“实践实验区”等,并适时改进设施和设备,确保实践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运动培训论文范文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分重视,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扬州会议”的召开,在教育部、卫生部的直接领导下,各级政府对学校卫生工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网络逐步健全,一些地方成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使得我国学校卫生队伍日益壮大,能力不断加强,对推动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促进各项学校卫生措施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证。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服务与工作的能力,不断拓展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教科研的职能,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和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不断创新探索,努力融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三个支撑平台”,实施“三个行动计划”,为促进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和学校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

1搭建“三个支撑平台”,提升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科研能力

2008年以来,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积极创新、引导和团结下,《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联合全国10余家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进行广泛科研合作,至今已基本形成了校所联合的合作模式,打造出了“三个支撑平台”,即“以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主形成科研技术支撑平台,以各地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为主形成科研现场支撑平台,以《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为主形成科研成果支撑平台”。通过打造三个平台,有效地整合了全国资源,并形成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进而提升了学校卫生工作的能力,拓展了学校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1.1搭建三个平台,实现共利多赢“三个支撑平台”的建立,形成了互利多赢的良好局面。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建立并提供科研技术支撑平台,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收益: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年来,协作开展了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卫生行业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等;二是实现了全国性科研大协作,进一步推进了学院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完成了我国青少年身心病理症状、体育锻炼行为、睡眠质量、饮食结构、自伤行为数据库;三是经过科研现场的锻炼、学习,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奠定了基础,协作单位共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四是成为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如开展我国儿童青少年发育与健康队列研究、中国儿童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中国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等课题研究。通过科研合作和技术培训,不仅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人员科研能力提升“授之以渔”,同时也使高校承担部级科研项目的能力得到提高。全国各地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科研现场支撑平台的建设,一是打破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长期以来主要以开展学生体检工作为主的僵局,在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推动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转变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长期以来形成的“日常工作难以开展科学研究”的旧观念;三是有效提升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四是部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帮助下已开始积极申报当地的科研项目,并有成功范例;五是开始收获高质量的科研硕果,一批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已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以专版刊出,在学校卫生研究方面发出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工作者的声音。《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搭建的科研成果平台,一是真正实现了从被动“编”杂志到主动“办”杂志观念的转变,全面提升了期刊编辑水平;二是通过科研合作、协作和积极融入,进而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三是确保了杂志高质量的稿源,使组稿和约稿走向科研前沿,实现订单式约稿。

1.2搭建三个平台以来所取得的成果2007年12月30-31日,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联合发起,在合肥首次召开国家“863”项目“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课题培训和协作组会议,邀请全国9个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部分高校参与课题研究,来自哈尔滨、北京、太原、武汉、重庆、广州、贵阳、绍兴、蚌埠等地共22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高校的儿少卫生专家参会。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处与9家课题协作单位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并给予科研资助。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先后派出30余人次的专家和研究生到现场指导,2010年顺利结题。目前这一研究共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在SCI,S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篇;合作单位发表文章21篇,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并于2010年第12期出版了“绍兴市研究专版”。2008年8月,召开了国家“863”课题资料分析会议,9个地市的16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工作者参会并得到培训。同时,邀请8位来自全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的专家参加了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担的国家“十一五”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分课题“中小学健康体检表标准研究”的咨询。2009年10月,成立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青春期学组,邀请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贵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太原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家担任常委或委员,16家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工作者参加了“青春期发育与健康”论坛。2010年8月13-15日,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发起“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其健康危害效应”论坛及全国协作组会议,来自哈尔滨、沈阳、天津、上海、广州、昆明、武汉、郑州、太原、宁夏、重庆、马鞍山等地的25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高校的学校卫生专业工作者以及儿少卫生学专家与会,共同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健康问题和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健康危害效应,提出了研究策略和研究选题,形成了来自哈尔滨等13个单位合作的“中国儿童青春发动事件评定标准协作研究组”,部分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率先发表,近期在国际上发表我国城乡男女儿童青少年青春期主要发育事件的时间进程、评定标准等方面的论文3篇,再次展示了校所联合开展大协作研究的成功经验,为制定中国儿童青春期性和第二性征发育评定标准提供了基础性数据。2011年4月22-24日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发育与健康监测与队列研究论坛暨全国协作组会议”在合肥市召开。本次会议是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科研水平而召开的。来自北京、广州、中山、阳江、厦门、重庆、郑州、沈阳、呼和浩特、太原、西安、乌鲁木齐、新乡、蚌埠等地市的16家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学校卫生专业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精神健康状况和评价方法的挑战、世界范围内重要队列研究等进行学术交流。陶芳标教授和与会的27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家就我国儿童发育与健康队列研究设计构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研究设计构想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初步达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中国儿童发育与健康队列研究”两个协作研究。几年来的实践显示,三个平台的建设推进了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科研能力、服务能力和信息提供能力的提升,对促进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0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与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全面合作,认真总结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30年来发展的经验以及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方面的成就,全面反映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现状和变化,5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11年第5期发表。同时,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还与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合作。这一合作模式正在全国部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推行。2008年以来,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利用全国合作的课题,成功地培养了博士生1人,硕士生2人。#p#分页标题#e#

1.3三个平台在未来学科发展中前景广阔展望未来,三方合作力度将会不断深入,合作前景极其广阔。正如陶芳标教授所言,通过高校、学术期刊以及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合作,必将锻炼一支高水平的学校卫生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备应对学校卫生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还能结合日常工作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并创新研究内容;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儿童发育与健康研究队列,利用我国学生人口基数大、民族多样、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家庭、教育、营养、体育锻炼等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建立一个多产出的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体系,在青少年生理病理症状、心理病理症状、意外伤害、故意伤害、体力活动行为和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饮食模式和心理社会促进因素以及评价教育、健康促进的效果等方面,每2年形成一个专题报告,为教育和卫生部门开展决策咨询和政策规划等服务;形成一批科学研究成果,通过5年合作,在中国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青少年健康和发育评价方法、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学校健康服务策略及措施研究等领域,形成具有大样本、多指标、多产出、应用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儿少卫生与学校卫生研究领域展现中国学者的成就。

2实施“三个行动计划”,提升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实施“三个行动计划”,目的是建立健全与实施学校健康促进发展战略、推进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机制,使社会各方参与的学生健康促进网络和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全面促使中小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学生健康素养明显提高,心理社会应对能力显著增强,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2.1推进学校阳光体育与体教结合行动计划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应成立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每周各年级安排2节体育活动课(共90min),确保在学校推行“阳光体育课间活动”,并作为限定性拓展课程排入课表;学校将落实每天校园体育锻炼方案并向家长公布。因地制宜地开展“双A体力活动”,即适宜的(Appropriate)、有氧的(Aerobic)、每天2次、每次30min的体力活动。依托“体育社团”平台,5年内实现80%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结合体育课教学,让每一名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为其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2.1.1“双A”体力活动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双A体力活动”为基本原则,遵循探索“因地制宜、学校-家庭-社区配合、有氧运动为主、每次0.5h~每天1h”的体育活动模式,如组织学生每周参加“五个一”活动(一次跳绳、一次踢毽、一次立定跳远、一次俯卧撑、一次耐力跑)。

2.1.2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统一规定全校的早操活动内容以集体跑操为主;课间活动内容为校园集体舞、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分班级特色体育活动(如武术操、抖空竹、器械操、健身操、球操等项目),其中校园集体舞为必须开展的项目。推荐实行35min大课间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阳光。

2.1.3组建体育社团组织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田径、长绳、围棋、跆拳道等多种社团,为全体同学提供交流平台。规定各个社团的活动时间(如周四16:30-17:30),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在全校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校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进行,做到既有规定项目,又有各校特色。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初中主要开展舞蹈、韵律操等技能项目;在小学主要体现小场地、小器材、小游戏、小活动为主的快乐体育活动。深入拓展阳光体育运动内涵。要求全校教师每天早操、课间操同学生一起参加运动;将阳光体育运动与社会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积极组织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2.2落实学生健康素质监测及干预行动计划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学生健康素质监测制度,针对性地在新生入学2周内、期中或期末考试前2周进行学生肥胖、近视、饮食模式、睡眠质量、情绪健康、健康行为等健康素质监测,保证每学年每个年级学生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建立学生的健康素质档案。根据健康素质监测结果进行三级预防服务。针对普遍存在的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采取健康教育、行为训练、环境改造等措施,共同建立包括学生本人、家长、教师、社区、专家相结合的社会生态学干预联动机制。

2.2.1学生身心健康监测学生身心健康监测要覆盖中小学所有年级学生,并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内进行。监测内容包括:(1)生长发育状况。是评价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从下列方面挑选指标。①体格生长指标,如身高、体重、腰围、肩胛下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体脂百分比等。②心肺功能指标,如肺活量、耐力跑等。(2)疾病或异常,包括近视、伤害等。(3)因病缺课状况,包括因病缺课率及其病因分析等。(4)生活方式与行为指标,如睡眠行为、视频行为、饮食模式、体育锻炼、用眼行为等。(5)心理健康监测,包括身心生理病理症状、抑郁焦虑情绪、自杀和自伤行为、心理应对方式、亲子依恋行为等。

2.2.2学生健康促进与常见病干预学生健康促进与常见病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学生健康素质档案。对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视力不良、营养不良、饮食、阳光体育活动、心理健康等健康指标及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分析。(2)学生近视眼综合防治。建立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机制,创设良好的学校和家庭用眼卫生环境,改变不良用眼习惯,推广适宜技术,设计教室环境模板,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和眼放松行为,遏制近视低龄化和高发率。(3)学生肥胖综合防治。推广体质量指数个人监测,营养教育要强化家庭和个人饮食结构的改变,积极推广“双A”体力活动。(4)建立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建立因病缺课动态分析与(往年)同期比较制度,加强与当地CDC合作报告和监测传染病防控的合作机制,组织专家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安全事件关键控制点,研究突发公共事件桌面演示、演练等制度。#p#分页标题#e#

2.3实施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计划针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自杀意念与行为、考前焦虑等,由儿童发育心理学专家指导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倡导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传授心理知识、学科渗透心育、创设教育情境、坚持团体心理应对能力训练、实施心理健康监测、开展心理咨询、改善家庭氛围等,倡导学校和家长共同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面向全员(师生、家长、社会)、全程(深入课外、校内外、特别是班级与家庭)、一个部门为主(心理教育中心)、设置专兼职心理教师、多种工作方式(心理辅导课、展板、专刊、心理健康监测、学生心理小组、家长学校、专业化教师培训、个别辅导、电话专线、网上信箱、讲座)等。

2.3.1以心理社会应对能力和生活技能教育为主题的团体心理健康促进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形式有心理游戏、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旨在提高儿童青少年对健康行为的执行能力和对问题行为的预防能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对事、对己、对自然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能与质量。活动包括学生训练、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学生训练主题包括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有效沟通以及解决冲突的策略等。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将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由专业儿童精神卫生工作者到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转变。家长培训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了解训练的具体内容和过程,同时也可以在行为上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2.3.2组建学科渗透师资队伍组建“以专职带兼职,以兼职带全员”的学科渗透师资队伍。学校成立心理辅导中心(负责管理与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一至两名专职心理教师牵头,面向全校组建兼职心理教师队伍,要求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有“B证”以上资格或有参加过较系统的心理专业培训班培训经历的教师均要加入心育队伍,努力使学校心育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学科渗透”。

2.3.3新课程中学科渗透心育学科渗透心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心理的有效渠道,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和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学科类课程: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情绪调节、品德与行为、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自然学科类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艺术与体育类课程:情绪调节、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协助精神、团队凝聚力、人际交往等。

运动培训论文范文8

1.1研究对象

主要针对宁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各年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以“基本功技能大赛”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查询,将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问卷调查法。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填写、回收的方式。共发放450份,回收问卷400份,回收率88.8%,其中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将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借助计算机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信息。专家访谈法。笔者走访调查宁夏的大学负责基本功技能大赛考核的老师及相关专家,针对宁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中期考核”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结果与分析

2.1宁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近3年中期考核现状分析

2.1.1宁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近3年中期考核完成情况

调查显示,每年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体育教学论学科学生们得完成情况相对较好,运动技能的完成情况相对于理论考试来说相对较弱,学生们的基本身体素质完成情况相对较弱。综合评定靠近合格线人数较多,并且每年综合评定不合格的人数都在逐渐增加。原因在临近基本功技能大赛的同时同学们都积极准备着各类考试而运动人体科学里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教学论里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又是事业编、特岗教师、考研等考试科目里的重头戏所以在该考核内容中体育教学论和运动人体科学的完成情况相对较好。运动技能的完成情况相对于理论考试来说相对较弱,据了解大多是因为大二过后就再无其他课,只有一周两节课的专业选修课。学生们的基本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导致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所以完成情况相对较弱。通过表1反应了我校近三年中期选拔考评机制的完成情况督促我们发现问题,并警示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2.1.2中期考核内容、形式、目标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需求状况

从内容上看,中期考核涉及到教学技能、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等。对学生未来走向体育教师的岗位奠定基础,但考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四年级第二学期,通过对4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许多学生在二年级结束体育技术课程后,很少进行体能训练,大多数四年级学生体能下降,几乎无法应对高强度的技术考试,必须提前复习和恢复体能。并且对四年级学生来讲,中期考核会占用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应对考研、公务员、特岗教师等考试,对学生未来就业和身体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从考核形式看,中期考核要求学生通过试卷和技能方面的测试,但学生将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应用能力没有过多的要求,使得学生考核仍然只浮于表面;从培养目标看,中期考核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优秀的体育教师,但是中期考核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将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入考核项目中,例如对学生说课能力进行考核,教案制定的考核等。

2.1.3中期考核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宁夏大学调查分析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当前中期考核出现的问题。

(1)目的不明确。

四年级学生在结束理论课程并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后,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位论文研究,在进入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对四年级体育教育本科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使学院单位和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使考试合格的同学顺利拿到学位证并对考试不合格的同学给予惩罚。但是,目前的现状令人担忧,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中期考核目的并不清楚。宁夏大学体育学院虽然针对每一届毕业生都制定了中期考核相关规定,但四年级学生没有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相当一部分人是一片茫然,不知中期考核的具体目的是什么。

(2)意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一般来说,四年级学生对学位论文的开题、学位评审以及答辩工作相当重视,但是对中期考核工作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认为是走走过场,随意应付。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应该省略了中期考核这一环节,认为中期考核工作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学生未来就业。

(3)学生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大学招生数量的增加以及培养方式的多样化,生源能力参差不齐,加上学生通过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缺乏自控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得部分学生在就读期间浪费时间,荒废学业,体能也在逐年下降。更多学生只是在考试前几天将精力放在考试的几门课程上,而耽误了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自身能力的培养。

(4)考核方式僵化。

笔者对宁夏大学体育学院负责中期考核的老师进行咨询,发现中期考核方式僵化、简单化,缺乏灵活性。一般中期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这种考核虽然看似涉及理论与技术,但考核内容还是显得单一、枯燥,不仅没有涉及对学生教师技能的考核,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系统的学习体育类各方面知识。

2.2对中期考核改革的结果与分析

2.2.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考核时间调整的看法

通过对宁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同意中期教改的学生和教师进一步调查,对中期考核在时间上的调整,有75%的学生赞同考核时间调整到三年级举行,另有25%的学生认为中期考核没必要进行,认为此种考核无意义,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30名不同专业的教师运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得知,有24名教师同意中期考核应当进行改革,不仅在时间上调整,内容和形式也应与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就业目标相结合做相应的调整;16名教师认为中期考核时间无需改变,三年级进行中期考核时间过早,到毕业体能、技术等方面会受到影响,建议应当在四年级第二学期举行,只在考核内容方面添加相应的教师技能的考核,对分值进行调整。

2.2.2对考核内容与形式改革的分析

内容形式改革:从本届各参赛学生对项目内容设置及评价指标统计结果来看,有60%的学生对理论知识内容的设置认可;有70%学生对技术技能类内容设置较认可,认为符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实际。但同时有40%的学生认为专业技术项目内容设置不合理整体缺乏技能要素,重“技”轻“能”的竞技化痕迹明显,单纯地以技术水平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与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形成错位,不符合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目前中期考核内容过多,难以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掌握。中期考核的形式、内容、方法应该是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终身体育”这一理念,让学生毕业后能掌握1~2项、2~3项运动项目和运动技能。中期考核的内容要着重体现科学性、实效性,主要是给学生提供比较多样、实用的考核内容,并结合各校现实情况和物质条件,合理安排,不从理论上照搬,也不从过程中去硬套。既要考虑体育教育的终身性、锻炼的健身性、休闲的娱乐性,还要考虑体育文化的传播及对人的个性全而发展的塑造。更新后的考核内容,能让学生在考核中系统地掌握综合能力,并通过课外体育俱乐部进消化和吸收,进而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一体化”模式。评价方式改革:把中期考核作为必修课程、争取优胜、提高中期考核影响力,固然能够使学生们非常重视中期考核。但作为体育改革发展与专业建设而言,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短期效应”。我们仅用考核的成绩作为孰优孰劣的评价标准,无疑与学校举办中期考核的目的和考核价值相背离,所以优化和改评价指标体系是使考核从“短期功利化”向“长期效益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考核标准可以根据考核内容检测的重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

2.2.3根据中期考核方案对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进行调整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调查,若中期考核在时间、内容、形式上进行改革,那么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也应当做相应的调整。从考核时间调整的角度讲,中期考核的时间如果调整到三年级的第二学期,体育教育专业的基本课程安排应当在一年级到二年级期间完成,三年级第一学期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复习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恢复体能,为第二学期的中期考核做准备。从考核内容调整方面讲,中期考核应当针对公务员、特岗教师面试等技能进行考量,其中若添加说课和教案制定等考核,那么应当在三年级加入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等理论和实践课程。从考核形式调整的角度讲,中期考核不应是一个时间点,而应贯穿于学生培养的整个阶段。因此将一年级到二年级部分分科考试成绩与三年级最终的中期考核成绩相结合,在成绩的比重上更多倾向于中期考核的成绩,这样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教学实践有机的联系起来,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对学生和老师都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2.4根据中期考核方案制定奖惩措施

为提高学生对中期考核的重视程度,中期考核结束应当将最终成绩与学位证挂钩,通过学院教师中期考核专题小组讨论研究,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规定综合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将无法取得学位证书,成绩优异的学生有资格参加学院的评奖评助等活动。

3结语

针对上述学生中期考核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调查问卷的信息,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明确中期考核目的

只有让同学自身重视起来,才能真正使中期考核做到实处。长久下去,必有实效。对学生而言,应当在思想上重视中期考核的重要性,积极做好复习工作。对于老师而言,应做好全面指导工作。中期考核各个考核内容的负责导师应亲自审阅,提前布置。培养单位应该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配备足够的专业的学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学生明确中期考核的重大意义,从而在思想上得到重视。

3.2提高中期考核主体——学生的能力

作为中期考核主体的本科生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是基本要求。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一些如社会风气、经济问题和就业压力等客观因素,导致一些学生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就更需要导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加强学生教育,使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上。

3.3改革考核方式、丰富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