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的合唱与指挥技巧

音乐教师的合唱与指挥技巧

 

合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唱指挥技能则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普通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都离不开合唱的教学。它不仅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也是能够反映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国民教育水平的重要方面,更能体现出一代少年儿童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合唱已经成为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要上好音乐课同时也要具备多种音乐技能。笔者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课题《西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证研究》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觉得需要加强合唱指挥技能的培训,从这里可见一斑。那么在合唱指挥技能方面,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呢?笔者认为应该具备如下一些技能:   一、具备扎实的合唱理论功底   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声乐演唱形式。与独唱有着很大的差别:讲求的是声音的共性,讲究的是声音的层次和立体和声感,追求的是声音丰富的色彩变化。因此我们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独唱发声的技巧更要掌握合唱的要求,尤其是童声合唱的特点。   1.了解多声部声乐演唱的特点   合唱不需要每一个人用很大音量的声音进行演唱,相反它需要的是“轻柔美高”的声音美学原理,强调的是各声部声音的融合。   2.了解合唱的协调、谐和、色调、音响、语言等基本合唱要素   比如主调作品要充分地体现主旋律,其他声部的音量、音色、起伏等都要根据主旋律声部来进行安排。   3.有较为丰富的合唱文献的积累   包括文字资料和音响资料,这样既可以丰富我们的耳朵又能够学到很多知识。   二、具备良好的指挥技能   良好的指挥技能是能够工作的前提,指挥的主要工具是“手、眼、表情和体态动作”,其中手是最主要的工具,手的动作是否清楚、准确是反映指挥者本人思想情感表达的重要依据。   1.掌握基本的击拍方法   这是最应该很好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及其他较为常用的拍子的指挥手势。做好合唱指挥的重要一点就是如何处理音乐与击拍的关系,而图示则是掌握音乐的前提。从拍子指挥到音乐指挥是一个不断学习作品及不断实践的过程。分析音乐、尊重作品的风格才能使手势或表演与音乐一致。   2.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指挥   手、眼睛、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都是非常好的指挥手段。这些手段既能够很准确地表达音乐思想又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合唱演唱水平的发挥。   3.能够比较准确地给出各种起拍、收拍、声部的进出、语气和情绪的手势动作   准确的起拍才能有好的开始,合唱首先就要求“齐”,声音的整齐、呼吸的整齐、咬字吐字的整齐;而收拍是一个作品是否完整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情绪、收声、归韵等都要求准确而完美。   三、具备较为熟练的钢琴弹奏能力   钢琴弹奏是完成排练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不能完全期望我们的音乐老师能够进行很好的唱与弹的结合,或者是很准确的完全声部弹奏。但是我们至少要能够对每一个声部进行很好的弹奏,再进一步对二声部的弹唱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和声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多声部思维和多声听觉的很好的方法。1.能够进行声部的弹奏,这是非常必要的有弹奏再加上较好的示范演唱能够给学生一个很直观的印象,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慢慢地进行二声部、三声部弹奏。2.能够较好地完成合唱的伴奏这个伴奏除了在织体上有要求外,和声的进行是不能够被改变的,如果发生改变,演唱与伴奏在和声上就会出现错误,从而影响和声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在弹奏能力范围内对部分织体进行简化。   四、具备科学的排练能力   1.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知识   作为一个合唱教师,首先应懂得歌唱发生的基本知识,这才能对合唱队员进行歌唱发声训练。在训练初期应时常提醒学生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用“轻声”去歌唱,避免声嘶力竭。正确的呼吸可以成为好的发声状态“;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声器官协调发声的基础,符合发声循序渐进的道理,并能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病。作为音乐教师既要完成合唱的排练还要担任合唱指挥。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有能分辨声音的优劣的能力。除此以外,训练者还应当清楚合唱声乐训练中一般存在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2.合理安排排练进度   避免两种情况:“句句扣”和“遍遍过”的极端排练方法。要做到合理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因此排练前的案头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所有准备工作中案头工作是最复杂的:分析歌词、分析结构、分析作品的情绪、设计作品的起伏、解决作品重点难点的方法以及排练的总体进度等都要在排练前安排好。在排练过程中能够很快找得到重点和难点并能够进行很好的解决,会有助于排练顺利进行下去,当然我们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那些“句句扣”的指挥并不能说明他有多么仔细,这样只会显得很零碎,没有整体感。“遍遍过”的指挥又很难找到问题,显得很粗糙而不能打动人。因此这两种排练模式都是比较极端的,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p#分页标题#e# 3.发挥伴奏在排练中的作用   合唱的伴奏与合唱是以一个完整的整体,好的伴奏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加上完美的声音和演唱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合唱的魅力。然而在我们的排练中伴奏往往会被放在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上,很多时候总是先排练后和伴奏,或者是先排练少和伴奏。尤其是在伴奏乐谱的选择上多数选择的是简谱或是即兴伴奏而非正规的五线谱。简谱的即兴伴奏是很难和合唱中和声的进行相吻合的,这样不仅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反还会破坏声部和声的进行而使得演唱与伴奏脱离,从而严重影响合唱的效果。   4.具备改编作品的能力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好的合唱作品,但是却只有一种合唱版本,因此很多时候是不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比如同样一首《雪绒花》,在日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里就有童声二声部、三声部;混声三声部和四声部等多个版本。而在我们的教材里只有一个版本,这样的选择余地就明显要少,因此对作品进行声部的调节、人员的安排和难点的简化处理就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对作品进行改编,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   五、具备艺术的处理能力   作品经词曲作家完成以后还要通过指挥和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这是表现音乐作品的规律,这个二度创作就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的过程。作为一个指挥首先要尊重原作,在把握好原作的风格、情绪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的力度、速度、层次、起伏、色彩、均衡以及和谐等的处理来丰富和完善艺术作品,使得作品能够很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也能够使演唱者获得审美的体验和演唱的成就感。   1.准确的速度是正确把握作品的关键   每一首歌曲作曲家总有他自己规定的正常速度,也只有在这个速度中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很难想象把游击队歌用慢板或是行板的速度来演唱还能不能够表现出机智勇敢、乐观开朗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当然这个规定的正常速度也是一个相对的观念而不能很机械的死搬过来。   2.正确处理好协调和统一   合唱是众人共同完成多声部音乐的演唱形式,协调统一是其最高目标。讲求声部的音量均衡和音高间的谐和,由于人数多,在呼吸、发声上是很难做到准确、统一。这需要指挥首先解决个人的基础,进而完成各个声部的责任,只有各声部协调统一后我们才能有效地完成多个声部的协调配合,最后使得各声部相互之间唇齿相依、相互环绕、紧张有序的进行下去。   3.正确处理好起伏与层次   起伏更多的是合唱各声部横向之间的色彩变化,而层次则主要是指合唱声部纵向的深入浅出;起伏要找好旋律间的逻辑重音并能够很有语气的演唱,层次则要根据各声部所担负的任务把握好声部间的主次关系。在主调作品中突出主旋律是首要的。要处理好这些起伏和层次就要很好地掌握“力度”与“色彩”。这种力度不是简单的强或弱而是根据歌曲情绪而来的声音的“张与弛”,这种有张有弛的声音必须是有色彩变化的,就像彩虹一样的美丽。   4.把握最准确的音乐情绪   所有音乐作品的表现最后都要落脚到情感这个主题上来。为什么说音乐是世界上最共同的语言,就是因为音乐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情感的,不同人的情感总归能找到合适的切合点。所以无论你是哪里的人都能通过音乐进行情感的交流。因此,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是作为指挥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可以这样讲,情感表达的准确与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指挥水平的依据。   合唱指挥技能作为音乐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的。这个过程中实践是基础,学习是实践的提炼。我们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真正做到用好的音乐去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