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模块化教学

中职英语模块化教学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学生竞争日趋激烈,其英语学习更应该引起关注。   一、中职英语学习的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导向”为指导思想,其培养目标偏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但是目前中职英语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能划分,英语教学和职业导向之间没有构成有效的链接。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目标和模式方面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以期在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效果。   二、以职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和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内容的固定框架   (一)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变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框架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将普遍意义上的英语教学划分成“生活文史”“旅游交通”和“营销服务”等模块,将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紧密衔接,将英语和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使教学目标更有针对性、时代性、地域性,以此进一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以及各类中职生“就业导向”的需求。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2)为例,该书共有10个单元,依次划分为“生活”“工作”“交通工具”“营销”“旅游”“科技信息”“文化”,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英语基础模块之生活文史篇》《英语基础模块之旅游交通篇》《英语基础模块之营销服务篇》等,并根据语法重点建立《英语单元测试》学习试题库,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系统、专业的英语知识。   (二)寻找中职学生正确的定位,根据学生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中职教育中的专业课知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因此学生对自己利益相关的专业课程主观和客观上尚存在一定的兴趣,而面对照本宣科的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常常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反感,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充实、活化教学内容,利用前后知识的联系,有序重组教材内容。教材中的语言一般比较精炼,陌生的单词和句型结构很多,学生容易产生理解障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使学生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际。比如一篇经济理财类的英文文章讲到一个分组实验,说一种好的巧克力的原价(worth)为1美元,以15美分(price)出售;而另一种比较差的巧克力的原价为5美分,以1美分的价格出售。后来经济学家分别降低了两种巧克力的售价为14美分和0美分,让参加实验的人进行选择。因为涉及到经济学,所以学生在看到此类说明文时通常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PPT上放置两种质量迥异的巧克力图片,让学生自行选择,并动态演示价格变化,角色转化成实验参与者的学生很快从中总结出人总是喜欢免费的东西,只关注售价(price),而没有考虑到差价(pricespread)的悬殊带来的实际利益,这其实是不符合正确的经济学理论的。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印证了作者的观点,进一步说明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即理智看待免费物品,合理理财。通过活化教学内容,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更强,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也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专业知识。   (三)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除了改革教学内容以外,教师还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未来社会职业技能和素质的需要,寻找符合中职生自身特点的,具有更高学习效率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整合和加工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效的电子教案,将教学情境与学生以往的知识背景相衔接,有助于学生特定认识的形成。同时,将语言实践设置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借助虚拟场景帮助学生提高个人能力,满足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以便顺利走入将来的工作岗位。   三、结论   通过对中职英语的教学目的整合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整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中职生特点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趋势来实施教学,创新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中职英语与社会需要实际对接,建立新型的、规范的、适应岗位能力变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