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思想培训

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思想培训

 

一、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与创新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对创新抱有一种神秘感,所以不敢去想也不敢去做,这是因为学生们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创新”的含义。所谓创新也就是人们在某领域不断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思想,而这一系列的“新”不是规定谁才可以做到,而是可以来自我们任何人,就像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高薪聘请一些对物理一窍不通的艺术家来给他提意见,其目的也就是从他们的身上获得这个“新”,然后再告诉学生只要是提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想法都是创新的表现,其实每个人都具备创新能力,只是看有没有被发现,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用生物学的发展史以及一些新成果,和学生共享别人的创新成果,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创新的教学课堂   有个成语叫“耳濡目染”,也就是听多了、看多了,自然而然地就会了,这句话强调了外界环境的重要性,虽然创新需要灵感,需要突破常规思维,打破传统思维束缚,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说物质决定意识,说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人们也需要特定的环境作为启发灵感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就在教师的手里,所以生物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教学课堂。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途径,而创新思维则是创新能力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方式,所以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提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最容易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复习细胞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问学生能够产生水的细胞器有哪些,并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对于复习课来讲学生们不可能完全不知,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有的只记得常见的线粒体,而对其他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就不一定能够答出,但是有的学生还是知道的,其他同学的补充可以弥补他们的不足,有的方程式写得不完整或是不规范的教师可以给以纠正并讲解。   再比如说对于植物向性问题,在讲原理之前教师可以先画几个模拟图,让学生们进行研究讨论,充分开动他们的脑子,让他们试想哪一种是正确的,并且试着解释原因?这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不错方法。   四、通过对问题的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有创新,得先有问题,问题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人们也只有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会有继续探究的欲望,然后才有创新的出现。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冥思苦想地创新,为学生的创新能力铺路。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的神奇和奥妙,多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真正做到“十万个为什么”,以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而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很多教师的问题教学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几乎都是因为他们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没有新意,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也没有太多的思考价值,因此在问题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提一些有趣的、新颖的、具有思考价值的“创新”问题,这才能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效果。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把学生完全置身于“创新”中,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环境,最后拥有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