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成人职教完善策略

乡村成人职教完善策略

本文作者:王洪亮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为此我国也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农民教育发展目标:一是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三是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组织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相当滞后,致使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文化素养、职业技能、观念意识等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扩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规模,通过市、县、乡三级职业教育网络,促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十一五”期间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如何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农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农业人才的培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其一,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杠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落后地区的决策者和经营者们热衷于加大投入、多上项目、增添设备、增加人员等以扩大外延的形式来发展农业生产,没有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你如果不能生产出科技含量较高并且物美价廉的产品是没有出路的。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农村成人的职业技术教育,把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其二,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是将农业科学技术转化成直接生产力的中间环节。马克思曾论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是有一个必要条件的,即只有科学技术被人们掌握之后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在没有被更多的人掌握之前它只是作为意识形态的东西而存在,也就是说从科学技术到生产力形成,中间有个物化过程,这个物化过程就是教育。通过教育把一定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劳动者,再由劳动者把科学技术直接运用于生产领域,这样,科学技术才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我国每年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推广运用的仅占左右,形成规模的不足,这些非常宝贵的农业资源利用率却是十分低下,成果转化率不高。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亿万农民所掌握,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进而形成规模效益。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的职业技术教育,有效提高农民接受与掌握科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加快农业科技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其三,农村成人教育是农业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成现实的劳动力。传统的农业生产是小农生产,它的特点是科技含量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它的生产形式也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对劳动者素质的质量要求不高。这种生产形式充其量只能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只有通过农村的成人教育,用科学知识武装农民的头脑,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成为高科技农业生产的现实的劳动力。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通过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是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再通过其他就业途径,使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以促进经济的高度发展,这无疑是劳动力的一种再生产。

二、坚持“三实”“二全”“一活”的办学原则

农村成人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经济建设中要想真正发挥其自身的功能作用,就必须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所谓“实际”简言之就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经济条件也相差甚远,不同地区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无论从办学体制还是到教学内容都应办出具有个性的、并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学校来。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成人教育行政部门,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切实做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人力基础。所谓“实用”它涵盖了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内容能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之所需;二是突出教学上的实践环节,重在实用技术的培养,真正使农民在获得某些知识与技能之后有立竿见影之效。所谓“实效”即成人职业教育应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具社会效益。要贯彻好“三实”原则必须:一要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为依据,确定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专业取向;二要深入企业、农村、田间地头,了解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及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从而能针对性的开展决策、管理、操作等层面的岗位培训和农副业的应用技术、技能传授,使我们的农教活动能给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所谓“两全”:其一,是指受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多层次性。农业劳动力结构复杂,构建合理的成人教育结构是实施全员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要按照三个层次分门别类进行教育:第一层次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专职教师,他们是农业科学技术到农民之间的桥梁,他们担负着对农民的知识与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的使命。随着农业科学的不断发展,他们更要不断接受教育,以便把最新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农民手中。第二层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管理干部,他们更应该接受知识更新教育。第三层次是农、林、牧、副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刚走出校门的青年一代,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分门别类的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其二,是指农村成人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从总体看一个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单靠某一方面素质的提高是不够的。一个新型的农民,不单要有相应的文化知识,更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良好的公民意识、社会生活常识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所以单纯的把农村成人教育看作是简单的扫盲教育是非常狭隘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今天的农村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整齐划一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而是在市场调节下,在经济杠杆的支配下,充分发挥劳动者才能的自主农业。因此不同层次的人有他们自己特殊的知识需求,这就对农村成人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内容上提出更加广泛的要求。“一活”是指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p#分页标题#e#

农村成人教育与一般普通教育不同,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具体需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具体说来可采取:其一,集中教学,即沿用基础教育的模式进行班级授课,根据农民的需求举办各种各样的长、短培训班;其二,分散教学,由于农村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不容易组织的特点,组织者可以采取送教下乡的形式;其三,视听教学,即利用电教手段如电视、电影、录像等,在农村巡回播放;其四,远程教学,经济发达地区可发展网络教育,通过信息网站把农民所需的知识信息送到千家万户;其五,示范教学,务实的心态使农民注重亲眼所见的东西,根据这种情况可通过乡镇成教学校的示范基地或建立科技示范户的方法,树立典型进行示范教学等等。

三、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村成人教育能否得以正常运行、能否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否完善有关。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体制长期奉行中央统一制,这不符合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别国经验,成人教育应该构建由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具体说,就是在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的统筹领导下,充分给予地方自主办学、自主管理的权限,这样才能扩大地方发展成人教育的积极性。农村成人教育情况比较复杂,扩大地方办学自主权更为重要,只有切实改变管理体制,才能使农村成教工作发展有序、管理有效、更具活力。

在完善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运行机制方面,笔者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农、科、教结合是最近几年在农村发展起来的一项旨在充分发挥和统筹协调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改革措施。农、科、教结合不仅可以使三方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得到综合利用,发挥整体功能效力,而且三家共同开发一项新产业、研究一项新技术、推广一项新成果,能加速区域经济的开发与拓展。为此,县、乡、村要建立直属政府领导的农、科、教结合的常设管理机构,组成精、专、纯的专业人员队伍,围绕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本地的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政策、培养目标及工作规划。各地建立起以县办成人中专为龙头,乡办成人职业技术学校为骨干,村办成人学校为基础的教育网络,真正体现出县办成人中专以培养农村中等层次劳动者为主,乡镇成人职业学校以中、长期技术培训为主的职能。二是进一步完善普、职、成三教统筹。即走农村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成人教育的主阵地,但农村成人教育由于客观的原因,在教育手段、师资力量、教材建设等方面还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农村成人教育要想向现代化发展,在注重发挥自己力量的同时,还要加强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这样三者可以在资源上共享、条件上互补,以便发挥三者的整体教育功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农村成人教育是地方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范围广大、门类繁杂、紧跟农村、服务农村各行各业及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振兴的关键在领导,农村各级党政领导必须从科教兴农、科教兴国的高度认真看待农村成人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做到政府统筹、部门结合,充分调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农村成人的职业教育工作持续、协调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