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定义

移动互联网产业规划定义

 

一、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的定义较多。简单列举如下: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概念。移动互联网可细分为移动和无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可以是电脑以无线方式接入互联网,而移动互联网主要基于移动设备(主要是智能手机等)接入互联网,是真正的移动的概念,更加体现了网络无处不在的需求满足。   中兴通讯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白皮书》中给出“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通过通信网络接入网络。广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以无线的方式通过各种网络(W-LAN,WiMAX,GPRS,CDMA等)接入互联网”。   从上述诸多定义中看见,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无线网络和应用服务。因此,移动互联网可以简单定义为:一种采用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移动无线通信方式,推送业务和获取服务的信息服务业态。   二、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总结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体系,简单说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固定互联网业务向移动终端的转移,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相似的业务服务。二是移动通信业务的互联网化,如中国移动的飞信、中国联通的沃友业务等。三是基于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功能相结合,而产生出的有别于固定互联网的业务创新,这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如微博、位置服务、购物比价、移动电子商务等,这些服务业态的成功,就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创新关键,即将移动无线通信的网络功能与互联网的应用较好地实现了深度融合,从而创新出适合智能移动终端的互联网业务与服务。   从2011年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就足以看到该产业的红火。产业发展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从运营商政策、带宽资费、用户体验,还是操作系统、终端变革、业务创新、服务内容、受众人群等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并且从中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与业绩。举例如下:从移动终端与用户规模上看。2010年全球3G及更先进技术的用户量达到10.26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量为8.6亿左右;在手机用户中,智能终端的普及率达到19%。而在中国,2010年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为3.03亿,而到2011年的6月份,这个数字增加到了3.18亿。   近两年,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据预测,到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将超过互联网的用户数。   这构成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用户基础。   从移动应用看,移动应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被用户熟悉,并且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桌面软件。以微博为例,2011年仅新浪微博注册用户量就超过2亿,日均微博量达6000万条,已有超过1000家政府机构、超过3万个企业品牌在新浪开微博,并且这一趋势还在扩大过程中。在6000万微博用户时,只有15%的微博内容来自移动互联网,而现在,这个数字增长到了34%。移动搜索的数字更是惊人,从2009年到2011年,国内移动搜索的成长速度接近17倍。手机QQ、移动搜索等领域同样是成绩斐然。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移动互联网凭借“随时、随地、随意”,以及“口袋中的互联网”等特性,将在未来深刻且深远地影响、甚至改变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将会深度且广泛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娱乐休闲方式、消费模式、商务模式、学习生活模式等等,尤其是为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新体验、为移动办公真正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易观报告显示,到2013年智能终端占手机销售比例将突破70%,移动互联网由于用户以及应用终端的快速发展,在2013年年营收将突破6000亿。这些令人兴奋的彰显未来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的数字,无不激起许多的业内专业人士、专家学者给出了非常乐观的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总结起来大致包括:   1)互联网与智能移动终端、无线通信的融合速度、广度与深度都将会加快。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4G时代的到来及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从台式PC、笔记本加速向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各类PAD等)及其他移动设备转移,从办公室、书房、网吧走向人们的“口袋”,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的融合速度与力度在加快。同时,移动终端的PC化趋势愈加明显,其功能之间的差异化越来越不显著。   移动互联网实现了基于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的业态,占据的是人们“碎片化”时间段,包括人们的上下班路上时段、各类等候时段、外出旅行时段、休闲娱乐间隙、购物时段等各种长短不一的碎片时间,人们实现了便捷地享受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   由于终端功能的限制,移动互联网会成为有线互联网的延伸与补充。   2)信息服务内容海量化。移动互联网不再局限于简单地图片、铃声、新闻和资讯等应用,更有博客、搜索、移动社区等移动互联网服务,并将随无线网络带宽的增大与资费的下调,游戏、音乐、视频、位置服务、商务服务等将会随时、随地为广大用户所享用,由此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内容将步入海量化。   3)移动支付推动移动商务迅猛发展。支付手段一直以来就是扩大移动商务主要瓶颈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技术完善,移动支付实现了可能,并进一步助推移动商务的迅猛发展。移动支付方便、快捷,在小额支付领域大有作为,也顺应了移动商务的交易特点,必将大大推动移动商务的发展。  #p#分页标题#e# 4)综合信息服务的应用将有大发展。首先单纯的工具型应用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其次,整合各类相关服务的综合信息服务将会有相当大增长空间,如基于位置的综合信息服务,基于移动社交的综合信息服务等。同时,数字内容,包括音视频在内的多种信息服务类业务将会迅猛发展。随着3G牌照的发放,手机电台、手机音频下载机、手机网游、手机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杂志等3G时代的主流应用已准备就绪,将进入良性发展期。随着市场渠道多样化,推荐类应用也将会兴盛。   当然,移动互联网当前及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与困难也不容忽视。如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性、移动网络本身的安全性、个人隐私的保密、通信资费过高等问题,以及产业盈利模式亟待清晰、如何增加自身服务的用户粘性、应用和服务同质化严重且缺少创新等,都需要不仅拿出时间来形成完整解决方案,更需要产业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三、移动互联网典型应用服务概述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与传统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结果,在继承两大网络特征的同时,也衍生出自己的独有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来自移动通信网与传统互联网背后广大产业主体和更多外来行业主体的加入,而且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性将会产生更多新型产业主体类型。使得整个竞争环境更为激烈和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   通信运营商、传统互联网巨头、智能终端厂商,服务提供商、信息内容提供商等相关产业主体都积极参与移动互联网产业,积极拓展业务市场,快速布局市场发展战略。   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形态,而且一些相关产业也正在被影响、被改变,一些新模式、新业态也应运而生。简单总结目前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典型应用,主要有:①移动门户。通过收取基本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服务费等实现营收;②移动商务。通过为商家提供平台,向商家收取管理费和交易费,以及会员费;③移动即时通信。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推送相关产品或服务实现收入;④移动支付;⑤移动搜索。以搜索引擎为核心,通过关键词广告收入获得盈利;⑥移动广告;⑦移动游戏;⑧移动音乐;⑨移动视频。通过用户付费,播放广告、推动购物等收取相关费用;⑩移动邮件;移动浏览;移动导航;移动SNS等等。   当前涉及移动接入网络服务有:WLAN、GSM、CDMA、WCDMA、LTE等。涉及的移动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厂商、芯片、操作系统、硬件等。   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浅析   商业模式一般是对一个系统的、整体性概念而言的,是指企业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高度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高效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生产出具有附加值(增值)的商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以期支持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同时使本企业持续赢利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逻辑(包括顾客价值创造逻辑、伙伴价值创造逻辑和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逻辑)。   移动互联网在改变既有的很多商业模式,它将极大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概要总结移动互联网目前存在的商业模式,包括:   (1)终端产品与内容服务相互分离的模式。   (2)终端制造商主导的“硬件+内容”的平台运营模式。   (3)电信运营商主导的产业链运营模式等。当然,还有一些模式在形成过程中,在此不一一详述。   五、上海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思考   移动互联网是上海推进通信和互联网产业升级与融合、提升信息服务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上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现实驱动力之一。   1.发展思路的思考   围绕上海“十二五”发展主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在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在鼓励自主创新和现代服务经济中具有相当活跃度产业特色,推进上海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即要充分体现出上海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规模与速度、内涵与质量、亮点与特色、环境与服务、作用与效益。   2.发展目标的思考   建设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整合上海区域资源优势、发挥上海成为区域产业引领者的协同效应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产业链合理布局、占据关键高附加值环节,进一步促进国内主要产业资源与高端业态在上海的集聚,把上海打造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高端产业集聚区、行业典型示范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基地。   推动上海在移动互联网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体系的形成与不断增强、完善,行业应用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推动相关技术和服务标准、规范工作的开展并获得推广。   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企业发展格局。打造一批移动互联网业界具有较强影响力、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知名上海企业、产品与服务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创建优良产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环境。建立适应移动互联网产业人才的培育体系,打造一批人才结构合理的高端、复合型产业梯队。   3.发展重点领域的分析与思考   上海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应聚焦移动互联网产业各类智能终端与嵌入式软件(系统),以及深度的行业应用方案。支持建设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平台,重点发展移动应用软件和智能终端研发产业群、移动数字内容加工与处理平台,包括车联网与车载信息服务在内的各类“移动互联服务”(MobileConnectedService)等业务。具体来说包括:   (1)充分发挥上海在国产基础软件方面的优势,建设移动应用软件和智能终端研发产业群。主要是研发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终端整体解决方案与产业化推进,包括终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软件以及应用开发环境、中间件等平台级软件研发及产业化,开发移动智能终端。#p#分页标题#e#   (2)重点开展基于3G的产业应用,鼓励4G产业链在上海集聚与产业规模的形成。随着3G环境的完善,大力发展并聚焦于3G的产业化应用是关键、是最主要的产业发展价值体现。加速推进4G的行业应用示范项目是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4G研发及业务创新示范应用中心。   (3)大力推进面向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包括面向金融、商贸、医疗卫生、教育、民生,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4)结合上海在物联网、云计算的产业优势,形成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服务方案。   (5)建设移动数字内容加工与处理平台,推动跨媒体经营的产业形成与发展。加快建设基于开放的移动阅读、移动动漫、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研发系统与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   (6)充分发挥上海在现代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既有基础与优势,推动包括身份认证、移动浏览器、输入法、移动支付(含微支付等)等产业的发展。   (7)以车联网产业发展为契机,带动各类移动服务产业发展,如位置信息类、综合导航类、车载信息类等。具体到车联网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乘用车、商用车的,基于导航系统、位置服务等车载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安放服务以及相关各类综合信息服务等。   (8)探索移动互联网创新模式。大力鼓励创新技术与移动应用内容的结合。大力支持产业链整合效果、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各类业务的开发与推广。   4.发展举措建议   首先,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宽松的产业环境,包括创造有利于创新活力的氛围、争取企业发展初期的较轻税负、搭建企业间业务交流合作的平台等。中小移动互联网企业除选择业务方向之外,与中、大企业的适当联盟,实现共赢的机会更大。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应用推广,对重大技术创新以示范工程等形式鼓励应用,增强移动互联网产业核心竞争力。   其次,加大政府对移动互联网重点产业领域的引导与扶持力度。包括政策环境建设、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优先支持移动互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示范工程、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   再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移动互联网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和产业化高端人才,制定实施股权激励等扶持政策,集聚一批高层次产业中坚人才。政府、企业、院校职校、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加强合作,逐步完善移动互联网产业人才梯队建设。   第四,积极筹建推进上海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及相关组织建设。推动互联网企业、智能终端制造企业、内容服务企业等广泛对接、深入合作实现上海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最后,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创业基金支持中小移动互联网企业创业,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投资力度。建立社会投融资信息平台,帮助中小移动互联网企业进行融资、私募,尤其是服务企业发展初期的创投,积极为投资者和移动互联网企业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鼓励各类担保资金向移动互联网产业倾斜,通过贷款贴息、合理担保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