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知识范例

自然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范文1

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精神的载体兼具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受分科教育系统和二元论世界观的影响,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担负人文精神传播的重任有其自身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即个人、组织有目的地将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面向民众进行广泛传播,社会科学普及是社会分工背景下成果共享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均衡发展、共求和谐的重要途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社会科学工作的下游组件,是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科学与民众之间的中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重要性的集中表述也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中远期发展要求。社会科学普及主体的专业性、组织性和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受益范围、受益程度反映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效果,各级社会科学联合会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主要组织协调者,民众作为社会科学普及的客体主要接受了安防、法规、卫生、经济等方面的服务和教育。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普及工作的具体实践现象中,而且还表现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学术界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意义论证、载体创新、立法保障、与自然科普工作比较、战略提升规划等方面,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实践重点集中在普及主体素能提升、普及宣传、普及策略建设等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促进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本质上是理念和方法的传播活动、社会性的教育行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社会科学普及作为一种广义的教育社会活动其目标必须包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传播理论和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并在普及工作中已多有应用,但教育哲学论的辨析鲜见。教育哲学以反思教育理念前提和实践基础为特征而区别于教育学对教育过程的控制,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使教育活动能够建立在稳固的哲学基础上避免教育的狂妄和迷失。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宏观指向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具体实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以教育哲学的视角审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既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自我反思也是教育哲学理论的实践检验。目前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升普及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度成为新时期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建设是普及工作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客体性状和诉求是普及工作的必要准备,也是普及工作自身建设的运行保障。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探析可以依照普及工作的知识传播规律进行传播学、教育学构建,也可以对普及工作的运行理论前提和过程基础进行教育哲学探析,选择教育哲学视角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进行评析是相关理论的补白和实践探索的新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发生在社会有机体中,教育哲学的视角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把握社会科学普及的方向也能在具体实施中促进反思和改良。宏观指向保障了其工作方向的先进性,普及工作的具体实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着力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教育哲学探析有着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和有益性。

二、社会科学普及的教育哲学评析

社会科学及其普及的重要性源于人本身的目的性,自然科学外求诸理于人之外(即便是以人为对象的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仍旧是将人作为对象和工具而外在于人),只是为了获得认识自我的多个视角,人本身仍旧是目的。社会科学是回归人的目的性的切近道路,也是人向世界出发的隐性工具。“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尤其是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日益渗透,它们缺乏人文关怀的一面也日益暴露出来”,人终究只能是目的而非手段和工具,“认识你自己”的呼声反而在当代科技盛行的背景中增强,“人作为目的”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重要性认同只可能暂时遗忘而不能被否决。自然科学出游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归家,只是自然科学的游子心暂时被大自然的奇妙所吸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否定项常常指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肯定项与自然科学诉求同归于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实践和成果普及主要以社会个体和个体社会关系为对象,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自我回归,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更加关注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意义性。相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解决的是人本身和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社会科学以人的社会关系为背景观照人的存在,有别于自然科学所关注的自然背景。约翰•杜威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提出:“科学的进步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关于生活目的和生活幸福的思想。”这里的“科学”显然特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直观性上较之社会科学具有明显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相对于自然科学普及工作有着较多的困难。困难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没有得到普及主、客体双方的深刻认同,困难的外因在于由二元论世界观和工具理性所致的自然科学崇拜统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科学普及是克服此困难的有效途径,社会科学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社会科学相较于自然科学更加贴近于人的存在,是对自然科学疏离人的纠错。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在于引导民众关注、思考并解答社会进程背景下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促进个体社会化积极效果的发生,引导个体的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自然科学是人的工具而非目的,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野应该在人的存在中淡化直至消除。

当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实施者的主要精力大多投入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的活动中,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功能发挥,对民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这种投入在策略上有重大缺陷,至少存在三个弊端:其一,与基础教育的功能重合。基础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传播基础性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教育未能周全的社会科学知识才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若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重复性的劳动则降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普及由此被民众所轻视和慢待。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重复是导致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认识缺陷。其二,遗落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难以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发挥促动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功能。社会科学普及的重点在于社会科学方法、思想的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仅仅是普及工作的一部分,是社会科学普及重点达成的依托和凭借。通过社会科学方法和思想的传播,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由之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带动作用。其三,过渡谦让于自然科学的显性成果,轻视社会科学的隐性功用。面向细微生活的自然科学的知识传播和技能教育受到普遍的欢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若“学步”于此将导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用的遗落。自然科学成果及其普及因其直观性而产生了光环效应,自身的不足被遮蔽;“在人们生存能力、条件和状况越来越得到很大改善的今天,人们反而对存在的意义发生了疑问,这可能是‘现代病’的总根源”,“现代病”已经逐渐暴露出光环掩映下的意义失落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正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功用所在,这种功用在时效、影响力上均强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现状是放弃了自身的优势去模仿同事的特有技能,这就必然消解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性能,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感受和态度逐步惨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自信心也必将受挫。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问题在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对象——民众的影响上则表现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认知偏差,这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策略缺陷的外在表现。民众执意于对自我生存直接获益的知识和技能,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此有先天不足,社会科学的有益性在于对个体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进行宏观、间接地导向和纠错,这种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长期性,难以对受体产生直接、短期的直观收益。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高效运行得势于民众对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需要,这种需要指向当下的生存,这是社会个体存在的必然反应。通过社会科学普及来增益社会个体乃至社会机体的存在和发展是普及工作的根本所在,如何凸显这一积极效果是提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改良工作策略的重要任务。“社会科学普及是面向大众、惠及民众的事业,民众参与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科学普及的效果”,民众的社会存在状态影响着社会科学普及的需求度和需求内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必须结合社会个体的具体存在状态。民众的认知内容固着于当下生存内容,忽视了生存的方向性和价值内涵,坚持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和谐化为纲,以民众的社会角色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参考变量,是当下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指导思想。

三、教育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科学普及策略

运用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前提、过程和目的进行分析发现,社会科学普及出现了工作观念错误、策略失误的情况,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认知偏差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应对这些问题成为社会科学普及实践的必要准备。社会科学是人的存在的意义辩护者和生存引导者,改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观念和策略而建立起社会科学新形象能够促进民众对社会科学的认知转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效不尽人意的重要内因可以归纳为功能定位错误、工作重点不明、无视自身的隐性功用三方面因素,对于民众的认知偏差的外因可以通过因势利导的策略达成弱化甚至是消除偏差的效果。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应该是基础教育所开展社会科学普及的补足和深化,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引发个体的存在反思从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这种促进是终身的。促进可以产生连锁反应成为个体自动克服困难、追求幸福的主动行为,无须为社会科学普及的个体依赖性担忧。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式微是社会现状的反映,社会科学普及主体也受社会现状的影响,提高社会普及工作效率的前提便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自身建设。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得到了初步的实现,不少同志沉溺于对成就的享乐且理想追求淡忘,其生存失去了可持续发展性。人文精神的弱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宏观精神祈求波动的微观表现,进而弱化了专注人类社会本身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下游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也进而松懈。我党先进的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基础维持着社会科学相关工作的前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应该抵制社会进程中逆流的影响,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通过社会科学普及对社会现状产生积极的反作用。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也非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社会科学思想、方法的普及,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知识传播只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部分任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性任务当是引发民众反思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探求人类社会进程中个体关系对个体发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自发的知识获取行为,从而达成促成人类社会知识体系共享的目的,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效应。社会科学普及是当代社会意义失落症的药引,自然科学的成果只是最高伦理准则“幸福”的间接工具,为幸福进行分析和论证的只能由社会科学所彰显的社会价值体系所担当。推崇幸福的物质要素是物质匮乏年代所造成的社会阴影,该阴影被当代社会的富足和时代背景下的“和平”“发展”之光所消除,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要求社会工作者担当起回归人本身的责任,正因为这种担当使得自然科学的显性成果才能回归其所属的工具性,才能使得社会科学的隐性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在这种工作环境中,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表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自信才得以重建。个体社会进程的视角下不乏追求理想的行为,这种个体理想追求常常圈囿于个体自身而对社会发展难以产生巨大的贡献,即便产生了积极效应也是客观结果而已,也很少会有我党创建初期、建国前后的社会群体性的理想追求图景。大多数民众大都处于社会理想追求淡化的状态,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能够对其生存产生直观而迅捷的效应,社会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被视之无用。个体的社会发展受动于个体理想而陷于直观、感受性的生存世界,奥伊肯指出:“迷恋于直接环境不可能给生活以内容,在它给我们提供的生活背后,永远有一种深刻的、无法满足的渴望。”这种“渴望”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渴望。任何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都不能用不切实际的祈求带动具体的需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进程和民众思想状况的特点,辩证地处理社会个体存在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面向民众实际的生存,不能“空对空”地进行理论宣讲,如若这样只能自我陶醉于远离生活的理想世界,只能被生活所抛弃,最终戮害自身而自哀自怜、愤世嫉俗,这是近现代哲学本体论研究的病症,社会科学也染疾于此深受其害。社会科学普及必须立足现实,认真贯彻党中央多年前提出又在新形式下发扬光大的“群众路线”精神,引导民众发现自身最为根本的、最为重要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将对幸福的追求落实在具体的生活中。立足于社会个体特定的生活情境,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客体进行因势利导,才能高效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此所言之“势”,意指个体存在的社会性和个体意义的必要性,物质文明成为民众利益的现实表现,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地表述了民众生活的隐性内容,“两个文明”的外延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大势。社会科学普及不能临摹自然科学普及工作,两者毕竟有着巨大的差异,但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高度接纳性的原因作为可鉴用以变革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有些研究者从强权视角提出了诸如国家权力介入、立法保障等一些建议,社会工作普及强制化的效果预期难以乐观,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倡议是理想淡忘情境下意图发挥理想带动机制的国家意志手段介入,这种介入的效率已经被其特定情境所弱化,这些建议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社会民众尚未产生社会

自然科学知识范文2

 

一、开展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与大众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运用实践。”实践证明,一个民族兴旺发达,要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思维;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精神,不能没有不断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民族的守护神。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直接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和谐社会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一"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是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性的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当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总书记去年!月"日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社会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宣传普及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当前社科界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积极的现实指导作用,让先进的科学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提高全民族的社科文化素质。   二"加强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人类社会要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必须有高度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为人们提供关于世界总体特别是人类知识和理论,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壮大对人们的思维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关系国家的盛衰和民族的兴亡。回顾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如果没有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没有拨乱反正的历史大转折;如果没有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就不会有我国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   历史已经证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是难以用经济的价值来计算的,某个时期的理论甚至会极大地推动社会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其作用是巨大的。   三"加强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中共中央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下发,无疑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由于过去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对社科普及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以至于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仅限于一定的范围,在人们的感觉中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理论,使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尚未被全社会所充分认识和重视,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   二、当前开展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工作的难点   各级领导自身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时下,对各级党政官员来说,政绩一词其考量指数较高。   政绩,是衡量一方官员为政、施政的效果,是官员称职与否的主要参数,然而哲学社会科学在人们的认识中是一种软的,摸不着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加之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显现不像自然科学来得这么快和直观,它需要经过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因而,从主观上说难以引起重视。从客观上说,整个社会存在着一种心气浮躁、急功近利的倾向。再其次,各级领导干部由于日常工作的所谓繁忙,迎来送往,外出考察、视察等,还真难以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研究理论,更难以把哲学社会科学这一软的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这是造成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难以推进的难点之一。   众所周知,社科联组织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团体组织,其职能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社科界的桥梁和纽带,是对社科界进行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的组织机构,但它又与其他人民团体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区别在于它上不着天———中央没有社科联组织机构;下不着地,县#市$级基本没有社科联组织,一般来说,他只有省市两级社科联组织,因而,形成了各自为阵,松而又散,难以形成聚合统一的优势,这是造成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工作难以开展的又一难点。   俗话说,事在人为,人是最为重要的。就我市所属学会而言,现有的%&家学会,没有一家有专职人员,一般来说,现有负责学会日常工作的同志,基本上以办公室主任为多数,可想而知,一个单位,办公室主任的工作繁杂又琐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一般能够搞好学会的正常活动#理事会、年会、年度活动$就已经实属不易,要承担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难度。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处在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虽然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美元。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全国贫困人口还占居着很高的比例,城乡公民思想理论素质还比较低。公众的文化理论水平的低下,也是造成我们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的又一大难关。#p#分页标题#e#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国民的思想意识水平,就整体上而言,我市的经济总量虽然超过千亿元大关,但人均经济总量水平还比较低,如北三县的部分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还没有能够达到+,,.的兑现,应该说公民的基本生活水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人类生活客观需求的规律,当物质条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时,人的精神需求的层次是不可能跨越达到高度精神需求的高度,这又是我们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一大难点。   三、大力开展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的对策与措施   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哲学社会科学给予充分的关注。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把这项工作提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高度。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已经开始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行协调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是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全面理解生产力和全面理解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它与自然科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加速推进社科宣传和普及的法制化程序。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全社会的义务,必须推进法制化建设,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的可持续性。众所周知,每年的五月下旬最后一周为自然科学的宣传普及周,这已形成惯例,同时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已有明确的经费项目立项。自然科学的普及宣传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入人心,这与该项工作的立法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央%号文件进一步强调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而且,社会的发展也更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来解答一些难点问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和编制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条例,并通过立法程序尽快出台,促进我市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社科联要主动承担起社科知识宣传普及的重任。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促进全市公民人文科学素质的提高,社科联应承担起这一历史的责任,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学会#研究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社科普及工作:   一是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到南通的各类高校开设讲座和作专题辅导报告,使社科知识宣传普及走进课堂。可考虑结合本会今年出版的《社科知识百题》,与各有关高校联合开展《社科百题》知识大赛活动,以此来活跃和丰富社科宣传普及的形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素质。 二是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深入社区广泛开展社科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要有选择地把一些老百姓容易接受、群众关注度高的社科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如老年学、老年健康学、营养保健学、家庭教育学、钱币学等相关内容并可以通过图片、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搞好宣传普及工作。   三是继续完善每年五月份的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使该项活动逐渐形成制度,并逐步规范。从前两年全市社科普及宣传周的情况看,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同样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就整个阵容和声势来说,社科宣传普及阵容一点也不亚于自然科学。   四是拟联合有关媒体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方面发挥特有的作用,进一步增加和扩充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的阵地,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已经出版的《社科百题》的相关内容将在电台开设社科讲座栏目;不定期地与电视台联合开展社科知识专家访谈等栏目。   五是充分发挥会刊《江海纵横》的作用。在已经开设的社科讲座栏目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增加社科宣传普及知识的新栏目和展开专题征文竞赛等活动,同时要扩大发行量和赠阅范围,以此来大大提升社科知识宣传普及的面,在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

自然科学知识范文3

知识与教学有着密切联系,知识的发展形态影响着教学形态的演进。科学知识的发展在推动教学“心理学化”的同时,让教学走上了科学之路,但却没能彰显个体鲜活的存在。只有走向“开放化”的教学,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知识;教学;心理学化;开放化

知识与教学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知识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离开了知识就不存在教学;另一方面,教学是知识的传递、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知识形态必然影响到那个阶段的教学形态,每一个历史阶段知识的转型也必然引起教学的变革。

一、教学“心理学化”的确立

近代科学的重大发展在加速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知识性质和功能的深刻变化。毫无疑问,知识的变化必然引起教学的变革。在赫尔巴特提出系统的“教学心理学化”理论的同时,也逐渐瓦解这与形而上学知识相对应的传统教学。赫尔巴特不仅重视自然科学知识,还重视自然科学的所有新发现。他把心理学引入教育,追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赫尔巴特的教育体系中,“教学心理学化”理论本身是就是一个完整、严谨的思想整体。它可以被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教学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第二,教学目的以心理发展为根本,把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第三,教学的过程就是心理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讲,首先,赫尔巴特在以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统觉原理以及文化纪元理论这三重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课程理论,保证了教学内容心理化。其次,赫尔巴特确立了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即提示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最后,赫尔巴特设置了逻辑严密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保证了教学程序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这一教学理论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自16世纪开始对古代教育进行批判以来,就有不少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提出了对“祛魅”知识的看法或主张,要求新的知识的到来。古典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拉伯雷、拉莫斯、蒙田等最早对古代教育进行了强烈的批判。拉伯雷深受伊拉斯谟的思想的影响,在学习知识体系中引入了自然科目,在反对经院主义死记硬背和体罚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的教学新主张。拉莫斯、蒙田均强烈反对神学知识的权威,主张知识应联系生活,注重教学的实用性。而真正直接引起知识领域发生变革的当数自然科学,对教学心理学化理论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首推培根。培根在知识论方面的主张是一种强烈的近代精神的体现。他史无前例地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尤其肯定了自然科学知识的价值,对一些人过于尊崇的古典文献持否定态度,强调自然科学的实际作用和世俗意义,并把自然科学作为知识的最主要的内容〔1〕。培根对科学知识的提倡也让他重新思考科学教学的问题。培根曾试图为教学方法确立心理学和认识论的基础,主张教学方法应建立在科学理论的“正途”上。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并深化了认识论的研究,形成了感觉论的认识论和唯理论的认识论,也促进了人们对教学的思考。教育家们都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但因未触碰到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显得十分肤浅。随着教育家们对古代教育的批判变得更加猛烈、尖锐,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奇将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化、系统化的研究,他们在教学上的主张均是教学心理学化的早期表现形式。夸美纽斯首先深刻揭示了古代教育的弊端,把中世纪的学校比喻为学生“心灵的屠宰场”。中世纪那些机械记忆、严酷体罚的教育方法不断受到了否定、排斥和批判。夸美纽斯在维夫斯和培根的基础上强调了感觉的重要性,崇尚自然主义的教学原则,提出了直观教学法和自然适应原则,并鼓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要锻炼孩子们,首先锻炼他们的感官,接着锻炼记忆,然后锻炼理解,最后锻炼判断。用这种方法就会分阶段循序进行,因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性知识开始的。”〔2〕卢梭也是自然主义教学的追随者。他主张教学应该以人的身心发展为依据,忽视人身心发展的教学将是灾难性的。应该看到,尽管夸美纽斯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思想有其合理和科学之处,但他们并未给“自然主义”赋予清楚、明确的界定,也没有为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提供详细的说明和论证,这也说明了其思想的局限性。这个时期的心理学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仍属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但对人心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3〕。关于身心的关系问题,当时有诸多学者提出对这一关系的各种看法。其中有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狄德罗的身心一元论,莱布尼茨的客观唯心主义关系说……直到哈特莱创立了西方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为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裴斯泰洛奇在继承了前人关于自然主义教学的基本思想和长期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使教学心理化”的主张。在教学方式上,裴斯泰洛奇把直观概念与要素教育相结合,首创了“实物课”教学方式,并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即从事物到词汇,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1〕。在教学内容上,裴斯泰洛奇主张对学生实行包括道德、知识、身体、劳动技能在内的全面的教育〔1〕。在教学程序上,裴斯泰洛奇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获得精确的感觉印象,第二阶段把握事物的基本性质,第三阶段确定概念或观念。裴斯泰洛奇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形成了,但并未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化的理论。裴斯泰洛奇的教学思想在斯宾塞那里得到了巩固。在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是科学”之后,科学知识迅速以排山倒海之势掀起了知识的变革。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靠的知识,科学知识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随着科学知识在知识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所有传统的、民间的和本土的知识逐渐被排斥在了教育系统之外,这也必然要求新的教学理论与之相适应。斯宾塞无疑巩固了前人教学心理学化的主张。他强烈地谴责和批判古典主义的违反儿童身心发展的传统教学方法,并确立了“适合儿童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的科学教学思想〔1〕。随着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人们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迷信和崇拜,即所谓“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孔德的实证主义把科学知识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更是把科学主义提升为了哲学形态的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赫尔巴特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谱写了“教学心理学化”的理论,迎来了现代教学的新阶段。“在马克斯•韦伯看来,现代性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工具性不断扩展的过程,而工具理性的核心则是只强调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而不管目的的恰当与合理与否。在工具理性的渗透和控制下,人类的知识、经验、生活等都被打上符码化和高效率的烙印。”〔4〕的确如此,作为推动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标志的科学知识自形成之日起,就具有了自己的陈述语言,即用可观察的、符号化的语言进行描述,现代知识也成为了科学知识的代名词。同时,在科学知识权威地位的支配下,知识逐渐被打上了“客观的”、“中立的”、“价值无涉”的烙印。在科学要求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强度和高效率”获取知识的理念指引下,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场巨大的革命,“教学心理学化”也成为了现代教学的标志。为此,现代教学有了以下基本特征:教学目标注重学习知识的结果;教学的核心任务则是正确传递知识;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的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直观;教学方法包括了讲述法、实验法等;教学评价主要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的精确程度。教学心理学化理论把人们从愚昧、混沌的形而上学知识的迷惘中“拯救”了出来,尽管给教学插上了科学的旗帜,让教学走上了更加科学的道路,但却没能彰显个体鲜活的存在。日后,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这种教学理论必然会不可避免地显示出其弊端。

二、教学走向“开放化”

在之后的四百年中,学校对科学知识追求愈演愈烈。这种情况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到自然科学爆发了革命。爱因斯坦、普朗克、海森堡等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绝对科学知识的理论,与笛卡尔、牛顿的科学知识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之后一段时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许多学校中仍然只开设用知识的标准化衡量教学的学料,如物理学、化学。“科学知识独占鳌头”的形势,让“人们再也不会生活在心灵深处,而只是作为使他们运动的机器的驾驭者”〔5〕,让教学本身的结构机制失去了平衡,变得了无生趣、单调乏味。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形象地称其为“知识大爆炸”,而通过教学教授的知识越来越有限,技术性和工具性的教学理论受到挑战。费耶阿本德把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称为“科学沙文主义”〔6〕。波普尔对科学知识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批判。他明确提出,所有的知识,不仅是科学知识,在实质上都是“猜测性的知识”〔6〕,明确否定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的权威。在这样的严峻背景下,仅仅像斯宾塞所宣称的“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已跟不上时代的步法,科学知识作为“终极解释”的神话逐渐被打破,人们必须思考“什么样的知识才最有教育价值”〔6〕。这也让“教学心理学化”理论受到致命一击。科学知识并非仅受到理性的批判,哲学、人类学、女性主义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其中哲学的批判最为猛烈。维特根斯坦、福柯、哈贝马斯和利奥塔则是这场斗争中的杰出代表。维特根斯坦经过深刻的反思和分析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批判,从日常语言学的角度给科学知识以沉重的打击。福柯在《疯癫与文明》、《词与物》、《不正常的人》等多部著作中揭示了知识以科学的名义用“无差异性”、“普遍性”……把人变成了对知识和真理无限崇拜“非人”,他们深受秩序和整齐划一的影响,冷酷、麻木、褊狭、不能与人沟通。哈贝马斯猛烈抨击了西方唯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可以被划分为技术知识、实践知识和解放知识〔7〕。1979年,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通过分析后工业时代知识的现状,围绕科学话语和科学知识中叙事的功能展开论述,直接宣布了科学知识危机的到来。同时,自然科学也引发了社会科学领域的转向,尤其是哲学的“生存论转向”(existentialturn)〔8〕。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生动地诠释了这一转向,均表达人的“本真性”存在的哲学诉求〔7〕,更引发了教育领域对现代教学的批判,尤其是对现代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批判。进步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杜威首先批判了灌输式教学下冰冷的师生关系,提出教学应直面生活,与生活相结合,主张“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哈贝马斯指出,深受科学知识影响的教学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扭曲了师生之间的交往。由此,他提出了“理想的语言情境”(idealspeech-situation)的概念〔7〕,认为教学可以通过“对话”来实现,从而将使得那些备受客观知识代言人的教学所“压抑”看不到“生活”的学生重新成为“生存”的主人。当代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毫不留情地把现代教育比喻为了“银行储蓄式教育”或“驯化式教育”,尖锐地指出了现代教学的特征:“教育因此称为了某种储蓄的活动,学生是仓库,教师就是储蓄者。教师发出公报,进行储蓄,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这就是‘银行式’的教育概念。”〔6〕面对现代教学带来的僵化呆板的师生关系,弗莱雷提出了“解放教育”或“提问式教育”,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新的教学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作为“压迫者”和学生作为“被压迫者”的“主奴般”的师生关系,把学生“载向自由的彼岸,获得真正的解放。”〔9〕在科学知识及教学心理化理论受到质疑和批判的时候,一种要求“价值性”、“文化性”、“境域性”、“不确定性”的知识观呼之欲出,利奥塔称之为“后现代知识”。后现代知识的出现并不像科学知识剥夺形而上学知识的合法性那样对科学知识进行否定和颠覆,而主要突出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反对科学知识的霸权地位,彻底拒斥了把科学知识作为终极性解释的唯一来源。这预示着与知识紧密相关的教学领域将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随着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后现代教学”也应运而生。

后现代教学在“肢解”现代教学的同时,也让旧有的师生关系变得“支离破碎”。因为它把“人的存在”作为教学的理论核心,建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其明确的追求方向。具体来讲,一是教师不应该再将学生看作是教育的“附属品”,而应该将他们看成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人,他们有自己对知识的看法和理解;二是学生不是等待着被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交流、对话等方式进行教学。应该说,教学由对客观知识的关注转到对人的关注,预示着教学将迈入充满“生机盎然的澄明之境”。人作为没有终结的历史性存在,人的存在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无边界性,也蕴含着无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这也决定了“生存论转向”关照下的后现代知识将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无边界状态”〔8〕,开放性成为了后现代教学的突出特点,而关于人及其存在的价值在后现代教学中得到彰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怀疑精神以及探索的精神;教学原则定位于鼓励、创新;教学形式则多采用“个别化教学”、“分组教学”、“小班教学”、“合作教学”、“网络教学”等形式;教学方法应更多地提倡讨论法和实践法等多元的教学方法,尤其应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多进行“对话”教学;教学评价应转移到对知识的理解、批判、比较和应用上来。因此,只有把知识与人放在教学理论的构建中,才能实现人与知识、教学的“心灵契合”,这也是教学领域今后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曾莉 康丹 单位: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60.245.357.353.394.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5-126.

〔3〕李明德.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18.

〔4〕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

〔5〕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3.

〔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3.72.153.169.

〔7〕曾屹丹,辛治洋.哈贝马斯后现论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建设〔J〕.外国教育研究,2005,(1).

自然科学知识范文4

(一)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主要为6-12岁的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学习任务充满好奇,但我国现如今的教学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而是进行死板教学,单纯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而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试题训练,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近期,我国教育部门十分重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针对型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科学,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活动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教师应在学生学习中创建活动平台,使学生完全融入自然环境,通过自己的感官对知识进行新的认识。而我国的地域环境丰富多彩,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环境,使学生对自然资源进行细致了解,这有利于学生数学科学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自然资源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我国目前的教育没有将自然科学与数学教学知识紧密联系,仅仅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追求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使学生真正融入数学科学的环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巧妙地为学生介绍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在一次小学数学考试中,通过一道试题的分析,一位教师发现学生现如今的学习出现了严重问题。题干中主要表达的是鸡和兔子的脚的个数的问题,看似一道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这道题对数学的基本概念考察得非常浅显,而且在课堂上教师已经利用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但学生竟然没有思路,无从下手。考试后,经过与学生沟通教师发现,有的学生竟然不知道兔子有几条腿,甚至有学生天真地问道:“为什么兔子有四条腿,而鸡有两条腿?”对于这一类生活性常识在,大城市的学生们并没有接触过,所以难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鸡和兔子远离了他们的生活。

(二)小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

对于上文提到的问题,教材的编写也有一定责任,教材对于自然中的动物均用插图展现出来,但插图多少带有漫画性质,难免会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而对于出生于现代城市的学生,他们平日接触的自然中的动物的机会少之又少。从我国发展的趋势来看,农村已经逐渐向城市发展,学生们上学路上的自然环境也逐渐被建筑物场景所替代,所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接触也逐渐减少了。

三、小学数学自然科学教育教学措施

对于小学数学科学教育,教育部门决定严格按照国家的教学标准,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教师创建学习空间

为了丰富学生的日常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建不同的学习空间,为学生进一步的探索提供机会。教师要总结、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科学问题,监督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对“图形面积的认识”“物体形态的观察”等知识的讲授,教师要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并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自然界存在的物体为学生展现生动的图片与影视,使学生在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的认识。

(二)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拓展。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唤醒学生内心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渴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教师要激发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联想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观察情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我国自然资源进行全面了解。

四、结语

自然科学知识范文5

一、加强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

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素质教育,首先应该要在思想和理念上对其进行改变,从而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只是一味地强调要从逻辑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传统的教育过程中理论痕迹过重,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言,更不适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改变。在新课改背景下,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水平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要定期对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宣传,从而使得素质教育可以成为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导向。小学教师应该要加强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认知,并且加强这些新的理念在小学自然科学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在自然科学教学中以小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小学的教育目标为导向,让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作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从而使得素质科学教育理念得到有效的落实。在素质科学教育背景下,首先要加强生活化教育,尤其是对于自然科学课程而言,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当做教材,小学生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有差异,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对学习的态度也很容易改变,而且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通过各种活动来激发其兴趣,从而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小学生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自然科学课程的兴趣,比如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态,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到山坡上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且可以采集一些标本带回来进行研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且要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绪,并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素质科学教育背景下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方法。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互换,有助于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比如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变成教师,教师作为旁听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各种问题进行讲解,比如在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到田园去考察分析土壤成分、种类、保水性及农作物生长状态情况,然后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给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也能够从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提高小学生的表现力。

三、加强小组讨论

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比较发散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应该要加强小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并且从这些内容中找到各种教学问题的答案,进行分析,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相互分享,可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合作学习不仅是在学生之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该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这种师生之间的俄合作学习也是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合作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就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讨论,也可以在课后通过组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和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发散自己的思维、拓展视野。

四、总结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要实现全面教育,自然科学课程是当前小学教育过程中的另外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以及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导致自然科学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小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作者:平吉丽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中心小学校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机制思考

一、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小学科学教学并未受到重视。大多数学校及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只将文化课作为教学重点,片面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分数,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知识的培养,这严重违背了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一些学校即使开设了科学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具有专业科学素养的教师队伍,课堂教学只能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一方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稍有深度的问题,学生理解不透彻,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缺乏交流与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保障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二、“对话互动”式科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学模式,加强互动交流

要想使科学课堂实现“对话互动”式教学的转变,首先要从教学观念上进行革新。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必须转变教学思想,要对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充分认识到科学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仅要注重师生间的对话互动,更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合作,学会共享,提升学生的互动意识与共享意识。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开阔,交流能力与探索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地提升。

2.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互动需求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与思考能力有限,因此,片面的课堂讲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会存在许多疑问。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问题与障碍,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会互动交流,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增强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在一些具有实践性的科学项目上,可以每两人或三人分配一套实验器材,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互动欲望,由多人共同完成的一项实验项目,每个人负责的项目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伙伴。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下给学生留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并且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科学作业,使学生自觉寻求对话合作,顺利完成作业,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合作、共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3.合理分组,营造“对话互动”氛围

新课改的实施,对我国的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学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地教学策略,实现多样化教学。分组教学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这在科学教学中同样适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与参与性,做到每组均衡配置。在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可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分工,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实践中,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小组学生能够相互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科学任务。合理分组,营造“对话互动”氛围,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探索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提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均衡发展。

三、总结

小学科学教学“对话互动”模式具有无限的潜力,它综合了目标、教法、内容等方面对科学教学的全方位变革,充分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团结合作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到充分的认识,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全面实施“对话互动”教学模式,促进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改革。

作者:张健 单位:南京市樱花小学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堂互动游戏教学法应用

一、互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科学课堂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科学现象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例如,太阳、月亮、动物、植物等等都是科学现象的合集。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日常生活的知识,探究神秘的自然界。但是,科学是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小学科学的教学。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游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中去,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想要主动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科学课程中的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用游戏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互动性,也能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掌握科学知识。学生通过互动式游戏教学往往可以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因此,互动游戏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互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课堂气氛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只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一些游戏的环节,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增加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机会,为教师进行教学做好铺垫。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叶与花》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将班级同学分为两个小组,让两组学生进行比赛,看看哪组学生可以说出更多种类的花,当游戏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引出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引入,不仅可以很好地为要学的新内容做铺垫,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游戏中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2.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教师在运用互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来参与游戏,完成任务。小组合作的方式一来可以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二来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在互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关节》一教学单元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扮演人体不同的关节和部位,教师每说出一个关节的名称,扮演这一关节的小组就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还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在互动游戏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因此亲身参与而记住了每一个部位关节的名称。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让学生与学生的感情更加亲密。

3.增强学生的探索实践

要想让小学生真正学好科学课就需要增加学生探索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探索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小学是学习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有趣的食物链》这一教学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进行探索实践,让学生想想谁在食物链的底端,谁在食物链的顶端。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再根据实际经验来进行表演,再由其他同学来判断是否正确。通过让学生置身在食物链当中,来感受科学知识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探索实践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三、总结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运用互动游戏教学法,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举动,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只能听得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领略了自然界和科学的奥妙,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对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戴月 单位:泰州市口岸中心小学

第四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探析

一、目前农村小学科学学科实施中出在现的问题

(一)缺乏专职教师,重视不够

在许多学生和家长心中,一致认为语文、数学才是必学科目,其他学科不过是“娱乐”罢了,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在学校,大多教师认为科学这门学科无多大含金量,只要保证能够顺利开课就可以了,因此安排承担科学的教学任务的基本是一些徘徊于退休边缘的教师或者年轻一点的兼职教师,而从事专业科学课的教师只有极少数甚至是没有,那些兼职教师有属于自己的主科任务,有忙不完的教学任务,而且教师普遍的科学知识底子薄,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水平偏低,不会合理使用各种小学科学教学法,老师讲不透,学生听不懂,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也就无暇对科学尽心尽力。

(二)实验条件难以满足

翻开现在的科学书,几乎每个章节都离不开实验,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实际探究,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的关键又是实验教学。然而农村科学实验教学的最不利因素就是教学仪器设备少。教学器材的欠缺是目前科学教学的一大难点。要想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二、应该采取的对策探讨

(一)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没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成果。学校应配备专业化的科学教师队伍,取消教师兼职科学这一做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小学科学学科研讨会和教材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每学年要安排科学公开课,课后还要与教师一起分析教学思路及反思教学,共同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样一来,也为农村的科学教师提供了观摩、研讨的平台,教师在常规课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能够顺利进行科学课的常规教学,使科学教学水平有一个较明显的进步,使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能够迅速成长。

(二)努力营造学生喜欢的农村科学课堂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一课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去认识什么是杠杆,而是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然后告诉他们,今天学了这课,就可以亲自去尝试一下把地球撬起来。当学生一听到要撬动巨大的地球,顿时,纷纷流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有的还在相互低声讨论,有的睁大眼睛盯着我,似乎想从我这里得到答案,甚至对老师的这番话产生怀疑……如此场面,已经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教师要心中有数,有效掌控实验过程

帮助科学课顺利前行的拐杖就是实验,如果实验过程马虎了事,只会给学生带来肤浅的感知,那么上这样的课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保证每一项实验活动都是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作为科学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掌控实验过程。

(1)做好课前一切准备工作,高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在学习“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时,要让学生探究用平展的纸梁和折成不同形状的纸梁之间的抗弯曲能力的关系,需用到纸条、垫圈,如果不注意选取同样质量、形状、厚度的纸,不注意纸梁架空的距离以及垫圈摆放的位置都会在实验活动中造成极大的误差,严重偏离了预先的实验目的。在本堂课,我事先就没有注意所选纸张的厚度,产生了将垫圈放在任何一张平展的纸和不同形状的纸上都会弯曲的现象。为了实现实验目的,我不断地更换纸张,学生感到茫然,好不容易激发起来的兴趣渐渐消退,让这堂实验课进展得很不顺利,也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失败之处。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试做实验,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应该做到事必躬亲,体验一下效果。在课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任何程序的进行都要布置得井井有条,才可以高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2)指导学生正确完成操作,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如,在学习“定滑轮与动滑轮”时,需要用到测力计,因此指导学生使用前要观察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测力时,让力的作用线与弹簧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哪条刻度线的值等等。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灌输态度要端正、实验须精确的精神要求,明确操作要领。只有让学生了解每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才算是真正学好了科学课。我认为,小学科学课既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只要老师愿意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耕耘课堂,用科学的素养浇灌学生的心灵,一定可以将科学课在农村开展得有声有色。

作者:庹小梅单位:重庆市彭水县第一小学

第五篇:小学科学趣味课堂构建例谈

一、科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1.缺乏对科学学习趣味培养正确的认识

当代学校的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其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其学习兴趣,但是却迟迟看不到结果,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科学学习趣味培养和提高后,就会放弃该方法,认为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没有作用。另一方面,一部分家长只是在乎学生的期末期中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趣味性的培养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其认为成绩才是硬道理,能考上好的中学才是学生有用的教育。趣味课堂对升学率毫无作用,小学时期应该把基础知识学好,先取得一个好的名次比较重要。

2.当代科学课堂教学形式枯燥单一

目前,各个学校为了升学率都在实行各种各样的措施,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上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很多其他课程还会私自暂用科学课堂的时间。为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科学知识,课下会布置很多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上课时,会表现出乏味无趣的表情,对教师所讲的有关科学的内容都是被动的接受,丝毫不会动脑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课上课下的时间都被教师的任务排满了,失去了自由思考的时间,而且,课堂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倒头就睡,对科学的学习没有丝毫的趣味可言。

二、小学科学趣味课堂的构建的具体方法

1.游戏化教学,构建科学趣味课堂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应用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其应该学的科学知识,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开拓其想象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利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做一个合格的领路人,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利用游戏教学增加学生思考的时间,增加课堂趣味性,继而培养其多加思考的能力,为将其培养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需要的综合素质能力过硬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关于科学知识的活动,比如说科学小知识接龙。规则与成语接龙的游戏一样,只不过把其中的成语换成了科学小知识。在该游戏中教师把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功接上上一组的相关科学知识的句子则的一分,接不上则不得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有奖励。该游戏促进学生开动自己的大脑,组织复习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而接上上一组提出的小知识。在本次游戏中更有利于学生大脑发散思维的开发,同时增加了科学课堂的趣味性。

2.结合学生兴趣,构件趣味课堂

教师在课下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点,根据这些喜好结合到学习的科学知识内容中去,制定高趣味性的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趣味性教学方式和科学知识的结合要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与教师互动,形成一个良好的趣味性课堂。在制作一个新的趣味性教学方式时,应该多以一个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一下,如果你是学生你是否喜欢这个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切身体会出发,才能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趣味课堂的教学中。例如:在课下与学生聊天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对最近热播的奔跑吧兄弟很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其中的环节进行趣味性教学的设计。在要学习科学知识的课堂上,制作一些科学技能的名牌,两个人的名牌分别是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另一个则是应用对应的学过的理论性的科学技能。第一环节要求在教师念完所有理论知识后数一二三,在数三时,两个贴有意思相同名牌的同学快速把手牵在一起,用时最短的小组获得本环节的胜利。第二环节为两个以上相同的同学去撕其他小组同学后背的名牌,哪个小组率先撕掉对方两个,那么该组就获胜。利用该方式提高学生在学习科学时课堂上学习的效率,提高小学科学课堂趣味性。

三、总结

自然科学知识范文6

《南非国家自然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版)(R~9)》(RevisedNationalCurriculumStatementForGradesR-9(Schools)NaturalSciences)(以下简称《南非课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引言,包括自然科学学习内容介绍和自然科学评估标准介绍。第二章基础阶段(R~3年级),第三章中级阶段(4~6年级),第四章高级阶段(7~9年级),标准中设定自然科学学习的结果有三个:⑴科学探究;⑵建构科学知识体系;⑶科学、社会与环境。每一学段的学习都是围绕这三个学习结果进行阐述的。第五章为核心知识和概念,包括生命与生活、能源与能量转换、宇宙、物质与材料四个方面。第六章为学习评估。《南非课标》最主要特点就是“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所有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的评价与学业成就评估,都是围绕明确的学习结果来组织的,每个学习内容说明都包含详细的评价部分。

二、《南非课标》课程目标的特点分析

《南非课标》的课程目标采用了三维目标设计,称之为三类学习结果:科学探究:学员将能够自信地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心,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技术和环境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科学知识:学习者能够知道并且能偶解释适用的科学,技术和环境知识。科学、社会和环境:学员将能够证明一个科学的突飞猛进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划分细致,指明评估标准

《南非课标》学习了《英国科学课程标准》,将每个学习结果细致地分为几个方面进行描述。规定每一年级学生应当获得的学习结果,同时指明了能够实现学习结果的评估标准。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评估标准,描述学习者应当而且能够知道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可操作性强,易于学业评估。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个学习阶段及其各方面的目标都是依据该年龄段儿童的认知与心理特点设定的。学习内容之间的整合与概念随年级变化。这种设计将学生看成发展的人,既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人的可持续发展观。

3.阐明课程目标的意义

每个学习结果后面都会有该学习结果的意义,便于教师理解。“知道为什么才会怎么做”,这是制定规则与执行规则之间的重要桥梁,阐明课程目标的意义不仅增加说服力还能增强执行力。

4.重视科学技术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南非课标》十分强调科技与当地历史文化的融合、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这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将其单独列为一类学习结果。

三、对我国的启示

1.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将学生看作发展的人、变化的人,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分段目标,将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分阶段实现,教师能够做出及时评价和反馈,便于调整教学策略。

2“.以学习结果为本”的教育有利于普及基础教育,降低对不同地区教学资源的要求,在教学过程实施中有很大的自主空间,不会导致各地教学混乱。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对于少数民族及偏远地区,可采用学习结果评价方式,使不同民族文化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自然科学知识范文7

关键词: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精神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尤其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阵地,在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素质教育的概念

“科学素质”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我国于2006年颁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其中对“科学素质”进行了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里强调了科学素质教育是关涉“科学”的“素质”,包括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米勒认为科学素质是指“掌握一定量的基本科学观点方面的词汇,能够理解报纸或者杂志中相互竞争的观点;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或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解;对科学和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1]米勒突出了科学理论知识、科学理解能力和方法、科学的影响等方面,反映了科学建设的基本目标。很显然,无论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还是米勒的看法,都指向科学素质共有的几个维度: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与此相关,科学素质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提高科学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品德,并将其运用于科学研究之中,即把外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稳定的科学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探究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由此,科学素质教育强调了“科学”、“素质”等内容,即与“科学”有关的“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包括科学的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方法教育、精神教育等。

二.科学素质教育的功用

1.科学素质教育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求知的自觉性

科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既有知识和能力培养,也有意志和品质塑造。因为科学虽然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但不惟知识生产,还包括贯穿整个科学发展历程的价值、观念、信念、精神等,而传统的科学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重能力轻素质的现象。科学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培养某一领域的专家,而是注重人的主体性发展,培养人探求未知领域和事物的基础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协调,使人具备科学意识和品质。对高校而言,科学素质教育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极大地吸引大学生洞悉科学本质的奥秘,探索物质世界的美,并感受美的愉悦,提高求知的自觉性。比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实习、综合训练、课外活动等环节,学生具备符合法治社会要求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自觉遵守各种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意识;完成工程所必须具备的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善于开拓创新的能力;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与审美观;主动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和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等。[2]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认知实践环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2.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包括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两种维度,事实认识是以事实为根据探究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价值认识是基于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作出判断。前一种离不开科学精神,后一种离不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旨在求真,回答世界“是什么”、“为什么”。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维护,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科学精神凸显了对真理和知识的探索,人文精神彰显了人的存在价值。在古代学科尚未分化的时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混杂一起,当时的学者头脑中自然问题、人的问题没有根本区别,后来二者出现了分离的状况。科学的发展已经证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二者应相互融合,和谐统一。关于科学与哲学、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关系,李政道博士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钱学森认为世界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综合与交叉,走向一体化,不能再区别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显然,科学与人文的殊途同归终将是一种必然。因为人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个体心性的完善,科学并非单纯强调知识模式,或以科学知识为目标,最终要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素质。在国外,也往往用与人文精神相密切的“科学素养教育”代替“科学素质教育”,由此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取转向一种价值观的拥有。所以,实施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应用型高校推进科学素质教育的路径

教育发挥着引领性、驱动性的引擎作用。对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本职使命的高校而言,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而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准备,无疑需要强化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具体路径包括强化科学认知、提升科学能力、创新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等。

1.强化科学认知

科学的本义是求知,即探究未知领域的知识。《辞海》(1999年版)对“科学”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研究,以定理、公式、概念、术语、法则、观念等方式揭示其内在的运动变化规律。科学知识正是这种探究活动的成果,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发生发展和过程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的情感、价值等精神世界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如果说人文科学侧重于研究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社会科学则侧重于研究客观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科学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掌握与知识有关的原理、概念、术语、定义、公式、观念,能解决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前沿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为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如开设科学研究课程,举办科技展览活动、科普知识讲座或者学术沙龙,实施科普教育,观看科教影片等,强化科学认知,丰富大学生的科学知识,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藉此形成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

2.提升科学能力

科学探究的是一个未知世界,是着眼于对纷繁芜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这种“自由的自觉的”特性,使人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探究,揭示奥秘,洞悉规律,以此确认人的创造性所在。黑格尔曾经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小男孩将石头抛入河水获得的惊奇感:“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贯串在各种各样的现象里,一直到艺术作品里的那种样式的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或创造自己)。”[4]小男孩“惊奇的眼色”就在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能力,即自我创造的能力。由此推论,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科学探究的过程无疑也存在一种内驱力,正是靠着这种内驱的科学能力,人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创造工作。这种内驱的科学能力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生产和创造必备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在这方面,可通过举办学科竞赛活动、各类创新技能大赛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激发个人潜能,使其自主获取新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实现既定的科学目标。

3.创新科学方法

科学创造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方法的创新。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采取的思路、技巧、方式、手段等,是保证科学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正确性的重要依据。爱因斯坦总结了自己成功的窍门: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能力=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尤为重要,因为科学知识是有限的,大千世界是无限的,二者主要靠科学方法的融合,唯有掌握了科学方法,才能使有限的科学知识运用于无限的未知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然而纵观20世纪科学发展的历程,方法本位让位于知识本位,知识比方法更重要的理念根深蒂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人们信奉知识最有价值。这使得科学教育回避了方法教育,往往就是知识的教育。就我国科学教育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科学知识和忽视科学方法的现象,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讲解知识,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事实上,科学方法作为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思维方式,更容易使人把握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方式,就会大大提高科学活动的实效性。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增加学生的科研动手机会,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科学的价值,理解科学的内涵。

4.培育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5]科学精神是体现在科学家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是贯穿于科学活动的思想和灵魂。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崇尚真理的精神、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勇于进取和奉献的精神、协调合作的等。这种精神状态旨在营造一个追求真理、自由竞争、合作包容的研究氛围,闪耀着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的光芒。由于科学精神主要通过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等体现出来,且科学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在注重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品质、人格、精神的培育,避免偏于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实施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科学普及课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训练大学生通过科学思维方法去认识新事物,同时増加科学实践教学比重。其次,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守信的科学精神。第三,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藩篱,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原则。科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的生活。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却往往失去了对科学的批判意识,使得人的存在价值渐渐消失,对人文的眷顾成为一种奢侈。如今,信仰缺失、商业欺诈、道德失衡以及对功名和利禄的追求使得科学技术像挣脱了缰绳奔跑的野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此,应秉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用人文精神引导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科学活动中管控伦理、道德行为带来的种种危机。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并非一个价值中立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校存在着专业化、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艺术、美学、人文通识课被一再压缩,人文教育严重滞后。基于此,高校在强调大学生科学教育的同时,还要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如多开设艺术类、美学类课程,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效对话和对接,铸就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淼,李传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运行机制创新———基于社会结构转型的探讨[J].科学学研究,2004(z1).

[2]饶华球.新时期工程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5(6).

[3]蒋国忠编著.新编大学美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43,255.

[4]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9.

自然科学知识范文8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科学素养;问卷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开展是时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中明确规定,幼儿教师应在数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选择适合儿童的教学内容,这意味着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儿童的学习活动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和艺术五个领域,但笔者在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的过程中,发现很少有老师选择科学领域的观摩课,同时也很少有实习生在汇报课时会选择科学领域的内容。通过访谈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在科学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对于幼儿的提问有时不知如何回答,或者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困难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不足,而要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科学素养的现状,因此,笔者开展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笔者所在学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有145名学生参加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45份。问卷的第一部分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就读初中区域、兴趣爱好4个方面。第二部分调查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包括:科学基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观念、科学意识、科学兴趣、科学活动的参与度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的状况分析

笔者就幼儿园中常见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0.3%的学生对幼儿的零食如棒棒糖、饼干等的成分较为了解,56.6%的学生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61.4%的学生知道不倒翁的原理,62.8%的学生知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65.5%的学生知道红薯不是植物的种子,36.6%的学生知道土豆不是植物的根,72.4%的学生知道碳酸饮料会带走儿童体内大量的钙,91%的学生知道84消毒液可以用于幼儿园的环境消毒。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于幼儿科学教育中的一些科学知识仍存在概念不清的情况,比如对于“土豆是植物的茎,不是植物的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到位。笔者将“土豆是植物的根吗”中的选项A“是”赋值1分,选项B“不是”赋值2份,对一、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该问题的认识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可以看出,一年级的学生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土豆不是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年级的学生更能清晰地知道“土豆不是植物的根,而是植物的茎”。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在一、二年级开设了基础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研究结果启示我们,自然科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上加大科学教育类课程的比重,除了开始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外,还可以通过选修的形式加强自然科学类的教学。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才能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领域做到游刃有余。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状况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幼儿教师在幼儿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1]。”可见,幼儿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幼儿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笔者就科学探究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69%的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第一环节是“提出问题”,还有很多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存在偏差,不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在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选择上,以“种子发芽了”这一活动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35.9%的学生选择用“组织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展开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应试教育和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只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师范院校类自然科学课程的教材与幼儿园的科学内容联系不大,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已不能满足幼儿科学教育的需求。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各种类型的科学教育课程,加大实验探究的力度,可以设置探究课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结论,也可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可以作为校本课程让学生积极开展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科学知识与幼儿科学教育的紧密结合。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建构科学观念的状况分析

吴俊明教授指出:一个只具有具体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没有正确科学观念的人,科学素质必定不会高[2]。笔者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的态度和看法、科学与技术和社会的关系(STS)三个维度对学生的科学观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3.5%的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但仅37.9%的学生能正确认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62.1%的学生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并不了解。60.7%的学生认为科学技术提高了生活质量,33.8%的学生认为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对科学技术有着积极的看法。但在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时,48.3%的学生选择学习感兴趣的部分,26.9%的学生愿意学习比较困难的部分,24.8%的学生甚至不愿意学习相关内容。81.4%的学生不了解STS教育的内容和宗旨。结果表明,虽然学生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仍有很大的畏难情绪,这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特点有很大的联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95%以上是女生,入学时理科分数较低,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学习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另外,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环节都对弹唱、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的考核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学生比较注重技能类科目的训练,忽视了文化课尤其是科学课程的学习。研究结果启示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去幼儿园见实习的机会,多向幼儿园老师请教,充分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主动关注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利用超星图书馆这一平台及时关注学前教育类杂志中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论文、案例,学会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认识科学,形成科学观念。另外,教师在科学教育教材的使用上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减少复杂的理论知识的纯粹讲解,利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技产品引入课题,加强科学小实验的探究、科学教具的制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状况分析

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笔者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假期参与科学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9.7%的学生对科普类节目较为关注,78.6%的学生经常阅读科普类出版物,86.9%的学生会关注网络上的科技信息,81.4%的学生会利用假期参观科技馆或自然历史博物馆,88.9%的学生会利用假期参观动物园、水族馆或植物园。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科学意识,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主动参与各类科学活动。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学校教育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这样学生到了幼儿园,也能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结合幼儿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事物、材料等进行科学教育。

四结语

笔者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尽管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科学活动的参与性较好,但科学方法的掌握情况和科学观念的建构情况还不太理想。虽然自然科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重教学方法的变革,仍要加大探究教学的力度;在课程内容方面要选择与幼儿园科学教育联系更为密切的内容,加大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全方位、多视角关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时代的要求和学前教育的需要,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1.

[2]吴俊明,吴敏.为什么要关注科学观念———关于科学观念和科学观念教育的思考之一[J].化学教学,2014(4):3-6.

[3]王崇丽.试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1):50-53.

[4]曹爱娟.培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化学素养的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