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才论文范例

中医人才论文

中医人才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国卫生法制》;中医药;卫生法律;中医药法律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疫情防控、疾病治疗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对中医药发展的关注,中医药行业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国务院于2009年5月7日颁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逐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1]。《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曾指出“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中医药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可见加强中医药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其相关法律的研究势在必行。《中国卫生法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研究卫生法和卫生法学理论,探讨卫生法制工作的规律和发展方向,介绍国内外卫生法制建设动态和卫生法学研究成果,交流地方卫生法和执法经验,普及卫生法律知识等的中文学术期刊,在相关卫生法律研究领域中具有代表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卫生法制》近10年来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情况,并根据其结果指出我国近年中医药相关法律的研究状况,以期为中医药相关法律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以《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刊发的中医药法律相关的44篇学术论文(不包括简讯、文摘与信息等)为研究对象,对其数量、作者单位、基金项目、被引情况逐条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二)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基础上[2],通过查阅《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刊发的1111篇学术论文,仔细查看有无中医、中医、中医药相关信息,并将登记数据分类输入Excel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

(一)总体情况。统计发现,在44篇中医药法律相关的文章中以2019年占比最高,达到6.29%。2010年和2011年整体占比也较高,这与当年期刊中开设中医药管理专栏、中医与中医专题、医药知识产权专题有关。随后中医药相关的发文量呈现了下降趋势,但从2016年开始整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除了与当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关,也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医药行业开始重视,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开始增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近10年关于中医药法律相关研究情况整体较少,仅有3.96%,值得反思。见表1。

(二)第一作者单位及所在地区情况。通过查阅44篇中医药法律相关文章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统计发现排在前6位的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8篇,18.18%)、南京中医药大学(4篇,9.09%)、首都医科大学(3篇,6.82%)、江苏省中医医院(2篇,4.55%)、上海中医药大学(2篇,4.55%)、中国政法大学(2篇,4.55%)。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地区前3位分别为北京(18篇,40.91%)、江苏(10篇,22.73%)、广东(3篇,6.82%),皆为我国经济医疗发达地区。

(三)研究内容。44篇文章中,有关键词的有43篇,主要以中医药、传统中医药知识、中医药立法、知识产权、立法、中医医师为主,总体可体现出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的热点,高频关键词统计见表2。44篇文章的主题内容涵盖了中医药法、传统知识、法的制定、医疗损害、中医医师资格考核、知识产权、行政处罚、诊疗活动等,依次为11篇、4篇、4篇、其余为3篇,研究内容较为广泛。

(四)基金项目。全部的44篇论文中,17篇有基金项目资助,涉及23个项目,全部为国内单位部门资助,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获基金资助论文占统计论文的38.64%,资助面较窄,总体受资助数量较少,各年分布不均,且部级项目近10年发表的论文仅1个,远少于其他三类级别项目,可能无法满足较高层次对中医药相关法律深入研究的需要。

(五)被引情况。44篇论文中共有31篇论文被引用,被引用超过10次的有4篇,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论文统计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被引10次以上的论文刊发于2010-2016年,总体被引数量较少,被引用的论文大多集中于讨论,中医药知识产权、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立法这几个方面。

三、讨论

(一)研究范围广泛、但研究数量较少。44篇论文基本涵盖了我国中医药领域目前的热点问题,但从《中国卫生法制》近10年的刊文情况来看,关于中医药法律相关的文章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当前中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并且缺乏对中医药法律人才培养的相关论文,无法为提高中医药领域相关人才的储备提供借鉴和参考。社会成员对我国中医药法律认知情况也缺少相应的社会调查,没有相应数据的支撑,也缺少这方面的文章,以至于无法为我国完善中医药立法提供意见参考。

(二)中医药法律人才培养规模不够。随着教育部专业的调整,目前仍开设医事法律相关专业的中医类院校较少,造成中医药法律基础人才储备不足的现象。以2020年研招网硕士、博士招生目录检索来看,在硕士培养阶段,仅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暨南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分别开设在中医学和药事管理学科下。在博士培养阶段仅有北京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开设相关方向,分别放在临床药学和中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下进行招生。可见,我国目前中医药法律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不够,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的数量自然也就较少。

(三)国家资助较少。《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实施以来,引起法学界与中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近3年该刊中医药法律相关的发文量明显提升就可以看出来。但从所受到基金资助情况来看,所获得基金支持较少,尤其是部级基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部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成果出现,可见国家对该方面研究的资助还不够,无法满足研究者对中医药法律相关理论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四、建议

(一)继续开设研究专栏,搭建研究平台。从该刊近年来的栏目设置来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中医药研究专栏了,很多的与中医药相关法律有关的文章都刊登在理论研究、执法与研究和医事法苑等栏目,不利于加强引导,形成中医药法律专门的研究平台。在国家大力重视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建议期刊可重新开设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专栏,以加强引导,吸引从事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学者的广泛投稿,以适应我国中医药行业全面发展的需要,并以此为契机搭建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以促进我国中医药相关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

(二)加大中医药法律人才培养规模。面对当前开设医药卫生法律专业高校较少的情况,要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中医类院校与综合实力较强的法学院高校可以实行联合培养机制,利用各自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补齐短板,共同开设医药卫生法律专业,既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能力,也可以保障人才培养规模,还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3]。

中医人才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医药;人文学科;学科建设

中医学是生命之学,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科学与文化的共同载体;就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的思想来源而言,人文属性恰恰是中医学的第一属性。由于知识类型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科学与文化之间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冲突依然明显存在于中医学的实践之中,给中医学的继承、发展和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此,需要巩固和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弘扬中医人文精神,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求实”,解决科学问题的“求真”与解决疾病问题的“求善”结合起来,使得中医学在发展的过程超越科学与人文之争,从而自然地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也为当代医学的进步提供积极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学科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学科本身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及自主发展的学术空间,部分院校还独立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卫生事业管理学院等实体学院,建设了一批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除了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等传统学科外,中医文化学、中医心理学、中医哲学等新兴学科不断成熟。在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和传播、当代社会和科技条件下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医人文学科在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符合中医药思维特质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并且应当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医人文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在中医药学科的整体框架之中缺乏应有的位置,更未在兼顾历史传统和当代条件下的情形下,较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甚至,对于中医人文学科与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相互关系的认识也缺乏足够的视野和格局。在当代学术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人文学科的作用,需要我们首先正视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发展的问题,并藉此重新认识中医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和价值,进而对中医人文学科的建设路径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中医人文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集中和突出地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1学术评价体系制约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

尽管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大学为了迎合和适应政府和各大排行榜上的量化评价指标,往往在具体举措和制度上忽视甚至抑制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使得其涵养和引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作用无法发挥,导致中医药发展过程中“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这些潜在的影响即使通过中医药立法也无法立竿见影地获得解决。这其中,既有一般人文学科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中医人文学科发展遇到的特殊问题,在这些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学术周期长、成果考核难,无法用现行的一些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的中医人文学科自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自然也无法获得丰富的学术资源。

1.2学科发展体系制约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

一方面,在当代医学与人文不断交叉发展的过程中,中医人文学科可以贡献丰富的智慧和足够的力量;另一方面,回答和解决当代环境与条件下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也需要中医人文学科结合当代学术语境不断创新发展。但是,当前中医人文学科的学科发展体系不够健全,在哲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科学学、文化学等学科范畴和领域里,中医人文学科体系不全或者少有建树,在现代语境下关注和解决中医药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足;从医学教育的角度看,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层面上,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很好地将医学与人文融合,中医人文学科的思想引领和启迪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当代价值

2.1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的时代需求

作为人类知识生产、创造和传承的学术重地,高等学府将不可推卸地承担起中医药学术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中,以学科为基础是其基本原则之一。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个一流学科,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发展,多数世界一流大学具备学科综合集群的资源优势,以协调发展基础与应用学科、人文社科与理工农医科,促进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构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充分发挥学科群对提升学校竞争实力的巨大作用。对于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体系的中医药大学而言,不可能仅仅依靠发展进入“双一流”建设体系的学科,而忽视其他基础学科、相关支撑学科以及人文学科的发展。一方面,中医药学科体系决定了它既要传承历史,又要在现实中创新,这就决定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学科的支撑。尤其在当今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中医药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体系越来越偏离中医药文化核心,更需要人文学科来实现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方法引领[1],将一般人文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医药学紧密结合,相互交叉、渗透、协同并形成具有内生动力的中医人文学科,以此来保障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后劲。另一方面,纵观学术创新的大部分原创成果,多数都是学科交叉整合的结果,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各学科之间形成"凝聚态"的发展态势,需要大学构筑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良好的学科生态体系既有鲜花、也有灌木,还要有高大的乔木,它们和谐共生,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就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而言,需要特别注重良好学科生态的构建,以此形成结构合理、关系稳定、内涵相互呼应的学科体系,中医人文学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生态资源,繁荣发展的中医人文学科并将推动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和创新。因此,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的时代需求。

2.2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在中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中,人才培养始终伴随着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创新和利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问题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中医药的学术思想体系不仅仅可以治“已病”,还可以治“未病”;不仅仅可以治“病”,还可以治“人”;不仅仅可以治“人”,还可以治“国”,其载体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医哲结合、医药并重,医儒兼通、医德并修是中医药的学术特点和学科特色,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和着力塑造的根本内涵[2]。中医药教育既是传播医学知识,也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普遍的专业属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文特征。因此,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当前,在中医药人才评价唯科学主义、唯SCI论文论等情形下,我们应当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增加传统文化、中医药经典、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及早树立中医大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培养其中医人文精神,塑造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医药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自卑也不自负,提升从事传统医学事业的自尊,促进业务创新的自为,才能成为医德高尚、情怀大义的好中医,医学的人文精神需要中医人文学科来涵养。一方面,纵观历代名医大师的成长经历和成才特征,可谓学验俱丰、德技双馨,丰厚的国学功底和人文修养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正是人文知识的涵养和引领才真正使得大医辈出,从而才能造福百姓;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的知识中心仍然在西方,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获得国际学术话语权、国际议程设置权、国际规则制定权迫切,需要具有人文思维的一代英才将中医学深厚的人文属性及其学科范式、思维方式、技术手段,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和语言环境中予以表达和呈现,不偏不倚、衷中参西、中西合璧,既充分充满学术的自信,又谦逊地实现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2.3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必然要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中医药文化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仅是传承传播中医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传承创新中医药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以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中医人文文化。长期以来,中医药发展的危机特别是对其科学性的质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离开了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学术理论很难得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因此,中医药学科的整体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医人文学科的内在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医药振兴的根本所在。无法想象,没有中医人文学科,中医药学术会实现光大复兴。尽管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中医药研究热,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极大差异,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巨大区别,中医药并未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受现代生物学、西方医学的影响,人们总是试图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揭示中医药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核心理论和基本概念,结果往往是徒劳的,但中医学的所谓科学性问题也一直横亘始终。及至近日,关于部分中药含有马兜铃酸成分而致癌的报导又甚嚣尘上,再次凸显了当代科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为此,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借助学科内的学术力量深入研究中医药的文化精髓、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用现代语言来表达中医药的思想和理论,让先进的中医药文化、科学的中医药理论、有效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增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以此为契机,让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人文精神为百姓日用而不知、被世界所广泛认同。

3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路径与思考

3.1丰富完善学科发展内涵

中医人文学科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已经初步拥有和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准,但是,该学科还存在学科发展目标和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清晰和明确的问题。有的院校简单地将中医人文学科当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并且割裂了其与中医药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3]。具有中医药特色内涵、反映中医药本质规律的中医人文学科体系尚在形成之中,中医人文学科能够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提供丰厚涵养,特别是为其发展困境与危机提供理论辩护和保驾护航的作用和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彰显,这与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内涵不够丰富完善不无关系。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标和思路,中医人文学科应当在一般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概念框架、研究方法的支持和启鉴之下,从文化的外在社会性和内在学术性中找准定位,突出中医人文精神、人文内涵、人文方法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围绕中医药的核心价值体系,挖掘、抽取和阐发中医药学科中的学术资源和思想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学、中医心理学、中医伦理学等学科;另一方面,面向当代医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反思中西医学发展困境和当代冲突的过程中,不断交叉和融合发展系统中医学、中医思维学、中医方法学、中医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通过设立中医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实体研究机构、实施学科交叉和培育计划等措施,推动中医人文学科“走出书斋”,在高度融入到中医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过程中,明确定位、形成特色,完善学科内涵。中医人文学科不是“人文学科在中医”,也不是“中医里的人文学科”,而是中医药学科自身与生俱来的人文思想资源和内生发展动力,是在中医药学科整体框架内,与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浑然一体的学科体系,为中医基础理论实现重大创新、中医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实现重大突破提供学科支撑。

3.2重塑中医药学科评价体系

中医人文学科发展的困境和瓶颈,与当今的大学评价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纵观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U.S.News、THE、QS、ARWU等排行榜,尽管均考虑了各类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但均非常看重学科的科研产出情况,所占的指标权重也比较大,认为学科建设最直观的表现就在于学术产出,或关注论文数、师均论文,或是采用总被引、篇均被引,或是评价高质量的学术产出情况等,并且这些论文均是SCI收录的文章[4]。按照这些评价指标,包括中医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确实乏善可陈。尽管上述评估体系社会认可度很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评促建的效果,但这些貌似公平的SCI、ESI指标,却让中医药院校在各类资源的获得中尝尽了极不公平苦头,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医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整体框架中,也由于无法直接“经世致用”而遭遇了冷落。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吸取了儒道佛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因此,我们不能盲目把排行榜上的各种指标体系当成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丢弃那些具有活力的学术气息、组织成长、中华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精髓以及中医药学者所坚守和秉承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潜在要素,而这些才是中医药学科能否成为一流学科的生命养分。也正是鉴于此,我们需要扎根中国大地,遵循中医药学的学科属性、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借鉴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或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社会机构合作,将中医药学单独从医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置中医药学科评价标准和体系,既考虑中医药学科的科学属性,也能体现中医药学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哲学思想等人文精神,树立中医药学科评价的中国标准,精心构筑中医人文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环境,真正获得国际学术话语权、国际议程设置权、国际规则制定权,最终在实现与西方文化充分沟通与交流的前提下,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的目标。

3.3加强中医院校大学文化建设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除了那些耀眼的学术大师所沉淀的学术积累外,最让师生引以为豪的就是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这是大学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而成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念和学术信念,反映的是大学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5]。保持包括中医人文学科在内的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定力,既需要充分的文化自信,也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促进和维护中医院校师生实现文化自信和自觉的必然途径,惟此,方能积极支持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积极投身中医药学术评价体系重塑。健康、优秀的大学文化,可以为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促进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进而促进新的学术观点和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当前,中医药学术发展尤其需要这种“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文化传统,中医人文学科建设与中医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之间恰恰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所在。当前,受“经世致用”、SCI崇拜等因素的影响,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功利性太强而又陷入科学主义的排斥,承载人文精神而又在实践中不断迷失于人文之外,面对“中医不科学”等种种质疑声时在盲目自信与过度自卑之间的心理徘徊,秉持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学术理念却又对自身发展不能洞明,这些焦躁和焦虑是当代中医院校大学文化的症状之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引导师生在中医药学术继承、发展和利用的过程中自觉将中医的科学属性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基础上正确对待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态度接纳现代科学与技术,方能为中医药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中医药的国际话语权和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宗明.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3):141.

[2]殷忠勇.中医药学科建设应当遵循自身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17,(7):48.

[3]陈琦,张大庆.新世纪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现实与挑战[J].医学与哲学,2017,38(4):9.

[4]武建鑫,周光礼.世界一流学科:“以评促建”何以可能-基于系统科学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1):53.

中医人才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在西方被称为“高级教育”(advancededucation),其核心内容应是学生学术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我国著名药学专家屠呦呦,更引起了世界各地对中药、天然药物创新研制的关注[2]。中医药数千年来为全世界人类健康和生息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随着当前致病菌的快速变异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来治愈疾病,这给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3]。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自2016年以来,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重磅文件先后。从政策出台的密集度和力度来看,国家层面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态度愈发明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中医药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等内容,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发展作出系统部署。《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国内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搭建完善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是中医药领域的第一部白皮书,系统介绍了中医药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充分介绍了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展示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等。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也愈发重要,特别是中药产业,我国具有独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社会条件,是我国医药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然而,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比如中医药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不足[3],尤其是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药学高层次人才,已然成为制约整个中药行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当今社会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又日趋增多。因此,如何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中药人才,是中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而临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4-5]。中药学类研究生是中药持续较快发展的核心后备力量,担负着中药未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的向导角色,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高层次专门人才,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使命。在对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探索过程中,有多重途径,如有基于产学研的研究生教育,强调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形成产业与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的局面[6]。有的重视创新能力的培育,认为重视中药类研究生基础教育是提升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障,适当调整培养模式为提升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客观条件。有的则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指导、科研实践和就业指导等具体方面提出研究生改革探索思路,如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加强团队指导等,在课程设置中,也充分考虑到中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正相关性,包括应与研究生对专业的兴趣的正相关性,与专业领域的实际需求的正相关性等[7],还有针对优化中药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内外实验、实习教学平台,扩宽教学领域,注重科研习惯培养、强化动手能力,对创新激励机制等提出了改革思路[3]。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性、创业型和实践型高级专门中医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使得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学术训练,以学位论文为核心的传统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严峻挑战[8],在中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共性问题,如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行业需求缺乏有效地结合,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单一、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内容陈旧、课程分类带有随意性,研究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2,9]在生源结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都亟待加以解决[10]。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六个相关性来开展对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探索和研究,以期为现代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提供相应对策,培育更多具有优秀素质的中药学高层次人才。

1六个相关性

六个相关性是指在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中,学术与应用的相关性,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的相关性,传统理论与现代学科的相关性,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相关性,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相关性,专业学习与全面素质的相关性。这六个相关性基本涵盖了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中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1.1学术与应用的相关性

传统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学术后备人才。我国从1991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该类型研究生规模快速扩大,随着专业学位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这是体现面向市场需求的培育实践型高层次人才的体现,同时,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学术性和应用性不应作为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互渗透与补充。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学术研究的同时,应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应用技能与技巧,对于强调应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同理。

1.2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的相关性

作为学术研究人才的后备军,论文写作对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研究生和导师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视,对课程学习却不太在意。学校也实行了一些政策,以保证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质量。然而,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比本科教育强得多,如果课程学习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势必会影响论文写作以至研究生的长远发展。

1.3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相关性

在中药学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中,传统理论的课程与现代科学技术课程呈现比例不一,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中药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倡导创新,不受制于传统,不拘泥于继承,但同样不能放弃传统理论教学,应做到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作为中药学研究生,应对传统理论课程领会其内在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与技术精髓,同时注重对中药现代中药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科学思维,以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的课程学习,同时应增设能拓宽学生视野、跨学科的专题讲座、讲学等。

1.4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相关性

当前研究生教育一直沿袭着以导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导师的主观意识掌控着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研究生做导师的课题,听导师的安排,这种指挥与服从的师生关系,使得研究生自始至终处于从属地位,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科学创造性,部分研究生思想禁锢,人格缺失,不敢突破导师的思维定势和科研模式。特别是对中医药学而言,由于比较注重传统的“师带徒”的学术传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以导师的意志为转移,不利于促进中药学研究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去求知,对培养具有鲜明创新性格和创新能力的中药人才有一定阻碍。

1.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关性

目前中药学研究生的理论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本科化弊病,教师在给研究生授课时仍然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学习方法、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另一方面,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由于考虑到研究生有后期较长时间的科研实践而被忽略,这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导致研究生在学习中的探索性和好奇心缺失。在实践中,如何合理协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同样是中药学研究生教师们需要好好把握的难题。

1.6专业学习与全面素质的相关性

当代科学研究具有参与的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这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至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都是研究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中药学研究生还应注重具有其专业特色的人文素质培养,如传统中医药思维素质的培育。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应在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促进研究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专业知识传授的侧重,尽管可能使研究生不乏专业知识与能力,但如果不注重全面素质的培育,研究生们很可能在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以至做人方面会趋于平庸。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应当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无论专业还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均需加以重视。

2基于“六个相关”的中药学研究生培养“三要素”的路径与探索

六个相关性的实质内涵包括了中药学研究生教育的三个要点:即教学、实践和素质。结合六个相关性,针对三个要点,中药学研究生的培养的探索路径可概括为如下。

2.1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改革

应主要围绕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开展理论实践相统一的特色中药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通过培养目标的确定,对中药学专业的学科知识要求、专业技能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关联分析,明确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框架,以整合重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完整的研究生教学计划,为培养创新创业型的高层次中药专门人才奠定知识构架基础。

2.1.1培养方案的指导性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体现各学位点研究生培养特色和优势、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性环节。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更新课程体系,可以帮助研究生系统掌握中药学的传统和现论与专业知识,使其充分了解中药学最新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培养方案修订前应充分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同类中医药院校相同学科的培养模式,借鉴、吸收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在考虑中药学学科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努力把握中药学学科专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使中药学学科的培养方案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强调“分阶段培养”,从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过渡到知识运用和发挥创造的高级阶段,通过阶段培养,既可使研究生具有更宽广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又可使研究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具有层次性,对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2.1.2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在对中药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时,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需结合实际,全面提升软硬件教学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兴边缘学科,集中了最先进的科研手段。因此,作为继承中华国粹的中药学研究生,为了拓宽知识面,一方面,应保留传统中医药理论课程,另一方面,还应设置现代科学技术相关课程,使研究生掌握先进的科研方法,并学习新兴边缘学科知识和跨学科课程,如药物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抗感染药学等,使教学和研究、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保持同步。同时,为了更好提升中药学研究生教学质量,应安排具有相应学科知识背景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且承担有部级科研项目的教师讲授中药学学科前沿与现代研究进展等相关课程,以更好地将行业内发展动态与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及时传授给学生,通过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学生具备进入高新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

2.1.3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研究生教学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因此应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引入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采取PBL式、案例式、导入式、教学沙龙、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巩固现有课程的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中药学学科学术问题的能力。可根据需要组织课堂讨论,教师适时更新选修课和专题课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因此,可尝试将传统教学模式向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一方面由教师或者学生进行主题概述,围绕中药学科发展、前沿科技、课题项目专题等开展,另一方面围绕主题由教师组织讨论,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式讨论等多种形式,内容包括对中药学科的展望,针对主题的疑问和建议,以及阐述课题研究的观点难点等。研讨式教学方式可以使中药学研究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有关理论的本质,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并通过研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2丰富实践

强化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综合培育无论是中药学专业学位还是科学学位研究生,实践都是中药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实践环节的弱化将会导致学生缺少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毕业后可能无法胜任企业生产、医院调剂等岗位的专业需求。在实践体系的构建中,实验和实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一方面应重视研究生教学中的实验课程,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与当地的中药企业、医院等单位进行合作培养,建立研究生教学基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其能够将中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以提高其应用知识和把知识转化为成果的能力。对于实验课程的改革,首先应充分依托各高校的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其次,优化中药学研究生理论教学与实验学时数的比例,应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优化教学形式的组合,增加研究生实验课时数,并开设创造性、综合性实验课程,在研究生真正进入后阶段的科研之前,进行系统的科研实验训练,将提高研究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作为开设研究生实验课的主要目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实验内容必须具备针对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如开设HPLC、GC-MS、LC-MS等中药学科研工作中常用先进仪器使用的实验课,让学生在参加课题研究之前,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和适用性,并让学生单独操作,帮助其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能熟练地运用设备和技术,帮助科研的顺利实施与完成。此外,通过实验来加强研究生自主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能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设计自己的实验。研究生的实验课,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根据当今的研究热点或本校的研究特长,提出实验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在一段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些小实验,然后由老师对其实验进行评价和分析,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是使研究生具备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能力的重要途径。应丰富研究生实践形式,构建以专业实践模块为主,非专业实践模块为辅的多层次的实践体系,把实践活动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机制,加强研究生实践活动。具体实施中,借助培养方案等,将现有研究生实践的形式进行有机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药学研究生实践内容可以包括多种类型:(1)依据高校便利,创造条件,给研究生提供参加各种学术报告、论坛、研讨会、讲座、鉴定会等的机会,并确保执行相对应的学分;(2)加强中药学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机制,让研究生深入企业和社会,通过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对中药产业链发展的深度思考;(3)增强研究生的服务意识,应引领性地使研究生充分利用中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相关信息资源等优势,为企业、事业单位及医药领域协助提供项目研发、技术改进、成果转让、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增强研究生为中医药行业、为全社会服务的意识。中药学研究生的实践基地应是长期合作的关系,通过研究生实践基地共同建设,一方面可以推荐优秀研究生到实践单位锻炼,另一方面可以邀请实践基地相关技术或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以此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帮助研究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使其进一步地了解中药学的内容和宗旨,深刻认识到中药学相关工作的重要性,这些对中药学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3注重素质

促进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双提升中药学研究生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育。其中综合素质除一般的人文素质之外,对于中药学专业研究生而言,综合素质的培育还更应该包括中医药思维的养成;专业素质严格来说,应是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具体体现。中药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研究生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综合,而中医药思维的形成,同样是中药学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所谓中医药思维,是指中药用于治疗患者时,在辨病、施治、用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模式,它是在中医辨病思维的基础上,中药治法治则与中药药性理论的实际应用。研究生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人格和全面发展,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德教育,要引导研究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持实事求是,要建立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培养研究生的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发病、病机、养生和治则等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和整理,中医药思维的形成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而来。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具备坚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求学生通过中医药思维的养成,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应用中医药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真正具备中药特色的高层次人才。专业素质对于研究生而言,既是对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的体现,更是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中应具备的科研思维的外在表征。中医药类院校因其文化、所属体制决定了其相对于其它综合类院校或新型学科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环境,但中药本身的专业特色强使其具备了特有的优势。现代科学研究倾向于多学科的交叉学科领域,而中药的快速发展更需要生物技术,分析技术等现代技术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具备相应的现代科研思维,成为中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要求。以科研思维为指导,可有效学习扩展学科发展方向,寻找学科的突破点,将创新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有机结合,通过具体的培养举措,如文献的查阅、科研课题相关的综述论文的撰写,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等,都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思维方式,从而使其能够具备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展望

本文基于“六个相关性”,以教学、实践和素质改革为要点,初步探讨了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期望能为行业和中医药事业培养具有中医药思维,具备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系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及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药学应用和研究型专业人才。这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立中药高层次人才基地,加速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建萍,甄汉深,辛宁.对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2008,11(3):129-130.

[2]高静,张丽,唐于平,等.基于内涵式发展的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改革与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5):14-17.

[3]崔培梧,韩建华,廖彦,等.中药现代化背景下提升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5):37-39.

[4]朱磊,史亚飞,潘华峰,等.从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探讨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120-1122.

[5]王英姿,杜守颖,冯艾灵.中药学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全国商情,2016:53-54.

[6]唐宇,何清湖,阳仁达.浅论产学研联合培养中药学研究生的策略与实践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5(6):71-72.

[7]陈大忠,王艳宏,张洋.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响应面的正相关性[J].中国药房,2016,27(15):2153-2155.

[8]潘华峰,吴思臣,葛昕,等.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0):1176-1178.

[9]冯素香,李晓坤,麻秋娟,等.中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

中医人才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背景下,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业。中医通过四诊法(即望、闻、问、切)来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辨证论治。近百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蓬勃发展,我们了解到在临床诊断中,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与局限性。为了更加快速、准确、全面诊治疾病,我们会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仪器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医学检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医学检验是对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标本运用多种实验室技术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所检物质的含量。目前我国大型中医院均设有检验科,医学检验与中医传统辨证论治已经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如何培养适应中医药发展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成为各大中医药院校共同探讨的问题。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1.1专业简介及发展概况

医学检验是一门以医学应用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科,我国于1984年开始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历经30年,医学检验教育已形成目标明确、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体系[1]。自2013年起,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统一调整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代码101001),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这是医学检验教育的一次内涵性变革,更加突出专业的技术属性,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由于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除各大医学院校外,许多综合性高校也开始设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全国共有一百余所高校开设了本专业。

1.2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情况

网络调研结果显示,全国2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有12所开设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占50%,招生规模60~180人不等,其中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开设本专业的同时还开设了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实验技术两个医学技术类相关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已经形成规模和体系,并呈稳定发展趋势,多数具有自身办学特色,在中医药院校占有一席之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不再是西医院校的专属,培养具有中医药背景、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并熟练运用医学检验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是各大中医药院校的目标与责任。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情况

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较类似,除一些中医特色课程外,与西医院校主干专业课程设置差别不大,仍以医学检验相关基础或专业课程为主。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例。辽宁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依托优质实验教学资源,201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通过网络调研、院校走访及专家论证进行了合理的课程设置,突出临床与实验室工作特点,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特色课程3方面。专业课在第三学年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突出专业实用性与技术性。利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有利条件,开设一系列中医必修和选修课程,使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有初步了解,以满足未来中医临床检验诊断的要求[3]。根据3届毕业生的反馈及实际教学效果,我们对课程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1)对每学期学时数进行合理安排,一些基础课程提前开课,一些考查课程适当缩减学时;(2)对知识重复交叉多的课程进行整合,如将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两门课程合并为医学生物学课程;(3)为使学生在考研中更具竞争力,将生理学和西医内科学课程调整为考试课,并增加学时;(4)考虑到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及科研思路培养,增设医学检验基本技能及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两门课程。本次调整以不给学生增加课上负担为原则,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学生多元化培养。

3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属于西医学科,与传统中医药相关专业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上有本质区别。本专业如何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如何与时俱进传承中医药特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检验人才,是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面临的问题,要从多方面努力,持续进行专业建设。

3.1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定要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利用优质的中医药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多门中医特色课程(中医学基础、中医文化概要、中医实用技能、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不仅完善了课程体系,而且使学生熟悉中医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能够满足中医院检验科人才需求。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同时,为满足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国际化培养要求,辽宁中医药大学开设了美国临床病理学学会(AmericanSocietyforClinicalPathology,ASCP)组织的AS-CPi国际认证考试项目的相关培训,为毕业生顺利通过国际医学检验技师(MLT)、国际医学检验医师(MT)等的认证创造有利条件[3],从多角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英语能力,从而在未来的求职中更具竞争力。

3.2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未来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具备独立发展与抗击风险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4]。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高度重视,建立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四环一贯式培养计划并贯彻落实。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挖掘了自身潜力,并且在团队合作中增强了自信心。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等多种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3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持续的专业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同时专业学科在不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任课教师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首先,教师应精心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进行设计,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PBL、CBL等[5]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教学中。互联网迎来5G时代,智能技术将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教师应积极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其次,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及时交流,以网络问卷调查、代表谈话等方式进行,根据学生的反馈及考试分析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再次,教师应对近年来临床检验技师考题进行研究,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毕业后顺利通过临床检验技师考试。最后,注重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是本专业学生学习与训练的重中之重,课程安排上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学时,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适应专业发展。

3.4完善学生考评机制

在之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考查课不重要,基本将全部学习时间都用于应付期末考试,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考试方法研究,完善各类课程的考评机制,公正、严格、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期末考试杜绝死记硬背,着重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给予多方面评价,形成最终成绩。近年来学院对学生毕业考评要求更加严格,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校期间按要求修满相应学分;(2)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一张纸”式评价;(3)毕业考试分为笔试与实验操作两部分,笔试按照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出题形式与难度要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实验操作项目学生随机抽题考核;(4)毕业论文、综述要求学生有基本的科研、数据统计及论文写作能力;(5)完成1篇英语专业文献翻译。学生只有以上几方面考评合格,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阶段,合格后准予毕业。考评机制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要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完善学生考评机制。

3.5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多毕业于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有着良好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及科研能力,但缺乏中医相关背景,在推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与学科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应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西学中”培训,对西医专业毕业的教师进行中医相关知识培养,使之将中医基本理论运用到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同时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和临床进修的机会,定期对教师业绩及教学水平进行评估与考核,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结语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医药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有着自身特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学体系。我们要努力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专业方向,重点为中医院、科研机构等培养具有中医药知识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支撑,在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前景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张玉强,夏炳妍,周玉明,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0):13-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陈雷,任平.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几点措施[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7):181-183.

[4]李海侠,郑磊,杨佳,等.医学检验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39-40.

中医人才论文范文5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克瑞文于1967年提出,开启了该领域研究的先河。斯克瑞文提出这一概念的初衷在于保障课程的有效开发,他指出教学材料的模型和草案应在最后成型之前进行学生试测,以便在教学材料的形成阶段就能进行有效性评价,这样才有可能在最后成品之前进行调整,并把这一过程称为形成性评价[6]。从此,形成性评价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教育及其他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中等教育委员会采用基于学校日常教学的评估手段,并认为这种手段可以测量出“某些不能轻易或充分地总结性考试中所获得的学业成绩”[7];澳大利亚学者麦格劳等人认为形成性评价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进展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实质性取样,因此在教育评价上比外部考试更加全面[8]。在我国,由于教育评价中“一考定终身”模式根深蒂固,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形成性评价的相关文献与研究,尽管起步晚,但研究进展迅速[1-5]。

2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2.1形成性评价体系课堂理论教学方案探究

当前,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病,教师在授课中更多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和框架的构建,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对学习方法、科研问题、科研思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理论教学中由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后期的学习研究中有较多的实验操作时间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理论教学常常脱离实践。理论教学历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的理论教学更是研究生教育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宣讲让学生了解形成性评价,形成以分组讨论、案例教学、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和调查问卷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模式,同时,也可以建立以即时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测验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为主体指标的评价模式。以随堂考试、分组调研与汇报、教学互动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改变传统的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的总结性评价。在以往的中药学本科生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已初具规模,实践表明开展形成性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12]。

2.2形成性评价体系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探究

学术学位研究生在侧重学术研究的同时,应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应用技能与技巧,对于强调应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同理。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常表现在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方面,而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最常体现于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上,但并不代表学术论文能完全体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日常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论文撰写,其中的每一步都考查着研究生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导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开放的教学思维引导学生得到更多实验操作与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在这个体系中,学生是舞台的主角,主动接受知识,积极寻求进步。

2.3形成性评价体系科技材料撰写能力培养探究

科技材料撰写包括创新课题申请书、标准书等材料的撰写,此能力同样是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部分,应该作为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能力评价时的标准之一。对科技材料撰写能力的培养应把握好各阶段形成性评价的关系,从前期选题、材料准备阶段,到具体内容撰写、流程图描绘等,每一步都在不同程度上考查着学生的科研思维与能力,把握好各阶段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中药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3展望

中医人才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首次增列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开启了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会议还审议新增另外18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通过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等文件,标志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制度完善阶段[1]。2017年全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量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硕士,增长幅度达到43%,远超研究生总招生数20%的增长幅度[2]。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发展专业学位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截至2020年1月,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开展十年,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由2010年首次增列的43个增加至48个。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全国首批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迈向新征程之际,笔者回顾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情况,总结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本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继往开来,推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以全面提高本校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

1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

1.1招生规模与质量

1.1.1招生规模

2011年至201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了12倍,由2011年首次招生的4人,增长到2019年48人,占全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比重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36.4%。与之相对的中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年均增长率仅为0.1%,见表1。

1.1.2生源质量

2011年至2019年,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分数稳中有升,年录取平均分超国家分数线29分。每年录取最高分逐年提高,其中2018年,录取最高分为401分,超国家分数线101分,具体见表2。

1.2学位授予人数与质量

1.2.1学位授予人数

2014年,本校首届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截至2019年学校已培养6届共37名毕业研究生,平均每年毕业不足7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向学术型或转专业分流24人,占学位授予总人数的39.3%,其中2015届、2019届毕业研究生分流人数超过当年录取人数的一半(表3)。

1.2.2学位论文类型与内容

根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论文须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论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现场调查报告、研究设计方案,也可以相关研究论文。笔者从学位论文题目、关键词分析,37篇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均是研究论文,研究内容涉及中药质量与评价、新药研发、临床药学等产学研课题22篇。中药企业兼职导师指导17篇学位论文,均完整培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3届以上。

2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经验

2.1实践创新能力是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主要标志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围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的目标,在研究方向设置、教学时间分配、学位课程安排等方面,突出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着力提高研究生解决中药生产与运用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方向设置紧密结合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涉及“中药质量标准”“新药研制”“临床药学”和“医院制剂”4个领域,服务广东中药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教学时间分配突出实践教学。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理论课学习时间为半年,实践教学时间共2.5年,其中专业实践技能实习时间为1年,创新实践训练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为1.5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达1∶5。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理论教学优势,开设中药现代化及关键技术、分子生物学、卫生统计学等专业基础课,使研究生具备系统的中药学知识体系和追踪行业前沿研究进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课程教学与实践需求紧密结合,开设现代生化技术、中药生产与GMP管理等课程,利用中药学国家教学示范中心等校内实验平台,使研究生掌握中药提取工艺、制剂工艺、稳定性实验、质量标准等基本实验技术,了解产品开发的过程和常规方法,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在实践中激发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注重引导研究生直接面对企业、面对产品、面对市场,直接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及销售等整个中药产业链中,研究生在实践中发现中药产业链的技术难题,在实践中发现科研思路、组织科研课题[4]。两年半的实践分为研发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业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发实验,时间为进入企业前半年。企业投入一定的创新发展基金,研究生选择企业优势特色训练项目,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基础性实验训练,熟悉研发项目,进一步提升实验操作技能。第二阶段研发实践,也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阶段,时间约为半年至一年半。针对中药产业领域中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撰写文献综述,在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下独立进行研发实践。第三、四阶段为自主研发和自主创业。在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下,学校鼓励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研究生开展自主选题的创新性科学研究,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组成团队,进行自主创业。

2.2“两段式、双导师”是中药学专业学位最有效培养途径

“两段式”是指第一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位课程学习,时间为半年;第二阶段以高新企业、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培养为主,研究生围绕企业遇到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为两年半[5]。“双导师”是指学校导师或学校选聘的企业兼职导师担任研究生第一导师,第二导师为企业为研究生配备的技术骨干。企业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被选聘为导师,颁发研究生导师聘书,提供相应的待遇。在研究生业务培养方面,企业兼职导师管理参照学校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按时参加导师培训。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技术成果归属,由双方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予以协商解决,必要时可签订保密协议。校企双方导师根据企业自身生产建设任务及科研实际,结合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学校教学资源,共同选定研究生学位课程,共同商定学位论文选题,共同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共同负责研究生学术指导、学位论文审阅与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充分发挥“双导师”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

2.3高新科技企业是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主要阵地

在十年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历程中,中药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本校培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阵地和坚定力量。中智药业集团、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最早开始招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且连续培养3届毕业研究生以上,培养时间最长、毕业生人数最多。企业投入近500多万元用于研究生科学研究,给予研究生生活补助1000元/月/人,资助研究生参加所在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对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给予奖励。与企业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获“广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等奖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山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参与《广东省中药破壁饮片质量标准研究规范》等62项地方标准的制订等,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

3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足与展望

3.1身份认同危机持续存在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与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相比,社会大众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认可度仍然低迷[6]。在读期间,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转入学术学位培养屡禁不止,有近40%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流转入学术学位。为吸引更多优秀教师申报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学校降低了导师遴选条件,但申报导师的积极性依旧不高,因此,目前学校中药学专业学位导师队伍规模偏小。导师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意愿不强,在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指标紧张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招收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3.2企业与高校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但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与学校两个平等的主体背后存在明显的不平等[7]。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需求旺盛、意愿强烈,相比之下,高校本位思想突出,可谓态度冷漠。研究生招生指标是高校发展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在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科研成果产出压力大增,研究生招生指标首先要服务于本校科研需求。因此,虽然学校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不断增长,但每年企业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加不多甚至萎缩。本校拥有3个中药产学研实践基地,31家签约挂牌实践教学基地和185家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参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基地不超过10家。高新企业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少、不稳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3.3展望

中医人才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医临床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三阶段一体化”培养方案

中医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符合自身的正确规划,各个阶段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不能实现临床课程、规范化培训和科研论文三者之间的平衡,因此实行临床教学改革、制订独具特色的阶段性计划培养教学方案刻不容缓。对中医专业学位类研究生来说,经典学习、师承教育、临床实践缺一不可。因此需要改变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制订以“中医为本,师承为主,创新为先”的指导原则,以临床实用性为评判标准,以提升学生自身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改革方案,推动未来中医事业发展。故针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尝试联合多种临床教学方式,设定阶段性计划培养目标,对此进行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1中医临床教学背景

现代医学教育标准化改革始于美国1910年的弗莱克斯纳报告(FlexnerReport)[1-2]。在医学学科高速发展和医学生就业压力逐年递增的背景下,教学改革同样是大势所趋[3]。2015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在全国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研究生学位教育并轨的“双轨合一”模式,研究生学历教育和毕业后教育同时进行,我国正式进入“双轨合一”的新时代[4-5]。但目前存在部分高校重临床而轻教学,忽视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和科研能力的建设;部分高校重教学而轻临床,偏重于教学管理方面的发展,忽视医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改革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刻不容缓。为了保证国家规培政策顺利落实,中医类临床教学需要根据中医自身特点,制订出具体的适应于不同科别研究生的临床阶段性计划培养方案。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公共卫生事业、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创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增大,给每一位面临就业的医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2现阶段中医临床教学方案

第一阶段通科轮转,研究生的必选轮转科室包括中医内科(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相关疾病和肿瘤、内分泌、血液、神经、风湿等)、中医外科(肛肠、皮肤、疮疡等)、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中医骨伤科、中医五官科、辅助科室(心电图、影像、中药房等),轮转时间为24个月。第二阶段专科培训,主要是第二专业方向相关科室,轮转时间为9个月。研究生入科前,医院规培办提前组织研究生及以导师为代表的指导小组共同制订33个月的轮转计划,学术导师、规培导师、规培基地、学院、研究生处依次审批。为保证临床培养的合理性和独特性,前3个月为“导师制”培养,重点是跟师学习,通过病案讨论、专题讲座等,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个体化培养,再从内、外、妇、儿各科室整体出发,合理规划轮转顺序。关联度较高的科室安排在一起轮转,有利于学生对此类疾病的整体把握;病房的轮转安排在门诊之前,了解基础用药后才会随证加减化裁;急危重症科室安排在后期轮转,学生基本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后,在面对各种多发疑难危重病情时,才能迅速正确地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轮转结束后主要以试卷考核和现场技能操作方式来检验研究生临床培养是否合格,同时参考每一轮转科室日常病案书写和临床技能水平及出科考试评分,主客观考核相辅,决定最后是否同意出科。

3“三阶段一体化”培养

临床医学属于应用性、衔接性很强的学科,就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来说,还存在中医、西医双重临床任务和患者治疗方案个体化差异性的难点。因此可将研究生3年划分为3个过程,同时不能忽视整体性特点,实行“三阶段一体化”培养方案。2013年国家卫计委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将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与学位培养进一步衔接,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始终[6]。规培轮转与临床教学两者的矛盾是教学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三位一体化”培养方案实行的最大挑战。在国家规培计划的要求下,有的科室存在轮转时间不足、接触患者数量较少的问题,这就会造成研究生的整体知识体系遗留空缺,为将来临床工作埋下隐患。合理的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临床常见病、典型病,避免学业与规培两者间的矛盾。具体可以通过各科室协作,增强师资力量,制作培训案例,提高教学效果[7]。另外,可以创造随时可学的条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案例教学深入研究生的日常,或将案例教学与学生标准化病人相结合,角色互换,既能加深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又可减少教学支出,让学生体会真实病例诊治场景,提高医患交流沟通能力,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8-9]。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临床任务形式对案例教学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把临床胜任力作为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及考核体系的标准[10],对于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中医类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临床实践建立于理论基础之上。对于第一阶段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应以重视基础学习为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入研究所学领域的过去和现在,总结现代医学对本专业方向的认识,同时要精读古籍,探寻所学专业方向的发展历程及历代医家治疗此类疾病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另外,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建立正确的时间、知识、心理观念。随着学业要求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应重视研究生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对学习、生活正确的认识,合理规划时间,在遇到变故时能及时应对处理。同时,重视跟师学习,在学习导师处方用药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患者交流的方式方法。通过初步问诊掌握患者病情,辨出疾病类型及相应证候,总结导师所开立方药中的基础方并分析其加减应用,同时要养成及时整理典型案例的习惯。跟师学习期间接触的典型患者,要在总结的同时进行分类,找出同类患者中的差异之处,善于发现某类疾病特有的指标,或者某些指标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系,进而统计得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临床数据。我校在研一期间同时开设了为期5个月的日常培训课程,包括心电图、X线、CT、MRI的检查及判读,中医基本技能培训操作,临床技能培训操作,急救技能培训等,课程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优势,不占用研究生日常的临床实践训练,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使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此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并在临床实践中及时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现阶段我国各类医学院校基础知识的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即教师单向传授,通过板书、PPT、口述等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易造成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等问题[11-12]。广大一线教师对讲授法的弊端有所共识,但因多方面原因限制很难放弃,因此急需探索多种教学模式灵活结合应用的新教学方法,拓展出新的临床教学思路[13]。如案例式教学联合经典传承教学,以案例式教学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寻找中医古籍中的理论支持,在临床学习的同时总结探寻古代医家治疗这一疾病的理论原则,分析对比古今差异,融会贯通得出自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或将问题导向式教学与学生主导式教学相结合,由导师提出问题及思路,以学生为主导展开学习,使其由被动变主动。同时,也可探究全新的结合模式,如情景模拟教学与互联网技术、临床路径式教学相结合,将教学工作与现代技术融合,转变教学理念,由单纯学习为主的方式向理论应用和创新与研究相结合转变,提高临床思维的教学效果。临床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联合的改革,将为中医研究生临床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无论哪种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均是在打牢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应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作用,让多种模式结合的教学方式参与到医学教育改革中去[14],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规范中医临床教学方法,突出中医理念与思维,强调临床实用性与规范性[15],寻找出更适合于中医临床研究生的新的教学模式。

3.2第二阶段———提升科研

临床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全方位应用型人才。在“双轨合一”背景下,基于临床实验证据的精准化医疗成为当代医学的主流方向[16-17]。第二阶段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以提升科研思维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为主,训练实验思维的逻辑性和写作表达的准确性,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学位论文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18],也是一个人整体知识结构是否全面、科研思维能力高低的体现。此阶段应倡导学生通过看、读、感来寻找由知识结构所决定的专业方向中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阅读相关论述专著或教材,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从选题—研究—撰写—答辩每一阶段提升学位论文水平。通过问卷星对本校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问卷调查发现,78.89%的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精力用于临床,80.12%认为毕业时很难,且其中的73.65%的学生更倾向于综述类写作,60.12%的学生的开题报告为对某一方药理论、临床现象的观察,仅有8.79%的学生为新方向、新理念的研究探索。从统计结果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时间投入不足,科研思维意识不强,学术能力训练缺乏,这一现象的出现让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培养背离其基本理念,研究生的学术身份被弱化,中医的特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是纯粹的“看病医生”,而非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医学人才。针对此现象,我校于2018年进行教学改革,对2019级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发表刊物档次进行提升,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基本要求,科研选题需紧密联系临床,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同时组织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开展临床科研方法、论文写作教学,训练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同时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及讲座,并在导师带领下以团队为单位开展临床前沿性临床科研项目,要求各科别导师组定期和学生进行前沿学术方向探讨,开拓研究生科研思维。

3.3第三阶段———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战能力出众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与第一、第二阶段不同,此时临床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都应转变,采用与时俱进的精英教育、高端教育。培养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变,临床初诊患者时,针对患者的特点,先由导师为患者确定治疗方向,再由学生为其开具具体的药物用量,导师审核后执行。这一措施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临床处理能力。后期再与导师讨论诊治过程中开立方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的提高。实行名老中医跟师学习计划,中医是一门十分重视传承性的医学,口传心授成为继承中医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精髓的必经之路。随着从业时间的积累,工作30余年以上的名老中医在诊治疾病时除了基础方的加减应用,还形成对某些疾病的原创方和涵盖本人思想的理论体系。师承教育是中医传道授业解惑模式的精髓[19],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直接教学,目的性强,效果明显,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医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仍表现出来一定的不足:部分院校师承教学只重过程,缺乏考核;门诊学生呆板抄方现象严重,缺乏思考;理论临床两者不能有效衔接,最终导致师承学习只流于形式。师承教育虽多为个人传授,但应以院校教育基地为基石,兼收并蓄、博采众长[20],计划性实施学生培养教育方案。对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传承为基、创新为先,以“重经典,多实践”为指导目标,将短期交流与定期轮换相结合、效果评价与实践考核相补充,改变传统模式,推进学生长远发展。

4结语

中医人才论文范文8

中医学专业是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开的专业之一,对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并提出学科建设的目标与措施,希望能为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中医学;学科构建;培育措施

学科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也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与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中医学专业是我校2016年新开的专业之一,属国控专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疾病的无毒、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要求也逐步提高,这就为中医学拓宽了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进行中医学学科建设,是目前摆在我校特别是中医中药系面前的重要问题。

1建设目标

1.1中医学的学科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由于中医学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并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充分发挥中医学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学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学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2贵州省及毕节市的卫生资源现状

我国中医药人才资源缺乏,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基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医学发展不平衡。以贵州省为例,据统计,2014年贵州省共有卫生机构2918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6.42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数19448张,每万人口床位数5.54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7528人,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15人。以毕节市为例,2014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365个,床位31629张,卫生技术人员22407人,其中开设中医诊疗服务的卫生机构1073个,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645人。全市乡镇卫生院共240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104个,基本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45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23个。全市村卫生室3994个,能开展中医学服务的机构1199个。2015年9月,在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通过深化医改,增加医疗卫生资源和人才,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贵州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3.1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人。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中医学服务能力,到2020年,80%的县级中医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综合诊疗区,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学服务能力。

1.3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学科建设目标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黔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医学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综合考虑毕节市的区域特点,结合本校的工作实际,突出中医学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毕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把中医学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有特色、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特色专业;为城镇社区和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中医学发展和高等中医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扎实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医学及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完成毕节市每个乡镇以上医院建设中医馆、开设中医门诊、设置中药房的战略任务。

2建设措施

2.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55人,兼职教师17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30人,初级职称8人。拥有专业课教师5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8人;专业教师中医学专业背景47人,专业教师与临床兼职教师之比达到1∶1;专业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有30人。近三年来,中医学专职教师在省内外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14部,现有师资能够满足中医学专业理论及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专业开办后,学校将根据专业发展规模需求,合理规划专业师资结构。计划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引进高层次中医学专业人才,建设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2.2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按照中医学专业课程标准,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加强对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的教育教学研究,以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为核心课程,强化实践技能教学,使教学更贴近岗位需求。同时,根据专业特点,构建“课证融合”双证书课程体系,将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以岗位任务为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3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有中医诊断实训室、中药标本实训室和针灸推拿实训室等,能满足中医基础、中医诊断、针灸推拿以及中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学科的教学需求,具备学生教学实训、教师培训、社会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并有与之配套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学校始终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实训实习课时占总学时数的58%,校内专业课程实训课开课率100%,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奠定了基础。校外实训主要有毕节市中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等18所教学医院。教学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医护人员业务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医疗、教学和科研能力,可以为学校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能较好地保证教学和实习工作的开展。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加强实习管理、检查及指导,实习管理日趋完善。

3人才培养模式

3.1建立“校院合作,共建专业”机制

为使专业发展与行业需求相对接,成立由医院、行业专家和学校领导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由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团队,共同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制定保障校院共建专业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制度等,形成共育人才的机制。

3.2传承中医文化,以德为先,文化育人

积极创造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所学、所得、所见、所闻和所悟中传承、发扬和创新中医文化。把人文精神与中医学专业教学紧密对接。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精神以及“治未病”理念贯穿于中医学人才成长的全过程。

3.3以实践育人为主线

在院校合作建设发展过程中,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附属医院,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边教、边学、边做”,实现医院教学化、教学医院化。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教、学、做高度一致的校外实训基地。

3.4构建“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中医学专业岗位能力分析和中医执业准入为依据,以就业能力为核心建立课程体系。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丰富教学资源

在中医学学科建设发展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建设中医学专业两门以上核心课程,形成课程标准。建设突出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就业课程,包括中医适宜技术课程。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切入口,训练中医辨证思维和诊断治疗能力。

3.6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

学校结合专业要求和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注重教与学的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树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理念,突出中医专业特色。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逐步推行学分制,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和特点,选择闭卷、开卷、机考、讨论、答辩、调查报告、实践操作、专业技能测试、课程论文及社会实践等考核形式计算学分。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体系,逐步实现教考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