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范例

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范文1

 

近年来,各个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断强化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加大对学生职业实际技能的实训,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围绕就业开设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专业课程。而作为最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因其自身的“边缘化”特征,被许多高职学院以课时压缩、增强实训能力为由,大量压缩教学时间,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而以写作或选修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内容教学与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功能和定位也不能真正满足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     一、基本设计   笔者基于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语文的教学设计,即坚持一个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两个支撑(专业需求与通识教育)、五个方面(专业能力、基础能力、励志、敬业、起疑),切实把就业教育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内容之中。   1.一个中心(以就业为导向)   张尧学认为“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发展就快”[1];总理也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这个中心,把这个观念正确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按照各个专业的建设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这就要求课任教师及时了解所教专业的人才不断与专业教师和学生加强沟通和了解,并且能够对所授专业的发展规律和就业前景作出适当的分析,根据所受学生的专业特征和通识要求,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切实作用。   2.两个支撑(专业需求与通识教育)   大学语文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鉴于此,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调配,协调专业需求和通识教育两个方面,体现为高职培养的服务特征。   (1)专业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这就非常明确给出了课程建设的方向和基础,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专业能力,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专业为例: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现代物流技术,并能将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应用于汽车工业等制造业、流通企业物流的采购、仓储、配送等环节作业和物流服务营运;以及从事各类物流企业国际、国内物流经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这里可以得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语文专业能力为:要求高职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和各种语法的使用规范(为各种材料的录入打下基础),会说流利的普通话及物流专业术语(现代物流客服的基本要求)等等;二是基础能力,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便于书写材料的交流与沟通),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如简历、工作计划等),具有独立思考和阅读的能力(会做基本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等。因此,在日常教学内容上就要按照这些专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努力加强这些能力培养的教学,特别是关于市场调查和分析等方面要特别予以重视,切实推动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可持续发展。   (2)通识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全喜教授认为,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成长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能够更快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人。首先是励志。高职学生大多缘于高考的失利,低着头进入高职院校的,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苏志刚曾统计,目前高职学生70%以上缺乏自信心,60%以上缺乏自律性,10%以上的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其中1%重度)。因此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就是   首先高职学生入学要解决的任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此于2007年开始启动“成功大学———素质拓展训练营”,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取得了巨大效果,这就给高职语文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思路。笔者依据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实际需要,选择《孟子》的几篇经典作为重要讲述内容:“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梁惠王上》)、“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就是肯定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者的内在潜质,士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普遍可塑性而并非幻想,“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的现象说明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从这些内容中让高职学生正确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是大有可为的。   其次是敬业。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把《礼记》里“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安其居,乐其业”结合起来,提出“敬业乐业”,把敬业放在第一位,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将宽泛的和具体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敬业观念进行强化,提升为一种敬业精神。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所学的专业基本上就是以后从事职业的主要方向。因此,敬业的教育就应该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教学内容,学生所学专业指向的具体工作岗位热爱的教育,学生必须通过对于适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充分的把握,不断地强化对岗位的理解,强化对于岗位的感情,使将来走向岗位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此,笔者选择《礼记》的几个经典片段作为讲述内容,从“三年视敬业乐群”来展开,强调敬业精神和群体意识,通过具体实例来强调“敬业”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真正地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p#分页标题#e#   再次是起疑。高职学生必须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学习的方法非常重要,自学的能力也必须加强。杨振宁曾指出:“优秀学生倒不在于他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因此,笔者选择老子的关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结合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进行常规教学的过程中,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按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起疑”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学习目的和方式,了解和掌握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明确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不断的起疑中提高自我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意识和愿望,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优势及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语文的教学设计,是“以教材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以专题训练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以调查研究为主体的自主学习”。[4]是按照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切实回归语文的教学本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   1.既保持语文教学的独立性,又避免脱离高职教育实际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设计,是按照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的有关要求,依据语文课程自身的教育特征,把就业观念贯穿于语文教学的过程。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的职业素质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既避免了大学语文教学普遍注重名家名篇的解读,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赏析性品评为主(实质上忽视了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其他方面的教育),也避免了高职语文教学只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一些高职院校讲大学语文该文应用写作,实质上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同时也避免了机械地照搬“以就业为导向”的生拉硬拽(一些教师生搬硬套地搞出了物流语文、机电语文等),很好地保持了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势,不拘泥于常规大学语文的苑囿,又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有所创新,对其他基础课程的改进和提高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2.有效地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融为一体   高职语文以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让学生处于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学、教师用心导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自觉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把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按照各个专业的实际需要,通过专业能力和通识教育的组合教学来达到高职教育的语文教学目的。不同专业将名篇阅读和应用能力培养按照专业需求有所侧重,根据高职语文教育对象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需求,灵活选择,针对文、理、工等学科专业对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贴近专业的实际需要需要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3.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设计立足于就业的准备,符合当代“以人的职业准备为中心”的语文课程改革观,从多个方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业务素质,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以“管用”和“能用”并具备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思想意识保障为教学原则,是正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真实体现。通过综合考量高职学生实际语文水平的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从选材、编排、教法、学法等方面针对高职学生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特征,注重结合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就业岗位和工作前景,切实做到能够配合学校关于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在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上结合岗位实际,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充分融汇于教学和训练之中。   学者杨叔子曾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5]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方案不但让学生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更是对他们进行人文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地社会化引导,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语文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学;语文教育;人文教育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对我国语文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也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看,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仍是不受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重视的几门课程之一。高职院校中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度相较其他实用性更强的学科也较低,从而使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不能进行有效的融合。[1]并且,高职生自身学习语文的意识也不强,造成目前高职生综合素质普遍较差。正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语文教学愈加难以开展,教学质量逐渐下滑,无法达到实际想要的教育效果,因而也就培养不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因此,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高职教学中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对这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合理探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高职教学中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完善学生道德修养品质

语文教育是培养高职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基础教育,是提高高职生全方面素质,培养高职生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必修课程。而人文教育是培养高职生道德素质,提升高职生个人境界,塑造高职生完善品格的必要教育。因此,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水平人才的必要工作,是达到培养高职生基本技能,完善高职生道德修养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语文教育中是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2]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基本语文知识,对诗歌、古文进行赏析、背诵,更应该关注高职生的人文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高职生思想品德,提高个人品味,培养高职生优雅的审美品位,让高职学校培养出懂生活、懂艺术、懂情趣的综合性人才。

(三)提升学生全方面素质,提高学生日后工作能力

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可提高高职生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品位修养,还可以培养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他们语文理解、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在今后工作中必必需的各种能力,为今后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生活培养必要工作能力,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并通过对自己的了解,进行详细合理的适合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身全方面素质,加强自身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反应程度和工作能力。

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较少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学校开设的大多为应用型课程。[3]因此语文课在高职院校的课时安排中较少,相较其他学科来说受重视程度低,且大多数高职学校为了提高高职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观念,大量开设各类实训课程,进一步占用了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耽误语文教学安排。但是,由于语文教学的教育结果并不像应用性学科那样能立竿见影地看到所学知识作用,并对其加以应用,而是需要通过长年的积累才能体会到所学语文知识带给自己的文化积淀,因而高职语文课程设置得不合理,造成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低下,高职生语文素养差,给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带来一定困难。

(二)语文教育不受重视,老师教和学生学的热情低

目前,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语文的教育重视度低,导致高职语文老师对自身工作要求降低,意识不到语文教育重要性,使自身语文教学水平下降,语文课上的知识讲解浮于课本表面,课程内容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结果。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招生标准的限制,大多数高职生在初中时语文知识的基础就相对较差,进一步打击高职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语文教育理论大于实践,学生应用意识不强

在语文素质教学中,大多数人都对语文有认识误区,即语文是我们生活中一直在用的一门学科,它在生活中的普遍程度和使用强度使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花费时间在课堂上学习。但这种认知实际上本末倒置,正是由于语文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下、与人交流中都需要我们的语文知识积淀,因而语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错误理解,导致语文课上语文知识教学大多数脱离现实生活,高职语文老师不能从语文知识上引申出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现实道理,使学生不能从语文课中收获实际内容,形成语文教育理论大于实践,导致学生只能学习课本知识。对学习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应用,进一步导致学生实际的应用意识不强,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际操作能力弱、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等后果。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岗位要求,也就无法达到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4]

(四)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度不高,高职生整体素质差

由于语文教育不受重视,课程安排时间少,高职语文教师教学水平低,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人文教育融入度低,容易导致学生丧失自我思考、自我创新的意识,没有严谨的态度和钻研精神。没有人文教育的融合,将会导致语文教育无法培养高职生对语文学习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不能从语文课中收获实际内容,从而造成高职生整体素质较差,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

(五)语文教育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活跃程度低

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存在较大问题,教学方式比较落后陈旧,在课堂上仍然较多地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老师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没有人文教育的融合,导致课堂枯燥无味,课堂活跃程度低,使学生学习语文成了被迫的行为,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导致学生丧失自主思考的意识和意愿。只听老师的讲授,不对知识进行思考,甚至不听语文课而做自己的事情,造成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语文,也就不能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影响学生自己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

三、解决高职教学中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应合理增加语文课时,并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在诸多学科中处于劣势地位,要想改变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升高职生语文素质素养。首先,需要高职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上课制度,更要实施有利监督,杜绝一些占课现象出现,保证语文教学质量。其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师生对语文教育教学的的重视,真正意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使人文教育有充足的时间与语文教育融合,加强语文人文教育,形成特色鲜明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

(二)高职学校应加强对语文老师的素质培训,形成特色人文素质教育

目前,高职生语文知识掌握程度低下,不仅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身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还有老师自身教育水平不足的原因。[5]因此,为了提高高职学校的语文教育水平,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教学课堂,加强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的融合,高职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高职语文老师的素质培训,如邀请知名文学界专业人士到校开展座谈会、讲座、演讲等类型的培训,或邀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为老师讲解语文素质教育在今后工作中的必要性。先从根本改变一些语文老师的错误观念,再对高职生进行正确指导。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应用型语文教育模式

中职学校在有关语文的教育理念中应该注重实践教育,实用性教学不能再是纸上谈兵,而应该真正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应用型语文教育模式。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各类语言类比赛,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文化知识竞赛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行学分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应用语文知识的意识,做到学以致用,形成长久学习的动力,为我国培养高质量人才。

(四)恰当合理地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在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过程中,高职语文老师也应注意把握尺度,不能为了加强高职生人文教育而忽视语文教育,造成高职生基础知识不牢,学到的人文知识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厚的语文知识内涵,而应注意适当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借此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学生日后工作能力。[6]

(五)改革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大多数职业院校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还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不仅使学生学习效果不好,还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职业院校语文教学需要加快改革步伐。语文教师多与学生交流,得到实际反馈,多引导同学自己思考,设置较为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还可以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加强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和相互合作意识,深入人文教育教学。另外,教师应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适当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不能为了方便大量地使用PPT进行教学,这样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语文教育的融合,是提高高职生素质素养的必要手段,是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的高质量人才的首要教育前提。目前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也正在逐步提高和改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战略应紧跟时代步伐,相关职业院校和教师也要从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等方面出发,明确发展方向,全面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大力推进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为高职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惠敏.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35-36.

[2]左姗华.试论高职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128.

[3]陈玉婷.浅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0(22):97.

[4]林芬.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4):49-50.

[5]尤宇杰.探析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7):110.

语文教育范文3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教育不单单是完成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的发展。语文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掌握语言、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其了解文化,以便在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和生活。语文教育更应当注重对学生个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过去却过多地强调人的“工具性”,忽视了人的自身独立生命价值,将“教育”与“教学”机械地分离,把教育变成狭隘的唯功利性的德育,这些都是比较偏颇的教育观念。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往往被当成批量生产的产品,在同一个模式下接受教育,被物化成工具,缺失了教育培养创造性的人的出发点。教育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当今的语文教育应该打破这种狭隘的功利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践行语文教育工作,审视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其规律。   随着素质教育的施行和教育新理念的不断提出,不管是作为施教的学校、教师还是受教的学生,都应当注重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人文精神,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工具性“物”变成充满人文精神和探索理念的真正的“人”。   一、高扬人性理念,遵循人道原则   语言文学有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育既离不开理性教育,又需要情感教育;既要解决书本上的语文知识,又要放眼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为语文教育不单单是解决眼前的教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其一生的教育和影响。所以,真正的语文教育应该是把学生视为生命与精神的统一体,高扬人性理念,遵循人道原则,注重学生内心的要求和情感的交流。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人的存在之家”,若抛弃了话语,人也不成为人了。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人类具有语言特征,而动物没有。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际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了语言人才能融入社会,拥有人所特有的活动。然而,语文学习又是最直接的人类活动,也是最重要的活动。语文学习是学生所拥有的一种生活,它是学生探索与创造人生意义的过程,是与书本、自然、社会和人类对话的过程。我们的语文教育应重在牵引、调控与认可这个过程。语文教育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把人变成一个充满个性的社会人、自然人。关怀人的成长,使语文教育更加多一点生命的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老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思维的发散,也不利于创造性的成长。按照一个模式去教学,读课文、分段落、归段意、理中心,这样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合新的课改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能够将思想和情感联系起来,发挥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深刻理解语文教育的新含义和新内容,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践教育,完成教育。教育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而语文教育更应该是一项充满人性化色彩的、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长久的教育过程。语文教育在讲授语言、文字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审美和道德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真、善、美的终极指向则是人性,是人的精神自由。语文教育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对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实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这样人与自然与社会才能够达到完美的融合。语文教育更应该是通过对学生个体的教育,在个体受教育之后能够使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然和社会的共体发展中,使人与自然和谐、与社会统一,这样才能真正践行语文教育,做到人性化的合理教育。   二、注重个别差异,施行因材施教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不同学习阶段和某些方面是具有差异性的,学生个体之间同样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为了尽量使不同类型和差距的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认真分析,区别对待,个别对待,这也是对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的顺承和发展。古人设帐授徒,以个别传授为主,因而做到个别对待相对容易一些。《论语•颜渊》有四段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为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对于四个学生给出了四种解释,他是分别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言的。其实,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语文教育不必也不可能要求学生的语文水平都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优秀水平,只要各种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这样也是获得了发展的空间,也是在育人的过程中向前迈出了一小步。因此,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教学,实际上就是在注意个体在不同时段的个性变化与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段的不同差异。尊重并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三、明确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是教什么的问题。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课标确立教学目标之后,把课文文本作为一个载体,通过问题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来完成教学任务。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目标是练情节分析能力、练语言分析能力还是练文意分析能力。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结合课文来完成目标,不必将文本扣得很重、很细,而是要注重对能力的培养。通过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学习可以对其他课文学会自学。#p#分页标题#e#   其次是怎么教的问题。要想使课堂效率高就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备课过程当中不能单单只备书本上的东西,还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和内容设想一些话题和内容,预想到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课堂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一切都要设计好。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上好课。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能够旁征博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思路等,都会让学生所叹服。   再次是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一直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发挥主导作用,所以说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和风格是引导学生的有效途径,找到了适合学生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成绩自然就会好。在讲课过程当中对待同样的一个班级,两个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风格,教学效果和课堂的积极性就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和风格。同样,现在也要追求“流行”,所谓的“流行”就是指能够了解当前最热门、最受学生喜欢的歌曲、流行语、偶像明星等,便于和学生有共同话题,对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和学习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是怎样创新的问题。课堂教学不可能是死板无味的,要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就要学会创新,在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的同时,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优点和长处,加上自己的东西,形成独特的习惯和风格。   总之,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是基础,它构建了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必修课加选修课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这就使得学校的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活动课和选修课的开设使得课程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这样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了学生多方面不同的需求,有益于每个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是途径。学生的差异决定了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应把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当我们的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时,我们才能够说我们进行的是素质教育。语文教育人性化是归宿。它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和谐、内心的体验,从而使受教育者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素质,具有运用与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文学审美能力。学校语文教育通过建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和选修课,使课程结构更趋于合理,满足了学生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得以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学校语文教育又通过人性化教育,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使学生情感更和谐、内心体验更丰富、人格更完善,最终达到培养人、发展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目的。只有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个别化、人性化三者相互统一,才能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乐章。

语文教育范文4

关键词:人文教育;基础语文教育;探析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的人文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人类文明的成果,在特定的环境中,以各种方式将其传授给学生,并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化知识来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被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心理意识。人文教育能够使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或者说人文教育体现了个体的主体性。人文教育使得被教育者能够将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以及优良的心理素质。而这就更能将个体的作用发挥出来,让被教育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社会,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自觉去改变社会。而这正是个体主体性的表现。所以人文教育对于个体主体性的发挥有重要意义。

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作用

语文教育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排在首位的,学习语文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提高自身修养。而如果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那么将产生更好地教育效果。1.顺应了时代潮流。现代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出拥有深厚文化功底的学生,而更要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各国也在为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和实验中。比如日本,俄国等。我国也不例外。在上个世纪,科教兴国的目标在我国提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现阶段新的教育目标也被提了出来[2]。现阶段,要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也就是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的发展,并且要注重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方法。2.教育需要。现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现象:(1)大部分语文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只看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或者说教师和学校认为自己传授的知识足够让学生参加考试即可,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而这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2)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弊端。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自己为主体,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自己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注重自己的讲解,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需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破坏,教学效果不明显。即使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民主,但是学生的民主仍然控制在教师手中,民不民主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必须由教师来定[3]。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十分必要。

三、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措施

1.教师应该树立人文精神的理念。要想学生具备人文素养,那么首先就要求教师也要具备人文素养。对于一个教师而言,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基础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应变事件的能力是突出表现,而最为关键的应该是具有人文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无论是哪个方面的教学都要在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认识到具备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达到要求,撇开教师的身份,教师应该是一个遵纪守法有社会公德的公民,回到教师岗位上就必须是一个具备人文精神的人民教师。2.尊重和理解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地询问和指导,要与家长保持沟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呵护学生的奇思妙想,因为学生处在一个拥有强烈好奇心的阶段,而好奇心就是创造力表现的开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内心,通过提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会学生正确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思想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教会学生宽容,有爱,善良等品质[4]。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名人轶事等课外内容,使同学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结语

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语文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教育,能够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有作为的青年,使他们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贡献。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深入到人们灵魂的一种东西,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这句话,以这句话为导向来教育学生,否则学生就会失去根基,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审视学生是否受到了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将人文教育与基础语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新颜.人文教育的含义和基本要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

[2]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黄小川.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J].广西教育,2013(Z2).

语文教育范文5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前言中陈述了四条基本的课程理念,其中在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后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里所说的“语文”前面有个定语“祖国”,那它应该包括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才是正确的理解。但是在第二条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又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很显然,在这里,所谓语文指的是汉语文,不包括少数民族语文。

2语文教师要树立民族教育的意识

五年一贯制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技能方面由于年龄的优势,往往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养成教育方面的欠缺,需要教师极力弥补。加强思想教育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是学生对于简单的说教往往很抵触,特别对于强调汉民族文化的教师也有抵触情绪,他们往往认为这些教师存在民族歧视,这是民族学生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只有认同他民族的文化,才能得到他民族的认同。民族文化心理是一定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稳固的心理定式,主要包括民族意识、民族感情和民族习惯等。而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民族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但是在跨文化的视域下,本民族文化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往往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民族将影响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因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不但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也对经济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在针对民族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语文教学外,认同他的民族文化将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功能

传统的语文教育具有教化的功能,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一功能对民族地区五年一贯制学生进行教化。教化功能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明人伦,就是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传统的伦常关系不能因为时代的更替完全摒弃。针对人文素养较差、养成教育有问题的学生,重温经典也不失一个好的教化策略。例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侧重于选择那些对学生的行为有规范的经典语句,认真揣摩体会。诸如《论语》中孔子对“仁”的阐释:“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警句名言。在古代“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教材。

4语文教学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感化功能

民族地区五年一贯制学生跟三年制或者四年制学生相比,他们的自信心不足,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不喜欢别人称之为“3+2”或者“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因为在普通人的眼里这些是素质较差,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彷佛已经成了一个定势,这是极不好的现象。孟子认为人性本为善,只是后天的某些不良因素影响了人的成长。笔者曾对民族地区五年一贯制学生不良养成问题作了调查研究,概括为家庭教育情况方面:子女多,无暇顾及;家长学历构成低,本身就没有受到良好教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民资地区的自然经济的原因,学生没有享受到高质量的学龄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现代社会一些风气对民族地区的侵蚀等三个方面。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人文素养。

但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那对于刚从初中毕业的14-17岁的青少年来说,也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当中。新课标追求的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每一个青少年在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都应该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这些需要从事教学教育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熏染,用自己的良好的行为去规范教化他们,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正常的社会人。正如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就是对人的“化”的方法,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教化的内容“化”入内心,“化”进脑髓。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得意忘言。言是获意的手段,获意后,言则可忘。在这里,“意”指思想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传统语文教育以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以人文知识的灌输为中心,教化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功能。教化与感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心血,更要具有足够的耐心。“语文课不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把语文能力和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语文教育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要注重对学生心灵的‘浸润’”。(本文来自于《科教文汇》杂志。《科教文汇》杂志简介详见)

5树立全纳教育意识,关爱每一位学生

由于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幼儿期(3~6岁)、童年期(7~12岁)、少年期(13~17岁)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问题,在关键的地方———家庭和学校也出现了问题。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人们多层次多角度地把握,这些都需要教育者要明确地树立全纳教育意识。全纳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且要能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全纳教育强调的平等观,并不是要追求一种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民族地区一般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但是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民族地区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心理上、文化上等存在着冲突,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成才与否关系到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教育者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把他们全部纳入教育者的内心世界,用师爱关怀,用语言去感化,用纪律来约束。

6结语

语文教育范文6

现阶段,仍有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学生的重大意义,导致在教学环节中缺少了人文教育;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文,没有深入挖掘课文背后蕴藏的人文精神和内涵进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教学目的,致使学校和老师都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二、语文教育如何体现出人文教育

1.深度发掘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起步阶段,其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猎范围也很广阔。从现代诗词到古体诗词,从散文到文言文,从中国名著到外国名著一应俱全。初中语文教材均是中外古今各位名师大家的作品,其意义与内涵都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发掘将其中蕴藏的人文教育题材进行剖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在《沁园春•雪》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分析其内容,更要深入挖掘写作背景与作者心理情感等。《沁园春•雪》是在全面抗日之前写下,其中不仅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更是赞颂了当时的各路革命英雄。表现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抗日的坚定决心。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内容,可以热爱祖国坚决抗日的伟大品质展现到学生面前,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2.加强与学生沟通促进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多样全面的,并不是仅限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广义层面来讲,人文教育包括了道德审美心理交际等方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促进人文教育。多与学生沟通,可以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学习上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语文是一门理解记忆性的学科,与数理化等有严谨的公式和推理的科目有差异。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学过程的不足与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双方进行意见互换。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进,学生也可以明白老师重点想讲什么并着重掌握。其次,在生活方面,教师也应当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在道德观念上的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教师虽然贵为师长,是学生的长辈,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长辈带来的只有压力。教师自身先放下教师的身份,真心实意地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用自身的言行来影响感染学生,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

3.在语文测评中引入人文教育

现今语文评测依然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单以一个数字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这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是极不利的。语文教学评测应当引入人文精神,使人文教育透过语文评测得以体现。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改变语文评测的模式,取消按照考试分数来划定学生优良的规则,改用更加有人文精神的模式。其次,扩大语文评测的范围,将学生的课堂表现、道德素养水平以及平时和学生沟通交流的结果等均纳入语文评测的范围。通过这种综合考量,才能真实体现出人文教育。最后,引入互评机制。最了解学生的还是学生,学生通过相互评测,不仅可以发现自身的缺点,还可以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对于学生成长和人文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初中语文教师让学生互评试卷,可以发现学生互评都是按照标准答案来进行对错区分的,不存在酌情给分的情况。虽然从语文角度来说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区分对错不太合理,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其能够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对错区分,没有加入私人因素,说明学生之间的评测是很客观公正的。

三、结束语

语文教育范文7

关键词:语文教育;德育功能;情感体验

一、加强语文教育发挥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时期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思想和品德的形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为了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长,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正向的引导。这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分出部分精力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并在小学教育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另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才是课堂中真正的主人,与当下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符,部分师生尚未适应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借助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可见,在语文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满足个性化需求

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转换等基础能力外,还包括文化理解、品德发展等能力,这些与德育教育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语文知识,挖掘出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将二者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保障其综合能力发展。此外,现代化教育理念还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具备一定的个性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还要借助德育教育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以便未来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

二、加强语文教育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一)挖掘教材内容,发挥文本德育功能

1.抓住关键句,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多是借助语言文字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其实,教师也可以借助语言文字训练来开展德育教育,每篇课文中都有不同的结构和立意,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多是蕴含在字里行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并结合德育教育展开深入的剖析,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和深刻内涵,学生也能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使情感体验得到增强,从而在语文课堂中达到智育与德育相结合的目的。举例来说,在学习《月是故乡明》一课时,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素养,明白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但作者却说“月是故乡明”,与其认知产生了冲突。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应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利用带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和影像资料,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增强其想象能力。本课中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这几句话的含义,体会句子中所包含的真情实感,利用家乡的月亮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会产生深入的了解,并体会到作者虽然写的是月亮,但抒发的却是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

2.分析人物形象,深化学生情感领悟

分析人物形象是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对一个个人物性格、精神信仰等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感,从而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仁人志士和英雄人物,教师在课堂中要认识到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的道德品质和宝贵精神。学生会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会辨别大是大非、善恶美丑,进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审美。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品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怀家国天下等形象,对其优秀品质的分析,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和引导,从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举例来说,在学习《军神》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按照文章内容将其划分为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手术前病人对医生说的话,“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被尖锐物刺伤或是被刀具划伤会有什么感觉,再结合相关文字资料思考为什么他不肯使用麻药,仅仅是为自己考虑吗?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学生可以体会到刘伯承的坚强和为革命奉献一切的精神,从而对他产生敬佩之情。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人物品质,从而促进道德品质的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境,课本剧表演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蕴含了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资源,教师在课堂中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能够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心智更好的发展,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模式,还能够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语文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课本剧表演则是备受师生推崇的一种,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得到思考、探究和表达观点的机会,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合理设计了课本剧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调节自身紧张的学习生活状态,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同时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提升审美能力。举例来说,在学习《自相矛盾》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中的内容,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分析、总结各段大意。当学生掌握文本基础内容后,教师则要组织其开展课本剧表演,根据课文内容将班级同学每5人分成一组,并以抽签的形式分配角色,角色分配完后,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课文修改成剧本,并补充一些自己的理解,让角色变得更加丰满。剧本内容确定下后小组成员就可以进行排练,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会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卖矛和盾的楚国人爱吹嘘、不讲实际,并认识到做人要言行一致,前后协调。这种教学形式既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够提升其道德品质。

(三)激发习文兴趣,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不仅阅读教学中能够开展德育教育,写作教学一样能够发挥德育价值。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在习作课堂中也能够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基于此训练学生熟练运用书面语言或口头阐述再现事物特点,从而培养其写作技能。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思想情感,并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教师则要在这一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发挥习作教学的德育价值。经过观察后发现,小学生对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着较高的兴趣,但是在活动中更多是欣赏和享受体验的乐趣,很少会留心观察,这种习惯也是小学生写作水平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教师则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引导其有秩序地去观察并发现事物的特点,这样才能将真情实感融入文字中。例如,教师可以在端午节那一天,邀请部分家长到校开展亲子活动,与学生一起做粽子,手工制作龙舟模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烹饪的乐趣和辛苦,也理解和体谅到父母的艰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对增进亲子感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将亲身体会和真实情感写下来,形成一篇篇动人的文章,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四)借助现代媒体,优化德育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语文教学手段变得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其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它能利用画面展示出文字描述内容,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让静态教学变为动态教学,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合理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采取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创设教学意境,合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让其学习和掌握更多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教学效率和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举例来说,在学习《金字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对金字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需要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但反复朗读容易让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教师则可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相关的图片、录像和文献资料等,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刺激,激发其继续探究的兴趣,并借助影像资料进入课文意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金字塔的相关信息以及建造金字塔时所取得的成就,这对培养学生审美和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五)课外阅读拓展,逐步培养高尚情操

课外阅读也是语文德育教育实施的途径之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完成145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如此庞大的阅读量仅靠课内阅读是无法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因此开展课外阅读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每天坚持课外阅读,并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树立终身阅读的意识,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并渗透课外阅读的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而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举例来说,在学习《从军行》这首古诗时,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真正走进古诗中的意境,体会边塞诗特有的悲壮和苍凉。教师在课堂中要先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及古诗的创作背景,让其对边塞诗的基调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展开逐句分析,通过赏析诗句让学生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这其中还包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而青海和玉门关是唐朝重要的两个城池,看着这两处就能够想到曾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见诗人将种种感情都融入了文字中。课堂中学习外这一首古诗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内容,边塞诗是一个流派,还有很多类似的古诗,其他诗人也写过“从军行”,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逐一阅读、分析,体悟不同诗人所写的边塞诗情感上有哪些不同,在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六)发扬传统文化,助力学生明辨是非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原因在于学生本身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较弱,教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而且,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也有不少值得宣扬的精神内涵。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融入传统文化,也是渗透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发现互联网的发展,虽然能够丰富学生获取信息途径,让信息收集变得更加便利,但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是,部分学生受到网络影响,对传统人物理解产生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学会分辨虚拟和现实,促进思想道德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举例来说,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这篇课文是由《三国演义》中情节改编而来,课文中讲述了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选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而诸葛亮则为了顾全大局,用妙计向曹操“借箭”,巧妙化解周瑜的暗算。通过阅读文章,学生会对周瑜、曹操、诸葛亮等人物性格有一定的认知。但《三国演义》虽然是四大名著之一,本质上仍是小说,其中内容大多是杜撰,很多情节都与真实的历史不符,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真实历史内容,如在真实的历史上虽然也有“草船借箭”,但却并非是诸葛亮想出的计谋,而是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明事理,辨善恶。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赋予了语文教育新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适时地向其渗透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够加强思想教育,对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但德育教育渗透的形式呈现多样性,教师应立足语文课堂积极探索,加强语文教学,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于翔.基于小学语文教学探析德育渗透策略[J].知识文库,2020(21):52-53.

[2]王国清.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J].吉林教育,2020(28):66-67.

[3]王坤.强化小学语文德育功能的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0(26):11-12.

[4]胡向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名师在线,2020(19):33-34.

语文教育范文8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审美教育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字、图画艺术和其他审美形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与学校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技能与知识,智慧与审美相融合的全面性人才。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美育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体会性、生动性,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掌握学生心理需求,调动学生审美意识

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的今天,学生俨然成了课堂的主体,所以,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是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自主的审美意识。我们知道文章中的审美意识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结合实际的生活感悟所形成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中来,要深入文章内部,挖掘深层次的审美理念,这样才能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作为大学必修课程的大学语文,其教程中收录了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多种类中外优秀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其独特的韵味,初步感受对美学的审美体验,不断提升强化自我的审美能力。朗诵,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朗诵是将书面刻板毫无生气的文字信息转化成有声语言,具有激发情感表达的作用,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作品意境的深刻解读,还能陶冶自身的情操。跟随朗读者的节奏与思路,走进文章作者的内心,与其产生共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在第一次读到“悠长”“悠长”的时候,内心深处某样东西被触碰着,那一声哀怨的叹息,似乎马上就要爆发,而反复描写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诗歌的主体思想:“愁”。在这首诗歌中一共有四层意境,第一是“姑娘”——她的愁绪万千;第二是“丁香”——丁香花是悲凉、哀怨、思念的代名词;第三是“油纸伞”——具有朦胧、神秘、有历史韵味的特点;第四是“雨巷”——犹如时间的长廊,令人回味。这四个意境层层相扣,环环围绕,营造出了令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的优美意境。再一次读的时候,带着这些意境,深入主题,把握主旨。诗歌的本身没有固定的情感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艺术,引导学生体验美

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审美教学的过程中,以美的意境去打动学生,以美的情感去引导学生,用美与情相结合的方式去叩开学生内心对美学向往的那扇门。那么,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审美的积极性呢?

(一)悬念式教学

在课程上,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在分析叙事类作品时,对于文章内容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在分析时可以采用留悬念的形式,诱导学生主动去分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激情朗读

我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声、韵、调就可以组成一幅优美的曲调,比如韵律诗中,平平仄仄四种声调、韵脚的重复回旋,朗诵起来具有规律的停顿,等等,都能呈现出抑扬顿挫的美态。激情朗读可以使读者与作者的精神合二为一,有利于了解文章的创作理念,同时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要做到知文意更要知文章的言外之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文章所蕴含的美加以说明与解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收获心领神会的艺术效果。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多角度的审美体验

语文审美教学的方法千奇百怪,多种多样,比如朗读,可以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感情充沛的朗读,也可以是通过设备听取名家的朗读录音,声音所带来的感官体验是可以引起共鸣的,因为艺术行为之间都是相通的,是相辅相成的,音乐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是震撼的,强烈的,对于情感的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受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音乐的手段来欣赏古诗词,能够将诗歌的音乐情怀和抒情意境充分发挥出来,产生无法言喻的审美感受。除此之外,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字、画面与音乐旋律相结合,让学生从多角度去体验美、发现美、感受美。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在课堂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能够提升对事物的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自身内涵的提升,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自身人格魅力的形成。因此,审美教学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大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