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调查报告范例

员工调查报告

员工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

1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水平较低,且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因此,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就会在员工培训以及业务处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如何提高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水平与实施效果,充分发挥战略实施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的绩效就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研究重点。

2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1员工培训方面

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定期进行员工的培训工作,其培训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员工业务能力培训,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员工的心理接受能力以及业务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当中,从而促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实现高绩效管理。例如,在我国具有影响力的海尔集团为了更好是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专门建立了海尔大学,这不仅可以促使员工全面掌握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员工参与程度方面

根据我国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已经加大了员工培训力度,并已经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与自主发展对于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企业员工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重视员工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激发员工积极参与性,以此来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等级森严的职务意识,提升员工的世家意识。

2.3企业业务方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对企业中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在这种形势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工作的效率,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业绩考核,同时通过严格执行业绩考核制度,能够进一步推动薪酬与绩效直接关系的实现[1]。

3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要想进一步验证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因此,本文以石油机械行业的企业发展为例,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3.1收集数据、测量变量

为了收集数据,首先就对石油机械行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00家企业分发书面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为总经理、财务经理、人力资源与市场营销经理。根据调查报告的内容来看,总经理与市场营销经理的一致,财务与人力资源经理的一致。在调查报告分发后2周,共计收到了21家企业的反馈。

3.2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指数

在我国现阶段,对于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指数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划,同时对于该问题,学术界对其也没有进行统一的明确,且意见不一致。因此,企业在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衡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层次与措施较为单一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地评价。

3.3实施战略的能力

战略能力评测能够全面考察石油机械企业是否有效落实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战略,并且,在分析过程中要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评价,根据企业发展的多个方面来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根据评价结果可知,企业内部一致性水平大约为0.81。

3.4测量企业的绩效水平

根据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其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转型时期,因此,要选择科学、客观的测量方法来对企业经营效果进行系统、准确的衡量。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要重点对总经理与市场营销经理的整体业绩进行调查,同时也要包括市场占有率、竞争地位、销售增长率以及总销售额四大部分内容[2]。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水平测量的准确性,还应该对财务与人力资源经理进行相关指标调查,如资产增长率、利润水平、销售与资产利润率以及员工士气等。同时要根据每一项指标的具体情况来对其定位不同的分数等级,分数等级越低就证明该项指标的完成程度越低,分数等级越高就表示该项指标的完成度越低。同时在测量过程中要对企业的入选条件进行一定的限制,如要对企业近5年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以此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5变量与结果分析

从本次变量分析的过程中来看,其主要控制的变量就是企业是否为上市公司、企业经营的时间、企业性质以及员工规模四大方面,同时也要对上述因素进行全面、充分考虑,以此来提高分析结果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当顺利完成数据收集以及数据信息化工作后,就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与合理处理。在这一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就要优先选择检验中介机制法。首先,要对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指数进行准确计算,再根据计算的指数结果来分析与判断企业综合的战略实施能力,并通过相关指数来对企业的整体绩效指标进行全面分析。本次调查研究进一步证明,企业通过充分发挥战略实施的中介效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与推动企业的绩效发展。总的来说,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提高员工整体的工作能力与业务能力,并通过科学、公正的考评体系来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挑选出最为优秀的员工,这不仅可以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利于员工的晋升,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另外,通过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健全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晋升机制,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进一步明确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3]。除此之外,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管理与调整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性,就要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定期开展一些利润分享的活动,以此来大大激发员工高度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深入了解与掌握企业文化与长期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利于企业提升战略实施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以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正面影响,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实现企业绩效的优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活跃的形势下,社会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战略实施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绩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阙宗奇.HRM能力及其重要性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各界,2018(18):97-98.

【2】国岩,张雪.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消费导刊,2017(29):164.

员工调查报告范文2

传统的试卷考核,期末试卷在学生成绩中比重过重,使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靠记忆应付考试,限制了对学生营销核心能力的培养。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要培养的市场调查、推销、营销策划三大核心能力,改革了考核方式,增加了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比赛、小论文等作业形式,既改变了考核方式,也改变了教学方式,探索了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营销专业核心能力;市场营销;考试改革

《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虽然经过八年多的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但是经过我们认真调研,学生认为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试卷考核的比重过重,很多学生对营销知识的理解也没有太大进步,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提升等问题。显然传统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必须改革,因此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大胆开展考试方式改革。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试卷考核在期末成绩中比重过重

改革前唐山学院学生成绩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到30%,期末成绩占到70%,试卷考核重点基础知识,试卷分数比例达到50%,给教师在试卷考核学生的余地较小。而且仅仅依靠笔试难以在2小时时间内考核出学生在市场调查、推销和营销策划等营销核心能力。

1.2作业形式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改革前作业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问答题,要求学生回答教材后面的思考题;一种是案例分析题,一般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考核学生针对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两种作业形式都存在着形式过于简单的问题,由于学生投入的学习和实践时间不足,就难以培养调查能力和策划能力。

1.3师生之间互动性不足难以保证作业质量

由于改革前作业形式单一,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课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加上作业简单,缺乏挑战,收了学生作业但是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导致教学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不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二是没有给学生改进的机会,虽然传授了营销知识但是忽视了学生的营销能力。

1.4知识陈旧难以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目前国内出版的《市场营销学》教材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但是有的教师认为教材太贵,案例是国外案例不能满足中国学生的需要;二是国内教师编辑的教材,保留了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中理论内容,添加了一些中国企业的案例,但是与原版教材相比存在知识理解上的差距。不论选择哪种教材都存在知识更新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现在学生中已经普及智能手机,很多知识和案例学生随手可得,教师要在课堂上讲授更新的知识越来越困难,因此,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改革来适应新时代的学生。

2考试改革的目的和内容

2.1考试改革的目的

根据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市场营销学》的课程特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营销核心能力,提高学生形成性考核的比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两个核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

改革原来学生成绩的构成比重,新的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50%,期末试卷成绩占50%。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形成性考核,将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所有营销学生参加营销大赛,培养学生市场调查、推销和撰写策划方案的能力。改革后学生成绩由以下8个方面构成。

(1)课堂提问:随着课程进展,针对一些营销敏感问题、易混问题、热点问题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按照学号顺序对学生提问。保证每个人都有一次被提问的机会。对多次主动回答提问的学生记入表现成绩,在平时成绩中酌情加分。

(2)个人案例分析:一个学期布置一次个人案例分析作业。要求每一位同学收集自己家乡所在城市著名企业的营销案例,而且要针对此案例写出读后感。最后将学生收集的比较好的案例整理成册,形成河北省企业营销案例集。

(3)小组案例分析:结合整合营销传播这一章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十八酒坊的案例。十八酒坊是河北省的著名品牌,但是也存在着营销方面的问题。案例分析中要求学生从十八酒坊的市场定位、广告代言人的选择、营销效果等方面分析其成功和失败之处。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市场定位、整合营销、广告理论等知识点的理解。

(4)市场调查和营销策划比赛:我们将两项作业整合成一项工作,并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结合唐山学院举办SMART杯第六届市场营销大赛,要求所有学生参加比赛。首先做市场调查,其次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最后根据暑期、教师节、开学季等期间的活动撰写策划方案。比赛中间穿插一些推销活动,比如推销杯子、袜子等日用品,最后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评出一、二、三等奖共六个团队,并给予奖励。

(5)小论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营销热点问题撰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小论文。注意论文的逻辑结构,要求写作有理有据,有自己的观点,坚决不能抄袭。

(6)读书笔记:给大家指定四部营销名著《定位》《新定位》《营销战》《大数据时代》,每周撰写读书笔记,最后一周撰写读后感,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和对学习营销的兴趣。

(7)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根据上课的时间比例出题,重新编制了考试题目。取消了考试中的问卷设计和营销方案设计环节。案例分析题选择2014年出现的实例,增加了案例分析题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有话可说。

3改革中的主要经验

3.1对考试改革的目的一定要讲透

考试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我们实施的《市场营销学》考试改革要侧重过程性考核,改变了过去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做法,不仅是考试成绩比例和作业形式的调整,而且是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考试成绩挂钩,作业形式对大一学生来讲比较新,而且会增加大量的平时作业,所以必须将考试改革的目的讲透。要让学生们理解考试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要让学生们心甘情愿地配合改革进程。做出更好的作品,取得理想的成绩。

3.2以比赛促学习

大学生有很强的竞争意识,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学生们努力学习《市场营销学》的热情,体会营销的整个过程,为今后学习营销专业知识打下基础。为了搞好比赛,首先要做动员工作,讲清营销比赛的目的,跟踪比赛过程。从调查表的设计、调查表的填写、调查报告的撰写、营销策划方案的撰写等方面都要进行及时的辅导。

3.3控制好学生上交作业的质量

对于读书笔记、小论文、调查报告、策划方案等作业形式,有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有的是学生不了解作业格式和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写作困难,为学生讲解什么样的报告才是合格的报告,要做到形式上合理,格式上规范和统一。对于完成作业确实有困难的同学要及时地给予辅导,对于作业不认真的同学要做出批评,保证学生上交的作业合格。

4考试改革的困难

4.1学生的态度问题

大多数学生是支持考试改革的,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畏难情绪。特别是当教师要求高质量作业时肯定会有各种意见,有的学生还会说怪话。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任务过重,提出减少任务量的要求。有的学生反映大一参加的学生活动多、其他课程也有一些大作业,感觉吃不消。

4.2学生的能力问题

很多学生在中学期间很少写读书笔记和小论文,对策划方案、市场调查更是初次接触,无从下手。有部分学生将读书笔记写成了读后感,有的学生写的论文不能联系实际、空洞无物。有的策划方案不仅内容贫乏,而且格式也不够规范,出现很多不应有的格式错误。出现这些错误暴露出中学教育、大学教育都存在问题,我们的教育不仅忽视了应用文的训练,而且没有保证教学质量。

4.3教师方面问题

教师对教学改革准备不足,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学生的能力现状,布置的作业工作量较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完成任务的难度。而且,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给予单独的辅导,工作量成倍增加,不仅考验教师的责任心,而且对教师的营销能力、教学能力也是挑战。

5进一步教学改革措施

5.1端正学生态度

要根据考试改革的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考试改革的重要意义,更要使学生认识到新作业形式对营销能力培养的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真心实意地配合考试改革。

5.2对现代的大一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允许学生犯错误

要在布置作业以后给大一学生一些模板,然后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学生个别辅导,务必使每一位学生都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掌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报告撰写、营销策划方案撰写、小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方法,尽量规范作业的格式,保证作业高质量完成。

5.3完成教学改革,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教师要掌握调查报告、营销策划方案的撰写方法,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其次,面对大一新生,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要了解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困难,为学生完成作业排忧解难。最后,课程组教师之间也需要加强交流,使每一位教师都投入到教学改革当中来,依靠整个教学团队的力量来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李峰 单位: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肖立.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2]张延斌.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8).

员工调查报告范文3

项目教学法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2003年,德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把项目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中,自此,项目教学法开始盛行。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以课程实践任务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主动参与的创造与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其职业岗位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而项目教学法是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技能和知识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具体开展工作的方法;传统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考虑的是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而项目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则根据工作实践要求而定,具有针对性、应用性。②教学手段与参与程度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被动的,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转为了双向的互动交流。③学生能力培养不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针对项目目标与内容自己制订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计划,最后评价项目成果并反馈,是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因而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项目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目,小组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这些。

2、项目教学法在健康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

2.1分解教学目标,设计项目任务

项目的选择是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的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挑战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健康教育学课程虽不像技能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因此可挑选学生已有经验和贴近学生生活或热点社会问题的话题作为项目主题,然后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层层分解任务,全面培养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讲解第八章传播与传播技巧时,本章内容较贴近学生的日常交流活动,因此学生对此内容饶有兴趣,我们确定了项目主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要求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观看视频,分析成为一名好的倾听者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自己的倾听习惯与课本上的倾听技巧存在哪些差异?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这样既有助于自身良好倾听习惯的掌握,也有助于文化素养的培养。总之,在项目教学内容设计上,项目任务要与课堂目标贴合,理论学习要与实践运用结合,突出项目设计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2成立项目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明确教学内容和项目要求后,项目任务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一般6-7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和课程编排的差异,教师在分组时既要关注团队整体水平,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小组成员协调均衡。小组根据组员兴趣选择话题,细分任务,分工准备,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位组员。

2.3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

导入项目情景主要是让学生进入健康教育学学习的情景,活跃学习氛围,为自主学习阶段做好准备。比如在讲解个体行为的矫正时,播放了四种常用个体矫正疗法(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示范疗法、强化疗法)的典型视频,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种疗法所针对的矫正对象的特点,以及各种疗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教师适时导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进入项目情景,确定项目任务。确定任务后,教师对完成的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健康教育学理论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讲授,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和项目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商议、确定具体任务和成果展现形式。学生实施项目的具体行动,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小组之间和组员之间交流讨论,找到最佳方案。因此项目教学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2.4组织项目汇报,展示项目成果项目完成后,老师组织项目汇报,学生展示项目成果,这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潜在学习动力。

2.4.1表演秀比如“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技巧”项目展示时,一组同学把理论内容改写成生活剧本,分角色扮演,并尽可能地利用经典电影中的对话,模拟人物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展现形式逼真、幽默,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由于表演与学习内容相关,学生充分运用了理论内容中学到的技能与方法,即巩固了戒烟的理论知识,又锻炼和提高了健康促进的综合应用能力。

2.4.2角色扮演

在“人际传播技巧”项目展示时,一组学生模拟村医随访高血压病人的过程。他们根据相关理论内容分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村医,一人扮演仅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村医详细询问了该高血压病老人的日常饮食和作息习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了相关健康指导。由于扮演内容与医学生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和以后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其余的“观众”都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谈话技巧和医学思维能力。

2.4.3PPT课件展示

在完成“健康促进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项目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上网查询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相关疾病的背景资料,并制作PPT课件进行展示。每个小组就不同的健康主题精心制作了课件,并配有音乐、视频、图片以及文字解说,内容翔实、妙趣横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具体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相关标准,更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项目实践能力。

2.4.4撰写调查报告

在讲解第十五章学校健康促进时,师生共同确定“我的健康学校”为项目主题,要求学生提交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老师首先讲解了调查报告的写法和格式要求以及如何制作调查问卷,并组织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学生通过对身边同学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调查和访谈,较好地完成了调查报告的写作。通过本项目,学生掌握了调查报告的正确写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健康学校”话题的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2.5评价项目成果,反馈项目信息

员工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并购;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

1引言

尽职调查广泛应用于并购,主要包含以下七要素:一是公司基本情况,包含基本信息、股东出资和历史沿革、公司实际控制人、人力资源结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二是公司经营情况,包含经营情况概述、存货及成本构成分析;三是财务信息分析,包含财务信息质量、财务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分析、资产状况分析;四是行业情况,包含行业政策及对公司影响、行业竞争格局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发展战略以及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五是税项,包含税率、缴税及申报情况;六是关联方关系及交易包含关联方关系、往来余额、交联交易、抵押及担保情况;七是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包含财务、会计核算不完善部分以及相应改进措施等。

2概念

尽职调查亦称审慎调查,通常指在并购过程中,并购者在与目标企业经过协商,达成初步合作意愿后,并购者对目标企业一切与并购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财务尽职调查是指由专业财会团队为还原真实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对于被并购决策与否以及并购方案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撑。财务尽职调查应关注的事项包括:目标企业历史沿革,组织架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财务会计核算,税项,以往接受外部审计情况等。

3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财务尽职调查报告对收集证据要求较低。财务尽职调查报告,作为并购者了解目标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并购者。报告是基于被并购之目的而编写,阐述了作者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尽管财务尽职调查需要的资料比普通审计与审阅更广泛、更详尽,不仅包括并购目标企业提供的书面资料,还包括访谈记录和目标企业管理层的口头说明与解释,但是财务尽职调查不同于审计或审阅,调查工作亦不能执行类似程序,因而不能亦不会提供与其服务相同程序的保障,不会对获取的信息发表意见。由于财务专业人员不需要对报告内的资料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承担责任和做出声明并保证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报告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该公司最近的经营业绩、业务状况和前景,因而在收集资料时并不严格要求目标企业完整提供证据。

3.2程序过于表面化,不注重实际和背景调查。财务团队往往依据特定的程序执行,使得调查过于形式化和单一化。传统的审计程序一般是按序一一核算会计科目余额的可靠性。对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银行存款往往采取函证的形式进行验证。如果被函证方未回函,将会采取替代程序,同时极大可能减弱了证据的可靠性。由于财务尽职调查也不只需要审查财务数据,也需要审查非财务数据。例如,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的案例中,由于财务尽职调查时未关注到韩国双龙集团工会组织对运营的重要性,而在并购后遭其强烈抵制,致使生产难以运营。再如中国铝业对澳大利亚奥鲁昆矿业的并购案例中,由于财务尽职调查时未关注到澳大利亚税务政策的变化对奥鲁昆矿业的并购价格的影响,导致并购后中国铝业的财务负担和风险增大。由此可见,第一,财务尽职调查报告虽然对证据没有特定要求,但比普通的审计和审阅更具复杂性和多面性。如果忽视其中一项重要风险的识别和有效控制机制,并购成功率将大大降低。第二,财务尽职调查很大程度依赖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和研究并购目标企业的深入程度。不仅应把握各地税收的不同,也需要了解相关文化差异等因素。不同的财务专业人员因为调查深入的角度不一致,也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4影响因素

4.1信息对称程度。在并购过程中,并购目标企业为了抬高并购价格,经常会刻意隐瞒企业的真实状况,给企业蒙上一件漂亮的面纱。而并购方通过正面或侧面的调查试图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这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并购方能够识别并购目标企业的手段和方式,使信息充分对称,这样就可以更公允地给出正确的并购价格,并能较快地化解并购后因企业文化等因素产生的消化不良带来的影响。

4.2并购目标企业财务完善程度。并购目标企业财务完善程度将影响并购方的判断,有的并购目标企业长期将财务外包给记账公司做账,如果记账公司因为不了解企业业务性质或者没有进行明细核算,将直接决定并购公司了解被并购公司的难易程度;有的并购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内控不严或者表外做账也将影响并购方的判断。

4.3并购方并购的主要目的。并购方并购目标企业基于多种因素考虑,有的基于扩大规模从而增加上市概率需要,有的基于并购目标企业某项资产或者核心技术的市场前景需要,有的因为原材料紧缺并购上游企业,有的因为扩大消费市场并购下游企业的需要。

4.4并购目标企业人员编制。并购目标企业人员构成及合同签订情况,将影响并购方后续安排,有的企业甚至未缴纳五险一金,根据《劳动法》第72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些都将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在合并前,并购方与并购目标企业应该就是否接纳并购目标企业员工达成一致的安排。4.5并购目标企业实际控制人有的企业存在股份代持问题。公司的股东甚至是法人并不是实际控制人。

4.6并购目标企业税收问题。有的企业税收不规范,少确认或者多确认收入,发票不合规,应予资本化而费用化,存在涉税风险。

5对策

5.1应特别关注会计科目其他应收款。法定代表人或者与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个人和其他应付款———法定代表人或者与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个人,需要深入剖析该科目的组成。要想获得该科目的组成就需要企业实际控制人和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的配合。在企业中,公司的控制人往往不止拥有该并购目标企业或者同时有参与其他企业经营,这时候,首先应该跟控制人进行详谈,了解企业概况,同时在大致了解后,针对报表敏感问题进行突然提问,观察控制人表情变化,如果表情有些惊愕同时又略有不愉快,面部表情僵硬,那么说明企业提供的资料还是不够齐全。这时候就应该深入企业公司与财务人员进行交谈,因为有些财务人员在企业并购后可能不会被留用,就存在一些焦虑情绪,就要适时指明现在如果并购成功,他们将服务于并购公司,让他们尽量能将疑点帮你解释清楚,在和这些人员交流时,最好是能和他们独处时进行提问,但是不要特意将他们支开进行询问,这时就需要找准时间,如果这些人员能给你一些建议,那将使你事半功倍。同时,在获取有力证据后,应该跟并购企业负责人及时沟通,将所知信息及时透露给并购负责人,让并购负责人协助迫使被并购负责人将所了解事项和盘托出。只要被并购负责人肯配合,该工作可以说已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就是对企业各方面的信息收集。

5.2对资产进行现场盘点,现场考察。实物要做假的话,对企业来说成本很高,而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企业进行多次实地明察和暗访,寻求找出实物资产变化不符合常理之处,也可以结合水电费票据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同时如果固定资产金额较大,需要进行逐项实地盘点并对是否可继续使用进行详细确认。就如这次调查肺炎流调人员一样,抽丝剥茧地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例如在并购某物业公司时,经过与物业人员交流,发现其保险箱中现金被盗的事实,但是账上却未登记该笔款项的处理分录,从而引发财务专业人员对其表外做账的深入检查,避免不实报告。

5.3尽量安排与并购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虽然企业处于被并购状态,但是往往还在正常经营。此时如果与并购目标企业财务人员同处一个办公室,往往能发现经营上的问题。实践检验真知,只有深入企业才能真正地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

5.4关注企业并购风险。深入企业,对公司组织架构、公司人员构成,例如物业公司往往会雇用年龄较长的工作人员,以期待获取更高利益,但是风险收益并存,这些人员发生意外、疾病的概率是年轻工作人员的数倍;关联方交易为股东投资后用亲戚朋友的账号从公司借款,是否支付资金使用费;被盗保险箱未登记损失及已发生损失未进行保险申报等问题都可以反映管理者日常管理态度。以上细节虽小但都将成为谈判的筹码。

5.5其他注意事项。(1)在尽职调查前,首先要了解并购方意图,在全面了解并购目标企业的同时,着重关注并购方需求,加大人力物力在重点项目进行深入了解。(2)关注建议公司股东解除代持关系,还原真实股东结构。(3)根据企业错误应对账目进行相应调整并重新计算税收,该补缴的税款应及时补齐,否则合并后税收问题依然存在,会有涉税风险。同时要关注不同行业特殊的税收政策,以及时规避税收风险。在出尽职报告时,有时候单纯靠财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其他外在力量。例如在并购山头时,需要相关法务人员提供帮助彻查各项文件是否合法。同时也可以借助外部网站查询信息,例如楼盘信息因并购目标企业未提供全面,可以依据“房典·厦门网”公布的楼盘信息资料为计算依据。在核实应收应付款时,尽量进行函证,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

参考文献:

[1]杨松.企业并购中财务尽职调查存在的风险控制[J].财会学习,2016(23):77.

员工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财务;审计;会计舞弊

1案情回顾

2015年2月,日本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英文缩写SESC)收到了来自东芝公司员工举报,同月SESC对东芝公司展开财务报表舞弊等问题调查,根据SESC调查,认定东芝公司涉嫌进行多项会计处理不当违规问题。2015年7月,东芝公司的财务造假事件才得以全面曝光,东芝公司连续七年财务造假其中涉及该公司的4大部门和3任社长。根据其调查报告显示,东芝公司于2014年虚增累计利润高达年度利润总额的30%以上。该公司的会计处理不当的方式,包括有会计处理方法中的完百分工比法处理不当,产品运营费用即确认推迟,存货高估价值等等一系列的错误记账方法。通过完工百分比法推迟会计确认,进而使该基建项目利润亏损没有及时进行会计确认,推迟计提损失使得该公司虚报净利润高达44亿日元。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根据调查报告显示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累计虚增年度利润总共累计1518亿日元的利润(即合约76亿人民币)。产品运营费用(其中一部分计入存货成本)确认推迟导致的成本大额度低估,导致东芝公司的税前利润被大额高估。于2015年7月东芝公司以现任CEO田中久雄为首的东芝公司8名高层管理为多年的会计舞弊行为,引咎辞职。2015年11月,SESC(日本证监会)决定提出对其(东芝公司)进行约70亿日元(即约3.5万亿人民币)的罚款。东芝公司财务造假案件的丑闻曝光后,令人不禁的对当今企业治理及审计弊端进行深思和反省。传统的日本企业大多都会受社会背景及家族式经营模式影响,通常在这种家族式经营模式下运作的董事会会严重缺乏透明度,因此,股东利益就会被削弱,正因为许多的日本公司并不会对利润感兴趣,相反倒是期待公司能够更长久的存活下去。这种经营模式有利也有弊端。然而这种家族式的经营模式是建立在一个绝对信任的机制内的,其领导者必须是无私的。但是,这种“无私”的领导者对于现实中的激烈的资本竞争市场是不适应的。为了使得每一年的销售利润更加的“美观”,许多高层管理人员和领导者都会选择去掩盖企业经营弊端,又或者立下一些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进而才会引出这一系列的财务丑闻。

2东芝公司会计舞弊案审计监管失效

内部审计本来应该是财务报表错漏报的第一道防线,当第一道防线不起作用的时候,外部审计就要发挥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了。很明显东芝公司的会计舞弊除了公司的审计部门人员内部化之外,外部审计公司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当东芝公司的财务报表出现严重舞弊时,外部审计甚至是向东芝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妥协的。根据第三方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2014年时东芝公司尚未公布该公司的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的时候,当时的东芝公司在任社长田中久雄就警告当地的电力系统部门:如果他们特意隐瞒3.96亿美元的财务损失那么他们就会引来所谓的大“麻烦”。然而,当时负责东芝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事务所认为,东芝公司在美国核电西屋公司的损失应该在账目上得到体现,并且东芝公司应该接受西屋公司的3.32亿美元的资产损失准备,并且应该以此当作底线。但是,当时的东芝公司内部审计主席久保诚想要让东芝公司的财务损失能够尽可能的控制在2.25亿美元以内,但最终久保诚还是达到了他的愿望,剩余的1.07美元的差价就被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认定为未更正的财务报表错报,仅仅是这一个数值就占了当年东芝公司的第三季度税前净利润的四分之一。这一种外部审计机构揭发雇主的财务报表错漏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是相当于使自己少了一笔生意可以做,因此,当雇主发生财务错报的时候,外部审计机构是不会主动揭发雇主的错报的。这种审计机构组织与审计单位(委托人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十分的错综复杂了,由于这样的关系存在就间接导致外部审计失效了。

3东芝公司会计舞弊案对我国审计制度的启示

3.1健全外部审计制度

第一,我国政府应该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等加大监管力度,并且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把这些审计机构分类检验,定期的进行考核,和考核相关审计机构的信用等级。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应该制定一些相关的鼓励措施,鼓励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自觉公正的完成审计任务,使得民间审计能做到意义上的实质上的独立性,以形式上的独立性作为底线要求。对于审计机构与受委托人(被审计主体)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关系,解决的方法应该通过收取适当的审计费用,审计师任期以及审计等级制度使得审计师必须以一种公正,独立,专业的态度来进行公司之间的审计,尽可能的避免企业财务报表造假错报等违法行为。第二,审计师在审计委托人公司的基本财务报告或者其他的基本财务业务信息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控制整体企业发展的可能性风险,尽可能控制企业报表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从最基础的方面去监督整个企业的财务运作行为,要求了注册会计师必须采用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来对委托人公司进行监督。注册会计师不仅仅是要关注主体的委托人公司,同时还需要具备对宏观经济条件的把控的专业能力,从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财务部门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考察公司的整体运营状况,关注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还必需关注委托人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在对应的财务报表的进行相关量化体现,加强对应企业内部的把控建设,培养复合型的优秀审计师,才能长久的监督企业,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不合理状况,给予及时纠正,防止有关的财务报表造假,错报等行为。

3.2优化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模式

从东芝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失效的来看,对应我国企业的董事会机构及高层管理人员,应当要与企业的内部监事会职员相互分离开来,然而,东芝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与监事会成员交错是明显存在的现象的,这种状况极为容易导致监事会袒护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会计舞弊。监事会成员对于高管和监事会成员,一般情况下是只保留监督权和建议权的,若是要对高层管理职员处罚的话,就必需要通过企业股东大会的投票来决定。与此同时,公司监事会一般只会涉及对于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对于公司的相关重大发展战略决定,业务主要流程方向决策,销售部门销售状况,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等等方面的监督,还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对于上述的监事会的监督公司权限问题,企业内部本身应该加强对于监事会独立性,以及监事会监督公司整体作用的权限,并且适当的给予监事会直接处罚相关人员的权利,使得监事会真正意义上的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以此,来优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的监督管理体系。

3.3加强高管的会计合规意识

在东芝公司的会计舞弊事件中,被曝光后涉案人员涉及高层管理人员人数高达98人之多,SESC调查报告中显示,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大规模的鼓舞参与这一次长达7年的会计舞弊事件,或者有一部分没有参与这次会计舞弊案件的高管对于公司内部的会计舞弊行为置若罔闻。除了东芝公司的案件,另一家企业美国安然公司,这一场震惊全世界的会计舞弊案件中,当安然公司的CEO在接受相关记者的质问的时候,甚至宣称“这是公司会计部门的问题“,把这一场巨大的会计舞弊事件的责任甚至推脱给公司的会计部门。显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只是公司会计部门问题”的理由并不能作为高层管理人员鼓舞公司会计舞弊作假的借口,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加强的条件下,上司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学习和了解会计的基本准则,加强公司会计合规意识,并且会计信息出现错漏,造假等行为发生的时侯,相对应的最终责任人应该是公司的法人。因而,加强相关高层人员的会计日常合规意识,对于推动管理层,治理层意识的变革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3.4防止管理会计成为高管操作的工具

东芝公司的会计舞弊主要方法并不复杂,主要是四种会计处理不当所引起的税前净利润虚增(并非是由收入引起的)。以东芝公司的特殊交易部件为例子,公司内部是为了保护其公司本身的商业机密的情况下,才会对发给ODM的特殊交易部件进行“隐藏价格“加价出售处理;而对于存货价值的高估行为,该公司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差价分配的方法,而不使用减值至零的存货跌价准备方法,这两部分都是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职责,如果通过存货状态来使得存货周转速度提升的话,这一部分内容也涉及到减轻成本的效果。这些会计舞弊的做法,从侧面上提现了东芝的自身经营风格和内部管理理念,就很难被外部的预期会计报表使用者或相关者发现。但是,在上述的业务的会计处理不当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观选择,又把这种选择施加在管理会计的身上导致的,才会引起一系列的会计舞弊行为,造成东芝公司常年税前净利润虚增,影响投资者投资的结果。在我国十三五计划中,大力加强管理会计独立性的背景之下,大部分上司公司应该在遵守一般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主动灵活的采用公司内部治理创新手法,使得管理会计在相关的会计业务监督记账时,能够真实,公正的反应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避免因管理层主观意愿带来的会计舞弊,造假行为。

3.5充分发挥员工举报作用

在现有的研究样本中,ACFE调查和COSO都认为举报在发现公司财务舞弊中是起到关键的作用的。根据ACFE的2014年调查统计显示,约一半以上的财务舞弊案件的曝光都是由员工,供应商或者客户发现举报的。一些著名的案件中,包括雷曼兄弟的麦秋,世通公司的辛西娅都已经成为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榜样了。为此,美国甚至颁发专门的条例来刺激,鼓励员工举报所在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并且对举报的相关人员进行巨额的奖励,来增加员工,供应商等人员对社会企业的监督意识。东芝公司同样也是由于内部员工的主动举报,才会引起相关的监管部门的注意,否则东芝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将会继续被该公司高层掩盖,进而持续该公司长达7年的会计舞弊行为。对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来说,也应该相对应的加强举报制度的进行,设置,完善。包括使举报途径多样化,透明化,对于举报人员应该受到有关部门的严格保护,获得的举报消息应该认真审核,处置结果公开透明化,甚至要使举报行为视作一种正确的行为给予员工鼓励。但是,对于那些严重的职员之间虚假恶意举报的行为,应该给予处罚。

4结论

总之,健全审计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为企业带来是直接或间接财务利益不容忽视。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需要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本文主要对相关策略进行阐述,希望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轩文爽.浅析东芝财务造假事件体现的公司治理中员工管理缺陷[J].当代经济,2016(24):108-109.

[2]郑心瞳.从东芝财务舞弊案例看公司治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231-232.

[3]袁敏.东芝公司舞弊案分析和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5):108-113.

[4]王传彬,伍中信,葛干忠.从东芝财务丑闻看日本公司治理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现代日本经济,2016(3):50-61.

[5]孙颖.东芝公司审计失败的教训与启示[J].北方经贸,2016(3):99-100.

[6]孙浩然.内部控制环境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4.

[7]陈德怀.我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8]杜庆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识别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9]王国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及对策探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5.

员工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事故调查;责任追究

电力企业营销的管理模式存在单一化问题,新的市场形势下,需改进其管理和设施策略,才能进一步使营销工作质量获得提升,提高企业自身收益。具体要以市场为导向,将电力营销作为企业核心业务,使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其实际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高终端能源消费市场中所占比例,提升企业效益。在此过程中,事故调查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其追责体系等,使企业内部电力营销管理得以加强。

1电力企业营销现状

1.1电力企业营销市场现状

当前,电力供需形势逐渐缓解,电力市场愈显疲软。在科技发展下,加大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下,实现了政企分离,消除了原先的行政职能,电力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其优势逐步降低。同时,在长期电力紧张形势下,供电企业管理存在严重不规范的问题,职工的工作作风和理念落后,实际服务中存在保修难、供电质量差等问题,在当前用户对供电质量有了更高要求的情况下,电力企业的市场形象愈加恶劣。

1.2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现状

第一是其市场营销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电力企业中电力营销是其核心业务,其生产经营活动要服务于市场营销,企业的电力产品销售难、服务质量差等,都会影响到销售,而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的增强,形成电能需求大,但供应不足、服务不到位且销售困难的市场矛盾。因此,需转变为以市场营销管理为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改进。第二,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适应,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使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高效,其基本的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和统一化。但在电力企业营销中,是在其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业务流程的,其中的程序复杂、环节多,已不适应当前信息化建设要求。而在管理工作薄弱的情况下,客户的相关营业档案和资料不齐全,无法正常传递一些业务传票,导致相关信息的共享效率较低。第三,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具体其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技术风险,电力企业的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存在不足,因此其稳定性较差,且存在较多的不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等入侵,也会出现电费统计不准确等问题;失误操作风险,主要是系统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其无意识操作带来的风险,比如修改电价标准时导致电费计算失误;违规操作风险,就是一些系统操作和维护人员在工作中,为了达到某些目的采用了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修改了一些重要数据,从而产生的风险。

2电力企业营销事故调查及责任追究

2.1营销事故

在电力企业员工在营销服务中,存在失误、失职、渎职和违规违纪等行为,进而引发的工作过失和事故。一般根据其事故范围、造成的经济损失、差错电量和差错金额等,将其分为轻微差错、一般差错、较大差错、重大责任事故和特大责任事故。其中经济损失指的是电力企业或者客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具体包含了电费损失、损坏设备、债券损失等。

2.2事故调查组织机构和期限

营销事故调查期限,是按照调查组成立之日起开始计算的。轻微差错调查工作是由稽查中心牵头的,调查期限为5个工作日;一般差错牵头方也是稽查中心,备案为地市供电局,期限为10个工作日;较大事故调查,由地市供电局牵头、省公司备案,为10个工作日的调查期限;重大责任事故为省公司牵头、网公司备案,调查期限为15个工作日;特大责任事故牵头单位是网公司,事发单位需与之配合调查,期限为20个工作日。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经过审批适当延长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可超过5个工作日。

2.3事故调查主要内容和职责

首先,事故调查要先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了解其起因、经过和结果,得到该次事故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然后认定事故的性质,并认定事故责任,根据事故情况和相关规定等,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最后要在事故调查清楚后,总结其中的教训,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和防范措施,并整理好相关资料,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4事故调查和追责主要程序

在营销事故发生后,要由专人对事故现场的证据进行严格保护,及时对现场进行照相、录像、绘制草图等,将其移交给事故调查组。在现场需要变动的情况下,要经过事发单位领导人等同意,重要的痕迹和物证要进行拍照录像。事发单位则要组织编写初步报告,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并将其移交调查组,调查组还要标明地点、时间和管理人。分析责任和确定事故性质。要调查清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可能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管理控制不到位,即专业营销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营销管理规章制度未严格执行等。以及包括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不充分等风险预防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事故原因的调查来确定责任人。然后根据事故分类,确定事故性质,比如责任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等。就事故调查结果,再确定责任和根据公司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编制调查报告,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事发单位概况、产生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后果,对后续电网运行等工作产生的影响。接着阐明事故原因、性质,以及当前其应急处置和恢复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并对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最后总结此次事故,附着证据资料、技术分析报告等,并提出合理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在编制完成调查报告书后,调查组织单位审批通过,即结束调查工作。相关资料需要完整归档。根据事故等级做好通报工作,比如特大营销责任事故应由网公司全网通报、重大责任事故通报范围为全公司范围等。还要由牵头调查处理的市场营销部,拟定对相关责任人的惩处方案,按照具体实施程序由相关人事部门执行,并行文公布处理情况。

3电力企业强化营销管理的策略

3.1品牌宣传战略

企业品牌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竞争中重要资产,电力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使之体现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各部门和员工可为企业形象负责,形成人人支持营销工作的良好氛围。

3.2建立起新型营销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要尽快建立起新型营销管理体系,保证自身服务水平,其职能也要合理转变,能够具备市场策划开发、需求预测、客户服务和电力销售等全方面功能,以客户为核心。对当前管理中存在问题加以研究,判别存在风险,建立起预防机制来跟踪和监控安全风险,实现及时的风险预警。还要通过事故演练,提高企业上下应变能力。

3.3优质电能与服务战略

在宣传用电的过程中。也要宣传相关安全知识,根据用户需要为其安装保护器等。要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入调查市场情况,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判断其用电需求等。报装流程也要加以规范,强化该环节时限考核,开放网上报装等。电费储蓄方面可推广网上支付、充值卡等方式,提升服务品质。

4结语

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入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营销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调查、科学追责,确保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使营销工作得以有效运转。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加强对事故的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斌茂.加强电力营销现场安全管理做好危险点分析及预控[J].环球市场,2019(17):139.

[2]王有财.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8(29):51.

员工调查报告范文7

一、本预案适用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包括:火灾、森林防火交通、建筑、民用爆炸物品、化学危险品、矿山、锅炉以及特种设备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

二、组织领导

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要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乡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并成立事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乡长担任,成员由各中心、办负责人组成,各村、乡直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织、指挥、调度现场的抢险、救助工作,并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具体危险、救助措施和决定其他重大事故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向上一级反馈。

三、管辖原则

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乡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赶到现场之前,事故发生地政府及部门要立即按所制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助工作并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四、报告与处置

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事故发生地的有关村、单位必须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经过、伤亡情况和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情况报乡政府值班室(电话:传真:),及乡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电话:),乡政府值班室和乡安办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向县委办、县政府办及县安委办(县应急局)报告,乡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同时通知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助工作。

五、现场指挥

1、抢险救援组由乡、村工作队、公安派出所等密切联络。联络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助,必要时上报县政府请求协调我乡境内有关部队支援抢险救助工作。

2、抢救伤员组由乡卫生院负责。主要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救助及协调各医疗机构抢救、运送、收治重伤人员工作。

3、现场秩序维护警戒组由公安派出所负责。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第一时间的警戒,维护现场秩序,保护现场,防止事态恶化,减少二次伤亡,实行交通管制,确保道路畅通,确保抢险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4、善后处理组由乡社会事务办、财政所负责,事故发生地村、居及有关部门配合。主要负责伤亡人员的身份确定、火化等工作,负责伤亡家属的联系、接待、安抚、赔偿等工作。

5、事故报道组由乡党政办负责。主要负责事故抢险救助工作的跟踪报道,接待现场的来访的记者,向县委办、县政府办提供及时抢险救援信息。

6、后勤保障组由乡机关所组成的工作组负责。主要负责协调事故抢险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抢险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7、事故调查组由乡安办、公安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主要负责协助县调查组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责任认定工作。

8、恢复生产组由乡政府与有关村、单位负责。主要负责事故后生产恢复工作,确保安定稳定。

六、事故调查

员工调查报告范文8

关键词:员工敬业;资源保存理论;发生机制

一、引言

根据国际知名的调查组织盖洛普于2013年10月的敬业调查报告,全球只有13%的雇员对工作是敬业投入的。其中,来自中国的被访者中仅有6%表达了对工作的敬业,这一数据的公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勤奋的优秀品质著称,早在我国古代的《礼记•学记》中就提出了“敬业乐群”的概念,敬业者意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如今,“爱岗敬业”更是绝大多数单位组织文化的浓缩、职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尤其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是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人们不禁要疑惑,在这样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中,如何解读盖洛普关于中国职业群体的调查结果?随着组织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工作场所呈现出“心理化”特征,即要求员工有足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投入水平来推进组织的工作,作为积极组织行为的典型特征——员工敬业引起了各方重视。采用“员工敬业”作为标题关键词在WebofScience库中进行检索,共有583篇相关文献,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中国知网检索的结果与国际现状相类似,这些研究集中于探索人们为什么会敬业以及敬业活动带来哪些结果。1990年,Kahn首次在学术期刊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上发表了有关“员工敬业”的研究,这个在商业领域被质疑为旧瓶装新酒的概念进入了蓬勃的学术研究视野。作为积极心理状态的集中表现,员工敬业与各类理想的组织输出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尤为受到实践领域的关心,员工敬业与员工忠诚和满意感,与主观职业成功,与工作绩效,以及组织财务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都得到了稳定的验证。为了更恰当地理解敬业调查报告的结果,并能有效地提升员工敬业水平,员工敬业的内涵、评估及发生动因等课题成为当下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将在回溯员工敬业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解析员工敬业的具体内涵和发生机制,为员工敬业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

二、员工敬业的概念

迄今为止,对员工敬业概念的界定主要建立在以下四个框架上:

1.需求-满足框架

Kahn(1990)通过深度访谈等方法总结出全情专注的概念,即敬业度,将其定义为员工的自我与工作角色的结合。在工作角色表现中,员工能够在生理、认知和情感的不同层次上进行自我雇佣和自我表达。他认为敬业的员工在自我和角色间存在一种互动性,一方面是激励员工把精力专注到角色行为中,另外一方面也在角色行为中展现自我。尽管在敬业理论的探讨中,Kahn的工作具有重要贡献,但这个框架较少用于实证研究。

2.倦怠的对立面

研究者指出敬业和倦怠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倦怠代表着消极的那极,敬业是积极的一端。具体而言,敬业具有精力充沛、全情投入、有效能感等特征。这就意味着敬业水平高的人不容易感到筋疲力尽,反之亦然。不过,Schaufeli(2002)等人提出敬业是与倦怠形成负相关的独立概念,是一种“在工作中积极,饱满的心智状态,具备活力、奉献和专注三大特征。

3.满意-投入框架

盖洛普调查组织认为员工敬业是与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感等概念有交叉的结构,表现为员工对工作的投入、满意和热情。盖洛普运用敬业评估工具显示因员工的不敬业和毁业曾给美国造成了3000亿美元的损失,毁业员工的旷工时间要比敬业员工多3.5天/年,使美国经济损失2990-3550亿美元。

4.多维度的框架

Saks(2006)的研究中指出敬业是集合了认知、情绪、行为的多维结构,且与员工的角色绩效密切相关。尽管概念内涵独特,却因没有发展成熟的操作工具而缺乏后继研究的追随。

三、员工敬业的发生机制

就员工敬业的发生机制而言,最为突出的解释是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该模型指出资源具有内在的动力本质,环境中通常有工作资源和个人资源两部分,在员工面临工作要求时,工作资源通过内外动机过程以满足个体内外心理需求,从而调节工作要求对员工敬业影响。在一批受雇于荷兰公共部门的牙医群体中发现,在工作要求高的情景下,比如任务繁重、物理环境不理想,员工拥有的工作资源(包括职业技能和同伴联系)对保持员工敬业具有显著意义。相似的结论在荷兰的小学、中学和职业学校教师群体中得到验证。国内学者通过对191名政府公务员的样本研究,验证了工作自主性、技能多样性以及上级同事支持对公务员敬业度的积极促进作用。在JD-R的动力机制中,员工的心理需求充当了关键的中介因素,Kahn(1990)理论中着重强调了心理需求的满足是敬业的关键动力,主要表现为三种心理需求:价值感,心理安全感,以及可得性。May等人(2004)对保险公司员工进行的现场研究证实了价值感、心理安全感以及可得性三种需求与员工敬业之间的积极相关。由于研究者普遍承认员工敬业是包含多个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在状态,情绪无疑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聚焦于情绪对员工敬业启动效应的情绪迁移模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Bledlow等人(2011)指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员工敬业都有影响,员工敬业的核心发生机制是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迁移。消极情绪发出信号显示事情不容乐观,必须采取行动。唤起的积极情绪及与之相应校准的消极情绪之间的抗衡导致一定水平的敬业表现。尽管在敬业研究领域情绪迁移模型并未得到更多的实证支持,但在情绪生态效应的学术观点下,这个理论是颇有前景的。此外,经典的社会交换理论也被用来解释员工敬业的发生动因,该理论指出人们在工作中发展出的社会关系,其关键原则之一是互惠,当员工从组织一方获得各种资源时,他们会感受某种回馈的压力,便通过各种行为或态度来回报组织,据此,Saks(2006)提出员工敬业是回报的一种途径。例如研究者对国内581名义务制教师的敬业研究中指出,由于理想的领导-成员互动关系让下属教师获得支持感,进而与他们的员工敬业水平呈积极正相关关系。

四、组织人力资源对策

首先,对组织内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公正分配。根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组织层面的资源包括了任务的多样性、工作的自主性、以及来自上级同伴的支持等具体的内容。那么管理者可以通过设计工作、授权等方式来提升员工投入工作的资源基础。而在资源保存理论中,任何能够被用来有助于目标达成的要素都可以看作是资源。作为资源信号的组织公正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在建设公正的过程中,明晰分配制度、赋予员工决策权、构建上下级关系,反映出组织在资源分配中的均衡性,使员工更有效地识别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其次,开展组织敬业文化建设。组织文化通常由内而外,包括信念价值、制度行为等方面。从组织社会化的角度而言,员工拥有特定的组织文化价值观念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通常从对制度的认知开始,逐步使自身行为满足组织绩效标准,最终将员工敬业的职业价值观内化,形成稳定的工作信念。在上述敬业文化的制度建设过程中,设计合理恰当的评估工具和体系是重要的一环。因此,第三就是对员工敬业、工作成瘾等身心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评估工具的形成及运用能更好地评价以及引导员工敬业的必要方式之一,同时在评估工具的基础上建立起敬业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也将成为促进员工再次投入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动力因素。最后,针对结果绩效开展必要的人力资源援助方案。研究曾推断,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工作可能会是一种工作狂的状态,在一段时间后感觉资源耗竭,造成工作倦怠,这是典型的消极组织行为。一旦发生工作倦怠,组织人力资源职能部门需要启动心理援助机制,作为一种缓冲机制,对员工身心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来坛.时勘.张风华.员工敬业度的研究述评[J].管理评论,2010,22(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