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理论文范例

优化管理论文

优化管理论文范文1

近年来,我国除了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外,建筑工程施工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在这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更关系着很多质量问题。而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能够通过施工现场管理来避免和预防的,这也表现出我国建设工程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不合理等不足之处。具体来讲分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1.1缺乏较高的施工技术管理

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来讲,其涉及的项目较多、技术复杂,整体呈现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尤其是不同的施工项目需要多种施工专业相互配合,这也难免会产生较多的交叉工程。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管理中,会出现很多施工技术共同作用,多个施工团队交叉作业的情况,这也给施工现场管理带来了挑战。很多施工单位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协调配合,使得施工现场的局面更加混乱,严重影响着施工技术的实施。再加上工程中各个项目实行的是分包政策,施工人员整体的基本素质较低,更是给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

1.2缺乏严格的员工管理

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员工不仅是实施施工活动的主要动力,更是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中,严格的员工管理不仅能调动生产积极性,更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加快施工进度的主要措施。而目前来讲,因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工程施工危险性较大,且施工人员接触的施工材料等可能具有会影响身体健康的病变物质。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相关规范实施安全保护措施,很可能影响职工的生命安全,从而影响到施工的效率,因此,制定完善可靠的施工现场员工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1.3施工工序检查存在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时期,建筑施工工序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工程施工本身涉及的项目较多,所以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与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很多施工单位都不能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来进行,甚至存在随意更改图纸的情况,最终导致工程施工不达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的施工单位处于利益的趋势,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还存在偷工减料、随意使用劣质施工材料的情况,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工程的质量,更可能产生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优化施工现场管理遵循的原则

2.1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单位实施工程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成为现代衡量建筑施工活动的综合指标,反映的是施工单位总产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说,现场施工管理作为施工管理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对其进行优化,就必须将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以制定出相关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保障施工现场管理顺利进行。

2.2规范化原则

规范化不仅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目标,更是现代化施工过程的基本要求。前面提到,工程施工所涉及到的项目较多,其交叉作业情况也较多,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优化,坚持规范化的原则,必须严格按照已有的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加强各团队之间的协调,进一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施工现场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并优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充分调动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意识,积极鼓励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到施工现场管理中。一方面,挖掘员工的个人潜质,培养并提高其创造性和创新性,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措施,强化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以提高员工的意识。另一方面,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来说,应选择具有良好专业知识、优秀业务能力、爱岗敬业并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要保证施工质量,就应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制定并不断完善责任制度,将施工现场事务落实到人员身上,提高其责任感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施工现场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保障整个施工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3.2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项目,涉及到的人、物、技术以及机械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包括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以及文明施工等管理。因此,完善、有效且严密的施工组织体系是保障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施工单位应建立从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到各施工班组上的施工现场管理网络体系,保障健全的机构和人员到位,明确好人员的分工和责任,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现场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另外,还应掌握各个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有序到位,通过严格的责任制度,认真审查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内容,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3.3加强和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组织应充分认识到与施工人员沟通的重要性。因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团队较多,在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时,一旦缺少沟通,很可能使得工程项目处于风险中。因此,沟通成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只有有效的沟通交流,才能确保技术交底详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规范进行。除此之外,施工技术管理还必须贯彻国家相关的政策,从工程的现实情况出发,发展科学技术,从而提高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突破口,带动施工现场管理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的力量,采用现代化的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4结语

优化管理论文范文2

1.专业化要求高。

石油企业与普通生产企业具有很大区别,其生产过程所需石油探测设备、钻采设备、运输设备以及相关机电产品,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质。

2.管理难度大。

管理难度大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设备专业化比较强,并且分布全国各地,因此增加了企业的物资管理难度;第二,由于历史原因,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结构复杂,同时物资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就大大增加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难度。

二、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石油企业对物资管理的程度不够深入。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石油企业实现重组不断完善,导致石油企业的物资供应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石油企业对物资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够关注,并且缺乏改善物资管理现有问题的积极性。石油企业在物资管理部门根据石油产品生产计划储备充足的生产物资,但是由于石油生产计划变更以及技术改进更新等诸多因素,未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最终生产物资大量积压,不仅导致生产物资的利用率降低,而且企业的周转资金不灵活,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石油企业一般有计划、采购、使用、仓储、运输这几个环节,若这些部门中的某个部门在整个物资管理供应链条上缺失,或者物资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协调性差,将会使物资管理处于被动状态,必然将会造成整个石油企业的供应链断开,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浪费,石油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会大幅度上升。其次,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石油企业缺乏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制度,因此石油企业的物资采购是盲目的,缺乏灵活完善的采取计划,为此在应对突发事件或者计划有巨大改变时,将会造成物资的浪费或现有物资无法满足石油企业的生产需要,这样将会给石油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物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物资资源利用率低。

在传统的物资管理中,由于诸多原因,大多数石油企业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对物资管理有效管理,为此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物资共享信息受到阻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程度上颠覆以往的物资管理理念,当前在物资管理中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石油企业在物资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视度还不够,具体体现于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物资采购、物资配送等各个方面。由于企业部门之间没有构建完善的物资管理信息平台,导致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及时的信息沟通,降低物资采购和调配的及时性,严重影响石油企业的生产效率。其次,企业之间没有构建比较完善的共享机制,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各企业之间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为此各个企业实现自身物资计划、采购、储备以及调配工作,企业之间物资资源信息无法实现有效的共享,更别说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极大程度上浪费物资资源。最后,石油生产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企业在物资管理时将物资进行多分散储备,多级库存,加之石油企业的物流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的物流技术手段,为此将导致一些急需用料和零星材料无法及时送达,石油企业应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的能力比较差。

三、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优化措施

1.加强对物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当前石油企业普遍出现了产量下降、储量减少的问题,加之市场经济对石油行业的冲击,居高不下的石油生产成本将严重影响石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对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的认识,提升物资管理手段,降低物资管理成本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次,石油物资管理部门应该对当前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跳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管理理念束缚,加强物资管理的灵活性,特别是能够快速应对当前市场变化,及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大化地降低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最后,石油企业需要认识到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才能最好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和不断创新的基础,为此石油企业应根据当前国际市场情况,对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科学构建石油企业物资采购、仓储、物资调配制度,保证在实际生产中各个部门和人员能够各尽其责,使企业的物资管理制度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的增收创益提供有利条件。

2.加强落实降库利库、减少无效库存的物质管理方案。

首先,降库增效在物资管理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该目标,石油企业应针对各分公司钻井物资库存情况、各钻修机组数量、总包或日费构成、库存可降空间,分解下达各单位降库指标,要求各单位制定相应的降库措施,并设置专项降库考核奖,年底公司物资、财务、企管前往各分公司实地考核降库完成情况。其次,石油企业应加强计划审核,平库降库,科学考虑设计余量和采购余量。石油企业在采购实施环节中,应做好采购计划和采购方案优化,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充分利用招标制度,尽量降低物资采购资金。同时石油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应适度增加采购批次,减少采购批量,避免造成积压浪费。最后,石油企业应夯实库房仓储管理,加强库房硬件建设,改善物资仓储条件,减少由于仓储场地、环境、保管手段等原因造成物资毁损、盘亏,或带来安全风险,同时加强仓储人员培训,提升仓储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物资发放做到先进先出,从严从细管理;完善健全账表管理,以账对实、以实对账,对账物不符、账册不全等,及时修正完善。

3.构建完善物资管理信息平台。

首先,构建完善的物资管理信息平台,将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完善企业各部门的物资管理流程,使石油企业的物资的采购、各单位价格对比、合同签订、物资质量、存货数量、物资运输等消息在企业内部能够实现及时共享,提高企业的物资管理效率,将石油企业的损失降低至最低。同时完善的物资信息平台为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协同配合,统一调配物资提供良好基础。其次,完善的物资管理信息平台将有利于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将石油企业内外部之间的物资产品需求、物资采购计划、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把信息处理电子化,极大程度减少对单据的依赖,同时能够提高业务交易效率,降低业务出错率,最终实现降低企业成本。

4.应用现代物流思想,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首先,随着第三方物流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加便利、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简化交易程序,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在石油企业物资流流动过程中,石油企业应该整合自身资源,分离外包配送服务,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物流运作效率,同时还能极大程度上降低物资管理成本。其次,“同一种物资只储存在一个仓库里”是现代物流理念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则,该思想主要体现为石油企业的物资需要集中存储,这样不仅便于物资仓储管理,同时能够达到降低仓储成本目标。因此石油企业很有必要撤销当前的二级仓储单位,而可以将物资几种仓储至下属的物资管理公司,使其统一仓储管理。再次,石油企业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构建物资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现有的资源,构建以市场为纽带,资本构成多元化的物资管理联盟,实现对物资的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仓储、统一管理以及统一调配,极大程度上增加物资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物资管理成本。最后,石油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开展共同配送。当前市场经济对生产物资需求存在小批量、多批次、高时效性的多样化特点,对于同一线路的不同企业或部门的零星物资,采取科学方法,合理安排企业的配送时间和路线,从而使物流配送路线合理化。石油企业开展共同配送不仅提高企业物流配送效益,降低物流成本,而且对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

优化管理论文范文3

1.1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低

在我国的煤矿产业,生产作业大多是在井下作业,而井下环境比较恶劣,面对恶劣的作业环境,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难度就会加大。另外,我国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比较低,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没有做好监管工作,许多企业在进行作业生产时都是采用人工绘图,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生产不仅效益低下,还会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在井下作业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同时,在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比如机电设备存在老化现象,安全保护装置也不规范,甚至很多机电设备都达不到相关的质量标准。

1.2管理方式老旧

在我国的煤矿企业管理当中,管理方式老旧,对机电设备没有统一的管理,杂乱无章,不能在管理当中有效地将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做到系统化。同时,在煤矿企业生产管理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容易出现冗杂,一窝蜂的现象,有些自恃经验老道的作业人员对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差,甚至是持反抗心理,企业内部不注重高新人才的培养,机电技术得不到创新,致使多数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较差,对新事物的创新力度不够。

1.3机电设备管理技术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人才会走得更远。我国煤矿企业的技术管理在面对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技术水平,导致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一大截,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由于技术落后而逐渐走下坡路。在我国大多数的煤矿企业当中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较少,由于煤矿大多数都是在井下作业,煤矿工人大多数都为寻常百姓,对机电技术知识掌握的不全面,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的发展。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是一味守旧的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就会很快被淘汰。

1.4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煤矿企业中,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对机电技术的管理力度不足,企业对机电技术进行检查的时候都是应付了事,对于机电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加以重视,加上员工平时不注重工作效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汇报,任由问题自身发展,久而久之就会使企业的发展道路受阻,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同时,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机电设备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到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优化措施

2.1健全机电设备管理机制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针对我国煤矿对机电技术管理的不重视,企业要坚持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机电技术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机电管理制定出详细的管理方法,实行责任制管理,将技术管理任务依次分配下去。在煤矿作业时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加强企业员工对机电技术知识的学习,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总结在作业时出现的技术问题,同时要有针对性进行技术讨论,全面提高企业机电技术的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不断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2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煤矿生产环境的恶劣促使其机电设备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机电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企业要引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进而保障机电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还可以为企业建立机电设备管理数据库,便于更好地掌握机电作业的情况,提高机电设备作业效率。

2.3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里,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只有专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人才,才能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保障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此,煤矿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的作用。首先,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尤其是机电设备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其次,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人员,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企业可以将优秀的人才进行提拔,将他们组织起来,作为企业人才发展的榜样,激励更多的员工积极向上。

2.4改善机电设备管理模式

就我国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来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事后的维修与管理,也就是当设备出现故障后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煤矿企业发展的需求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已经逐步建立,为了更好地发展,煤矿企业不仅要重视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同时也要对机电设备维护管理进行不断完善。煤矿产业应该以现代化维修理论、行业特点及设备性能及工作环境等因素为依据,制定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其具体内容为事后维修、事前维修及状态维修等,并以此为依据,使其逐步形成具有煤矿机电设备的特色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2.5建立健全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机电设备作为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设备故障,进而不利于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不利于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机电设备管理,建立健全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十分必要的。煤矿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及技术对机电设备维修进行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机电设备相应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并对维修计划进行相应预测和判断,进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结语

优化管理论文范文4

管理工作需要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就极有可能导致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使整个后勤管理质量下降。因为无论管理工作做得多么全面和周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必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监督机制,后勤管理者才能真正协调好、解决好管理中的负面情况,所以规范后勤管理程序,才能保证各项后勤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后勤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制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一整套便于考核的后勤规章制度,才能使后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提高后勤职工的组织纪律性,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人文关怀、标准规范的管理氛围,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高指挥、监督等工作效率。

二、有效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成本管理意识

在初中后勤管理方面应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后勤管理人员形成创先争优的意识,依靠智力因素增强管理效果。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在人才聘用、干部选拔等方面大胆改革和积极探索,从而不断优化后勤管理队伍,建构起规范化、民主化的后勤人事管理机制。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后勤管理内容如电费、水费、材料设备的购置与维修、卫生绿化的维护等是其资金开支的重要方面,学校在讲求“开源”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节流”的作用,应增强后勤人员管理成本的控制意识,树立降本增效的管理理念,防止效益流失。学校应严格控制后勤人员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等不良现象,全面优化学校建设及维修的用工方案,使人工成本逐步降低。同时应重视教学能耗管理,不断完善计量手段,开展成本核算,有原则地降低教学费用,达到完善后勤管理的目的。

三、坚持绩效原则,创新管理体制

初中后勤管理工作琐事较多,需要工作人员细心留意、真抓实干。学校主管领导班子应该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绩效化的考察,改变以往学校注重教育教学,而忽视后勤管理的现象,通过实行科学合理的绩效方式,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划分与效果评估,从而制定出确切可行的劳动报酬标准,以发挥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整个后勤管理体系中需要建立一种承包责任制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将后勤各项事务一一下分到人,遵循权、责、礼相结合的管理原则,破除大锅饭、均摊责任的局面,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改变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经营服务型的管理体制。在后勤管理干部的选配上应选拔那些组织管理能力强,有献身服务精神,选拔热爱后勤工作的教师担任领导工作。

四、增强集体凝聚力,追求后勤管理艺术

一个秩序井然的学校,后勤管理应该细致入微、张弛有度。第一,管理应该严格但不能僵硬,也就是说后勤管理工作必须有灵活性,广开言路,倾听师生的意见与呼声,不断调整后勤管理工作的方式,积极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第二,后勤部门应树立服务理念,时刻以学校发展与师生利益为工作宗旨,不怕辛苦,深入到学校环境中,科学有效地服务于广大师生。第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后勤管理者应充分尊重师生意愿,设身处地为教师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着想,以热情带动热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提升后勤队伍素质,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后勤管理工作的优化,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为此,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应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自身素质。第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教育理论学习,掌握后勤专业知识;第二,应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把后勤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纳入后勤总体发展规划中,制订有效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并辅以实施。通过培训使全体后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能全面提高后勤人员良好的文化、业务素质,有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第三,加强后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考核制度,奖勤罚懒,不断探索和提高后勤科学化管理水平。

六、结语

优化管理论文范文5

1.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般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需要太多的重视,是可有可无,人员配备也是不太讲究的,因为档案工作无非就是抄抄写写,以及做好资料的保管,档案管理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因为它不能给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是成本中心,只要做到档案不丢失,重要信息不外泄就行了。这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缺乏足够认识的表现,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员工对档案价值的认识不足,在管理方面又很松散,并且没有秩序,进而导致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该家企业的档案管理缺乏长远性考虑,缺乏战略思维,致使整个企业的档案意识逐步弱化,从而导致资料在新旧更替的历史进程中出现混乱,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档案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人类步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资讯网络化,传递即时化是信息时代的新特征,这些新变化给企业管理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与时俱进,企业必然“OUT”。遗憾的是这家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还是用手工填写企业的档案资料。手工录入,手工检索,不仅在编纂档案时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检索过程也非常没有效率,这种手工检索的方式对于信息的检索效率也实在太低,这些缺乏与时俱进的档案管理技术行为,必然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3档案室的环境有待优化

目前,这家企业的档案室主要是以纸质的形式来保存档案资料的,纸张在经常使用的过程中,会受人为、环境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湿度、光线、温度以及空气中的灰尘、有害气体,以及霉菌、鼠啮、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其强度、色泽、字迹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纸张发生老化,进而影响纸质的耐久性,自然也影响着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此外在搬移、清扫档案室与调阅资料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损坏纸张,直接导致档案的保存年限降低。或许由于这家企业的档案库经费紧张,导致库房和设备条件简陋,没有达到档案保护的标准化的要求,这些将影响档案的保存年限。

1.4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观念、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理论水平等方面都有差异。通过调研,这家企业的档案管理员对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由于缺乏系统培训,没有及时掌握先进管理技术,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并不熟悉,导致该企业的档案管理等工作明显落后。这家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身兼多职,既是档案管理员,也是办公室工作人员,还兼顾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于是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日常往往只是将材料放入档案盒,整理归档不够,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这些档案管理人员诸事缠身,导致事业心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淡薄,敬业精神欠缺,业务上很难精益求精,最终损害的一定是企业的利益。

2优化档案管理的对策思考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这家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导致企业内部管理者与管理人员的工作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更不要说创造性了,这样势必影响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基于这种情况,这家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是企业的“软资产”,是企业的信息财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实施工作抓起,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人员配备及管理方面要给予保证。使档案管理员能够凡事有法可依,在管理档案过程中,依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收集、归档、梳理等处理,落实资料的及时归还,以保证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还要定期检查档案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对策,以确保档案管理流程的畅通。

2.2手段创新,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网络经济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档案管理工作也要顺时而为。时代要求对档案管理也提出新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全面、快速、准确,仅仅依靠手工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只有利用信息化来改造传统企业档案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利用网络化来优化档案管理,来解决手工操作效率低、易出错、速度慢的问题。努力利用办公自动化来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比如多利用现代办公技术,利用档案管理软件,就可以节省一些空间,节省一定的时间。

2.3加大投资,美化环境

针对这家企业档案管理环境不佳的问题,需要加大投资,以美化环境。例如,为了纸张档案的保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调节、控制档案室的温湿度。影响纸质档案快速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温度和湿度,为此,延长纸张的寿命要调节好温湿度,经常保持自然通风,以去除室内的湿气,还可以安装除湿设备,也可以放置一些无水氯化钙、硅胶,石灰等物品。(2)合理控制光线对档案的影响。氧气和光同时作用于纸质资料上,发生的光氧化反应容易使字迹变得模糊,纸质褪色。为了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可以安装窗帘,或者采用人造光源来照明。(3)防止空气的污染。目前,雾霾天气影响比较严重,空气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档案资料的质量,可以安装空气净化器来解决污染问题。(4)加强对危害纸质档案的生物防治。可以放置防霉器,还要注意库房的清洁卫生,带上鞋套进库房以减少污染源。

2.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优化管理论文范文6

一是提高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有效实施贸易信贷监管的基础。优化贸易信贷管理首先应该提高贸易信贷基础数据的采集。现行贸易信贷管理政策对贸易信贷数据的采集范围、企业未及时履行数据报告的责任等内容,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措施,但在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及准确性方面还有所欠缺。应将建立、健全贸易信贷数据校验及评估制度作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优化贸易信贷管理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监测机制。贸易信贷监测是贸易信贷监管的核心内容,目前的监测机制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监测指标体系与实际监管重点对接不够紧密;另一个是目前的贸易信贷监测制度只是整体货物贸易外汇监测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并非针对贸易信贷建立的专门的监测制度。因此,在强化贸易信贷监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监测指标、完善监测流程两个方面实施。三是创新贸易信贷管理手段。当前,在我国资本项目仍实行部分管制、金融市场化程度及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的环境下,加强对中长期贸易信贷规模、期限的控制,必要时实施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对完善贸易信贷监管、防范资金借道贸易信贷渠道跨境流动、保障国家金融稳定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完善贸易信贷管理手段上,可以考虑对中长期贸易信贷实施严格规模控制,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干预措施。

二、政策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提高数据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制度框架、系统支持方面及日常业务管理上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贸易信贷报告制度的建立,为外汇局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外汇局可依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规定,开展相关工作以提升数据质量。新的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以及贸易信贷报告相关功能模块的应用,为外汇局开展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系统支持。现行日常管理模式的建立为外汇局实施有效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机制保障。强化监测机制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监测制度框架、系统支持及制度建设上为进一步强化非现场监测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外汇管理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测分析框架,将非现场监测分析视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核心工作。这种非现场监测框架的建立,为外汇管理部门开展贸易信贷监测分析提供了机制保障。监测系统从基础数据、监测指标等方面为贸易信贷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设置了贸易信贷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监测体系。制度建设上,建立了综合分析工作制度、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指导意见、贸易外汇收支非现场监测实施指导意见等。创新管理手段的可行性分析。从管理效果、宏观环境、法律条件方面分析,对中长期贸易信贷规模进行管制、必要时辅以行政干预,在当前宏观环境等条件下暂不具可行性,但可将其作为应急预案措施,结合外汇管理改革进程及宏观环境变化,适时启用。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全国预收预付及北京、大连、烟台、武汉、重庆、西安、内蒙古七省市延收延付义务性报告的实证检验,90%以上的企业年报告任务在100笔以内,只有个别企业年报告任务超过1000笔。综合考虑,调整报告方式、对大型企业采取总量报告模式暂不具备可行性。鉴此,可以考虑待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实施,且贸易信贷数据整体质量进一步完善后,再进行实证检验,然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再行确定该措施是否可行。通过对优化后贸易信贷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制度建设提升贸易信贷数据质量管理和丰富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体系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二是对中长期贸易信贷实行规模管理虽然不存在法律障碍,然而在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目前不具备实施的外部条件,但可以将其纳入应急预案进行规划,从而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三是就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来说,由于调整所产生的收益和投入成本及风险不成正比,目前暂不具备可行性,可以在贸易信贷基础数据完善后,通过进一步实证检验后再行确定。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主要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的方式有序推进和实施各项优化措施。短期内应以提升数据质量、完善指标体系、优化监测流程、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贸易信贷管理的有效性,为后续监管机制的优化奠定基础;中长期来看,应逐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监测指标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微观主体的行为研究。

四、短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以提升数据质量为重点,完善报告制度。总体思路是: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平台,设立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等方法,改进数据质量,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制度性因素以外的错报情况。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构建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包括通过宏观经济趋势指标、进出口/外债/银行收付汇等宏观数据进行宏观校验的机制,通过行业平均数值比对、企业历史数据比对、辅助统计信息准确申报校验以及不同系统间数据比对等方面进行中观校验的机制,以及通过财务指标逻辑印证、财务指标替代印证、财务指标延展印证、财务指标关联印证等方面进行微观校验的机制。二是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可选取现场核查中发现的下述类型企业,建立样本库进行跟踪分析,锁定报告行为特征,为后续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1)贸易信贷报告差错或漏报金额和比例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2)报告单笔金额和期限极值企业;(3)未通过检验的企业;(4)频繁调整、删除、修改报告的企业。三是建立贸易信贷数据动态评估机制。将数据校验机制与综合分析、非现场监测、现场核查相结合,一方面在宏观分析中判断贸易信贷趋势,借助敏感企业样本库及时采取主动干预措施,避免对跨境收支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在微观主体监测过程中用于对单个主体报告业务的核实判断。在上述基础上,定期总结地区、行业、企业数据质量改善情况,形成对贸易信贷数据定量、定期、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完善监测指标为重点,提升监测效率。总体思路是:将综合分析模块已有的监测指标移植到针对具体微观企业的监测,以确保监管体系一致性;同时,在监测系统相关环节进行改造,增设相关指标。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微观企业监测指标中增加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指标及比率指标;二是增加债权债务期限结构分析指标,增设中长期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及比率指标。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新增指标的平稳性及可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从全口径债权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权余额具有分布稳定、金额集中等特征。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小金额区间,随着金额的扩大,企业数量呈现急剧下降。从监管实际情况来看,理想期望值应为0,即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而金额增加意味着资金流出规模扩大,因此适宜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进行监测,以体现“抓大放小”的管理原则。从微观主体的债权余额比率指标看,同样具有稳定、集中的分布。指标取值范围应为[0,+∞],下限表示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上限表示企业上期发生债权类贸易信贷,而当期既无资金或货物流出,也无债权类贸易信贷注销,贸易信贷债权余额保持稳定。从管理意义上来看,应重点关注比率持续扩大的情况,因为其意味着流出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具体操作层面可根据“抓大放小”的原则,搭配债权余额指标共同使用。从全口径债务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务余额指标同样具有分布上的稳定性。

从管理意义上来看,理论上的期望值为0,表明企业债务类贸易信贷均在当期完成,而债务余额增长意味着微观主体通过贸易信贷渠道流入资金规模增长,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企业大额贸易信贷流入进行监测。债务余额比率同样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其管理意义和使用也与债权余额比率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从中长期指标来看,微观企业的中长期债权余额分布管理期望值应为0,而金额相对集中则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能够有效识别异常企业。中长期债权余额比率的取值范围应为[0,1],0值表明微观主体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1值表示微观主体预付及延收全部为中长期。从管理目标来看,新的优化方案提出加强贸易信贷管理,因此管理期望值应为0。从实际测算结果来看,数据分布符合理论分析,剔除无贸易信贷业务的企业后,从各区间企业分布来看,82.7%的企业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贸易信贷,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0.9,1)及10%以内两个区间。根据期望值及分布,相关指标适合设置单边阈值。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来看,样本地区98.4%的企业该项指标为0,略低于中长期债权指标测算结果;剔除0值企业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与中长期债权指标类似,同样呈现U型分布,同时具有时间及空间上的稳定性。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分布分析显示,样本地区73.1%的企业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为0,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90%至100%区间内。而在指标内涵及管理意义上,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与中长期债权余额比例较为相似,可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异常企业进行筛选。通过对新增指标统计规律性的分析,初步验证了指标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一是各新增指标均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相对稳定;数据集中度相对较好,多呈现U型和L型分布,在实践中通过设置单边阈值,能够实现“抓大放小”,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二是不同地区差异性显著,因此在指标设置上应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特定经济环境的变化,避免企业筛选数量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以优化监测流程为重点,提升监测效果。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单纯核查贸易信贷真实性的逐笔监管模式,通过将贸易信贷监测核查与贸易收支形势紧密结合,提升监测核查对防范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效果。具体优化后的贸易信贷监测核查流程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未呈现明显的流出入时,对贸易信贷的管理以日常监管为主;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流出入情况较严重时,则根据收支流出入方向,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二是选择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将贸易信贷重点监测方向由中观层面落实到具体微观企业。通过对地区、行业等中观层面的监测分析,寻找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三是对重点监测企业实施分类,结合现有分类措施对贸易信贷规模实施管理,以实现对外汇收支形势的调控。在监测分析的对象上,可根据行业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监管。以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完善风险防范。总体思路是:以建立贸易信贷应急管理机制作为现行管理体系的补充,以有效应对突发性外汇收支波动,防范管理风险。具体而言,应急管理启动的条件基础是贸易信贷收支流动和存量是否处于“宏观容忍度”以内。而容忍度的判断标准,应依据贸易信贷宏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下各项指标的测算结果临界值而定。可将贸易信贷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与跨境资金流动应急预案相结合,即根据总体收支的变动情况,判断贸易信贷业务相应的风险区间,进而确定应急管理措施实施的力度。根据措施实施难易程度,应急管理措施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窗口指导措施,指由监管部门约请被监管对象(包括金融机构和敏感性企业)宣传当前政策意图和管理目标要求,并提出具体化改进意见,引导市场主体顺应外汇管理目标,合理控制其贸易信贷规模。二是规模型管理手段。主要是考虑在一定期限内对企业贸易信贷规模、比例或期限进行总量限制,以推动主体将贸易信贷流入或流出控制在合理水平。三是审批型管理措施。四是市场化调节手段。根据贸易信贷对利率、汇率反应灵敏的特点,运用资金价格、成本等市场化工具,主动对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贸易信贷(贸易融资)行为进行利益引导或预期引导。实际操作中,各项应急措施均可能存在利弊。对此,应着重把握其管理目标实现的时限要求和效果要求。

五、中长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优化管理论文范文7

(一)对人的管理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涉及到三类人员:教师、家长和幼儿。

1、教师方面

教师之间要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并恪守一致的管理原则。班级事务琐碎杂乱,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根本无法完成,在班级管理中,要对整个管理工作有一个整体规划,把责任分工到人,各负其责。班级教师还要有效沟通,保持态度的一致,一致的态度和要求会让教育实现加倍的效应。同时,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幼儿的行为是教师的一面镜子,要想规范幼儿的行为,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为幼儿起到榜样作用。

2、家长方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家长的作用,做好对家长的管理。首先要创造机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其次要认真倾听,关注家长的要求,多理解、体谅家长,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最后还要合理要求家长,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3、幼儿方面

幼儿是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幼儿园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中指出:班级管理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实践中,要让幼儿行为规范化、让行为提示直观化、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幼儿自我管理。教师要善于发现管理冲突所在,结合幼儿的特点,带领幼儿共同制定具体且简单易行的规则,让规则与行为的联系清晰体现。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幼儿在得不到及时提示的情况下,会忘记对规则的执行,所以班级管理中的规则一定要详细、明确,最好提示可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长时间在行为规则的指导下行动,就会让幼儿逐步形成好习惯,受益终生。幼儿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后,幼儿就可以以轮流做“值日生”或“小老师”的方式逐渐走进班级管理,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二)对事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追求的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在班级管理中,要让幼儿对每件事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该怎样干,怎样才算干得好,从而让幼儿的许多活动自主进行。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采用对事的管理责任到人的做法——安排每天的值日生分工负责班级的具体事情:一位专门负责图书的整理,一位负责分发水果等等,这样,无论对幼儿还是老师来说,各自的工作都会很容易完成,班级秩序会明显提升,班级管理成为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

(三)对物的管理

1、统一班级物品的规格

班里使用统一规格的物品,便于班级良好形象的塑造。在班级中采用统一管理,为幼儿购买统一的水杯、学习用品、卧具等,不但看起来整齐,而且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感和归宿感,又避免了幼儿之间的攀比,一举数得。

2、固定物品的摆放位置

固定物品的摆放位置,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凌乱,采用幼儿学号、物品号、位置号等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标识定量定位得以实现。这种定位管理简便、易行、有效,最能体现幼儿自我管理的优势。

3、随时丢掉垃圾

对物品的分类整理出了一些不用的、肮脏的东西,要随时将这些不要的东西清除掉,以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损坏要及时整修或保养,以此达到维护和节约的目的。

二、执行定好的规则

(一)将定好的规则坚持付诸实现

在日常工作中,班级成员对规则的执行要持之以恒,否则,所有的一切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让班级管理轰轰烈烈地开始,悄无声息地结束。教师可通过竞当“值日生”、“小老师”的手段来激励、监督、提醒,达到让幼儿遵守班级规则的目的。对做得好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正面强化他们的积极性为,逐渐养成好习惯。

(二)做好观察评估的工作

评估的目的,在于如实记录管理工作中有价值的、值得记录的时间或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教训。教师要准备好随时记录的笔和本,随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如何,对管理做出的反应如何,并对幼儿的各种表现作出评价,根据幼儿的情况对管理措施本身作出分析判断。

三、调整既定规则

优化管理论文范文8

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是管理的决策者也是执行者,是监督者也是被监督者,担负着多重角色。所以,教师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对班级常规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幼儿教育政策的正确解读和领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近日,广为人知的“喂药”事件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喂药”事件的发生不仅折射出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幼儿园安全防范的缺失、家园信息共享渠道的不畅通等问题。我认为教师作为该事件的直接参与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喂药”是政策明文,“喂药”是园长的行政指令,当行政指令凌驾于政策明文时,少有教师敢于出面制止,从而导致多地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社会上形成恶劣的影响。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政策要有所了解,对幼儿园下发的文件认真解读、贯彻落实,对班级制定的规范坚决执行,对不符合幼儿健康成长的指令予以拒绝和制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果能领悟以上几点,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才会增强,在工作中才会做到遵章守纪、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第一时间杜绝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把教师的爱心和童心贯穿到教育实践中。近日,北京一所幼儿园儿童遭老师毒打、惩罚的事件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引起热议。事件的发生给受害幼儿带来了长期的心理创伤,给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则是对幼儿教师负面的评价。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对幼儿的爱心。“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这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父母的天使,无论长得丑与美、可爱还是木讷、聪明还是顽皮,在班级中,都应给予同等的爱心。做错事,不能凭借主观意愿用责骂、惩罚、毒打的方式解决,否则不仅问题没有解决还会适得其反。童心是教师通往幼儿心灵世界的桥梁,好的幼儿教师其实就是孩子们中间的一名“小伙伴”,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玩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与幼儿产生感情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成为幼儿的“忘年交”。同时,教师和孩子们的感情日渐升华,教师的管理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二、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

班级作为幼儿园实施教育的最小单位,不仅是家长管理和幼儿园管理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展现幼儿园办园理念、教育教学及保教工作的窗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求教学出色,更重要的是具备管理能力。提升教师的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全方位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对本班幼儿有全面了解。横向来看,幼儿之间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的心理特征、特点熟悉,就能采取不同的、适合幼儿的管理对策。纵向来看,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新鲜事物,生理和心理上在不断变化,有些管理策略也要做调整,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然后针对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及表现,有计划地开展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要保持一贯性、连续性。首先,班级常规工作是教师之间的配合工作,两名教师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班级常规管理的成功与否。教师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补位是常规建立成功的关键。对本班幼儿的教育上两者要统一,不能有原则上的分歧,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再次,班级管理常规一旦形成,我们就要严格执行下去,一是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二是对幼儿的严格要求。班主任应组织配班教师共同学习班内制定出来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每位老师按照同样的标准引导幼儿。保持家园合作信息渠道的畅通。“学校家庭5+2”,意思就是在幼儿园里的5天,不管孩子有多大进步,在家里的两天如果松懈,效果就会大大减弱,甚至适得其反,可见家园合作有多么重要。家园合作信息渠道的畅通一方面要求老师与家长如实地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行为习惯,便于及时管理。平时除了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一些资料,通过校讯通、QQ群传播一些先进的家教信息,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强化。另一方面,班级里可以借助家长开放日、家访等渠道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指导家长从各方面、分情况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使家长积极地参与班级常规教育,保证家园信息渠道的畅通。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近年来,教育投资相对来说有所增长,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教育投资仍然比较少。尤其是学前教育因为不属于国家学历教育,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小,一些幼儿园教师准入门槛低,师资力量薄弱和投资不足导致目前国内早教市场鱼龙混杂。在此情况下,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注重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和价值。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忽略幼儿建构过程中的个体特征和能力倾向;关注幼儿建构过程中外在的,一般的表现状态,对幼儿隐含的、潜在的能力及其价值不敏感;对幼儿建构和互动活动中不同特点及产生的问题缺乏对策。教师应该具备三心,即细心、耐心、爱心。不到两岁就双目失明,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16岁考入哈佛大学,大学毕业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和作家,她的杰出才能使她成为五大洲近30个国家的盲人、聋哑人利益的代言人。为什么海伦•凯勒能在身体严重残疾的条件下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因为她拥有深爱她、了解她、相信她的父母和家庭教师。是他们及时发现了海伦阅读书写语言表达的兴趣和优势,又科学地加以教育、引导。正如只有一个海伦•凯勒,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举世无双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了解孩子,耐心加以指导,用一颗爱心善待每一个幼儿,我们就会看到这些孩子是多么与众不同,多么了不起。教育方式要多样。从事幼教行业这么多年,清楚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生活活动。使这些活动有条不紊进行,紧紧依靠单一的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学会在不同的活动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用不同的音乐规范不同的活动,可以使幼儿减少一些吵闹。在进餐前播放优美的钢琴曲使得进餐气氛变得轻松,在午休前播放一段柔和的摇篮曲可以使幼儿尽快进入梦乡。这些都可以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语言重复;为了提高幼儿的自觉意识,我们可以将评比小红花落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给予小红花奖励。对于一些缺点,可以以一些做得好的幼儿做榜样加以矫正。这样下来,每一位小朋友都会在轻松的气氛下将自己的缺点慢慢改正。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在喝水处、洗手处、楼梯口等贴上小脚印,通过这些贴画告诉幼儿具体位置。对于大家感兴趣的内容,要主动先让孩子讲,并及时提问题,给孩子更多自己练习的机会,当孩子表述困难时,提醒孩子想好再说,同时要主动加入孩子的游戏,与孩子多交流。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