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申报材料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院申报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院申报材料

医院人才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摘要】为解决目前人才项目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创新开发人才项目管理系统。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人才项目全过程化管理,并在提高人才项目工作效率、保障人才项目工作质量、激发人才经费使用效益、营造以人为本的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实践优势。

【关键词】人才管理;人才项目;信息化

据统计,2001-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共参与申报人才项目类别50多种,获批人才项目450余人次。16年来获批人才项目类别数从每年3个上升为每年15个,获批人次从每年6人上升为每年26人,整体增长近4倍。多项研究结果表明项目资助可为人才成长提供有力帮助,人才项目种类和入选人次的增加,体现了以项目为依托培养人才、管理人才的重要性[1-2]。但随着人才项目规模的扩大,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也越发凸显。

1人才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重前期申报,轻后期管理

一个人才项目的管理周期通常包括前期申报、中期考核和结题验收3部分。前期申报又包括材料报送、各层级评审、公示等。通常医院人才项目管理者更多关注的是前期申报环节,将是否入选作为工作重点,对于项目的中期和结题情况没有系统有效地分析。而前期申报环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也只是收集和上报申报材料,并不能及时向申报人反馈评审进度和结果。人才项目的设立一方面是对人才已有能力的一种肯定,更重要的是支持人才进一步成长,这种重前期申报轻后期管理的工作模式,忽视了人才项目的全过程化管理,偏离了人才项目设立的初衷。

1.2管理效率和质量较低

阅读全文

专职秘书在输血科学科建设中作用

[摘要]随着医院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许多大型综合医院先后设立临床、医技科室秘书岗位,从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近年来,输血医学发展迅速,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为进一步加强患者血液管理,促进输血科由单一的储血、发血转换为集临床、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科室,该院输血科设立专职秘书岗位,在协助科室管理、临床用血、新技术开展与推广、输血医学继续教育、无偿献血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学科建设;输血科;专职秘书

分科室试点配置科室专职秘书,2004-2005年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共设置专职秘书岗位30余名,现共约80余名。临床、医技科室要求具有医学相关背景,并经过岗前培训,期间许多大型医疗机构也纷纷设立专职秘书岗位[1-3]。为适应输血医学发展,输血科由传统的配血、发血逐步转向集临床、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科室,以公共平台的特色功能服务于临床输血患者。在转型升级中,将管理工作精细化,使输血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医院、科室规章制度执行到位,进一步加强患者血液管理、开展输血治疗、推动新技术及输血医学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本院输血科于2012年7月根据学科建设需要配置了专职秘书。输血科专职秘书毕业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获国家职业资格秘书三级证书。

1输血科学科建设要求及工作模式

输血医学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国家对医疗机构输血科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第85号令)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输血医学”二级学科等多项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置独立的输血科,并对工作职能进行详细的规定,促进输血科由传统的血液储存、配血、发血转化为医疗机构内负责储血、配血和实施输血与治疗的临床科室[4],以基础输血学、输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等学科为亚专业,全方位促进输血医学发展。目前,临床用血工作中的储发血、血液检测及临床用血管理是输血科的基本内容,提供24h临床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5],开展血细胞单采、血浆置换、血脂去除、自体输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治疗等输血治疗项目和输血门诊,发挥职能作用,拓展输血业务,满足临床科室需求[6]。科学、合理、安全、及时输血,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各医疗机构输血科基本能规范地开展临床输血工作,但发展不均衡,技术业务单一、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仪器设备配置不足、科研研究平台及经费稀缺、输血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无法满足输血医学学科和行业发展需求,阻碍了输血科的发展[7]。因此,输血科的发展需要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

2秘书在输血科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2.1科室负责人的助手。输血科是一门亟待发展的新学科,负责人的工作千头万绪,既要重视科室业务发展、学科建设,制定远期、近期规划及科室各项事务的具体管理,又要进行个人临床业务及教学、科研工作,工作量大。同时,输血行业有大量法律法规、指南、标准及医院的规章制度等特点,文件管理及资料收集、整理、保存尤其重要,但输血科人员配置不足,业务工作繁重,无更多的人力资源协助科室管理工作。专职秘书岗位人员,将科室负责人从繁重的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医疗、教学、科研及科室学科建设等工作[8]。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室,与行政职能部门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专职秘书成为科室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充分了解医院职能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动态,全面掌握科室临床用血、输血医学教育、科研、管理及学科建设等基本信息和科室运行情况,将职能部门的工作与科室管理工作进行无缝对接,精准地上传下达,实现职能部门与专职秘书、专职秘书与科室管理的事务联系网。除协助完成职能部门各项工作外,根据运行情况记录科室工作日志,重要事项及时提醒,促进各项事务管理精准化。也为科室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工作,如设备管理、物料管理、消防管理及工会管理等,减轻科室负责人的行政管理工作,为负责人做好输血医学事业提供保障作用。

阅读全文

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解析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成为公立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其在专项资金管理上力争实现专款专用以及资金效用的最大化,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专项资金到位滞后、难以做到专款专用等。本文简述了专项资金的内涵及其管理的重要意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专项资金;问题;对策

一、公立医院专项资金及其管理的重要意义

专项资金与其它资金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二是强调资金必须用于特定用途或专门的项目,即专款专用;三是专项资金在会计核算时要单独核算;四是资金具有实效性,多数都有使用时限,超期则不能使用。加强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上的投入越来越大,每年的投入都在持续增长,专项资金占比不断提高。因此,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有助于公立医院集中力量发展特色学科、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公立医院与政府存在特殊的产权关系及委托关系,是政府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不少政策的落实需要通过公立医院改革管理来体现,只有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审核管理,严格按照政府要求使用资金,才能做到专款专用,有助于减少专项资金使用产生的各种违规现象。

二、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复杂,资金到位滞后

公立医院专项资金一般由医院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做出申报,再经逐层级审批,最后由中央、省级相关部门进行核准,中间需经多个环节的核查与审批,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须重新申报,这期间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即便是审批通过了,资金由中央或省级财政部门逐层级下拨,直至划拨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公立医院,但资金划拨的过程也需要很多时间,资金实际到位相对滞后。此外,由于审批流程复杂,涉及环节较多,资金到位较晚,一定程度上影响重点项目的推进。加上各地公立医院不止一家,主管部门出于多种因素考虑,可能截留部分专项资金,导致专项资金配置不到位。

阅读全文

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探讨

摘要:医院科研档案在医院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了科研档案的利用价值和为医院服务的功用,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医院长足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

一、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的需要越来越高。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为人民谋健康为使命。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健康生命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医院需要不断努力创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学院科研水平。医院需要长足发展和持续壮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科研水平,而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需要以领先的医院科研水平为支撑,带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更突出了医院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因为医院科研工作在医院发展中起着重要地位,所以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部分。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科研人员长期的科研活动与科研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材料,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1]。这些资料不仅仅记载了发展科研的过程,它蕴含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医学著作、医疗新技术及创新性医学科研思想等科研信息,而且还能客观反映出医院整体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对医院制定重大决策、医院长期规划、医院人才引进、绩效考核、职称晋升以及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及技术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真实的信息依据和参考价值[2]。所以,医院不仅要重视对科研档案的收集、管理和保存,还要做好科研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科研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传统的纸质科研档案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为医院科研档案寻求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二、确定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收集范围,理清思路

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所收集的档案材料均为WORD、JPG、PDF等格式的电子文档。医院科研档案的形成主要由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两大部分组成。收集档案过程中应该将项目以独立个体为单位,而不应以年度来区分,因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序但不失灵活。

1.项目管理

阅读全文

执行编制外职称管理规定

作者:贾东旭 刘峰 杨旭 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职称是医院评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要标准,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的标志。做为知识型、技术型密集的医疗机构,每一位医、护、技、药等专业技术人员都十分看重职称晋升,以体现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职称晋升成为医院人事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为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诸多大型医院业务不断扩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增加,由于现有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编制外聘用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增设了分支医疗机构,这一情况就更加明显。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作为北大口腔分支机构,自1995年成立以来,编制外人员从1995年占职工总数的43%,上升到2010年的72%。据2010年统计,第一门诊部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6%,其中编制外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占72.9%。由此可见,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已逐步成为医院分支机构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管理全面发展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考核、任用计划外编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解决他们的职称晋升问题,关系到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着医院可持续发展。

1做好编制外人员的职称晋升工作的几点体会

1.1更新观念,建立编制外职称管理体系卫生部在200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平等竞争、择优上岗,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个人自主申请、社会合理评价、单位自主聘任的管理体制。”北京市人事局2003年《北京市人事局关于深化职称改革试行社会化职称评审的意见》(京人发[2003]49号)文件中提出“拓宽职称工作服务领域和范围,打破身份和所有制限制,使在各种所有制单位中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业绩得到公正评价和社会认可,拟在职称评审中推行个人自主申报、社会统一评价的社会化评审方式。”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依据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第一门诊部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制定并完善聘用制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聘任规定,在职称晋升方面逐渐打破传统的专业技术资格限制,实行考评相结合的双轨制。鼓励更多人自觉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去争取获得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1],并坚持北京大学的学术标准,坚持学术水平第一的原则,坚持总量控制及结构比例控制原则。严格落实“坚持标准、全面考核、总量控制、择优晋升、按岗聘任”的方针,强化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原则,严格掌握任职条件,优中选优,保证评审质量。根据岗位设置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工作业绩,做好考核、评聘工作。实践证明,建立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体系是可行和有效的。

1.2明确流程,协助编制外人员完成申报医院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工作已步入社会化,中初级职称晋升与国家政策一致,实行以考代评的方式。按照《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每年在网上直接报名,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参加职称外语及计算机能力统一考试。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实行考试、答辩与评审结合的评价方式[2],晋升前还必须完成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或到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以及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对口支援不少于15天的服务。人事部门作为职称评审工作的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及时了解、掌握职称晋升相关政策,制定职称评审流程及时间表,组织、指导、协助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准确的完成申报工作。同时还要与医务、教育、科研、护理等职能部门提前作好协调沟通工作,妥善安排下基层服务、继续教育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等。

1.3量化指标,客观评判编制外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对于申请晋升高一级职称者,最需要考察的是与任职职称相对应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医德医风、服务水准乃至个人的心理素质等,以及概念较为清晰又可操作的资历、外语、论文等指标[3]。人事部门对编制外申报晋升人员要进行晋升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基本情况、论文水平、本专业工作经历、本专业工作业绩、教育及科研等。考核要素及评分标准细化并明确每项考核项目,有利于审核小组操作。人事部门需要征求科室意见,对申报人查房能力、会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议。继续教育考核是根据学分卡从网上查寻审核学时学分情况。医德医风考察需要从相关部门获取服务考核情况,包括规范化、服务问卷调查、廉洁行医、来信来访、纠纷处理、服务管理等指标。量化指标无疑能更科学地、客观地评判与认定每一位编制外申报晋升人员的水平。

1.4严格把关,认真执行编制外职称管理规定近年来国家对职称评审政策逐步放宽,对符合条件的编制外人员不设置具体的岗位指标,不因岗位指标而限制有条件、有能力的职工进行申报[4],激发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人事部门在申报材料过程中必须按照北京市考评中心的要求,执行国家规定的能力、业绩、学历、资历等任职条件,保证评审质量,严格审核、批准申报人员的报送材料。单位审核小组通过后,人事部门将申报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包括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与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及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一周以上的公示,确保申报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性。第一门诊部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编制外人员构建了良好平台,极大的促进了他们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真正调动了他们的竞争力,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从而推进医院分支机构整体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对医院发展,人员稳定,吸引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2002~2010年,第一门诊部编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有1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了高级职称、12名晋升了中级职称、25名晋升了初级(师)职称,见表1。

阅读全文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分析

分析医院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议科研管理系统应用于科研项目管理。探讨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使用流程、最终实现无纸化协同办公,规范医院科研项目费用管理。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医院在信息化管理上得到较大发展,投入也相对较多。但是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更好的服务医院管理则不断面临挑战,其中医院科研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存在较多问题。科研项目课题立项、预算管理、财务报销管理不联动、各自为政。科研项目课题结题不结账现象普遍,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多,管理不统一。详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科研项目课题立项由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结合临床经验立项,向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申请,并向上级相应管理部门申报,课题申报成功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没能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往往是科研项目经费汇入医院账户后,财务科研人员追溯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课题经费来源,确定科研项目课题项目名称,滞后按照科研项目课题立账。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参与人员基本是医务人员,经费预算编制流于形式。由于缺乏预算编制审核制度,科研项目课题经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容易导致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不一致,需要进行项目预算调整。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管理不严。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将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到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申请报账,财务部门审核重点是发票的真实性,审批手续的合规性,对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支出是否合规审核不严。导致科研项目经费财务核算工作只能发挥记账功能,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科研项目课题结题不结账,存在科研项目课题已经结题,财务账面上仍有余额,没有进行科研项目经费结余核算。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课题结题结账管理不重视,未制定科研项目课题结题清理制度,未能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处理,导致科研项目课题结题不结账,科研项目结余经费未能有效分配,给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及科研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未能真实反映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不一,导致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多,管理不统一。如我院科研科管理的是院内职工的科研项目,教育培训科管理的是博士、博士后的科研项目,精准中心管理的是兼职研究员和高层次团队等遍布全国的科研项目,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管理是临床试验的科研项目。

二、优化措施探讨

鉴于医院科研项目经费不断增加,为完善医院科研项目经费有效管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探讨医院科研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引进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用于科研项目管理,具体由医院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使用,结合医院协同办公系统、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实现无纸化协同办公,规范医院科研项目费用管理。首先,整合医院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统一。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医院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多,可分为非自主立项科研项目及自主立项科研项目两种形式。非自主立项科研项目是指国家、省、市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合计管理部门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包括各类纵向项目经费和横向项目经费。纵向项目经费是指国家部(委)和省、市各级政府批准立项并纳入财政科研计划的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以签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合同方式取得的,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市场委托方式出资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自主立项科研项目是指医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实施立项的科研项目,用于扶持我院科学研究,推动我院科技创新。例如:各类引进人才的科研启动项目、兼职研究员科研项目、院内科研培育项目、香山英才计划项目等,其经费来源为医院自筹资金等。医院应及时修订和调整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以满足现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需要明确科研项目结题时间和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分配比例和奖励办法,避免财务账面长期挂账。拟定科研项目课题结题清理制度,加强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医院对已完成结题的科研项目及时进行清理,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按照财务制度要求进行科研项目结题核算,纳入单位事业结余处理,收归医院。通过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用途,减少科研项目结余资金沉淀,做到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统筹使用,增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综合调控能力。完善科研项目经费资助申请制度,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应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专家评审为依据,选择优等的科研项目课题申请给予资助。同时及时做好相关制度、政策的宣传和指导工作,组织科研人员、财务人员协调沟通,确保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得以贯彻与落实。其次,根据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调整医院科研项目经费报销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科研项目经费报销流程进行优化,引进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结合医院协同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协同管理,提出信息化管理需求。具体流程如下:针对科研项目课题立项,通过科研管理系统,非自主立项科研项目中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项目根据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有关规定预算管理,横向科研项目经费项目根据委托方要求实行合同管理,自主立项科研项目参照纵向科研项目经费项目有关规定管理。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首先将科研课题项目申报材料按照医院整合后的科研项目细分类别录入科研管理系统,将科研项目课题立项资料、课题经费初步预算推送给财务科研人员,协助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编制经费预算,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预算编制中所涉及的支付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实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审核制度,科研管理系统推送相关信息至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后,再推送到分管院领导、院长审批,完成经费预算审核再予以申报。科研项目经上级管理部门立项通过,将相关科研项目课题名称、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信息、科研项目经费金额等及相关文件推送到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医院财务管理系统根据推送来的相关信息及整合后的科研项目细分类别建立与科研管理系统一一对应的科研项目财务档案。待科研项目经费到账,计入相应科研项目经费账户。财务管理系统推送相关科研项目经费入账信息至科研管理系统。针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严格执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不得随意调整预算。确有必要自行调整,应当按照规定报批。纵向科研项目应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确有必要调整直接费用预算的,应符合中央和地方规定的预算调整范围,提交医院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履行调整审批程序。横向科研项目预算应根据委托单位与项目承担方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的预算内容执行,预算调整方案经委托方同意后,提交医院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履行调整审批程序。自主立项科研项目预算调整。参照纵向科研项目,履行调整审批程序。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通过科研管理系统上报调整经费预算相关材料,提出申请,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再推送到分管院领导、院长审批。针对科研项目课题经费报销,明确科研项目经费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同课题经费不能串户使用。明确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审核监督职责,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通过医院协同办公系统进行报账流程审批,科研管理部门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科研人员根据科研项目经费的报销规定予以审核,待报账流程审批通过后,推送给医院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科研人员予以记账处理后,财务管理系统再将该次科研项目经费报销明细推送至科研管理系统。针对科研项目经费资助申请。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通过科研管理系统提出该科研项目课题经费资助申请,经专家评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后,再推送至分管领导,院长审批。履行调整审批程序后,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通过医院协同办公系统完成科研项目经费资助财务审批流程,医院协同办公系统分别推送至过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科研项目经费调整确认。针对科研项目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财务科研人员定期从财务管理系统对各科研项目课题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科研项目管理部门通过科研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各科研项目课题相关数据,财务部门、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和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定期对账、沟通,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从事后管理调整为科研项目经费的事前、事中、事后跟进管理。针对科研项目课题结题结账管理,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定期通过科研管理系统推送科研项目课题结题信息及相关资料给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科研人员通过财务管理系统核对结题科研项目经费收支情况,并将相关数据推送至科研管理系统,科研管理部门根据科研项目课题结题清理制度,明确项目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推送至分管领导,院长审批。履行调整审批程序后,再次推送至财务管理系统,财务部门根据财务制度,完成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结题核算。针对科研项目课题结题,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根据财务部门及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沟通后的最终数据,对科研项目课题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推送给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便于其及时总结,用于临床实践。并同时推送科研项目课题立项材料、经费使用情况、课题结题等相关资料推送给内审科。通过内部审计,提前发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风险或漏洞,改进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经费资金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通过信息化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便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内审部门协调、沟通、监督,可以在科研项目立项过程中,有效协调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编制,在科研项目经费报销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预算管控。在科研项目课题结题时,可以对资金使用深入分析,反馈给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在以后工作中优化及完善,促进医院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在审计过程中,减少违规,降低风险,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保证科研项目经费有效使用,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无纸化协同办公,规范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作者:林洁宇 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财务部

阅读全文

以管理创新提升医院医保工作成效

[摘要]目的:促进综合性医院医保工作人员以系统思维和理念创新提升医院医保优质服务综合能力。方法:组织医院医保办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提高医保从业人员政治和专业素养,加强医疗保险知识的培训和宣传。通过改变工作作风,简化服务流程,加强医院医保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医保服务效率。结果:医疗行为更加规范,用药更加合理。医保管理更加科学,费用控制收获了一定成果。结论:系统思维和理念创新能提高医院医保人员主动优质服务意识和效率,较好控制医保费用不合理增长。

[关键词]医保;创新性;优质服务;工作成效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全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医保制度建设发展和地方基层医院医保从业人员,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完善医院医保分层目标,规范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保人综合能力、专业效率和控制医保费用不合理增长为宗旨[1]。我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精神,认真学习新医保政策,提高新时代医院医保从业人员修养。

1我国医疗保险现状

中国的医保费用有快速飙升的趋势,原因一是疾病谱变化;二是医疗保险政策的改革,全民参保广泛覆盖,医疗报销总额增值;三是城镇新市民人口增加,救治医疗保险人数大幅度上升;四是社会老龄化人口增多;五是国家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化使得慢性病、肿瘤患者平均生命期延长。六是全国医保结算异地就医患者流动性大。七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加强。八是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导致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较快增长。九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型治疗技术手段包括各类药品及诊疗项目医用材料不断增加。为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权益,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涵盖范围,成为必然。2015年,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公立医院医保控费提出了总体要求、综合措施、问责机制以及组织实施要求[2]2017年06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下一步医保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

2创新性理论应用于医院医保工作管理的实践

2.1加强医保从业人员理论学习,提高专业化能力

阅读全文

职称评聘的弊端及创新策略

作者:谭习能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审标准和条件基本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目前来看,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总的来说,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新的历史时期对人才全面准确评价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职称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上的要求与有些行业或专业发展状况不相适应;评审条件中量化标准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强;基层评聘制度乱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真正贯彻;职称造假现象比较严重,现有的职称制度难以识别和评判。以科教兴国为重,结合上述弊端的存在,笔者建议职称工作思路应做出必要的调整。

一、科学地制定职称评审条件,职称计算机和职称外语不再作为申报评审的必备条件

如果说,目前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中有造假现象的存在,那么职称外语考试和职称计算机考试就是当今职称评定中最大的造假项目和浪费项目。按理来说,只有从事外语翻译工作和计算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才可以把这两方面条件作为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用不上外语和用不上计算机的专业技术人员就不应该把这两项考试纳入必备条件,只需要参加相应培训,作为申报评审的参考条件。职称考评条件的确定也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确定,要本着“干什么就考什么能力”的思路来决定,而不应该把那些与实际工作风马牛不相及的、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评定条件强加给广大专业技术工作者。严肃的职称政策也就不会起到引导“造假”作用和成为助长考试不正之风的根源,也不应该给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制造一场又一场的尴尬和巨大的社会浪费。

二、根据各单位的行业特点实行分门别类的管理

(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企业可实行自主评聘。因为企业已经是市场中的主体了。企业是独立的法人,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是独立的自然人,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里拿的是企业的工资,实行的是按劳取酬。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里的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与在公有制的事业单位里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企业里的职称评定和聘任不公平,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完全可以通过人才市场来“跳槽”。企业的兴衰由市场规则和企业自身素质所决定。企业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去留也应由市场规律所决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也包括职称的高低)如何完全可以由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协商和建立合同关系来解决。所以,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方面不应加以干涉。如果企业里的劳资双方发生了这方面的冲突或纠纷,可以通过法院审判或仲裁机构解决。

(二)事业单位的职称聘任工作,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一些必要的干预和有效管理事业单位的职称评聘工作远比企业复杂得多。事业单位又分为全额拨款单位、非全额拨款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职称的评聘方法也不能搞“一刀切”。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职称评定政策,应有所区别,作出规范。笔者就所发现的问题建议如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