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中优质护理探讨

新生儿窒息中优质护理探讨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其主要是指产前、产时、产后各种病因导致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是在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和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病因较多,其中出生前母体疾病、子宫因素、胎盘因素等,产时出现难产以及新生儿自身呼吸道阻塞及颅内出血等均可导致患儿发病。本研究选择30例窒息新生儿,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接受我院治疗的60例窒息新生儿,2018年2月到2019年8月按照出生先后顺序各30例选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胎龄37~41周,均值(39.62±2.42)周。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37~40周,平均(39.05±2.39)周。基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儿出生后立即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及早明确发病原因并完成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给予患儿吸痰吸氧和心肺复苏等抢救护理,协助医生完成相关治疗等。以对照组方法为基础,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首先应做好复苏前准备,在胎儿出生前将抢救所需的各种用物及药品准备齐全,确保各种用物能正常使用,并根据医生制定的抢救方案制定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患儿出生后应立即对其进行呼吸道清理,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痰液和异物,加强对患儿的病情监测。患儿的阿氏评分在3分及以下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复苏囊正压通气。30秒后评估,呼吸心率,如仍无呼吸及心率小于100次/分,应立即给予患儿气管插管及心脏按压,以此促使患儿能尽快恢复正常呼吸心跳。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对患儿各项指标及表现的观察和监测,尤其是对患儿的神志、肌肉张力、瞳孔大小和躯体动作等,出现抽搐或体温下降等情况时及时配合医生采取针对性的救治措施。在患儿经过抢救恢复正常呼吸后,应及时将其送至保温箱内,合理控制箱内温度,确保患儿在恢复过程中体温处于合理范围。同时,在对患儿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院无菌操作要求实施相应的操作,做好对抢救室的消毒杀菌处理及病房管理,严格落实病房进出消毒处理,以此防止患儿在抢救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情况。

1.3评价指标

记录患儿的抢救指标,对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其中抢救指标以抢救时间和患儿住院时间为主。

1.4统计学方法

SPSS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30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抢救成功30例,抢救成功率为100.00%,两组对比P>0.05。试验组患儿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表1)。

3讨论

新生儿发生窒息后,临床上通常会立即给予其复苏和抢救,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但根据临床实践,窒息新生儿的抢救中可能会因为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抢救效果不能达到预期。临床上通常会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中给予患儿相应的护理服务以保障抢救效果,但临床实践表明常规的护理服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优质护理干预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模式,其以提升治疗及护理质量为目的,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配合计划,以此确保护理工作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对于窒息新生儿,其抢救效果不仅受到抢救方法及医护人员操作的影响,还会受到抢救时间的影响。因此,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时不仅要加强医护配合,还要综合分析患儿的综合情况,明确可能对其抢救时间造成影响的因素并积极消除,以此缩短患儿的抢救时间,让患儿的抢救效果得到有效保障[3]。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还要合理分配患儿抢救时的护理工作,确保各个护理人员均能快速准确完成相应的护理配合,以此避免因护理人员因素对患儿的抢救造成不良影响[4]。本研究探讨在新生儿窒息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中抢救成功率两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抢救时间和患儿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患儿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娟.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评估[J].名医,2019(09):169.

[2]余丽红,周辉.新生儿窒息复苏中护理人员有效配合的方法及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19,40(05):1138-1139.

[3]何婷婷.思维导图模式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8,4(21):49-50.

[4]黄周兰.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护理效果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7(04):181-182.

作者:邓秀芳 廖燕芳 单位:广州增城区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