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血症发生原因

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血症发生原因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式,总结防治策略。方法选择84例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防治举措的差异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防治和综合性防治,干预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71.43%)(P<0.05)。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指标积分、不良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案例实施综合防治措施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原因进行针对性防治指导的可行性高。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尿源性脓毒血症;腔镜手术;手术效果

近年来,随着泌尿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合理化应用,越来越多的泌尿系统结石的案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这些手术方式涉及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切开取石术等。微创技术具有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等特点。腹腔镜手术存在出血、感染以及其他损伤等不足,根据临床具体要求,必须在短期内对患者进行治疗。尿源性脓毒血症是泌尿系统结石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严重的情况下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临床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分析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式,总结防治结果,选择84例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4例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防治举措的差异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防治和综合性防治。对照组的男女比例25∶17,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是71岁和40岁,年龄均数5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21,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是78岁和41岁,年龄均数5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者[1]。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科学指引,并需要注重规范化教育,使患者了解和掌握各项注意事项。观察者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详细内容如下。①术前指导:术前合理采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停止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术前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告知患者对应的注意事项,使其了解尿源性脓毒性血症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接受治疗。部分案例容易出现焦躁和抑郁等情绪,需要进行对应的心理指导和帮助,减少心理压力,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②术中护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手术。缩短肾盂高压操作时间,必要时分期手术。感染是手术常见的一种病症,如果未合理进行对应的治疗,可能在长期留置处理的过程中受到具体因素的影响,增加其他异常反应。经皮肾镜手术一般先拔除肾造瘘管再拔除尿管,采用拔除前夹闭肾造瘘管的方式可降低术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③术后护理:对患者自身而言,术后的护理指导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感染因素包括积水梗阻以及感染等,术后合理的护理指导后能避免恶化。当患者具有感染高危因素、积水梗阻明显时,可术前应用抗感染药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患者明显恢复,感染概率低。良:整体上呈现恢复趋势,经过防治后生活质量提升。差:整体效果不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体征积分、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身体指标积分、不良症状积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

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是(70.60±0.30)分、(72.60±0.20)分、(40.50±0.20)分、(42.30±0.30)分,观察组分别是(95.60±0.30)分、(95.60±0.60)分、(20.30±0.30)分、(21.60±0.80)分(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尿源性脓毒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结合具体的原因和实际防治现状等可知,必须明确对应的注意事项,在当前基础上积极接受治疗,减少异常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3]。

3.1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原因

①术前患者因素:自身生理性因素对结果容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女性由于尿道短,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现象,相对比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概率更高。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男性的整体发生概率对比而言低。此外,机体免疫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比较差,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现象。该疾病本身起病隐匿,容易反复,部分患者存在其他并发症,以高血糖以及糖尿病案例为主,出现并发感染后导致病情难以控制。糖尿病属于泌尿系结石术后出现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对血糖的控制很重要,术后如果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无论是感染性结石还是非感染性的结石,内毒素的水平比较高,感染性结石或者结石比较大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并发症[4]。

②术中患者因素: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肾盂存在一定的压力,<10mmHg(1mmHg=0.133kPa),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肾盂压力过高的情况,如果在短期内调节不当,容易出现继发性感染的现象。在进行经皮肾镜手术以及输尿管手术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手术视野的清晰,可进行灌注液冲洗。结合报道可知,术后感染的整体概率逐渐提升,在整个操作中适当增加冲洗灌注量。影响手术操作的因素有很多,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如方式选择不当或者存在较大的肾结石,选择输尿管软镜手术方式,相对比而言,肾盂的内压影响大。在整体操作中如何合理操作是关键,术中对患者输尿管黏膜等损伤过大,破坏了人体的保护屏障,增加了术后感染的机会[5]。

③术后护理因素:针对尿系结石腹腔手术患者,通常需要留置引流管,如肾造瘘管、尿管等,引流处理后加快术后恢复。在留置引流管期间,嘱患者多饮水,强化护理。如果在手术过程中严重损伤患者的输尿管,会使保护屏障被破坏,导致术后感染的概率大幅提升。术后需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如果长时间留置尿管,容易造成感染。此外,如果情况允许,在经皮肾镜手术后避免留置肾造瘘管,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由于长时间留置肾造瘘管而造成的感染[6]。

3.2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处理

在整个过程中的防治处理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针对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患者,抗感染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血培养属于诊断感染的金标准。在确诊后,需要利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控制。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实施血、尿等细菌的培养,结合病原学检查结果,对抗敏感药物进行选择。在通常情况下,泌尿系统感染是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选择格兰阴性杆菌。在早期,抗菌谱药物的合理应用很重要,在综合性防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感染控制,避免病情恶化。抗休克治疗也很关键[7]。考虑到扩容性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等类型,在血容量维持阶段,确保需血压的稳定。此外,皮质激素能提升机体的应激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干预治疗阶段,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存在异常反应,因此需慎重采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易出现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并发症,因此需加强保护脏器功能,以防多器官功能出现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病理生理机制的确定很关键,需要找到准确的标志物,认识发病的特点,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同时进行严密监控,还需对危险因素进行处理,结合诊断结果,及时进行治疗,进而降低病死率。此外,家属需要时刻陪伴患者,帮助患者了解脓毒血症的注意事项,明确衍生因素,尽快让患者接受治疗,促进恢复[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身体指标积分、不良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针对泌尿系结石腹腔镜术后尿源性浓度血症的案例实施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整体效果明显[9]。综上所述,针对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案例实施综合防治措施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原因进行针对性防治指导的可行性高。

作者:高杨 单位:抚顺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