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研究

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延伸处方患者的药学服务模式及效果。方法(1)2019年1~6月收集上海嘉定区5个社区延伸处方各500张,合计2500张,完成处方集中点评,统计不合格率,针对不合格处方,组织医师进行培训,一季度后再次进行处方点评,统计处方不合格率的变化;(2)组织5个社区药剂科药师(合计50名)对延伸处方使用最高频次品种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后进行针对性培训,一季度后再次测试,统计药师在培训(干预)前后对延伸药品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变化;(3)每个社区选取重点延伸处方患者30例,合计患者150例,发放调查问卷共150份,汇集需求最多前5项并进行针对性服务,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用药注意事项知晓率及掌握程度的变化。结果社区延伸处方干预后无适应症用药0.28%、用法用量不适宜0.28%、联合用药不适宜0.20%、重复给药发生率0.12%,分别明显低于干预前的0.84%、0.76%、0.96%和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服务干预后,药师对延伸药品知识的掌握,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用药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知晓率、不良反应关注及用药时间和剂量掌握都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能提高延伸处方合格率,提高社区医师和药师对延伸处方药品知识的掌握,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用药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延伸处方;药学服务模式;处方合格率;掌握度;用药依从性;知晓率

延伸处方是上海市“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的重要配套服务,也是上海市卫计委(2015年)推出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师制度的实施策略,即[1]:经家庭医生转诊到上一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再回到社区就诊时,家庭医生可沿用上一级医院专科医生开具处方中相同的药物(包括:社区卫生中心药房没有的非基本药物),通过第三方物流免费配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居民就近药房或居民家中,从而满足患者用药需求[2-3]。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了分级诊疗及医联体建设,使得更多患者流向社区,但是,由于基本药物的使用政策等导致基层用药与上级医院用药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再加上慢性病患者就医不方便等,成为综合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4]。而延伸处方的实施则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既可以改变社区卫生中心药物品种配备不足,也可降低老年患者配药时间、出行风险,能为患者提供便捷的用药服务[5]。因此,本研究中笔者以社区医师延伸处方质量、社区药师延伸处方药品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及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需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6月收集上海市嘉定区5个社区延伸处方各500张,合计2500张。其中,单药治疗641张,联合2种药物851张,联合3种药物884张,联合4种药物115张,联合5种以上药物9张。每个社区选取重点延伸处方患者30例,合计患者150例,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其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龄35~72岁,平均(56.84±1.25)岁;高血压57例,糖尿病41例,帕金森病24例,骨质疏松13例,脑梗死10例,其他5例。

1.2方法

(1)收集5个社区延伸处方各500张,合计2500张,完成处方集中点评,统计合格率,针对不合格情况组织医师进行培训,一季度后再次进行点评,统计处方不合格率(包括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6];(2)组织5个社区药剂科药师(合计50名)对延伸处方使用频度最高的30个药品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经针对性培训,一季度后再次测试,分析药剂科药师在培训(干预)前后对延伸药品知识掌握情况(包括药物联用、适应证、用药剂量、注意事项、禁忌证等情况,每项总分100分,≥90分为掌握)[7-8];(3)选取5个社区延伸处方患者150例,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汇集需求最多前5项进行针对性服务,包括药物的联合使用、用药剂量等,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等,使患者能按照医生医嘱使用。入组患者均完成15d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5d患者用药依从性、用药注意事项知晓率(包括用药剂量、次数、不良反应)及掌握程度,每项总分100分,≥90分为依从/知晓/掌握[9]。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处方不合格率比较

社区延伸处方干预后无适应证用药、用药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干预前后社区药师对延伸处方药品掌握程度比较

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干预后社区药师对常用药品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知晓率、掌握度比较

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干预后患者的用药方法、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关注及用药时间、剂量掌握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实施延伸处方的目的是树立、贯彻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在医改背景前提下便于患者用药,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分级诊疗模式,构建行之有效的社区首诊制度,进一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10-11]。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本研究中,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干预后处方不合格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社区延伸处方药学服务的开展,能降低临床用药处方不合格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慢性病的管理,完善社区“长处方”用药政策,积极引导居民完成社区首诊、有序转诊,推进国家家庭医生制度,建立长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服务的信息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用,做好用药管理的守门人[12]。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开始用于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帕金森、糖尿病、脑梗死及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但随着医疗服务的拓展,已进一步用于专科用药、抗肿瘤药及免疫抑制剂中[13]。国内学者研究表明[14]: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能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完成家庭医师的签约,为社区分级诊疗奠定基础。同时,药师参与家庭医生的构建,可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本研究中,社区延伸处方药学干预后医师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学服务干预后,药师对药品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延伸处方患者对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关注、用药依从性都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其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的建立及开展,能降低社区医师的处方不合格率、提高药师药品基本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帮助和促进作用。但在延伸处方实际使用过程中,处方通用名相同但产地不同的现象相对较多,导致社区居民对于同种药品不同产地的接受程度不高,而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能对居民进行有效的宣讲、指导,能减少不必要的延伸业务,减轻卫生资源负担,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为患者合理、安全用药保驾护航。综上所述,社区延伸处方患者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能提高延伸处方处方合格率,提高社区药师及医师对延伸处方药品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用药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志强 李旭琴 韦劲 王世美 印青 李美红 黄敏珏 单位:嘉定区安亭医院药剂科 嘉定区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 嘉定区南翔医院药剂科 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 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 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 嘉定区菊园新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